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說了,官場上的這點事,金家仆人見了不少,這些名頭吧,你說它毫無用處也不盡然,當真拿出來說道說道,沒人敢不買賬,可要說真有用,什麽少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還不如一個工部尚書頭銜來得實在,正經的二品官,胸前的二品錦雞一露麵,誰還敢多說個不是,如今金老爺子是每個嚇唬人的東西,可不是還有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正想要嚇唬人,一樣能行,得看用在誰的手中,金老爺子生而穎異,年十五舉秀才,名列優等,世人甚奇,稱其必為國家棟梁。洪武二十七年鄉試,以第二名中舉。三十年(中進士,因其文章、書法兼優,入翰林院為第一名庶吉士。建文元年授翰林院編修。
建文二年會試、同考官,分摹《tai祖實錄》副本,借此機會,金老爺子閉門讀書,窮詣博覽,深思考究,頗有成就。代方孝孺起草策士文牘,通古博今,計謀高明,被譽為“真博物君子”;為建文考訂國策大計,對各種策論,陳述利害,理據充分,博得好評,對參政很有價值。
永樂年初,《tai祖實錄》進展順利,升右春坊右中元。皇帝首禦講幄,以金老爺子充任經筵日講官,他盡心答對,多所發揮,皇帝常竦意聽之。同年主持順天鄉試,不久升為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可謂前途無量。
與一般讀書人不同,金老爺子不僅擅長文辭,明習時事,而且風流脫灑,才智過人。他與胡廣、胡儼、黃淮、楊榮等人交好,平日裏聽四人善談兵事,受其影響,金老爺子亦熟知邊防事務,為皇帝所器重。
因洪武晚年,太子朱標病逝,太孫朱允炆年幼,諸王覬覦皇位,藩釁已萌。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命曹國公李景隆突執周王,廢為庶人,數日後,便有”征江西處士楊士奇充實錄纂修官”之命。至建文元年正月正式開局修書,則同月又廢代王。四月湘王**,五月廢齊王,六月廢岷王,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靖難”之役爆發。建文三年十二月書成上呈時,則燕王揮師南下,戰局已定。半年後燕師入南京。由此可知,其一修《明tai祖實錄》始於”靖難”起兵之前夕,終於燕王奪位之前夕,大略與”靖難”之役相始終。在這一曆史背景下修成的《明tai祖實錄》中,對於燕王及諸藩的記述,自然會多有指斥之處。因此燕王奪位後,”以前任知府葉惠仲等修《tai祖實錄》,指斥靖難君臣為逆黨,論死籍沒”。秉承永樂聖意,重修《tai祖實錄》,金老子文采飛揚,自是不二人選,永樂九年,破格提拔他為翰林院學士,升任工部右侍郎,參與朝政,至此金老子也算是在工部落了家,一直做到了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 工部尚書的頭銜,可算是順風順水,金家也得他的庇佑,才有了今日這份家業,如今雖說金老爺子致仕在家,但金家畢竟是自家的家,身為一家之主,豈有不理會的道理,就算如今沒了工部尚書這個頭銜,但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也不是吃素的,再退一萬步說,金老爺子可是出了名的好人緣,時至今日還與朝中不少大臣多有往來,更別說這些年他身為科舉主考官,座下門生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他們可都是朝中的貴人,哪一個不比況鍾這個刀筆小吏要有權有勢得多,金老子固然是潔身自好,可人家當真要欺負到家門口了,金老爺子還能坐得住,就算金老爺子坐得住,金公子未必坐得住啊,所以啊,金家還是金家,不到最後鹿死誰手尚且不知,這個時候尋門路未免太早了些。
