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回稟烈陽州牧大人,荀攸何德何能,累烈陽州牧大人屢次三番折身前來,但有出仕之心,則必當全力以報。
然草民荀攸自認藝無所長,業不精通,實乃匹夫之輩也,請贖荀攸無才無德之罪,無以為報烈陽州牧大人矣!”
雖然應該已經猜到了楊銳的來意,不過荀攸還是被楊銳突然而然地請求弄得一呆,但見楊銳一臉誠懇、正經之色,心知楊銳並不是隨便之言,隨即又緩過神來。
不過荀攸還是當即拒絕了楊銳的請求,表示自己無能為力幫助楊銳,隻想著做一個平頭老百姓。
對於這樣的情形楊銳也早有些預料,且不說有劉備三顧茅廬之類,畢竟此時還未發生,但是漢末三國大背景之下但凡有些本事之才,很多都會待價而沽,不會輕易便做出許諾的。
這些身具大才之人何等通透,自然懂得得來太容易的東西容易不被珍惜的道理,常常是擺足了身價,爾後才會伺機而動。
如此情況其實也十分正常,就像現實當中的擇業、嫁娶是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會十分謹慎。
尤其是此時亂世之下,最講究的便是良禽擇木而棲,選擇一個好的東主,更是關係身家性命的事情,容不得半點兒馬虎。
因而身份、地位和聲望這些因素才變得重要了起來,楊銳剛到許攸住所的時候便報出了自己的身份。
“荀攸先生之才吾清楚,否則也不會屢屢前來叨擾了,即使先生想要恬淡寡欲一生,此時亂世之下可曾想過天下平民百姓的疾苦,可曾想過天下社稷的安危,可曾聽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明知會遇到一些困難,楊銳也不著急,耐心地與荀攸說起了道理來。
即使荀攸乃當世為數不多的大才,聽過楊銳的一番言論之後也是忍不住眼前一亮,神態之中很明顯地發生了一些變化。
其他方麵或者的確有不小的差距。不過講起大道理來作為玩家身份的楊銳,無論在見識上還是在修辭上,其實都不比荀攸這類大儒遜色多少,關鍵是一些觀點的確是遊戲背景這個時代所無法接觸到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荀攸慢慢地咀嚼著楊銳的這句話,似乎頗為認同的樣子。
當初群雄討董爭奪盟主之時,楊銳也正是以這句話說動過各方諸侯的,此時荀攸反複念叨,其實也是正常。
看到荀攸若有所思的樣子。楊銳也便沒有繼續說下去,靜靜地等待著荀攸可能的反應。
“烈陽州牧大人,且再飲一盞… …”
沉吟一會之後,荀攸望向坐於石桌對麵的楊銳,僅僅是拿起了茶壺再次給楊銳斟了一盞茶水,爾後執盞向楊銳示意了一下,自己也默默品茗了起來。
“荀攸先生,並非烈陽危言聳聽,此時實乃天下社稷之秋也,各方諸侯隻顧各自為政、豐滿羽翼、坐地而行王事。殊不知天災**,四方百姓已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處邊疆則更是外敵環伺,動輒入邊燒殺搶掠,荀攸先生且斟酌,長此以往,社稷可存乎?”
楊銳覺得自己的理由可能有些不夠充分,於是繼續說道。
對於荀攸來說,楊銳站在玩家立場上提出的這些觀點自然是新穎的,楊銳接下來的話。似乎又讓荀攸有所觸動。
然而對方卻是仍舊沒有表態的意思,隻是與楊銳一杯一杯地品茗。
“烈陽州牧大人之作為,坊間田舍都是流傳甚廣,青州、兗州之地於烈陽州牧治下此時可謂是一片生平。平民百姓無不安居樂業,荀攸自是了解甚多。
然荀攸誌不在此,實是令烈陽州牧大人勞頓了,爾今烈陽州牧大人不辭身份、不加令色,甚是抬舉荀攸,為此荀攸亦著實感動不已。
荀攸不敢有負烈陽大人之期望。卻著實違背吾心吾情,不知烈陽州牧大人與荀攸可否各退一步,予荀攸一年半載清閑時間,若是烈陽州牧大人於一年內能夠徹底平定兗州之地,吾荀攸自當肝腦塗地,全力以報大人賞識之恩如何?”
