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快起來,三郎,快起來。”若英使勁的推李清。
“再睡一會,真的,隻一小會好不。”李清一邊嘟囔一邊往床裏邊縮。
這麽多天容易麽?一起吃一起站,一大早就得爬起來往軍營裏跑,賴床?早上找若英折騰?這些事連影子都沒有了,李清現在就覺得枕頭是最最可愛滴。
“三郎,鼓響二通了,再不起來,真個便來不及了,不是說今兒送人麽?”若英沒法了,隻好抓著李清的腳踝拽。
李清猛的一個激靈跳起來,對了,今天可不能誤事,費老大的勁準備呢。
拂曉,天才蒙蒙亮,一層淡紗似的薄霧縈繞在樹叢間,啟明星在東方眨著眼睛,李清站在看台上,望著下麵整齊的六個方隊,心裏一陣感慨,這近二十天的苦沒白吃。
人和人打交道有時候也很簡單,大家都在互相計算得失,如果你不把誰付出多誰付出少看得很重的話,往往便會有意外的收獲,因為人心都肉長的,大家都會將心比心。
若說水雲莊額外拿出錢買了很多肉食做補貼,是因為李公子錢多的沒處花,可同在一個鍋裏勺湯,同在大太陽低下曬著又是為什麽呢?他們能不能做親軍也不關李清什麽事情啊,若說為了爭口氣,這口氣可是為大夥爭的。
現在排個隊列可真不要李清操心了,到底都是軍伍混了多年的人,十幾天的訓練結果絕對不比李清當年大學生三個月軍訓的差,特別是經過了四天前的大風雨,現在那些兵都知道這個李公子要求的是什麽。
那天本來也是豔陽高照的,李清正帶隊跨立,現在可是不是剛開始的每天站一個時辰了,而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列隊,李清要的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亂,常常在一個項目剛剛結束。李清便讓他們站上半個時辰地。
可沒站多久,風雲突變,雲層黑壓壓的罩下來,狂風大作,隻一會豆大的雨點便砸了下來,李清和陳全站在隊列前麵紋絲未動,隊伍隻是稍微有些躁動,見帶隊的官兒都沒動。很快也安靜了下來,幾百人在風雨中就這麽靜靜的站著,夏日的雨,來的急,去得也快,一陣瓢潑大雨之後,不多會雲收雨住,湛藍的天空中掛著一彎彩虹,此時不但李清眼裏滿是笑意,這幾百兒郎誰不是意氣高昂?不經曆風雨。怎麽見彩虹!
“都給我聽好了。上官沒有下令,別說是下點小雨,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準動一動!”李清大喝道,“今天到此為止,回去熬些薑湯喝喝,解散!”
所以李清踏著三通鼓上了看台的時候,這幾百人早就列隊單等他一人了,李清也不多言,回首對慕容一禎略一示意,慕容一禎便高喊口令,叫那些個都頭依次將隊伍帶了出去。
肯定有士兵納悶的,怎麽今天一起來不是站隊形了。這是要到哪裏去呢?想歸想,現在可沒有一個人敢出口問的,別為這一點點小事就給淘汰了。
人就是這麽怪的,剛看見這班油子兵的時候,李清還真一個都不想要的,可十幾天下來,現在要淘汰一個人,李清心裏都很有些舍不得,這不。剩下的六百來人,他還真不願再少一個了,不是不知道一個指揮隻能五百人,可現在淘汰誰去?要想分個先後還不容易,李清不知道有多少種辦法顯出誰優誰劣,但隻要不是因為不服從命令的,李清好幾天沒淘汰人了,憋足了勁收拾龍衛軍吧,要是打贏了,趁太子一高興,便和他討個人情,太子親軍麽,多一百人特殊一下也未曾不可啊。
天色慢慢放亮,大路上三三兩兩有了行人,乍一看見這隊昂首挺胸的隊伍,那些個鄉民們都是嚇了一大跳,也不知道這是幹什麽,李清將隊伍全排在路的一側,而那些鄉民們小心翼翼的從路的另一側悄悄走過,剩個大路中間反是空蕩蕩地了,鄉民們走遠了,還不時的回頭張望,心中不解,今天這是怎麽了?那幾個字是什麽意思?
