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隻能解救病人身體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此時的楊崢亦有所感,既然科學上不行,文藝上那種現代的詩歌,這幫自小誦讀詩書的士大夫有欣賞不了,唯有思想改變了。
思想除了詩詞歌賦外,最能改變的人的認識,就是哲學了,說他能改變,也不是沒有根據的,漢字哲,就是折法,表示尺度,不同的折法不同的度量。這是聰明、智力的根本,是指向智慧的路徑。哲,古通喆,意謂“旗鼓相當、實力相衡”的意思;學,意謂前人對規律的總結與沉澱,施予後人修習、磋磨。而以產生希臘文明為代表的“西方哲學”,是傾向於探討研究“人與物”的關係為基礎的,以其理性的、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的道理,是以“有知驗證未知”的方式開展的;而以產生中華文明為代表的道、是傾向於探索研究“人與人”的關係為基礎的,是以“有知探索未知”的方式開展的。這導致西方哲學以其“輔佐證據”的驗證方式,在探索“人與自然”中顯得匱乏、局限。李澤厚先生說“哲學終結,思想開始”便是此理。也就是說,哲學他它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與真理,而本源是樸素存在的,真理普遍適用的——所以不論東西方,一切智者的智慧活動,最後都會升華為對哲學的追求。
這種東西,對大明眼下最需要的。
雖說中國自戰國時就不缺乏哲學,百家爭鳴時代的,老子、孔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鬼穀子,以及漢代的董仲舒,朱程理學以及後來的王陽明的心學,這些都是中國的哲學,他們的學說豐富多彩,卻又各有不同,這也是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差別,東方的哲學,廣義的形而上學。“就是對人的生活的價值、意義的追求,其內容是對人生的眷戀、感傷、珍惜和了悟。《童子問易·形上賦》回答了哲學是否會“空心化”的問題。
而西方注重實踐,因此產生了近代物理學,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注重思想,因此產生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哲學。如果說西方哲學是根據對身邊物質的認知慢慢發展的,中國的哲學一開始就從宇宙去思考,遠遠走在西方哲學的前麵。西方物理學至少要達到對太陽係的探索完成,其哲學才能達到中國古代哲學的水平。(因為西方的哲學源於生活,隻有在物質發展達一定程度,思想才會發展。而中國古哲學已經超越了物質,到達了宇宙層麵。西方哲學就像一個一邊賺錢,一邊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人,不斷提升自己。而東方哲學更像一個已經擁有了千萬富翁看破一切的心態但物質層麵卻沒跟上要求)
對於這種認識,諸子百家時代各大家就有了這種認知。
儒家其中心思想乃“仁義”,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應注重和諧的關係。人際關係以五倫為依歸,有一定的規範。對待長輩要尊敬尊重對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對於其他人博愛。對待上司要忠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人要有抱負而有毅力。重視追求知識,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推己及人的思想。關於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時候,就傾愛父母;年輕的時候有了女友(戀人),就傾愛戀人;婚後有了妻兒(配偶愛人和兒女),就傾愛愛人和兒女;當官員、公務員(廣義地說是職員),就傾愛君主(及或上司)。這種認知學說,建立在“仁政”、“王道”以及“禮製”,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孔子“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這種主張,更多的表現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所以有出世入世一說,這就是要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不去做”與“做不到”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恒產,因無恒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於以發揚人性、完成人格為起點,直至達到建立仁治之國和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為通才,或者多才多藝而不僅僅是一才一藝,或者在一才一藝基礎上能觸類旁通,也即專才和通才的結合。
大同社會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經濟學,是為了人類理想社會而服務。儒家重義輕利,以義為本,以義導利。尊重利用自然市場經濟規律,反對違背破壞市場規律,同時反對操縱市場,但認可“待價而沽”。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視科技及在物質上的實用,提出了“用力少,見功多”的原則,並發展出了實學,但同時注重全麵的人格發展,反對把人變成物質的工具。儒家形而上學在以後的理學、心學中進行了展開。儒家相當重視編修曆史的悠久傳統,在楊崢看來,這種哲學並不如西方任何一道哲學差。
當然了,最為楊崢喜歡的還是道家的哲學,老子的一篇《道德經》可謂是包羅萬象,這一點曆朝曆代都有運用,也是在中國運用到極好的哲學之餘。
