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配角,請自擬姓名字號家世背景
眾人聽了這一句話,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六人之中以崔應元最沒心計,迫不及待地扯住許顯純,問道:“九千九百歲何出此言?莫非將有什麽事情麽?”許顯純瞪他一眼,心想這人當真頭大無腦,現下整個大明朝,最要緊的不就是皇帝的生死了麽?細細體味魏忠賢所說之話,分明是要他們嚴防內奸,難道還能有人假傳他的命令不成?難道皇帝已經大事不妙?想便是這般想,可全然不敢出口,隻用力掙脫崔應元,搪塞了幾句。
桓震卻懷疑他這一番話是針對自己而發的,莫非自己與崔呈秀的談話,已經招致他疑心了麽?那可大大不妙。然而無憑無據,也不能說定是如此。總之目前須得鎮靜,決不可自露馬腳。當下裝作一臉茫然,衝著崔呈秀打了一恭,道:“崔大人,下官也是十分不解,哪裏有人敢去假傳九千九百歲的詔諭?”崔呈秀輕哼一聲,淡然道:“有備總是無患。”別過了頭去,明顯不願與他答話。
桓震厚著臉皮,又去同田爾耕套話,結果也是一般無二。他心裏愈來愈是沒底,已經開始暗暗打算後路,預備逃之夭夭了。
便在此時,忽然一個小內侍走了出來,細聲道:“九千九百歲有請崔、桓二位大人,後進說話。”崔應元這回倒也乖巧,明白崔呈秀既然在場,“崔大人”決然不會是說自己,乖乖地站在一邊一聲不響。桓震心中打鼓,不知道是否前日與崔呈秀的談話當真已經全給魏忠賢得知了去,更不知他曉得之後將會如何反應。偷眼瞧崔呈秀時,卻仍是一臉波瀾不驚的樣子,瞧不出心裏想些甚麽。
惴惴不安地隨著那小內侍進到後堂,前腳剛剛邁過門檻,後腳還在門檻外麵,耳中忽然聽得一聲呼哨,刀斧之聲響亮,一群全副武裝的太監撲了上來,照準桓震,兜頭便砍。
桓震大吃一驚,連忙想要後退,身後卻給崔呈秀猛推了一把,不由自主地向前撲跌,眼看就要給一頓亂刀砍做肉泥。
他生死關頭,腦中一片空白,甚麽也想不起來,手腳僵硬,動彈不得。鋼刀砍來,卻並沒斬下,紛紛停在他頭頸上方不動。桓震本來已覺萬無幸理,不料一陣刀風過後,自己竟然並不曾死,腦袋還是好好長在脖子上。隻聽魏忠賢冷冷地道:“乖孫兒,你可知道自己該死麽?”
桓震心中狂跳,脖子一挺,碰到了冰涼的刀鋒,連忙又是一縮,大聲道:“孫兒無罪!”魏忠賢哈哈幹笑,聲如夜梟,直笑得桓震毛骨悚然。隻聽他陰惻惻地道:“無罪,你卻該死。”桓震此刻已經冷靜下來,不用多想,便知道定是自己對崔呈秀說的那一番話發作出來了。他原本的目的就是盡力將水攪渾,現下果然如願以償,隻是這水一渾,反倒要將自己淹死了。
然而魏忠賢要殺自己,怎能在自己家中殺?他桓震好歹也是一個五品朝官,不明不白地死在九千歲府,那算甚麽事情?何況現在這副要殺不殺的樣子,明擺著便是要試他一試。看來自己在魏忠賢心目中倒還是有幾分價值的。
他既然想透了這一層,便不再擔心脖子上的鋼刀,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來,昂然道:“無罪而死,死不瞑目。”說著將眼一閉,引頸待死。崔呈秀假惺惺地道:“義父,擅殺自家人,十分不祥。”魏忠賢冷笑一聲,道:“呈秀吾兒,你可是聽過他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語的,你也不讓咱家殺他麽?”