初升的太陽慢慢展現它火熱的一麵,薄薄的晨霧被一掃而空,李清身上因為早起而染上露水被汗水取而代之,已經站了遠不止一個時辰了,怎麽劉叔他們還沒陪人出來的?
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十幾匹馬治著大路奔馳而來,剛到隊伍的邊上,那些人便帶住了馬,見這些士兵一個個立在那一動不動,不由的奇怪的駐足觀看。
正在這時,大路的另一邊走過來一群人,李清拿眼角一掃,總算是劉叔他們來了,心說你們也快點,我都快站不住了。
那群人正是被李清勸著解甲歸田的四、五十個老兵,李清也不是濫好人,叫人查探清楚了,功不功的不去管他,隻要是真正上過戰場,年紀五十歲上下的,李清一人送他們一份田,數目不多,十畝,夠一家子過日子了。而沒上過戰場的,則被李清退回到騎捷軍了,可不是因為他們不合格被淘汰,無奈太子的親軍,就得是個彪悍有朝氣的年輕近衛軍。
宋祁走在前麵,劉叔孫五和楊家兄弟陪著一幹老兵邊走邊聊,那些老兵隻知道兄弟們都去操練了,怎麽現在卻看到站在路邊呢?不由得腳步遲疑下來,劉叔笑道:“諸位兄弟還是行快些罷,陳大人、李公子為相送諸位已是等待多時了。”
聽劉叔一說這麽多人等在路邊隻是為他們送行時,那些個老兵都是加快了腳步,可等他們離著還有十幾步遠,看清陳全身邊插著的白色認標旗上的幾個字時,腳步都有些踉蹌了,因為那上麵用赤墨寫著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老兵不死!
前兒叫宋祁準備這些東西的時候,宋祁還打算來個駢四儷六的美文好好抒發下感情呢,被李清一句扯淡給打發回去了。都一班軍漢,誰聽得懂你拽個什麽狗屁酸文啊,就這四個字,寫的時候注意了,小宋,要讓人看出殺氣,想起熱血來!
慕容一禎還有些疑慮這老兵怎麽就不死呢?等宋祁寫完,劉叔卻是一個人在天井裏站了很久、很久。
那些個老兵剛走近隊伍前。聽得陳全一聲喝道:“龍翔軍全體將士,為老兵送行。”緊接著土根一聲高喊:“龍翔軍第一都,肅立!致禮!”陳全、慕容一禎和李清三人一溜排開,聽的口令,由跨立姿態雙腿一並,雙手一抱拳,恭身行禮,而第一都的那些士兵刷得一齊來了個立正,右手握拳,橫在胸前。
哪個朝代都沒有官給士兵敬禮的道理。可現在不是給士兵敬禮。是給曾經東征西殺、浴血沙場的英雄敬禮,他們也許沒有赫赫的戰功,也沒有煌煌的戰績。可就是因為他們這樣的人默默付出,釣魚城才會在幾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屹立了三十六年,並且折斷了“上帝之鞭。”。這哪一場輝歸的勝利又少得了他們!一將功成萬古枯,枯的正是他們的骨!
李清想讓他們知道,不是隻有衛青、霍去病這樣戰績彪炳的英雄才有人懷念,也有人記得他們,記得他們這群普通士兵。
見李清和陳全都向他們行禮,那些老軍慌得要跪下還禮,宋祁和楊家兄弟忙一個個扶起,劉叔對那領頭的老軍笑道:“張兄弟。廝殺了大半輩子,臨行前受他們一禮又有什麽打緊?也不枉吃糧當兵一場。”
那個姓張的老兵嘴裏連說:“這怎麽使得,這怎麽使得。”可來到李清和陳全麵前,這幾人保持著行禮姿態一動不動,那老兵眼圈一紅,哽咽道:“陳大人,李公子,就讓小的留下吧,我不要田了。小的射得一手好箭,還能跑得動,決計不會拉了後腿塌了場子,你們就讓小的留下吧,要不,去做夥頭軍成不?陳大人,我能做飯啊,李公子,我真的會做飯啊。”
見李清和陳全還是一聲不作,那老兵腿一軟,跌坐的地上,抽泣起來。在咱大宋當兵,更戌不斷,家屬也是一直隨行,這兵營其實就是他們的家,像這個張姓老兵,十八歲進了軍營,一晃近四十年,乍一離去,如何會舍得?
