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情大好的況大人再接再厲繼續斷案,有了金家這個一個立威的榜樣,蘇鬆一帶的百姓徹底信服了況大人的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沒有斷不了的案子,再者從今日看,石家兄弟明明賣出的田地,卻失而複得,頓時讓百姓動了念頭,紛紛來告。
況大人自然樂意接受,為了避免蘇州大戶在官府中做手腳,但凡府衙中與某某大戶有些沾親帶故的一律放假三天,再者,今日去大戶拿人都是從金家拿回尊嚴的梁班頭,用他的話兒,既已做回了人,斷然沒有再做會狗的道理,所以該拿下的大戶富戶一個都跑不了。
為了避免訟棍從中擺弄是非,況大人大刀闊斧給百姓開一條後門,在他這兒告狀,可以不必帶訟狀,隻需百姓親自來清楚案子便可。
有了這個便利,百姓告狀也就賣力了許多,才半日的功夫,府衙內就接了上百件案子,大多都是田產案子,這對於一心讓大戶、富戶退田的況大人來,無疑是一件愉悅的事情。
況大人雖是文官,但身子骨還算硬朗,精力旺盛,處理案子好不覺得累得慌,不過大半日的功夫,三百件案子就處理的幹淨,加上況大人為人剛正不阿,但凡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案子,況大人從不含糊,饒你是豪門地主、還是王孫貴族,到了況大人這裏就沒有斷不了的案子,許多案子隻不過走了一個過場,就被況大人結案宣判,退田的退田,賠償的賠償,人犯收押的收押,一時府衙大堂不出的熱鬧,而多半的案子都是清苦百姓拿到了好處。
原先還有幾分觀望的百姓,見況大人果然是為百姓當家作主的,與往日的富戶鄉官,該抓的抓,該懲罰的懲罰,有了冤情的百姓膽子徹底大了,他們喊著況青天的大名,從府衙開門的那一刻,就排著對請求況大人處理案子,短短一日的功夫,竟受理案件一兩千,可以破了蘇州府衙最高記錄。
麵對著堆積如山的案子,況大人找來鄒亮等人,將這一千件案子按照與其屈兄,寧屈其弟;7777,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分成了六類,況大人還給取了個名字叫六個差別保護,然後將一千多案子按照六個差別分了出來,第二日府衙開門,況大人讓衙役尋來了苦主、富戶、、大戶走了過場,當場就做出了判決,速度之快,效力之高,恒古未有,讓百姓大開了眼界。
不僅是百姓對況大人的辦事效力很驚訝,就是況大人自己何嚐不驚訝,這些案子若是按照調查取證,怕是一年都處理不掉,可采用了六個差別,一千件案子一日足足有餘,這讓況大人對楊大人從心裏的感到佩服,覺得這位年輕的楊大人是把蘇州的看得通透了,若不然是總結不出如此精辟的斷案心得來的。
當然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況大人的這種覺悟,如被況大人一手提拔起來的鄒亮就一臉的不解,一千多件案子,就按照這六個差別,不用調查,不用取證,甚至有些不需要走過場就能斷案,這種手段,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偏偏按照這六個差別斷出來的案子,除了百姓滿意外,就是富戶、大戶,王侯公孫也極少有不滿意的,他實在弄不明白,這其中的奧妙在什麽地方,若這六個差別有如此大的效果,那天下的案子大致可以如此斷,還要律法何用。
這個疑問存在心頭有兩日,眼看況大人難得歇了下來,便湊了過去,委婉的出了自己的疑惑。
對於自己一頭提拔的鄒亮,況大人還極為欣賞的,事實上這鄒亮也的確有些本事,這大半年來幫自己處理政務,日益成熟,讓況大人越來越滿意,也有意培養一番,聽了他的詢問,微微一笑,將手中的茶杯放了下來,隨手拿起了一件案子,道:“不怕你笑話,若非今日本府親自斷了這一千件案子,對此或多或少也有你這樣的疑惑,但眼下是沒了,六個差別看似不公平,實則是最公平的,對蘇州也是最合適的,楊大人這是對蘇州有了深刻的體會,洞察了蘇州的一切,才做出了如此精準的法則,就拿這一千多案子來,你也看到了,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告鄉官奪產者。”