當然了,仆人心頭的這一番計較,金公子自然是不知了,他仍舊沉浸在今日的恥辱之中,對於今日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他多少能知道些,這年頭誰不是在刷人望,想當初他不是那那些剛剛來的知府大人刷人望,弄得他們下不來台,百姓茶餘飯後談論的還不是他麽,隻是這麽多年,他一直是主角,而且還是盛氣淩人的那種,似今日這般做了一回醜角不說,還落了一個落荒而逃的名聲,這可算得上金公子自出生一來,頭一遭遇到,雖說心頭憤怒,但也不得不服,服的倒不是況鍾的剛正不阿,善於斷案,而是況鍾背後的楊崢,年紀輕輕竟能想出以況鍾青天之名,假借斷案為本,從中套住大戶富戶的良田,雖說不是丈量土地,目的無疑是一樣的,而且還披上了道德,律法的外衣,容不得他們有什麽反駁的機會,一旦反駁落了一個欺壓良善的罵名不說,還得與整個蘇州百姓對抗,最厲害的一點,此舉太過低調,不足以與丈量土地相提並論,如此以來,蘇州大戶、富戶、王侯公孫不過是將這事兒當做一件案子來對待,抓了金家,不過是覺得金家做的壞事太多而已,誰能想到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退回良田的險惡用心,隻可惜這一切眾人都看不真切,看不明白的後果,便是與金家往來的富戶、大戶,王侯公孫並沒有意識到危機感,所謂唇亡齒寒,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往日他們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了這層保護傘,他們可以橫行蘇州無所顧忌,這也是為何他樂意況鍾丈量土地的原因了,因為他知道,一旦丈量土地,必然觸動了相當數量的官僚、縉紳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引起大麵積反對是必然的結果,這樣一來,要麽朝廷不顧一切的將丈量土地進行下去,要麽就是取消,所以丈量土地這種得罪人的事情,就算是大明首輔來丈量,也未必管用,更別說一個四品的知府了,因此聽說況鍾要丈量土地,他壓根兒沒費什麽心思,反正也弄不下去,自己何必杞人憂天呢,反而眼下這個局麵就值得憂心了,人家打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鬼把戲,最主要的是此事一來可以獲得百姓的支持,就是朝廷上麵也不好多說什麽,斷案是一個知府本該做的事情,再者,人家還有青天的名聲,算是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誰反對他,誰就是道德缺陷產物,在朝中的貴人,那個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別說這事兒與他們毫無關聯,就算是有,這時候也是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閉口不言了,更別說還有一幫沒事找事的禦史言官在一旁看著,那個敢質疑況青天執法斷案,可以說有了青天這個外衣,就多了一層的保護傘,外加上蘇州富戶、大戶承平多年,骨子裏那點憂患意思,早已被這裏的風花雪月消磨得幹幹淨淨,根本意識不到,姓楊的那金家開刀,固然有金家樹大招風的原因,另一方麵何嚐不是試一試蘇州其他富戶、大戶對此事的態度,如今看來,他成功了,少年憂患傷豪氣,老去經綸誤半生。的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出來的,他相信白天的一切,不過是個開端,正真風波還在後頭,蘇州其他人的明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不管,他們金家是明白的,所以無論如何,後麵的風波,他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都得好好應付,而眼前最重要就是贏會金家的臉麵,輸什麽也不能輸了氣勢。
對於金公子的這一番心思,田管家已揣摩了幾分,這會兒不等東家詢問,立即湊了過去,壓低聲音道:“大公子何必氣惱,那況鍾此舉是占了先機,並非是公子輸了陣仗,憑著咱們金家的實力,再找回臉麵不就是了,到那時姓況的還能奈何公子?“
田管家雖說是落第的秀才,但肚中的確有些本事,這些年金家能無數次的順利侵奪田產而安然無恙,還真多虧了他一肚子的壞主意,所以這些年金公子對田管家也極為信任,聽了這話兒微微楞了一下,驚道:“莫非田管家有了計較不成?”
田管家微微一笑,眼裏閃過一絲得意之色,他雖仕途不順,做了這金家的管家,但骨子裏他還是將自己看做了為主公服務的謀士。
所謂謀士指的是運用巧妙的或狡猾的計策而完成某一事業或得到某一結果的人,也用於指有智謀的人,小到謀人,大到謀國,他自問謀國還不夠格,但為金家謀取一方,自問還是做得到,聽金公子詢問,倒也不含糊,伸手入懷,從懷中摸出一張紙張來,遞了過去,道:“公子先看看?“
金公子心有雖疑惑,但對於田管家的本事還是信任的,伸手接過了那張紙,緩緩展開看了一眼:“這是什麽?”
