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的積極性爆發出來是可怕的,比如現在的這幫乞顏人。
隨口答應了一千把鐮刀,劉叔都覺得李清是不是有些燒昏了頭,就是要給,也沒必要給那麽多吧,可第二天一早,劉叔自己都嚇了一跳,乞顏人愛馬是知道的,反正這一向早上起來照料馬的活都被他們包了,可連娜仁托婭一大早也跑去給馬洗澡,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怎麽著也算個客人啊,就為了鐮刀?
李清一爬起床,就被若英扯著上小樓來看風景,還真個成風景了,不單是乞顏人,連那些延州兄弟們的家眷也提著木桶幫馬洗澡,馬棚裏挪不開身,幹脆把馬都牽出來了;小孩子就更加了,人群中鑽來鑽去,叫喊追打,高興得跟過年似的,這些乞顏人還真怪了,自己不愛洗澡,給馬洗澡用得著這麽熱心嗎?
瞧著李清臉上的表情怪異,倩娘一旁笑道:“三郎張口便是一千把鐮刀,若是真個送到乞顏族裏,怕是比這更熱鬧也是有的。”
怎麽聽都有些諷刺的味道,一千把是有些多了,李清也是覺得這玩決意不值錢,所以一高興就說了這個數,好象乞顏一族也才萬把人呢;不過話已經說出了口,要反悔總是不好的,沒瞧見人家高興的洗馬玩了啊。
盡管這些乞顏人的子孫,日後是可能要橫掃大宋天下的,可李清覺得他送些鐮刀總不至於能起什麽壞作用吧,難道有了鐮刀,蒙古人的崛起就能夠快些?要是這樣倒好了,提前和契丹人先鬧起來,白山黑水裏的女真人,不就沒機會了嗎?
當然,單憑這點花俏就想改變曆史的車輪是有些忘想,可看著乞顏人高興,李清心情也好得很,能給予別人,總是個好事情,何況給予帶來這麽多喜悅。
倩娘在樓上望著下邊出神,若英悄悄的把李清扯到一邊,“三郎。想是倩娘姐姐亦有心事,這幾日常常愁眉不展,三郎也該問問才好。”
對了,倩娘好象也是為延州的那個寨子的事情來的,李清說了有什麽要求提就是了。可因為他不願意接那份的契文書,倩娘便再也沒開過口,這可是見外了,咱對乞顏人都不賴,莫非對自己人還會小氣不曾?
李清和若英走到倩娘身後,還沒開口呢,聽得倩娘幽幽的說道:“當初延州立寨的時候,眾人亦如今日這般欣喜。隻可惜三郎不曾瞧見。”
倩娘還真是為這個事情在愁呢,若英調皮的衝李清擠擠眼睛,李清忙道:“倩娘,若英已認你為姐姐,便如一家人了,但有所需,盡管說來便是,如何這般見外?”
倩娘回過身對李清笑笑,“不必了,若英已然告知。這水雲莊原不全然是三郎產業,延州所需頗多,倒要叫三郎為難的,還是待我另謀他策罷。”
李清臉上可有些燒,大男人麽,不能立個業的,被人說出來是有些撂不下麵子的,水雲莊現在外人看業,的確是美侖美奐,可要深究起來。大半應該算是皇家的產業,就是原來的那些底子。也得算是謝大娘的,這和買馬可不一樣,買馬可以獲利,最終還是歸到水雲莊裏,謝大娘說過,水雲莊就是為日後姐妹們留個容身之地。
手打網,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說閱讀
可到延州建寨子就不一樣,那是邊關,就算產業也算到水雲莊名下,姑娘們有幾個願意去那個窮地方?不過算計是這麽算計的,不幫忙,李清還做不出來,水雲莊又不是拿不出錢,說罷,倩娘,不就是缺錢麽?
