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登時大喜,徐朗的本事他已經領教過,雖說一生沒中科舉,但為人博及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曆、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著”了。比起那些半吊子的才子可強得太多了,平時看似不顯山不露水,但一旦危難時刻就表現出大本事來,不說這次平定安南的幾次重大決策上,都是他把握的大局,單是此時此刻,麵對勝利後的喜悅,能未雨綢繆,就比旁人快一步,若能得這樣的人才從旁時時提醒,無疑是一件大好事,讓他如何不喜。
這次表功,他本也將徐朗謀策之功送至朝廷,無奈他誌不在此,不知是厭惡官場的爭鬥,還是覺得自己年事已高,沒了踏足官場的心思,隻讓楊崢提了一下名字,即便如此,朝廷也給了不少賞賜,雖不是官職上,但銀兩上,還是能可觀的。
楊崢本以為有了這筆賞賜,徐朗絕不會願意留下做一個幕僚,正感到痛失這樣一個良師益友感到痛惜時,想不到峰回路轉,竟是柳暗花明,歡喜之餘,望著徐朗哈哈一陣大笑,道:“軍師選擇跟著我,陽光著實不怎麽地啊?”
兩人敞開了心思,彼此變成了互相信任的朋友,兄弟,良師益友,此時彼此去了往日偽善的麵孔,這裏沒有大人,也沒有幕僚,有的是兩人彼此灑脫,徐朗嗬嗬一笑,道:“此話怎麽說?”
楊崢歎了聲,道:“軍師讓我做的是能臣,又不是貪官,日後的日子,隻怕沒那麽好過啊,我的銀子不多,你是知道了?”
徐朗哈哈一笑,道:“是麽,不知彭家怎麽算?”
楊崢白眼一翻,道:“我說麽,原來你早有打算?“
徐朗道:“豈敢,豈敢,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咱也不能餓著肚皮幫大人出謀劃策吧?”
楊崢一笑,道:“那倒也是?“
兩人彼此看了一眼,再一次哈哈大笑起來。
接下來自是氣氛融洽,兩人與此番回去的局麵,又細細分析了一番,與眼前來看,楊崢雖不會在有封疆大吏這樣的機會,但畢竟安南也算是開疆拓土之功,在新的朝廷也算是獨一份兒,皇帝縱然再不看重,百年之後,這份功勞也有他的一份,所以賞賜是避免不了的,官兒能有多大,這得看皇帝對楊崢的信任程度,以及文武大臣對他此番的表現是否滿意了,總而言之,局麵不會太壞,這一番推敲,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眼看冷月已藏,楊崢渾身的酒氣也散了大半,這才站起身來與徐朗告辭。
徐朗將其送至門外,忽的對他拱了拱手道:“當今聖上頗有成祖之風,昔日萬國來朝的局麵還不算太遠,我看用不了多久,永樂年間的下西洋之行,怕是要展開了,大人此番回去,說不定與此事有關,還是早些留意為好?“
楊崢對於徐朗在大局上的把握,從來是極為信任的,再者從前世影視劇中來看,鄭和的第七次下西洋也是大明在解決安南問題之後,自己這個安南經略,或許還真能與這事兒扯上點關係,聞言點了點頭,道:“多謝軍師提醒,我會注意的?“
徐朗嗯了聲,也不再多送,隻是將手中的大紅燈籠遞了過去,楊大人便大紅燈籠高高掛,在一片火紅的光彩之中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接下來,楊大人徹底給自己放了一個大假,對外宣稱是被黎元龍見血封侯傷了皮,需要修養,實則是經過與徐朗的那一夜長談,他需要消化消化,當然了也不排除,想用這個幾乎不能瞞人的借口,好好休息幾日。
說是休息幾日,第一日就做不到,大小姐、沈豔秋跟著他在安南待了將近兩年,這兩年來,他一心都撲在對付黎家上,幾乎沒什麽空閑好好陪著兩人,如今好不容易逮住了這麽一個機會,那裏肯放過。
楊崢內心深處也覺得愧疚,不說大小姐還懷著身孕,這第一日的休假自是泡湯了。