劉叔趕緊上前扶起來,勸道:“張兄弟,你也知這練兵之法,但凡不得口令,他們是都不會動的了,還是快些上路罷。”
沒有聽見口令,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動一動,這可是李清親口說的,這些老兵怎麽會不知道呢?眼見著也沒法留下來,隻好拖著蹣跚的腳步慢慢往前走,好些人都失聲痛哭起來,望著這些老兵離去背影,劉叔猛的提一口氣,大聲喊道:“兄弟,一路走好。”
這句話也如同口令一般,話才落音,第一都的士兵和陳全李清等人一起也是高喊道:“兄弟,一路走好!”
隨即又是一聲口令響起:“龍翔軍第二都,肅立,致禮!”
“兄弟,一路走好!”轟雷般的叫聲……
“龍翔軍第一都,跨立!”等到那些老軍去的遠了,土根喊道。
李清的眼角有些濕潤,想必陳全亦是如此,等到哪日閑了,該叫上一班子兄弟上天宇山走上一遭,燒些紙錢,那些攻頭也該理一理,上次走的匆忙,都忘了該去看看,真是不應該,李清正在這想著呢,安小哥在邊上輕輕的喚道:“公子,公子,高公爺來了。”
可不是麽,前麵那十幾騎原來是高小公爺一行,他們早就下了馬,在路邊上看了許久,一直挨到那些老兵從他們身邊經過,才牽著馬走了過來,這時候那些老兵已經走得遠了,隻是未曾聽到軍令,這幾百人依舊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
讓慕容一禎和陳全帶隊回去,李清和高小公爺閃早在一旁,看著整個隊伍靜悄悄的從身旁經過,一時間兩個人都是默不出聲,等到隊伍過完了,李清方拱拱手對高公爺笑道:“高公子怎麽今兒得閑了,也不叫人知會一聲。未曾遠迎,還請勿怪,李清還沒謝過援手之德呢。”
見著李清又開始嬉皮笑臉,高公爺鄙夷的看了他一眼,裝什麽裝,明明眼圈還是紅的,不就是傷感一下麽,反正你李清早被人當個風流鬼了。就是滿大街的為妹妹哭也沒人覺得奇怪,剛才的軍容可讓高小公爺吃了一驚,聞聽李三郎練兵也是走陣形來著,怎麽會走出一股殺氣來的?
乖乖,高小公爺雖然是公主的兒子,可畢竟還是開國武將的後代,現在掛著的虛職還是右金吾衛大將軍呢,這軍中的事情還是知道這麽一點,僅僅從剛才那麽士兵走過,卻是一點聲音都沒發出來。這就非同小可了。京城的禁軍走不出這個架勢。
高小公爺將手一擺,“什麽接手不接手的,別忘了本公爺也是支持你得勝的。幾畝薄田當得什麽要緊,下次這樣的人兒悄悄的派人來說一聲便好,滿京城吵著要買田,寒磣不寒磣?還是個千軍萬馬裏殺個三進三出的好漢呢!”
沒辦法,身份擺在那裏,雖然高小公爺明明年紀比自己還小,被他教訓,兩句李清還隻能聽了,誰叫自己分給老兵的田是高小公爺給的呢?還不至於鬧得滿京城知道吧?李清也是著急了些,上次為千畝良田奪佃的事情鬧得人家士子差點赴闋請命,總不能這次又去強買田吧。李清便打起這幾個皇親貴戚的主意來。
叫安小哥、妙玄拿了自己名帖去拜訪幾個有點交情的富貴人家,不論什麽價錢,多少賣我李清一點良田來,離京城遠一點也沒關係。當時算計著要千來畝呢,哪知道有些老兵在京城住久了,就是有田白給也不要,通情達理的自願回到騎捷軍去了。
拿了人家的地契,李清也打聽了下,雖然大名府*近契丹,地價沒京城邊這麽高,可二、三十貫一畝還是要的,這扒拉一下來就是三、五萬貫,派張管家去和人家府裏商議怎麽支付呢,結果張管家哭喪著臉回來,說是被人哄出來了,高小公爺說了,要李清親自給個交代的。
這不,債主上門了,李清能不客氣著點?
