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什麽狗屁金玉良言,分明是拿蘇州的富戶、大戶開刀嘛?”金二公子一聽頓時勃然大怒:“怪不得,姓況的敢動我們金家了,我說麽,這姓況的在蘇州三年了,平日裏除了興修水利,上書減免稅收,什麽時候來找我金家的麻煩,反而是今日,不但讓人來抓人,還讓我金家退了田,我真奇怪這姓況的哪兒這麽大的膽子,原來是這姓楊的手筆……?”
金公子沒理會自家兄弟的抱怨,盯著田管家問:“姓楊的想要借百姓來謀取蘇州大戶、富戶的田產,用這法子倒也說得過去,並不足為奇?“
“若說奇怪,的確算不上,所以才沒能引起那些大戶、富戶的警覺,但這法子用一時倒也可以,時日一長就不靈光了?老朽這張狀紙就是針對其弱點下手?”田管家侃侃而談。
“說明白點?“金公子將語氣提高了幾分。
田管家不敢多耽擱,點了點頭道:“這麽說吧,蘇州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在江南的地域和精神範圍之內,它的每一個毛孔都浸潤並散發著江南的溫柔氣質。草長鶯飛,亂花迷眼,最是那紅塵中一等一的好去處;這樣溫柔鄉,少不了富貴閑人,少不了文人墨客,忙碌的百姓,無所事事的刁民,嗜賭成性、坑蒙拐騙的惡漢,還有沒吃沒喝的苦哈哈,正是他們構造了這一等的溫柔地?”
“這蘇州有這麽好?”金二公子聽得有些心動。
田管家有意賣弄,點了點頭道:“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這樣的繁華之地,百姓固然算是毫無資產之人,吃了官司的苦主同樣可以算,遊手好閑、嗜賭成性、坑蒙拐騙的惡少算不算呢?”
不知是不是轉換太快,金家三兄弟竟有些轉不過神來,還是金大公子最先反應過來:“窮山惡水,潑婦刁民,既是窮山惡水,算苦主也可,不算也能說得過去?”
田管家道:“這話兒在大公子這兒說說還可以,可到了姓況的那知府衙門,就隻能算苦哈哈了?”
“怎麽說?”金公子追問道。
田管家道:“刁民是什麽人,公子可比老朽清楚多了?”
金公子一愣,隨即笑了起來,要說他這話兒還真被田管家說對了,平日裏與他打交道的可不都是刁民麽,這些人好吃懶做,什麽時都不敢,但並不見得他們餓死,事實上他們的日子,比起一年辛苦為誰忙的農民佃戶還要好過些,這倒不是說他們無理取鬧的本事高,實則是他們的眼光好,善於謀取自己的利益,這一點與商人做生意是一個道理,什麽時候該賣出去,什麽時候該買進來,他們不用你說,自個兒心裏明白!“也許有人會問,大明不是有律法麽,官員可以懲戒這些刁民,殊不知刁民之所以不比百姓的日子差多少,就是善於用大明的律法,讓府衙的官員大幹頭疼。
按照律法,朝廷的官員對”刁民”可以打板子,那時候”刁民”使刁的程度往往以不被打板子或者使刁的收益超過打板子為度。但是,官員對”刁民”打板子不能打出人命,”人命關天”,百姓的性命是天子的財產,是不能由地方官隨便剝奪的。這就為”刁民”被打板子之後進一步上訪告狀留下了本錢。這使官員不得不有所忌憚,因為官員的既得利益遠遠高於”刁民”,如果魚死網破,官員是得不償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官府不是沒有辦法對付”刁民”,而是因為對付”刁民”的風險太大。
正因為利害得失是”刁民”的優先算計,因此,對付”刁民”的最佳辦法是”以利動其心”。這就讓”刁民”往往可以得到較多的利益,並因此在民間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民間用一句形象的話形容,就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形容的恰如其分,蘇州苦哈哈的確不少,可刁民同樣也不少,這些人家無產業,用他們自己的話兒說,自己不算窮人,那這蘇州城就沒有窮人了。
而刁民最大的本事就是從亂中獲取好處,這況鍾擺明了是為百姓苦主做主,就今日一日的表現來看,隻要他還堅持的是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 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的斷案方式,那麽這事兒就對我們有莫大的好處,刁民貪婪狡詐,本身又沒田產,如今老天爺給了他們一個可以發家致富的好機會,你們說他們還會錯過麽?“
“當然不會錯過!”金公子道。
田管家道:“這就是了,況大人判案多傾向於小民,而刁民想要趁機渾水摸魚,這樣一來,姓況再好的青天,隻要同情小民,那這案子就斷不清楚,斷不清楚的案子,還能叫清官麽?”