道家起源有一說是有出於史官。道家還有隱士一類的達觀厭世者,他們驅使人們以“達觀”來解決人生問題。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又名《道德經》),與《莊子》(又名《南華經》)為主要思想典籍。
道家崇尚自然相處之道,以天為道並順天而行事,就可消災解禍。認人類社會中的難題之所以無法解決,皆是因為幹預行為過多,故提倡行為上要以無所作為就可以達到無為養息。道家也向往著反璞歸真的樸實社會,認為人類對事物不妄加任何人為的作用,回歸原來樸素、無知、無慮的境界,人類的紛爭和煩惱即可真正的解脫。老子在總體上傾向治國方麵,在人生觀上,老子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以無為而無不為。道家由人生觀和社會觀擴展至宇宙論,提出“道”、“氣”、“自然”等哲學概念。道家之一切理論無不是圍繞道而展開的。道既是生物之源,亦是生成萬物之根本,亦是天地萬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據,亦為治國安邦之根本方略。
道家強調“遊心”,並推崇自由,道家強調“虛心”,並推崇自然。主張要聯係性、心、情三者又有所區別。性是指人之先天之本性,突出者為人之先天性之因素;心是指人之內在精神,突出者為人之為人之主體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觀情感,突出者為我之為我之情緒感受。有性、有心、有情,故而之為人。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的人生。道家對人之命運,持一種自然的無可奈何的態度。
以這樣一種態度來對待一切,來保守心靈之寧靜、淡泊與自由。道家對於生死,持一種純自然的態度。與(今之所謂)道教(傳統中國並不區分“道家”與“道教”)之追求長生不老有所不同,道家並不追求長生,道家隻追求自由而自在地活著。道家修養論之主旨是致虛守靜。老子首倡致虛守靜,莊子則將致虛守靜具體化為“心齋”與“坐忘”,並進而將致虛守靜提升為本體論的高度,而標舉“齊物”。
道家哲學是從天道運行的原理為基礎,展開以自然為義理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認識一個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道家哲學發展的社會哲學,認為社會的存在是個客體,人們是在其中生存的主體,所以應該要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默認立場,並更加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道家相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
^^^^^^^^^^^^^^^^^^^^^^^^^^^^^^^^^^^^^^^^^^^^^^^^^^^^^^^^^^^^^^
第二更送上,一直有些事情耽擱了,所以來晚了些,請見諒!
!!
思想除了詩詞歌賦外,最能改變的人的認識,就是哲學了,說他能改變,也不是沒有根據的,漢字哲,就是折法,表示尺度,不同的折法不同的度量。這是聰明、智力的根本,是指向智慧的路徑。哲,古通喆,意謂“旗鼓相當、實力相衡”的意思;學,意謂前人對規律的總結與沉澱,施予後人修習、磋磨。而以產生希臘文明為代表的“西方哲學”,是傾向於探討研究“人與物”的關係為基礎的,以其理性的、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的道理,是以“有知驗證未知”的方式開展的;而以產生中華文明為代表的道、是傾向於探索研究“人與人”的關係為基礎的,是以“有知探索未知”的方式開展的。這導致西方哲學以其“輔佐證據”的驗證方式,在探索“人與自然”中顯得匱乏、局限。李澤厚先生說“哲學終結,思想開始”便是此理。也就是說,哲學他它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與真理,而本源是樸素存在的,真理普遍適用的——所以不論東西方,一切智者的智慧活動,最後都會升華為對哲學的追求。
這種東西,對大明眼下最需要的。
雖說中國自戰國時就不缺乏哲學,百家爭鳴時代的,老子、孔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鬼穀子,以及漢代的董仲舒,朱程理學以及後來的王陽明的心學,這些都是中國的哲學,他們的學說豐富多彩,卻又各有不同,這也是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差別,東方的哲學,廣義的形而上學。“就是對人的生活的價值、意義的追求,其內容是對人生的眷戀、感傷、珍惜和了悟。《童子問易·形上賦》回答了哲學是否會“空心化”的問題。
而西方注重實踐,因此產生了近代物理學,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注重思想,因此產生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哲學。如果說西方哲學是根據對身邊物質的認知慢慢發展的,中國的哲學一開始就從宇宙去思考,遠遠走在西方哲學的前麵。西方物理學至少要達到對太陽係的探索完成,其哲學才能達到中國古代哲學的水平。(因為西方的哲學源於生活,隻有在物質發展達一定程度,思想才會發展。而中國古哲學已經超越了物質,到達了宇宙層麵。西方哲學就像一個一邊賺錢,一邊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人,不斷提升自己。而東方哲學更像一個已經擁有了千萬富翁看破一切的心態但物質層麵卻沒跟上要求)
對於這種認識,諸子百家時代各大家就有了這種認知。
