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42.磨心山和小獐子
今天是孫剛打算在這兒玩的最後一天,雖然很多地方都沒去過,就連離岱山不遠,以“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著名的普陀山都沒去。
孫陽由於部隊上有事,孫剛就獨自一人去爬磨心山。
磨心山位於岱山島東南部,距縣城高亭鎮兩公裏多,三麵環山,一麵臨海。山崗綿延疊翠,最高點月平崗,海拔257.1米,為岱山本島最高處。
可攬景觀日出,視野開闊。俯視四周,海中群山曆曆在目,猶如身處千島之間,被稱海上千島湖。
磨心山由慈雲極樂寺、仙芝茶園、慈雲古庵、玉佛寶塔、白峰積雪、徐福公祠等景點組成。
據說,“白峰積雪”,這一道奇景,是因海島性氣候,經常晨霧暮藹繚繞,隆冬時節,有時島上偶有降雪,待雪停後,別處很快會又顯青綠,唯磨心山上銀裝素裹,這樣就在東南海島,雪不多見的地方形成了這一奇景。
磨心山佛教氛圍很濃,沿山而建的慈雲禪寺始於乾隆年間,漁民自古和險象環生的大海打交道,所以來這裏祈求保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孫剛在進山的路上,遇到一廟會,又是舞龍又是腰鼓的,甚是熱鬧。
到達上山的路口,這裏有個門牌,旁邊還多了個香案,很多人從這裏就開始燒香了。
開始走山路,都是修了石階,剛開始的路還是比較輕鬆的。
旁邊一個岱山的姑娘,從她口中得悉,原來“磨心山”還有來由,據說,早先岱山島形如石磨,而這磨心山正處島的中間,而且是全島最高的山,因此稱作磨心山。還有一說是這座山原來很高,如能登得頂峰,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於是又叫“摩星嶺”。
到達第一個休息點,這裏供奉著土地爺。旁邊有個亭子,裏麵有幾個人在休息。
從亭子出來後,這段路比較難走了,雖然不是全路最陡的,但這時孫剛已經累了,走路已經有點吃力了。
看見有隱士居住的地方,剛才那段路結束了,前麵是一段平坦的山路。
這裏有個平台,可以遠看海。真是挨山看山,近水看水;看山心靜,看海心寬。
從這裏開始要收門票,30元一個人。
當走到能看到徐福塔後,平坦的路就此結束。
全路最陡的一段,也是最後衝刺的路,到這裏隻能撐著腰大口喘氣走了。
陡路終於結束,到達門口,最早的一個門。入口處矗立著一個牌坊,這牌坊的匾上寫著“蓬萊仙島”四個字,據工作人員介紹說那是趙樸初的手筆。1989年10月,趙樸初專程來岱,看到岱山山海美景,揮毫而書的。
遠遠看去,慈雲極樂寺很氣派,鱗次櫛比,層次分明,可以看出寺是依山勢而建,乍一看,覺得煞是壯觀,如海上小布達拉宮。
慈雲極樂寺是佛教淨土宗建築群,寺院是嚴格按江南禪院的建築風格建成的。從山門進去,左側是放生池,二進為天王殿,三進為羅漢殿,再往上是主殿三聖殿,兩側配有鍾鼓樓、僧寮,右側有膳廳,主殿後為藏經樓,再往上是舊庵及方丈院。
從最上麵開始,因為最上麵的建築是最老的佛堂,包括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極樂世界等,前來禮佛、觀看的人太多。
慈雲極樂寺中最氣派的當數三聖殿,殿宇高矗,氣魄非凡,殿四周由四十八根合抱的大柱支撐,整座大殿飛簷淩空,氣勢雄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如此氣派的殿宇,也極其罕見。
