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淡淡一笑,似對戶部侍郎這個頭銜十分滿意,衝著那喊話的官兒點了點頭道;“能不來麽,咱雖做的是戶部的官兒,可俸祿比起諸位官兒隻多不少,家裏還等著這幾兩銀子過活呢?”說著,王文便略過一個官兒走到了王山的跟前,趁著諸官兒還驚訝於他的淒慘之時,飛快的與王山對視了一眼,身為王振身邊最炙手可熱的心腹,王文這兩年來可謂是青雲直上了,他本不過是小小的七品縣令,在京城之地丟在人堆裏都沒人看一眼,也虧得他機靈,早在王振與內閣首輔爭鬥得水火不容的時候,就看出了王振的能力,在百官左右觀望的時候他一頭栽進了王振的大營裏,為其效勞,在搜索楊士奇兒子罪證這件事上,可謂出力不小,生得王振賞識,在司禮監搬到內閣後,隨著王振漸漸掌權,他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從當初的一個七品縣令,一舉躍為兩淮鹽政使,別看這官兒不大,放在京城都不好意思說出來,但論油水卻是大明最豐厚的官職之一,有大明最肥的肥缺,究其原因在於,鹽稅,本朝初年,鹽政,循元舊製,仍行引法。
洪武年間,為抵禦外患,籌備邊儲,仿宋折中之製而行“開中法”。其法為:由戶部出榜召商,令其輸糧於邊塞或其它缺糧地方,朝廷收糧機關登記所納糧數及應支鹽數,填給倉鈔;商人持鈔投產鹽地運鹽使司換取鹽引,持引赴鹽場支鹽,運赴指定地區銷售。開中法以場鹽官收為基礎,仍屬民製、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的就場專賣製。故其產、運、銷製度大率仍元之舊,這法子固然好,
但不實際,鹽引這東西比起真金白銀還是少了些誘惑力,到永樂末朝廷為了收集更多的真金白銀,不得不發放更多的鹽引,鹽引發得太多,稅收就成了問題,為此有人就動了腦筋,廢開中法,立“綱法”。其法為:將各商所領鹽引分為10綱,編成綱冊,每年以1綱行積引,9綱行新引;綱冊上所載引數允許各商“永永百年,據為窩本”,每年照冊上舊數派行新引,綱冊上無名的商人不得加入鹽業運營。從此官不收鹽,由商人與煎戶直接交易,收買、運銷之權悉歸於商人,並得世襲。“綱法”的綱領為民製、商收、商運、商銷,這樣一來,鹽政使的地位就顯示出來了,想要窩本總得有點什麽,所以一個中等鹽商,憑著窩,年入十萬兩,相當於十個親王的年俸,二十個郡王的年俸,五千個大學士的年俸,而一個鹽政使憑著窩本可是一個中等商人的幾倍,絕對算上最富有的官職了,他仗著王振的庇護,坐上了鹽政使的寶座,一做就是三年,若不是前年他鬧出的動靜太過離譜,也不至於從這個官職上走出來,當然了他也不虧,這幾年來貪汙到手的銀子,一大半送到了京城入了王公公的口袋,自己跟在屁股後收斂了一點小財,即便是這樣他的收入也多過朝廷的一品二品大員了,非凡如此,這次鬧出的動靜這麽大,他非但沒受到任何的處罰,就是官職上也跟著升遷了好幾級,從一個七品的縣令,一躍成了戶部侍郎,從三品的官兒,旁人摸爬滾打的了一輩子也未必能做得上這個位置,而他隻是依附了王振才三年的功夫,從一點上看,王振算是把他當做自己的心腹培養了,上司如此看重,作為下屬的自當投桃報李了,這次借用言官打擊楊溥的主意,還是他想出來的,身為主謀人,他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為王振鞍前馬後的機會,眼看氣氛差不多了,才從人堆裏擠了出來,聽得百官這麽詢問,忙衝著那官兒抱了抱拳,道:“這不是看你們吵吵嚷嚷太熱鬧被吸引過來了麽?”