這一千多案子都是他親手整理,還別,還真是九成百姓告富戶、大戶奪田產的事情。
“卑職好奇,為何是這種情況?“鄒亮想了想問。
況鍾歎了聲道:“這個其實不難理解,蘇州自古富庶,富戶、大戶、王侯公孫多半集聚在此,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奢侈之風的滋長,權貴勢要早已衝破了規定的限製,競相營建豪華的宅第。例如明代大官僚申時行,在蘇州府城內建造了八座宅第,“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申衙前、百花巷各四大宅。庭前俱有白皮鬆,階用青石。使得蘇州彌漫一股追求奢侈享受之風?“鄒亮是地道的蘇州人,與這個最有體會,洪武時蘇州雖也富庶之地,但本朝洪武爺怒於張士誠,遷怒於蘇州的百姓支持和擁護張士誠,所以給蘇州一帶定下了非常重的賦稅,這裏的百姓無法承受,人口出逃,土地拋荒嚴重,導致了蘇州的凋零和衰落,加上洪武爺對貪官汙吏,豪門富商多有限製,所以明初的時候,蘇州風氣還好,士大夫也多半是安平樂道,即便是在朝中做官致仕回家,也不過百八十兩銀子,更多的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畫罷了,可才過了一個永樂盛世,蘇州奢侈之風日益嚴重,在朝中做官的回來蘇州府,若沒幾輛大車都不好意思回來,這幾年官僚士紳營建的深宅大院,都為院落式建築。粉牆黛瓦,宅院相融,門廳、茶(轎)廳、大廳、樓廳、書房和雜屋等五進或六進組成,側有備弄聯係各院落。有的還有戲台、花園和家祠。這些峻宇華屋,集木雕、磚雕和石雕於一體:有磚雕門樓、照牆;木雕門窗、梁枋;石雕門枕、柱礎等。這些深宅大院,夾於兩河之間,成前街後河的格局。富麗堂皇不亞於富貴王孫,不僅如此,明初製定了完備的禮製,約束臣民的消費行為,在服飾上規定:命婦四品以上用珠翠、金飾、經絲絞羅,冠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珠翠、銀鍍金,冠用抹金銀事件;六品以下用續羅綢絹。“(庶民)男女衣服,不得信用金繡、錦綺、經絲續羅,止許用綢、絹、素紗,……首飾、釵、鐲不許用金玉、珠翠,止用銀,加上洪武速來勤儉,稱帝以後,“宮室器用,一從樸素,飲食衣服,皆有常供,唯恐過奢,傷財害民。”並經常告誡臣下記取張士誠因為“口甘天下至味,猶未厭足”而敗亡的事例。認為“奢侈是喪家之源”,“節儉二字非徙治天下者當守,治家者亦官守之。”(在災荒之年與後妃同吃草蔬糲飯,嚴懲貪汙浪費。太常寺廚役限製在四百名以內,不足前朝十分之一。
明永樂雖從侄兒手中奪取了天下,但為人也相當節儉,他曾經怒斥宦官用米喂雞:“此輩坐享膏粱,不知生民艱難,而暴殄天物不恤,論其一日養牲之費,當饑民一家之食,朕已禁之矣,爾等職之,自今敢有複爾,必罰不宥。”皇帝的表率和嚴格馭下的作風對吏治的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皇帝如此,臣子自不敢壞了規矩。
但從永樂後期,過去那種憑人的穿著來判定他的貴賤,通過他用的物品而可以看出其人的等級和地位的規製已經日益為世俗所衝破。蘇州富者之間鬥富,華奢相高衍為風氣。蘇州上下,世風日下,追求氣派奢侈之風在永樂後期遍及蘇州各地,如遊一下太湖,其居人按時而遊,遊必畫舫、肩輿,歌舞而行,可謂奢矣。彼以粱rou奢,則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紈綺奢,則鬻者織者分其利。致仕回鄉士大夫開始求田問舍,營聲利、蓄ji樂;讀書士子,投贄幹名,挾chang優、耽博弈,並交關士大夫,陳是非。這些人“不蠶織而文繡,不耕畜而膏粱,不雇貸而車馬,不商販而積蓄”甚至有些“昏惰者流,附於安靜,萬姓死生,渾如醉夢。”
“士大夫沉迷於享受,少不了利用特權,魚rou百姓來維持,比起其他,田產最無疑是最為賺錢的買賣,而百姓的田產無疑是最好謀取的,一來百姓無權無勢,二來誰家每個麻煩事,以田產來抵押最好不過了,三來蘇州賦稅高,百姓困苦,謀奪田產最合適不過了。以上種種造就了蘇州的田產案比別的地方要多得多了。
