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與地是無窮盡的,人的死亡卻是有時限的,拿有時限的生命托付給無窮盡的天地之間,迅速地消逝就像是千裏良駒從縫隙中驟然馳去一樣。凡是不能夠使自己心境獲得愉快而頤養壽命的人,都不能算是通曉常理的人。


    “你孔丘所說的,全都是我想要廢棄的,你趕快離開這裏滾回去,不要再說了!你的那套主張,顛狂失性鑽營奔逐,全都是巧詐、虛偽的東西,不可能用來保全真性,有什麽好談論的呢!”這一番痛罵,可謂是暢快淋漓,饒是孔夫子也反駁不得,隻不過孔夫子不說,並不代表天下人不說,自從天下一統,漢朝董仲舒上天人感應三策,雄才偉略的漢武帝罷黜百家,儒家成了天下正統,天下人隻要想做官的,學的便是孔家之言,做的是孔家之事,對於一個盜賊大罵孔夫子老人家這樣的惡行,少不了口誅筆伐了,雖說柳下蹠的事跡,《孟子》《史記》《漢書》多次提及,其懲惡揚善,殺貴族,救奴隸,攻城池,沒收奴隸主的財物,所到之處,“大國守城,小國入保”,各諸侯國望風披靡的英雄事跡也多有提起,但就大罵孔夫子一事,硬生生的被讀書人釘在了惡人的牌坊上下不來,所以後世人說到惡人,少不了這位老兄。


    天下讀書人不少,人人皆以讀書人為榮,無奈不喜讀書的也不在少數,金家這幾位公子哥就是其一了,金公子雖知曉典故,但也隻是應付朝廷公務罷了,說起這些隱晦的曆史典故所知不多,勉強知道這位老兄不算什麽善人!“


    見三位公子都看不出自己的手臂,田管家頗有幾分英雄寂寞的味道,但聽得金公子詢問,倒也不敢繼續賣弄,把其中的奧妙給說了一遍,這份狀紙要說刁難,還真是刁難,柳蹠為古代出了名的“割人肝、食人肉”的大盜,而被他所告的伯夷、叔齊,這兩位老兄很有意思,本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就這麽兩個人,引起了不少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藝術家、文人學者、帝王將相的大肆讚揚,孔夫子老人家在自己的《論語》中曾先後多次讚頌伯夷、叔齊,評價伯夷、叔齊“古之賢人也”,“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並評價夷齊“不降其誌,不辱其身”。孟子評價夷齊為“聖之清者”。管子曰:“故伯夷、叔齊非於死之日而後有名也,其前行多備矣”。韓非子曰:”聖人德若堯舜,行若伯夷”。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把《伯夷列傳》作為人物列傳的首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寫過一篇《伯夷頌》,讚頌伯夷、叔齊。南宋宰相文天祥,在被俘囚禁期間,曾寫過一首《和夷齊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為吾是非矣。異域長絕兮,不複歸矣。風不至兮,德之衰矣。”元兵統帥勸降時說,“國己亡矣,殺身以尚,誰複書之?”文天祥正言以答:”商非不亡,夷齊自不食周粟。人臣自盡其心,凱問書與不書?”並詠詩抒懷:餓死真吾事,夢中行采薇。總之一句話,本是兩個不想做皇帝的人,在後人的吹噓下,愣是成了天底下最善良的兩個人,以大惡人柳蹠,狀告天底下最善良的伯夷叔齊,其本身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更讓人感到好笑的是,受賄庇護伯夷叔齊的是良臣費仲,也就是大忠臣比幹,此人當政四十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商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征暴斂,濫用重刑,比幹歎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問何以自恃,比幹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幹剖視其心被後人譽為“亙古第一忠臣”讓他庇護大善人,本身就是一個笑話,若說就此打住到也罷了,偏生這狀紙還有下文,發掘的是賢人許由的墳墓,參與的幫凶是柳下惠,惡人、善人、忠臣、賢人,君子,人物可謂是荒誕不經,但明眼人一眼便看出,這其中的諷刺意味極濃,用一句話來說,這狀紙說的就是,惡人告善人,忠臣包庇嫌犯,君子還做了幫凶?現在要你大清官來斷案還我田產!


