群臣在議論了一番後,紛紛附和,就是蹇義、夏元吉這等老臣也表示讚同,如此一來,群臣更是激昂,大聲支持張輔為征討大將軍。
朱瞻基對張輔主動請纓心頭很高興,其實他心頭也認為征討樂安州張輔、薛綠為最佳人選,兩人都是當時名將,都立下不少功勳,聲望、能力都是無人能比,朱高煦雖是天下勇武之將,但素來是有勇無謀,二人也未必不能征討,正要點頭,卻聽得另一個聲音道:“末將薛祿也願意親自為將,征討樂安州?”
群臣又是一陣驚呼,薛祿早年在北平從軍。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薛祿隨軍奪取北平九門。真定之戰時,薛祿生擒左副將軍李堅,因功升任指揮僉事。此後,薛祿隨朱棣援救永平(今河北盧龍),攻克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富峪(今河北平泉北)、會州(今河北平泉西南)、寬河(今河北寬城),並回軍北平,進封指揮同知。尤其是建文三年,燕軍大戰滹沱河,右軍退卻。薛祿策馬馳援,前後衝陣數十次,大破南軍,追擊至夾河。單家橋之戰時,薛祿被南軍大將平安生擒,但他奮力掙脫繩索,拔刀殺死守卒,飛馳而回,又繼續作戰,終於擊敗平安。此後,薛祿又攻破順德(今河北邢台)、大名、彰德(今河南安陽)、西水寨,生擒都指揮花英,此戰時到今日,還被人提起,可見其聲望之大。此後,多追隨永樂皇帝出兵塞外,或建造北京城,立下不少功勳,這兩年也沒閑著,掌管左軍都督府,加封太子太保,鎮守邊塞,又因擒獲敵寇有功,增俸祿五百石。後來,仁宗給鎮邊眾將頒發將軍印。薛祿被任命為鎮朔大將軍,巡視開平,到達大同邊塞,儼然是軍中二號人物,為將智勇兼備,常事先籌劃,用心之至,以夜繼日。故所向成功,未嚐敗北,所以此言一出,眾人的歡呼聲也不小,尤其是楊士奇對其評價極高,此時也點頭附和。
朱瞻基對這兩大愛將能主動請纓大為歡喜,正要下達旨意,卻聽得楊榮道:“皇上,微臣有話要說?“
朱瞻基道:“楊愛卿不必多禮,隻管說來便是?“
楊榮道:“微臣以為,此番征討樂安州,陛下大可親征?“
此言一出,眾人立即嘩然,人人紛紛將目光掃向楊榮,一臉的不可思議。
朱瞻基也微微楞了一下,顯然被楊榮這個大膽的意見嚇了一大跳,他雖有心征討自己這個叔叔,可並沒有禦駕親征的意思,一來這樣太危險,二來,朝中有良將,也無須自己禦駕親征。張輔立即站出來反對道:“萬萬不可,陛下剛剛登基為帝,朝中人心尚未穩定,不可輕易領兵外出,萬一有意外,我等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眾人紛紛附和。
張輔繼續道:“現今我朝兵多將廣,末將不才,卻也願意領兵征討樂安州?“說到了這兒,看了一眼楊榮,道:”諸位莫要忘記了隋煬帝三征高麗?“
此話一出,眾人一愣,朱瞻基也是一愣,隋大業八年,經過一年戰爭準備的煬帝禦駕親征,並下討高麗檄文,有曰:“高麗小醜,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間,薦食遼東之境。。。。。。朝覲之禮,莫肯躬親。。。。。。,無事君之心”。各路匯集到涿郡的隋軍人馬已達一百一十三萬之眾。旌旗千裏,《隋書》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隋軍第一路人馬出發四十天,涿郡的隊尾才走完,隋煬帝的禦營就綿延八十裏之長。楊廣出師前曾訓示要:“今者吊民伐罪,非為功名。諸將或不識朕意,欲輕兵掩襲,孤軍獨鬥,立一身之名以邀勳賞,非大軍行法。公等進軍,當分為三道,有所攻擊,必三道相知,毋得輕軍獨進,以致失亡,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煬帝以此宣揚天朝大國的威儀仁義,體現聖天子出征,有征無戰的風範,雖有如此聲勢,但在遼東城高麗軍幾次與隋軍交戰失利,就閉城固守。隋軍猛攻,遼東城垣塌陷,高麗守軍眼看守不住了,便高懸白旗投降。攻城將領既不敢擅自受降,又不敢乘勢攻下城池,隻得飛馬急報楊廣,等到詔命回營,守軍已把缺口修複,繼續抵抗。如此再三,竟久攻不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進入高麗,在距平壤六十裏處大破高麗軍,便挑選四萬精銳甲士欲孤軍直下平壤,不料中了高麗軍的埋伏,士卒生還僅幾千人。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率三十五萬大軍過江征戰,在高麗軍不間斷的詐敗、詐降的“遊擊戰”中,士卒疲憊不堪,在薩水遭高麗軍四麵八方合圍,幸存者僅二千七百餘人,數以萬計的軍用物資丟失殆盡。楊廣的首次盛師親征遭遇慘敗。
