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黛玉留在賈母房裏用飯,賈母因叫人燉了山參野雞湯的緣故,所以使人去換寶玉來同用,不想去的人回來卻說,寶二爺身上不好,有些發熱,剛在渥汗,不敢出來走動。
賈母聽了,忙叫鴛鴦看著人去盛了湯,給寶玉送到園裏去。因回頭看看屋子裏空蕩蕩的:寶玉不在,探春因為近日要理家事,自然忙的緊,也不來賈母跟前用飯,惜春還小,且身上也不自在,迎春嫁了,縱然不嫁,她那樣省事,老太太跟前也說不了幾句貼心話。鳳姐兒一病不起,王夫人自然更忙,一時間伺候賈母用飯的,竟然都是婆子丫頭們。賈母不禁有些黯然,又對黛玉歎道:“這個寶玉,這麽大了,還是叫我這般操心。”
“想來二哥哥不過是偶感風寒罷了,老太太不必擔心,這幾日二哥哥氣色還好,隻要出一身透汗,必然會好起來。”黛玉聽了賈母的話,隻好溫言相勸。正勸著,丫頭在屋子外邊道:“大奶奶來了!”
李紈一身素衣,恬靜的走進屋裏,先給賈母請安,然後陪笑道:“孫媳來伺候老太太用晚飯,太太屋裏來了外客,這會子正說話呢,所以使了孫媳進來。”
“嗯,那就傳飯吧。”賈母失落的心在看見李紈的時候並沒有好轉多少,不過是個寡居之人,縱然有兒子,還不知將來怎樣。
李紈忙張羅著丫頭們擺飯,黛玉則攙扶著賈母入座,然後自己便坐在賈母身邊。看著飯桌上一樣樣精致的菜肴,黛玉一點胃口也沒有。無奈賈母卻極力的勸說,黛玉隻得撿著清淡的吃了點,又被李紈勸著,喝了一碗雞湯。
飯後賈母也沒什麽精神,便讓李紈送黛玉回去,又囑咐了好多注意靜養不許勞神的話,看著黛玉出門才進臥室去。
李紈本來就住在稻香村,送黛玉也不過是順路的事,所以便叫婆子在前麵打著燈籠,自己和紫鵑一邊一個挽著黛玉,慢慢的往瀟湘館走著。
“你如今這身子,到底怎樣?前幾天王太醫來了,隻略改了改方子,那湯藥吃著,可見效果?”李紈對黛玉的關切,皆因職責二字,如今她寡居,外邊的事情不宜出頭,王夫人便叫他照看好幾個小姑子,所以黛玉的事情,便是她的分內之事。
“我沒事了,今兒便覺得很好,倒是勞大嫂子記掛著。”黛玉隻得敷衍著李紈,心中卻想著這幾日便要送王嬤嬤出府,應該準備些什麽。
“傷風受寒可不是小事,紫鵑你服侍姑娘,平時要多注意才行。你看怡紅院裏的晴雯,原也以為不過就是受了風寒,卻不知是個大症候,白白的耽擱了,好好地身子糟蹋成那樣,豈不叫人疼得慌?”李紈卻不在意黛玉的敷衍,對著紫鵑連連歎息。
黛玉心中一愣,晴雯病了的事情她是知道的,原來是小風寒,不過已經好了,後來雖然給寶玉補了一回孔雀裘,但寶玉對她十分的上心,經常在小廚房要燙要水的調停,那柳廚子對怡紅院的人也十分的盡心,按說晴雯的病也該好了才是,怎麽聽李紈的話,又像是不好了?
“大奶奶,晴雯到底怎麽了?”紫鵑卻不必黛玉那樣淡定,雖然她早有心理準備晴雯會出事,但依然很意外李紈的話。
“晴雯那丫頭,得的病是女兒癆!今天已經打發出去了。”李紈一邊說著,一邊悄悄地看了黛玉的臉色一眼。
女兒癆!黛玉心中冷笑,若想攆個人出去,自然有千千萬萬的借口可尋,隻是他們也太狠毒了些,如此這樣的話一傳出來,恐怕晴雯身邊連個人照顧都不能了。她竟然得病是女兒癆!誰還敢往她跟前湊呢?