“王大人你是戶部的官兒,對戶部也算有些了解,你給大夥兒說說實話,這戶部到底有沒有銀子?”一個官兒越過眾人透著客套對王文問道。
這話兒無疑是百官的心聲,一方麵他們不願意相信戶部沒有銀子,苦了自己,可另一方麵,朝廷從去年年底動作也的確大了些,戰事不斷,修建宮殿、賑災,免稅各方麵都要用錢,況且這些可都是大動作,再多的銀子也不夠用,朝廷這幾年仗著開海禁、市舶司,商業上的稅收,戶部的稅收一年比一年高是不假,可也經不起如此大的動作折騰,沒銀子也說得過去,可另一方麵,他們又擔心朝廷有銀子,隻不過是礙於權貴,才想這麽一個損主意來虧了他們,所以一聽王文是戶部的侍郎,不少官兒也想問一問,也好有個底氣,若當真沒了銀子,他們罵上幾句也就算了,這日子雖苦了點,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可要是有銀子,他們鬧騰起來大可理直氣壯,就算這動靜再大一點也沒什麽幹係,大明的律法雖嚴,但律法外不外乎是人情,重要占據了道德的製高點,就算是皇上也不能把他們怎麽樣,該鬧的還是要鬧騰,虧了朝廷可以,就是不能虧了自己。這麽一想,對那官兒問出的問題就十分關注了,數百雙眼睛竟同一時間看向了王文。
戶部三品侍郎並不算是有實權的官兒,平日裏也參與不了什麽實質性的政務,但畢竟是戶部的官兒,從消息真假上還是比旁人多上幾分,況且在這之前,王振為了達到百官憎恨,已經通過其他官兒旁敲側擊問出了不少消息,這些消息融合到了他這兒,經過分析去掉那些無關緊要的也就是百官想聽到的消息了,所以麵對百官期盼的眼神,他倒也不如何驚慌,甚至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他故意擺出一副一切了然如胸的模樣,以他的模樣,神態,若不是那滾圓如球的肚子,還別說還真有幾分姿態。好生得意了一番,才聽得他開口道:“這事兒原本王某是不能與諸位說的,但朝廷這事兒做得實在不地道,我王文一向是看不慣,今日就算是得罪了內閣,話我也要說的?”
百官一聽王文語氣,紛紛豎起了耳朵。
王文醞釀了一番後,說道:“說戶部沒錢,就算諸位大人相信王某也是不信的,諸位也都是官場之人,朝廷的一舉一動也都看在眼裏,早在半月前王公公的寶船可是回到了京城,那滿滿一船的寶物諸位可都是親眼所見,就算朝廷的稅收用於了戰事,修建了宮殿,賞賜了後宮,賑災了百姓,可下西洋的寶物可是在這之後回來,據我說知,寶船運回來的寶物從朝廷拍賣行賣出了三百萬兩白銀,這筆銀子皇上的內庫拿走將近一百萬兩白銀,剩下的可都是歸了戶部,算算可是正兒八經的兩百萬兩,這筆銀子去哪兒?”
王文這話兒可不是信口開河,身為王振最信任的心腹,他自然明白想要煽動這些文官的憤怒,就必須拿出點真東西來,還得必須他們都知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信以為真,才好跟著自己鬧騰。
下西洋這事兒,在本朝可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自宣德八年鄭和去世後王景弘仍負責南京水軍的操練,朝廷鑒於他一直跟著鄭和掌管航海的線路與管理船隊,船舶的製造、航海人員的選拔,航路的確認等一係列工作都出自他的手筆,下西洋經驗豐富,在鄭和死後,朝廷任命他為寶船正使,當起領導整個船隊的重任,繼續下西洋,此番下西洋曆時五年,航線之遠,已遠遠超過鄭和,與海外各國的物資交流中帶回大量的舶來品,除了一小部分用於賞賜下西洋有功人員,大宗庫存物品運往北京。就在半年前,作為下西洋正使的王景弘承擔起下西洋大量物資善後處理和人員安置工作,於本月初官庫支胡椒、蘇木等三百萬斤,遣官運至北京交納,裝運胡椒、蘇木馬快船100艘至京。試想用100艘馬快船裝運300萬斤胡椒、蘇木從南京啟程經長江進入揚州大運河運往北京,其場麵是何等壯觀,這些寶物運至京師後,立即送入了皇家拍賣行進行拍賣,得銀子三百萬兩,按照宣宗與百官達成的協議,朝廷占寶物的三成,戶部得七成,所以此番戶部得銀足足有兩百萬兩,這事兒當時被朝廷大肆宣揚,所以但凡是京城的官兒沒有不知道的。此時被王文說來,無不氣惱,喝罵之聲絡繹不絕。
“諸位再好好想想,就在數日前,皇上命戶部撥銀兩三十萬賞賜東南沿海,邊疆將士,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足以付得起咱們這點可憐的俸祿,內閣楊大人口口聲聲說戶部沒銀子,既沒銀子,為何朝廷賞賜武將的時候,戶部就有銀子給賞賜了,還一給就是三十萬兩白銀,莫非我大明的文官不如武將麽?”