楊銳與荀攸一壺茶飲吧,這才聽得荀攸出言道。
荀攸的這一番話說得有些虛偽,什麽不願意出仕之類,作為玩家身份的楊銳自然知道是托詞而已,不過他已經顧不上在意這些了,因為就在荀攸話音落下之後,一則係統提示已是傳了過來。
“係統提示:在一個遊戲年時間之內完成對整個兗州地域的統一,則將獲得曆史名士荀攸的歸服,是否接受曆史名士荀攸的收服任務?請選擇!”
荀攸竟然在此時發布了收服任務,楊銳當然是二話不說,直接接了下來。
收服任務發布之後,楊銳頓時放心了下來,若是僅僅以完成兗州的統一為收服條件的話,對於楊銳而言其實也正有這方麵的打算,完成的概率楊銳自認不低。
隻不過由於兗州地域需要禁兵半年時間,楊銳一統兗州的步伐上就要拖上一拖了。
之前楊銳並非沒有想過使用那枚紫金級征募令,不過該征募令牌對於一級曆史名士的收服概率隻有10%,想來荀攸應該也是這個層次,因而收服成功的概率並不高。
而對某目標人物使用招募令牌,其實也可以算作是一種攻擊行為,若是征募未能取得成功,楊銳再想收服荀攸的話,估計難度就更大了。
此時荀攸的收服任務內容發布之後,楊銳也是霍然開朗起來,統一兗州地域的條件看似十分突然,其實也正符合實際條件,史實當中荀攸投向曹操的時候,對方也已經完成了對兗州的統一。
同時作為史實和演義當中曹操陣營最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收服荀攸的難度應該十分之高,至少比程昱和郭嘉的收服難度都要大才是。
程昱先有“於泰山捧日”的特殊夢境,後來楊銳與程昱接觸的時間極長,這才完成了最終的收服,郭嘉更是被楊銳賜予孕靈丹和一片九葉鶴騰,幾乎相當於再造。(未完待續。)
然草民荀攸自認藝無所長,業不精通,實乃匹夫之輩也,請贖荀攸無才無德之罪,無以為報烈陽州牧大人矣!”
雖然應該已經猜到了楊銳的來意,不過荀攸還是被楊銳突然而然地請求弄得一呆,但見楊銳一臉誠懇、正經之色,心知楊銳並不是隨便之言,隨即又緩過神來。
不過荀攸還是當即拒絕了楊銳的請求,表示自己無能為力幫助楊銳,隻想著做一個平頭老百姓。
對於這樣的情形楊銳也早有些預料,且不說有劉備三顧茅廬之類,畢竟此時還未發生,但是漢末三國大背景之下但凡有些本事之才,很多都會待價而沽,不會輕易便做出許諾的。
這些身具大才之人何等通透,自然懂得得來太容易的東西容易不被珍惜的道理,常常是擺足了身價,爾後才會伺機而動。
如此情況其實也十分正常,就像現實當中的擇業、嫁娶是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會十分謹慎。
尤其是此時亂世之下,最講究的便是良禽擇木而棲,選擇一個好的東主,更是關係身家性命的事情,容不得半點兒馬虎。
因而身份、地位和聲望這些因素才變得重要了起來,楊銳剛到許攸住所的時候便報出了自己的身份。
“荀攸先生之才吾清楚,否則也不會屢屢前來叨擾了,即使先生想要恬淡寡欲一生,此時亂世之下可曾想過天下平民百姓的疾苦,可曾想過天下社稷的安危,可曾聽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明知會遇到一些困難,楊銳也不著急,耐心地與荀攸說起了道理來。
即使荀攸乃當世為數不多的大才,聽過楊銳的一番言論之後也是忍不住眼前一亮,神態之中很明顯地發生了一些變化。
其他方麵或者的確有不小的差距。不過講起大道理來作為玩家身份的楊銳,無論在見識上還是在修辭上,其實都不比荀攸這類大儒遜色多少,關鍵是一些觀點的確是遊戲背景這個時代所無法接觸到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荀攸慢慢地咀嚼著楊銳的這句話,似乎頗為認同的樣子。
當初群雄討董爭奪盟主之時,楊銳也正是以這句話說動過各方諸侯的,此時荀攸反複念叨,其實也是正常。
看到荀攸若有所思的樣子。楊銳也便沒有繼續說下去,靜靜地等待著荀攸可能的反應。
“烈陽州牧大人,且再飲一盞… …”
沉吟一會之後,荀攸望向坐於石桌對麵的楊銳,僅僅是拿起了茶壺再次給楊銳斟了一盞茶水,爾後執盞向楊銳示意了一下,自己也默默品茗了起來。
“荀攸先生,並非烈陽危言聳聽,此時實乃天下社稷之秋也,各方諸侯隻顧各自為政、豐滿羽翼、坐地而行王事。殊不知天災**,四方百姓已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處邊疆則更是外敵環伺,動輒入邊燒殺搶掠,荀攸先生且斟酌,長此以往,社稷可存乎?”