旁邊是一個旅遊團,導遊拿著小旗子,在招呼著團友燒香拜佛。
孫剛聽見她在介紹:這座大殿高達25.3米,比普陀山前寺主殿還要高出兩米。
正殿供奉三座大佛是“西方三聖”,以阿彌陀佛為主尊,觀音菩薩為左脅侍,大勢至菩薩為右脅侍。
三座大佛連座基高達10米,站在殿前瞻仰大佛的尊容慈顏,得把頭仰得很高。
後殿供奉著15尊觀音玉佛,大殿兩側列四十八尊阿彌陀佛,與支撐大殿的四十八立柱相應合。
殿宇兩側,有兩排三層的廂房,使整個主殿建築顯得巍峨。
從主殿出,往上走完一段陡陡的台階,就來到慈雲古庵。
聽那導遊介紹,這座古庵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曆史了,現在的慈雲極樂寺就是在這座古庵的基礎上擴建的。
庵內有現龍井、華藏世界等景觀。
從磨心山整個建築結構看,慈雲極樂寺居山正中,往東經過一條鵝卵石鋪成的遊步道,就是“玉佛寶塔”了,從遠處看,北靠青山,南麵大海,巍然傲然挺拔。
塔前有一雙體亭,亭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亭”,這裏是觀景的好地方。
此時霧已散盡,陽光明媚,空氣明朗,海麵上星羅棋布,交縱橫的街道,平地升起的樓房,綿長繁榮的漁港,盡收眼底。
別人說這塔有62米高,如果能登上寶塔那就更能站得高看得遠,一聽說登塔要爬260多個台階,很多人都望塔興歎了,孫剛卻跟著那團裏的幾個人一起上了。塔內的石階很陡,又窄,隻容兩個人緊挨著走,每到一層小歇片刻。塔內共九層,每層都供奉著漢白玉佛像,故稱“玉佛寶塔”。
孫剛塔頂,四麵臨風,讓人心胸豁然、輕鬆多了,天好像更近了。
極目遠眺,海天一色,遙看群山眾舟,海中漁船帆帆點點,海麵鱗光波動,遠處群山若隱若現,尤如身處海市蜃樓。令人開懷舒暢,慨感自然之大。
真是寶塔攬勝,岱山全景一覽無餘,較塔下所見又是一種不同的感受,算是不虛此登。
山左主建築為“仙芝茶莊”,山右主建築為“玉佛寶塔”,其間配以亭子、碑林等建築小品,整個建築顯得莊重、嚴謹又不失典雅。
寺內一排圍牆上共鑲嵌了十一塊黑色大理石,組成了一堵碑牆,每塊碑上的字,都為陰雕,然後塗上真金粉,最後用生漆在石麵上塗上三層,因此,這碑雖然經多年風吹雨打,還是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詩碑的內容是“蓬萊十景詩”。
岱山自古稱蓬萊仙島,早在清朝已形成“十景”,不少文人墨客曾為之賦詩題留,這兒是選取了清末文人劉夢蘭寫的十景詩,分別是蒲門曉日”、“石壁殘照”、“南浦歸帆”、“竹峙怒濤”、“白峰積雪”、“鹿欄晴沙”、“石橋春漲”、“橫街魚市”、“漁山蜃樓”、“衢港漁火”。
由浙江省近年來很有名氣的十位中青年書法家撰寫的碑文,字體各異,風格不一,結構自然,筆力蒼勁。
梵穀清音,在慈雲極樂寺山門邊,是一岩洞,洞內陰涼透寒,底有一水池,洞頂岩縫中滲出的水滴落在池中不時珠落玉盤般清脆的聲音,洞徑立一尊楊枝觀音,聖瓶中流出的岩泉格外甘甜。一進此洞,可謂其氣沁人肺,其音悅人耳,其水潤人心,意趣盎然。
另外,還有一華藏世界,“華藏世界”的匾,是由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葛德瑞手書。
走進華藏世界,這裏牆壁和篷頂全部是特種鏡子玻璃,關上門,分不出南北,正中是一尊阿彌陀佛,兩側各一盞蓮花燈,頂部正中掛著一盞大吊燈,燈光一照,頓時變幻出無數尊大佛和無數盞蓮燈,讓人置身於神奇世界中。
