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好機會,叔侄二人哪能錯過,總是千方百計將對手摧毀,為此兩人鬥得不亦樂乎。
但二人的局麵,卻是對朱美圭大大有利,他本是晉府世子,如果不是受父親連累,現在做晉王的應該是他。朱美圭的遭遇本來就令人同情,而晉王朱濟熿則頗有幾分朱棣當年登基的局麵,雖坐上了晉王之位,但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再者為人殘暴多變,手段殘忍,不免被人鄙視,在輿論上站在了弱勢。
而他又不知收斂,明明搶了侄兒的晉王寶座,還不擇手段,為了幾塊灘地與侄兒朱美圭爭論不休,動用各種手段加害,弄到最後連心底仁慈的仁宗皇帝都有些看不過去,派人送了一道聖旨。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旨意告誡朱濟熿不重同氣,無矜惻之心,可惜如此清楚明白的旨意,朱濟熿硬是沒看明白,手段越發殘忍了,這下激怒了朱美圭,這位年輕的王爺立即使出了殺手鐧,當即派人去向朝廷投訴,說他父子被廢,是被叔叔濟熿“誣構”的。仁宗沒有替他平反複位,隻是勸說他:“兄弟叔侄本同一氣,侄於事叔,但盡誠恭愛,當必見念,一切往事不足追”。朱濟熿便以為自己這個侄兒,不足恤、不足慮,對他毫無警覺,而對朝廷主持公道,在裁決時稍優於朱美圭,頗懷不滿,因為忿怨,經常口出悖逆之語。他又好巫蠱,府中招來一些術士,畫符作法,日夜不輳
這些事情弄得太過招搖,有心除掉自己叔叔的朱美圭自然不會錯過這等機會,他派人密切關注叔叔的所作所為,將一切都密切記錄了下來,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機會,好報一箭之仇。
老天爺並沒有讓他等太久,宣德元年八月,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謀反,隨後朱瞻基禦駕親征,一舉掃平了漢王謀反,漢王高煦謀叛遭到剿滅之後,趙王高燧、晉王濟熿均被視作其同謀,受到朝臣嚴厲的糾彈,此等罪責若屬實,可是殺頭的大罪,一時朱濟熿的地位岌岌可危,周圍的人開始背叛他,整個晉王府也是人心惶惶。朱濟熿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隻是不斷的派人上書給朝廷解釋。
朱瞻基對這個叔叔還是有幾分好感,對於群臣的強烈要求,隻是與楊榮等人商議了一下,做出了削減俸祿的處分就此作罷。
但此事卻一直沒完,從去年的冬天,一直到今年三月,寧化王朱濟煥卻意外的參與了此事,朱濟煥是晉恭王朱?之庶五子,洪武二十年六月壬辰生。永樂二年封寧化王,封地在太原,為人還算老實,但從宣德元年冬天到宣德二年的春天,他親自以及府中下人數十人,接踵上京首告晉王朱濟熿不法,朝廷對朱濟熿所知不多,直到這時才知道他毒死嫡母謝氏,與晉恭王侍兒si通、虐待廢晉王父子等等,跟著又有晉王府人直指他潛蓄逆謀,與漢王朱高煦同心造亂,意在謀危宗社,朱高煦事敗後,深懷忿恨,遣人招致四方妖術之人,以皇上生辰八字潛行魘咒,甚乃誣毀先帝,訾詈百端,且私造兵器,操練軍馬,將圖犯闕雲雲,還出示了不少證據。
這下群臣不答應了,交章劾奏,要求嚴處晉王的呼聲也大漲。
朱瞻基本就對這些叔叔伯伯輩分的藩王不放心,隻是沒有罪名不好動手,如今晉王如此荒唐,朝廷正要有了出兵的借口,當下召集兵馬,準備再一次禦駕親征。
消息傳出,晉王朱濟熿十分的害怕,惶恐之餘與王府長史商議,決定以退為進,主動上疏辭爵好消除皇帝的戒心。
不得不說這是一招好棋,朱瞻基對這些叔叔伯伯有戒心不假,可戒心多半來自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而已,以及祖父輩的寧王朱權,皆因這三人都是能征善戰的王爺,在朝中威望極高,府上侍衛也多是常年追隨的忠心之人,若有反叛之心,的確不好收拾,但成祖位後,開始削弱藩王們的兵力,逐漸剝奪他們的三護衛和帶兵權力,禁止藩王離開王府,別說遠遊,就是出城,也要報請朝廷批準,皇子一到封爵年齡,就必須離開北京,到很遠的封地上去,叫做“之國”。晉王朱濟熿無論是威望,還是實力都不曾與寧王、漢王、趙王相比,造反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朱瞻基給晉王回複的信中也僅僅說:“叔何嫌何疑,遽有辭爵之言?”表示對這些謠言,並不相信。