“三郎,不知你那操練場可準人看否?”高小公爺問道。
怎麽,你想看看?行啊,本來就沒秘密,債主大將軍駕到,誰還敢擋駕不曾!
“三郎,果然是有一番威勢,與別軍不同,隻是……”高小公爺站在看台上,望著下麵正在按陣形演變隊列的士兵有些疑惑,這看起來也差不多啊,禁軍操演的時候不也是把陣形排來排去麽,怎麽李三郎就能把氣勢排出來了?
“莫非三郎有妙陣可克騎軍?”高小公爺還是忍不住把疑問問了出來。
李清隨意笑笑,回頭對孫五招招手,叫孫五去帳內多取幾把弓來,然後對高小公爺說道:“隻待諸軍站定,公爺隻管往下射如何?”
見孫五把弓拿來,李清拿起鼓椎親自擂響了大鼓,這鼓聲就是號令,下麵的幾百號士兵不管正在幹什麽,一起往看台下跑來,李清反背著手默數自己的心跳,不錯,沒在國公爺麵前丟臉,比平時還略快些,才數到四十五下,下麵六個方隊已經站好了。
聽李清要自己拿箭往人群裏射呢,高小公爺很是疑惑,難道這李清拿人命開玩笑?難怪那些士卒那麽老實聽話呢,不過一從孫五手上接過去了箭頭的羽箭,就明白怎麽回事情了,不僅去了鐵箭頭,而且前麵還是用布條紮住了,傷不了人,高小公爺問孫五道:“莫非李三郎平日就是這般訓練士卒的?”
孫五憨笑的搖搖頭,“啟稟公爺,是李公子叫我準備的這法子,隻是今兒還是頭一遭試,要是一會這些士卒出乖現醜,還要公爺多多擔待些才好。”
站是的確站的有氣勢,隻是這些大活人看到箭射過來也不會躲?聽孫五說這還是第一次,高小公爺也真就不信了,衝鋒殺敵不避矢石的悍卒高小公爺知道有,可李清能在這麽短時間裏訓練出來?
還真要瞧瞧,高小公爺叫幾個善射的隨從張弓搭箭,自己親自選了一張強弓,將弦拉滿了,隻等李清一聲令下,便要往人群中射去。
“再睡一會,真的,隻一小會好不。”李清一邊嘟囔一邊往床裏邊縮。
這麽多天容易麽?一起吃一起站,一大早就得爬起來往軍營裏跑,賴床?早上找若英折騰?這些事連影子都沒有了,李清現在就覺得枕頭是最最可愛滴。
“三郎,鼓響二通了,再不起來,真個便來不及了,不是說今兒送人麽?”若英沒法了,隻好抓著李清的腳踝拽。
李清猛的一個激靈跳起來,對了,今天可不能誤事,費老大的勁準備呢。
拂曉,天才蒙蒙亮,一層淡紗似的薄霧縈繞在樹叢間,啟明星在東方眨著眼睛,李清站在看台上,望著下麵整齊的六個方隊,心裏一陣感慨,這近二十天的苦沒白吃。
人和人打交道有時候也很簡單,大家都在互相計算得失,如果你不把誰付出多誰付出少看得很重的話,往往便會有意外的收獲,因為人心都肉長的,大家都會將心比心。
若說水雲莊額外拿出錢買了很多肉食做補貼,是因為李公子錢多的沒處花,可同在一個鍋裏勺湯,同在大太陽低下曬著又是為什麽呢?他們能不能做親軍也不關李清什麽事情啊,若說為了爭口氣,這口氣可是為大夥爭的。
現在排個隊列可真不要李清操心了,到底都是軍伍混了多年的人,十幾天的訓練結果絕對不比李清當年大學生三個月軍訓的差,特別是經過了四天前的大風雨,現在那些兵都知道這個李公子要求的是什麽。
那天本來也是豔陽高照的,李清正帶隊跨立,現在可是不是剛開始的每天站一個時辰了,而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列隊,李清要的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亂,常常在一個項目剛剛結束。李清便讓他們站上半個時辰地。
可沒站多久,風雲突變,雲層黑壓壓的罩下來,狂風大作,隻一會豆大的雨點便砸了下來,李清和陳全站在隊列前麵紋絲未動,隊伍隻是稍微有些躁動,見帶隊的官兒都沒動。很快也安靜了下來,幾百人在風雨中就這麽靜靜的站著,夏日的雨,來的急,去得也快,一陣瓢潑大雨之後,不多會雲收雨住,湛藍的天空中掛著一彎彩虹,此時不但李清眼裏滿是笑意,這幾百兒郎誰不是意氣高昂?不經曆風雨。怎麽見彩虹!
