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朗到是沒想到效果如此之好,對楊崢的見識更是佩服五體投地,望著手中的小報,喃喃道:“這下黎利該頭疼了?”
乂安出自聶中原的個人昵稱,意思是:安定祥和之意,同時也暗指造世之寓。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乂安之地設始見於安南李朝李太宗時期,時稱乂安州寨為安南**政要地,明朝攻下安南後,將該地劃為乂安府領二州(南靖州、驩州)八縣(衙儀、丕祿、古杜、支羅、直福、土油、偈江、土黃),屬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自從樂二十二年,黎利聽從黎隻”乂安險要,地大人眾,……略定乂安,以為立腳之地”的建議,向該區步步進迫。
於洪熙元年行軍期間,黎利得到越南百姓的支持,黎利亦順勢向百姓約法三章,宣布:”民苦於虐政久矣,凡所至州縣,秋毫無犯,非偽官(明朝官府)之牛穀,雖甚饑困,不得濫取。”憑著嚴格的軍紀,黎利軍所到之處,都得到群眾的響應,”相與並力圍乂安城(今乂安河興原縣)”。雖然該城仍被明軍所堅守,但轄下地區,已被黎利占領。
由於明軍主力集中在乂安城,其他地點防務較弱,黎利便轉移視線,攻克新平、順化等地,自從乂安便落了他的手中,數萬大軍也得以順利進入了城內,隻等著部署完畢後,好對交州發動致命的一擊。
乂安城分為南北兩麵,北麵是城市的中心,也是最繁華的街道。南麵則是大將軍黎利府邸的所在,整個府邸需要穿越一個山洞,洞口極大,位於一座山嵐之間,洞內的景色很美,讓人目不暇接。由於經曆了風雨滄桑的歲月洗禮,戰爭的痕跡早已蕩然無存了,洞內深約半公裏左右,剛進去洞不大,再往前走二十米,就豁然開朗,有石凳子,有平台,洞頂有白光照下來,非常的明亮。洞壁上鍾乳石閃閃發光,精致、小巧玲瓏。前麵是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聲,發出汩汩的響亮聲音,像一首優美動人的歌曲,向外飄揚,美妙無比。
過了山洞,就是新建的將軍府邸了,整個府邸占地數百畝,建有前堂後寢、花園三處,三處福”字碑為中心,前有獨樂峰、蝠池,後有綠天小隱、蝠廳,布局令人回味無窮。
院中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環山銜水,亭台樓榭,廊回路轉。月色下的花園景致更是千變萬化,別有一番洞天。
此時,天色已晚,但在左側的一間廂房裏卻是燈影閃爍,房中三人居中而坐,居中的男子,不過四旬上下的年紀,身材欣長,一係月白色的儒袍,細眉方臉,雙眉如劍,雙目更是炯炯,額角飽滿配上高高的鼻梁,竟有一股說不出的威嚴,此時他的正在把玩手中的一塊紫玉,那紫玉玲瓏剔透,在夜色下發出淡淡紫光,明眼人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眼下安南城裏,大名鼎鼎的平定王黎利,他出身於清化省藍山鄉一個豪族家庭。
據傳說說,黎利的三世祖黎誨遊經這裏時,認為必是佳處,於是定居於此,三年後便發展了可觀的產業,從此“世為一方君長”。到黎誨的兒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繼承家業時,已經是“有眾至千餘人”的巨賈了。
黎利年輕時,明軍鐵蹄義軍踏遍了安南的山河,他參與了陳季擴的反明戰爭,官至金吾將軍。陳季擴失敗後,他歸降明朝,擔任了清化府俄樂縣巡檢職務。但黎利對明朝的仇恨依然未泯,暗中結交豪強,隨時準備起兵造反。
張輔打下安南後,朱棣留下了宦官馬琪鎮守,此人手段惡劣,更是殘暴不仁,使得許多安南人破產,黎利也是其中之一,他用盡家產也難填馬騏欲壑,最終被迫走上起義這條道路。
對於明朝統治心灰意冷的黎利,隱居山林,廣交豪傑之士,召募流亡群眾。於到了永樂十六年農曆正月,黎利決定在藍山起兵反明,自稱為平定王,以弟弟黎石為相國。此時,各路義軍已經被明軍消滅的差不多了。
明軍獲悉黎利起義的消息,便由太監馬騏帶兵征討。馬騏搜刮是好手,打仗卻不咋地,被黎利成功地引誘到洛水(清化錦水),中伏大敗。初嚐勝利後,黎利迅速移軍至靈山,途中遭到明軍追擊,被俘獲了不少軍民及家屬,大將範晏也被擒,損失慘重。黎利便率殘兵駐紮在至靈山。