但不過幾日,朱濟煥冒險離開封地,急急忙忙趕來京城告變,說晉王朱濟熿已經積聚府上兵馬,準備騎兵造反,這下朱瞻基坐不住了, 宣德二年四月,就在宣宗前信發出不到一個月,朝廷便下敕符召朱濟熿上京,將其廢為庶人,送往鳳陽看守皇陵,家屬一同居住,搜查晉王府時,除了巫術之外,並沒什麽金刀玉璽之類的,讓朱瞻基大為震怒,細細盤問之下,這裏麵頗有幾分平陽王朱美圭的影子,當下下令,命他將晉恭王妃從晉府迎到平陽奉養,並沒有讓他承襲王位,晉王之位一直空懸。
此事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楊崢一直居家並不知道,此時聽來,細細思索了一番,這事兒其中也不貓膩,那寧化王如此費盡心思的上告朝廷,這其中隻怕沒點心思,隻是這點心思終究沒瞞過朱瞻基的雙眼,寧願讓晉王之位空虛懸,也不讓朱美圭兄弟染指,這無疑是最厲害的一筆。
聽了一番趣事,日頭差不多移到了中天時,才聽得宮中傳出來一陣腳步聲,跟著一個太監急急忙忙的走了出來,對著眾官兒一行禮,尖著嗓音道:“諸位大人,吉時已到,請諸位大人進宮!”
眾官兒立即分成文武兩排,文以楊士奇為首,武以張輔為首,彼此走了進去。
城門前,這時又走上了三個太監,一左一右各兩個,一人拿著朱筆,一人端著禮盤,望著眾官兒。
為首的楊士奇從懷中摸了一陣,便將一個物件放在了那雪白的盤子上,聽得“叮嚀”一聲,那太監尖著嗓音道:“大學士楊士奇送翡翠玉鐲子一對?”聲音悠長而尖銳,迅速在宮門外傳遞開來。
那邊同樣也喊了聲:“英國公張輔送千年血玉一枚?”
此話一落,立即在群臣引起了一片驚呼之聲,楊崢也暗暗吃了一驚,所謂血玉是指透了血進去的玉石,不是指一種天然玉,不管是翡翠、和闐玉,還是黃玉等諸類,隻要是真的透了血的,就是血玉。其實血玉是一個不確切的說法,在玉器行和古玩行也很少見有人說“血玉”這個詞。
在古玉中有些玉會出現入土後沁入的紅色,所以有人把這種紅沁叫做血沁。清代古玉收藏家把這種紅沁的古玉叫血沁,他們認為血沁是屍體腐血沁入入玉中而成。但是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根據現代科學檢測和試驗,血在地下很快就會碳化,它不會像無機物那樣沁入堅硬的玉體。古玉上的紅沁是有土壤中鐵元素或者陪葬品中的鐵質物氧化分解沁入玉體。一般常見的血沁都成暗紅色或紅褐色,這都是鐵元素致色!
古人自是不知道這種科學的說法,他們認為,這血玉的形成,和屍體有關。當人落葬的時候,作為銜玉的玉器,被強行塞入人口,若人剛死,一口氣咽下的當時玉被塞入,便會隨氣落入咽喉,進入血管密布之中,久置千年,死血透漬,血絲直達玉心,便會形成華麗的血玉。這種東西往往落在骷髏的咽下,是所有屍體玉塞中最寶貴的一個。
按品質定價,少則幾千,多則達到百萬。如此貴重的物件,如何不讓人驚訝,楊崢摸了摸自己懷裏的七巧板和大風車,頓感有些寒酸的感覺,可隨即一想,這能一樣一麽,人家,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封為太師,並支給二職的俸祿,送顆千年血玉也算不得什麽,我要是當了這麽大的官兒,說不定比他送的還多呢?“
平複了一番,果然好了許多,就在這時這邊的太監喊道:“侍讀學士王直送賀禮“九九如意”九盒,所謂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價值雖比不上千年血玉,但也是極為貴重之物,若說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人倒也罷了,畢竟是人家官大,福利好啊,可這王直四品的侍讀學士,比自己這個翰林院掌院可整整低了一級,都送了這麽一份厚禮,這下麵子可算丟到家了。
^^^^^^^^^^^^^^^^^^^^^^^^^^^^^^^^^^^^^^^^^^^
第三更了,來晚了些,請見諒!明天仍上班的書友們可以早起看,不必等了!