“都給我聽好了。上官沒有下令,別說是下點小雨,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準動一動!”李清大喝道,“今天到此為止,回去熬些薑湯喝喝,解散!”
所以李清踏著三通鼓上了看台的時候,這幾百人早就列隊單等他一人了,李清也不多言,回首對慕容一禎略一示意,慕容一禎便高喊口令,叫那些個都頭依次將隊伍帶了出去。
肯定有士兵納悶的,怎麽今天一起來不是站隊形了。這是要到哪裏去呢?想歸想,現在可沒有一個人敢出口問的,別為這一點點小事就給淘汰了。
人就是這麽怪的,剛看見這班油子兵的時候,李清還真一個都不想要的,可十幾天下來,現在要淘汰一個人,李清心裏都很有些舍不得,這不。剩下的六百來人,他還真不願再少一個了,不是不知道一個指揮隻能五百人,可現在淘汰誰去?要想分個先後還不容易,李清不知道有多少種辦法顯出誰優誰劣,但隻要不是因為不服從命令的,李清好幾天沒淘汰人了,憋足了勁收拾龍衛軍吧,要是打贏了,趁太子一高興,便和他討個人情,太子親軍麽,多一百人特殊一下也未曾不可啊。
天色慢慢放亮,大路上三三兩兩有了行人,乍一看見這隊昂首挺胸的隊伍,那些個鄉民們都是嚇了一大跳,也不知道這是幹什麽,李清將隊伍全排在路的一側,而那些鄉民們小心翼翼的從路的另一側悄悄走過,剩個大路中間反是空蕩蕩地了,鄉民們走遠了,還不時的回頭張望,心中不解,今天這是怎麽了?那幾個字是什麽意思?
初升的太陽慢慢展現它火熱的一麵,薄薄的晨霧被一掃而空,李清身上因為早起而染上露水被汗水取而代之,已經站了遠不止一個時辰了,怎麽劉叔他們還沒陪人出來的?
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十幾匹馬治著大路奔馳而來,剛到隊伍的邊上,那些人便帶住了馬,見這些士兵一個個立在那一動不動,不由的奇怪的駐足觀看。
正在這時,大路的另一邊走過來一群人,李清拿眼角一掃,總算是劉叔他們來了,心說你們也快點,我都快站不住了。
那群人正是被李清勸著解甲歸田的四、五十個老兵,李清也不是濫好人,叫人查探清楚了,功不功的不去管他,隻要是真正上過戰場,年紀五十歲上下的,李清一人送他們一份田,數目不多,十畝,夠一家子過日子了。而沒上過戰場的,則被李清退回到騎捷軍了,可不是因為他們不合格被淘汰,無奈太子的親軍,就得是個彪悍有朝氣的年輕近衛軍。
宋祁走在前麵,劉叔孫五和楊家兄弟陪著一幹老兵邊走邊聊,那些老兵隻知道兄弟們都去操練了,怎麽現在卻看到站在路邊呢?不由得腳步遲疑下來,劉叔笑道:“諸位兄弟還是行快些罷,陳大人、李公子為相送諸位已是等待多時了。”
聽劉叔一說這麽多人等在路邊隻是為他們送行時,那些個老兵都是加快了腳步,可等他們離著還有十幾步遠,看清陳全身邊插著的白色認標旗上的幾個字時,腳步都有些踉蹌了,因為那上麵用赤墨寫著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老兵不死!
前兒叫宋祁準備這些東西的時候,宋祁還打算來個駢四儷六的美文好好抒發下感情呢,被李清一句扯淡給打發回去了。都一班軍漢,誰聽得懂你拽個什麽狗屁酸文啊,就這四個字,寫的時候注意了,小宋,要讓人看出殺氣,想起熱血來!