這話兒算是說到了百官的痛處,也是最關心的所在,本朝初年因戰事頻繁,北方韃子時時想著恢複祖宗基業,威脅還在,洪武爺重視武將高過文官,這個可以理解,畢竟是家國未穩,需要武將拋頭顱灑熱血,到了洪武末年,在洪武爺大力打造的八次北伐,基本上掃除了北方的威脅,到永樂年,朝廷基本上停止了對外用兵,國家的重心開始轉向內部。文官地位大大提高,到宣德年,差不多是文官把持朝政,武將攜大軍於京師門戶。雖然太祖皇帝廢除了丞相,但是很多事物還是要有人來幹。事情發展到最後內閣大學士們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閣大學士的權力越來越多,逐步成為了有權無名的宰相。除了正規場合不能出現宰相的稱呼以外,在私下交流中內閣大學士們一直被尊稱為宰相。正是由於內閣權力的擴大,致使武官方麵的五軍都督府成為了雞肋。那些武將們雖然也貴為一品,但是實際權力上相比大學士們不知差了多少倍。
不光是在京師,就是在地方上也是如此,因為國家已經進入太平盛世,對軍隊的迫切需求不是那麽明顯,武將位高權低、有名無實的情況開始出現。雖然都指揮使管理著一個省的軍隊,但是加上軍戶的家屬在內也不過幾十萬人;而品級較低的布政使卻可以管理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雖然都指揮使的官位高,但是實權小、高職位是虛的,而布政使雖然官位低,但權力是真的。這種情況不單單隻存在布政使和都指揮使之間,可以試想一下,一個隻能管理幾千軍隊的衛所長官有沒有底氣,對著官位比他低但管理著幾十萬百姓的知府吆五喝六?答案是他不敢,因為權力差的太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將的地位在不斷地下降,到了明朝後期,一個六品守備見了七品知縣要先作揖請安,而知縣甚至可以不還禮。這種禮儀規矩目前來看,還不太明顯,在文官在地位上的優越無疑是高過武將的,身為文官或多或少都帶著幾分優越感在,如今可好,東南沿海的武將非但拿到了俸祿,還額外的領取了賞銀,銀子還不少,朝廷要做什麽,莫非是因這幾場不大不小的戰事,就要恢複祖上重武輕文的路子?比起這點俸祿,這個念頭顯然更讓他們擔心了,人一旦擔心,少不了就想要依靠,想到依靠,難免想到了內閣,可內閣偏偏是這事兒的主謀之一,失望加俸祿,怒氣可想而知了。
“你們說說看,朝廷有銀子賞賜武將,為何就沒有銀子給咱們發俸祿,依我看啊,不是咱們的戶部沒有銀子,而是有人誠心偏袒武將,輕視咱們這些文官。”王文目視百官最後一錘定音的道。
洪武年間,為抵禦外患,籌備邊儲,仿宋折中之製而行“開中法”。其法為:由戶部出榜召商,令其輸糧於邊塞或其它缺糧地方,朝廷收糧機關登記所納糧數及應支鹽數,填給倉鈔;商人持鈔投產鹽地運鹽使司換取鹽引,持引赴鹽場支鹽,運赴指定地區銷售。開中法以場鹽官收為基礎,仍屬民製、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的就場專賣製。故其產、運、銷製度大率仍元之舊,這法子固然好,
但不實際,鹽引這東西比起真金白銀還是少了些誘惑力,到永樂末朝廷為了收集更多的真金白銀,不得不發放更多的鹽引,鹽引發得太多,稅收就成了問題,為此有人就動了腦筋,廢開中法,立“綱法”。其法為:將各商所領鹽引分為10綱,編成綱冊,每年以1綱行積引,9綱行新引;綱冊上所載引數允許各商“永永百年,據為窩本”,每年照冊上舊數派行新引,綱冊上無名的商人不得加入鹽業運營。從此官不收鹽,由商人與煎戶直接交易,收買、運銷之權悉歸於商人,並得世襲。“綱法”的綱領為民製、商收、商運、商銷,這樣一來,鹽政使的地位就顯示出來了,想要窩本總得有點什麽,所以一個中等鹽商,憑著窩,年入十萬兩,相當於十個親王的年俸,二十個郡王的年俸,五千個大學士的年俸,而一個鹽政使憑著窩本可是一個中等商人的幾倍,絕對算上最富有的官職了,他仗著王振的庇護,坐上了鹽政使的寶座,一做就是三年,若不是前年他鬧出的動靜太過離譜,也不至於從這個官職上走出來,當然了他也不虧,這幾年來貪汙到手的銀子,一大半送到了京城入了王公公的口袋,自己跟在屁股後收斂了一點小財,即便是這樣他的收入也多過朝廷的一品二品大員了,非凡如此,這次鬧出的動靜這麽大,他非但沒受到任何的處罰,就是官職上也跟著升遷了好幾級,從一個七品的縣令,一躍成了戶部侍郎,從三品的官兒,旁人摸爬滾打的了一輩子也未必能做得上這個位置,而他隻是依附了王振才三年的功夫,從一點上看,王振算是把他當做自己的心腹培養了,上司如此看重,作為下屬的自當投桃報李了,這次借用言官打擊楊溥的主意,還是他想出來的,身為主謀人,他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為王振鞍前馬後的機會,眼看氣氛差不多了,才從人堆裏擠了出來,聽得百官這麽詢問,忙衝著那官兒抱了抱拳,道:“這不是看你們吵吵嚷嚷太熱鬧被吸引過來了麽?”