-->
心情大好的況大人再接再厲繼續斷案,有了金家這個一個立威的榜樣,蘇鬆一帶的百姓徹底信服了況大人的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沒有斷不了的案子,再者從今日看,石家兄弟明明賣出的田地,卻失而複得,頓時讓百姓動了念頭,紛紛來告。
況大人自然樂意接受,為了避免蘇州大戶在官府中做手腳,但凡府衙中與某某大戶有些沾親帶故的一律放假三天,再者,今日去大戶拿人都是從金家拿回尊嚴的梁班頭,用他的話兒,既已做回了人,斷然沒有再做會狗的道理,所以該拿下的大戶富戶一個都跑不了。
為了避免訟棍從中擺弄是非,況大人大刀闊斧給百姓開一條後門,在他這兒告狀,可以不必帶訟狀,隻需百姓親自來清楚案子便可。
有了這個便利,百姓告狀也就賣力了許多,才半日的功夫,府衙內就接了上百件案子,大多都是田產案子,這對於一心讓大戶、富戶退田的況大人來,無疑是一件愉悅的事情。
況大人雖是文官,但身子骨還算硬朗,精力旺盛,處理案子好不覺得累得慌,不過大半日的功夫,三百件案子就處理的幹淨,加上況大人為人剛正不阿,但凡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案子,況大人從不含糊,饒你是豪門地主、還是王孫貴族,到了況大人這裏就沒有斷不了的案子,許多案子隻不過走了一個過場,就被況大人結案宣判,退田的退田,賠償的賠償,人犯收押的收押,一時府衙大堂不出的熱鬧,而多半的案子都是清苦百姓拿到了好處。
原先還有幾分觀望的百姓,見況大人果然是為百姓當家作主的,與往日的富戶鄉官,該抓的抓,該懲罰的懲罰,有了冤情的百姓膽子徹底大了,他們喊著況青天的大名,從府衙開門的那一刻,就排著對請求況大人處理案子,短短一日的功夫,竟受理案件一兩千,可以破了蘇州府衙最高記錄。
麵對著堆積如山的案子,況大人找來鄒亮等人,將這一千件案子按照與其屈兄,寧屈其弟;7777,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分成了六類,況大人還給取了個名字叫六個差別保護,然後將一千多案子按照六個差別分了出來,第二日府衙開門,況大人讓衙役尋來了苦主、富戶、、大戶走了過場,當場就做出了判決,速度之快,效力之高,恒古未有,讓百姓大開了眼界。
不僅是百姓對況大人的辦事效力很驚訝,就是況大人自己何嚐不驚訝,這些案子若是按照調查取證,怕是一年都處理不掉,可采用了六個差別,一千件案子一日足足有餘,這讓況大人對楊大人從心裏的感到佩服,覺得這位年輕的楊大人是把蘇州的看得通透了,若不然是總結不出如此精辟的斷案心得來的。
當然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況大人的這種覺悟,如被況大人一手提拔起來的鄒亮就一臉的不解,一千多件案子,就按照這六個差別,不用調查,不用取證,甚至有些不需要走過場就能斷案,這種手段,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偏偏按照這六個差別斷出來的案子,除了百姓滿意外,就是富戶、大戶,王侯公孫也極少有不滿意的,他實在弄不明白,這其中的奧妙在什麽地方,若這六個差別有如此大的效果,那天下的案子大致可以如此斷,還要律法何用。
這個疑問存在心頭有兩日,眼看況大人難得歇了下來,便湊了過去,委婉的出了自己的疑惑。
對於自己一頭提拔的鄒亮,況大人還極為欣賞的,事實上這鄒亮也的確有些本事,這大半年來幫自己處理政務,日益成熟,讓況大人越來越滿意,也有意培養一番,聽了他的詢問,微微一笑,將手中的茶杯放了下來,隨手拿起了一件案子,道:“不怕你笑話,若非今日本府親自斷了這一千件案子,對此或多或少也有你這樣的疑惑,但眼下是沒了,六個差別看似不公平,實則是最公平的,對蘇州也是最合適的,楊大人這是對蘇州有了深刻的體會,洞察了蘇州的一切,才做出了如此精準的法則,就拿這一千多案子來,你也看到了,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告鄉官奪產者。”
這一千多案子都是他親手整理,還別,還真是九成百姓告富戶、大戶奪田產的事情。