慕容一禎還有些疑慮這老兵怎麽就不死呢?等宋祁寫完,劉叔卻是一個人在天井裏站了很久、很久。
那些個老兵剛走近隊伍前。聽得陳全一聲喝道:“龍翔軍全體將士,為老兵送行。”緊接著土根一聲高喊:“龍翔軍第一都,肅立!致禮!”陳全、慕容一禎和李清三人一溜排開,聽的口令,由跨立姿態雙腿一並,雙手一抱拳,恭身行禮,而第一都的那些士兵刷得一齊來了個立正,右手握拳,橫在胸前。
哪個朝代都沒有官給士兵敬禮的道理。可現在不是給士兵敬禮。是給曾經東征西殺、浴血沙場的英雄敬禮,他們也許沒有赫赫的戰功,也沒有煌煌的戰績。可就是因為他們這樣的人默默付出,釣魚城才會在幾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屹立了三十六年,並且折斷了“上帝之鞭。”。這哪一場輝歸的勝利又少得了他們!一將功成萬古枯,枯的正是他們的骨!
李清想讓他們知道,不是隻有衛青、霍去病這樣戰績彪炳的英雄才有人懷念,也有人記得他們,記得他們這群普通士兵。
見李清和陳全都向他們行禮,那些老軍慌得要跪下還禮,宋祁和楊家兄弟忙一個個扶起,劉叔對那領頭的老軍笑道:“張兄弟。廝殺了大半輩子,臨行前受他們一禮又有什麽打緊?也不枉吃糧當兵一場。”
那個姓張的老兵嘴裏連說:“這怎麽使得,這怎麽使得。”可來到李清和陳全麵前,這幾人保持著行禮姿態一動不動,那老兵眼圈一紅,哽咽道:“陳大人,李公子,就讓小的留下吧,我不要田了。小的射得一手好箭,還能跑得動,決計不會拉了後腿塌了場子,你們就讓小的留下吧,要不,去做夥頭軍成不?陳大人,我能做飯啊,李公子,我真的會做飯啊。”
見李清和陳全還是一聲不作,那老兵腿一軟,跌坐的地上,抽泣起來。在咱大宋當兵,更戌不斷,家屬也是一直隨行,這兵營其實就是他們的家,像這個張姓老兵,十八歲進了軍營,一晃近四十年,乍一離去,如何會舍得?
劉叔趕緊上前扶起來,勸道:“張兄弟,你也知這練兵之法,但凡不得口令,他們是都不會動的了,還是快些上路罷。”
沒有聽見口令,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動一動,這可是李清親口說的,這些老兵怎麽會不知道呢?眼見著也沒法留下來,隻好拖著蹣跚的腳步慢慢往前走,好些人都失聲痛哭起來,望著這些老兵離去背影,劉叔猛的提一口氣,大聲喊道:“兄弟,一路走好。”
這句話也如同口令一般,話才落音,第一都的士兵和陳全李清等人一起也是高喊道:“兄弟,一路走好!”
隨即又是一聲口令響起:“龍翔軍第二都,肅立,致禮!”
“兄弟,一路走好!”轟雷般的叫聲……
“龍翔軍第一都,跨立!”等到那些老軍去的遠了,土根喊道。
李清的眼角有些濕潤,想必陳全亦是如此,等到哪日閑了,該叫上一班子兄弟上天宇山走上一遭,燒些紙錢,那些攻頭也該理一理,上次走的匆忙,都忘了該去看看,真是不應該,李清正在這想著呢,安小哥在邊上輕輕的喚道:“公子,公子,高公爺來了。”
可不是麽,前麵那十幾騎原來是高小公爺一行,他們早就下了馬,在路邊上看了許久,一直挨到那些老兵從他們身邊經過,才牽著馬走了過來,這時候那些老兵已經走得遠了,隻是未曾聽到軍令,這幾百人依舊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
讓慕容一禎和陳全帶隊回去,李清和高小公爺閃早在一旁,看著整個隊伍靜悄悄的從身旁經過,一時間兩個人都是默不出聲,等到隊伍過完了,李清方拱拱手對高公爺笑道:“高公子怎麽今兒得閑了,也不叫人知會一聲。未曾遠迎,還請勿怪,李清還沒謝過援手之德呢。”
見著李清又開始嬉皮笑臉,高公爺鄙夷的看了他一眼,裝什麽裝,明明眼圈還是紅的,不就是傷感一下麽,反正你李清早被人當個風流鬼了。就是滿大街的為妹妹哭也沒人覺得奇怪,剛才的軍容可讓高小公爺吃了一驚,聞聽李三郎練兵也是走陣形來著,怎麽會走出一股殺氣來的?
