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到最後,王振是嚎啕大哭,那牢頭本是一肚子火氣,想再給王振一點顏色看看,好讓他知道,在這一畝三分地上誰才是真正的老大,可不知是那歌聲太過悲傷,還是王振嚎啕大哭的樣子太過嚇人,牢頭竟破天荒的沒有嗬斥,仍有王振哭了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沒聽到動靜。
牢頭也沒在意,還以為是昨晚哭累了睡著了,馬上就要死了,也不能對人太苛刻,況且時辰還在,牢頭也沒讓人去催促。
卻不想到了中午時,牢房裏仍沒有半分的動靜,這下牢頭就不痛快了,雖說你是要死的人,天不怕地不怕,但沒有走出這牢房半步,你就還是這牢房裏的人,就得守這裏的規矩,天亮了就得起來。
帶著這股怒氣,牢頭親自去了一趟牢房。
見昨日一桌酒菜還在,唯獨那一團的女兒紅喝了幹淨,牢房裏還帶著昨日的酒氣,王振就睡在桌子的角落裏,雪白的長衫上沾滿了雜物,但看不見人的臉。
牢頭心頭有氣,讓人打開了牢門徑自走了進去抬起腳就往王振的後背上踢了兩腳,這兩腳的力道並不弱,擱在尋常人的身上,少不了要哀嚎兩下,但王振的身子隻是動了一下,卻沒有任何的反映。
牢頭在刑部做了三十年的牢頭,對任何的一個犯人都熟悉無比,王振身子不弱但絕對在自己踢了兩腳後能紋絲不動,況且一團女兒紅還不足以讓人醉得不省人事。
他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急忙丟了手足中酒壺,伸手翻過王振的身子,陽光下就見懷裏裏草垛上多了一灘鮮血,王振竟將酒碗摔破用碗口的鋒利插入了自己的胸口,隻因為昨夜他又哭又唱,誰也沒在意。
牢頭伸手在王振的鼻子上探了探,那還有氣息,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
牢頭臉色蒼白,作為這裏的牢頭,犯人死了他是有責任的,更何況這人身份太過特殊,一陣眩暈後,他倒也沒隱瞞的意思,當即將消息是送到了刑部。
反正人已經死了,是死是活都逃不了,好在這人是自殺的,罪責相對要輕了許多。
刑部尚書一聽知道事情鬧大了,當即上報了內閣。
楊崢第二天午後才聽到了消息,雖說早有準備,但王振真走到這一步,他還是忍不住歎了聲。
內閣也沒有停留將這消息送給了小皇帝。
小皇帝看完後一句話沒說,隻是發了一道聖旨,昭告天下就此了結。
至此,王振徹底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王振自殺在天牢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遞整個京城,對於尋常百姓而言,這不過是茶餘飯後多了一道談資的小事,還不足以讓他們展現出多大的熱情,用他們的話兒說,這都是大人物在打架,誰贏誰輸都是他們的事,與他們這幫小老百姓有何幹。
這話兒自是不錯,可與京城的這些大人物,王振的死不過是個開始。
比起王振,他的餘黨才是最大的威脅,這些年明裏暗裏依附王振的官員不在少數,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官都願意屈服在王振的淫威之下,說到底還是為了活下去,許多的官兒目的不過是讓自己一家老小好過一點,再者王振這顆大樹也足夠大,當真攀上了好日子也是有的,在這種風氣之下,整個京城的官兒竟有一大半與王振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對於這些官兒依著楊崢的意思也不能全部都追究,在當時的情況下,自己堂堂首輔都夾著尾巴做人,平日裏王振請客吃個飯什麽,自己也是去了,就是平日裏禮尚往來的事兒也不少,若連這個都是罪,那自己這個首輔也用不著當了,官場的是非並不是以吃一頓飯,收點禮物來衡量的,得看具體的事情才好定奪。