倩娘一笑,想了想,又歎了口氣,“所缺者委實太多,且倩娘之前並不知道三郎根基,所圖頗有些大了,還是休提了。”
越這樣還越勾人了,瞧不起我乍地?水雲莊裏多少還有些家底,不至於給不起罷!倩娘本待不想說,若英也在一邊軟言相求,倒象是李清和若英兩口子找她倩娘要錢了似的,倩娘實在磨不開,便開口介紹了起來。
咱大宋人可不是牧民,弄個帳篷就是家,草是地上長的,畢竟咱們是家耕文化,擅長的就種田,要種田就得有種子、家具、耕牛,還得預下一年的口糧;再說延州是邊關,黨項人時常過來劫掠,光搭個木頭房子讓人住下可不夠,所以要立寨,這一立寨,光木料一項就不得了。
本來諸般事情繁瑣,倩娘忙不過來的,隻是她也沒想到投奔過來的人會這麽多,本來隻想安置好李清囑她照顧的那些陣亡士卒的家眷,可來的都是苦命人,倩娘又怎麽忍拒絕?且人家都是抱著期望來的,不就是想吃飽飯活下來嗎?這一下立寨的規模不斷擴大,之前李清送的那些錢和財物就顯得杯水車醫療薪了,風雨樓可不能和故秦時樓比,沒什麽家底好倒貼進去。
初到水去莊,一見這規模,倩娘還很是高興了一下,隻是李清不青接文收讓倩娘有些不好張嘴,本待稍後好好勸說下,誰知道一了解李清的家底,才知道他李三郎並非是寶貴逼人,叫倩娘怎麽好開口要東西
離開延州的時候,那個寨子怕不就有二千人了,這一晃過去月餘,可能人又增加了不少,這短缺的地方就更加多了,立寨的時候,眾人也是滿心歡喜的,如現在水雲莊裏乞顏人一般的高興,到時候要把人家打發走,讓這麽多人失望,叫倩娘如何開心的起來?
李清之前還真想簡單了,他知道就算是汴京城外的大宋人,一家子一年幾十貫錢,滿可以過的不錯了,可那是在什麽都有的情況下,春耕的種子還是官府派發呢,又不要防備什麽強盜過來打劫,所以李清一想,不就是二千人麽,一人發十貫也就二萬貫,這點錢水雲莊還給得起,不又來了幾百匹馬麽?大不了咱當這些馬從來沒有過。
水雲莊這一年下來多少積攢了些家底,可別以為李清就是個拿錢亂花的主,為範仲淹募捐水雲莊就拿出了五十萬貫,可那些都是要禮尚往來的東西而已,本來就不算是自己的,李清不過代人捐了出去,而賺地錢都算是水雲莊的,李清可不覺得這些錢該放自己腰包。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倩娘的算計還沒說完呢,門上就有人報來,謝大娘和雲三娘到了,一大早看馬洗澡給鬧的,這時李清才猛想起,今天八月十五呢,說好了她們要上水雲莊來過節的。
快請快請,正好過來商量下,隨便把張管家叫來,對了,還有劉叔。
謝大娘人未上樓,笑聲先傳了上來,“今兒倒奇了,大過節下的為何全與馬洗浴起來,莫非是乞顏人那邊的風俗,仰或是三郎在搞怪?”
看來還是謝大娘最了解,尋根究底起來,可不就是他李清的鐮刀招來的嗎。
李清在撓頭,若英在偷笑,倩娘倒是好奇的看著他們兩個,樓梯口露出兩張清麗絕倫的臉來。
八月十五中秋節,在咱大宋這年頭並不十分熱鬧,既沒有月餅吃,團圓的意思也留待了九九重陽,應節的主要不過諸店賣新酒,唯獨自唐末以來,文人墨客飲酒賞月的習俗倒是光大了不少。
到水雲莊過節,就是要躲個乏,謝大娘和雲三娘也是平常打扮,脂粉輕勻,倒越發顯得秀麗動人,上得樓來,謝大娘眼角也不朝李清瞟一下,先自和倩娘道起寒暄,當著若英的麵,李清也有些心虛,隻和雲三娘扯起天氣來。
沒多久,劉叔和張管家也先後上來了,謝大娘這時才覺得奇怪,拿眼睛看著李清,李清笑道:“大娘、三娘來的正好,如今確有個事兒,想和諸位商議一下。”
撒手掌櫃今天居然要正經議事,這可是個新鮮事情,六個人都屏心靜氣的等著李清說話,李清倒不知道從哪裏說起來了,幹脆先讓張管家說說咱水雲莊的財務情況。
激動啊,咱這莊主從來不給他再現的機會,這次可逮著了,張管家一開口的聲調就高了八度,把幾位姑娘都嚇了一跳。
