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裏黎利皺了皺眉,他當皇帝的時日雖是不長,但與鍾聲還是分辨的清楚,往日上朝的鍾聲不過數聲後便恢複平靜,今日這鍾聲卻連綿不絕,不免有些奇怪,冷聲道:“這是怎麽回事?”


    身旁的太監摸了一頭冷汗,正不知該怎麽解釋的時候,就見一個太監急急忙忙的衝了進來,跪在地上顥聲道:“啟篥皇上,不好了,不好了……?“


    黎利尚未問話,一旁的太監喝道:“叫什麽叫,什麽事這麽慌慌張張的!“


    那太監喘著粗氣,道:”外麵的那些官兒……?“


    “官員怎麽了?“黎明目光一閃,吐著幾分冷峻,不急不躁的喝道。


    那太監嚇了一大跳,急速吸了一口氣,然後急急吐出道:“那些官兒都跪在宮門外?”


    黎利目光如電,剛剛鬆開的眉頭猛的又皺了起來,哼了聲問:“有多少人?“


    那小太監道:“奴婢,奴婢大略數了下,差不離有百十號五的官員,多是六品、七品官兒?“


    “一百多號人?他們,他們要幹什麽?”黎明身旁的太監倒吸了一口氣冷氣,顫抖著聲音道。


    黎利瞪了那太監一眼,冷聲道:“何人領的頭?”


    那小太監這會兒也鎮定了下來,道:“奴婢不知官兒的名字,隻認識翰林院阮卿阮大人?“


    “原來是他,果然是阮鷹的好學生啊?“黎利冷聲道。


    身旁的太監看了看黎利,想說話,卻又不敢多言。


    “有什麽話快說?休得這麽躲躲閃閃,朕雖不喜歡太監多說話,但該說的話兒,朕並非不讓你們說?”黎利道。


    那太監哎了聲,道:“皇上,這阮大人是阮老大人的學生,他這會兒糾集這麽多的官兒,怕是來者不善?奴婢擔心他們……?”


    “哼,他們這是給朕示威,想讓朕放了阮鷹,世人都說阮鷹是大大的忠臣,若當真是忠臣,又何來這些門生故吏,朕這天下倒不是朕的,更像他們阮家的?也罷,朕今日就要看看他們的厲害。還是朕厲害!“


    身旁的太監忙道:“陛下身經百戰,從明軍手中打下了這片江山,這江山自是陛下的,那些官兒沒上過戰場,不過是仗著多讀了幾本書,有阮大人在朝中照顧,便以清流自居,他們說到底不過是一幫沽名釣譽的道學士罷了,那裏會是陛下的對手呢?“


    黎利嗬嗬一笑,道:“想不到這幫讀書人讀了這麽多,還不如你一個目不識丁的太監看得明白?也罷,朕今日就給他們瞧瞧朕的手段,也好讓他們知道知道,這天下到底是誰的?“


    “去,給朕看清楚,來的都是那些官兒?”黎明對跪在地上的那小太監道。


    身旁的太監忙道:“還是奴婢去吧,他剛來,還不熟悉!“說完,親自去了。


    黎利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目光漸漸湧出了殺氣:“看來,阮鷹不死,朕的江山難以安寧!既如此,就休怪朕無情!”


    不多時,老太監去而複返,躬著身子道:“回稟皇上,來的都是科道的官兒,六科儈事中、都察院禦史,六品、七品的官兒都來了,便是左右給事中從七品的官兒也都來了,另還有給事中(從七品)不少,差不離有兩百號人吧?“


    “他們可言有何事?”黎利麵上古井不波,看不出喜怒哀樂,仿佛隻是在詢問家長裏短一般。


    老太監道:“他們先叫嚷著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製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頒之;有失,封還執奏。凡內外所上章疏下,分類抄出,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待奴婢一一詢問,他們才從袖中拿出了一本本的奏折,直言皇帝剛剛登基,不可罔殺有功之臣,又說阮老大人精忠報國,是國士無雙,勸陛下切莫學了越王勾踐,留下亂殺忠臣的罵名!”


    黎利雙目湧出懾人的殺氣,盯著那太監道:“他們果真如此說?”


    那老太監摸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道:“千真萬確!”


    黎利喃喃道:“朕尚未做勾踐,他們便口口聲聲將朕當作了勾踐,既如此朕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便做了這勾踐?“


    黎利說這話兒的是後,那老太監還算鎮定,那小太監剛來宮中不久,那裏見過兩百號人的大場麵,下得有些麵色全無。


    黎利一言不發,宮中的氣氛顯得有些壓抑。


    那老太監有些擔心的問:“皇上,這該怎麽辦?看來那些清流官兒的勢頭,怕是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啊,皇帝登基不久,若再弄出這麽一出事,怕是對陛下的名聲不利啊?”