以如今楊崢的威望,這一番話又合情合理,自是得到了百官的讚同。
楊崢最怕的是因王振弄什麽牽連,再來一場胡惟庸案,藍玉這種大案,那樣大規模的廝殺實在太過血腥,他更向往的其實是宋朝那種君子協定,任何的爭鬥,那隻是針對朝堂上,一旦退出了朝堂,任何的爭鬥都可放下。
基於這一點,他將肅清王振餘黨這件事交給了於謙,以於謙的能力與為人他相信會比自己處理得更好。
事實證明他的看法是對的,這幾天無論是六部還是京城各大衙門無不是風聲鶴起,今日這個被罷了官職,明日那個坐上了六部侍郎的位置,但傳言再多,卻極少有人說於謙處置得不公平,顯而易見,在王振餘黨這件事上,於謙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眼下這局麵穩定比什麽都重要,懷柔比血腥更值得實施。
比起紫禁城的穩定,京城外就顯得緊張多了。
這天,天剛亮,往日呼嘯的北風弱了不少,整個京城也顯得熱鬧一些,躲在家裏多日的百姓以及各種小商小販都開始張羅著做生意,雖說因戰事的原因,京城的熱鬧繁華比不上往日,但隨著王振的死,朝堂的穩定,京城的百姓似多了一份信心,就連那些西洋來的商家都開始張羅著打開店門做生意了,一品居、紅袖招、醉仙樓三大青樓夜夜笙歌,絲毫沒有因戰事而生意受到冷落,反而是因戰事,街上局麵緊張,不少的王後公孫,豪門巨賈幹脆一頭紮到青樓享受往日不曾享受的溫柔,更有甚者將生意做到了被曹欽占領的五門之外,今日送個酒湯,明日賣上南方來的水果,肉鋪,生意竟比平日裏好了十幾倍還不止,消息傳來羨慕的人不少,有心也去走一遭,終究是沒那個膽量,比起生意買賣還是小命重要得多了。
曹欽的人馬隨著成功攻占了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後,人數跟著暴漲了不少,往日一直處於觀望的各路人馬也迅速加入了自己陣營。短短數日他集聚的人馬足足有三十萬之多。
第二天天一亮,沒聽到動靜。
牢頭也沒在意,還以為是昨晚哭累了睡著了,馬上就要死了,也不能對人太苛刻,況且時辰還在,牢頭也沒讓人去催促。
卻不想到了中午時,牢房裏仍沒有半分的動靜,這下牢頭就不痛快了,雖說你是要死的人,天不怕地不怕,但沒有走出這牢房半步,你就還是這牢房裏的人,就得守這裏的規矩,天亮了就得起來。
帶著這股怒氣,牢頭親自去了一趟牢房。
見昨日一桌酒菜還在,唯獨那一團的女兒紅喝了幹淨,牢房裏還帶著昨日的酒氣,王振就睡在桌子的角落裏,雪白的長衫上沾滿了雜物,但看不見人的臉。
牢頭心頭有氣,讓人打開了牢門徑自走了進去抬起腳就往王振的後背上踢了兩腳,這兩腳的力道並不弱,擱在尋常人的身上,少不了要哀嚎兩下,但王振的身子隻是動了一下,卻沒有任何的反映。
牢頭在刑部做了三十年的牢頭,對任何的一個犯人都熟悉無比,王振身子不弱但絕對在自己踢了兩腳後能紋絲不動,況且一團女兒紅還不足以讓人醉得不省人事。
他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急忙丟了手足中酒壺,伸手翻過王振的身子,陽光下就見懷裏裏草垛上多了一灘鮮血,王振竟將酒碗摔破用碗口的鋒利插入了自己的胸口,隻因為昨夜他又哭又唱,誰也沒在意。
牢頭伸手在王振的鼻子上探了探,那還有氣息,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
牢頭臉色蒼白,作為這裏的牢頭,犯人死了他是有責任的,更何況這人身份太過特殊,一陣眩暈後,他倒也沒隱瞞的意思,當即將消息是送到了刑部。
反正人已經死了,是死是活都逃不了,好在這人是自殺的,罪責相對要輕了許多。