“雖然上次興化水災募捐,可是水雲莊暗地裏挑頭的,因此捐出的財務折合銀錢五十三萬貫,不過公子說了,那些收來的禮算不得數,現下府庫裏現錢有二十六萬四千餘貫,絲綢、金銀器皿等財物,折合銅錢三十餘萬貫,其中被公子拿走的字畫、瓷器還未算在內。”張管家一口氣報出來。
一聽賑濟水災水雲莊就捐了五十幾萬貫,倩娘聽了眉頭一挑,居然李三郎為了賑災這麽大後筆幹嗎?這些事不有朝遷管著麽?他手伸得還真長,什麽叫收來的禮不算自己的?聽起來怪異的很不過細想想還真是這個理。
張管家把李清拿走的字畫、瓷器還報了出來,李清沒好氣的瞪了張管家一眼,不就是幾套汝窯瓷麽,若英都主聞值不了多少錢,這會說出來,想是咱偷偷藏了什麽好東西似的。
張管家可在乎李清瞪他,從水雲莊在謝大娘主事開始,也算是苦心經營了這麽久,現在小有規模,也是一種成就感,可就是沒處找人匯報成績。今兒揚眉吐氣一回,這可是公子你讓說的,瞪我一眼算啥。拿腳踹老漢也要說清楚。
“良田一千九百五十四畝,今年收成好,每畝都在三石五上下,因為太子賞地一千畝算是官地,開封府不願收租稅,算成水雲莊的開銷,公子吩咐過對佃戶從寬,可要太過寬也惹人閑話,因此取了六成,共入庫三千八百二十一石。”
報的可不能算不詳細了,隻是張管家的成就感很是打折扣,李清和若英聽到後來是笑嘻嘻的,連謝大娘都有些漫不經心,隻唯獨一個外人倩娘聽的仔細,一聽說水雲莊的田每畝可收三石五,不由得感歎一聲,而雲三娘壓根就沒怎麽聽,跑到欄杆上看乞顏人給馬洗澡去了。
怎麽樣。咱還是有些家當的,自接手後,除了宮裏賞的,良田也由原先的不足百畝變成了近千畝,李清還沒得意完呢,倩娘突的開聲問道:“請教張管家,但不知水雲莊一個月的開銷又要幾何呢?”
若英娘子都叫倩娘姐姐張管家可不敢不據實而答,“先前並不多的,莊裏原就不足百人。一幹廚娘、繡工自有內府出開銷,現在即使添了百十來口人,糧食也足夠了,隻是京裏諸府公子來往頻繁,需飲餐上貼補些,一個月三、五千貫也足夠了,公子和若英娘子平日也不大出門,使費都可不算了。”
看來咱的日子過的還是奢侈了些,一個月要用掉幾百人家一年的開銷,單*土裏刨些糧食,這日子還真項不住,果然家大有家大的麻煩,最主要的費用還是用在吃喝上了,這也是沒辦法,總不能找那些公子哥兒收夥食費吧。
謝大娘俏聲問道:“沒來由聽了這許多經濟事物兒,三郎倒是說個端詳來,為地甚事?要是短錢使喚,樓裏也黨政軍存著十來萬貫呢。”
李清便把事情始末一說,延州那麽遠的地方立寨子,謝大娘可沒興趣考慮,將手一揮:“這等事便由得三郎處置罷,明兒就打發人將錢送了來,我今天可是來散心過節的。”說完,和若英一起也走到雲三娘邊上看風景去了。
懷念啊,這可是咱李清一慣的風格,不過今天他可沒辦法這樣了,便笑著對倩娘說道:“倩娘便說個數罷,便凡拿的出來的,李清無有不應。”
倩娘對李清一笑,卻不照直了回答,側頭對張管家和劉叔兩人說道:“二位大叔經的事多,看的明白,倒是參詳下,在延州立寨,好是不好?”
出乎李清的預料,劉叔沉吟未答,張管家居然想都沒想就說好,李清不由得要問個為什麽了,延州那麽遠,張管家也沒去過,他熱心個什麽?
“公子,立產業就得要個開枝散--飄天文學--然度日以了殘生,不曾想隨公子去了次延州,雖算不得大陣仗,也是淋漓盡致的很,原想與公子做得一番氣象出來。公子卻是個懶散人,回了京城日日歌舞嬉戲,小老兒不是非議公子所為,人各有性,亦曾與公子一起痛快過。但日子雖過得悠閑,卻不是老漢所好。且莊內無甚大事,張老哥也照拂的周全,蒙公子垂青,討了我過來,小老兒卻無甚用處,也是慚愧。”
這有什麽可慚愧的?雖然劉叔話裏點了李清沒什麽大誌向,別人說李清也許會爭執幾下,劉叔說他,他可是得老實聽著,要那麽多大誌向幹什麽?喝喝酒、聽聽曲、敞開肚皮曬太陽,悶了調戲調戲小姑娘。多美好的生活,幹嘛要主動找事情做?