“什麽?”紫鵑驚呼一聲,頓時停住腳步。
“你這孩子,平日裏你也是個穩重的了,怎麽這會兒這麽一驚一乍的?小心嚇到你們姑娘。”李紈被紫鵑的聲音嚇了一跳,一時忽視了黛玉一直十分淡定的黛玉。不過夜色濃濃,婆子們雖然打著燈籠,但此刻黛玉臉上的表情李紈就是想看也看不真切,何況黛玉一直不說話,更加叫人捉摸不透。
“林丫頭,你怎麽了?一句話也不說,隻這樣愣愣的做什麽?”李紈還是曲解了黛玉,她以為黛玉聽了這個消息,果然被嚇住了,所以輕輕的晃著黛玉的手臂,
“大嫂子,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怎麽聽起來恍如夢裏?晴雯,真的沒救了嗎?”黛玉心思一動,便傷心起來,不過這次她的眼睛裏沒有淚,許是她的淚已經流幹了,許是別的什麽原因。
“罷了,我們呢,也顧不了許多,你身子又弱,我原不該在你麵前提這個的,走吧,夜深了,外邊風冷的緊。”李紈輕歎一聲,又扶著黛玉繼續前行。
李紈黛玉各懷心事,便都保持著沉默。李紈送黛玉至瀟湘館門口,裏麵的婆子丫頭都迎了出來,李紈方吩咐了幾聲回身走了。
紫鵑攙著黛玉回房,半晌方歎道:“晴雯真的要死了?”
“都是寶玉做的孽,好好地一個女兒家,又平白無故的送了清白,送了性命。”黛玉也長歎一聲,轉身歪倒在床上。
紫鵑也顧不得傷心,便上來伺候黛玉換了衣裳,散了發髻。一邊紅著眼圈,欲說還休,最終還是把話咽到了肚子裏。
黛玉直到躺進衾裏,將要放下帳子的時候,方開口說道:“你同晴雯姐妹一場,就不去看看她嗎?”
“姑娘!”紫鵑又驚又喜,她何嚐不想去看看晴雯?隻是晴雯得的是女兒癆,即便是死了,那屍首也要立刻燒掉的,即便她紫鵑自己不在乎身子,但也不能不為黛玉著想,黛玉身子原就弱,如果再被自己帶累,可怎麽好呢?
“你放心去,我想晴雯未必就是女兒癆,若是女兒癆,她也不會在怡紅院病了這麽多日子才出去,就是襲人那一關她也過不了。左不過還是那晚的事情引起的,不過是指桑罵槐罷了。”黛玉隻冷笑著說完,便轉身向裏睡去。
紫鵑被黛玉一席話說的豁然開朗,於是將帳子放下來,端著蠟燭去外床上睡下,暗暗地想著明天何時找何樣的借口去看晴雯,一宿翻來覆去總沒睡好。反倒是黛玉,因賈母答應送奶娘出去養病,把這幾天的心事放下,一夜安睡到五更,卻是從來沒有過的好眠。
第二日紫鵑抽個空悄悄地出去看了一次晴雯,回來後唉聲歎氣,一臉的悲傷。雪雁等人再三追問,她隻說堂哥做錯了事,被管家罰了之類的話,絲毫不提晴雯的事情。大家也都沒怎麽在意。
唯有黛玉,晚間睡前,叫住紫鵑問道:“晴雯怎樣?”
“看著不大好,她原就是個氣大的主兒,經過這番折騰,又頂著狐狸精的帽子,心中之氣如何能平複?別說她不肯好好吃藥,每日隻知道罵那些小人,縱然是她肯好好醫治,又哪裏去找好大夫,哪裏弄好藥呢。奴婢看著,她也隻有等死的份了。個人憑個人的命去吧!”紫鵑說著眼圈兒又紅了。
“倒也未必,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你總要好好地勸勸她才是。”黛玉輕歎一聲,如今她自身都不知明天會如何,哪裏還管得了別人?王夫人如此狠辣的手段,把晴雯趕了出去,分明是做給自己看的,黛玉七竅玲瓏之心,又如何不知?
賈母的吩咐,賈政向來是遵從並立刻去辦的,所以王沐暉在黛玉像賈母求情的第三日便帶著車馬到了賈府。
王沐暉此次回京述職,深的上級主管官員的賞識,像他這樣年輕有為的後起新秀,正是各個侯門世家爭相結識的對象。但是王沐暉為人比較古怪,從來不結識京官,除了每天去衙門報到,接受上級指令之外,不與任何官吏私交。
所以王沐暉到榮國府時,並沒有得到什麽重視,不過是由管家引著他進榮慶堂,給賈母請安畢,賈母便叫廂房奉茶,然後使人去告訴黛玉,又打發周瑞家的帶著幾個媳婦去瀟湘館,把王嬤嬤接出來,讓他們母子相見。
卻說這些奴才們,原就是看人下菜碟的主兒,如今雖然聽說來了個當官的老爺,但卻因這位‘老爺’是黛玉的奶娘王嬤嬤的兒子,便有些瞧不起——不過是個奴才秧子罷了,別說是個在京閑職,便是去年走馬上任的賴大家的兒子賴尚榮,也比他強些。
下人們原就目光短淺,心中既然有這份心思,言語行動上自然怠慢起來。隻是王沐暉似乎並不計較這些,不過是來接自己的母親離開這裏罷了,這些奴才們如何看自己,又有什麽重要的呢?(未完待續)
賈母聽了,忙叫鴛鴦看著人去盛了湯,給寶玉送到園裏去。因回頭看看屋子裏空蕩蕩的:寶玉不在,探春因為近日要理家事,自然忙的緊,也不來賈母跟前用飯,惜春還小,且身上也不自在,迎春嫁了,縱然不嫁,她那樣省事,老太太跟前也說不了幾句貼心話。鳳姐兒一病不起,王夫人自然更忙,一時間伺候賈母用飯的,竟然都是婆子丫頭們。賈母不禁有些黯然,又對黛玉歎道:“這個寶玉,這麽大了,還是叫我這般操心。”
“想來二哥哥不過是偶感風寒罷了,老太太不必擔心,這幾日二哥哥氣色還好,隻要出一身透汗,必然會好起來。”黛玉聽了賈母的話,隻好溫言相勸。正勸著,丫頭在屋子外邊道:“大奶奶來了!”
