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水溶上了車,帶著丫頭婆子家人一種隨從出了北靜王府的大門,路上黛玉看著車裏悶悶不樂的水溶,說道:“王爺,妾身還有一事相求。”
“玉兒,有什麽事你盡管說,不用跟我這麽客氣,別忘了,我可是你的夫君。”水溶看著黛玉,心中一再納悶,為何洞房花燭之夜的那一份柔情一絲一毫也沒有了呢?
“派個家人去賈府說一聲吧。別讓她們等太久了。”
“嗯,是這樣,無論如何他們還是你的親戚,撕破了臉對你名聲也不好。”水溶點點頭,轉身掀開車上的窗簾,對外邊的隨從吩咐了幾句話,那隨從答應著便掉轉了方向,往榮國府去了。
黛玉和水溶的馬車則馬不停蹄的出西城門,往水仙庵的方向駛去。
水仙庵不過是個破舊敗落的庵堂,裏麵隻有三四個尼姑在那裏供奉,平時也沒什麽香火,庵堂裏十分的淒涼。黛玉來此不過是借這個地方祭拜自己的父母而已,順便看看停放在這裏的奶娘的棺木而已。除此之外別無他意,所以也不在乎這座庵堂的香火旺不旺。
這水仙庵裏的主持尼姑聽說北靜王爺和王妃到了,差點沒嚇得昏過去,好歹被手下的兩個徒弟攙扶著,方勉勉強強的出來磕頭行禮。
水溶便看了隨行的婆子一眼,那婆子上前,吩咐了尼姑幾句話,又給她們些許銀兩,那尼姑便去準備祭拜的東西。
供品蔬果都是黛玉自己準備的,也不過是用這庵裏的燭火紙香而已。不多時婆子過來回說準備好了。水溶方和黛玉轉到後院。後院倒也平整幹淨,院子裏擺好了香案燭火。黛玉親自拈香,對天禱告了一番,從心裏默默的祈禱著,告訴父母自己已經成家,過的很好,請父母不必掛念之類的話。
黛玉祭拜完畢,正要轉身離開,卻被水溶攔住:“玉兒,稍等片刻,讓為夫也拜祭一下嶽父嶽母。”
黛玉一愣,覺得水溶大可不必如此,因為他不單單是林家的女婿,還是朝廷的郡王,畢竟他的身上也有皇室血統,如何能屈尊降價,來祭拜自己的父母?
“玉兒,為夫隻有幾句話,用不了多久。”水溶說著,也拈了香,走到香案前,拜了幾拜,又對著上天默默地禱告了幾句,方把香插到香爐裏,轉身往黛玉這邊來。
“我還要去看看奶娘。”黛玉看看水溶,轉身又往水仙庵的一個偏院走去。
水溶一愣,顯然是想不到黛玉跟自己的奶娘感情如此深厚,但既然來了,看看也好,省的回去之後又十分的惦念。
黛玉進了王嬤嬤停放棺木的院子,並沒急著進去,而是站在院門口靜靜的看了兩眼,院子裏有兩株杏樹,此時天氣轉暖,杏花已經要開了,粉嫩嫩的花苞在枝頭迎風搖擺,空氣中似乎有淡淡的花香。
“玉兒,怎麽不進去?”水溶走近黛玉身邊,看著黛玉沉思的臉。
“沒什麽,隻是舉得這兩株杏花開的真好。”黛玉沒有回頭看水溶,依然是一種很淡然的神情。
“林姑娘!”一個粗布衣衫的丫頭正好從裏麵出來,看見黛玉站在門口,疾走幾步走到黛玉麵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晴……”紫鵑站在黛玉身後,情急之下喊了出來,但話到嘴邊又忙止住。
“青兒給姑娘請安。”晴雯還是激靈的,在紫鵑及時閉嘴之後,穩穩地給黛玉磕了個頭。
“起來吧,你怎麽會在這裏?”黛玉微微一笑,看了看邊上的紫鵑,紫鵑忙上前把晴雯扶起來。
“老爺放了外任,姨奶奶也跟著去了。家裏隻留了幾個家人看房子,老爺臨行前讓奴婢常來這裏看看。”晴雯一臉的高興,她自從那日被紫鵑的哥哥救出來之後,便一直被王沐暉收留,王沐暉外放,晴雯惦記著黛玉,所以沒跟著去,想不到在這裏遇到了。
“好吧,先隨我進去拜祭一下。這裏也不是你久留之地,你這就跟著我走吧。”黛玉也沒多說,王沐暉臨走時曾給自己說起過此事,黛玉認為,晴雯如果非要跟在自己身邊,還是更名換姓去王府好些,若是讓榮國府的人知道她還活著,一定會再生事端。