此後,僅僅五年的功夫,他以至靈山、藍山鄉等地為為主要據點,多次領兵與明交戰。明將fang政和師祐曾多次擊敗黎利,抓獲其將阮個立等。黎利見與明軍正麵交戰不能成功,遂以安南老撾邊境為基地,明軍退則他進藍山,明軍進則他退入老撾,采取遊擊戰術騷擾明軍。
永樂二十年,李彬在任上病逝,朝廷命榮昌伯陳智代任。陳智繼續大力征剿黎利,黎利被迫四處流竄,屢次采用偽和的辦法,欺騙明軍,換取時間。而此時明軍中也分歧不斷,兩位主帥陳智與ffang政,矛盾重重,根本無法齊心協力,再加上監軍宦官山壽不懂軍事,一意主張招撫,三個人三條心,如何能夠剿滅黎利。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去世,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以天下大赦,命陳智采取招撫辦法,這樣一來給黎利喘息的機會。
稍作休整的他,便開始了南征北戰的生涯,他利用明軍其他地點防務較弱,黎利便轉移視線,攻克新平、順化等地。當時,黎利軍已占領了南部的國土(相當於現今越南中部),便向北出兵東都,僅僅又兩年的功夫,他在重要戰役崒洞之役中,重挫明軍,迫使明朝的軍事力量隻限於幾個被包圍的城池,此戰大勝後,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如今的安南境內,他黎利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他也趁此機會,與明征夷將軍王通議和,卻並不想,此人卑鄙無恥,表麵同意議和,暗中向明廷求援,若非他警覺,上了當也未必可知,當下聽從了屬下建議。繼續派軍攻擊明軍的各個駐守城市。
沒多久,明朝便派柳升為主將,率十萬軍隊南下剿亂,起初他聽聞這個消息,著實有些懼怕,為了迷惑敵人,他假托為國人上書,請立陳氏的後代為國王,並將這份奏折,派人送到主將柳升的手中,誰知柳升不啟封即上報朝廷。
他不得沿途據險列柵,與柳升作戰,明軍實力強大,接連將其擊破,抵達鎮夷關。柳升見黎利屢被擊敗,頗為輕敵。當時李慶、梁銘都病得很重,郎中史安、主事陳鏞對李慶說:“柳將軍言辭和臉色都顯得很驕傲。驕傲乃是兵家所忌。賊人說不定是示弱來引誘我們。防範賊人設有埋伏,皇上璽書中已懇切告誡我們,公應努力提醒他。”
李慶勉強起來告訴柳升,柳升不在意。
這消息被得知,當下便設了埋伏,等柳升到倒馬坡時,他親自率領伏兵四起,柳升陷在泥淖中,中鏢而死。這一天,梁銘病死。第二天,李慶也死了。又過了一天,崔聚率兵來到昌江,好消息一道一道的送出,讓他大喜過望,當下命令手中八萬大軍迎戰,與官軍殊死搏鬥然後,以驅象大戰。官軍陣勢亂了,他立命人大喊:“降者不死!”官軍或死或逃,沒有人投降,全軍盡沒。史安、陳鏞和李宗窻、潘。。都戰死。此戰獲得大勝。此次決定性的戰役,迫使明軍不得不議和。
有了這個本錢,他的要求也大了些,議和的內容之一,便是明朝大軍退出安南,而黎利則向大明稱臣,作為附屬國,這種關係表麵上看來是一種以小事大的不平等關係,安南要向大明“稱藩納貢”;受大明的冊封,並由大明賜與印璽。而實際上這種宗藩關係隻是維係大明和周邊各國友好關係的一種形式,並不具有統治和被統治的實質性內容。並且,作為宗主國大明的皇帝,速來以一種“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義態度對待外國的、原則上並不幹涉藩屬國的內政,這也是各大附屬國願意接受的願意之一了。
^^^^^^^^^^^^^^^^^^^^^^^^^^^^^^^^^^^^^
不少書友看了我在古代寫了報紙,覺得不可思議,更有書友幹脆罵我胡說八道,小景心頭著實有些委屈,我在些這本書的時候,就說過,古代許多東西其實都已經存在,隻是我們沒有去了解,反而用後世的眼光去看,憑著常識去判斷,一旦覺得這個東西,按照在自己的常識,不應該是在古代裏出現的,便覺得作者是胡說八道,不少人幹脆謾罵,謾罵作者到也罷了,可沒必要帶上人家的父母妻兒,對於這種,小景很有些看法。
事實上,小景是不是胡說八道,咱們先看看再說。
在本書裏,楊崢去了安南,為了打擊黎利的威望,用了現代報紙的手法,諸位對報紙一詞很有看法。
這裏說說,報紙最初是叫邸報,作為古代的報紙,最早出現在西漢初期(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當時西漢實行郡縣製,在全國分成若幹個郡,郡下再分若幹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作“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這就是《邸報》產生的背景。“邸”後來成為地方高級官員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消息而設。
