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支那足足有四千守軍,四千人一眨眼的功夫全部變成了四千具沒有頭的屍體。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娑那邏看到這個場麵,心底何止惡寒,簡直就差一點尿褲子。


    孔和帶著士兵將娑那邏與達力、阿瓦三人押到朱常淵的麵前,說道:“王爺,守城的軍官就是這個家夥。”又指了指達力和阿瓦二人,道:“這兩個是當地土著,算是此地的豪強!”


    “好!”朱常淵抽出腰間的佩劍,一個字說完走到娑那邏麵前,沒有給他任何申辯或者解釋或者投降的機會。直接一劍就將這貨的頭顱砍了下來。


    沒有原因,沒有理由!


    如果非要給它找個理由的話,就是他緬甸軍官的身份了。


    這下可把阿瓦和達力二人嚇壞了,兩人幾乎是同時跪倒,將頭低在地上,口中不住的用頗為生硬的漢語求饒,說道:“沐王爺饒命,沐王爺饒命!”


    他們剛剛聽孔和喊朱常淵王爺,還以為他是世代鎮守雲貴的沐王府中人,所以才喊他沐王爺。


    朱常淵微微一笑,道:“二位快起來吧,朱某人並非沐王府中人。”


    孔和強行將阿瓦和達力拉起來。


    他們二人看著朱常淵,一句話也不敢說。


    朱常淵剛剛在他二人麵前殺了娑那邏,自然就是殺雞給猴看,目的就是震懾這兩個家夥!要知道雖然占領了緬甸密支那,雖然是把東籲王朝的士兵打的屁滾尿流全殲。然而,他在此地的根基依然差不多等於零。


    要想把整個緬北的人全部殺光也是不現實的,所以,少不得要依仗當地的豪強劣紳控製下層的民眾。


    “寡人聽說二位乃是當地之名門望族?”朱常淵慢慢悠悠的坐在椅子上,輕聲問道。


    聲音雖然不大,可是卻平靜的讓人感覺到可怕。


    “是!”阿瓦又趕緊跪倒在地,說道:“回天國王爺的話,小人是克欽族的族長!”又指了指達力,說道:“達力是密支那的撣族的族長。”


    朱常淵點點頭。又站起來,走到阿瓦旁邊拎著他的肩膀將他提起來,說道:“本王號延明,並非殘忍好殺之輩,你們不用害怕!也不用下跪,站著說話即可。”


    看阿瓦的衣服光鮮亮麗,很有民族特色。朱常淵輕聲一笑,將他的外衣扒開。重新給他將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然後在右側腋窩下向後一繞,弄成大中華習慣的右衽,說道:“族長日後來見本王,穿衣服可是要注意一點,左衽就不用來了,必須照我中華之禮儀,衣衫右衽。”


    “是,是。是!”阿瓦聽了朱常淵的話,額頭上一腦門全是汗水,心道:你一日的時間就斬殺了四五千人,還說自己不是好殺之輩,別忽悠我這老實人了行不?


    “嗯!”朱常淵點頭,然後目光看向了達力。


    達力這貨倒是機靈,不等朱常淵說完。就解下自己的腰帶,按照剛剛朱常淵的做法,將自己的衣服改成了右衽。


    朱常淵滿意的笑了笑,說道:“很好,兩位族長都是本王敬重的人,本王初來乍到。短時間內恐怕不會撤軍,日後還輕兩位多多關照了。”


    “是是是!”阿瓦和達力口中不敢不答應,心中卻同時犯愁了。


    整個密支那所在的緬北,包括哪些山林大澤之中的人,加一塊也才不到三十萬人,之前負擔東籲王朝四千軍隊的物資都捉襟見肘,現在好了。這夥明軍一下子來了一萬,怎麽養活呢?


    “之前娑那邏在的時候,每年朝你們兩族要多少貢稅?”朱常淵又問道。


    “額,這個?”達力還在尋思,是不是少報一些,哪知道旁邊的阿瓦一口氣將實話說了出來,道:“回延明王的話,娑那邏在的時候,我們除了每年要給他們提供四千人的軍糧之外,還需上繳三十金!”