李紈一身素衣,恬靜的走進屋裏,先給賈母請安,然後陪笑道:“孫媳來伺候老太太用晚飯,太太屋裏來了外客,這會子正說話呢,所以使了孫媳進來。”
“嗯,那就傳飯吧。”賈母失落的心在看見李紈的時候並沒有好轉多少,不過是個寡居之人,縱然有兒子,還不知將來怎樣。
李紈忙張羅著丫頭們擺飯,黛玉則攙扶著賈母入座,然後自己便坐在賈母身邊。看著飯桌上一樣樣精致的菜肴,黛玉一點胃口也沒有。無奈賈母卻極力的勸說,黛玉隻得撿著清淡的吃了點,又被李紈勸著,喝了一碗雞湯。
飯後賈母也沒什麽精神,便讓李紈送黛玉回去,又囑咐了好多注意靜養不許勞神的話,看著黛玉出門才進臥室去。
李紈本來就住在稻香村,送黛玉也不過是順路的事,所以便叫婆子在前麵打著燈籠,自己和紫鵑一邊一個挽著黛玉,慢慢的往瀟湘館走著。
“你如今這身子,到底怎樣?前幾天王太醫來了,隻略改了改方子,那湯藥吃著,可見效果?”李紈對黛玉的關切,皆因職責二字,如今她寡居,外邊的事情不宜出頭,王夫人便叫他照看好幾個小姑子,所以黛玉的事情,便是她的分內之事。
“我沒事了,今兒便覺得很好,倒是勞大嫂子記掛著。”黛玉隻得敷衍著李紈,心中卻想著這幾日便要送王嬤嬤出府,應該準備些什麽。
“傷風受寒可不是小事,紫鵑你服侍姑娘,平時要多注意才行。你看怡紅院裏的晴雯,原也以為不過就是受了風寒,卻不知是個大症候,白白的耽擱了,好好地身子糟蹋成那樣,豈不叫人疼得慌?”李紈卻不在意黛玉的敷衍,對著紫鵑連連歎息。
黛玉心中一愣,晴雯病了的事情她是知道的,原來是小風寒,不過已經好了,後來雖然給寶玉補了一回孔雀裘,但寶玉對她十分的上心,經常在小廚房要燙要水的調停,那柳廚子對怡紅院的人也十分的盡心,按說晴雯的病也該好了才是,怎麽聽李紈的話,又像是不好了?
“大奶奶,晴雯到底怎麽了?”紫鵑卻不必黛玉那樣淡定,雖然她早有心理準備晴雯會出事,但依然很意外李紈的話。
“晴雯那丫頭,得的病是女兒癆!今天已經打發出去了。”李紈一邊說著,一邊悄悄地看了黛玉的臉色一眼。
女兒癆!黛玉心中冷笑,若想攆個人出去,自然有千千萬萬的借口可尋,隻是他們也太狠毒了些,如此這樣的話一傳出來,恐怕晴雯身邊連個人照顧都不能了。她竟然得病是女兒癆!誰還敢往她跟前湊呢?