儒家其中心思想乃“仁義”,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應注重和諧的關係。人際關係以五倫為依歸,有一定的規範。對待長輩要尊敬尊重對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對於其他人博愛。對待上司要忠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人要有抱負而有毅力。重視追求知識,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推己及人的思想。關於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時候,就傾愛父母;年輕的時候有了女友(戀人),就傾愛戀人;婚後有了妻兒(配偶愛人和兒女),就傾愛愛人和兒女;當官員、公務員(廣義地說是職員),就傾愛君主(及或上司)。這種認知學說,建立在“仁政”、“王道”以及“禮製”,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孔子“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這種主張,更多的表現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所以有出世入世一說,這就是要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不去做”與“做不到”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恒產,因無恒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於以發揚人性、完成人格為起點,直至達到建立仁治之國和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為通才,或者多才多藝而不僅僅是一才一藝,或者在一才一藝基礎上能觸類旁通,也即專才和通才的結合。
大同社會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經濟學,是為了人類理想社會而服務。儒家重義輕利,以義為本,以義導利。尊重利用自然市場經濟規律,反對違背破壞市場規律,同時反對操縱市場,但認可“待價而沽”。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視科技及在物質上的實用,提出了“用力少,見功多”的原則,並發展出了實學,但同時注重全麵的人格發展,反對把人變成物質的工具。儒家形而上學在以後的理學、心學中進行了展開。儒家相當重視編修曆史的悠久傳統,在楊崢看來,這種哲學並不如西方任何一道哲學差。
當然了,最為楊崢喜歡的還是道家的哲學,老子的一篇《道德經》可謂是包羅萬象,這一點曆朝曆代都有運用,也是在中國運用到極好的哲學之餘。
道家起源有一說是有出於史官。道家還有隱士一類的達觀厭世者,他們驅使人們以“達觀”來解決人生問題。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又名《道德經》),與《莊子》(又名《南華經》)為主要思想典籍。
道家崇尚自然相處之道,以天為道並順天而行事,就可消災解禍。認人類社會中的難題之所以無法解決,皆是因為幹預行為過多,故提倡行為上要以無所作為就可以達到無為養息。道家也向往著反璞歸真的樸實社會,認為人類對事物不妄加任何人為的作用,回歸原來樸素、無知、無慮的境界,人類的紛爭和煩惱即可真正的解脫。老子在總體上傾向治國方麵,在人生觀上,老子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以無為而無不為。道家由人生觀和社會觀擴展至宇宙論,提出“道”、“氣”、“自然”等哲學概念。道家之一切理論無不是圍繞道而展開的。道既是生物之源,亦是生成萬物之根本,亦是天地萬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據,亦為治國安邦之根本方略。
道家強調“遊心”,並推崇自由,道家強調“虛心”,並推崇自然。主張要聯係性、心、情三者又有所區別。性是指人之先天之本性,突出者為人之先天性之因素;心是指人之內在精神,突出者為人之為人之主體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觀情感,突出者為我之為我之情緒感受。有性、有心、有情,故而之為人。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的人生。道家對人之命運,持一種自然的無可奈何的態度。
以這樣一種態度來對待一切,來保守心靈之寧靜、淡泊與自由。道家對於生死,持一種純自然的態度。與(今之所謂)道教(傳統中國並不區分“道家”與“道教”)之追求長生不老有所不同,道家並不追求長生,道家隻追求自由而自在地活著。道家修養論之主旨是致虛守靜。老子首倡致虛守靜,莊子則將致虛守靜具體化為“心齋”與“坐忘”,並進而將致虛守靜提升為本體論的高度,而標舉“齊物”。
道家哲學是從天道運行的原理為基礎,展開以自然為義理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認識一個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道家哲學發展的社會哲學,認為社會的存在是個客體,人們是在其中生存的主體,所以應該要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默認立場,並更加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道家相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
^^^^^^^^^^^^^^^^^^^^^^^^^^^^^^^^^^^^^^^^^^^^^^^^^^^^^^^^^^^^^^
第二更送上,一直有些事情耽擱了,所以來晚了些,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