劉叔也是刀頭上舔血、征戰殺伐了大半輩子,兒子也有了,沒事抱著孫子逗蛐蛐,享享天倫之樂不好嗎?是不是悶了?咱給你弄兩個姑娘收著好不?劉叔老當益壯,龍馬精神,再生兩兒子估計沒沒問題的,要不再多加兩個?
最不喜歡有人和咱講道理,更加不喜歡的是必須得聽,耍賴都不行。因為劉叔後麵的話,不能不讓李清好好想想。
“公子既有心照拂天宇山死去兄弟的家眷,然倩娘是女流之輩,終究不大方便,事務煩多,累著也是不好,倘若有個不周到的,公子何忍?”
“再則犬子業以成年,終日遊手好閑,卻也不是個長遠之策。叫人放心不下,老漢想帶犬子同去延州。曆練個幾年,對他也有些進益,日後公子又多一幫手,豈不是好?”
“公子為人厚道,對天宇山的弟兄多加照拂,劉某久在邊關,亦有袍澤,不乏為劉某擋矢避箭之人,公子誠厚,劉某豈能全無心肝?趁便尋訪老兄弟家眷,若是困苦的,亦可就近安置,讓小老兒有生之年,能安然入眠,還望公子成全。”
怎麽辦好呢?一下子李清也找不到理由來反對,抬眼四顧,不知幾時看風景的若英和雲、謝二人都圍在邊上聽了,若英的眼圈還紅紅的;連張管家都低著頭,看來沒辦法說服了。
可真要讓劉叔去延州?心裏委實舍不得,來了大宋這麽久,認識的人不少了,交的朋友也多,可能象自己長輩的,還就劉叔一人,如今他卻要去延州長,這身邊一下少了這麽個老成持重的人,李清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劉叔,若是你去延州,便要應我個事兒,黨項人過來劫掠,便容他們搶些罷,劉叔萬不可好勇鬥狠,至不濟李清在京城多想些法子弄錢好了。”李清低聲說道。
劉叔先是笑了,隻一會兒神情也肅然下來,探手過來在李清的手上拍拍,“小老兒醒得,若是寨子立得堅固,黨項人尋常也攻不進來,何苦出去廝殺?再者寨內老弱必多,非不到萬一,小老兒必不親臨險境。”
“劉叔,萬一也不行,隻要保得人在,財物身外之物,全搶了去又何妨?即使寨子被毀,亦可再立,劉叔切必應承了李清,不如此叫我怎生放心得下?”這會兒可沒有人會認為李清雞婆。
劉叔慈愛的看著李清,神情也有些黯然,他其實也舍不得離開,隻是又實在不願意老是這麽無所事事的過日子,趁著筋骨還挺的住,再去吹吹邊關的風,再去聽聽邊關的鼓。
見眾人的興致都不高,劉叔強笑道:“說了半日,這延州立寨卻是連個名也未得,不如小老兒臨行前,諸位賞個名兒,叫起來也響亮。”
這種事情李清才不願意摻和,隨便叫什麽都行啊,讓幾個姑娘們定吧,他把劉叔和張管家拉到一邊,“如今可是劉叔去延州,這所缺之物張管家可要盡心置辦才好,劉叔且也別推托,盡管提,另外,十萬貫怕是不夠的,要立便立它個刀劈不爛,水潑不進的萬年鐵寨,張管家算計著除了開銷,拿出十五萬貫可好?”
張管家往倩娘那邊瞧了一眼,壓低了聲說道:“劉老哥去延州,小老兒豈會吝嗇?別說十五萬貫,再多也使得,公子忘了莊內新添了如許多的馬嗎?若是照上次那般賣法,莊內根本不愁開銷。”
瞧張管家故作神秘的樣子,敢情他不知道倩娘的底細,有石小公爺這層關係,乞顏人的馬賣出個好價錢,沒準石元孫早就告訴倩娘了,最多是不知道詳細的數字罷了,瞞得了嗎?不過李清還真是忘了莊裏新添的這些馬,這不就是錢麽?
一千把鐮刀算啥?最後乞顏人一高興,下次還給咱送馬!
這邊沒商議完,那邊寨名幾個女人倒是很快便商議定了,清風寨!既含了李清的名在裏麵,又雅致大方,叫起來還響這,沒人有什麽異議,隻是李清覺得這名字很熟,《水滸傳》裏麵的小李廣花榮不就在清風寨嗎?
劉叔,等到延州問問,寨內可曾有人姓花?
記得那小李廣花榮射得一手好箭不說他,他有個妹妹據說倒長得很不賴的!
