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如期入趙,趙武靈王派肥義將其請入宮中,雖然經曆了諸多變故,然其神色從容,飄逸如故,這份風度連趙王靈王也不得不歎為觀止。
“聽聞先生於漢不甚得意乎?”趙武靈王為得其人,先滅其氣。
蘇秦不為所動,灑脫笑道:“大王大禍臨頭,趙國即將麵臨滅頂之災,大王還有閑心關心別人的一點小事,這份氣度讓學生也不得不佩服啊!”語不驚人,誓不休。
世人皆願意聽好言,哪有願意聽災禍的,趙武靈王不禁有些動氣,眼睛微眯,緊緊盯著蘇秦,責問道:“先生何出此危言聳聽?”
蘇秦昂首,與趙王對視,侃侃而談道:“漢國縱橫塞北,收東胡,滅匈奴,令堅昆,丁零不戰而降:橫掃東北,令穢盟,發國,肅慎彈指間灰飛煙滅,其國不再,試問中原諸侯誰能有如此蓋世威風、淩雲氣勢?未曾聞也!
漢國之所以能有如此君臨天下的威勢,皆源於其強大而彪悍的軍事力量,學生遍觀天下之兵,皆非漢軍之敵也!
嚐聞大王推行胡服騎射,也曾建立了一支貌似強大的騎兵,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未嚐得聞大王之軍縱橫無敵之跡。”一褒一貶,令趙武靈王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蘇秦收入眼裏,喜在心上,繼續鼓動三寸不爛之舌,“今大漢戰功彪卓之碧龍軍團出中山,大軍幾日即可奔襲至邯鄲,王牌主力之猛虎軍團出居庸、上穀、鴻上三塞,大軍直逼趙國北疆。二十萬威震草原的強悍龐大的騎兵軍團獵豹軍團更是深入趙國西疆之腹地,聯合林胡、樓煩之兵,可日縱橫千裏,誰當其鋒?
漢軍虎狼之師也。三路大軍足可使貴國四分五裂,國之不國,大王大禍臨頭,趙國即將麵臨滅頂之災,大王還能如此悠閑,怎能不令學生歎服不已啊!”
趙王汗下,非膽怯也,實畏其後果也,急忙起身,對蘇秦一禮。道:“寡人愚鈍,幸得先生提醒於趙,如何應對危局。還請先生不惜賜教。”前倨後恭,神態大變。
蘇秦心中得意,意氣風發,侃侃而談道:“當此危局,當先解自身之危。再謀他圖。漢新收東北之地,財力枯竭,糧草不足。窺趙之軍難以持久,臣預測漢國不日即會派出使節,大王當虛與委蛇,與其和解,令其退兵,此自保之策也,
西麵一個強橫的秦國就已經讓中原諸國頭疼不已了,如果再讓北麵地漢國強大起來,一西一北,遙相呼應。中原諸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漢國強勢崛起,早已令諸侯警惕,可是諸侯列國為何不敢出麵遏製漢國的強大呢?齊國是心有餘悸,未戰而膽怯,魏、韓則妄想與漢盟而減輕秦、齊、楚對他們的壓力,楚、秦兩國則與漢國相隔萬裏,實行遠交近攻策略使然。
趙乃四戰之國也,被齊、中山、漢、林胡、樓煩、秦、韓、魏等大大小小、強弱不一的國家犬牙交錯地包圍著,尤其是中山國橫亙於心腹之地,先依於齊,後靠於漢,多次侵趙,乃心腹之患也。而林胡、樓煩與趙地交錯雜處,精於騎射,隻要趙與他國發生戰爭,二胡便趁機從背後襲來,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乃腹背之疥也。
因此趙若想從根本上強大、崛起,必須先除掉腹背之患,而圖中山必於漢交惡,與漢交惡,一定引來齊、秦、韓、魏、中山、林胡、樓煩地窺視和偷襲。應該怎麽辦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聯合諸國,孤立漢國,使漢國再無餘力幹涉大王圖謀中山、解決二胡的行動。大王何不遊說各國,成立一個反漢聯盟,共同對付漢國,大王就可從中漁利矣!此合縱之策也。
臣不才,願為大王遊說諸侯,結盟於河水之黃城。”
趙武靈王大喜,道:“先生妙策,使寡人茅塞頓開。願拜先生為相國,舉國聽從你的指揮。”
趙武靈王隨後下旨,任命蘇秦為趙相國,鑄相印,設相府,賜美女、奴婢,飾車百乘,黃金千溢,白璧百雙,錦繡千純,珠寶無數。蘇秦在趙一時間富貴顯耀、榮寵無比。
消息傳到漢國,漢王惱怒、百官鄙夷、百姓不恥。
前書房,漢王臉色陰沉,正在聽內侍秘書寧喧匯報各地報來,經過梳理的情報。
“越信君發動政變未遂,越國發生內亂,楚國大臣昭滑秘密出現在越信君陣營中。”
越國果然發生內亂,楚國滅越的時間也不遠了,看來曆史的軌跡仍然沒有改變多少,淩雲誌不禁對自己和漢國的前途充滿了憂慮,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
“宣太後掌控秦國朝政,繼續對軍方異己進行清洗。”
淩雲誌揮手讓寧喧停下,略一沉吟,道:“傳令給米山,命其馬上麵見宣太後,轉達本王對宣太後的問候,並轉告宣太後,‘操之過急,必有反噬,內憂外患不遠矣。,”
寧喧極快地記下,然後繼續匯報道:“趙大夫趙爵秘密前往中山拜會司馬朋,密營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竇統領簽注,請大王盡快決策,遲恐生變。”
淩雲誌眼中閃過一絲厲芒,沒想到趙國也打起了司馬朋的主意,動作可是夠快地了,馬上問道:“還有什麽非常重要的消息嗎?”