    明白了這一點,金家三公子各自眼前一亮,心道:“這田管家果然好手段,這狀紙上的案子,可謂是很古未有,大盜告伯夷叔齊二兄弟盜掘許由之墓,結果二人行賄了大忠臣比幹得以幸免,偏生這事兒還是君子的柳下惠幫忙的,所以盜賊狀告其兄柳下惠,要把他抓到孤竹國水牢禁錮,除以炮烙之刑,好逼他獻出在首陽山的薇田三百畝”……,這哪裏是斷案,分明是一個大難題,你況鍾不是善於斷案,善於迫使人退還田產麽,如今我大善人伯夷叔齊謀奪了我柳下蹠首陽山采薇的三百畝良田,如今我要你邴耿執法,還我田產,賄賂之臣,幫凶一個都不許放過!


    這樣的案子,若能斷清楚,那就不是人了,所以這案子是斷不清楚的,用一個斷不清楚的案子去刺激況青天,饒是金家大公子有些頭腦,有些眼光,也不知田管家打的是什麽主意?“


    金二公子最先沉不住氣,對著那狀紙道:“我說老田,就算這案子說不清斷不明白,可用這麽一件案子去知府衙門,到底有何妙用?總不能你讓我們金家去找這個幾個人啊,我們到是想,可也得有啊?“


    田管家笑道:“金二公子說笑了,老朽既被金家所用,豈能給金家找這麽大的一個麻煩?“


    “那你的意思,這麻煩是給姓況的?“金公子皺眉道。


    田管家道:“可以這麽說,白日姓況的舉動,想來三位公子也看出來了?”


    三人齊齊點了點頭,金公子道:“雖說目前還看不出深淺來,但有一點可以知道,姓況的這是想要借斷案之名來迫使蘇州大戶、富戶退田,好達到他替朝廷丈量土地的目的?“


    田管家道:“大公子所言極是,但少說了一點?“


    金公子道:“哪一點?“


    “姓況的對苦主、百姓的維護?“田管家道。


    金二公子道:“就算那姓況的本就打著為百姓伸張正義的大旗,不給苦主點好處,如何達到他的目的,別忘記了,自古以來,朝廷是民不舉,官不究,若沒有這些苦主,百姓去府衙告狀,他況青天的美名從何而來,這一日退去的一萬多的良田從何而來……?“


    田管家詭異的一笑,道:“老朽針對的就是這一點?“


    金公子疑惑不定的看了一眼田管家,雖說他很欣賞田管家出謀劃策的本事,也的確有幾分謀士的影子,可骨子裏對田管家肆意賣弄的性子有幾分不喜,眼看都這時候了,田管家還不痛快,忍不住沉下臉來:“老田,別賣關子了,有什麽好主意就一並說了吧?“


    田管家也是個見風使舵的人,雖說常自比郭嘉、賈詡、範增、陳平,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人的事,如今他所依靠也就是眼前這幾人了,眼看金公子麵色不悅,哪還敢賣弄,恢複了一本正經的神色,道:“非老朽賣弄,實在這事兒不好說,這麽說吧,老朽通過昨日的觀察,加上聽了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對姓況的手段也多少了解一些,姓況的斷案,好像就憑著姓楊的給了什麽金玉良言,其中有那麽一句,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 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是什麽狗屁金玉良言,分明是拿蘇州的富戶、大戶開刀嘛?”金二公子一聽頓時勃然大怒:“怪不得,姓況的敢動我們金家了,我說麽,這姓況的在蘇州三年了,平日裏除了興修水利,上書減免稅收,什麽時候來找我金家的麻煩,反而是今日,不但讓人來抓人,還讓我金家退了田,我真奇怪這姓況的哪兒這麽大的膽子,原來是這姓楊的手筆……?”


    金公子沒理會自家兄弟的抱怨,盯著田管家問:“姓楊的想要借百姓來謀取蘇州大戶、富戶的田產,用這法子倒也說得過去,並不足為奇?“


    “若說奇怪,的確算不上,所以才沒能引起那些大戶、富戶的警覺,但這法子用一時倒也可以,時日一長就不靈光了?老朽這張狀紙就是針對其弱點下手?”田管家侃侃而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