隨口答應了一千把鐮刀,劉叔都覺得李清是不是有些燒昏了頭,就是要給,也沒必要給那麽多吧,可第二天一早,劉叔自己都嚇了一跳,乞顏人愛馬是知道的,反正這一向早上起來照料馬的活都被他們包了,可連娜仁托婭一大早也跑去給馬洗澡,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怎麽著也算個客人啊,就為了鐮刀?
李清一爬起床,就被若英扯著上小樓來看風景,還真個成風景了,不單是乞顏人,連那些延州兄弟們的家眷也提著木桶幫馬洗澡,馬棚裏挪不開身,幹脆把馬都牽出來了;小孩子就更加了,人群中鑽來鑽去,叫喊追打,高興得跟過年似的,這些乞顏人還真怪了,自己不愛洗澡,給馬洗澡用得著這麽熱心嗎?
瞧著李清臉上的表情怪異,倩娘一旁笑道:“三郎張口便是一千把鐮刀,若是真個送到乞顏族裏,怕是比這更熱鬧也是有的。”
怎麽聽都有些諷刺的味道,一千把是有些多了,李清也是覺得這玩決意不值錢,所以一高興就說了這個數,好象乞顏一族也才萬把人呢;不過話已經說出了口,要反悔總是不好的,沒瞧見人家高興的洗馬玩了啊。
盡管這些乞顏人的子孫,日後是可能要橫掃大宋天下的,可李清覺得他送些鐮刀總不至於能起什麽壞作用吧,難道有了鐮刀,蒙古人的崛起就能夠快些?要是這樣倒好了,提前和契丹人先鬧起來,白山黑水裏的女真人,不就沒機會了嗎?
當然,單憑這點花俏就想改變曆史的車輪是有些忘想,可看著乞顏人高興,李清心情也好得很,能給予別人,總是個好事情,何況給予帶來這麽多喜悅。
倩娘在樓上望著下邊出神,若英悄悄的把李清扯到一邊,“三郎。想是倩娘姐姐亦有心事,這幾日常常愁眉不展,三郎也該問問才好。”
對了,倩娘好象也是為延州的那個寨子的事情來的,李清說了有什麽要求提就是了。可因為他不願意接那份的契文書,倩娘便再也沒開過口,這可是見外了,咱對乞顏人都不賴,莫非對自己人還會小氣不曾?
李清和若英走到倩娘身後,還沒開口呢,聽得倩娘幽幽的說道:“當初延州立寨的時候,眾人亦如今日這般欣喜。隻可惜三郎不曾瞧見。”
倩娘還真是為這個事情在愁呢,若英調皮的衝李清擠擠眼睛,李清忙道:“倩娘,若英已認你為姐姐,便如一家人了,但有所需,盡管說來便是,如何這般見外?”
倩娘回過身對李清笑笑,“不必了,若英已然告知。這水雲莊原不全然是三郎產業,延州所需頗多,倒要叫三郎為難的,還是待我另謀他策罷。”
李清臉上可有些燒,大男人麽,不能立個業的,被人說出來是有些撂不下麵子的,水雲莊現在外人看業,的確是美侖美奐,可要深究起來。大半應該算是皇家的產業,就是原來的那些底子。也得算是謝大娘的,這和買馬可不一樣,買馬可以獲利,最終還是歸到水雲莊裏,謝大娘說過,水雲莊就是為日後姐妹們留個容身之地。
手打網,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說閱讀
可到延州建寨子就不一樣,那是邊關,就算產業也算到水雲莊名下,姑娘們有幾個願意去那個窮地方?不過算計是這麽算計的,不幫忙,李清還做不出來,水雲莊又不是拿不出錢,說罷,倩娘,不就是缺錢麽?