楊銳覺得自己的理由可能有些不夠充分,於是繼續說道。
對於荀攸來說,楊銳站在玩家立場上提出的這些觀點自然是新穎的,楊銳接下來的話。似乎又讓荀攸有所觸動。
然而對方卻是仍舊沒有表態的意思,隻是與楊銳一杯一杯地品茗。
“烈陽州牧大人之作為,坊間田舍都是流傳甚廣,青州、兗州之地於烈陽州牧治下此時可謂是一片生平。平民百姓無不安居樂業,荀攸自是了解甚多。
然荀攸誌不在此,實是令烈陽州牧大人勞頓了,爾今烈陽州牧大人不辭身份、不加令色,甚是抬舉荀攸,為此荀攸亦著實感動不已。
荀攸不敢有負烈陽大人之期望。卻著實違背吾心吾情,不知烈陽州牧大人與荀攸可否各退一步,予荀攸一年半載清閑時間,若是烈陽州牧大人於一年內能夠徹底平定兗州之地,吾荀攸自當肝腦塗地,全力以報大人賞識之恩如何?”
楊銳與荀攸一壺茶飲吧,這才聽得荀攸出言道。
荀攸的這一番話說得有些虛偽,什麽不願意出仕之類,作為玩家身份的楊銳自然知道是托詞而已,不過他已經顧不上在意這些了,因為就在荀攸話音落下之後,一則係統提示已是傳了過來。
“係統提示:在一個遊戲年時間之內完成對整個兗州地域的統一,則將獲得曆史名士荀攸的歸服,是否接受曆史名士荀攸的收服任務?請選擇!”
荀攸竟然在此時發布了收服任務,楊銳當然是二話不說,直接接了下來。
收服任務發布之後,楊銳頓時放心了下來,若是僅僅以完成兗州的統一為收服條件的話,對於楊銳而言其實也正有這方麵的打算,完成的概率楊銳自認不低。
隻不過由於兗州地域需要禁兵半年時間,楊銳一統兗州的步伐上就要拖上一拖了。
之前楊銳並非沒有想過使用那枚紫金級征募令,不過該征募令牌對於一級曆史名士的收服概率隻有10%,想來荀攸應該也是這個層次,因而收服成功的概率並不高。
而對某目標人物使用招募令牌,其實也可以算作是一種攻擊行為,若是征募未能取得成功,楊銳再想收服荀攸的話,估計難度就更大了。
此時荀攸的收服任務內容發布之後,楊銳也是霍然開朗起來,統一兗州地域的條件看似十分突然,其實也正符合實際條件,史實當中荀攸投向曹操的時候,對方也已經完成了對兗州的統一。
同時作為史實和演義當中曹操陣營最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收服荀攸的難度應該十分之高,至少比程昱和郭嘉的收服難度都要大才是。
程昱先有“於泰山捧日”的特殊夢境,後來楊銳與程昱接觸的時間極長,這才完成了最終的收服,郭嘉更是被楊銳賜予孕靈丹和一片九葉鶴騰,幾乎相當於再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