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6號行星戰區前線,東銀河公司和行星上的未知打的火熱的同時,一艘浩劫艦隊內部的工程飛船還在周圍的星空四處晃蕩。
它以1萬公裏/秒的速度掠過一顆顆小行星,要知道在地球的軌道空間附近,也是存在著不少小行星的,僅僅是非常小,密度不夠罷了,否則或許會成為土星環般的事物。
與此同時,周圍幾十萬公裏內的景象清晰的反映在深空雷達上,量子計算機根據圖像識別出其中的小行星,再估算出大致質量,密度與大小,留下記錄且打上識別序號。
“鹿島少校,發現1顆直徑400米的小行星了!”下麵的士兵高興的叫起來。
“找到符合條件的星體了?”鹿島介驟然從遊戲狀態下彈起來,“宇宙中的小行星數量雖然多,我們的小行星版本黎明之錘必須得選用300米到1000米直徑的星體,光是挑選過程就是件漫長的事情。”
“沒錯少校,我認為得馬上靠近過去!”
”同意!“鹿島介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就見到長陽級飛船尺寸的工程飛船慢慢減速靠了過去…
3天後,飛船抵達目的地,一個戰術小隊的士兵剛登陸星體,便通過深層地質掃描設備確認星體的基本信息。
”直徑475米,質量3.1億噸,主要由鐵組成…“士兵們閱讀上麵的數據,再度確認星體符合他們的需要。
半天後,一輛輛工程車開出來,在星體表麵四處挖掘,下麵又是澆灌金屬水泥,插入石墨烯支撐架,由此結構鬆垮的星體經過加固後,在局部位置足以經受住可怕的推力,而不會引發結構崩潰。
兩天後,4台聚變能反應堆被推了出來。它們的存在意義是推動這樣一個3.1億噸質量的星體,可以看到反應堆的構造與普通反應堆不同,有著龐大的噴口,並且還允許多方向的調整角度。這樣子哪怕路途中遭到幹擾,還是有辦法恢複到原先的軌道上。
一周後,士兵們四處檢查,確保聚變能反應堆工作正常,完工的他們連忙登上飛船離開。要知道,光是臨時製造出這麽個黎明之錘還不夠,還得連續製造幾顆才可以保證命中率。
轉眼過去1個月,工程飛船相繼找到3顆質量分別為1.6億噸,2.5億噸,5.9億噸的小行星,同樣給它們安裝上聚變能反應堆。
完成使命的工程飛船,由於內部運載的物資用盡,得回到恒星神殿補給;另一頭,背後真正操控黎明之錘的指揮部。下達命令讓它們緩慢的前往到靠近6號行星500萬公裏的距離上,等待最新命令。
6號行星戰區,無休無止的戰爭還在發生,這變為了戰區內的常態,但烈度肯定是要比開戰前高得多的。
即便如此,每個人審視數字戰場和戰果報告時,哪怕客觀的講,他們每天的消滅的未知數量高達30萬,一年就是1億,結果還是看不出太多的變化。
而這原因自然是因為未知的數量實在太大。哪怕是戰果趨近1億,相比較200億的總數字僅僅不到0.5%,真的看得到區別才不正常。【ㄨ】
“報告!4顆5000萬噸量級的黎明之錘製造完畢!”突然船長發過來信息。
參謀們轉過身看向站立在前方的沈越。
沈越微微側頭表示自己明白,“既然黎明之錘準備完畢。按照作戰方案,我命令艦隊全軍出動,掩護黎明之錘發射!”
遠方的宇宙,接收到新命令的4發黎明之錘緩緩移動,不過因為有一發個頭特別大,達到5.9億噸的質量。所以被拖延,速度如同烏龜爬行。
前線,為了掩護黎明之錘,浩劫艦隊與無人軍團將戰線向前推進,6號行星上空的交戰變得愈發激烈,受到壓力,蜂擁而出的未知數量陡然增加。
在後麵看戲的曹川站起來:“沒想到未知的戰爭潛力還是這麽厲害!”