根據《華嚴經》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描述,利用光學和折射的原理,展現極樂世界的情景,使人遐想連篇。
“華藏世界”的含義為華”代表天,“藏”代表地,意為天地廣袤乃西方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的景觀目前國內獨一無二。
徐福廣場是一座圓形廣場。中間立一徐福雕像,連基座高二十多米,雕像昂首挺胸,麵東而立,立像通體由石瑩石雕成。雕像四周,由八卦圖構成的水池、草坪圍成,童男童女的群雕像環立其間,整個廣場呈圓形。入口處門闕,兩邊排列著仿古八卦柱,采用仿古式鋼筋混凝土精製而成的。
傳說秦始王曾遣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到此尋長生不老之藥,因而得名。
覽過慈雲庵舊寺後,來到寺東側山坡約100米處的望海亭,該亭由兩個六角亭巧妙拚接,亭內石板鋪地,圍設有木欄、石雕、玻璃瓦蓋頂,頂尖塑有雙鶴,十個飛簷翹角,均塑龍鳳。站在亭中,涼風習習,俯視四周,港灣、漁船、鹽場、縣城新姿盡收眼底。
極目四望,海中群山曆曆在目,猶如顆顆綠寶石撒在碧海中,水天相接處,大輪船成了小舟,劃過幾條波痕緩緩駛向遠方,但很快,大海又恢複成了一麵平鏡子。
山上若有雲霧,景觀最美不過了,俯瞰四方,萬物變幻莫測,碧海綠洲,時隱時現,恍入蓬萊仙境。
仙芝茶園位於磨心山上慈雲極樂寺周圍。
一大片翠綠的茶園豁然眼前了,青翠的茶園上彌漫著霧氣,如裹著輕紗一般,一層層、一片片,像綠色波浪翻湧,一浪挨著一浪。大夥兒發出“哇”的驚歎聲。
山坡四周碧綠青翠的“蓬萊仙芝”一壟壟,一塊塊,鬱鬱蔥蔥。
據茶莊老板說,磨心山的茶園有280畝,每年可產茶幾萬斤,但產在清明、穀雨之前的好茶隻有幾百斤,這時候產出來的茶當地人命名為“蓬萊仙芝”,色味俱佳。可以與西湖龍井、開化龍頂、仙居碧螺春等齊名。
從茶園地遠看,海,小島,藍天,連成一片。
聽說如果來得巧,可以看到采茶女采茶時優美的姿態和茶葉製作的全過程。
雨霧迷濛綠茶抽出嫩葉,青翠欲滴,采茶姑娘身背茶籮,邊采邊哼著輕快的山歌,優美的歌聲在山間回蕩,更給古刹慈雲禪寺增添了異彩。
“沒能一飽采茶美景和製茶工藝之眼福,可不能過對著山海品茗之口福。”孫剛心裏想著。
孫剛略作歇息,離吃飯還有些許時候,心中惦記著品茶,又往仙芝茶莊去了。
“人居草木之中”故為茶,在忙碌的生活中留一刻閑暇,享受閑適如茶的心情,真的很難得。
想著想著,似乎看到嫋嫋上升的茶氣,嗅著淡雅清香的茶味,心情如青氣飄飄然放鬆多了……
喝了幾杯“蓬萊仙芝”,孫剛買了幾盒,給爺爺嚐嚐,孫剛的爺爺最喜歡喝茶。
休息了一會兒,就往山頂登去,山間石階上沒幾個人了,很多人都是到慈雲寺禮佛的。
從山頂望下去,寺廟的規模不小,有幾分靈隱寺的感覺。對於不信佛的大多數人,遊磨心山的最好方式就是開車到山頂側門,然後步行到望海亭,就會被眼底的海島圖景和沙盤一樣的岱山縣城觸動。
磨心山海拔250米以上,是岱山島的製高點,所以在這裏看海景絕對是大視野。進港的客船、不知是哪所學校的塑膠操場、周圍密布的島礁,小島的生活很近很直觀地鋪展。
這裏不是華美的度假勝地,卻是活著的海邊小城。
從山頂往山下走的時候,孫剛石階旁邊的樹林裏有幾棵樹,在陽光照耀及微風吹動下閃閃發光。
孫剛往周圍望了望,這會兒還真沒人,畢竟現在是中午吃飯,一般旅客都找地方吃飯去了。