乖乖,高小公爺雖然是公主的兒子,可畢竟還是開國武將的後代,現在掛著的虛職還是右金吾衛大將軍呢,這軍中的事情還是知道這麽一點,僅僅從剛才那麽士兵走過,卻是一點聲音都沒發出來。這就非同小可了。京城的禁軍走不出這個架勢。
高小公爺將手一擺,“什麽接手不接手的,別忘了本公爺也是支持你得勝的。幾畝薄田當得什麽要緊,下次這樣的人兒悄悄的派人來說一聲便好,滿京城吵著要買田,寒磣不寒磣?還是個千軍萬馬裏殺個三進三出的好漢呢!”
沒辦法,身份擺在那裏,雖然高小公爺明明年紀比自己還小,被他教訓,兩句李清還隻能聽了,誰叫自己分給老兵的田是高小公爺給的呢?還不至於鬧得滿京城知道吧?李清也是著急了些,上次為千畝良田奪佃的事情鬧得人家士子差點赴闋請命,總不能這次又去強買田吧。李清便打起這幾個皇親貴戚的主意來。
叫安小哥、妙玄拿了自己名帖去拜訪幾個有點交情的富貴人家,不論什麽價錢,多少賣我李清一點良田來,離京城遠一點也沒關係。當時算計著要千來畝呢,哪知道有些老兵在京城住久了,就是有田白給也不要,通情達理的自願回到騎捷軍去了。
拿了人家的地契,李清也打聽了下,雖然大名府*近契丹,地價沒京城邊這麽高,可二、三十貫一畝還是要的,這扒拉一下來就是三、五萬貫,派張管家去和人家府裏商議怎麽支付呢,結果張管家哭喪著臉回來,說是被人哄出來了,高小公爺說了,要李清親自給個交代的。
這不,債主上門了,李清能不客氣著點?
“三郎,不知你那操練場可準人看否?”高小公爺問道。
怎麽,你想看看?行啊,本來就沒秘密,債主大將軍駕到,誰還敢擋駕不曾!
“三郎,果然是有一番威勢,與別軍不同,隻是……”高小公爺站在看台上,望著下麵正在按陣形演變隊列的士兵有些疑惑,這看起來也差不多啊,禁軍操演的時候不也是把陣形排來排去麽,怎麽李三郎就能把氣勢排出來了?
“莫非三郎有妙陣可克騎軍?”高小公爺還是忍不住把疑問問了出來。
李清隨意笑笑,回頭對孫五招招手,叫孫五去帳內多取幾把弓來,然後對高小公爺說道:“隻待諸軍站定,公爺隻管往下射如何?”
見孫五把弓拿來,李清拿起鼓椎親自擂響了大鼓,這鼓聲就是號令,下麵的幾百號士兵不管正在幹什麽,一起往看台下跑來,李清反背著手默數自己的心跳,不錯,沒在國公爺麵前丟臉,比平時還略快些,才數到四十五下,下麵六個方隊已經站好了。
聽李清要自己拿箭往人群裏射呢,高小公爺很是疑惑,難道這李清拿人命開玩笑?難怪那些士卒那麽老實聽話呢,不過一從孫五手上接過去了箭頭的羽箭,就明白怎麽回事情了,不僅去了鐵箭頭,而且前麵還是用布條紮住了,傷不了人,高小公爺問孫五道:“莫非李三郎平日就是這般訓練士卒的?”
孫五憨笑的搖搖頭,“啟稟公爺,是李公子叫我準備的這法子,隻是今兒還是頭一遭試,要是一會這些士卒出乖現醜,還要公爺多多擔待些才好。”
站是的確站的有氣勢,隻是這些大活人看到箭射過來也不會躲?聽孫五說這還是第一次,高小公爺也真就不信了,衝鋒殺敵不避矢石的悍卒高小公爺知道有,可李清能在這麽短時間裏訓練出來?
還真要瞧瞧,高小公爺叫幾個善射的隨從張弓搭箭,自己親自選了一張強弓,將弦拉滿了,隻等李清一聲令下,便要往人群中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