一旁的金二公子看得好奇,忍不住一把奪了過去,看了一眼輕聲念道:“告狀人柳下蹠,告伯夷叔齊兄弟二人,倚父孤竹君曆代聲勢,發掘許由墳塚,兄弟二人賄求嬖臣比幹得免。今於某月日挽出惡兄柳下惠,捉某箍禁孤竹水牢,日夜加炮烙極刑,逼獻首陽薇田三百畝,有契無交,崇候虎見證,竊思武王至尊,尚被叩馬羞辱,何況區區螻蟻,激切上告……’
-->
再說了,官場上的這點事,金家仆人見了不少,這些名頭吧,你說它毫無用處也不盡然,當真拿出來說道說道,沒人敢不買賬,可要說真有用,什麽少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還不如一個工部尚書頭銜來得實在,正經的二品官,胸前的二品錦雞一露麵,誰還敢多說個不是,如今金老爺子是每個嚇唬人的東西,可不是還有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正想要嚇唬人,一樣能行,得看用在誰的手中,金老爺子生而穎異,年十五舉秀才,名列優等,世人甚奇,稱其必為國家棟梁。洪武二十七年鄉試,以第二名中舉。三十年(中進士,因其文章、書法兼優,入翰林院為第一名庶吉士。建文元年授翰林院編修。
建文二年會試、同考官,分摹《tai祖實錄》副本,借此機會,金老爺子閉門讀書,窮詣博覽,深思考究,頗有成就。代方孝孺起草策士文牘,通古博今,計謀高明,被譽為“真博物君子”;為建文考訂國策大計,對各種策論,陳述利害,理據充分,博得好評,對參政很有價值。
永樂年初,《tai祖實錄》進展順利,升右春坊右中元。皇帝首禦講幄,以金老爺子充任經筵日講官,他盡心答對,多所發揮,皇帝常竦意聽之。同年主持順天鄉試,不久升為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可謂前途無量。
與一般讀書人不同,金老爺子不僅擅長文辭,明習時事,而且風流脫灑,才智過人。他與胡廣、胡儼、黃淮、楊榮等人交好,平日裏聽四人善談兵事,受其影響,金老爺子亦熟知邊防事務,為皇帝所器重。
因洪武晚年,太子朱標病逝,太孫朱允炆年幼,諸王覬覦皇位,藩釁已萌。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命曹國公李景隆突執周王,廢為庶人,數日後,便有”征江西處士楊士奇充實錄纂修官”之命。至建文元年正月正式開局修書,則同月又廢代王。四月湘王**,五月廢齊王,六月廢岷王,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靖難”之役爆發。建文三年十二月書成上呈時,則燕王揮師南下,戰局已定。半年後燕師入南京。由此可知,其一修《明tai祖實錄》始於”靖難”起兵之前夕,終於燕王奪位之前夕,大略與”靖難”之役相始終。在這一曆史背景下修成的《明tai祖實錄》中,對於燕王及諸藩的記述,自然會多有指斥之處。因此燕王奪位後,”以前任知府葉惠仲等修《tai祖實錄》,指斥靖難君臣為逆黨,論死籍沒”。秉承永樂聖意,重修《tai祖實錄》,金老子文采飛揚,自是不二人選,永樂九年,破格提拔他為翰林院學士,升任工部右侍郎,參與朝政,至此金老子也算是在工部落了家,一直做到了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 工部尚書的頭銜,可算是順風順水,金家也得他的庇佑,才有了今日這份家業,如今雖說金老爺子致仕在家,但金家畢竟是自家的家,身為一家之主,豈有不理會的道理,就算如今沒了工部尚書這個頭銜,但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也不是吃素的,再退一萬步說,金老爺子可是出了名的好人緣,時至今日還與朝中不少大臣多有往來,更別說這些年他身為科舉主考官,座下門生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他們可都是朝中的貴人,哪一個不比況鍾這個刀筆小吏要有權有勢得多,金老子固然是潔身自好,可人家當真要欺負到家門口了,金老爺子還能坐得住,就算金老爺子坐得住,金公子未必坐得住啊,所以啊,金家還是金家,不到最後鹿死誰手尚且不知,這個時候尋門路未免太早了些。
