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凡事無絕對,就比如今日,這條街道就要熱鬧了許多,一些大膽的商人,百姓也會走出來擺擺攤,算是給這條冷清的街道增添了些入夜的氣氛。+∧八+∧八+∧讀+∧書,.※.→o.


    府衙的後院裏,楊崢退了一身的官袍,僅穿了一件淡青色的長衫,因為是三月底了,涼氣還在,光穿一件長衫不免有些寒意,在沈豔秋的勸說下,不得在外麵罩了一件厚厚的馬甲,雖說這樣穿起來有些怪異,但這裏畢竟是自己後院,見的也都是自家人,用不著擺官家的威嚴,穿衣怎麽舒坦怎麽來,因此這一身衣服正是合適。


    院中的圓桌旁,楊崢斜靠在太師椅上,隨手抓了一本《吳歌雜記》這是一個落魄書生花了半輩子經曆撰寫的,在蘇州士林中頗有些影響,楊崢本不喜歡看這種歌謠典籍,一來看不明白,二來也沒這個精力,但這本書卻一直在他的隨手可觸的地方,隻要他想看了,任何時候都可以看,事實上他看得很認真,這倒不是說他想要學幾首吳歌,他自問每個才學,也沒那個本事,認真學這個著實是因為公務上的需要,自從進了蘇州,所要麵臨的就是語言上的障礙,吳儂細語聽起來不錯,可說起來可就難了,尋常官員到還好,大家說的都是官話,可尋常的百姓、商家就未必了,他們更多的時候是用蘇州方言,而這個時候他不得不花費十二分的精力去理解,去猜測,而有時候因語言的差異,造成理解上的錯誤,雖說眾人礙於他的身份地位,沒人說什麽,可私底下或多或少有些不滿,就是這些府衙的衙役也時常多有怨言。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通過前世他知道,蘇州人以說吳儂細語,唱吳歌為榮,許多官員也抱著如此心態,按愛成化年間蘇州才子陸容品行高潔,以學問見長於“婁東三鳳”,還著有《《太倉州誌》、《詩說質疑》等。官至兵部郎中。他對當時蘇州民間一首山歌的記述很有意思,“吳中鄉村唱山歌大率多道男女情致而已,惟一歌雲:南山腳下一缸油,姐妹兩個合梳頭,大個梳做盤龍髻,小個梳做楊籃頭。”在前世流傳很廣,事實上,這些吳歌既是船歌也是山歌,更是情歌,大多是吳地下層農人漁者坊間鄉村創作的民歌,潑辣天真,至情至性。陸容以為此歌謠為蘇州第一,因為覺得歌謠說的道理很好,大家資質差不多,條件一樣,因趣向稍微有點差異,結果成就大不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有道理,其實比它好的多有,陸進士難得聽見而已。但你不可否認的是,吳歌已成了蘇州最有力的文化符號之一了,要知道,蘇州本就是大明經濟中心,也是流行文化的發源地,無論是北方還是閩南一帶,末並不是以說蘇州話,懂蘇州話為時髦,因為織造在蘇州,做的絲綢服飾都華麗眩目,連時裝都是以蘇州的款式為好,上至後妃宮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間匹婦乃至江湖藝女,穿的多是蘇州樣子。這是良家婦女,便是風塵女子了,也是衣必吳妝,話必蘇白,而擅長吳歌,是進入這個古老行業的必備技能之一。蘇州因此成就了自己不好的一點名聲,就是老要向北京進貢美色,比如陳圓圓,在清朝這樣的風氣依舊厲害,《紅草堂集》有詩:“索得姑蘇錢,便買姑蘇女。多少北京人,亂學姑蘇語。”足見吳語在蘇州的重要性,身為蘇州父母官,隻會說場麵話,不會是地道的蘇州語言,其本身就有些說不過去,再者這鍾語言上的差異,造成了彼此的親近感也就弱了許多,他與況鍾同為父母官,在信任度上,況鍾是絕對大於自己,這固然有他在蘇州為官三年的原因,另一方麵也是他懂蘇州話,會說蘇州話的原因,上至官員,下至三教九流都能說得上話,親近感自然要近了少許,楊崢雖不至於似況鍾那般親力親為,但想要聽得懂人家說什麽,要求總不算太過分,而比起那些生澀難懂的吳儂細語,利用職務之便,學習蘇州的吳歌總要容易些。


    今日是輪休,沒了公務的繁忙,沒有了那些眼不見為淨的擔子,算是難得的清閑了一回,便將這本吳歌拿在手中翻閱了,淡淡的墨香、院子裏的寧靜、柔和的燈光,無不讓他感到脫離官場後的輕鬆。