大業九年正月,楊廣第二次興兵親征高麗。他對侍臣言:“高麗這個小虜,竟敢侮慢我隋朝上國,如今朕拔海移山也能辦到,何況這個小虜呢!”二征高麗,因高麗軍的頑強抵抗,再加上“後園起火”:禮部尚書楊玄感兵變與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迫使楊廣鳴金收兵,無功而返。
第二年春,楊廣下詔再度征發全**隊,分百路並進第三次征伐高麗。來護兒大敗高麗軍,率軍逼金平壤。高麗王高元恐懼,便故伎重演,派遣使者向楊廣乞求投降,並把與楊玄感一同謀反後叛逃高麗國的斛斯政,用囚車押送給隋軍。楊廣大喜,便令前軍班師回朝。當時,來護兒欲抗命一舉拿下平壤、活捉高元。他對部下說:“大軍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麗,勞而無功,我感到恥辱。”而且,當時高麗軍確實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隋軍完全能一舉蕩平高麗。但皇命難違,來護兒為顧及左右隨軍將領的身家性命,隻好受詔班師。楊廣三次親征高麗,既未徹底征服高麗,又勞民傷財,激起民憤,引發國內風起雲湧般的義軍起義不斷,四年後,隋文帝親手打造的大好江山,便隨著楊廣一起葬送了,若當時不是楊廣一心禦駕親征,三次高麗未必會輸。
要知道經過三次大隋的征討,高句麗同樣虛弱不堪。高句麗屢遭隋軍剽掠攻擊,自己又主動毀壞稼禾,實行堅壁清野,雖頂住了隋軍進攻未致亡國,但三年不種稼穡,野無青草,舉國饑荒,亦舉動困弊,難以招架。此時,來護兒率水軍泛海先於遼東半島登陸,占領了高句麗的畢奢城(今遼寧大連市北),但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則在進軍途中遇疾而亡,死時遺言以未能親見滅高句麗而遺憾。高句麗舉兵迎戰來護兒軍,被擊敗,來護兒於是勒兵將轉攻平壤,高麗王高元震恐,連年守土作戰已人疲馬乏,戰爭搗毀農田三年顆粒無收,全國大饑無力再戰,於是遣使執送隋叛臣斛斯政於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市)下,上表乞降。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意孤行誓死攻下的高句麗的隋煬帝,竟下令隋各路大軍停止進攻,接受高句麗降款,並遣人持節往來護兒軍中,詔其率水軍回師。來護兒剛打了勝仗,一雪前次平壤戰敗之恥,且水軍隨船帶糧有運輸條件,士卒士氣較高,對戰爭前景持樂觀態度。接到回師詔令,來護兒大為不滿,即召集部眾喊:“三度出兵,未能平賊,此還也,不可重來。今高麗困弊,野無青草,以我眾戰,不日克之。吾欲進兵,徑圍平壤,取其偽主,獻捷而歸”。不肯奉詔,上表請戰。長史崔君肅認為詔命不可抗,來護兒激憤地說:“吾在閫外,事合專決,豈容千裏稟聽成規,俄頃之間,動失機會,勞而無功,故其宜也”。這番話兒說得很明顯,那就是好不容易獲取勝利,突然退兵太輕率,表示寧可獲罪也要擒得高元,況舍此成功機會,今後就不會再有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而且來護兒和於仲文都堪稱大將,文武全才,足以獨擋一麵大將,倘若當年隋煬帝不禦駕親征,隻需從中布置,將戰爭之事交給來護兒和於仲文,結果也許會是另一番景象也說不定。
場上眾人多是熟讀史書之人,自是熟知這段史記,沉默一陣後紛紛反對,其中一些禦史叫的最為歡實,更有人更是罵楊榮這是禍國殃民之舉。
此時的大殿上儼然是集市上的菜市場,紛紛上言,不過難得的是眾人的態度還算鮮明,那就是堅決反對皇帝禦駕親征,有些年輕的甚至論起來袖子,大有誰讓皇帝禦駕親征,便要動手打人的姿態。
朱瞻基沒想到群臣有這麽大的反應,加上自己一時也有些猶豫,楊廣三征高句麗的下場,才過去幾百年而已,他可不想讓祖宗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變得烽煙四起,民不聊生,他還想開創大明盛世,成就一代明君,可不想因為自己這個叔叔而斷送了自己的雄心壯誌?所以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但他總算是了解楊榮的人,知道他不會冒出這麽一個主意後,沒有準備,想了想對楊榮道:“楊愛卿,你還有何話要說?”