“他姓況的就算不是清官,隻要辦的還是案子,就少不了我們金家,刁民再多,與我金家也沒什麽好處?”金公子疑惑的道。
田管家道:“非也,非也,公子隻看到了表麵,卻沒往深處細想!況鍾能一天斷這麽多案子,退這麽多田,說到底還是蘇州大戶尚為意識到危險,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而金家樹大招風,在蘇州城橫行霸道多年,這麽多的田產,早已引起了其他大戶的不滿,所以這次姓況的對金家動手,他們表現得冷淡不足為奇,可我們金家再大,再富,畢竟不如往日,雖不懼姓況的,但未必不怕姓楊的,所以這事兒咱們不能蠻幹,姓況的不是想要拿我們金家樹立威信麽,我們同樣也可以拿他來給姓楊的一點顏色瞧瞧!”
金公子道:“靠這些刁民?”
田管家點了點頭道:“不錯,靠這些刁民,刁民不是想趁機發財麽,那我們就滿足他們的這個要求,攛掇他們去告狀,順便給他們證據,就是免費給他們寫狀紙也不無不可,你們想一旦告狀的刁民多,那麽這案子就會出現紕漏,一家兩家到也罷了,倘若十家二十家的田產都被這些刁民趁機奪去了,你說蘇州的富戶,大戶會如何?”
“自然是不答應?辛辛苦苦謀取的田產,豈能白白給了這些刁民?“金公子道。
田管家道:”你不願意,他們自然也不會願意,這樣一來,蘇州其他大戶、富戶,必然會去鬧騰!“
聽到了這兒,金家三兄弟算是明白了田管家的用意了,這用意的確狠毒,你況況鍾不是要為苦主做主麽,那我偏不讓你如願,有這些刁民從中作梗,嘿嘿,還怕那些大戶富戶不鬧騰,皇帝派你來是穩定蘇州的,可不是讓你折騰蘇州的,一旦事情鬧大了,你這知府的位置還能坐得住。
退一步說就算皇帝信任你,可那些言官、禦史會放過你們麽,你斷案有失偏頗,縱容刁民告刁狀,捏造證據,謀奪富戶的家產。就這一條足以讓你身敗名裂!想到了這兒,金家三兄弟仿佛看到了況鍾吃癟的模樣,彼此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金公子看著田管家大聲道:“老田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果然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聽得東家誇獎,田管家正待歡喜,待聽了這話兒頓時麵色拉了下來,心道:“這是罵我還是誇我呢?”
“大哥,這狀紙我這就是去找人,明日一早送到府衙,也讓姓況的看看我們的厲害!”金二公子自告奮勇的道。
“嗯,這事兒事關重大,你可得小心點?”金公子囑托道。
“大哥放心,這蘇州別的不多,刁民不少,這等好事,誰不願意去?“金二公子拍著胸脯道。
金公子一想:“可不是麽,這可是白送的田產,不要才怪呢?”點了點頭道:“那就交給你了?”
金二公子難得表現一回,頓時大喜,拿著狀紙便去了。
金公子望著弟弟消失的背影,自言自語的道:”姓況的,這次看你怎麽招架?“
閑話少說,卻說經過昨日的一番試探,效果十分理想,為了盡快達到讓富戶、大戶退田的目的,況大人如同打了雞血一樣,第二天天尚未大亮就穿戴完畢,端坐在高堂等待苦主來告狀,況大人有理由相信,經過昨日對金家的打擊,加上那一千多件案子的及時處理,外加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 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的金玉良言在,飽受富戶、大戶欺負的苦主沒理由不來告狀的?“
事實上況大人的猜測並沒有錯,往日的蘇州城雖也有青天大老爺,案子也能斷清楚,但一來富戶從中作梗,二來訟棍搬弄是非,使得許多百姓在官司上吃了敗仗,可就在昨日一切都掉過來了,富戶、大戶敗訴不說,還額外的退了不少田產,聽那些秀才公說,況大人斷案是秉著問之識者,多說是詞訟作四六分問,方息得訟。謂與原告以六分理,亦必與被告以四分。與原告以六分罪,亦必與被告以四分……這是況大人在為百姓說話!“
-->
“這是什麽狗屁金玉良言,分明是拿蘇州的富戶、大戶開刀嘛?”金二公子一聽頓時勃然大怒:“怪不得,姓況的敢動我們金家了,我說麽,這姓況的在蘇州三年了,平日裏除了興修水利,上書減免稅收,什麽時候來找我金家的麻煩,反而是今日,不但讓人來抓人,還讓我金家退了田,我真奇怪這姓況的哪兒這麽大的膽子,原來是這姓楊的手筆……?”