卻說賈府中賈母王夫人等,甚至連賈赦賈政等人也都在等著黛玉回門,誰知眾人準備了好久,等來的隻是一個北靜王府上的家人,這家人進門後也沒坐多久,隻說王爺陪著王妃出城去了,其他什麽話也沒說。賈赦拿了二十兩銀子悄悄的塞到那家人的手中,才換出一句話:王妃說要祭奠父母。
賈赦和賈政等人都傻了眼。眾人都想借此機會,和北靜王好好地攀攀關係,誰知黛玉一離開榮國府,便再也不想再回來,包括回門,都寧可去城外的庵堂。
黛玉和水溶回府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眾人也沒有在庵堂用飯,而是在京城找了一家酒樓。家人先進去,把酒樓最高的第三層先包下來,黛玉在水溶和眾丫頭的簇擁下進了酒樓。此時她已經嫁人,雖然平日仍然要深居簡出,但卻不像做姑娘時那般,隻能養在深閨。
黛玉這是頭一次在酒樓裏吃飯,雖然整層樓都被水溶給清理了,但她依然感覺很新鮮。坐在臨窗的座位上,透過窗紗看著外邊熱鬧的大街,呼吸著新鮮的帶著花香的空氣,心情也好了很多。
所以回府的路上,黛玉的心情是很好的,她的心中,更加堅定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因為她終於知道,原來生活還有如此美好的一麵,可以聞著好聞的花香,可以吃著地道的淮揚菜,甚至可以替母親完成未完的遺願。
水溶和黛玉的車在北靜王府的二門上停下,二人先後下了馬車,黛玉又上了小廝們拉的輕車回自己院子。而水溶卻被太妃身邊的一個丫頭給攔下,理由是,太妃房中來了客人,請王爺過去陪客人說話。
水溶聽太妃隻叫自己過去而不叫黛玉,還以為來的人是男客,黛玉不方便見,於是叮囑了秋茉兩聲便跟著那小丫頭去凝瑞軒。而黛玉則帶著紫鵑秋茉還有剛跟著回府的晴雯回了水溶和黛玉成婚的新房靜雅堂。
至於來什麽客人,黛玉可沒心思管,此時她勞累了一天,先是舒舒服服的靠在軟榻上,背後被紫鵑填了一個大大的引枕靠著,秋茉立刻端了點心果子來放在黛玉跟前的小高幾上,而雪雁則拉著晴雯去自己的屋子裏,給晴雯重新梳洗了,又換了一身衣服才過來重新給黛玉請安。
黛玉在自己房裏跟晴雯說了幾句家常話,然後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到了該給太妃請安伺候晚飯的時候,方帶著丫頭們去凝瑞軒。
凝瑞軒裏有客人,但卻不是男客。
此時的太妃正在陪著南安太妃和她的女兒柔嘉郡主吃茶,而水溶也被留在太妃屋裏陪坐。黛玉一進門便被這種場景給搞懵了,南安太妃和郡主到訪,北靜太妃不讓北靜王府上的王妃陪客,卻拉了王爺來陪坐說話,真是莫名其妙。
北靜太妃見是黛玉來了,因她自己心中有鬼,所以臉上不好再為難黛玉,隻好笑著說道:“想著你今兒必是累了,所以叫你在房裏歇息,南安太妃和柔嘉也不是外人。”
黛玉忙上前給南安太妃見禮。南安太妃卻不似原來在榮國府上相見時那麽熱情,隻是淡淡一笑,對北靜太妃說:“太妃果然疼愛兒媳,林姑娘好福氣了。”
黛玉心中一愣,這南安太妃不稱自己王妃,卻叫自己林姑娘,隻怕這並不是什麽口誤吧?再看看柔嘉端莊的坐在那裏,眼神的餘光卻不時的看看邊上的水溶,黛玉的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黛玉自問自己不是邢夫人那樣的女人,水溶原有的那幾個姬妾倒也罷了。從自己嫁給水溶的那一刻起,到離開這北靜王府為止,她是不打算讓水溶再納一個姬妾的,更別說側妃。主意已定黛玉臉上卻不動聲色,隻是對著兩位太妃微微一笑:“太妃說的很是,黛玉自幼喪母,如今終於盼來一個母親疼愛黛玉了。”