“邸報”作為報紙的名稱即由此而來。現存最早的報紙是如今藏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圖書館的敦煌唐歸義軍《進奏院狀》,距今已經一千一百多年了。
報紙,從東漢蔡倫發明了紙後,《邸報》已用紙來抄寫,從而使《邸報》得到進一步發展,更便於發行和傳遞。到了唐代,由於驛道的改善,《邸報》的傳送就更快了。唐玄宗時《邸報》又稱<開元雜報>,采用雕版印刷。記載著某日京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皇帝自東封還,賞賜有差等等,已成全國新聞刊物了。到了宋朝《邸報》的發行時間趨向固定,與二十一世的報紙,頗有相似之處。
宋代報紙叫法很多,分別有“邸報”、“朝報”、“邸抄”、“進奏院狀”、“狀報”等叫法,其中“邸報”是其中最通用的叫法。由於邸報上麵刊載的都是當時朝廷的大政方針官員人事變動,因此它的發行一直收到中央的嚴格控製。而且它的發行是手抄的。宋代周麟之著《海陵集。論禁小報》中說:“小報者出於進奏院,蓋邸吏輩為之。
《邸報》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競以小紙書之,飛報遠近謂之小報。如曰:‘今日某人被如,某人罷去,某人遷除。’往往以虛為實,以無為有。朝士聞之,則曰:‘已有小報矣!’州郡間得之,則曰:‘小報到矣!’他日驗之,其說或然或不然。使其然焉,則事涉不密;其不密焉,則何以取信?此於害治,雖若甚微,其實不可不察。臣愚**陛下深如有司,嚴立罪賞,痛行禁止。使朝廷命令,可得而聞,不可得而測;可得而信,不可得而詐;則國體尊而民聽之。”可見當時的報紙的活躍程度不亞於現代,不僅如此,當時的報紙就是在運營模式上,與現代也差不多,首先,報紙開始采用了標點符號進行斷句,並由大儒管寧執筆,寫了一篇經過標點符號斷句的經文辨義,這一下子挑起了儒生的興趣。隨後,浪潮般的文章湧入《邸報》報館,各地儒生們紛紛寫文章,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對古籍經文進行斷句,並由此引發激烈的爭論。
《邸報》有選擇地挑一些觀點刊登出來,並為作者支付了稿酬,一時間,儒生們爭論的興趣更加濃厚,也因此,標點符號的作用深入人心。隨著青州新版古籍典章的推出,這一爭論越發激烈。中國曆史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在這種考據之爭上,在中國,隻要一個人對某句經文發明了一種新的斷句方式,他就會享有極高的聲譽,被尊為一派開山學者。這導致儒生們埋首太玄經,就為了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斷句方式——雖然這種斷句對生產力發展,對科技進步毫無作用。曆代無數精英前仆後繼埋首於經文研究,導致中國的生產力極端滯後,標點符號的使用,雖然不能完全杜絕經文考據,至少,使漢以後的經文不再需要浪費精力。
其次,這種對經文的辨論,還導致了各派學術觀點風起雲湧,在劉備的“雙重真理”觀點指導下,各派學術觀點並存。他們不再相互攻擊,而把精力放在充實自己的論據上。由此,類似於文藝複興時代開始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三百年後,又於青州漸漸抬頭。
