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以前,在政治上,建藩初期,王府不僅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勳臣擔任,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王府官可兼行省參政,為地方行政首長,也可兼都指揮使,掌地方兵權。在封國內,親王擁有相當大司法、人事權,其官屬除長史及鎮守指揮、護衛指揮由進行派遣外,其餘均在封國境內或所部軍職內選用,藩王對他們有生殺予奪之權。境內人民有敢違犯藩王的,由親王區處,朝遷及風憲官不得舉問。這時的藩王是列爵治民,分藩錫土。親王所居城內布政使、都指揮使及其以下職官,除每月初一、十五一定要到王府候見外,親王可以隨時召見他們。親王遣使可以直達禦前,敢有阻擋者,即以奸臣論處。風憲官以王小過或風聞親王大過奏聞,即以離間親親關係罪處斬。縱使藩王真有大罪,亦不得加刑,隻能召到京師,由皇帝發落,重則降為庶人,輕則當麵申飭,或遣官諭以禍福,促使改過自新。洪武二十作年,明tai祖朱元璋在奉天門諭群臣,再次強調皇親除了犯謀逆不赦之罪,其餘的罪,均由宗親會議,報請皇帝裁決,有關部門隻許奏聞,不得擅自逮捕;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見天子,私下使人致王罪而使王遇不幸的話,則天子必定是昏君,其長史司並護衛司可行文五軍都督府索取該奸臣,都督府應捕奸臣奏斬之,並族滅其家;而且郡王子孫才能堪用者,考驗授職升轉,即洪武時宗室子弟可以入仕。這些規定都足以使藩王直到作為天子耳目、監督地方的作用,尤其是當朝無正臣、內有奸惡,親王有權訓兵待命,等天子密詔統領鎮兵討伐。


    經濟上,藩王不僅終身有俸祿,而且待遇很優厚。歲祿單是米一項,即達五萬石,是正一品大臣的五十倍。此外,還有冊封、宮室、婚姻、喪葬等費用,並給予廚役、齋郎、鋪陳等雜役人員,可謂是風光無限。


    但是,到朱元璋後期,從在外諸王府大興土木、擅役工匠,靖江王府官欺淩指揮耿和等等問題中,亦漸漸感到藩王權重對皇權是個威脅,特別是皇太孫也曾問他:“虜不靖,諸王禦之;諸王不靖,孰禦之”。所以又規定:不許親王同時朝覲,隻能一個親王來朝,平安回到封國後,派人以書信方式報給其他親王,才能來朝;而且進京朝覲時,留京時間不過十天左右,即遣返封國,以防止藩王與朝臣的勾結。又規定:親王王子要入侍,這更是含有人質之意。後來又規定:王府廢除王府的相傅,升長兄司為正五品,長史由皇帝親自選派,若王有過,則詰問長史,即長史有監督、規勸藩王之責。到了洪武後期,藩王雖有藩號,但已是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錫土,食祿不治事;王國文官由朝遷選派,犯法時依律審判;王國百姓有侮慢王的,亦要解京審問明白然後才能治罪,以防止王對封地內官民的控製;經濟方麵則刪除了王府若有興建工程,有司即時由王所居的城中市戶差付,不得稽延這條;親王的歲祿亦減為萬石。


    不過朱元璋既要諸王藩屏國家,備侮禦邊,夾輔王室,要講親親之誼,就必須給藩王以實力和特權,所以很多對藩王的限製,並未有太大的效果,藩王的軍權仍然被維持著,形成尾大不掉不勢,以至於朱棣有實力發動奪位之戰。


    朱棣以藩王身份奪了自己侄兒的皇位,登基後,鑒於前朝之失,對控製藩王極為重視,或以謀反等罪名,分別削去他們的封爵、屬官、護衛,取消統領駐軍的權力,如借故削去代王、岷王的護衛、官屬,齊、穀王先後被廢為庶人;或者將要塞地區的藩王遷入內地,如寧王朱權遷往南昌。


    永樂時又廢除宗室可以為官規定,即使是宗人府,亦改由勳戚大臣攝其事而不備官,所領事務均歸禮部管轄。文武百官對於親王,隻具官稱名而不稱臣,徐永樂末年,許多王爺欲入京師,後又願率子婿從征入侵的蒙古人,但沒有得到批準。所以永樂後,藩王的日子並不好過,尤其是朱棣在位上做了如此多的大事,朝廷並不富裕,而宗藩的厚祿給朝廷帶來的嚴重負擔,相當多的中下層宗室已淪為貧困戶,於是強烈要求弛鬆藩禁、請田聯自給、試官自效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有不少建議更定的《宗藩事例》,準無爵的宗室自便生計,準奉國中尉以下宗室參加科舉考試,選授京師以外地區的官職,但朝廷終究是不能放心授於宗室,這事兒也就一提再提,卻沒人答應。