靠近一看,那幾棵樹其嫩梢、嫩葉密被金黃色絹毛,就是它們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點點光芒。
每棵上麵有個牌子,寫著“舟山新木薑子。”下麵有詳細介紹舟山市市樹,舟山新木薑子屬樟科常綠喬木,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後來經過孫剛上網查找了解,舟山新木薑子樹幹通直、材質優良、根係發達、抗風力強、適應性廣。其樹姿美觀,一年有2至3次觀葉期,1次觀花觀果期,紅果滿掛枝梢,花果黃白相襯,配以綠葉,更顯秀麗。舟山新木薑子季相變化明顯,色彩鮮明,用做庭院樹、行道樹,可大大豐富園林綠化中的色彩,使城市園林景觀輪廓清晰,美觀自然。
趁著周圍沒人,孫剛掰了幾根小拇指粗細的樹枝,直接扡插在空間裏。
幹完這一切,像做賊似的,心虛的看看四周,沒人才回到石階上,孫剛拍拍身上的灰塵,亦步亦趨的下山了。
孫剛哼著小曲,往山下走去,忽然間,前麵的石階邊的排水溝裏,站著一隻小動物,看到有人,小動物居然沒有跑。
孫剛趕緊上去查看,小動物灰褐色的皮毛,背部有白斑和白紋,很像小鹿。它並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了,看起來小動物腿似乎還很軟,看著孫剛,小動物的眼睛裏流露出緊張的神情。
觀察了一下,孫剛確定這是一隻小獐子。
野生獐子曾經遍布全國各地,可由於濫捕濫殺,近年來野生獐數量銳減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獐是梅花鹿的近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公認是最古老的鹿科動物。根據前幾年調查,全世界野生獐大約隻有1萬多隻,舟山群島占了差不多一半。
如今,舟山群島的野生獐還不到1500隻了。
打獵一般忌諱傷害幼崽,可小獐子卻不斷遭到捕殺,因為它們身上有獐寶。
獐子身體構造特殊,它有兩個胃,一個奶胃,一個草胃。小獐子的奶胃有點特殊,它們喝下的奶水在奶胃裏會大量沉積,凝結成塊。獐寶被認為是名貴藥材,主治小兒“奶癆”等消化不良症。
每年5月到8月,是野生獐子生育季節,盜獵者也大批進入舟山群島。
這些年,盜獵者還教會了本地農民放套子、鐵夾子。這使得盜獵野生獐更加隱蔽,更難被。一隻幼獐如果獐寶多的話,可以賣到3000元,通常情況下,也能賣1000多元。
此外,近年大力推行退耕還林,使適合野生獐子生存的茅草山坡不斷減少,這也是野生獐種群減少的一個原因。
孫剛抱起小獐子時,它拚命地掙紮,身子還在微微發顫。
放下來之後,小家夥還哀哀鳴叫,聲音很微弱,孫剛這才注意到,它的腹部還墜著半截臍帶。
孫剛看看周圍,卻找不到它母親的身影。
“這要是放在著,不是餓死也被別人抱走換錢了。”孫剛想道。
“小家夥,跟我走吧,我給你安排個好去處。”孫剛對著小獐子說道。
孫剛抱起來,往裏麵密林裏鑽去,閃身進入空間。
剛進入空間的小家夥還很緊張,時不時的鳴叫幾聲,看來是餓了。
孫剛用空間水給它喂點水,看著小獐子伸出舌頭一舔一舔的喝水。
沒有奶粉,孫剛隻好弄幾個桃子,把水蜜桃用手捏爛,弄成汁水,喂小獐子喝下。
喝飽後,孫剛就把空間裏以前的狗屋收拾一下,暫時讓小獐子住到裏麵,可能是受到了驚嚇,很長沒休息了,吃飽後的小獐子直接就呼呼大睡。
141-142.磨心山和小獐子
141-142.磨心山和小獐子