第三點,不少人開始對報紙上的商機產生了興趣,如在《邸報》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則類似於廣告的報道,那是介紹出雲新近研發出的一種計時工具——以重錘下落為動力,用齒輪傳動的機械鍾。這一計時工具的誕生,標誌著文明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最後,報紙的目的都殊途同歸,如宋代風氣開放,報紙也需求量極大,但當時民眾對官報有較大不滿,一些人便趁機發展了小報,小報傳發人為進奏官或中央及省之官吏,傳發人以牟利為目的,後來甚至出現了以此為生的傳發者。小報內容豐富,多為官報未曾報道的新聞,其內容有真有假,有時甚至竟敢編造皇帝命令和詔書,詆毀朝政,導致了泄密、失實等問題的頻頻發生,給官方帶來不少麻煩,多次被朝廷禁止,但由於其相對官報而言新聞色彩濃厚,並且能夠連續發行,是民眾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滿足了人們打聽消息,尤其是小道消息的需要,便利了小道消息的傳播,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意,因此頗受讀者歡迎。小報力求衝破當局的限製,也做了比較大的努力。通過對時事的報道,以及對朝政動蕩、戰亂連年、民不聊生、朝廷的局麵混亂等等都多有報道,如宋高宗紹興七年,禦史胡銓寫了一份奏疏,請求“斬秦檜以謝天下”。這自然是重大新聞。被秦檜控製的官報當然不會刊登,而小報照文全發。小報內容的新聞色彩遠比邸報濃厚,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意,這也是其廣受歡迎、屢禁屢出的重要原因。
這種風氣,在徽宗大觀四年六月詔令:“近撰造事端,妄作朝報,累有約束,當定罪賞,仰開封府檢舉,嚴切差人緝捉。”到了南宋,私營的“小報”十分流行。
光宗紹熙四年十月,臣僚上言:“國朝置進奏院於京師,諸路州郡亦各有進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達於四方,謂之邸報,所以久矣。而比來有司防禁不嚴,遂有命令未行,差除未定,即時謄播,謂之小報。始自都下,傳之四方。甚者鑿空撰造,以無為有,流布近遠,疑誤群聽。”由此可知,小報約略起始於北宋末年,流行於南宋,被當時的讀者稱為“新聞”,可以說,報紙從西漢後,道宋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體現在利益上,隨著讀者增加,不少商人看到了小報的利益,隨著利益的驅使和職業傳發者的出現,“小報”擴大了它的發行範圍,不僅限於京都附近,且傳遍於州郡,是對當時“小報”發行範圍廣的描述。當然,印刷術的出現也客觀上滿足了這一條件。但是,小報雖然是一種比封建官報更具有新聞特征的傳播媒介,但其內容仍然沒有超出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範疇。小報沒有自己的言論,且受官方查禁,連續發行不能得到保障是它的弊端。因此,其業務仍處於原始狀態。但是,小報也有其特定的曆史意義,小報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報紙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標誌著我國古代報紙由封建官報一統天下局麵的終結,是民間辦報史的開端。
經過整治的宋代報紙,宋太宗把諸道進奏院合並成一個總的都進奏院,後來直接稱為進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製了進奏院和官方新聞的發布權,所有公開發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經過進奏院。變成了中央報紙。內容上:抄報內容隻是朝政簡報,明發上諭和大臣奏章,而沒有進奏官自行采寫的消息。這種官文書的手抄件便是邸報,又稱進奏院狀或進奏院報狀。朝廷發布更具有權威性,傳播速度也快。
管理上:在宋代還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邸報審稿製度。“定本”製度,是我國最早的新聞檢查製度,也是為朝廷服務,這種製度,自宋代後一直流傳了下去,到明末的時候,活字印刷術已開始用在“邸報”印刷。清初顧炎武說:“憶昔時‘邸報’,至崇禎十一年才有活版。”在西方印刷術還沒有傳入之前,清朝內閣在京城東華門外設有一個專門的機構“抄寫房”。每天由報房派人去那裏抄取當天發布的新聞,稱“宮文書”,這就是當時清政府發布的“邸鈔”的地方。報房人取得抄件後,為了爭取時間,即刻排印,除被稱為“宮門抄”的朝廷政事、動態的報導和諭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數量因較多則加以選用。可以說,這種報紙,你能說它不是現代報紙麽?