倩娘一笑,想了想,又歎了口氣,“所缺者委實太多,且倩娘之前並不知道三郎根基,所圖頗有些大了,還是休提了。”
越這樣還越勾人了,瞧不起我乍地?水雲莊裏多少還有些家底,不至於給不起罷!倩娘本待不想說,若英也在一邊軟言相求,倒象是李清和若英兩口子找她倩娘要錢了似的,倩娘實在磨不開,便開口介紹了起來。
咱大宋人可不是牧民,弄個帳篷就是家,草是地上長的,畢竟咱們是家耕文化,擅長的就種田,要種田就得有種子、家具、耕牛,還得預下一年的口糧;再說延州是邊關,黨項人時常過來劫掠,光搭個木頭房子讓人住下可不夠,所以要立寨,這一立寨,光木料一項就不得了。
本來諸般事情繁瑣,倩娘忙不過來的,隻是她也沒想到投奔過來的人會這麽多,本來隻想安置好李清囑她照顧的那些陣亡士卒的家眷,可來的都是苦命人,倩娘又怎麽忍拒絕?且人家都是抱著期望來的,不就是想吃飽飯活下來嗎?這一下立寨的規模不斷擴大,之前李清送的那些錢和財物就顯得杯水車醫療薪了,風雨樓可不能和故秦時樓比,沒什麽家底好倒貼進去。
初到水去莊,一見這規模,倩娘還很是高興了一下,隻是李清不青接文收讓倩娘有些不好張嘴,本待稍後好好勸說下,誰知道一了解李清的家底,才知道他李三郎並非是寶貴逼人,叫倩娘怎麽好開口要東西
離開延州的時候,那個寨子怕不就有二千人了,這一晃過去月餘,可能人又增加了不少,這短缺的地方就更加多了,立寨的時候,眾人也是滿心歡喜的,如現在水雲莊裏乞顏人一般的高興,到時候要把人家打發走,讓這麽多人失望,叫倩娘如何開心的起來?
李清之前還真想簡單了,他知道就算是汴京城外的大宋人,一家子一年幾十貫錢,滿可以過的不錯了,可那是在什麽都有的情況下,春耕的種子還是官府派發呢,又不要防備什麽強盜過來打劫,所以李清一想,不就是二千人麽,一人發十貫也就二萬貫,這點錢水雲莊還給得起,不又來了幾百匹馬麽?大不了咱當這些馬從來沒有過。
水雲莊這一年下來多少積攢了些家底,可別以為李清就是個拿錢亂花的主,為範仲淹募捐水雲莊就拿出了五十萬貫,可那些都是要禮尚往來的東西而已,本來就不算是自己的,李清不過代人捐了出去,而賺地錢都算是水雲莊的,李清可不覺得這些錢該放自己腰包。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倩娘的算計還沒說完呢,門上就有人報來,謝大娘和雲三娘到了,一大早看馬洗澡給鬧的,這時李清才猛想起,今天八月十五呢,說好了她們要上水雲莊來過節的。
快請快請,正好過來商量下,隨便把張管家叫來,對了,還有劉叔。
謝大娘人未上樓,笑聲先傳了上來,“今兒倒奇了,大過節下的為何全與馬洗浴起來,莫非是乞顏人那邊的風俗,仰或是三郎在搞怪?”
看來還是謝大娘最了解,尋根究底起來,可不就是他李清的鐮刀招來的嗎。
李清在撓頭,若英在偷笑,倩娘倒是好奇的看著他們兩個,樓梯口露出兩張清麗絕倫的臉來。
八月十五中秋節,在咱大宋這年頭並不十分熱鬧,既沒有月餅吃,團圓的意思也留待了九九重陽,應節的主要不過諸店賣新酒,唯獨自唐末以來,文人墨客飲酒賞月的習俗倒是光大了不少。
到水雲莊過節,就是要躲個乏,謝大娘和雲三娘也是平常打扮,脂粉輕勻,倒越發顯得秀麗動人,上得樓來,謝大娘眼角也不朝李清瞟一下,先自和倩娘道起寒暄,當著若英的麵,李清也有些心虛,隻和雲三娘扯起天氣來。
沒多久,劉叔和張管家也先後上來了,謝大娘這時才覺得奇怪,拿眼睛看著李清,李清笑道:“大娘、三娘來的正好,如今確有個事兒,想和諸位商議一下。”
撒手掌櫃今天居然要正經議事,這可是個新鮮事情,六個人都屏心靜氣的等著李清說話,李清倒不知道從哪裏說起來了,幹脆先讓張管家說說咱水雲莊的財務情況。
激動啊,咱這莊主從來不給他再現的機會,這次可逮著了,張管家一開口的聲調就高了八度,把幾位姑娘都嚇了一跳。