今天是孫剛打算在這兒玩的最後一天,雖然很多地方都沒去過,就連離岱山不遠,以“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著名的普陀山都沒去。
孫陽由於部隊上有事,孫剛就獨自一人去爬磨心山。
磨心山位於岱山島東南部,距縣城高亭鎮兩公裏多,三麵環山,一麵臨海。山崗綿延疊翠,最高點月平崗,海拔257.1米,為岱山本島最高處。
可攬景觀日出,視野開闊。俯視四周,海中群山曆曆在目,猶如身處千島之間,被稱海上千島湖。
磨心山由慈雲極樂寺、仙芝茶園、慈雲古庵、玉佛寶塔、白峰積雪、徐福公祠等景點組成。
據說,“白峰積雪”,這一道奇景,是因海島性氣候,經常晨霧暮藹繚繞,隆冬時節,有時島上偶有降雪,待雪停後,別處很快會又顯青綠,唯磨心山上銀裝素裹,這樣就在東南海島,雪不多見的地方形成了這一奇景。
磨心山佛教氛圍很濃,沿山而建的慈雲禪寺始於乾隆年間,漁民自古和險象環生的大海打交道,所以來這裏祈求保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孫剛在進山的路上,遇到一廟會,又是舞龍又是腰鼓的,甚是熱鬧。
到達上山的路口,這裏有個門牌,旁邊還多了個香案,很多人從這裏就開始燒香了。
開始走山路,都是修了石階,剛開始的路還是比較輕鬆的。
旁邊一個岱山的姑娘,從她口中得悉,原來“磨心山”還有來由,據說,早先岱山島形如石磨,而這磨心山正處島的中間,而且是全島最高的山,因此稱作磨心山。還有一說是這座山原來很高,如能登得頂峰,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於是又叫“摩星嶺”。
到達第一個休息點,這裏供奉著土地爺。旁邊有個亭子,裏麵有幾個人在休息。
從亭子出來後,這段路比較難走了,雖然不是全路最陡的,但這時孫剛已經累了,走路已經有點吃力了。
看見有隱士居住的地方,剛才那段路結束了,前麵是一段平坦的山路。
這裏有個平台,可以遠看海。真是挨山看山,近水看水;看山心靜,看海心寬。
從這裏開始要收門票,30元一個人。
當走到能看到徐福塔後,平坦的路就此結束。
全路最陡的一段,也是最後衝刺的路,到這裏隻能撐著腰大口喘氣走了。
陡路終於結束,到達門口,最早的一個門。入口處矗立著一個牌坊,這牌坊的匾上寫著“蓬萊仙島”四個字,據工作人員介紹說那是趙樸初的手筆。1989年10月,趙樸初專程來岱,看到岱山山海美景,揮毫而書的。
遠遠看去,慈雲極樂寺很氣派,鱗次櫛比,層次分明,可以看出寺是依山勢而建,乍一看,覺得煞是壯觀,如海上小布達拉宮。
慈雲極樂寺是佛教淨土宗建築群,寺院是嚴格按江南禪院的建築風格建成的。從山門進去,左側是放生池,二進為天王殿,三進為羅漢殿,再往上是主殿三聖殿,兩側配有鍾鼓樓、僧寮,右側有膳廳,主殿後為藏經樓,再往上是舊庵及方丈院。
從最上麵開始,因為最上麵的建築是最老的佛堂,包括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極樂世界等,前來禮佛、觀看的人太多。
慈雲極樂寺中最氣派的當數三聖殿,殿宇高矗,氣魄非凡,殿四周由四十八根合抱的大柱支撐,整座大殿飛簷淩空,氣勢雄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如此氣派的殿宇,也極其罕見。
旁邊是一個旅遊團,導遊拿著小旗子,在招呼著團友燒香拜佛。