^^^^^^^^^^^^^^^^^^^^^^^^^^^^^^^^^^^^^^^^^^^^^^^^^^^^^^^^^
從五月二十九號就開始在審核當中,所以很多書友們在那幾天是不斷的詢問,我一一作出解釋,也有不少人書友則是謾罵了,說什麽的都有,最初的幾天,我的確有些氣惱,也找了編輯,編輯讓我改,出奇的是我很溫順的聽從了,花費了三天沒日沒夜的改,那兩天恰好是周末,往日我會陪著孩子出去溜達一下,但那個周末從頭一天晚上開始,我就將我的文從頭到尾的翻閱了一遍,一千多張,翻閱起來也不容易,然後再從中找出認為詞兒不合時宜的,這個活兒可想而知了,但我竟沒有一絲的氣惱,這個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若是在這之前,我一定會任性不管不顧,你愛看,你愛藏,有你去,但從逍遙江山開始後,我內心的那點煩躁不知什麽時候去得幹淨,就連妻子也說我慢慢變得溫和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改變,好了有點羅嗦了,那天從下午五點,一直找到了十一點半,找出了四十多章,然後一點一點的從原稿中摘出來,重新用一個文檔,因是一張一張的獨立文章,所以我先看了一遍,發現那些不合時宜的詞兒,還是有一點,但並不嚴重,但也有的段落,著實不能用,可貿然刪除,修改,又怕上下文不連貫,所以我不得不將前麵的章節先看個五章,然後再醞釀著修改,那些詞兒可以用上去,那些段落要刪除,刪除後,該怎麽寫,這都需要花費心思去想,去揣摩,這其中的苦楚不為外人道,有那麽一小會兒想要任性的放棄,可想到這一年多來,我天天更,諸位天天看,一路追隨,每一個訂閱、每一個收藏,每一張月票,莫不是對我默默的支持,每每想到這些,總是忍不住在想最初在江山的話兒,這一所曆史的遊輪,隻要還有油的,就要繼續往前開,沒有中途停下的意思,況且這輪遊船已經讓不少的書友們上了船,為了你們也不能讓他中途停下來,急於這個想法,加上寫了一年多的文,著實有些舍不得,所以每天仍繼續碼字,上傳,雖然你們暫時看不見,但我相信,你們終會有看見的一天,這個時候權當存稿吧,帶著這個心思,心態既比往日還要好一些,那兩天我從頭到尾的修改,四十多章修改起來,竟比碼字還要累,需要反複的看,上下看,然後才能做出修改,但我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枯燥的兩天中,我迎來了星期一,滿懷欣喜的給了編輯,等待著編輯將咱們的江山放出小黑屋,在漫長一天的等待中,編輯給留了言,修改不通過,還有些詞兒要做做出大刪除才行,在聽到這個消息,我以為我會很惱怒,出奇的是,我很平靜,然後重新打開了我的文檔,將我修改的文章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然後又試著刪除了一些,不急不緩,頗有隱士的風範,一天後,我細細看了一遍,然後等待第二日,好不容易等到了編輯們上班,滿懷欣喜的發了過去,等到下午的時候,答複可以是可以,但審核要時間,所以一個字,還是要等。