“雖然上次興化水災募捐,可是水雲莊暗地裏挑頭的,因此捐出的財務折合銀錢五十三萬貫,不過公子說了,那些收來的禮算不得數,現下府庫裏現錢有二十六萬四千餘貫,絲綢、金銀器皿等財物,折合銅錢三十餘萬貫,其中被公子拿走的字畫、瓷器還未算在內。”張管家一口氣報出來。
一聽賑濟水災水雲莊就捐了五十幾萬貫,倩娘聽了眉頭一挑,居然李三郎為了賑災這麽大後筆幹嗎?這些事不有朝遷管著麽?他手伸得還真長,什麽叫收來的禮不算自己的?聽起來怪異的很不過細想想還真是這個理。
張管家把李清拿走的字畫、瓷器還報了出來,李清沒好氣的瞪了張管家一眼,不就是幾套汝窯瓷麽,若英都主聞值不了多少錢,這會說出來,想是咱偷偷藏了什麽好東西似的。
張管家可在乎李清瞪他,從水雲莊在謝大娘主事開始,也算是苦心經營了這麽久,現在小有規模,也是一種成就感,可就是沒處找人匯報成績。今兒揚眉吐氣一回,這可是公子你讓說的,瞪我一眼算啥。拿腳踹老漢也要說清楚。
“良田一千九百五十四畝,今年收成好,每畝都在三石五上下,因為太子賞地一千畝算是官地,開封府不願收租稅,算成水雲莊的開銷,公子吩咐過對佃戶從寬,可要太過寬也惹人閑話,因此取了六成,共入庫三千八百二十一石。”
報的可不能算不詳細了,隻是張管家的成就感很是打折扣,李清和若英聽到後來是笑嘻嘻的,連謝大娘都有些漫不經心,隻唯獨一個外人倩娘聽的仔細,一聽說水雲莊的田每畝可收三石五,不由得感歎一聲,而雲三娘壓根就沒怎麽聽,跑到欄杆上看乞顏人給馬洗澡去了。
怎麽樣。咱還是有些家當的,自接手後,除了宮裏賞的,良田也由原先的不足百畝變成了近千畝,李清還沒得意完呢,倩娘突的開聲問道:“請教張管家,但不知水雲莊一個月的開銷又要幾何呢?”
若英娘子都叫倩娘姐姐張管家可不敢不據實而答,“先前並不多的,莊裏原就不足百人。一幹廚娘、繡工自有內府出開銷,現在即使添了百十來口人,糧食也足夠了,隻是京裏諸府公子來往頻繁,需飲餐上貼補些,一個月三、五千貫也足夠了,公子和若英娘子平日也不大出門,使費都可不算了。”
看來咱的日子過的還是奢侈了些,一個月要用掉幾百人家一年的開銷,單*土裏刨些糧食,這日子還真項不住,果然家大有家大的麻煩,最主要的費用還是用在吃喝上了,這也是沒辦法,總不能找那些公子哥兒收夥食費吧。
謝大娘俏聲問道:“沒來由聽了這許多經濟事物兒,三郎倒是說個端詳來,為地甚事?要是短錢使喚,樓裏也黨政軍存著十來萬貫呢。”
李清便把事情始末一說,延州那麽遠的地方立寨子,謝大娘可沒興趣考慮,將手一揮:“這等事便由得三郎處置罷,明兒就打發人將錢送了來,我今天可是來散心過節的。”說完,和若英一起也走到雲三娘邊上看風景去了。
懷念啊,這可是咱李清一慣的風格,不過今天他可沒辦法這樣了,便笑著對倩娘說道:“倩娘便說個數罷,便凡拿的出來的,李清無有不應。”
倩娘對李清一笑,卻不照直了回答,側頭對張管家和劉叔兩人說道:“二位大叔經的事多,看的明白,倒是參詳下,在延州立寨,好是不好?”
出乎李清的預料,劉叔沉吟未答,張管家居然想都沒想就說好,李清不由得要問個為什麽了,延州那麽遠,張管家也沒去過,他熱心個什麽?
“公子,立產業就得要個開枝散--飄天文學--然度日以了殘生,不曾想隨公子去了次延州,雖算不得大陣仗,也是淋漓盡致的很,原想與公子做得一番氣象出來。公子卻是個懶散人,回了京城日日歌舞嬉戲,小老兒不是非議公子所為,人各有性,亦曾與公子一起痛快過。但日子雖過得悠閑,卻不是老漢所好。且莊內無甚大事,張老哥也照拂的周全,蒙公子垂青,討了我過來,小老兒卻無甚用處,也是慚愧。”
這有什麽可慚愧的?雖然劉叔話裏點了李清沒什麽大誌向,別人說李清也許會爭執幾下,劉叔說他,他可是得老實聽著,要那麽多大誌向幹什麽?喝喝酒、聽聽曲、敞開肚皮曬太陽,悶了調戲調戲小姑娘。多美好的生活,幹嘛要主動找事情做?