刑部尚書一聽知道事情鬧大了,當即上報了內閣。
楊崢第二天午後才聽到了消息,雖說早有準備,但王振真走到這一步,他還是忍不住歎了聲。
內閣也沒有停留將這消息送給了小皇帝。
小皇帝看完後一句話沒說,隻是發了一道聖旨,昭告天下就此了結。
至此,王振徹底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王振自殺在天牢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遞整個京城,對於尋常百姓而言,這不過是茶餘飯後多了一道談資的小事,還不足以讓他們展現出多大的熱情,用他們的話兒說,這都是大人物在打架,誰贏誰輸都是他們的事,與他們這幫小老百姓有何幹。
這話兒自是不錯,可與京城的這些大人物,王振的死不過是個開始。
比起王振,他的餘黨才是最大的威脅,這些年明裏暗裏依附王振的官員不在少數,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官都願意屈服在王振的淫威之下,說到底還是為了活下去,許多的官兒目的不過是讓自己一家老小好過一點,再者王振這顆大樹也足夠大,當真攀上了好日子也是有的,在這種風氣之下,整個京城的官兒竟有一大半與王振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對於這些官兒依著楊崢的意思也不能全部都追究,在當時的情況下,自己堂堂首輔都夾著尾巴做人,平日裏王振請客吃個飯什麽,自己也是去了,就是平日裏禮尚往來的事兒也不少,若連這個都是罪,那自己這個首輔也用不著當了,官場的是非並不是以吃一頓飯,收點禮物來衡量的,得看具體的事情才好定奪。
以如今楊崢的威望,這一番話又合情合理,自是得到了百官的讚同。
楊崢最怕的是因王振弄什麽牽連,再來一場胡惟庸案,藍玉這種大案,那樣大規模的廝殺實在太過血腥,他更向往的其實是宋朝那種君子協定,任何的爭鬥,那隻是針對朝堂上,一旦退出了朝堂,任何的爭鬥都可放下。
基於這一點,他將肅清王振餘黨這件事交給了於謙,以於謙的能力與為人他相信會比自己處理得更好。
事實證明他的看法是對的,這幾天無論是六部還是京城各大衙門無不是風聲鶴起,今日這個被罷了官職,明日那個坐上了六部侍郎的位置,但傳言再多,卻極少有人說於謙處置得不公平,顯而易見,在王振餘黨這件事上,於謙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眼下這局麵穩定比什麽都重要,懷柔比血腥更值得實施。
比起紫禁城的穩定,京城外就顯得緊張多了。
這天,天剛亮,往日呼嘯的北風弱了不少,整個京城也顯得熱鬧一些,躲在家裏多日的百姓以及各種小商小販都開始張羅著做生意,雖說因戰事的原因,京城的熱鬧繁華比不上往日,但隨著王振的死,朝堂的穩定,京城的百姓似多了一份信心,就連那些西洋來的商家都開始張羅著打開店門做生意了,一品居、紅袖招、醉仙樓三大青樓夜夜笙歌,絲毫沒有因戰事而生意受到冷落,反而是因戰事,街上局麵緊張,不少的王後公孫,豪門巨賈幹脆一頭紮到青樓享受往日不曾享受的溫柔,更有甚者將生意做到了被曹欽占領的五門之外,今日送個酒湯,明日賣上南方來的水果,肉鋪,生意竟比平日裏好了十幾倍還不止,消息傳來羨慕的人不少,有心也去走一遭,終究是沒那個膽量,比起生意買賣還是小命重要得多了。
曹欽的人馬隨著成功攻占了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後,人數跟著暴漲了不少,往日一直處於觀望的各路人馬也迅速加入了自己陣營。短短數日他集聚的人馬足足有三十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