金公子沒理會自家兄弟的抱怨,盯著田管家問:“姓楊的想要借百姓來謀取蘇州大戶、富戶的田產,用這法子倒也說得過去,並不足為奇?“
“若說奇怪,的確算不上,所以才沒能引起那些大戶、富戶的警覺,但這法子用一時倒也可以,時日一長就不靈光了?老朽這張狀紙就是針對其弱點下手?”田管家侃侃而談。
“說明白點?“金公子將語氣提高了幾分。
田管家不敢多耽擱,點了點頭道:“這麽說吧,蘇州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在江南的地域和精神範圍之內,它的每一個毛孔都浸潤並散發著江南的溫柔氣質。草長鶯飛,亂花迷眼,最是那紅塵中一等一的好去處;這樣溫柔鄉,少不了富貴閑人,少不了文人墨客,忙碌的百姓,無所事事的刁民,嗜賭成性、坑蒙拐騙的惡漢,還有沒吃沒喝的苦哈哈,正是他們構造了這一等的溫柔地?”
“這蘇州有這麽好?”金二公子聽得有些心動。
田管家有意賣弄,點了點頭道:“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這樣的繁華之地,百姓固然算是毫無資產之人,吃了官司的苦主同樣可以算,遊手好閑、嗜賭成性、坑蒙拐騙的惡少算不算呢?”
不知是不是轉換太快,金家三兄弟竟有些轉不過神來,還是金大公子最先反應過來:“窮山惡水,潑婦刁民,既是窮山惡水,算苦主也可,不算也能說得過去?”
田管家道:“這話兒在大公子這兒說說還可以,可到了姓況的那知府衙門,就隻能算苦哈哈了?”
“怎麽說?”金公子追問道。
田管家道:“刁民是什麽人,公子可比老朽清楚多了?”
金公子一愣,隨即笑了起來,要說他這話兒還真被田管家說對了,平日裏與他打交道的可不都是刁民麽,這些人好吃懶做,什麽時都不敢,但並不見得他們餓死,事實上他們的日子,比起一年辛苦為誰忙的農民佃戶還要好過些,這倒不是說他們無理取鬧的本事高,實則是他們的眼光好,善於謀取自己的利益,這一點與商人做生意是一個道理,什麽時候該賣出去,什麽時候該買進來,他們不用你說,自個兒心裏明白!“也許有人會問,大明不是有律法麽,官員可以懲戒這些刁民,殊不知刁民之所以不比百姓的日子差多少,就是善於用大明的律法,讓府衙的官員大幹頭疼。
按照律法,朝廷的官員對”刁民”可以打板子,那時候”刁民”使刁的程度往往以不被打板子或者使刁的收益超過打板子為度。但是,官員對”刁民”打板子不能打出人命,”人命關天”,百姓的性命是天子的財產,是不能由地方官隨便剝奪的。這就為”刁民”被打板子之後進一步上訪告狀留下了本錢。這使官員不得不有所忌憚,因為官員的既得利益遠遠高於”刁民”,如果魚死網破,官員是得不償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官府不是沒有辦法對付”刁民”,而是因為對付”刁民”的風險太大。
正因為利害得失是”刁民”的優先算計,因此,對付”刁民”的最佳辦法是”以利動其心”。這就讓”刁民”往往可以得到較多的利益,並因此在民間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民間用一句形象的話形容,就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形容的恰如其分,蘇州苦哈哈的確不少,可刁民同樣也不少,這些人家無產業,用他們自己的話兒說,自己不算窮人,那這蘇州城就沒有窮人了。
而刁民最大的本事就是從亂中獲取好處,這況鍾擺明了是為百姓苦主做主,就今日一日的表現來看,隻要他還堅持的是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 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的斷案方式,那麽這事兒就對我們有莫大的好處,刁民貪婪狡詐,本身又沒田產,如今老天爺給了他們一個可以發家致富的好機會,你們說他們還會錯過麽?“
“當然不會錯過!”金公子道。
田管家道:“這就是了,況大人判案多傾向於小民,而刁民想要趁機渾水摸魚,這樣一來,姓況再好的青天,隻要同情小民,那這案子就斷不清楚,斷不清楚的案子,還能叫清官麽?”