孫剛聽見她在介紹:這座大殿高達25.3米,比普陀山前寺主殿還要高出兩米。
正殿供奉三座大佛是“西方三聖”,以阿彌陀佛為主尊,觀音菩薩為左脅侍,大勢至菩薩為右脅侍。
三座大佛連座基高達10米,站在殿前瞻仰大佛的尊容慈顏,得把頭仰得很高。
後殿供奉著15尊觀音玉佛,大殿兩側列四十八尊阿彌陀佛,與支撐大殿的四十八立柱相應合。
殿宇兩側,有兩排三層的廂房,使整個主殿建築顯得巍峨。
從主殿出,往上走完一段陡陡的台階,就來到慈雲古庵。
聽那導遊介紹,這座古庵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曆史了,現在的慈雲極樂寺就是在這座古庵的基礎上擴建的。
庵內有現龍井、華藏世界等景觀。
從磨心山整個建築結構看,慈雲極樂寺居山正中,往東經過一條鵝卵石鋪成的遊步道,就是“玉佛寶塔”了,從遠處看,北靠青山,南麵大海,巍然傲然挺拔。
塔前有一雙體亭,亭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亭”,這裏是觀景的好地方。
此時霧已散盡,陽光明媚,空氣明朗,海麵上星羅棋布,交縱橫的街道,平地升起的樓房,綿長繁榮的漁港,盡收眼底。
別人說這塔有62米高,如果能登上寶塔那就更能站得高看得遠,一聽說登塔要爬260多個台階,很多人都望塔興歎了,孫剛卻跟著那團裏的幾個人一起上了。塔內的石階很陡,又窄,隻容兩個人緊挨著走,每到一層小歇片刻。塔內共九層,每層都供奉著漢白玉佛像,故稱“玉佛寶塔”。
孫剛塔頂,四麵臨風,讓人心胸豁然、輕鬆多了,天好像更近了。
極目遠眺,海天一色,遙看群山眾舟,海中漁船帆帆點點,海麵鱗光波動,遠處群山若隱若現,尤如身處海市蜃樓。令人開懷舒暢,慨感自然之大。
真是寶塔攬勝,岱山全景一覽無餘,較塔下所見又是一種不同的感受,算是不虛此登。
山左主建築為“仙芝茶莊”,山右主建築為“玉佛寶塔”,其間配以亭子、碑林等建築小品,整個建築顯得莊重、嚴謹又不失典雅。
寺內一排圍牆上共鑲嵌了十一塊黑色大理石,組成了一堵碑牆,每塊碑上的字,都為陰雕,然後塗上真金粉,最後用生漆在石麵上塗上三層,因此,這碑雖然經多年風吹雨打,還是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詩碑的內容是“蓬萊十景詩”。
岱山自古稱蓬萊仙島,早在清朝已形成“十景”,不少文人墨客曾為之賦詩題留,這兒是選取了清末文人劉夢蘭寫的十景詩,分別是蒲門曉日”、“石壁殘照”、“南浦歸帆”、“竹峙怒濤”、“白峰積雪”、“鹿欄晴沙”、“石橋春漲”、“橫街魚市”、“漁山蜃樓”、“衢港漁火”。
由浙江省近年來很有名氣的十位中青年書法家撰寫的碑文,字體各異,風格不一,結構自然,筆力蒼勁。
梵穀清音,在慈雲極樂寺山門邊,是一岩洞,洞內陰涼透寒,底有一水池,洞頂岩縫中滲出的水滴落在池中不時珠落玉盤般清脆的聲音,洞徑立一尊楊枝觀音,聖瓶中流出的岩泉格外甘甜。一進此洞,可謂其氣沁人肺,其音悅人耳,其水潤人心,意趣盎然。
另外,還有一華藏世界,“華藏世界”的匾,是由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葛德瑞手書。
走進華藏世界,這裏牆壁和篷頂全部是特種鏡子玻璃,關上門,分不出南北,正中是一尊阿彌陀佛,兩側各一盞蓮花燈,頂部正中掛著一盞大吊燈,燈光一照,頓時變幻出無數尊大佛和無數盞蓮燈,讓人置身於神奇世界中。