劉叔也是刀頭上舔血、征戰殺伐了大半輩子,兒子也有了,沒事抱著孫子逗蛐蛐,享享天倫之樂不好嗎?是不是悶了?咱給你弄兩個姑娘收著好不?劉叔老當益壯,龍馬精神,再生兩兒子估計沒沒問題的,要不再多加兩個?
最不喜歡有人和咱講道理,更加不喜歡的是必須得聽,耍賴都不行。因為劉叔後麵的話,不能不讓李清好好想想。
“公子既有心照拂天宇山死去兄弟的家眷,然倩娘是女流之輩,終究不大方便,事務煩多,累著也是不好,倘若有個不周到的,公子何忍?”
“再則犬子業以成年,終日遊手好閑,卻也不是個長遠之策。叫人放心不下,老漢想帶犬子同去延州。曆練個幾年,對他也有些進益,日後公子又多一幫手,豈不是好?”
“公子為人厚道,對天宇山的弟兄多加照拂,劉某久在邊關,亦有袍澤,不乏為劉某擋矢避箭之人,公子誠厚,劉某豈能全無心肝?趁便尋訪老兄弟家眷,若是困苦的,亦可就近安置,讓小老兒有生之年,能安然入眠,還望公子成全。”
怎麽辦好呢?一下子李清也找不到理由來反對,抬眼四顧,不知幾時看風景的若英和雲、謝二人都圍在邊上聽了,若英的眼圈還紅紅的;連張管家都低著頭,看來沒辦法說服了。
可真要讓劉叔去延州?心裏委實舍不得,來了大宋這麽久,認識的人不少了,交的朋友也多,可能象自己長輩的,還就劉叔一人,如今他卻要去延州長,這身邊一下少了這麽個老成持重的人,李清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劉叔,若是你去延州,便要應我個事兒,黨項人過來劫掠,便容他們搶些罷,劉叔萬不可好勇鬥狠,至不濟李清在京城多想些法子弄錢好了。”李清低聲說道。
劉叔先是笑了,隻一會兒神情也肅然下來,探手過來在李清的手上拍拍,“小老兒醒得,若是寨子立得堅固,黨項人尋常也攻不進來,何苦出去廝殺?再者寨內老弱必多,非不到萬一,小老兒必不親臨險境。”
“劉叔,萬一也不行,隻要保得人在,財物身外之物,全搶了去又何妨?即使寨子被毀,亦可再立,劉叔切必應承了李清,不如此叫我怎生放心得下?”這會兒可沒有人會認為李清雞婆。
劉叔慈愛的看著李清,神情也有些黯然,他其實也舍不得離開,隻是又實在不願意老是這麽無所事事的過日子,趁著筋骨還挺的住,再去吹吹邊關的風,再去聽聽邊關的鼓。
見眾人的興致都不高,劉叔強笑道:“說了半日,這延州立寨卻是連個名也未得,不如小老兒臨行前,諸位賞個名兒,叫起來也響亮。”
這種事情李清才不願意摻和,隨便叫什麽都行啊,讓幾個姑娘們定吧,他把劉叔和張管家拉到一邊,“如今可是劉叔去延州,這所缺之物張管家可要盡心置辦才好,劉叔且也別推托,盡管提,另外,十萬貫怕是不夠的,要立便立它個刀劈不爛,水潑不進的萬年鐵寨,張管家算計著除了開銷,拿出十五萬貫可好?”
張管家往倩娘那邊瞧了一眼,壓低了聲說道:“劉老哥去延州,小老兒豈會吝嗇?別說十五萬貫,再多也使得,公子忘了莊內新添了如許多的馬嗎?若是照上次那般賣法,莊內根本不愁開銷。”
瞧張管家故作神秘的樣子,敢情他不知道倩娘的底細,有石小公爺這層關係,乞顏人的馬賣出個好價錢,沒準石元孫早就告訴倩娘了,最多是不知道詳細的數字罷了,瞞得了嗎?不過李清還真是忘了莊裏新添的這些馬,這不就是錢麽?
一千把鐮刀算啥?最後乞顏人一高興,下次還給咱送馬!
這邊沒商議完,那邊寨名幾個女人倒是很快便商議定了,清風寨!既含了李清的名在裏麵,又雅致大方,叫起來還響這,沒人有什麽異議,隻是李清覺得這名字很熟,《水滸傳》裏麵的小李廣花榮不就在清風寨嗎?
劉叔,等到延州問問,寨內可曾有人姓花?
記得那小李廣花榮射得一手好箭不說他,他有個妹妹據說倒長得很不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