“卑職好奇,為何是這種情況?“鄒亮想了想問。
況鍾歎了聲道:“這個其實不難理解,蘇州自古富庶,富戶、大戶、王侯公孫多半集聚在此,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奢侈之風的滋長,權貴勢要早已衝破了規定的限製,競相營建豪華的宅第。例如明代大官僚申時行,在蘇州府城內建造了八座宅第,“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申衙前、百花巷各四大宅。庭前俱有白皮鬆,階用青石。使得蘇州彌漫一股追求奢侈享受之風?“鄒亮是地道的蘇州人,與這個最有體會,洪武時蘇州雖也富庶之地,但本朝洪武爺怒於張士誠,遷怒於蘇州的百姓支持和擁護張士誠,所以給蘇州一帶定下了非常重的賦稅,這裏的百姓無法承受,人口出逃,土地拋荒嚴重,導致了蘇州的凋零和衰落,加上洪武爺對貪官汙吏,豪門富商多有限製,所以明初的時候,蘇州風氣還好,士大夫也多半是安平樂道,即便是在朝中做官致仕回家,也不過百八十兩銀子,更多的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畫罷了,可才過了一個永樂盛世,蘇州奢侈之風日益嚴重,在朝中做官的回來蘇州府,若沒幾輛大車都不好意思回來,這幾年官僚士紳營建的深宅大院,都為院落式建築。粉牆黛瓦,宅院相融,門廳、茶(轎)廳、大廳、樓廳、書房和雜屋等五進或六進組成,側有備弄聯係各院落。有的還有戲台、花園和家祠。這些峻宇華屋,集木雕、磚雕和石雕於一體:有磚雕門樓、照牆;木雕門窗、梁枋;石雕門枕、柱礎等。這些深宅大院,夾於兩河之間,成前街後河的格局。富麗堂皇不亞於富貴王孫,不僅如此,明初製定了完備的禮製,約束臣民的消費行為,在服飾上規定:命婦四品以上用珠翠、金飾、經絲絞羅,冠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珠翠、銀鍍金,冠用抹金銀事件;六品以下用續羅綢絹。“(庶民)男女衣服,不得信用金繡、錦綺、經絲續羅,止許用綢、絹、素紗,……首飾、釵、鐲不許用金玉、珠翠,止用銀,加上洪武速來勤儉,稱帝以後,“宮室器用,一從樸素,飲食衣服,皆有常供,唯恐過奢,傷財害民。”並經常告誡臣下記取張士誠因為“口甘天下至味,猶未厭足”而敗亡的事例。認為“奢侈是喪家之源”,“節儉二字非徙治天下者當守,治家者亦官守之。”(在災荒之年與後妃同吃草蔬糲飯,嚴懲貪汙浪費。太常寺廚役限製在四百名以內,不足前朝十分之一。
明永樂雖從侄兒手中奪取了天下,但為人也相當節儉,他曾經怒斥宦官用米喂雞:“此輩坐享膏粱,不知生民艱難,而暴殄天物不恤,論其一日養牲之費,當饑民一家之食,朕已禁之矣,爾等職之,自今敢有複爾,必罰不宥。”皇帝的表率和嚴格馭下的作風對吏治的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皇帝如此,臣子自不敢壞了規矩。
但從永樂後期,過去那種憑人的穿著來判定他的貴賤,通過他用的物品而可以看出其人的等級和地位的規製已經日益為世俗所衝破。蘇州富者之間鬥富,華奢相高衍為風氣。蘇州上下,世風日下,追求氣派奢侈之風在永樂後期遍及蘇州各地,如遊一下太湖,其居人按時而遊,遊必畫舫、肩輿,歌舞而行,可謂奢矣。彼以粱rou奢,則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紈綺奢,則鬻者織者分其利。致仕回鄉士大夫開始求田問舍,營聲利、蓄ji樂;讀書士子,投贄幹名,挾chang優、耽博弈,並交關士大夫,陳是非。這些人“不蠶織而文繡,不耕畜而膏粱,不雇貸而車馬,不商販而積蓄”甚至有些“昏惰者流,附於安靜,萬姓死生,渾如醉夢。”
“士大夫沉迷於享受,少不了利用特權,魚rou百姓來維持,比起其他,田產最無疑是最為賺錢的買賣,而百姓的田產無疑是最好謀取的,一來百姓無權無勢,二來誰家每個麻煩事,以田產來抵押最好不過了,三來蘇州賦稅高,百姓困苦,謀奪田產最合適不過了。以上種種造就了蘇州的田產案比別的地方要多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