“瞧你說的,怪可憐見兒的。今兒回門,不知賈老太君身體如何?”南安太妃一心要把女兒送進北靜王府上來,此時自然把黛玉看做眼中釘。
“外祖母身體很好,多謝太妃掛念,隻是老太太時常牽掛遠方的孫女,每晚不能安睡,倒是憔悴了許多。”黛玉原本也沒想管這些閑事,畢竟南安太妃認女之事並沒敢張揚,再說這也不是張揚的事情。若是傳到南邊去,叫人家知道這郡主是假的,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但南安太妃這會兒欺人太甚,明明在人家府上做客,卻連一口‘王妃’都不叫,還叫人家‘姑娘’。黛玉這口氣怎麽忍也忍不下去。
南安太妃原本還有些氣勢淩人,但聽到此話後,便有些惴惴不安。
“哎,這話也別這麽說,她如今不是賈府的姑娘,而是南安王府的郡主,她南去和親,是為國盡忠,別說跟賈家沒什麽幹係,就是有,賈家也隻能是感到光榮。如今賈府上出了個貴妃,又多了個藩王的王妃,也是媳婦你臉上有光。”北靜太妃見南安太妃有些尷尬,忙開口解圍。
此時北靜太妃雖然不喜歡黛玉,但也對剛才南安太妃叫黛玉‘林姑娘’三個字而心中不快,北靜王太妃這人從小就護短,她的短處她自己說可以,就是不願別人說,對於黛玉,她自己不喜歡可以,但那也不願意南安太妃如此瞧不起,南安太妃瞧不起黛玉,那就是瞧不起北靜王府上呀,所以北靜王太妃從心裏暗暗的為黛玉叫了一聲好,看來這個兒媳婦也不是表麵上那麽懦弱。
“母妃教導的很是,是黛玉魯莽了。”黛玉原以為,北靜王太妃這次會再次給自己難堪的,想不到這次北靜王太妃這麽護著自己。
於是黛玉心中明白,原來這北靜王太妃也並不是不通道理。這在外人麵前,她還是會維護自己,維護北靜王府的,那一句重重的“她如今不是賈府的姑娘”便把南安太妃的臉說紅了。(未完待續)
“玉兒,有什麽事你盡管說,不用跟我這麽客氣,別忘了,我可是你的夫君。”水溶看著黛玉,心中一再納悶,為何洞房花燭之夜的那一份柔情一絲一毫也沒有了呢?
“派個家人去賈府說一聲吧。別讓她們等太久了。”
“嗯,是這樣,無論如何他們還是你的親戚,撕破了臉對你名聲也不好。”水溶點點頭,轉身掀開車上的窗簾,對外邊的隨從吩咐了幾句話,那隨從答應著便掉轉了方向,往榮國府去了。
黛玉和水溶的馬車則馬不停蹄的出西城門,往水仙庵的方向駛去。
水仙庵不過是個破舊敗落的庵堂,裏麵隻有三四個尼姑在那裏供奉,平時也沒什麽香火,庵堂裏十分的淒涼。黛玉來此不過是借這個地方祭拜自己的父母而已,順便看看停放在這裏的奶娘的棺木而已。除此之外別無他意,所以也不在乎這座庵堂的香火旺不旺。
這水仙庵裏的主持尼姑聽說北靜王爺和王妃到了,差點沒嚇得昏過去,好歹被手下的兩個徒弟攙扶著,方勉勉強強的出來磕頭行禮。
水溶便看了隨行的婆子一眼,那婆子上前,吩咐了尼姑幾句話,又給她們些許銀兩,那尼姑便去準備祭拜的東西。
供品蔬果都是黛玉自己準備的,也不過是用這庵裏的燭火紙香而已。不多時婆子過來回說準備好了。水溶方和黛玉轉到後院。後院倒也平整幹淨,院子裏擺好了香案燭火。黛玉親自拈香,對天禱告了一番,從心裏默默的祈禱著,告訴父母自己已經成家,過的很好,請父母不必掛念之類的話。
黛玉祭拜完畢,正要轉身離開,卻被水溶攔住:“玉兒,稍等片刻,讓為夫也拜祭一下嶽父嶽母。”
黛玉一愣,覺得水溶大可不必如此,因為他不單單是林家的女婿,還是朝廷的郡王,畢竟他的身上也有皇室血統,如何能屈尊降價,來祭拜自己的父母?