結果已經是最壞,我並沒有意外,隻好對前來問的書友們說明情況,書友們紛紛表示諒解,然後是耐心等待,從六一後,到現在差不多是十幾天了,雖每天看不到我的文,但我沒有就此放下來,每天上午上班,中午回來碼字兩小時,晚上三小時,一天六千字,不多不少,思路好的時候,精力旺盛的時候,或許會九千字,但因為看不到,我每天更新一章,沒了往日的更新量,碼字上也少了壓力,所以日子過得還是蠻舒坦的,一天幾個小時,多餘的時間,陪陪妻與兒子,看看書,練練字,愜意而散漫,就這樣等了幾天,五號的時候編輯給我來了信息,然後將我的原稿要過去看了兩天,然後細心的給我劃出了不能出現的詞兒,然後建議從哪方麵改,我一一作出了修改,不足之處編輯一一指點,經過幾天的醞釀,總算是有了一點進展,然後是編輯好心,大包大攬的承包了給我修改的任務了,每天幾章,下午定時發送,到今日一早算是放出了一小半了,對於等待了多日的諸位來說,這可是一個好的開始,而且更新的章節,也全都放出來了,這樣一來,儲存了幾日的稿子,諸位就有得看了,而我這幾日也小小存了幾萬的稿子,準備開始爆發了,嘿嘿,好了,囉囉嗦嗦的說了大半天,多餘的話兒就不多說了,既然是恢複了,咱們就恢複了樣子,更新上自然會給力,但咱們從五月月末就沒有求月票了,沒有求訂閱了,所以咱們大更新的時候,諸位請諸位將保底月票送給我哦!一切拜托了!月票漲的緩慢,有些焦急啊,請諸位書友們,兄弟姐妹,看客們,如果有票票的話,請送上一票,您的一票對我,對江山是莫大的幫助,也是對這段時間更新的上肯定,一切不多說了,盡在更新中,請投票,謝謝!今天是雙倍月票第一天了,諸位有月票的話,都送上哦,咱們繼續四更的大更新,絕不含糊!
!!
朱瞻基對張輔主動請纓心頭很高興,其實他心頭也認為征討樂安州張輔、薛綠為最佳人選,兩人都是當時名將,都立下不少功勳,聲望、能力都是無人能比,朱高煦雖是天下勇武之將,但素來是有勇無謀,二人也未必不能征討,正要點頭,卻聽得另一個聲音道:“末將薛祿也願意親自為將,征討樂安州?”
群臣又是一陣驚呼,薛祿早年在北平從軍。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薛祿隨軍奪取北平九門。真定之戰時,薛祿生擒左副將軍李堅,因功升任指揮僉事。此後,薛祿隨朱棣援救永平(今河北盧龍),攻克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富峪(今河北平泉北)、會州(今河北平泉西南)、寬河(今河北寬城),並回軍北平,進封指揮同知。尤其是建文三年,燕軍大戰滹沱河,右軍退卻。薛祿策馬馳援,前後衝陣數十次,大破南軍,追擊至夾河。單家橋之戰時,薛祿被南軍大將平安生擒,但他奮力掙脫繩索,拔刀殺死守卒,飛馳而回,又繼續作戰,終於擊敗平安。此後,薛祿又攻破順德(今河北邢台)、大名、彰德(今河南安陽)、西水寨,生擒都指揮花英,此戰時到今日,還被人提起,可見其聲望之大。此後,多追隨永樂皇帝出兵塞外,或建造北京城,立下不少功勳,這兩年也沒閑著,掌管左軍都督府,加封太子太保,鎮守邊塞,又因擒獲敵寇有功,增俸祿五百石。後來,仁宗給鎮邊眾將頒發將軍印。薛祿被任命為鎮朔大將軍,巡視開平,到達大同邊塞,儼然是軍中二號人物,為將智勇兼備,常事先籌劃,用心之至,以夜繼日。故所向成功,未嚐敗北,所以此言一出,眾人的歡呼聲也不小,尤其是楊士奇對其評價極高,此時也點頭附和。
朱瞻基對這兩大愛將能主動請纓大為歡喜,正要下達旨意,卻聽得楊榮道:“皇上,微臣有話要說?“
朱瞻基道:“楊愛卿不必多禮,隻管說來便是?“
楊榮道:“微臣以為,此番征討樂安州,陛下大可親征?“
此言一出,眾人立即嘩然,人人紛紛將目光掃向楊榮,一臉的不可思議。