第二日,對徐朗的那一番話兒有了一番消化後,越發覺得有道理,為了能從更多的信息中了解朝廷的一舉一動,不至於在安南兩年對朝廷所發生的大事,一無所知,依著他今時今日的地位,想要了解朝廷的舉動,並不是什麽難事,不過才一日的功夫,高航就將一大疊朝廷的邸報小抄送到了自己書桌上,當晚,他便親自煮了一杯茶湯,端坐在書桌前,開始看朝廷的邸報。
當然了,大明那麽大,每日發生的事情不少,真要看還不知看到什麽時候,所以他挑選的就近兩年發生的大事,最好是近一年的大事。
高航是個有心人,收集的邸報也做出了整理,以交州小報的模式做出了分類,所以楊崢看起來頗有幾分前世看報紙的感覺。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大事,自是先從皇帝做了那些大事,前世稱讚朱瞻基乃盛世仁君,並非虛言,從他這一年多的政務上,的確對得起這個名聲,二月月二十七日,宣宗朱瞻基諭工部:國家之道,農事為急。今國家無大營繕,當耒作時而采運木植不已,豈不妨農事?凡已采之木,隨處堆積。軍夫全部罷歸於農。
宣德五年二月二十日,宣宗朱瞻基敕行在部院臣:吾孜孜圖治。食念人饑,衣念人寒。今春氣已和,民瘼未舒,懼非所以膺天籙、承祖宗,特頒寬恤之令:凡郡縣水旱蝗地,速視其災,以豁賦聞,蠲免三年以前芻薪之稅,招饑徙民複業,免役一年;勿責償倒死官馬驢騾及虧欠孽生馬匹者;停止采辦顏料、生漆諸物,召還為營造監采監買吏;供物非土產勿征,征所產土,除他役;起科官田一鬥以上者減十分之二,四鬥至一石以上者減十分之三;戶有工人役工匠者,一人歸,四人者二人歸,一人者聽合於他戶,一歲二歲相度更役,年老殘疾,全部放免;贓汙士之極醜,理官上罪必核,勿辱人終身。
敕免災區田賦,寬民間追賠畜馬,免積欠薪芻,酌減官田租額,停采辦,汰工役,理冤滯。選郎中九人為知府,況鍾得首薦,任蘇州知府。以於謙、周忱等為侍郎,巡撫南京、山東、山西、河南、江西、浙江、湖廣等處。各省專設巡撫始此。於謙曾以禦史巡按江西,雪冤獄數百件。開平衛內遷至獨石(在今河北赤城北獨石口),棄地三百裏。山雲鎮壓廣西慶遠各族起義軍,殺七千餘人。從巡撫侍郎成均之請,命修浙江海堤。這幾莊大事,雖看不出什麽,但從態度上,以及人才的任用上,還是頗有手段,如況鍾、於謙、周忱可謂是做到了人盡其才了,而且這些事情,也到了不可不做的地步,一個剛剛登基的皇帝,能做到這一步,的確不容易。
看完了這些,楊崢喝了一杯茶湯,將其中自己認為對回京有些用處的框了起來,如況鍾、於謙、周忱,除了於謙外,其餘兩人並不算太熟,但從皇帝重用他們的態度,以及他們在這些關鍵位置上的作用,此後回去少不了要大交道,就算沾不上邊,能認識認識也不錯,他如今正年輕,需要的就是與這些年輕的官兒,且有才幹的官兒多多交往,日後少不了要需要幫忙的地方,與人交往最緊要的不是看對方在高位的時候,而是要看人在地位,且有爬上高位的才幹,這一點在前世的時候,他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相信官場上也一定能行得通,細細揣摩了一番,眼看一杯茶湯,差不多見了底,這才開始看軍事方麵。
從永樂末期,大明的戰亂就沒斷過,但好在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總算是沒有發出什麽大的亂子,算不上動搖根本。楊崢關注的並不是那些小打小鬧的叛亂,這些說到底不過是給大明做做炮火,給一些奮力往上爬的官兒,添些資本而已,算不上什麽大事,他關注的是那些算得上戰事的大事。
邸報上記得很詳細,大大小小都有,但在楊崢看來,真正的大事,隻有三件,第一件是六月的討曲先衛之戰勉強算得上,曲先(今青海柴達木盆地之西北)東接安定(今青海柴達木盆地之北),洪武年間設置衛。後遭多爾濟巴之亂,部眾四散逃亡,被並入安定衛。永樂四年,仍恢複先朝舊製,分為二衛,以安定指揮三即及散即思為先曲衛正、副指揮使。雖連年入貢,但散即思卻經常率部眾邀劫往來貢使,梗塞道路。
^^^^^^^^^^^^^^^^^^^^^^^^^^^^^^^^^^^^^^^^^^^^^^^^^^^^^^
第三更了,月票告急啊,求諸位的月票,有月票請諸位看一看,一票算兩票,有的話,莫要忘記送上哦!拜托了!