寧喧顯然對那些情報已經熟記於心,也沒看奏條,說道:“剩下的都是國內地,夫君稍後聞聽也可。”
淩雲誌道:“那好,先到這裏,你馬上通知宇文娟,宣竇章立刻來見。”
寧喧明白中山在夫君心目中的分量,快步出了宮殿,吩咐宇文娟傳達聖旨。
時間不長,竇章匆匆而入,“大王已見過中山情報?”
淩雲誌點了點頭,待竇章坐下,輕聲道:“這趙爵既然敢於輕身涉險,我們自然要成全他的這份勇氣。”
竇章眼裏閃過一絲敬服,主子越來越接近帝王角色了,成帝王霸業者,就得心狠手辣、當斷則斷,沉聲道:“臣會好好招待他的,保證不漏蛛絲馬跡。”
淩雲誌不動聲色地說道:“很好。你盡快安排一下,孤要親自見一見司馬朋,地點放在邊境地區即可。”
竇章沉吟了一下道:“大王何必親自去見他,讓他來趟都城就是。”
淩雲誌一揮手,道:“那樣非禮賢之道,中山對於我們來說,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還要靠司馬朋替我們打理,我希望能真正地將他收服下來。”
竇章不再反對,道:“臣明白了,一定安排穩妥。”
“聽聞先生於漢不甚得意乎?”趙武靈王為得其人,先滅其氣。
蘇秦不為所動,灑脫笑道:“大王大禍臨頭,趙國即將麵臨滅頂之災,大王還有閑心關心別人的一點小事,這份氣度讓學生也不得不佩服啊!”語不驚人,誓不休。
世人皆願意聽好言,哪有願意聽災禍的,趙武靈王不禁有些動氣,眼睛微眯,緊緊盯著蘇秦,責問道:“先生何出此危言聳聽?”
蘇秦昂首,與趙王對視,侃侃而談道:“漢國縱橫塞北,收東胡,滅匈奴,令堅昆,丁零不戰而降:橫掃東北,令穢盟,發國,肅慎彈指間灰飛煙滅,其國不再,試問中原諸侯誰能有如此蓋世威風、淩雲氣勢?未曾聞也!
漢國之所以能有如此君臨天下的威勢,皆源於其強大而彪悍的軍事力量,學生遍觀天下之兵,皆非漢軍之敵也!
嚐聞大王推行胡服騎射,也曾建立了一支貌似強大的騎兵,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未嚐得聞大王之軍縱橫無敵之跡。”一褒一貶,令趙武靈王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蘇秦收入眼裏,喜在心上,繼續鼓動三寸不爛之舌,“今大漢戰功彪卓之碧龍軍團出中山,大軍幾日即可奔襲至邯鄲,王牌主力之猛虎軍團出居庸、上穀、鴻上三塞,大軍直逼趙國北疆。二十萬威震草原的強悍龐大的騎兵軍團獵豹軍團更是深入趙國西疆之腹地,聯合林胡、樓煩之兵,可日縱橫千裏,誰當其鋒?
漢軍虎狼之師也。三路大軍足可使貴國四分五裂,國之不國,大王大禍臨頭,趙國即將麵臨滅頂之災,大王還能如此悠閑,怎能不令學生歎服不已啊!”