朱瞻基也微微楞了一下,顯然被楊榮這個大膽的意見嚇了一大跳,他雖有心征討自己這個叔叔,可並沒有禦駕親征的意思,一來這樣太危險,二來,朝中有良將,也無須自己禦駕親征。張輔立即站出來反對道:“萬萬不可,陛下剛剛登基為帝,朝中人心尚未穩定,不可輕易領兵外出,萬一有意外,我等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眾人紛紛附和。
張輔繼續道:“現今我朝兵多將廣,末將不才,卻也願意領兵征討樂安州?“說到了這兒,看了一眼楊榮,道:”諸位莫要忘記了隋煬帝三征高麗?“
此話一出,眾人一愣,朱瞻基也是一愣,隋大業八年,經過一年戰爭準備的煬帝禦駕親征,並下討高麗檄文,有曰:“高麗小醜,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間,薦食遼東之境。。。。。。朝覲之禮,莫肯躬親。。。。。。,無事君之心”。各路匯集到涿郡的隋軍人馬已達一百一十三萬之眾。旌旗千裏,《隋書》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隋軍第一路人馬出發四十天,涿郡的隊尾才走完,隋煬帝的禦營就綿延八十裏之長。楊廣出師前曾訓示要:“今者吊民伐罪,非為功名。諸將或不識朕意,欲輕兵掩襲,孤軍獨鬥,立一身之名以邀勳賞,非大軍行法。公等進軍,當分為三道,有所攻擊,必三道相知,毋得輕軍獨進,以致失亡,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煬帝以此宣揚天朝大國的威儀仁義,體現聖天子出征,有征無戰的風範,雖有如此聲勢,但在遼東城高麗軍幾次與隋軍交戰失利,就閉城固守。隋軍猛攻,遼東城垣塌陷,高麗守軍眼看守不住了,便高懸白旗投降。攻城將領既不敢擅自受降,又不敢乘勢攻下城池,隻得飛馬急報楊廣,等到詔命回營,守軍已把缺口修複,繼續抵抗。如此再三,竟久攻不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進入高麗,在距平壤六十裏處大破高麗軍,便挑選四萬精銳甲士欲孤軍直下平壤,不料中了高麗軍的埋伏,士卒生還僅幾千人。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率三十五萬大軍過江征戰,在高麗軍不間斷的詐敗、詐降的“遊擊戰”中,士卒疲憊不堪,在薩水遭高麗軍四麵八方合圍,幸存者僅二千七百餘人,數以萬計的軍用物資丟失殆盡。楊廣的首次盛師親征遭遇慘敗。
大業九年正月,楊廣第二次興兵親征高麗。他對侍臣言:“高麗這個小虜,竟敢侮慢我隋朝上國,如今朕拔海移山也能辦到,何況這個小虜呢!”二征高麗,因高麗軍的頑強抵抗,再加上“後園起火”:禮部尚書楊玄感兵變與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迫使楊廣鳴金收兵,無功而返。
第二年春,楊廣下詔再度征發全**隊,分百路並進第三次征伐高麗。來護兒大敗高麗軍,率軍逼金平壤。高麗王高元恐懼,便故伎重演,派遣使者向楊廣乞求投降,並把與楊玄感一同謀反後叛逃高麗國的斛斯政,用囚車押送給隋軍。楊廣大喜,便令前軍班師回朝。當時,來護兒欲抗命一舉拿下平壤、活捉高元。他對部下說:“大軍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麗,勞而無功,我感到恥辱。”而且,當時高麗軍確實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隋軍完全能一舉蕩平高麗。但皇命難違,來護兒為顧及左右隨軍將領的身家性命,隻好受詔班師。楊廣三次親征高麗,既未徹底征服高麗,又勞民傷財,激起民憤,引發國內風起雲湧般的義軍起義不斷,四年後,隋文帝親手打造的大好江山,便隨著楊廣一起葬送了,若當時不是楊廣一心禦駕親征,三次高麗未必會輸。