    黎利哼了聲,道:“這幫讀書人天天說的的是聖人之言,做起事情來,全是目無君上,如此說來,這書算是白讀了?”


    那老太監見皇帝都這會兒了還討論這些讀書人讀的書不好,心頭既有幾分擔心,又有幾分釋然,想了想道:“要說這些讀書人的確是書誦多了,什麽書都讀,腦子早就被那些書給毒害了,皇上看那些大明人,忠君愛國,哪敢這樣,奴婢可聽說了,人家大明的讀書人隻誦四書五經,學的是六藝,那些可都是真正的聖人之言,所以大明的讀書人才比咱們要明白的道理多?”


    黎利恩了聲道:“你說的不錯,看來朕平日裏太放縱這些讀書人了,才讓他們蹬鼻子上臉?可他們忘記了,朕是從什麽地方走過來的?“


    那太監道:“皇上是從戰場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的?經曆的生死可比今日大多了吧?”


    黎利雙眼閃著金光,顯得精神無比,道:“你可知道,朕見識的場麵最大的是那一次麽?”


    那太監想了想道:“奴婢在宮中早就聽了皇上的英雄事跡,如今想想怕是柳升的那一次?”


    黎利點了點頭道:“可不是麽,那柳升倒也是個了不起的將帥,隻可惜輕敵了些,朕見他的兵馬太多,就假托為國人上書,請立陳氏的後代為國王,可那柳升不啟封即上報朝廷。我等隻好沿途據險列柵,官軍接連將其擊破,抵達鎮夷關。柳升見朕屢被擊敗,頗為輕敵……?”說到了這兒,黎利的語氣滿是得意,這是他前半生最為輝煌的時刻,足以讓他刻骨銘心。


    “柳升輕視朕,朕便讓他輕視,到是他手下的郎中史安、主事陳鏞是個人物,他對李慶說:“柳將軍言辭和臉色都顯得很驕傲。驕傲乃是兵家所忌。賊人說不定是示弱來引誘我們。防範賊人設有埋伏,皇上璽書中已懇切告誡我們,公應努力提醒他。”李慶勉強起來告訴柳升,柳升不在意。到倒馬坡時,他與一百餘名騎兵先飛馳過橋,後隊無法跟進,朕伏兵四起,柳升陷在泥淖中,中鏢而死。這一天,梁銘病死。第二天,李慶也死了。又過了一天,崔聚率兵來到昌江。朕隱藏的兵馬來得更多,官軍殊死搏鬥,朕驅象大戰。官軍陣勢亂了,朕便讓人大喊:“降者不死!”官軍或死或逃,沒有人投降,全軍盡沒。史安、陳鏞和李宗窻、潘。。都戰死,這一戰朕便用了整個安南,比起哪一戰,眼前的這兩百人,朕還真沒放在眼裏!“


    那太監摸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道:“陛下是上古聖君,自有老天爺保佑,區區柳升又豈是陛下的對手,不過這些文官,陛下還不要小看了他們,平日裏他們不聲不響,看似很溫順,就是平日上奏折,也是單獨行動,可私底下莫不是拉幫結伴,早已形成了獨特的力量,便說今日,他們縱是要求皇上放過阮老大人,單獨一人便可,可他們卻以六科儈事中、都察院禦史,六品、七品的官兒都來了,便是左右給事中從七品的官兒也都來了,另還有給事中(從七品),便可看出,這幫讀書人也不是省油的燈,陛下還是小心些為好?“


    黎利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聲調也變得亢奮起來道:“這些讀書人平日裏看似滿口忠君愛國,仿佛天下就他們最明白道理了,話兒從他們口說出來,便是正確的……?“


    那老太監對這些讀書人素來沒什麽好感,平日裏沒機會詆毀一兩句,今日難得有這麽個機會,豈肯放過,低聲道:“好像是那麽回事?”


    黎利吐了口氣,擺了擺手道:“這是你見得少,讀書人有骨氣的不少,但沒骨氣的更多,平日裏你捧著他,他們才會端著,你當真動手,他們還不如戰場上的那些將士?這次來的不過是六七品的官兒,算起來不過是小角色,人數也不過二百人,比起柳升十萬大軍,這點兵馬算不得什麽,力量再大,不過是一幫讀書人而已,想當年,朕麵對柳升的十萬大軍的時候,不過是四十歲的樣子,如今已有四五歲了,當日朕還隻是一個王爺,手裏的兵馬不過五萬人,占領的地方,也不過是義安城內的幾座山頭而已,如今朕擁有了整個安南,手中兵馬數十萬,兵強馬壯,朕更是一國之君,若怕了這二百人,朕豈不是越活越回去了?朕自然沒有越活越回去的道理,朕當年一無所有尚且能做到殺伐決斷,今日擁有了一切,還怕再殺幾個人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