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百官也不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幾個禦史言官抬頭看了看楊崢,那意思很明顯,這事兒有些荒唐,內閣再不說點什麽隻能任由一幫太監騎在咱們文人的頭上拉屎拉尿了。


    楊崢眼觀鼻鼻觀心,一副高僧入定的模樣,全然沒說話的意思。


    百官一臉失望的嘀咕了聲各自發出了一聲歎氣。


    小皇帝顯得十分高興,雙手拍了拍道:“好一句任用閹人保社稷,八千女子保朝綱。太祖爺果然是這麽說的,朕也就放心了。”說完似怕百官有人說話,忙對身旁的太監道:“快,快奏樂,奏樂。”


    “奏樂!”阮浪尖銳的嗓音立即飄過金鑾殿外久久不去。


    幾個樂師忙奏起了曲調,大殿之中樂聲悠悠,好不熱鬧。薛大人黑著一張臉卻不是對著小皇帝,先前的銳氣被小皇帝那麽一打鬧,頓時去了幹淨,竟再也生不出半分的勇氣來,明知道這一切的背後都是王振在弄鬼,再給在自己毀壞鐵牌尋找借口,可偏生小皇帝對他信任無比,如此荒唐至極的事,小皇帝非但是信了,還如此廣而告之,他心頭的怒氣可想而知了,不由得感慨當年太祖皇帝的雷霆手段來,那會兒那個太監敢這麽做,怕是想都不敢想,可這才不足百年,王振竟堂而皇之的幹預政務,著實可恨,可恨。


    他在心裏狠很罵了幾句,竟是越想越恨,恨先帝爺對太監太過放縱,恨王振的厚顏無恥,恨內閣首輔的不作為,從年初起,王振種種作為就昭然若揭,在他與所有人都將希望寄托在內閣首輔身上的時候,堂堂大學士竟對此視而不見,但凡有異言的,不過半日的功夫,彈劾的奏章就一本接著一本上到了司禮監值房了,王振或是有意還是無意少不了進行一番打壓,久而久之,敢公然得罪王振的官兒就沒有幾個了,如今滿朝文武百官差不多有大半是出自王振門下,對其行文武官員的大禮,可恨之極,對此內閣並非一點不知道,可這麽幾年來,內閣的態度始終曖昧不清說他與司禮監有勾結又談不上,可說不是首輔對王振種種不法作為卻是不聞不問,甚至更多的時候還表示附和,讓人摸不著頭腦,今日他處處針對楊崢,並非出自他的本意,而是他想看一看楊崢的真實態度,若能及時阻止王振,那縱然平日裏有些勾勾搭搭他也能理解,身在官場誰沒有個身不由己的時候,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那是絕不能含糊的,這事兒往深處說,他就是要楊崢有個態度。


    隻可惜,楊崢的表現實在讓他感到失望透頂,如此重大的事兒竟沒有隻言片語,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所以心頭的那股怒氣全都轉到了楊崢的頭上。


    可惜的是落花有情,流水無意,楊大人好比那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台柳。


    薛大人的一腔憤怒得不到回應,心頭的鬱悶可想而知了,隻能一個勁兒猛喝酒湯,這一天他喝的酒湯足足比平日裏還多了三倍。


    比起薛大人苦惱與鬱悶,司禮監的王公公可就快活多了,太祖豎立的這塊鐵牌就好比一座大山一直壓製著他,讓他無法動彈,為此他準備了足足七年,七年來他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到哪兒都看人臉色,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他本以為外麵的那幫言官禦史怎麽著也得鬧上一鬧,卻不想結果竟好得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百官除了一個薛瑄外,難得是沒有人啃聲,害得他白白擔心了大半天。