這次表功,他本也將徐朗謀策之功送至朝廷,無奈他誌不在此,不知是厭惡官場的爭鬥,還是覺得自己年事已高,沒了踏足官場的心思,隻讓楊崢提了一下名字,即便如此,朝廷也給了不少賞賜,雖不是官職上,但銀兩上,還是能可觀的。
楊崢本以為有了這筆賞賜,徐朗絕不會願意留下做一個幕僚,正感到痛失這樣一個良師益友感到痛惜時,想不到峰回路轉,竟是柳暗花明,歡喜之餘,望著徐朗哈哈一陣大笑,道:“軍師選擇跟著我,陽光著實不怎麽地啊?”
兩人敞開了心思,彼此變成了互相信任的朋友,兄弟,良師益友,此時彼此去了往日偽善的麵孔,這裏沒有大人,也沒有幕僚,有的是兩人彼此灑脫,徐朗嗬嗬一笑,道:“此話怎麽說?”
楊崢歎了聲,道:“軍師讓我做的是能臣,又不是貪官,日後的日子,隻怕沒那麽好過啊,我的銀子不多,你是知道了?”
徐朗哈哈一笑,道:“是麽,不知彭家怎麽算?”
楊崢白眼一翻,道:“我說麽,原來你早有打算?“
徐朗道:“豈敢,豈敢,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咱也不能餓著肚皮幫大人出謀劃策吧?”
楊崢一笑,道:“那倒也是?“
兩人彼此看了一眼,再一次哈哈大笑起來。
接下來自是氣氛融洽,兩人與此番回去的局麵,又細細分析了一番,與眼前來看,楊崢雖不會在有封疆大吏這樣的機會,但畢竟安南也算是開疆拓土之功,在新的朝廷也算是獨一份兒,皇帝縱然再不看重,百年之後,這份功勞也有他的一份,所以賞賜是避免不了的,官兒能有多大,這得看皇帝對楊崢的信任程度,以及文武大臣對他此番的表現是否滿意了,總而言之,局麵不會太壞,這一番推敲,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眼看冷月已藏,楊崢渾身的酒氣也散了大半,這才站起身來與徐朗告辭。
徐朗將其送至門外,忽的對他拱了拱手道:“當今聖上頗有成祖之風,昔日萬國來朝的局麵還不算太遠,我看用不了多久,永樂年間的下西洋之行,怕是要展開了,大人此番回去,說不定與此事有關,還是早些留意為好?“
楊崢對於徐朗在大局上的把握,從來是極為信任的,再者從前世影視劇中來看,鄭和的第七次下西洋也是大明在解決安南問題之後,自己這個安南經略,或許還真能與這事兒扯上點關係,聞言點了點頭,道:“多謝軍師提醒,我會注意的?“
徐朗嗯了聲,也不再多送,隻是將手中的大紅燈籠遞了過去,楊大人便大紅燈籠高高掛,在一片火紅的光彩之中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接下來,楊大人徹底給自己放了一個大假,對外宣稱是被黎元龍見血封侯傷了皮,需要修養,實則是經過與徐朗的那一夜長談,他需要消化消化,當然了也不排除,想用這個幾乎不能瞞人的借口,好好休息幾日。
說是休息幾日,第一日就做不到,大小姐、沈豔秋跟著他在安南待了將近兩年,這兩年來,他一心都撲在對付黎家上,幾乎沒什麽空閑好好陪著兩人,如今好不容易逮住了這麽一個機會,那裏肯放過。
楊崢內心深處也覺得愧疚,不說大小姐還懷著身孕,這第一日的休假自是泡湯了。
第二日,對徐朗的那一番話兒有了一番消化後,越發覺得有道理,為了能從更多的信息中了解朝廷的一舉一動,不至於在安南兩年對朝廷所發生的大事,一無所知,依著他今時今日的地位,想要了解朝廷的舉動,並不是什麽難事,不過才一日的功夫,高航就將一大疊朝廷的邸報小抄送到了自己書桌上,當晚,他便親自煮了一杯茶湯,端坐在書桌前,開始看朝廷的邸報。
當然了,大明那麽大,每日發生的事情不少,真要看還不知看到什麽時候,所以他挑選的就近兩年發生的大事,最好是近一年的大事。