要知道經過三次大隋的征討,高句麗同樣虛弱不堪。高句麗屢遭隋軍剽掠攻擊,自己又主動毀壞稼禾,實行堅壁清野,雖頂住了隋軍進攻未致亡國,但三年不種稼穡,野無青草,舉國饑荒,亦舉動困弊,難以招架。此時,來護兒率水軍泛海先於遼東半島登陸,占領了高句麗的畢奢城(今遼寧大連市北),但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則在進軍途中遇疾而亡,死時遺言以未能親見滅高句麗而遺憾。高句麗舉兵迎戰來護兒軍,被擊敗,來護兒於是勒兵將轉攻平壤,高麗王高元震恐,連年守土作戰已人疲馬乏,戰爭搗毀農田三年顆粒無收,全國大饑無力再戰,於是遣使執送隋叛臣斛斯政於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市)下,上表乞降。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意孤行誓死攻下的高句麗的隋煬帝,竟下令隋各路大軍停止進攻,接受高句麗降款,並遣人持節往來護兒軍中,詔其率水軍回師。來護兒剛打了勝仗,一雪前次平壤戰敗之恥,且水軍隨船帶糧有運輸條件,士卒士氣較高,對戰爭前景持樂觀態度。接到回師詔令,來護兒大為不滿,即召集部眾喊:“三度出兵,未能平賊,此還也,不可重來。今高麗困弊,野無青草,以我眾戰,不日克之。吾欲進兵,徑圍平壤,取其偽主,獻捷而歸”。不肯奉詔,上表請戰。長史崔君肅認為詔命不可抗,來護兒激憤地說:“吾在閫外,事合專決,豈容千裏稟聽成規,俄頃之間,動失機會,勞而無功,故其宜也”。這番話兒說得很明顯,那就是好不容易獲取勝利,突然退兵太輕率,表示寧可獲罪也要擒得高元,況舍此成功機會,今後就不會再有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而且來護兒和於仲文都堪稱大將,文武全才,足以獨擋一麵大將,倘若當年隋煬帝不禦駕親征,隻需從中布置,將戰爭之事交給來護兒和於仲文,結果也許會是另一番景象也說不定。
場上眾人多是熟讀史書之人,自是熟知這段史記,沉默一陣後紛紛反對,其中一些禦史叫的最為歡實,更有人更是罵楊榮這是禍國殃民之舉。
此時的大殿上儼然是集市上的菜市場,紛紛上言,不過難得的是眾人的態度還算鮮明,那就是堅決反對皇帝禦駕親征,有些年輕的甚至論起來袖子,大有誰讓皇帝禦駕親征,便要動手打人的姿態。
朱瞻基沒想到群臣有這麽大的反應,加上自己一時也有些猶豫,楊廣三征高句麗的下場,才過去幾百年而已,他可不想讓祖宗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變得烽煙四起,民不聊生,他還想開創大明盛世,成就一代明君,可不想因為自己這個叔叔而斷送了自己的雄心壯誌?所以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但他總算是了解楊榮的人,知道他不會冒出這麽一個主意後,沒有準備,想了想對楊榮道:“楊愛卿,你還有何話要說?”