    如今一切塵埃落定,沒了這塊太祖這塊鐵牌,一切就好辦多了,不過這還得感謝一個人他的好朋友,好對手楊崢了,金鑾殿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通過眼線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沒想到是身為堂堂內閣首輔對此一言不發,這種反常的跡象讓他感到有些意外,他從未低估過自己的對手,他相信以楊崢的聰明才智,不會不明白這件事意味著什麽,而這也是他疑惑的所在,他與楊崢關係不錯,那是以前可如今一個是內閣大臣,一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天子腳下最有權勢的兩個衙門,這種局麵並存要麽是相互幫襯,相互彼此仇視,二者存其一,但楊崢的態度一直很曖昧,既沒有明顯的合作意思,也絲毫不見爭鋒相對的勁兒,偌大的內閣衙門仿佛就如西湖裏的水,看似波濤洶湧,卻不見任何的凶險,而這也是他最怕的,隻因你看不真切,不過今日無論是從敵是友,他都對楊崢心生感激,沒有楊崢一言不發,單說鐵牌這件事他未必就能過去。這份情誼無論楊崢怎麽卡,他是認的,但在這之前他必須先除掉姓薛的,倒不是說姓薛的那幾句不中聽的話兒,他既敢這件事就料到會有這種結果,對此他並不在意,做臣子就算罵得再厲害,過了小皇帝這一關也是惘然,他恨的是對方敢公然挑戰他的權勢,既不是朋友,那就是敵人,既敵人斷然沒有容忍對方存活的道理。


    有了計較,王振喊來曹吉祥一番言語。


    後者心領神會。


    不過幾日的功夫,薛大人就攤上事兒了,而且事兒還不小。


    說是薛大人帶著一肚子怨氣返回衙門,化憤怒為力量,僅四個多月就辦完了在錦衣衛發生的十多起冤獄案。事有湊巧,薛大人辦案期間,當時錦衣衛有個已去世二年的軍官的小老婆美貌風流,與王振之侄、錦衣衛行事校尉王山私通,兩人想馬上成親,但軍官的大老婆賀氏以三年守孝期未滿為由,從中阻攔。結果引起兩人不滿。王山便唆使那軍官的小老婆狀告賀氏,說她用妖術悶死了自己的丈夫。於是由錦衣衛將賀氏扣押立案,由都察院禦史獄審訊判成死罪。素來善於查冤假錯案的薛大人立即發現其中有冤,多次要求經辦此案的監察禦史複查平反,但那些人都因害怕得罪王振而借故推諉,隻好又轉交刑部議處。待刑部查清確屬冤案後,薛大人便憤然對諸監察禦史以瀆職枉法進行了彈劾。


    這下算是徹底把王公公得罪了,他的心腹錦衣衛指揮馬順和都察院都禦史王文立即表示了不滿,二人經人指點,立即向王公公大進讒言,王公公本就對薛大人恨之入骨,聽後大怒,便令諫官彈劾薛瑄,以對當今朝廷不滿為由,定為死罪,下於錦衣衛獄中。薛瑄入獄後,許多人紛紛前往看望,但隻見他泰然自若,仍手捧《周易》在專心致誌地誦讀。通政史李錫知道後讚歎說:“真鐵漢也!”午門會審時,由王文主審提問,薛瑄當即義正詞嚴地斥責他說:“你身為禦史長官,自當迥避,安能問我!”羞得王文無言答對。薛瑄蒙冤,震動朝野,就連王振的老仆人也為之痛哭不已。王振見眾怒難犯,隻好作出退讓。後經兵部尚書王偉等上抗疏申救,才免了薛瑄死罪,將他削官為民,放回故裏,這事兒在士林之中引起了不少轟動,山西、河南、關隴一帶的讀書人紛紛為其不服,薛大人也有爭鬥的意思,在牢裏放出話兒,說什麽做官者,雖愚夫愚婦,皆當敬以臨之,不可忽也。”“愛民而民不親者,皆愛之不至也。”一時之間,薛大人為民請命,為民伸冤,動人事跡廣為流傳。就連京城的百姓也加入其中,聲勢一時無比的浩大。