“他姓況的就算不是清官,隻要辦的還是案子,就少不了我們金家,刁民再多,與我金家也沒什麽好處?”金公子疑惑的道。
田管家道:“非也,非也,公子隻看到了表麵,卻沒往深處細想!況鍾能一天斷這麽多案子,退這麽多田,說到底還是蘇州大戶尚為意識到危險,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而金家樹大招風,在蘇州城橫行霸道多年,這麽多的田產,早已引起了其他大戶的不滿,所以這次姓況的對金家動手,他們表現得冷淡不足為奇,可我們金家再大,再富,畢竟不如往日,雖不懼姓況的,但未必不怕姓楊的,所以這事兒咱們不能蠻幹,姓況的不是想要拿我們金家樹立威信麽,我們同樣也可以拿他來給姓楊的一點顏色瞧瞧!”
金公子道:“靠這些刁民?”
田管家點了點頭道:“不錯,靠這些刁民,刁民不是想趁機發財麽,那我們就滿足他們的這個要求,攛掇他們去告狀,順便給他們證據,就是免費給他們寫狀紙也不無不可,你們想一旦告狀的刁民多,那麽這案子就會出現紕漏,一家兩家到也罷了,倘若十家二十家的田產都被這些刁民趁機奪去了,你說蘇州的富戶,大戶會如何?”
“自然是不答應?辛辛苦苦謀取的田產,豈能白白給了這些刁民?“金公子道。
田管家道:”你不願意,他們自然也不會願意,這樣一來,蘇州其他大戶、富戶,必然會去鬧騰!“
聽到了這兒,金家三兄弟算是明白了田管家的用意了,這用意的確狠毒,你況況鍾不是要為苦主做主麽,那我偏不讓你如願,有這些刁民從中作梗,嘿嘿,還怕那些大戶富戶不鬧騰,皇帝派你來是穩定蘇州的,可不是讓你折騰蘇州的,一旦事情鬧大了,你這知府的位置還能坐得住。
退一步說就算皇帝信任你,可那些言官、禦史會放過你們麽,你斷案有失偏頗,縱容刁民告刁狀,捏造證據,謀奪富戶的家產。就這一條足以讓你身敗名裂!想到了這兒,金家三兄弟仿佛看到了況鍾吃癟的模樣,彼此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金公子看著田管家大聲道:“老田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果然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聽得東家誇獎,田管家正待歡喜,待聽了這話兒頓時麵色拉了下來,心道:“這是罵我還是誇我呢?”
“大哥,這狀紙我這就是去找人,明日一早送到府衙,也讓姓況的看看我們的厲害!”金二公子自告奮勇的道。
“嗯,這事兒事關重大,你可得小心點?”金公子囑托道。
“大哥放心,這蘇州別的不多,刁民不少,這等好事,誰不願意去?“金二公子拍著胸脯道。
金公子一想:“可不是麽,這可是白送的田產,不要才怪呢?”點了點頭道:“那就交給你了?”
金二公子難得表現一回,頓時大喜,拿著狀紙便去了。
金公子望著弟弟消失的背影,自言自語的道:”姓況的,這次看你怎麽招架?“
閑話少說,卻說經過昨日的一番試探,效果十分理想,為了盡快達到讓富戶、大戶退田的目的,況大人如同打了雞血一樣,第二天天尚未大亮就穿戴完畢,端坐在高堂等待苦主來告狀,況大人有理由相信,經過昨日對金家的打擊,加上那一千多件案子的及時處理,外加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 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的金玉良言在,飽受富戶、大戶欺負的苦主沒理由不來告狀的?“
事實上況大人的猜測並沒有錯,往日的蘇州城雖也有青天大老爺,案子也能斷清楚,但一來富戶從中作梗,二來訟棍搬弄是非,使得許多百姓在官司上吃了敗仗,可就在昨日一切都掉過來了,富戶、大戶敗訴不說,還額外的退了不少田產,聽那些秀才公說,況大人斷案是秉著問之識者,多說是詞訟作四六分問,方息得訟。謂與原告以六分理,亦必與被告以四分。與原告以六分罪,亦必與被告以四分……這是況大人在為百姓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