    這些人數量不小,加上有身居高位,雖沒有實權,但威望還是有的,加上又是皇室宗親,真要鬧騰起來,一來不好看,二來也不好收拾,所以朝廷總體意思,隻要這些藩王老老實實本分的,一切好商量,可藩王人數不少,朝廷對他們的限製也不少,不得預四民之業,仕宦永絕,農商莫通。不得到京師,如有出城越關到京師的,即奏請先革為庶人,然後發往鳳陽高牆圈禁,同行之人,發往極邊的衛所永遠充軍。宗室不得擅離境外,有居住鄉村者,雖百裏之外,十日必三次到府畫卯,如果一期不到,即拘墩鎖,下審理所,定罪議罰。從郡王至儀賓以下,不得與文武官員往來交結及歲時宴會。請名、請婚也很嚴格,未經請準,隻能呼乳名,不得婚嫁,以致走京遊棍以請名、請婚為由乘機勒索宗室錢財,導致許多宗室壯年以後都未能請到名字、成婚,種種壓製下,已讓他們有了怒氣,若tai祖定下的俸祿,貢米得不到保證,結果可想而知了,他們不敢與皇帝鬧騰,對百官還是可以的,再說了下西洋若沒有朝廷的支持,又能走多遠呢,不說下西洋的利潤巨大,如此巨大的利潤,天下豪門、地主、商賈尚且眼紅,更何況是這些皇室宗親,往日是天下人與皇室爭利,如今何嚐不是皇室與天下人爭利呢,這個利若處理不好,西洋之行怕也難以繼續下去,可以說單從這一點上看,楊士奇做得不僅是細心那麽簡單,還是久遠……?“


    明白了這一點,楊榮忽覺得有些慚愧,看了看兩人一時不知該說什麽。


    楊士奇與楊溥似看出了他的心思,嗬嗬一笑,走上前各自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道:“人都說以文學顯用者,有三楊公焉。。。登名進士,列官翰苑。在宣德中,入侍禁庭,備顧問者十載。名德浸浸乎彰聞。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天下對我等期望如此之高,我等若不能同心協力,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定,著實對不起天下人了?“


    楊溥道:“是啊,tai祖之世,運當開國,多峭健雄博之文。成祖而後,太平日久,為台閣凝容之作。作者遞興,皆衝融演迤,天下既對我等有厚望,我等豈可辜負了這番美意?“


    “該當如此!“楊榮一臉正色的道。


    至此在開海禁、下西洋這件大事上,在內閣裏形成了統一意見,這件事大事也算是落下了帷幕,當即有楊士奇執筆,寫了一篇奏折,吹幹了墨跡,遞給了楊榮、楊溥,兩人看他速度之快,心頭既是佩服,又是好奇,湊過去看了看,隻見上麵寫道:“蓋海外之夷,有大西洋,有東洋。大西洋則暹邏、柬埔寨、順化、哩摩諸國。其國產蘇木、胡椒、犀角、象齒、沉檀、片腦諸貨物,是皆我中國所需。東洋則呂宋,其夷佛郎機也。其國有銀山出銀,夷人鑄作銀錢獨盛。我中國人若往販大西洋,則以其所產貨物相抵;若販呂宋,則單是得其銀錢而已。是兩夷人者,皆好服用中國綾段雜繒。其土不蠶,惟藉中國之絲為用。湖絲自能織精好段匹,鏨鑿如花如鱗,服之以為華好。是以中國湖絲百斤值銀百兩者,至彼悉得價可二三百兩。而江西之磁器、臣福建之糖品果品諸物,皆所嗜好。佛郎機之夷,雖名慧巧,顧百工技藝皆不如我中國人,我人有挾一技以往者,雖徒手無所不得食,是佛郎機之夷代為中國養百姓者也。此東西二洋之夷,多永樂間太監鄭和先後招徠入貢之夷,恭謹信順,與北虜狡猂不同。至若紅毛番一種,其夷名加留巴,其國去呂宋稍遠,向歲羨佛郎機市我得利,強我人鬻販彼中,我人憚其險遠,而佛郎機亦惡其爭彼貨物,教我人絕之,而紅毛番始為難於海上矣。要其人獰頑,惟利是嗜,不畏死而已,而其信義顓一之性,初未嚐負我錢物,且至其國者,大率一倍獲數十倍之利,曩雖被我大創,顧未嚐我怨,至今往來我近海地不絕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