“玉兒,為夫隻有幾句話,用不了多久。”水溶說著,也拈了香,走到香案前,拜了幾拜,又對著上天默默地禱告了幾句,方把香插到香爐裏,轉身往黛玉這邊來。
“我還要去看看奶娘。”黛玉看看水溶,轉身又往水仙庵的一個偏院走去。
水溶一愣,顯然是想不到黛玉跟自己的奶娘感情如此深厚,但既然來了,看看也好,省的回去之後又十分的惦念。
黛玉進了王嬤嬤停放棺木的院子,並沒急著進去,而是站在院門口靜靜的看了兩眼,院子裏有兩株杏樹,此時天氣轉暖,杏花已經要開了,粉嫩嫩的花苞在枝頭迎風搖擺,空氣中似乎有淡淡的花香。
“玉兒,怎麽不進去?”水溶走近黛玉身邊,看著黛玉沉思的臉。
“沒什麽,隻是舉得這兩株杏花開的真好。”黛玉沒有回頭看水溶,依然是一種很淡然的神情。
“林姑娘!”一個粗布衣衫的丫頭正好從裏麵出來,看見黛玉站在門口,疾走幾步走到黛玉麵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晴……”紫鵑站在黛玉身後,情急之下喊了出來,但話到嘴邊又忙止住。
“青兒給姑娘請安。”晴雯還是激靈的,在紫鵑及時閉嘴之後,穩穩地給黛玉磕了個頭。
“起來吧,你怎麽會在這裏?”黛玉微微一笑,看了看邊上的紫鵑,紫鵑忙上前把晴雯扶起來。
“老爺放了外任,姨奶奶也跟著去了。家裏隻留了幾個家人看房子,老爺臨行前讓奴婢常來這裏看看。”晴雯一臉的高興,她自從那日被紫鵑的哥哥救出來之後,便一直被王沐暉收留,王沐暉外放,晴雯惦記著黛玉,所以沒跟著去,想不到在這裏遇到了。
“好吧,先隨我進去拜祭一下。這裏也不是你久留之地,你這就跟著我走吧。”黛玉也沒多說,王沐暉臨走時曾給自己說起過此事,黛玉認為,晴雯如果非要跟在自己身邊,還是更名換姓去王府好些,若是讓榮國府的人知道她還活著,一定會再生事端。
卻說賈府中賈母王夫人等,甚至連賈赦賈政等人也都在等著黛玉回門,誰知眾人準備了好久,等來的隻是一個北靜王府上的家人,這家人進門後也沒坐多久,隻說王爺陪著王妃出城去了,其他什麽話也沒說。賈赦拿了二十兩銀子悄悄的塞到那家人的手中,才換出一句話:王妃說要祭奠父母。
賈赦和賈政等人都傻了眼。眾人都想借此機會,和北靜王好好地攀攀關係,誰知黛玉一離開榮國府,便再也不想再回來,包括回門,都寧可去城外的庵堂。
黛玉和水溶回府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眾人也沒有在庵堂用飯,而是在京城找了一家酒樓。家人先進去,把酒樓最高的第三層先包下來,黛玉在水溶和眾丫頭的簇擁下進了酒樓。此時她已經嫁人,雖然平日仍然要深居簡出,但卻不像做姑娘時那般,隻能養在深閨。
黛玉這是頭一次在酒樓裏吃飯,雖然整層樓都被水溶給清理了,但她依然感覺很新鮮。坐在臨窗的座位上,透過窗紗看著外邊熱鬧的大街,呼吸著新鮮的帶著花香的空氣,心情也好了很多。
所以回府的路上,黛玉的心情是很好的,她的心中,更加堅定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因為她終於知道,原來生活還有如此美好的一麵,可以聞著好聞的花香,可以吃著地道的淮揚菜,甚至可以替母親完成未完的遺願。
水溶和黛玉的車在北靜王府的二門上停下,二人先後下了馬車,黛玉又上了小廝們拉的輕車回自己院子。而水溶卻被太妃身邊的一個丫頭給攔下,理由是,太妃房中來了客人,請王爺過去陪客人說話。
水溶聽太妃隻叫自己過去而不叫黛玉,還以為來的人是男客,黛玉不方便見,於是叮囑了秋茉兩聲便跟著那小丫頭去凝瑞軒。而黛玉則帶著紫鵑秋茉還有剛跟著回府的晴雯回了水溶和黛玉成婚的新房靜雅堂。