趙王汗下,非膽怯也,實畏其後果也,急忙起身,對蘇秦一禮。道:“寡人愚鈍,幸得先生提醒於趙,如何應對危局。還請先生不惜賜教。”前倨後恭,神態大變。
蘇秦心中得意,意氣風發,侃侃而談道:“當此危局,當先解自身之危。再謀他圖。漢新收東北之地,財力枯竭,糧草不足。窺趙之軍難以持久,臣預測漢國不日即會派出使節,大王當虛與委蛇,與其和解,令其退兵,此自保之策也,
西麵一個強橫的秦國就已經讓中原諸國頭疼不已了,如果再讓北麵地漢國強大起來,一西一北,遙相呼應。中原諸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漢國強勢崛起,早已令諸侯警惕,可是諸侯列國為何不敢出麵遏製漢國的強大呢?齊國是心有餘悸,未戰而膽怯,魏、韓則妄想與漢盟而減輕秦、齊、楚對他們的壓力,楚、秦兩國則與漢國相隔萬裏,實行遠交近攻策略使然。
趙乃四戰之國也,被齊、中山、漢、林胡、樓煩、秦、韓、魏等大大小小、強弱不一的國家犬牙交錯地包圍著,尤其是中山國橫亙於心腹之地,先依於齊,後靠於漢,多次侵趙,乃心腹之患也。而林胡、樓煩與趙地交錯雜處,精於騎射,隻要趙與他國發生戰爭,二胡便趁機從背後襲來,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乃腹背之疥也。
因此趙若想從根本上強大、崛起,必須先除掉腹背之患,而圖中山必於漢交惡,與漢交惡,一定引來齊、秦、韓、魏、中山、林胡、樓煩地窺視和偷襲。應該怎麽辦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聯合諸國,孤立漢國,使漢國再無餘力幹涉大王圖謀中山、解決二胡的行動。大王何不遊說各國,成立一個反漢聯盟,共同對付漢國,大王就可從中漁利矣!此合縱之策也。
臣不才,願為大王遊說諸侯,結盟於河水之黃城。”
趙武靈王大喜,道:“先生妙策,使寡人茅塞頓開。願拜先生為相國,舉國聽從你的指揮。”
趙武靈王隨後下旨,任命蘇秦為趙相國,鑄相印,設相府,賜美女、奴婢,飾車百乘,黃金千溢,白璧百雙,錦繡千純,珠寶無數。蘇秦在趙一時間富貴顯耀、榮寵無比。
消息傳到漢國,漢王惱怒、百官鄙夷、百姓不恥。
前書房,漢王臉色陰沉,正在聽內侍秘書寧喧匯報各地報來,經過梳理的情報。
“越信君發動政變未遂,越國發生內亂,楚國大臣昭滑秘密出現在越信君陣營中。”
越國果然發生內亂,楚國滅越的時間也不遠了,看來曆史的軌跡仍然沒有改變多少,淩雲誌不禁對自己和漢國的前途充滿了憂慮,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
“宣太後掌控秦國朝政,繼續對軍方異己進行清洗。”
淩雲誌揮手讓寧喧停下,略一沉吟,道:“傳令給米山,命其馬上麵見宣太後,轉達本王對宣太後的問候,並轉告宣太後,‘操之過急,必有反噬,內憂外患不遠矣。,”
寧喧極快地記下,然後繼續匯報道:“趙大夫趙爵秘密前往中山拜會司馬朋,密營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竇統領簽注,請大王盡快決策,遲恐生變。”
淩雲誌眼中閃過一絲厲芒,沒想到趙國也打起了司馬朋的主意,動作可是夠快地了,馬上問道:“還有什麽非常重要的消息嗎?”
寧喧顯然對那些情報已經熟記於心,也沒看奏條,說道:“剩下的都是國內地,夫君稍後聞聽也可。”
淩雲誌道:“那好,先到這裏,你馬上通知宇文娟,宣竇章立刻來見。”
寧喧明白中山在夫君心目中的分量,快步出了宮殿,吩咐宇文娟傳達聖旨。
時間不長,竇章匆匆而入,“大王已見過中山情報?”
淩雲誌點了點頭,待竇章坐下,輕聲道:“這趙爵既然敢於輕身涉險,我們自然要成全他的這份勇氣。”
竇章眼裏閃過一絲敬服,主子越來越接近帝王角色了,成帝王霸業者,就得心狠手辣、當斷則斷,沉聲道:“臣會好好招待他的,保證不漏蛛絲馬跡。”
淩雲誌不動聲色地說道:“很好。你盡快安排一下,孤要親自見一見司馬朋,地點放在邊境地區即可。”
竇章沉吟了一下道:“大王何必親自去見他,讓他來趟都城就是。”
淩雲誌一揮手,道:“那樣非禮賢之道,中山對於我們來說,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還要靠司馬朋替我們打理,我希望能真正地將他收服下來。”
竇章不再反對,道:“臣明白了,一定安排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