高航是個有心人,收集的邸報也做出了整理,以交州小報的模式做出了分類,所以楊崢看起來頗有幾分前世看報紙的感覺。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大事,自是先從皇帝做了那些大事,前世稱讚朱瞻基乃盛世仁君,並非虛言,從他這一年多的政務上,的確對得起這個名聲,二月月二十七日,宣宗朱瞻基諭工部:國家之道,農事為急。今國家無大營繕,當耒作時而采運木植不已,豈不妨農事?凡已采之木,隨處堆積。軍夫全部罷歸於農。
宣德五年二月二十日,宣宗朱瞻基敕行在部院臣:吾孜孜圖治。食念人饑,衣念人寒。今春氣已和,民瘼未舒,懼非所以膺天籙、承祖宗,特頒寬恤之令:凡郡縣水旱蝗地,速視其災,以豁賦聞,蠲免三年以前芻薪之稅,招饑徙民複業,免役一年;勿責償倒死官馬驢騾及虧欠孽生馬匹者;停止采辦顏料、生漆諸物,召還為營造監采監買吏;供物非土產勿征,征所產土,除他役;起科官田一鬥以上者減十分之二,四鬥至一石以上者減十分之三;戶有工人役工匠者,一人歸,四人者二人歸,一人者聽合於他戶,一歲二歲相度更役,年老殘疾,全部放免;贓汙士之極醜,理官上罪必核,勿辱人終身。
敕免災區田賦,寬民間追賠畜馬,免積欠薪芻,酌減官田租額,停采辦,汰工役,理冤滯。選郎中九人為知府,況鍾得首薦,任蘇州知府。以於謙、周忱等為侍郎,巡撫南京、山東、山西、河南、江西、浙江、湖廣等處。各省專設巡撫始此。於謙曾以禦史巡按江西,雪冤獄數百件。開平衛內遷至獨石(在今河北赤城北獨石口),棄地三百裏。山雲鎮壓廣西慶遠各族起義軍,殺七千餘人。從巡撫侍郎成均之請,命修浙江海堤。這幾莊大事,雖看不出什麽,但從態度上,以及人才的任用上,還是頗有手段,如況鍾、於謙、周忱可謂是做到了人盡其才了,而且這些事情,也到了不可不做的地步,一個剛剛登基的皇帝,能做到這一步,的確不容易。
看完了這些,楊崢喝了一杯茶湯,將其中自己認為對回京有些用處的框了起來,如況鍾、於謙、周忱,除了於謙外,其餘兩人並不算太熟,但從皇帝重用他們的態度,以及他們在這些關鍵位置上的作用,此後回去少不了要大交道,就算沾不上邊,能認識認識也不錯,他如今正年輕,需要的就是與這些年輕的官兒,且有才幹的官兒多多交往,日後少不了要需要幫忙的地方,與人交往最緊要的不是看對方在高位的時候,而是要看人在地位,且有爬上高位的才幹,這一點在前世的時候,他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相信官場上也一定能行得通,細細揣摩了一番,眼看一杯茶湯,差不多見了底,這才開始看軍事方麵。
從永樂末期,大明的戰亂就沒斷過,但好在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總算是沒有發出什麽大的亂子,算不上動搖根本。楊崢關注的並不是那些小打小鬧的叛亂,這些說到底不過是給大明做做炮火,給一些奮力往上爬的官兒,添些資本而已,算不上什麽大事,他關注的是那些算得上戰事的大事。
邸報上記得很詳細,大大小小都有,但在楊崢看來,真正的大事,隻有三件,第一件是六月的討曲先衛之戰勉強算得上,曲先(今青海柴達木盆地之西北)東接安定(今青海柴達木盆地之北),洪武年間設置衛。後遭多爾濟巴之亂,部眾四散逃亡,被並入安定衛。永樂四年,仍恢複先朝舊製,分為二衛,以安定指揮三即及散即思為先曲衛正、副指揮使。雖連年入貢,但散即思卻經常率部眾邀劫往來貢使,梗塞道路。
^^^^^^^^^^^^^^^^^^^^^^^^^^^^^^^^^^^^^^^^^^^^^^^^^^^^^^
第三更了,月票告急啊,求諸位的月票,有月票請諸位看一看,一票算兩票,有的話,莫要忘記送上哦!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