如康熙三十六年的《邸報》內容為進士題名碑錄丁醜科。該報版心為粗黑口(上下均為粗黑線),雙魚尾記號,魚尾中間寫有“題名碑錄”四字,無頁碼。版式為左右雙線,上下單線,行間有細黑線行線。
該報記錄了上榜進士的姓名和家鄉住址,包含丁醜科賜進士及第第一甲3名和賜進士出身第二甲四十名。清朝《邸報》的編輯由官方控製,其內容包括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諭等,官吏的任命、升遷等,還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折,也有少量偶發的社會新聞軼事,具有一定新聞性,而它無報頭、無定式、無期號,與現代報紙雖有不同,但不能否認他不是報紙,也足以說明,我可不是在胡說!“
乂安出自聶中原的個人昵稱,意思是:安定祥和之意,同時也暗指造世之寓。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乂安之地設始見於安南李朝李太宗時期,時稱乂安州寨為安南**政要地,明朝攻下安南後,將該地劃為乂安府領二州(南靖州、驩州)八縣(衙儀、丕祿、古杜、支羅、直福、土油、偈江、土黃),屬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自從樂二十二年,黎利聽從黎隻”乂安險要,地大人眾,……略定乂安,以為立腳之地”的建議,向該區步步進迫。
於洪熙元年行軍期間,黎利得到越南百姓的支持,黎利亦順勢向百姓約法三章,宣布:”民苦於虐政久矣,凡所至州縣,秋毫無犯,非偽官(明朝官府)之牛穀,雖甚饑困,不得濫取。”憑著嚴格的軍紀,黎利軍所到之處,都得到群眾的響應,”相與並力圍乂安城(今乂安河興原縣)”。雖然該城仍被明軍所堅守,但轄下地區,已被黎利占領。
由於明軍主力集中在乂安城,其他地點防務較弱,黎利便轉移視線,攻克新平、順化等地,自從乂安便落了他的手中,數萬大軍也得以順利進入了城內,隻等著部署完畢後,好對交州發動致命的一擊。
乂安城分為南北兩麵,北麵是城市的中心,也是最繁華的街道。南麵則是大將軍黎利府邸的所在,整個府邸需要穿越一個山洞,洞口極大,位於一座山嵐之間,洞內的景色很美,讓人目不暇接。由於經曆了風雨滄桑的歲月洗禮,戰爭的痕跡早已蕩然無存了,洞內深約半公裏左右,剛進去洞不大,再往前走二十米,就豁然開朗,有石凳子,有平台,洞頂有白光照下來,非常的明亮。洞壁上鍾乳石閃閃發光,精致、小巧玲瓏。前麵是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聲,發出汩汩的響亮聲音,像一首優美動人的歌曲,向外飄揚,美妙無比。
過了山洞,就是新建的將軍府邸了,整個府邸占地數百畝,建有前堂後寢、花園三處,三處福”字碑為中心,前有獨樂峰、蝠池,後有綠天小隱、蝠廳,布局令人回味無窮。
院中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環山銜水,亭台樓榭,廊回路轉。月色下的花園景致更是千變萬化,別有一番洞天。
此時,天色已晚,但在左側的一間廂房裏卻是燈影閃爍,房中三人居中而坐,居中的男子,不過四旬上下的年紀,身材欣長,一係月白色的儒袍,細眉方臉,雙眉如劍,雙目更是炯炯,額角飽滿配上高高的鼻梁,竟有一股說不出的威嚴,此時他的正在把玩手中的一塊紫玉,那紫玉玲瓏剔透,在夜色下發出淡淡紫光,明眼人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眼下安南城裏,大名鼎鼎的平定王黎利,他出身於清化省藍山鄉一個豪族家庭。
據傳說說,黎利的三世祖黎誨遊經這裏時,認為必是佳處,於是定居於此,三年後便發展了可觀的產業,從此“世為一方君長”。到黎誨的兒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繼承家業時,已經是“有眾至千餘人”的巨賈了。
黎利年輕時,明軍鐵蹄義軍踏遍了安南的山河,他參與了陳季擴的反明戰爭,官至金吾將軍。陳季擴失敗後,他歸降明朝,擔任了清化府俄樂縣巡檢職務。但黎利對明朝的仇恨依然未泯,暗中結交豪強,隨時準備起兵造反。
張輔打下安南後,朱棣留下了宦官馬琪鎮守,此人手段惡劣,更是殘暴不仁,使得許多安南人破產,黎利也是其中之一,他用盡家產也難填馬騏欲壑,最終被迫走上起義這條道路。
對於明朝統治心灰意冷的黎利,隱居山林,廣交豪傑之士,召募流亡群眾。於到了永樂十六年農曆正月,黎利決定在藍山起兵反明,自稱為平定王,以弟弟黎石為相國。此時,各路義軍已經被明軍消滅的差不多了。
明軍獲悉黎利起義的消息,便由太監馬騏帶兵征討。馬騏搜刮是好手,打仗卻不咋地,被黎利成功地引誘到洛水(清化錦水),中伏大敗。初嚐勝利後,黎利迅速移軍至靈山,途中遭到明軍追擊,被俘獲了不少軍民及家屬,大將範晏也被擒,損失慘重。黎利便率殘兵駐紮在至靈山。