桓震作恍然大悟狀,大聲道:“原來祖爺爺因此見疑!”他並不呼魏忠賢九千九百歲,卻改稱祖爺爺,那是用他們義祖義孫的排行了。續道:“孫兒隻不過時時處處,都替祖爺爺打算,倘若如此也要死的話,那麽孫兒不知,甚麽人才配得活著?”
魏忠賢果然神色一動,旋即恢複那副冷麵孔,淡淡的道:“你替咱家打算,難道便是教唆咱家造反了麽?”桓震哈哈大笑,倒像聽到了甚麽好笑的事情一般,一麵笑,一麵說道:“難道孫兒勸祖爺爺束手待死,倒是踏踏實實替祖爺爺打算麽?”崔呈秀臉上變色,叱道:“好大膽子!”魏忠賢一擺手,道:“讓他說。”轉向桓震道:“何以見得咱家不用你言,便要束手就死?”
桓震見有了門,當下笑道:“祖爺爺不能叫人將這些快刀拿了去麽?好怕人也!”魏忠賢猶豫片刻,努了努嘴,一眾太監當即收刀退下,站在魏忠賢身後。桓震這才站了起來,摸摸自己脖子,心中暗道好險,若是方才略有慌張,大約就要做了刀下之鬼了。當下正色道:“這一節祖爺爺想必要比孫兒明白得多,是不是?”
魏忠賢臉色微微發白,桓震這一句話,卻是說到了他心中的症結。其實天啟駕崩,信王繼位之後將會如何,魏忠賢已經在腦中模擬了數千數萬回,有時覺得信王未必便有手段弄垮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關係網,有時又覺信王這人喜怒不形,深不可測,天啟死了,自己便沒了靠山,萬一他以九五之尊,當真要對付自己,那還不是如同捏死隻螞蟻一般簡單?這些日子以來,他一麵時時關注天啟病情,一麵便是翻來複去地想著這些事情。
至於造反,也並非全然不曾想過,他手中有兵,朝中有人,要行逆事卻也不難,隻是一個太監,貿然舉事,大臣定然不服,到那時如何壓製反對派,倒要費一番周折。前日崔呈秀忽然來見,說道桓震如何言語,不由得將他嚇了一跳,這個小小兵部郎中,居然猜到自己的心思,那還得了?當時便想除之以策萬全。但崔呈秀一力勸說,道是此人既然見能及此,說不定以後更有妙策,可以留著使用。然而終究也是不放心,這才特意安排了今日這一局,要瞧瞧桓震究竟是不是真心效忠。
他見了桓震的表現,疑心已經去了**分,笑道:“好孫兒,果然不負咱家一番疼愛。”說著對崔呈秀使了一個眼色。崔呈秀會意,當下一扯桓震,道:“進去說話。”三人進了一間靜室。魏忠賢居中坐了,手扶額頭,靜默良久,這才說道:“咱家這幾日進宮探視,官家的情形,很是不妙。”說著眼中居然隱隱有了淚光。
桓震細思一回,當下有了決斷,道:“九千九百歲須得早做準備才是。”魏忠賢瞧他一眼,道:“咱家聽得呈秀孩兒說道,你能觀天文,是真是假?”桓震低頭道:“隻是略通皮毛。”魏忠賢點點頭,許久不語,忽然道:“萬一當真不豫,那便如何?”桓震知道他指的乃是天啟如果真的死了,形勢將要如何發展,想了一想,道:“如果九千歲靜坐不動,信王繼位,必成定局。”
魏忠賢點頭道:“咱家自然知道。”那時天啟沒有兒子,隻要他一死,自然就是唯一的弟弟朱由檢繼位,這是那時候朝廷內外沒一個人不知的,魏忠賢自然不是問他這個。桓震又道:“信王繼位,必不能容九千歲。”魏忠賢反問道:“你怎知道?”桓震笑道:“難道九千歲忘記了刺客之事?”魏忠賢聽得這話,便是一怔。
原來自從顏佩柔死在獄中之後,這樁案子便算斷了線索。然而魏忠賢心目之中,早已經認定除卻信王再也不會有旁人要自己死,加上桓震時時在旁添油加醋,竟把信王看作了一個心腹之患。想到他登基之後將會如何對付自己,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光是自己迫害的那些東林遺族,每人一口也就能將他活活咬死了!