!!
但二人的局麵,卻是對朱美圭大大有利,他本是晉府世子,如果不是受父親連累,現在做晉王的應該是他。朱美圭的遭遇本來就令人同情,而晉王朱濟熿則頗有幾分朱棣當年登基的局麵,雖坐上了晉王之位,但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再者為人殘暴多變,手段殘忍,不免被人鄙視,在輿論上站在了弱勢。
而他又不知收斂,明明搶了侄兒的晉王寶座,還不擇手段,為了幾塊灘地與侄兒朱美圭爭論不休,動用各種手段加害,弄到最後連心底仁慈的仁宗皇帝都有些看不過去,派人送了一道聖旨。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旨意告誡朱濟熿不重同氣,無矜惻之心,可惜如此清楚明白的旨意,朱濟熿硬是沒看明白,手段越發殘忍了,這下激怒了朱美圭,這位年輕的王爺立即使出了殺手鐧,當即派人去向朝廷投訴,說他父子被廢,是被叔叔濟熿“誣構”的。仁宗沒有替他平反複位,隻是勸說他:“兄弟叔侄本同一氣,侄於事叔,但盡誠恭愛,當必見念,一切往事不足追”。朱濟熿便以為自己這個侄兒,不足恤、不足慮,對他毫無警覺,而對朝廷主持公道,在裁決時稍優於朱美圭,頗懷不滿,因為忿怨,經常口出悖逆之語。他又好巫蠱,府中招來一些術士,畫符作法,日夜不輳
這些事情弄得太過招搖,有心除掉自己叔叔的朱美圭自然不會錯過這等機會,他派人密切關注叔叔的所作所為,將一切都密切記錄了下來,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機會,好報一箭之仇。
老天爺並沒有讓他等太久,宣德元年八月,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謀反,隨後朱瞻基禦駕親征,一舉掃平了漢王謀反,漢王高煦謀叛遭到剿滅之後,趙王高燧、晉王濟熿均被視作其同謀,受到朝臣嚴厲的糾彈,此等罪責若屬實,可是殺頭的大罪,一時朱濟熿的地位岌岌可危,周圍的人開始背叛他,整個晉王府也是人心惶惶。朱濟熿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隻是不斷的派人上書給朝廷解釋。
朱瞻基對這個叔叔還是有幾分好感,對於群臣的強烈要求,隻是與楊榮等人商議了一下,做出了削減俸祿的處分就此作罷。
但此事卻一直沒完,從去年的冬天,一直到今年三月,寧化王朱濟煥卻意外的參與了此事,朱濟煥是晉恭王朱?之庶五子,洪武二十年六月壬辰生。永樂二年封寧化王,封地在太原,為人還算老實,但從宣德元年冬天到宣德二年的春天,他親自以及府中下人數十人,接踵上京首告晉王朱濟熿不法,朝廷對朱濟熿所知不多,直到這時才知道他毒死嫡母謝氏,與晉恭王侍兒si通、虐待廢晉王父子等等,跟著又有晉王府人直指他潛蓄逆謀,與漢王朱高煦同心造亂,意在謀危宗社,朱高煦事敗後,深懷忿恨,遣人招致四方妖術之人,以皇上生辰八字潛行魘咒,甚乃誣毀先帝,訾詈百端,且私造兵器,操練軍馬,將圖犯闕雲雲,還出示了不少證據。
這下群臣不答應了,交章劾奏,要求嚴處晉王的呼聲也大漲。
朱瞻基本就對這些叔叔伯伯輩分的藩王不放心,隻是沒有罪名不好動手,如今晉王如此荒唐,朝廷正要有了出兵的借口,當下召集兵馬,準備再一次禦駕親征。
消息傳出,晉王朱濟熿十分的害怕,惶恐之餘與王府長史商議,決定以退為進,主動上疏辭爵好消除皇帝的戒心。
不得不說這是一招好棋,朱瞻基對這些叔叔伯伯有戒心不假,可戒心多半來自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而已,以及祖父輩的寧王朱權,皆因這三人都是能征善戰的王爺,在朝中威望極高,府上侍衛也多是常年追隨的忠心之人,若有反叛之心,的確不好收拾,但成祖位後,開始削弱藩王們的兵力,逐漸剝奪他們的三護衛和帶兵權力,禁止藩王離開王府,別說遠遊,就是出城,也要報請朝廷批準,皇子一到封爵年齡,就必須離開北京,到很遠的封地上去,叫做“之國”。晉王朱濟熿無論是威望,還是實力都不曾與寧王、漢王、趙王相比,造反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朱瞻基給晉王回複的信中也僅僅說:“叔何嫌何疑,遽有辭爵之言?”表示對這些謠言,並不相信。