根據《華嚴經》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描述,利用光學和折射的原理,展現極樂世界的情景,使人遐想連篇。
“華藏世界”的含義為華”代表天,“藏”代表地,意為天地廣袤乃西方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的景觀目前國內獨一無二。
徐福廣場是一座圓形廣場。中間立一徐福雕像,連基座高二十多米,雕像昂首挺胸,麵東而立,立像通體由石瑩石雕成。雕像四周,由八卦圖構成的水池、草坪圍成,童男童女的群雕像環立其間,整個廣場呈圓形。入口處門闕,兩邊排列著仿古八卦柱,采用仿古式鋼筋混凝土精製而成的。
傳說秦始王曾遣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到此尋長生不老之藥,因而得名。
覽過慈雲庵舊寺後,來到寺東側山坡約100米處的望海亭,該亭由兩個六角亭巧妙拚接,亭內石板鋪地,圍設有木欄、石雕、玻璃瓦蓋頂,頂尖塑有雙鶴,十個飛簷翹角,均塑龍鳳。站在亭中,涼風習習,俯視四周,港灣、漁船、鹽場、縣城新姿盡收眼底。
極目四望,海中群山曆曆在目,猶如顆顆綠寶石撒在碧海中,水天相接處,大輪船成了小舟,劃過幾條波痕緩緩駛向遠方,但很快,大海又恢複成了一麵平鏡子。
山上若有雲霧,景觀最美不過了,俯瞰四方,萬物變幻莫測,碧海綠洲,時隱時現,恍入蓬萊仙境。
仙芝茶園位於磨心山上慈雲極樂寺周圍。
一大片翠綠的茶園豁然眼前了,青翠的茶園上彌漫著霧氣,如裹著輕紗一般,一層層、一片片,像綠色波浪翻湧,一浪挨著一浪。大夥兒發出“哇”的驚歎聲。
山坡四周碧綠青翠的“蓬萊仙芝”一壟壟,一塊塊,鬱鬱蔥蔥。
據茶莊老板說,磨心山的茶園有280畝,每年可產茶幾萬斤,但產在清明、穀雨之前的好茶隻有幾百斤,這時候產出來的茶當地人命名為“蓬萊仙芝”,色味俱佳。可以與西湖龍井、開化龍頂、仙居碧螺春等齊名。
從茶園地遠看,海,小島,藍天,連成一片。
聽說如果來得巧,可以看到采茶女采茶時優美的姿態和茶葉製作的全過程。
雨霧迷濛綠茶抽出嫩葉,青翠欲滴,采茶姑娘身背茶籮,邊采邊哼著輕快的山歌,優美的歌聲在山間回蕩,更給古刹慈雲禪寺增添了異彩。
“沒能一飽采茶美景和製茶工藝之眼福,可不能過對著山海品茗之口福。”孫剛心裏想著。
孫剛略作歇息,離吃飯還有些許時候,心中惦記著品茶,又往仙芝茶莊去了。
“人居草木之中”故為茶,在忙碌的生活中留一刻閑暇,享受閑適如茶的心情,真的很難得。
想著想著,似乎看到嫋嫋上升的茶氣,嗅著淡雅清香的茶味,心情如青氣飄飄然放鬆多了……
喝了幾杯“蓬萊仙芝”,孫剛買了幾盒,給爺爺嚐嚐,孫剛的爺爺最喜歡喝茶。
休息了一會兒,就往山頂登去,山間石階上沒幾個人了,很多人都是到慈雲寺禮佛的。
從山頂望下去,寺廟的規模不小,有幾分靈隱寺的感覺。對於不信佛的大多數人,遊磨心山的最好方式就是開車到山頂側門,然後步行到望海亭,就會被眼底的海島圖景和沙盤一樣的岱山縣城觸動。
磨心山海拔250米以上,是岱山島的製高點,所以在這裏看海景絕對是大視野。進港的客船、不知是哪所學校的塑膠操場、周圍密布的島礁,小島的生活很近很直觀地鋪展。
這裏不是華美的度假勝地,卻是活著的海邊小城。
從山頂往山下走的時候,孫剛石階旁邊的樹林裏有幾棵樹,在陽光照耀及微風吹動下閃閃發光。
孫剛往周圍望了望,這會兒還真沒人,畢竟現在是中午吃飯,一般旅客都找地方吃飯去了。
靠近一看,那幾棵樹其嫩梢、嫩葉密被金黃色絹毛,就是它們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點點光芒。