桓震見他麵色不善,趁熱打鐵地道:“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九千歲之於我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孫兒替九千歲著想,便是替自己著想,難道孫兒竟會自己坑害自己不成麽?”魏忠賢緩緩歎了口氣,道:“咱家不是不曾想過,隻是滿朝大臣,不見得能輕易放過咱家……”桓震也知他擔心的定是這個,哈哈一笑,道:“那麽九千歲自管坐以待斃,難道他們便能發個善心,放過了咱們?”崔呈秀臉上變色,他的身家前程,盡數係在魏忠賢的身上,倘若魏忠賢一倒,失了冰山倚托,莫說官職財產,就連一條性命,也都岌岌可危,哪有不盡心竭力保住魏忠賢之理?然而桓震所說,卻也當真過於匪夷所思,他本事再大,怎能預見得到信王要做甚麽?
魏忠賢似乎心有所動,問道:“那麽你可有甚麽法子?”桓震湊上前去,壓低聲音,說道:“自古以來,未有以……以如此而南麵稱君者……”說著瞧了瞧魏忠賢的表情,見並無異狀,這才續道:“因此孫兒以為,此事不可行。”魏忠賢一拍椅子扶手,怒道:“這也不可,那也不可,莫非爾要咱家一根白綾自行吊死了麽!”他這話固然隻是氣話,聽在桓震耳中卻是一動,曆史上的魏忠賢,可不正是自己了斷了的?
當下笑道:“孫兒何嚐有此意。目下諸臣皆以為信王繼位乃是理所當然,那是因為當今並沒子嗣。”看著魏忠賢點了點頭,又道:“倘若聖上忽然之間,有了皇子,那當如何?”
眾人聽了這一句話,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六人之中以崔應元最沒心計,迫不及待地扯住許顯純,問道:“九千九百歲何出此言?莫非將有什麽事情麽?”許顯純瞪他一眼,心想這人當真頭大無腦,現下整個大明朝,最要緊的不就是皇帝的生死了麽?細細體味魏忠賢所說之話,分明是要他們嚴防內奸,難道還能有人假傳他的命令不成?難道皇帝已經大事不妙?想便是這般想,可全然不敢出口,隻用力掙脫崔應元,搪塞了幾句。
桓震卻懷疑他這一番話是針對自己而發的,莫非自己與崔呈秀的談話,已經招致他疑心了麽?那可大大不妙。然而無憑無據,也不能說定是如此。總之目前須得鎮靜,決不可自露馬腳。當下裝作一臉茫然,衝著崔呈秀打了一恭,道:“崔大人,下官也是十分不解,哪裏有人敢去假傳九千九百歲的詔諭?”崔呈秀輕哼一聲,淡然道:“有備總是無患。”別過了頭去,明顯不願與他答話。
桓震厚著臉皮,又去同田爾耕套話,結果也是一般無二。他心裏愈來愈是沒底,已經開始暗暗打算後路,預備逃之夭夭了。
便在此時,忽然一個小內侍走了出來,細聲道:“九千九百歲有請崔、桓二位大人,後進說話。”崔應元這回倒也乖巧,明白崔呈秀既然在場,“崔大人”決然不會是說自己,乖乖地站在一邊一聲不響。桓震心中打鼓,不知道是否前日與崔呈秀的談話當真已經全給魏忠賢得知了去,更不知他曉得之後將會如何反應。偷眼瞧崔呈秀時,卻仍是一臉波瀾不驚的樣子,瞧不出心裏想些甚麽。
惴惴不安地隨著那小內侍進到後堂,前腳剛剛邁過門檻,後腳還在門檻外麵,耳中忽然聽得一聲呼哨,刀斧之聲響亮,一群全副武裝的太監撲了上來,照準桓震,兜頭便砍。
桓震大吃一驚,連忙想要後退,身後卻給崔呈秀猛推了一把,不由自主地向前撲跌,眼看就要給一頓亂刀砍做肉泥。
他生死關頭,腦中一片空白,甚麽也想不起來,手腳僵硬,動彈不得。鋼刀砍來,卻並沒斬下,紛紛停在他頭頸上方不動。桓震本來已覺萬無幸理,不料一陣刀風過後,自己竟然並不曾死,腦袋還是好好長在脖子上。隻聽魏忠賢冷冷地道:“乖孫兒,你可知道自己該死麽?”