    總算是薛大人知趣,知道眼前的王振有小皇帝撐腰,動靜鬧得再大,也討不到什麽好處,況且市井傳聞內閣首輔楊崢曾經去了一次牢房與薛大人進行了一番長談,原本還有意與王公公抗爭到底的薛大人忽的托人給山西、河南、關隴一帶的弟子送去了幾句話兒,大意是他心灰意冷,不想再爭,這場鬧劇才算是收了場,不過薛大人沒想到的是,這次他致仕還鄉的日子裏,一麵聚眾講學,一麵進一步深鑽細研正心複性理論,並進行更加嚴格的自我修養,使之達到了更高的境界。所著《讀書錄》名動天下,加之長期聚徒講學,按照自己的思想體係,培養造就了大量學者,創立了著稱於史的河東學派。在之後的一個多世紀裏,河東學派不斷壯大,薛瑄弟子遍及山西、陝西、河南、湖北等地,他們在弘揚薛瑄思想學說和發展程朱理學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是後話咱們暫且不提。


    且說,薛瑄致仕後,朝政算是平穩了一些日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一些不同來。


    首先是在軍事上,朝廷一改先前的溫和,化被動為主動頻頻出動,今年年初的浙江的倭寇打擊,先前小皇帝定下調子,按照太祖年定下的規定,日本朝工之船不得超過三隻,而來使之人不得過三百,不得多攜兵器等等。日本人最初奉約束,不久則貢不如期,動輒滿載方物軍械,出沒於沿海,乘機侵掠,屠殺沿海軍民。正統四年四月,倭船四十餘艘,連破台州、桃渚、寧波,大嵩二千戶沿所,又攻陷昌國衛,官庾民舍,焚劫一空。朝廷下詔加強沿海兵備,誅失事之將官三十六人。後又增設沿海防倭官,江浙一帶的將士大部分都調往寧波、溫州、台州一帶。使得浙江的兵力多餘平日的數倍。


    其次在邊疆的問題上朝廷也表現得十分猛進,自從正統四年,沐晟敗歸之後,朝廷便有意避開思任發,此番朝廷也是動用大手筆,借思任發犯景東、剽孟定,殺大候知州刀奉漢等,脅迫孟璉長官等司降之的借口,以右都督沐昂為征南將軍,兼充總兵官,右都督吳亮為副總兵官,再次征討思任發。在潞江大敗思任發。除此之外,正月初,小皇帝命成國公朱勇與太監僧保出兵喜峰口,興安伯徐亨同太監曹吉祥出界嶺口,都督陳懷同太監但住出古北口,都督馬亮同太監劉永誠出劉家口,各將精兵萬人分路征剿。令遼東及各處軍馬探敵蹤跡,搜捕剿殺。會泰寧衛頭目與肥沙衛頭目戰於鄂爾坤,泰寧衛大敗


    除了軍事上,在國庫上,朝廷也是多有改進。


    自洪武末年,浙江之溫州、處州(今浙江麗水),福建之浦城等處,皆有銀場,每年征其稅課。其後福建歲額增至三萬餘兩,浙江增至八萬餘兩,地力枯竭而民不堪命。英宗即位之初,鑒於此地百姓困苦,下詔封閉坑治,而仍有流民私開銀礦。於是福建參政宋彰,浙江參政俞士悅,奏請複開銀場,使利歸於上而“礦盜”自絕。章下三司討論,浙江按察使軒輗力持不可,他說:複開銀場僅為一時之利,而數百器用皆出自民間,恐怕有司橫加科擾,其患尤深。不如擇官典守,嚴加禁捕,盜自衰自息。朝廷用軒輗言,不開銀礦。但在今年初年,朝廷卻將複開福建浙江銀礦調子定了下去,使得處州等地流民數千人,在葉宗留、陳鑒胡的率領下,到福建福安縣采礦謀生。福建參議竺淵率官軍圍捕,被葉宗留所殺。釀成了叛亂。


    文教上也沒落後。


    二月,雲南道監察禦史計澄等奏:開科取士,務得實才。今南北直隸凡遇開科,多有詐冒。鄉貫報作生員或素無學問,請人代筆,其弊非止一端。乞敕該部會議,今後開科,令禦史親臨各處嚴加考選,必得學問優長素無過犯者令其入試。其在京如遇稱係軍生各衙門吏典、承差人等,不由學校,不經考驗,其間奸盜貪墨人等無所不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