但不過幾日,朱濟煥冒險離開封地,急急忙忙趕來京城告變,說晉王朱濟熿已經積聚府上兵馬,準備騎兵造反,這下朱瞻基坐不住了, 宣德二年四月,就在宣宗前信發出不到一個月,朝廷便下敕符召朱濟熿上京,將其廢為庶人,送往鳳陽看守皇陵,家屬一同居住,搜查晉王府時,除了巫術之外,並沒什麽金刀玉璽之類的,讓朱瞻基大為震怒,細細盤問之下,這裏麵頗有幾分平陽王朱美圭的影子,當下下令,命他將晉恭王妃從晉府迎到平陽奉養,並沒有讓他承襲王位,晉王之位一直空懸。
此事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楊崢一直居家並不知道,此時聽來,細細思索了一番,這事兒其中也不貓膩,那寧化王如此費盡心思的上告朝廷,這其中隻怕沒點心思,隻是這點心思終究沒瞞過朱瞻基的雙眼,寧願讓晉王之位空虛懸,也不讓朱美圭兄弟染指,這無疑是最厲害的一筆。
聽了一番趣事,日頭差不多移到了中天時,才聽得宮中傳出來一陣腳步聲,跟著一個太監急急忙忙的走了出來,對著眾官兒一行禮,尖著嗓音道:“諸位大人,吉時已到,請諸位大人進宮!”
眾官兒立即分成文武兩排,文以楊士奇為首,武以張輔為首,彼此走了進去。
城門前,這時又走上了三個太監,一左一右各兩個,一人拿著朱筆,一人端著禮盤,望著眾官兒。
為首的楊士奇從懷中摸了一陣,便將一個物件放在了那雪白的盤子上,聽得“叮嚀”一聲,那太監尖著嗓音道:“大學士楊士奇送翡翠玉鐲子一對?”聲音悠長而尖銳,迅速在宮門外傳遞開來。
那邊同樣也喊了聲:“英國公張輔送千年血玉一枚?”
此話一落,立即在群臣引起了一片驚呼之聲,楊崢也暗暗吃了一驚,所謂血玉是指透了血進去的玉石,不是指一種天然玉,不管是翡翠、和闐玉,還是黃玉等諸類,隻要是真的透了血的,就是血玉。其實血玉是一個不確切的說法,在玉器行和古玩行也很少見有人說“血玉”這個詞。
在古玉中有些玉會出現入土後沁入的紅色,所以有人把這種紅沁叫做血沁。清代古玉收藏家把這種紅沁的古玉叫血沁,他們認為血沁是屍體腐血沁入入玉中而成。但是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根據現代科學檢測和試驗,血在地下很快就會碳化,它不會像無機物那樣沁入堅硬的玉體。古玉上的紅沁是有土壤中鐵元素或者陪葬品中的鐵質物氧化分解沁入玉體。一般常見的血沁都成暗紅色或紅褐色,這都是鐵元素致色!
古人自是不知道這種科學的說法,他們認為,這血玉的形成,和屍體有關。當人落葬的時候,作為銜玉的玉器,被強行塞入人口,若人剛死,一口氣咽下的當時玉被塞入,便會隨氣落入咽喉,進入血管密布之中,久置千年,死血透漬,血絲直達玉心,便會形成華麗的血玉。這種東西往往落在骷髏的咽下,是所有屍體玉塞中最寶貴的一個。
按品質定價,少則幾千,多則達到百萬。如此貴重的物件,如何不讓人驚訝,楊崢摸了摸自己懷裏的七巧板和大風車,頓感有些寒酸的感覺,可隨即一想,這能一樣一麽,人家,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封為太師,並支給二職的俸祿,送顆千年血玉也算不得什麽,我要是當了這麽大的官兒,說不定比他送的還多呢?“
平複了一番,果然好了許多,就在這時這邊的太監喊道:“侍讀學士王直送賀禮“九九如意”九盒,所謂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價值雖比不上千年血玉,但也是極為貴重之物,若說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人倒也罷了,畢竟是人家官大,福利好啊,可這王直四品的侍讀學士,比自己這個翰林院掌院可整整低了一級,都送了這麽一份厚禮,這下麵子可算丟到家了。
^^^^^^^^^^^^^^^^^^^^^^^^^^^^^^^^^^^^^^^^^^^
第三更了,來晚了些,請見諒!明天仍上班的書友們可以早起看,不必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