桓震心中狂跳,脖子一挺,碰到了冰涼的刀鋒,連忙又是一縮,大聲道:“孫兒無罪!”魏忠賢哈哈幹笑,聲如夜梟,直笑得桓震毛骨悚然。隻聽他陰惻惻地道:“無罪,你卻該死。”桓震此刻已經冷靜下來,不用多想,便知道定是自己對崔呈秀說的那一番話發作出來了。他原本的目的就是盡力將水攪渾,現下果然如願以償,隻是這水一渾,反倒要將自己淹死了。
然而魏忠賢要殺自己,怎能在自己家中殺?他桓震好歹也是一個五品朝官,不明不白地死在九千歲府,那算甚麽事情?何況現在這副要殺不殺的樣子,明擺著便是要試他一試。看來自己在魏忠賢心目中倒還是有幾分價值的。
他既然想透了這一層,便不再擔心脖子上的鋼刀,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來,昂然道:“無罪而死,死不瞑目。”說著將眼一閉,引頸待死。崔呈秀假惺惺地道:“義父,擅殺自家人,十分不祥。”魏忠賢冷笑一聲,道:“呈秀吾兒,你可是聽過他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語的,你也不讓咱家殺他麽?”
桓震作恍然大悟狀,大聲道:“原來祖爺爺因此見疑!”他並不呼魏忠賢九千九百歲,卻改稱祖爺爺,那是用他們義祖義孫的排行了。續道:“孫兒隻不過時時處處,都替祖爺爺打算,倘若如此也要死的話,那麽孫兒不知,甚麽人才配得活著?”
魏忠賢果然神色一動,旋即恢複那副冷麵孔,淡淡的道:“你替咱家打算,難道便是教唆咱家造反了麽?”桓震哈哈大笑,倒像聽到了甚麽好笑的事情一般,一麵笑,一麵說道:“難道孫兒勸祖爺爺束手待死,倒是踏踏實實替祖爺爺打算麽?”崔呈秀臉上變色,叱道:“好大膽子!”魏忠賢一擺手,道:“讓他說。”轉向桓震道:“何以見得咱家不用你言,便要束手就死?”
桓震見有了門,當下笑道:“祖爺爺不能叫人將這些快刀拿了去麽?好怕人也!”魏忠賢猶豫片刻,努了努嘴,一眾太監當即收刀退下,站在魏忠賢身後。桓震這才站了起來,摸摸自己脖子,心中暗道好險,若是方才略有慌張,大約就要做了刀下之鬼了。當下正色道:“這一節祖爺爺想必要比孫兒明白得多,是不是?”