    朱常淵點點頭,道:“娑那邏盤剝無度,實在是可恨。這樣吧,本王憐憫你們生活清苦,民生唯艱,以後每年隻需要供給我四千人的軍糧即可,三十金就免了吧。”


    打一棒子,要給個棗子吃,政治的藝術就在於此,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剝削與反抗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自己能在此地紮根成長。


    不然的話,若是盤剝無度,竭澤而漁的話,饒是朱常淵武力強大,最後也隻能將整個緬北變成無人區。從五胡亂華一直到大清國統一,曆史上的經驗和教訓比比皆是。


    為什麽當年元帝國那麽強大,卻僅僅隻有不到百年的國祚?為什麽清軍入關,就能很快的征服漢人的民心?關鍵不在於你打的有多重,而在於你手中的棗子有沒有分發出來。


    所以,即便是在異國,是在境外,朱常淵也懂得這個道理。


    當然了,對於這些人來說,能讓他們勉強生活不至於餓死就行了,沒壓迫沒剝削的社會,隻能出現在我大中華,而不是周邊這些棕黑鬼子的國家。


    送走了阿瓦和達力兩個族長之後,朱常淵讓孔和界定了整個密支那城區的分布,規定最中央包括城池在內的區域,屬於漢人居住的地盤,密支那人一律不準入內。


    這樣做聽起來很像當年日本侵華時候的做法,但是不可否認,這種做法是一個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國家子民的辦法。


    至於惠民政策,朱常淵不會單獨實施,而是捆綁著民族政策一塊發布。


    三天之後,大明延明王令:凡密支那之民眾,無論男女,出門不得赤腳,不得****上體,不得穿衣左衽,不得斷發紋身。已經紋身者要在一個月之內到官府登記,日後若有增加者,殺!有斷發者,割其左耳,有赤足出門者,砍其足,有衣衫左衽者,役半年!裸上體者割其右耳!


    這幾棒子,打的全部是禮儀,服裝和文明。


    當然了,棒子打下來以後,還要給棗子。朱常淵給的棗子和政治策略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比如,居民可以憑借著自己的良民證,去官府領取漢服,領取鞋子。全免費的!


    反正這些東西又不值錢。


    朱常淵這麽做,並非是無的放矢做一些麵子工作,而是實實在在的擴張中華之文明。尚書正義注解華夏:冕服采章曰華,大國曰夏,及四夷皆相率而使奉天成命。


    所謂華夏,禮儀為先!


    像後世為了宣揚國粹,在國外耗費巨資打造孔子學院,嗬嗬,我隻能說沒有將中華最基本的禮儀傳輸出去。


    當然了,這也跟市場環境有關係,畢竟現代人已經都不穿漢服了!


    政策通傳了下去,接下來就是成效了。說實話,朱常淵在看到那些蠻子野人穿上漢服之後,簡直都不忍直視,


    這尼瑪是什麽玩意?


    穿個漢服走路的時候兩隻手上下搖擺,身體左右搖晃,沒有一點謙謙君子的風度不說,活脫脫一個豬八戒啊。


    於是,朱常淵又讓孔和針對當地的下層農民製定了一套服裝:將寬袍大袖稍微改裝一下,袖子變得稍微收斂一點,這樣適合農民幹活的時候穿著,不然全部寬袍大袖也不是太實用,那家夥是士族階級的專利。


    但是束發右衽這一點,任誰也不能違抗。


    整個緬北克欽地區的風俗,被朱常淵這麽一搞弄得完全變成了四不像。那些被迫放棄自己民族服裝的土著,年輕人大多數新奇的接受,女孩子甚至還崇尚優美的漢服,隻有那些老年的土著和那些固守成見的小民族無法接受。


    朱常淵反正管不了這麽多,要將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完全漢化,顯然不是一件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事情,他當下的主要工作,還是開礦。


    於是,在密支那城邦的政治和民心逐漸穩定了以後,他便率領人開始大規模的搜尋礦山的工作。


    雖然說,能夠很輕易的從現代社會中照過來地圖,然後再在自己係統中的gps中定位,帶領人去尋找,可是,每一個礦坑的麵積和礦脈的延長度都是很大的,一時半會想要完全找到礦石的脈絡和最佳開采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緬甸玉礦的開采曆史也由來已久,很多當地的土著就能找到,在他們的帶領下,經過十幾天的努力,朱常淵終於找到了一個開采點,也是距離密支那比較近的一個開采點:達木坎。


    雖然是最近的礦脈,距離密支那也有百十公裏遠。


    翡翠產區雖然分為八個大礦脈,可是總體來說這八個礦脈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一個地區,囊括在了方圓百裏之內,有利於綜合開采。


    陸陸續續,二十多天的時間,全部礦脈被找到,並且摸清。


    朱常淵馬不停蹄,將手下一萬人分出八千出來,每個礦脈上一千人,並給配備必要的生產開采機械,然後便進行接下來的開采工作。


    剩下的兩千軍隊,留下一千精銳守城,另外一千分別駐守到密支那周邊的四五個較大的城池,以加強朱常淵對於整個緬北地區基層的統治。(未完待續。)


    ps:  防盜解除了,訂閱銳減了一半,希望那些盜版的同學自覺一點支持正版。拜謝!另外:本周末一直到未來三周之內,本人要跟隨老板換工地,可能是河北承德,也可能去內蒙古,不一定,所以,碼字和更新或許就會耽擱,先提前打個招呼,也不一定!


    p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個飛機去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鋼筋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鋼筋工並收藏開個飛機去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