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美味桂花糕


    果園裏,桂樹芳香襲人。就是這淡淡芳香的桂花,讓孫剛想起了桂花糕。


    桂花糕,是一種可口甜食。是一種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糕點。言外之意,要把桂花的芳香變成聞得到、吞得下的一種隨心所欲的飲食。


    桂花糕的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簡單,種類多種多樣,滿足人們對於味道的各種需求。並且擁有美麗的曆史傳說,更增添了桂花糕的曆史價值。


    “媽,你會做桂花糕嗎?”孫剛在吃飯的時候,問起來。


    “會啊,當年我還是姑娘的時候,經常做,那時候村子裏就你外婆家有兩棵桂花樹。”孫媽自豪的說道。


    “那我去弄點兒桂花,你給我做啊。”


    “好,你個貪吃的家夥。”


    暖暖的秋陽照在桂花樹上的時候,孫剛就站在椅子上,扳彎桂花樹枝,將金黃色的桂花一點點地捋下來,放進淘米籮裏。


    摘下來的桂花需剔除雜質,再用清水漂洗過濾,瀝幹水分,放在陽光下曝曬。滿席黃燦燦的桂花,在陽光下閃著金光,遠遠地,就能聞到撲鼻的幽香。桂花采集完畢,就可以熬製桂花飴了。


    桂花飴是製作桂花糕的重要原料。熬製時,在大鐵鍋裏放進洗淨的桂花、冰糖和水,並控製好冰糖和水的比例。


    灶膛裏架上由樹根、雜樹剖成的劈柴。劈柴火力旺,燃燒均勻而持久,也易於控製火候,不致於熬糊。


    這時的孫媽很是忙碌。她一會兒到灶膛裏添柴火,一會兒到灶台前攪動鍋裏的桂花和冰糖,防止鍋底的桂花冰糖粘鍋燒焦。


    孫剛想幫媽媽燒火,孫媽不讓他插手,怕孫剛掌握不好火候,熬糊了就會有一股子怪味。


    鍋裏的水分越來越少,冰糖與桂花漸漸融合成粘稠狀,冒出來的蒸汽散發出馥鬱的香味,溢滿了屋子。站在濃香四溢的屋子裏,似乎透心透肺都是怡人的幽香。


    孫媽告訴孫剛,這時香甜的桂花飴便熬好了。


    製作桂花糕需要糯米粉,桂花飴隻是配料,糯米粉往往提前備好。


    糯米粉在農村是用來做湯圓的,或者煎糯米餅的,很多家庭都是現成的。


    有了桂花飴和糯米粉,接下來孫媽就開始製作桂花糕了。


    先將糯米粉倒入麵盆裏,再倒進一些桂花飴,兌涼開水反複揉捏,使其混合均勻。這揉捏的活不用說,是孫剛來幹的。


    做好後的桂花糕是白中帶一點黃,摸上去粘粘的,好象可以把桂花糕粘在手上。


    接著將揉成綿韌狀的糯米粉搓成長條形並切成塊,放在蒸屜裏,籠屜上鋪著幹淨的細紗布,然後將蒸屜端放在盛水的大鐵鍋裏,蓋上鍋蓋,架上劈柴慢慢蒸熟。


    不一會兒,小院裏到處飄滿了桂花的香味,仿佛進入了一個人間仙境。


    半個小時後,就可以聞到蒸屜口飄出桂花糕的清香。


    孫媽一拿出鍋,孫剛迫不及待撚一塊,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也沒來的及看看樣子。


    起籠後的桂花糕,幽香撲鼻,甜而不膩,咬上一口,吃起來軟軟的,糯糯的,齒頰留香,一直甜到心裏。


    孫媽著急地說:“慢慢吃,小心燙著。”


    在堂屋看電視的爸爸也被這香味引出洞來,大聲叫道:“可以吃了吧怎麽不叫上我啊”


    他到廚房一見桌子上熱氣騰騰的桂花糕,拿起一塊連忙塞進嘴裏,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嘴裏發出模糊的聲音:“好吃好吃”


    看著他那饞樣,孫媽又忍不住笑罵道:“你們爺兒倆一個德性,見到吃的就這樣。”