^^^^^^^^^^^^^^^^^^^^^^^^^^^^^^^^^^^^^^^^^^^^^^^^^^^^^^^^^
從五月二十九號就開始在審核當中,所以很多書友們在那幾天是不斷的詢問,我一一作出解釋,也有不少人書友則是謾罵了,說什麽的都有,最初的幾天,我的確有些氣惱,也找了編輯,編輯讓我改,出奇的是我很溫順的聽從了,花費了三天沒日沒夜的改,那兩天恰好是周末,往日我會陪著孩子出去溜達一下,但那個周末從頭一天晚上開始,我就將我的文從頭到尾的翻閱了一遍,一千多張,翻閱起來也不容易,然後再從中找出認為詞兒不合時宜的,這個活兒可想而知了,但我竟沒有一絲的氣惱,這個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若是在這之前,我一定會任性不管不顧,你愛看,你愛藏,有你去,但從逍遙江山開始後,我內心的那點煩躁不知什麽時候去得幹淨,就連妻子也說我慢慢變得溫和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改變,好了有點羅嗦了,那天從下午五點,一直找到了十一點半,找出了四十多章,然後一點一點的從原稿中摘出來,重新用一個文檔,因是一張一張的獨立文章,所以我先看了一遍,發現那些不合時宜的詞兒,還是有一點,但並不嚴重,但也有的段落,著實不能用,可貿然刪除,修改,又怕上下文不連貫,所以我不得不將前麵的章節先看個五章,然後再醞釀著修改,那些詞兒可以用上去,那些段落要刪除,刪除後,該怎麽寫,這都需要花費心思去想,去揣摩,這其中的苦楚不為外人道,有那麽一小會兒想要任性的放棄,可想到這一年多來,我天天更,諸位天天看,一路追隨,每一個訂閱、每一個收藏,每一張月票,莫不是對我默默的支持,每每想到這些,總是忍不住在想最初在江山的話兒,這一所曆史的遊輪,隻要還有油的,就要繼續往前開,沒有中途停下的意思,況且這輪遊船已經讓不少的書友們上了船,為了你們也不能讓他中途停下來,急於這個想法,加上寫了一年多的文,著實有些舍不得,所以每天仍繼續碼字,上傳,雖然你們暫時看不見,但我相信,你們終會有看見的一天,這個時候權當存稿吧,帶著這個心思,心態既比往日還要好一些,那兩天我從頭到尾的修改,四十多章修改起來,竟比碼字還要累,需要反複的看,上下看,然後才能做出修改,但我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枯燥的兩天中,我迎來了星期一,滿懷欣喜的給了編輯,等待著編輯將咱們的江山放出小黑屋,在漫長一天的等待中,編輯給留了言,修改不通過,還有些詞兒要做做出大刪除才行,在聽到這個消息,我以為我會很惱怒,出奇的是,我很平靜,然後重新打開了我的文檔,將我修改的文章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然後又試著刪除了一些,不急不緩,頗有隱士的風範,一天後,我細細看了一遍,然後等待第二日,好不容易等到了編輯們上班,滿懷欣喜的發了過去,等到下午的時候,答複可以是可以,但審核要時間,所以一個字,還是要等。
結果已經是最壞,我並沒有意外,隻好對前來問的書友們說明情況,書友們紛紛表示諒解,然後是耐心等待,從六一後,到現在差不多是十幾天了,雖每天看不到我的文,但我沒有就此放下來,每天上午上班,中午回來碼字兩小時,晚上三小時,一天六千字,不多不少,思路好的時候,精力旺盛的時候,或許會九千字,但因為看不到,我每天更新一章,沒了往日的更新量,碼字上也少了壓力,所以日子過得還是蠻舒坦的,一天幾個小時,多餘的時間,陪陪妻與兒子,看看書,練練字,愜意而散漫,就這樣等了幾天,五號的時候編輯給我來了信息,然後將我的原稿要過去看了兩天,然後細心的給我劃出了不能出現的詞兒,然後建議從哪方麵改,我一一作出了修改,不足之處編輯一一指點,經過幾天的醞釀,總算是有了一點進展,然後是編輯好心,大包大攬的承包了給我修改的任務了,每天幾章,下午定時發送,到今日一早算是放出了一小半了,對於等待了多日的諸位來說,這可是一個好的開始,而且更新的章節,也全都放出來了,這樣一來,儲存了幾日的稿子,諸位就有得看了,而我這幾日也小小存了幾萬的稿子,準備開始爆發了,嘿嘿,好了,囉囉嗦嗦的說了大半天,多餘的話兒就不多說了,既然是恢複了,咱們就恢複了樣子,更新上自然會給力,但咱們從五月月末就沒有求月票了,沒有求訂閱了,所以咱們大更新的時候,諸位請諸位將保底月票送給我哦!一切拜托了!月票漲的緩慢,有些焦急啊,請諸位書友們,兄弟姐妹,看客們,如果有票票的話,請送上一票,您的一票對我,對江山是莫大的幫助,也是對這段時間更新的上肯定,一切不多說了,盡在更新中,請投票,謝謝!今天是雙倍月票第一天了,諸位有月票的話,都送上哦,咱們繼續四更的大更新,絕不含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