當然了,仆人心頭的這一番計較,金公子自然是不知了,他仍舊沉浸在今日的恥辱之中,對於今日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他多少能知道些,這年頭誰不是在刷人望,想當初他不是那那些剛剛來的知府大人刷人望,弄得他們下不來台,百姓茶餘飯後談論的還不是他麽,隻是這麽多年,他一直是主角,而且還是盛氣淩人的那種,似今日這般做了一回醜角不說,還落了一個落荒而逃的名聲,這可算得上金公子自出生一來,頭一遭遇到,雖說心頭憤怒,但也不得不服,服的倒不是況鍾的剛正不阿,善於斷案,而是況鍾背後的楊崢,年紀輕輕竟能想出以況鍾青天之名,假借斷案為本,從中套住大戶富戶的良田,雖說不是丈量土地,目的無疑是一樣的,而且還披上了道德,律法的外衣,容不得他們有什麽反駁的機會,一旦反駁落了一個欺壓良善的罵名不說,還得與整個蘇州百姓對抗,最厲害的一點,此舉太過低調,不足以與丈量土地相提並論,如此以來,蘇州大戶、富戶、王侯公孫不過是將這事兒當做一件案子來對待,抓了金家,不過是覺得金家做的壞事太多而已,誰能想到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退回良田的險惡用心,隻可惜這一切眾人都看不真切,看不明白的後果,便是與金家往來的富戶、大戶,王侯公孫並沒有意識到危機感,所謂唇亡齒寒,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往日他們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了這層保護傘,他們可以橫行蘇州無所顧忌,這也是為何他樂意況鍾丈量土地的原因了,因為他知道,一旦丈量土地,必然觸動了相當數量的官僚、縉紳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引起大麵積反對是必然的結果,這樣一來,要麽朝廷不顧一切的將丈量土地進行下去,要麽就是取消,所以丈量土地這種得罪人的事情,就算是大明首輔來丈量,也未必管用,更別說一個四品的知府了,因此聽說況鍾要丈量土地,他壓根兒沒費什麽心思,反正也弄不下去,自己何必杞人憂天呢,反而眼下這個局麵就值得憂心了,人家打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鬼把戲,最主要的是此事一來可以獲得百姓的支持,就是朝廷上麵也不好多說什麽,斷案是一個知府本該做的事情,再者,人家還有青天的名聲,算是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誰反對他,誰就是道德缺陷產物,在朝中的貴人,那個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別說這事兒與他們毫無關聯,就算是有,這時候也是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閉口不言了,更別說還有一幫沒事找事的禦史言官在一旁看著,那個敢質疑況青天執法斷案,可以說有了青天這個外衣,就多了一層的保護傘,外加上蘇州富戶、大戶承平多年,骨子裏那點憂患意思,早已被這裏的風花雪月消磨得幹幹淨淨,根本意識不到,姓楊的那金家開刀,固然有金家樹大招風的原因,另一方麵何嚐不是試一試蘇州其他富戶、大戶對此事的態度,如今看來,他成功了,少年憂患傷豪氣,老去經綸誤半生。的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出來的,他相信白天的一切,不過是個開端,正真風波還在後頭,蘇州其他人的明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不管,他們金家是明白的,所以無論如何,後麵的風波,他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都得好好應付,而眼前最重要就是贏會金家的臉麵,輸什麽也不能輸了氣勢。
對於金公子的這一番心思,田管家已揣摩了幾分,這會兒不等東家詢問,立即湊了過去,壓低聲音道:“大公子何必氣惱,那況鍾此舉是占了先機,並非是公子輸了陣仗,憑著咱們金家的實力,再找回臉麵不就是了,到那時姓況的還能奈何公子?“
田管家雖說是落第的秀才,但肚中的確有些本事,這些年金家能無數次的順利侵奪田產而安然無恙,還真多虧了他一肚子的壞主意,所以這些年金公子對田管家也極為信任,聽了這話兒微微楞了一下,驚道:“莫非田管家有了計較不成?”
田管家微微一笑,眼裏閃過一絲得意之色,他雖仕途不順,做了這金家的管家,但骨子裏他還是將自己看做了為主公服務的謀士。
所謂謀士指的是運用巧妙的或狡猾的計策而完成某一事業或得到某一結果的人,也用於指有智謀的人,小到謀人,大到謀國,他自問謀國還不夠格,但為金家謀取一方,自問還是做得到,聽金公子詢問,倒也不含糊,伸手入懷,從懷中摸出一張紙張來,遞了過去,道:“公子先看看?“
金公子心有雖疑惑,但對於田管家的本事還是信任的,伸手接過了那張紙,緩緩展開看了一眼:“這是什麽?”
一旁的金二公子看得好奇,忍不住一把奪了過去,看了一眼輕聲念道:“告狀人柳下蹠,告伯夷叔齊兄弟二人,倚父孤竹君曆代聲勢,發掘許由墳塚,兄弟二人賄求嬖臣比幹得免。今於某月日挽出惡兄柳下惠,捉某箍禁孤竹水牢,日夜加炮烙極刑,逼獻首陽薇田三百畝,有契無交,崇候虎見證,竊思武王至尊,尚被叩馬羞辱,何況區區螻蟻,激切上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