每棵上麵有個牌子,寫著“舟山新木薑子。”下麵有詳細介紹舟山市市樹,舟山新木薑子屬樟科常綠喬木,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後來經過孫剛上網查找了解,舟山新木薑子樹幹通直、材質優良、根係發達、抗風力強、適應性廣。其樹姿美觀,一年有2至3次觀葉期,1次觀花觀果期,紅果滿掛枝梢,花果黃白相襯,配以綠葉,更顯秀麗。舟山新木薑子季相變化明顯,色彩鮮明,用做庭院樹、行道樹,可大大豐富園林綠化中的色彩,使城市園林景觀輪廓清晰,美觀自然。
趁著周圍沒人,孫剛掰了幾根小拇指粗細的樹枝,直接扡插在空間裏。
幹完這一切,像做賊似的,心虛的看看四周,沒人才回到石階上,孫剛拍拍身上的灰塵,亦步亦趨的下山了。
孫剛哼著小曲,往山下走去,忽然間,前麵的石階邊的排水溝裏,站著一隻小動物,看到有人,小動物居然沒有跑。
孫剛趕緊上去查看,小動物灰褐色的皮毛,背部有白斑和白紋,很像小鹿。它並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了,看起來小動物腿似乎還很軟,看著孫剛,小動物的眼睛裏流露出緊張的神情。
觀察了一下,孫剛確定這是一隻小獐子。
野生獐子曾經遍布全國各地,可由於濫捕濫殺,近年來野生獐數量銳減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獐是梅花鹿的近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公認是最古老的鹿科動物。根據前幾年調查,全世界野生獐大約隻有1萬多隻,舟山群島占了差不多一半。
如今,舟山群島的野生獐還不到1500隻了。
打獵一般忌諱傷害幼崽,可小獐子卻不斷遭到捕殺,因為它們身上有獐寶。
獐子身體構造特殊,它有兩個胃,一個奶胃,一個草胃。小獐子的奶胃有點特殊,它們喝下的奶水在奶胃裏會大量沉積,凝結成塊。獐寶被認為是名貴藥材,主治小兒“奶癆”等消化不良症。
每年5月到8月,是野生獐子生育季節,盜獵者也大批進入舟山群島。
這些年,盜獵者還教會了本地農民放套子、鐵夾子。這使得盜獵野生獐更加隱蔽,更難被。一隻幼獐如果獐寶多的話,可以賣到3000元,通常情況下,也能賣1000多元。
此外,近年大力推行退耕還林,使適合野生獐子生存的茅草山坡不斷減少,這也是野生獐種群減少的一個原因。
孫剛抱起小獐子時,它拚命地掙紮,身子還在微微發顫。
放下來之後,小家夥還哀哀鳴叫,聲音很微弱,孫剛這才注意到,它的腹部還墜著半截臍帶。
孫剛看看周圍,卻找不到它母親的身影。
“這要是放在著,不是餓死也被別人抱走換錢了。”孫剛想道。
“小家夥,跟我走吧,我給你安排個好去處。”孫剛對著小獐子說道。
孫剛抱起來,往裏麵密林裏鑽去,閃身進入空間。
剛進入空間的小家夥還很緊張,時不時的鳴叫幾聲,看來是餓了。
孫剛用空間水給它喂點水,看著小獐子伸出舌頭一舔一舔的喝水。
沒有奶粉,孫剛隻好弄幾個桃子,把水蜜桃用手捏爛,弄成汁水,喂小獐子喝下。
喝飽後,孫剛就把空間裏以前的狗屋收拾一下,暫時讓小獐子住到裏麵,可能是受到了驚嚇,很長沒休息了,吃飽後的小獐子直接就呼呼大睡。
141-142.磨心山和小獐子
141-142.磨心山和小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