“什麽?”紫鵑驚呼一聲,頓時停住腳步。
“你這孩子,平日裏你也是個穩重的了,怎麽這會兒這麽一驚一乍的?小心嚇到你們姑娘。”李紈被紫鵑的聲音嚇了一跳,一時忽視了黛玉一直十分淡定的黛玉。不過夜色濃濃,婆子們雖然打著燈籠,但此刻黛玉臉上的表情李紈就是想看也看不真切,何況黛玉一直不說話,更加叫人捉摸不透。
“林丫頭,你怎麽了?一句話也不說,隻這樣愣愣的做什麽?”李紈還是曲解了黛玉,她以為黛玉聽了這個消息,果然被嚇住了,所以輕輕的晃著黛玉的手臂,
“大嫂子,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怎麽聽起來恍如夢裏?晴雯,真的沒救了嗎?”黛玉心思一動,便傷心起來,不過這次她的眼睛裏沒有淚,許是她的淚已經流幹了,許是別的什麽原因。
“罷了,我們呢,也顧不了許多,你身子又弱,我原不該在你麵前提這個的,走吧,夜深了,外邊風冷的緊。”李紈輕歎一聲,又扶著黛玉繼續前行。
李紈黛玉各懷心事,便都保持著沉默。李紈送黛玉至瀟湘館門口,裏麵的婆子丫頭都迎了出來,李紈方吩咐了幾聲回身走了。
紫鵑攙著黛玉回房,半晌方歎道:“晴雯真的要死了?”
“都是寶玉做的孽,好好地一個女兒家,又平白無故的送了清白,送了性命。”黛玉也長歎一聲,轉身歪倒在床上。
紫鵑也顧不得傷心,便上來伺候黛玉換了衣裳,散了發髻。一邊紅著眼圈,欲說還休,最終還是把話咽到了肚子裏。
黛玉直到躺進衾裏,將要放下帳子的時候,方開口說道:“你同晴雯姐妹一場,就不去看看她嗎?”
“姑娘!”紫鵑又驚又喜,她何嚐不想去看看晴雯?隻是晴雯得的是女兒癆,即便是死了,那屍首也要立刻燒掉的,即便她紫鵑自己不在乎身子,但也不能不為黛玉著想,黛玉身子原就弱,如果再被自己帶累,可怎麽好呢?
“你放心去,我想晴雯未必就是女兒癆,若是女兒癆,她也不會在怡紅院病了這麽多日子才出去,就是襲人那一關她也過不了。左不過還是那晚的事情引起的,不過是指桑罵槐罷了。”黛玉隻冷笑著說完,便轉身向裏睡去。
紫鵑被黛玉一席話說的豁然開朗,於是將帳子放下來,端著蠟燭去外床上睡下,暗暗地想著明天何時找何樣的借口去看晴雯,一宿翻來覆去總沒睡好。反倒是黛玉,因賈母答應送奶娘出去養病,把這幾天的心事放下,一夜安睡到五更,卻是從來沒有過的好眠。
第二日紫鵑抽個空悄悄地出去看了一次晴雯,回來後唉聲歎氣,一臉的悲傷。雪雁等人再三追問,她隻說堂哥做錯了事,被管家罰了之類的話,絲毫不提晴雯的事情。大家也都沒怎麽在意。
唯有黛玉,晚間睡前,叫住紫鵑問道:“晴雯怎樣?”
“看著不大好,她原就是個氣大的主兒,經過這番折騰,又頂著狐狸精的帽子,心中之氣如何能平複?別說她不肯好好吃藥,每日隻知道罵那些小人,縱然是她肯好好醫治,又哪裏去找好大夫,哪裏弄好藥呢。奴婢看著,她也隻有等死的份了。個人憑個人的命去吧!”紫鵑說著眼圈兒又紅了。
“倒也未必,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你總要好好地勸勸她才是。”黛玉輕歎一聲,如今她自身都不知明天會如何,哪裏還管得了別人?王夫人如此狠辣的手段,把晴雯趕了出去,分明是做給自己看的,黛玉七竅玲瓏之心,又如何不知?
賈母的吩咐,賈政向來是遵從並立刻去辦的,所以王沐暉在黛玉像賈母求情的第三日便帶著車馬到了賈府。
王沐暉此次回京述職,深的上級主管官員的賞識,像他這樣年輕有為的後起新秀,正是各個侯門世家爭相結識的對象。但是王沐暉為人比較古怪,從來不結識京官,除了每天去衙門報到,接受上級指令之外,不與任何官吏私交。
所以王沐暉到榮國府時,並沒有得到什麽重視,不過是由管家引著他進榮慶堂,給賈母請安畢,賈母便叫廂房奉茶,然後使人去告訴黛玉,又打發周瑞家的帶著幾個媳婦去瀟湘館,把王嬤嬤接出來,讓他們母子相見。
卻說這些奴才們,原就是看人下菜碟的主兒,如今雖然聽說來了個當官的老爺,但卻因這位‘老爺’是黛玉的奶娘王嬤嬤的兒子,便有些瞧不起——不過是個奴才秧子罷了,別說是個在京閑職,便是去年走馬上任的賴大家的兒子賴尚榮,也比他強些。
下人們原就目光短淺,心中既然有這份心思,言語行動上自然怠慢起來。隻是王沐暉似乎並不計較這些,不過是來接自己的母親離開這裏罷了,這些奴才們如何看自己,又有什麽重要的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