    孫剛和爸爸相視一笑。


    這時候,孫剛才有心情去觀看剛出籠的桂花糕。


    剛出籠的桂花糕略呈玉色微透明,晶瑩剔透,宛如白玉。周圍灑滿金黃色的桂花,有時拿在手上,竟不忍心馬上將它吃掉。


    拿起一塊塞進嘴裏。咬上一口,糯糯的、軟軟的,滿嘴都是桂花的清香。這時孫剛覺得,這是人間最美味的糕點。


    “剛娃,別光顧著吃了,給你爺爺奶奶,還有外公外婆送點兒過去嚐嚐,趁熱。”孫媽對著狼吞虎咽的兒子說道。


    “好嘞,”孫剛咽下去最後一口桂花糕,拿著瓷缽裝了一些。


    這次孫剛捋下來不少桂花,都曬幹收藏起來了,以後想吃就可以直接做。


    孫剛給老人送去之後,就連不怎麽吃甜食的爺爺都吃了好幾塊,直誇孫**手藝不錯。


    看著外婆細細的品味著桂花糕,孫剛的思緒回到了小時候。


    印象中,兒時外婆家門口有兩棵桂花樹最為茂密,聽外婆說,這是丹桂,兩棵樹整體樹形茂密,像兩把巨大的綠傘。


    一到八月,樹上的丹桂悄悄地開花了,它們細細碎碎、輕輕柔柔的樣子很招人喜歡,遠看,如同滿天的繁星,布滿桂樹每一處的枝頭,它們的芳香飄得很遠很遠。


    於是,心靈手巧的外婆,做起了桂花糕。她先是將桂花采摘回來,經沸水稍燙一下,撈起來晾幹,加入白糖,密封於玻璃瓶中待用,名之曰收藏桂花。別小看這一道工序,這是一種原汁原味的桂花保鮮小技。這樣一來,無論是做成桂花藕粉還是桂花蜜棗茶,還有桂花糖都可以恰到好處地用得上它。


    作為小孩子的孫剛,還有一些表哥表姐,也特別喜歡吃外婆做的桂花糕。


    糯米粉和粳米粉都是事先磨好了的,將這些糕粉混合之後,進行細篩,加入白砂糖,用清水攪拌均勻,再加上攪拌好了的糕粉放到籠上蒸一刻鍾,然後取出來,將糕粉用濕紗布包住,不斷地揉捏,直到表麵光滑,糕粉細膩為止。


    接下來,把糕粉拉成長條,抹上植物油,輕柔地撒上一層桂花,點點綴綴,桂花之美很養眼,幽幽的香飄滿一屋,最後切成任意塊形,入口芳香。


    還清楚地記得童年的時候,孫剛常常被表哥表姐帶著圍著外婆,看她做桂花糕。看她粗糙的大手在層層的桂花瓣和麵團間靈活地滑動,然後用勺子從盤中沾上磨碎的芝麻往麵團間送,最後用糖絲在金黃色的桂花糕身子上點上美麗的蝴蝶花紋。


    每當外婆把金黃的桂花糕往大蒸鍋裏一放的時候,孫剛就仿佛聽到了它們在蒸鍋裏“咕嘟咕嘟”喧鬧的聲音,鼻子間就立刻浮起了一縷縷從桂花瓣裏流露出來的花香。


    孫剛和哥哥姐姐們總眨著水靈靈的大眼睛,聳著小肩膀,雙手趴在鍋蓋上,小心翼翼地貼在灶台邊上,細細地聆聽著裏麵的動靜,靜靜而耐心地等待著外婆打開鍋蓋的那一刻。


    每當鐵鍋中那“咕嘟”的聲音又一次響起的時候,他們總把“外婆”兩個字叫得清脆而響亮。


    最開心的當然要數開鍋的時候了。孫剛這群小鬼早已把灶台圍得嚴嚴實實了,眼睛早已笑成了一條縫。


    隨著外婆一聲:“開鍋……”頓時,整個灶房都飄散著濃鬱的桂花糕清香,大夥們的笑容便立刻浮在了騰騰的蒸氣中。


    金黃的桂花糕仿佛在鍋裏浮動,連同他們的心一起跳動。


    伴隨著他們“嘩嘩”的讒嘴聲,外婆便用大手極其嫻熟地從滾燙的熱水中,把桂花糕連同托盤一起拿起來,然後輕輕地放在孫剛他們麵前的大圓竹桌上。


    桂花糕中散發出來的清香又一次濃濃地浮了起來。他們眯著小眼睛,張開大嘴兒,貪婪地呼吸著這一層層散也散不開的香氣,試圖不放過它們任何一絲溜走的味兒。


    輕輕咬一口,裏麵的桂花和糖汁便悄悄滑了出來。細細地嚼幾下,濃香與思想便一起融化。


    老屋、老人、孩童、桂花糕在無形中組成了一幅恬靜的鄉村水墨畫。那時侯,孫剛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親情的溫馨,更是一種對淳樸鄉情的遐想,一種對天真無邪童年的回憶。


    桂花糕和年糕的口味是絕然不能相比的,年糕也是甜食,吃起來總有一種黏糊糊的感覺,桂花糕最大的特色是,溫潤玉軟,口感細膩。


    它樸實、馨香、細膩,最重要的是在這些桂花糕裏都沉澱著一縷濃濃的鄉村味兒。這縷鄉味兒中融合著外婆家中的桂花,田野間的水稻米香,還有村子裏清醇的井水。


    吃桂花糕,總是能找到那種陳年細軟的感覺,最要緊的是,那股芳香四溢的桂花香,在一張口時就直朝鼻子襲來,桂香是沁人心脾的,孫剛隻能說,用桂花做成的糕,真能引人入勝。


    月下桂子太寂寞太孤獨,但我們人間一切與桂花有關的美食,如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蓮藕湯、桂花粟子魚都是熱鬧非凡、回味無窮的,吃了與桂花有關的美食,身上便有了一股桂花般的淡淡清幽。


    隻可惜,後來外婆家蓋房子的時候,被石灰燒傷了,慢慢就都枯死了,外公隻好把它們給刨了,為此**歲的孫剛還哭了好幾次。


    從那以後,直到今天,孫剛才再次吃到這麽好吃的桂花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福的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靦腆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靦腆的胖子並收藏幸福的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