    按說眼下的蘇州,他這個做父母官的是沒有這麽悠閑的時刻,水災的百姓還待解救,米價還是居高不下,眼看著朝廷的四十萬石的糧食去了一半,效果還未微乎其微,商業還待整治壯大,地主富戶虎視眈眈,太倉開埠的事情還毫無頭緒,這一切一切的如一塊一塊的石頭壓在他心頭,讓他半分不得自有,自從進入蘇州以來,他不是時時刻刻繃著自己的神經,生怕自己哪裏出現了失誤,壞了這次難得的機會,朝廷多年的努力總不能在自己手中被毀掉,那樣的話自己的確不好對皇宮的那個兄弟交代,為了這份信任,他時時刻刻的在提醒自己,不可鬆懈,不可鬆懈,事實上他也確實沒有半分的鬆懈,大明雖不太給官員休息的時間,但一年還是有那麽幾次,算起來也有十來天的樣子,往年本著不休白不休的心態,該自己休息的日子,他一日不落下,可到了蘇州滿打滿算也快一年了,十幾天的休息他愣是一日沒放鬆過,處處以公務為準,做到這一步連他都感到吃驚,可吃驚歸吃驚,他仍不敢放鬆。


    可能是長時間繃緊了神經了,這大半年來,他性子變得有些急躁,動不動發些莫名的怒火,惹得府衙下的衙役看到他的就心驚膽戰,就是段譽這等親近之人也是小心翼翼的應付,生怕哪裏做得不對,觸動了他心頭的某處心弦,惹來了一頓喝罵。


    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做出自我調整,因為一個人的脾氣雖說不好改,可在長時間處於一種焦躁的情況下,難免會發生些變化,一旦成了某種習慣,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所以一年來從不休假的楊大人,頭一次自我放了一天假。


    適當的給自己放假的效果的確不錯,這一日來看看書,陪著沈姐姐說說夫妻間體貼的話兒,那股焦躁不安的感覺頓時去了一半,整個人也變得神清氣爽了不少,沈豔秋怕他心思還沒放開,為了這次休假可沒少忙活,原本按照他的意思,兩個有些日子沒出去走走,恰好這幾日天氣也不錯,蘇州又是個園林湖泊多的城池,隨便找個地方,劃一葉扁舟,一壺清酒,幾碟江南小菜,沒有公務之繁忙,也沒有那麽多值得操心的事情,就夫妻二人在一起走走看看,累了就在船上歇息也好?但楊崢卻沒答應,一來一日的假期太短達不到那種效果,二來,如期出去還不如夫妻二人在家說說體貼的話,這府衙的後院的景色經過前幾任蘇州官員的修修補補,其景色一點都不比那些園林差多少,在家就可以看何必花那個精力出去看呢,況且一日的功夫也不是很多。


    最終沈豔秋同意了這個意見,放棄了出去遊玩的計劃,而是選擇在家了,為了體現在家遊玩的氣氛,她一早親自下廚做了幾道地道的杭州小菜,然後一壺清酒,兩人就在院子的亭子裏喝著酒湯,說些體貼的話兒,這種氣氛下,看什麽都是好看的。


    兩人這一番話,一頓酒愣是喝到了下午,沈豔秋終究是女兒家,雖說酒量不錯,可也有頭暈的時候,到了黃昏時分便徑自去睡了一會兒,多樣的官場生活早已讓楊大人有了千杯不醉的美名,所以這點小酒,著實算不得什麽,待沈豔秋躺下了,他徑自抓了一把書卷來了這竹亭裏坐一坐,翻一翻也算是感受一下古人高尚的情操了。


    這一看翻竟忘了時辰,直到天已全黑了,才想起自己答應沈豔秋一個時辰後喊她醒來,兩人相約去看看夜市,那知道這一看竟錯過了時辰,罵了句該死,便丟了書卷急急忙忙趕往閨房了。


    閨房裏燈火通明,剛剛醒來的沈豔秋顯得有些氣惱,蘇州的夜市她一直十分的向往,早年在餘杭的時候,就聽人說,這天下夜市最好有三處,一處是餘杭,由於中原人口南遷同樣多達百萬,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還有各種小販、貨郎叫賣,宛如畫卷。


    其次就是開封府,因水陸要衝,加上壯觀的州橋、巍峨的明月樓,這裏風景如畫,遊人如織,文人騷客多於此對酒吟詩。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就曾留下“龍津觀夜市,燈火亦煌煌……不知京國喧,謂是江湖鄉”的詩句,早已留給了後人無數的意念,這一處她早些年倒也看過,的確讓人難以忘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