“王大人你是戶部的官兒,對戶部也算有些了解,你給大夥兒說說實話,這戶部到底有沒有銀子?”一個官兒越過眾人透著客套對王文問道。
這話兒無疑是百官的心聲,一方麵他們不願意相信戶部沒有銀子,苦了自己,可另一方麵,朝廷從去年年底動作也的確大了些,戰事不斷,修建宮殿、賑災,免稅各方麵都要用錢,況且這些可都是大動作,再多的銀子也不夠用,朝廷這幾年仗著開海禁、市舶司,商業上的稅收,戶部的稅收一年比一年高是不假,可也經不起如此大的動作折騰,沒銀子也說得過去,可另一方麵,他們又擔心朝廷有銀子,隻不過是礙於權貴,才想這麽一個損主意來虧了他們,所以一聽王文是戶部的侍郎,不少官兒也想問一問,也好有個底氣,若當真沒了銀子,他們罵上幾句也就算了,這日子雖苦了點,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可要是有銀子,他們鬧騰起來大可理直氣壯,就算這動靜再大一點也沒什麽幹係,大明的律法雖嚴,但律法外不外乎是人情,重要占據了道德的製高點,就算是皇上也不能把他們怎麽樣,該鬧的還是要鬧騰,虧了朝廷可以,就是不能虧了自己。這麽一想,對那官兒問出的問題就十分關注了,數百雙眼睛竟同一時間看向了王文。
戶部三品侍郎並不算是有實權的官兒,平日裏也參與不了什麽實質性的政務,但畢竟是戶部的官兒,從消息真假上還是比旁人多上幾分,況且在這之前,王振為了達到百官憎恨,已經通過其他官兒旁敲側擊問出了不少消息,這些消息融合到了他這兒,經過分析去掉那些無關緊要的也就是百官想聽到的消息了,所以麵對百官期盼的眼神,他倒也不如何驚慌,甚至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他故意擺出一副一切了然如胸的模樣,以他的模樣,神態,若不是那滾圓如球的肚子,還別說還真有幾分姿態。好生得意了一番,才聽得他開口道:“這事兒原本王某是不能與諸位說的,但朝廷這事兒做得實在不地道,我王文一向是看不慣,今日就算是得罪了內閣,話我也要說的?”
百官一聽王文語氣,紛紛豎起了耳朵。
王文醞釀了一番後,說道:“說戶部沒錢,就算諸位大人相信王某也是不信的,諸位也都是官場之人,朝廷的一舉一動也都看在眼裏,早在半月前王公公的寶船可是回到了京城,那滿滿一船的寶物諸位可都是親眼所見,就算朝廷的稅收用於了戰事,修建了宮殿,賞賜了後宮,賑災了百姓,可下西洋的寶物可是在這之後回來,據我說知,寶船運回來的寶物從朝廷拍賣行賣出了三百萬兩白銀,這筆銀子皇上的內庫拿走將近一百萬兩白銀,剩下的可都是歸了戶部,算算可是正兒八經的兩百萬兩,這筆銀子去哪兒?”