此後,僅僅五年的功夫,他以至靈山、藍山鄉等地為為主要據點,多次領兵與明交戰。明將fang政和師祐曾多次擊敗黎利,抓獲其將阮個立等。黎利見與明軍正麵交戰不能成功,遂以安南老撾邊境為基地,明軍退則他進藍山,明軍進則他退入老撾,采取遊擊戰術騷擾明軍。
永樂二十年,李彬在任上病逝,朝廷命榮昌伯陳智代任。陳智繼續大力征剿黎利,黎利被迫四處流竄,屢次采用偽和的辦法,欺騙明軍,換取時間。而此時明軍中也分歧不斷,兩位主帥陳智與ffang政,矛盾重重,根本無法齊心協力,再加上監軍宦官山壽不懂軍事,一意主張招撫,三個人三條心,如何能夠剿滅黎利。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去世,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以天下大赦,命陳智采取招撫辦法,這樣一來給黎利喘息的機會。
稍作休整的他,便開始了南征北戰的生涯,他利用明軍其他地點防務較弱,黎利便轉移視線,攻克新平、順化等地。當時,黎利軍已占領了南部的國土(相當於現今越南中部),便向北出兵東都,僅僅又兩年的功夫,他在重要戰役崒洞之役中,重挫明軍,迫使明朝的軍事力量隻限於幾個被包圍的城池,此戰大勝後,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如今的安南境內,他黎利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他也趁此機會,與明征夷將軍王通議和,卻並不想,此人卑鄙無恥,表麵同意議和,暗中向明廷求援,若非他警覺,上了當也未必可知,當下聽從了屬下建議。繼續派軍攻擊明軍的各個駐守城市。
沒多久,明朝便派柳升為主將,率十萬軍隊南下剿亂,起初他聽聞這個消息,著實有些懼怕,為了迷惑敵人,他假托為國人上書,請立陳氏的後代為國王,並將這份奏折,派人送到主將柳升的手中,誰知柳升不啟封即上報朝廷。
他不得沿途據險列柵,與柳升作戰,明軍實力強大,接連將其擊破,抵達鎮夷關。柳升見黎利屢被擊敗,頗為輕敵。當時李慶、梁銘都病得很重,郎中史安、主事陳鏞對李慶說:“柳將軍言辭和臉色都顯得很驕傲。驕傲乃是兵家所忌。賊人說不定是示弱來引誘我們。防範賊人設有埋伏,皇上璽書中已懇切告誡我們,公應努力提醒他。”
李慶勉強起來告訴柳升,柳升不在意。
這消息被得知,當下便設了埋伏,等柳升到倒馬坡時,他親自率領伏兵四起,柳升陷在泥淖中,中鏢而死。這一天,梁銘病死。第二天,李慶也死了。又過了一天,崔聚率兵來到昌江,好消息一道一道的送出,讓他大喜過望,當下命令手中八萬大軍迎戰,與官軍殊死搏鬥然後,以驅象大戰。官軍陣勢亂了,他立命人大喊:“降者不死!”官軍或死或逃,沒有人投降,全軍盡沒。史安、陳鏞和李宗窻、潘。。都戰死。此戰獲得大勝。此次決定性的戰役,迫使明軍不得不議和。
有了這個本錢,他的要求也大了些,議和的內容之一,便是明朝大軍退出安南,而黎利則向大明稱臣,作為附屬國,這種關係表麵上看來是一種以小事大的不平等關係,安南要向大明“稱藩納貢”;受大明的冊封,並由大明賜與印璽。而實際上這種宗藩關係隻是維係大明和周邊各國友好關係的一種形式,並不具有統治和被統治的實質性內容。並且,作為宗主國大明的皇帝,速來以一種“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義態度對待外國的、原則上並不幹涉藩屬國的內政,這也是各大附屬國願意接受的願意之一了。
^^^^^^^^^^^^^^^^^^^^^^^^^^^^^^^^^^^^^
不少書友看了我在古代寫了報紙,覺得不可思議,更有書友幹脆罵我胡說八道,小景心頭著實有些委屈,我在些這本書的時候,就說過,古代許多東西其實都已經存在,隻是我們沒有去了解,反而用後世的眼光去看,憑著常識去判斷,一旦覺得這個東西,按照在自己的常識,不應該是在古代裏出現的,便覺得作者是胡說八道,不少人幹脆謾罵,謾罵作者到也罷了,可沒必要帶上人家的父母妻兒,對於這種,小景很有些看法。
事實上,小景是不是胡說八道,咱們先看看再說。
在本書裏,楊崢去了安南,為了打擊黎利的威望,用了現代報紙的手法,諸位對報紙一詞很有看法。
這裏說說,報紙最初是叫邸報,作為古代的報紙,最早出現在西漢初期(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當時西漢實行郡縣製,在全國分成若幹個郡,郡下再分若幹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作“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這就是《邸報》產生的背景。“邸”後來成為地方高級官員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消息而設。