他看到屏幕上,光是湧出來的巢穴型便數以千計,如果將它們想象為飛船,那就是上千艘狼級,豹級飛船,就該明白是多麽龐大的數字。
因而,伴隨著高達2000萬的未知重新殺入戰場,浩劫艦隊不得不投入近乎全部的戰鬥力應對,避免傷亡加劇。
甚至連娜娜的無人軍團,都不得不把100艘的象級飛船全部調入戰場,這樣子才能夠保持彼此間的均勢。
36小時後,4發黎明之錘經過漫長的運動,朝著6號行星猛衝過來。
這是4個有著群星級飛船尺寸的龐然大物,由於實心的構造,質量為群星級的幾十倍,根本無法通過常規的方式隨時帶在身邊,必須得通過臨時製造的方式完成。
當然了,4發黎明之錘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威力最強勁的黎明之錘版本,威力相當於前些年發射過的50萬噸當量的標準版本的100倍,是絕對物超所值的。
當這4發黎明之錘迫近到星球上方時,未知意識到可怕危機的降臨,意識到黎明之錘將會給它們造成無邊破壞後,一反常態的從相鄰戰場聚攏過來,試圖攔截。
“掩護!”不用沈越親自下令,距離黎明之錘最近的幾艘飛船,船長便自覺的讓士兵們這麽做。
哪怕是4發黎明之錘中有一發成功墜落,它所造成的戰果將會相當於過去幾個月他們所取得戰果總和。
所以沒有人期望見到黎明之錘被攔截的後果,都竭盡全力的試圖將阻擋在前進道路上的未知全部消滅。
炮火密集的籠罩在黎明之錘周圍,凡是試圖靠近的未知都會在幾秒鍾內被打成篩子,哪怕是觸手3型,在這密集的火力麵前,都做不出什麽有效動作,而變為黎明之錘的一部分,同它一起往下墜落。
第一次,雙方衝突烈度達到如此高度,近乎是殊死搏殺。
短短半小時內葬送超過100萬未知,而這時,黎明之錘已然靠近到6號行星1萬公裏,最多還有1分鍾時間將完成打擊,屆時6號行星上將化為末日世界。(未完待續。)
ps: 今天的第二更來了
6號行星戰區前線,東銀河公司和行星上的未知打的火熱的同時,一艘浩劫艦隊內部的工程飛船還在周圍的星空四處晃蕩。
它以1萬公裏/秒的速度掠過一顆顆小行星,要知道在地球的軌道空間附近,也是存在著不少小行星的,僅僅是非常小,密度不夠罷了,否則或許會成為土星環般的事物。
與此同時,周圍幾十萬公裏內的景象清晰的反映在深空雷達上,量子計算機根據圖像識別出其中的小行星,再估算出大致質量,密度與大小,留下記錄且打上識別序號。
“鹿島少校,發現1顆直徑400米的小行星了!”下麵的士兵高興的叫起來。
“找到符合條件的星體了?”鹿島介驟然從遊戲狀態下彈起來,“宇宙中的小行星數量雖然多,我們的小行星版本黎明之錘必須得選用300米到1000米直徑的星體,光是挑選過程就是件漫長的事情。”
“沒錯少校,我認為得馬上靠近過去!”