王文這話兒可不是信口開河,身為王振最信任的心腹,他自然明白想要煽動這些文官的憤怒,就必須拿出點真東西來,還得必須他們都知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信以為真,才好跟著自己鬧騰。
下西洋這事兒,在本朝可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自宣德八年鄭和去世後王景弘仍負責南京水軍的操練,朝廷鑒於他一直跟著鄭和掌管航海的線路與管理船隊,船舶的製造、航海人員的選拔,航路的確認等一係列工作都出自他的手筆,下西洋經驗豐富,在鄭和死後,朝廷任命他為寶船正使,當起領導整個船隊的重任,繼續下西洋,此番下西洋曆時五年,航線之遠,已遠遠超過鄭和,與海外各國的物資交流中帶回大量的舶來品,除了一小部分用於賞賜下西洋有功人員,大宗庫存物品運往北京。就在半年前,作為下西洋正使的王景弘承擔起下西洋大量物資善後處理和人員安置工作,於本月初官庫支胡椒、蘇木等三百萬斤,遣官運至北京交納,裝運胡椒、蘇木馬快船100艘至京。試想用100艘馬快船裝運300萬斤胡椒、蘇木從南京啟程經長江進入揚州大運河運往北京,其場麵是何等壯觀,這些寶物運至京師後,立即送入了皇家拍賣行進行拍賣,得銀子三百萬兩,按照宣宗與百官達成的協議,朝廷占寶物的三成,戶部得七成,所以此番戶部得銀足足有兩百萬兩,這事兒當時被朝廷大肆宣揚,所以但凡是京城的官兒沒有不知道的。此時被王文說來,無不氣惱,喝罵之聲絡繹不絕。
“諸位再好好想想,就在數日前,皇上命戶部撥銀兩三十萬賞賜東南沿海,邊疆將士,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足以付得起咱們這點可憐的俸祿,內閣楊大人口口聲聲說戶部沒銀子,既沒銀子,為何朝廷賞賜武將的時候,戶部就有銀子給賞賜了,還一給就是三十萬兩白銀,莫非我大明的文官不如武將麽?”
這話兒算是說到了百官的痛處,也是最關心的所在,本朝初年因戰事頻繁,北方韃子時時想著恢複祖宗基業,威脅還在,洪武爺重視武將高過文官,這個可以理解,畢竟是家國未穩,需要武將拋頭顱灑熱血,到了洪武末年,在洪武爺大力打造的八次北伐,基本上掃除了北方的威脅,到永樂年,朝廷基本上停止了對外用兵,國家的重心開始轉向內部。文官地位大大提高,到宣德年,差不多是文官把持朝政,武將攜大軍於京師門戶。雖然太祖皇帝廢除了丞相,但是很多事物還是要有人來幹。事情發展到最後內閣大學士們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閣大學士的權力越來越多,逐步成為了有權無名的宰相。除了正規場合不能出現宰相的稱呼以外,在私下交流中內閣大學士們一直被尊稱為宰相。正是由於內閣權力的擴大,致使武官方麵的五軍都督府成為了雞肋。那些武將們雖然也貴為一品,但是實際權力上相比大學士們不知差了多少倍。
不光是在京師,就是在地方上也是如此,因為國家已經進入太平盛世,對軍隊的迫切需求不是那麽明顯,武將位高權低、有名無實的情況開始出現。雖然都指揮使管理著一個省的軍隊,但是加上軍戶的家屬在內也不過幾十萬人;而品級較低的布政使卻可以管理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雖然都指揮使的官位高,但是實權小、高職位是虛的,而布政使雖然官位低,但權力是真的。這種情況不單單隻存在布政使和都指揮使之間,可以試想一下,一個隻能管理幾千軍隊的衛所長官有沒有底氣,對著官位比他低但管理著幾十萬百姓的知府吆五喝六?答案是他不敢,因為權力差的太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將的地位在不斷地下降,到了明朝後期,一個六品守備見了七品知縣要先作揖請安,而知縣甚至可以不還禮。這種禮儀規矩目前來看,還不太明顯,在文官在地位上的優越無疑是高過武將的,身為文官或多或少都帶著幾分優越感在,如今可好,東南沿海的武將非但拿到了俸祿,還額外的領取了賞銀,銀子還不少,朝廷要做什麽,莫非是因這幾場不大不小的戰事,就要恢複祖上重武輕文的路子?比起這點俸祿,這個念頭顯然更讓他們擔心了,人一旦擔心,少不了就想要依靠,想到依靠,難免想到了內閣,可內閣偏偏是這事兒的主謀之一,失望加俸祿,怒氣可想而知了。
“你們說說看,朝廷有銀子賞賜武將,為何就沒有銀子給咱們發俸祿,依我看啊,不是咱們的戶部沒有銀子,而是有人誠心偏袒武將,輕視咱們這些文官。”王文目視百官最後一錘定音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