“邸報”作為報紙的名稱即由此而來。現存最早的報紙是如今藏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圖書館的敦煌唐歸義軍《進奏院狀》,距今已經一千一百多年了。
報紙,從東漢蔡倫發明了紙後,《邸報》已用紙來抄寫,從而使《邸報》得到進一步發展,更便於發行和傳遞。到了唐代,由於驛道的改善,《邸報》的傳送就更快了。唐玄宗時《邸報》又稱<開元雜報>,采用雕版印刷。記載著某日京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皇帝自東封還,賞賜有差等等,已成全國新聞刊物了。到了宋朝《邸報》的發行時間趨向固定,與二十一世的報紙,頗有相似之處。
宋代報紙叫法很多,分別有“邸報”、“朝報”、“邸抄”、“進奏院狀”、“狀報”等叫法,其中“邸報”是其中最通用的叫法。由於邸報上麵刊載的都是當時朝廷的大政方針官員人事變動,因此它的發行一直收到中央的嚴格控製。而且它的發行是手抄的。宋代周麟之著《海陵集。論禁小報》中說:“小報者出於進奏院,蓋邸吏輩為之。
《邸報》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競以小紙書之,飛報遠近謂之小報。如曰:‘今日某人被如,某人罷去,某人遷除。’往往以虛為實,以無為有。朝士聞之,則曰:‘已有小報矣!’州郡間得之,則曰:‘小報到矣!’他日驗之,其說或然或不然。使其然焉,則事涉不密;其不密焉,則何以取信?此於害治,雖若甚微,其實不可不察。臣愚**陛下深如有司,嚴立罪賞,痛行禁止。使朝廷命令,可得而聞,不可得而測;可得而信,不可得而詐;則國體尊而民聽之。”可見當時的報紙的活躍程度不亞於現代,不僅如此,當時的報紙就是在運營模式上,與現代也差不多,首先,報紙開始采用了標點符號進行斷句,並由大儒管寧執筆,寫了一篇經過標點符號斷句的經文辨義,這一下子挑起了儒生的興趣。隨後,浪潮般的文章湧入《邸報》報館,各地儒生們紛紛寫文章,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對古籍經文進行斷句,並由此引發激烈的爭論。
《邸報》有選擇地挑一些觀點刊登出來,並為作者支付了稿酬,一時間,儒生們爭論的興趣更加濃厚,也因此,標點符號的作用深入人心。隨著青州新版古籍典章的推出,這一爭論越發激烈。中國曆史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在這種考據之爭上,在中國,隻要一個人對某句經文發明了一種新的斷句方式,他就會享有極高的聲譽,被尊為一派開山學者。這導致儒生們埋首太玄經,就為了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斷句方式——雖然這種斷句對生產力發展,對科技進步毫無作用。曆代無數精英前仆後繼埋首於經文研究,導致中國的生產力極端滯後,標點符號的使用,雖然不能完全杜絕經文考據,至少,使漢以後的經文不再需要浪費精力。
其次,這種對經文的辨論,還導致了各派學術觀點風起雲湧,在劉備的“雙重真理”觀點指導下,各派學術觀點並存。他們不再相互攻擊,而把精力放在充實自己的論據上。由此,類似於文藝複興時代開始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三百年後,又於青州漸漸抬頭。
第三點,不少人開始對報紙上的商機產生了興趣,如在《邸報》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則類似於廣告的報道,那是介紹出雲新近研發出的一種計時工具——以重錘下落為動力,用齒輪傳動的機械鍾。這一計時工具的誕生,標誌著文明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最後,報紙的目的都殊途同歸,如宋代風氣開放,報紙也需求量極大,但當時民眾對官報有較大不滿,一些人便趁機發展了小報,小報傳發人為進奏官或中央及省之官吏,傳發人以牟利為目的,後來甚至出現了以此為生的傳發者。小報內容豐富,多為官報未曾報道的新聞,其內容有真有假,有時甚至竟敢編造皇帝命令和詔書,詆毀朝政,導致了泄密、失實等問題的頻頻發生,給官方帶來不少麻煩,多次被朝廷禁止,但由於其相對官報而言新聞色彩濃厚,並且能夠連續發行,是民眾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滿足了人們打聽消息,尤其是小道消息的需要,便利了小道消息的傳播,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意,因此頗受讀者歡迎。小報力求衝破當局的限製,也做了比較大的努力。通過對時事的報道,以及對朝政動蕩、戰亂連年、民不聊生、朝廷的局麵混亂等等都多有報道,如宋高宗紹興七年,禦史胡銓寫了一份奏疏,請求“斬秦檜以謝天下”。這自然是重大新聞。被秦檜控製的官報當然不會刊登,而小報照文全發。小報內容的新聞色彩遠比邸報濃厚,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意,這也是其廣受歡迎、屢禁屢出的重要原因。