”同意!“鹿島介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就見到長陽級飛船尺寸的工程飛船慢慢減速靠了過去…
3天後,飛船抵達目的地,一個戰術小隊的士兵剛登陸星體,便通過深層地質掃描設備確認星體的基本信息。
”直徑475米,質量3.1億噸,主要由鐵組成…“士兵們閱讀上麵的數據,再度確認星體符合他們的需要。
半天後,一輛輛工程車開出來,在星體表麵四處挖掘,下麵又是澆灌金屬水泥,插入石墨烯支撐架,由此結構鬆垮的星體經過加固後,在局部位置足以經受住可怕的推力,而不會引發結構崩潰。
兩天後,4台聚變能反應堆被推了出來。它們的存在意義是推動這樣一個3.1億噸質量的星體,可以看到反應堆的構造與普通反應堆不同,有著龐大的噴口,並且還允許多方向的調整角度。這樣子哪怕路途中遭到幹擾,還是有辦法恢複到原先的軌道上。
一周後,士兵們四處檢查,確保聚變能反應堆工作正常,完工的他們連忙登上飛船離開。要知道,光是臨時製造出這麽個黎明之錘還不夠,還得連續製造幾顆才可以保證命中率。
轉眼過去1個月,工程飛船相繼找到3顆質量分別為1.6億噸,2.5億噸,5.9億噸的小行星,同樣給它們安裝上聚變能反應堆。
完成使命的工程飛船,由於內部運載的物資用盡,得回到恒星神殿補給;另一頭,背後真正操控黎明之錘的指揮部。下達命令讓它們緩慢的前往到靠近6號行星500萬公裏的距離上,等待最新命令。
6號行星戰區,無休無止的戰爭還在發生,這變為了戰區內的常態,但烈度肯定是要比開戰前高得多的。
即便如此,每個人審視數字戰場和戰果報告時,哪怕客觀的講,他們每天的消滅的未知數量高達30萬,一年就是1億,結果還是看不出太多的變化。
而這原因自然是因為未知的數量實在太大。哪怕是戰果趨近1億,相比較200億的總數字僅僅不到0.5%,真的看得到區別才不正常。【ㄨ】
“報告!4顆5000萬噸量級的黎明之錘製造完畢!”突然船長發過來信息。
參謀們轉過身看向站立在前方的沈越。
沈越微微側頭表示自己明白,“既然黎明之錘準備完畢。按照作戰方案,我命令艦隊全軍出動,掩護黎明之錘發射!”
遠方的宇宙,接收到新命令的4發黎明之錘緩緩移動,不過因為有一發個頭特別大,達到5.9億噸的質量。所以被拖延,速度如同烏龜爬行。
前線,為了掩護黎明之錘,浩劫艦隊與無人軍團將戰線向前推進,6號行星上空的交戰變得愈發激烈,受到壓力,蜂擁而出的未知數量陡然增加。
在後麵看戲的曹川站起來:“沒想到未知的戰爭潛力還是這麽厲害!”
他看到屏幕上,光是湧出來的巢穴型便數以千計,如果將它們想象為飛船,那就是上千艘狼級,豹級飛船,就該明白是多麽龐大的數字。
因而,伴隨著高達2000萬的未知重新殺入戰場,浩劫艦隊不得不投入近乎全部的戰鬥力應對,避免傷亡加劇。
甚至連娜娜的無人軍團,都不得不把100艘的象級飛船全部調入戰場,這樣子才能夠保持彼此間的均勢。
36小時後,4發黎明之錘經過漫長的運動,朝著6號行星猛衝過來。
這是4個有著群星級飛船尺寸的龐然大物,由於實心的構造,質量為群星級的幾十倍,根本無法通過常規的方式隨時帶在身邊,必須得通過臨時製造的方式完成。
當然了,4發黎明之錘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威力最強勁的黎明之錘版本,威力相當於前些年發射過的50萬噸當量的標準版本的100倍,是絕對物超所值的。
當這4發黎明之錘迫近到星球上方時,未知意識到可怕危機的降臨,意識到黎明之錘將會給它們造成無邊破壞後,一反常態的從相鄰戰場聚攏過來,試圖攔截。
“掩護!”不用沈越親自下令,距離黎明之錘最近的幾艘飛船,船長便自覺的讓士兵們這麽做。
哪怕是4發黎明之錘中有一發成功墜落,它所造成的戰果將會相當於過去幾個月他們所取得戰果總和。
所以沒有人期望見到黎明之錘被攔截的後果,都竭盡全力的試圖將阻擋在前進道路上的未知全部消滅。
炮火密集的籠罩在黎明之錘周圍,凡是試圖靠近的未知都會在幾秒鍾內被打成篩子,哪怕是觸手3型,在這密集的火力麵前,都做不出什麽有效動作,而變為黎明之錘的一部分,同它一起往下墜落。
第一次,雙方衝突烈度達到如此高度,近乎是殊死搏殺。
短短半小時內葬送超過100萬未知,而這時,黎明之錘已然靠近到6號行星1萬公裏,最多還有1分鍾時間將完成打擊,屆時6號行星上將化為末日世界。(未完待續。)
ps: 今天的第二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