至於來什麽客人,黛玉可沒心思管,此時她勞累了一天,先是舒舒服服的靠在軟榻上,背後被紫鵑填了一個大大的引枕靠著,秋茉立刻端了點心果子來放在黛玉跟前的小高幾上,而雪雁則拉著晴雯去自己的屋子裏,給晴雯重新梳洗了,又換了一身衣服才過來重新給黛玉請安。
黛玉在自己房裏跟晴雯說了幾句家常話,然後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到了該給太妃請安伺候晚飯的時候,方帶著丫頭們去凝瑞軒。
凝瑞軒裏有客人,但卻不是男客。
此時的太妃正在陪著南安太妃和她的女兒柔嘉郡主吃茶,而水溶也被留在太妃屋裏陪坐。黛玉一進門便被這種場景給搞懵了,南安太妃和郡主到訪,北靜太妃不讓北靜王府上的王妃陪客,卻拉了王爺來陪坐說話,真是莫名其妙。
北靜太妃見是黛玉來了,因她自己心中有鬼,所以臉上不好再為難黛玉,隻好笑著說道:“想著你今兒必是累了,所以叫你在房裏歇息,南安太妃和柔嘉也不是外人。”
黛玉忙上前給南安太妃見禮。南安太妃卻不似原來在榮國府上相見時那麽熱情,隻是淡淡一笑,對北靜太妃說:“太妃果然疼愛兒媳,林姑娘好福氣了。”
黛玉心中一愣,這南安太妃不稱自己王妃,卻叫自己林姑娘,隻怕這並不是什麽口誤吧?再看看柔嘉端莊的坐在那裏,眼神的餘光卻不時的看看邊上的水溶,黛玉的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黛玉自問自己不是邢夫人那樣的女人,水溶原有的那幾個姬妾倒也罷了。從自己嫁給水溶的那一刻起,到離開這北靜王府為止,她是不打算讓水溶再納一個姬妾的,更別說側妃。主意已定黛玉臉上卻不動聲色,隻是對著兩位太妃微微一笑:“太妃說的很是,黛玉自幼喪母,如今終於盼來一個母親疼愛黛玉了。”
“瞧你說的,怪可憐見兒的。今兒回門,不知賈老太君身體如何?”南安太妃一心要把女兒送進北靜王府上來,此時自然把黛玉看做眼中釘。
“外祖母身體很好,多謝太妃掛念,隻是老太太時常牽掛遠方的孫女,每晚不能安睡,倒是憔悴了許多。”黛玉原本也沒想管這些閑事,畢竟南安太妃認女之事並沒敢張揚,再說這也不是張揚的事情。若是傳到南邊去,叫人家知道這郡主是假的,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但南安太妃這會兒欺人太甚,明明在人家府上做客,卻連一口‘王妃’都不叫,還叫人家‘姑娘’。黛玉這口氣怎麽忍也忍不下去。
南安太妃原本還有些氣勢淩人,但聽到此話後,便有些惴惴不安。
“哎,這話也別這麽說,她如今不是賈府的姑娘,而是南安王府的郡主,她南去和親,是為國盡忠,別說跟賈家沒什麽幹係,就是有,賈家也隻能是感到光榮。如今賈府上出了個貴妃,又多了個藩王的王妃,也是媳婦你臉上有光。”北靜太妃見南安太妃有些尷尬,忙開口解圍。
此時北靜太妃雖然不喜歡黛玉,但也對剛才南安太妃叫黛玉‘林姑娘’三個字而心中不快,北靜王太妃這人從小就護短,她的短處她自己說可以,就是不願別人說,對於黛玉,她自己不喜歡可以,但那也不願意南安太妃如此瞧不起,南安太妃瞧不起黛玉,那就是瞧不起北靜王府上呀,所以北靜王太妃從心裏暗暗的為黛玉叫了一聲好,看來這個兒媳婦也不是表麵上那麽懦弱。
“母妃教導的很是,是黛玉魯莽了。”黛玉原以為,北靜王太妃這次會再次給自己難堪的,想不到這次北靜王太妃這麽護著自己。
於是黛玉心中明白,原來這北靜王太妃也並不是不通道理。這在外人麵前,她還是會維護自己,維護北靜王府的,那一句重重的“她如今不是賈府的姑娘”便把南安太妃的臉說紅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