這種風氣,在徽宗大觀四年六月詔令:“近撰造事端,妄作朝報,累有約束,當定罪賞,仰開封府檢舉,嚴切差人緝捉。”到了南宋,私營的“小報”十分流行。
光宗紹熙四年十月,臣僚上言:“國朝置進奏院於京師,諸路州郡亦各有進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達於四方,謂之邸報,所以久矣。而比來有司防禁不嚴,遂有命令未行,差除未定,即時謄播,謂之小報。始自都下,傳之四方。甚者鑿空撰造,以無為有,流布近遠,疑誤群聽。”由此可知,小報約略起始於北宋末年,流行於南宋,被當時的讀者稱為“新聞”,可以說,報紙從西漢後,道宋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體現在利益上,隨著讀者增加,不少商人看到了小報的利益,隨著利益的驅使和職業傳發者的出現,“小報”擴大了它的發行範圍,不僅限於京都附近,且傳遍於州郡,是對當時“小報”發行範圍廣的描述。當然,印刷術的出現也客觀上滿足了這一條件。但是,小報雖然是一種比封建官報更具有新聞特征的傳播媒介,但其內容仍然沒有超出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範疇。小報沒有自己的言論,且受官方查禁,連續發行不能得到保障是它的弊端。因此,其業務仍處於原始狀態。但是,小報也有其特定的曆史意義,小報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報紙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標誌著我國古代報紙由封建官報一統天下局麵的終結,是民間辦報史的開端。
經過整治的宋代報紙,宋太宗把諸道進奏院合並成一個總的都進奏院,後來直接稱為進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製了進奏院和官方新聞的發布權,所有公開發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經過進奏院。變成了中央報紙。內容上:抄報內容隻是朝政簡報,明發上諭和大臣奏章,而沒有進奏官自行采寫的消息。這種官文書的手抄件便是邸報,又稱進奏院狀或進奏院報狀。朝廷發布更具有權威性,傳播速度也快。
管理上:在宋代還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邸報審稿製度。“定本”製度,是我國最早的新聞檢查製度,也是為朝廷服務,這種製度,自宋代後一直流傳了下去,到明末的時候,活字印刷術已開始用在“邸報”印刷。清初顧炎武說:“憶昔時‘邸報’,至崇禎十一年才有活版。”在西方印刷術還沒有傳入之前,清朝內閣在京城東華門外設有一個專門的機構“抄寫房”。每天由報房派人去那裏抄取當天發布的新聞,稱“宮文書”,這就是當時清政府發布的“邸鈔”的地方。報房人取得抄件後,為了爭取時間,即刻排印,除被稱為“宮門抄”的朝廷政事、動態的報導和諭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數量因較多則加以選用。可以說,這種報紙,你能說它不是現代報紙麽?
如康熙三十六年的《邸報》內容為進士題名碑錄丁醜科。該報版心為粗黑口(上下均為粗黑線),雙魚尾記號,魚尾中間寫有“題名碑錄”四字,無頁碼。版式為左右雙線,上下單線,行間有細黑線行線。
該報記錄了上榜進士的姓名和家鄉住址,包含丁醜科賜進士及第第一甲3名和賜進士出身第二甲四十名。清朝《邸報》的編輯由官方控製,其內容包括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諭等,官吏的任命、升遷等,還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折,也有少量偶發的社會新聞軼事,具有一定新聞性,而它無報頭、無定式、無期號,與現代報紙雖有不同,但不能否認他不是報紙,也足以說明,我可不是在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