魏忠賢臉色微微發白,桓震這一句話,卻是說到了他心中的症結。其實天啟駕崩,信王繼位之後將會如何,魏忠賢已經在腦中模擬了數千數萬回,有時覺得信王未必便有手段弄垮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關係網,有時又覺信王這人喜怒不形,深不可測,天啟死了,自己便沒了靠山,萬一他以九五之尊,當真要對付自己,那還不是如同捏死隻螞蟻一般簡單?這些日子以來,他一麵時時關注天啟病情,一麵便是翻來複去地想著這些事情。
至於造反,也並非全然不曾想過,他手中有兵,朝中有人,要行逆事卻也不難,隻是一個太監,貿然舉事,大臣定然不服,到那時如何壓製反對派,倒要費一番周折。前日崔呈秀忽然來見,說道桓震如何言語,不由得將他嚇了一跳,這個小小兵部郎中,居然猜到自己的心思,那還得了?當時便想除之以策萬全。但崔呈秀一力勸說,道是此人既然見能及此,說不定以後更有妙策,可以留著使用。然而終究也是不放心,這才特意安排了今日這一局,要瞧瞧桓震究竟是不是真心效忠。
他見了桓震的表現,疑心已經去了**分,笑道:“好孫兒,果然不負咱家一番疼愛。”說著對崔呈秀使了一個眼色。崔呈秀會意,當下一扯桓震,道:“進去說話。”三人進了一間靜室。魏忠賢居中坐了,手扶額頭,靜默良久,這才說道:“咱家這幾日進宮探視,官家的情形,很是不妙。”說著眼中居然隱隱有了淚光。
桓震細思一回,當下有了決斷,道:“九千九百歲須得早做準備才是。”魏忠賢瞧他一眼,道:“咱家聽得呈秀孩兒說道,你能觀天文,是真是假?”桓震低頭道:“隻是略通皮毛。”魏忠賢點點頭,許久不語,忽然道:“萬一當真不豫,那便如何?”桓震知道他指的乃是天啟如果真的死了,形勢將要如何發展,想了一想,道:“如果九千歲靜坐不動,信王繼位,必成定局。”
魏忠賢點頭道:“咱家自然知道。”那時天啟沒有兒子,隻要他一死,自然就是唯一的弟弟朱由檢繼位,這是那時候朝廷內外沒一個人不知的,魏忠賢自然不是問他這個。桓震又道:“信王繼位,必不能容九千歲。”魏忠賢反問道:“你怎知道?”桓震笑道:“難道九千歲忘記了刺客之事?”魏忠賢聽得這話,便是一怔。
原來自從顏佩柔死在獄中之後,這樁案子便算斷了線索。然而魏忠賢心目之中,早已經認定除卻信王再也不會有旁人要自己死,加上桓震時時在旁添油加醋,竟把信王看作了一個心腹之患。想到他登基之後將會如何對付自己,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光是自己迫害的那些東林遺族,每人一口也就能將他活活咬死了!
桓震見他麵色不善,趁熱打鐵地道:“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九千歲之於我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孫兒替九千歲著想,便是替自己著想,難道孫兒竟會自己坑害自己不成麽?”魏忠賢緩緩歎了口氣,道:“咱家不是不曾想過,隻是滿朝大臣,不見得能輕易放過咱家……”桓震也知他擔心的定是這個,哈哈一笑,道:“那麽九千歲自管坐以待斃,難道他們便能發個善心,放過了咱們?”崔呈秀臉上變色,他的身家前程,盡數係在魏忠賢的身上,倘若魏忠賢一倒,失了冰山倚托,莫說官職財產,就連一條性命,也都岌岌可危,哪有不盡心竭力保住魏忠賢之理?然而桓震所說,卻也當真過於匪夷所思,他本事再大,怎能預見得到信王要做甚麽?
魏忠賢似乎心有所動,問道:“那麽你可有甚麽法子?”桓震湊上前去,壓低聲音,說道:“自古以來,未有以……以如此而南麵稱君者……”說著瞧了瞧魏忠賢的表情,見並無異狀,這才續道:“因此孫兒以為,此事不可行。”魏忠賢一拍椅子扶手,怒道:“這也不可,那也不可,莫非爾要咱家一根白綾自行吊死了麽!”他這話固然隻是氣話,聽在桓震耳中卻是一動,曆史上的魏忠賢,可不正是自己了斷了的?
當下笑道:“孫兒何嚐有此意。目下諸臣皆以為信王繼位乃是理所當然,那是因為當今並沒子嗣。”看著魏忠賢點了點頭,又道:“倘若聖上忽然之間,有了皇子,那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