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複合裝甲
前線的軍事行動正在悄然進行,華北的新一輪攻勢隻是掩人耳目的假動作,安陽的自願軍已經不斷撤離。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強大的空中運輸能力,日本華北派遣軍根本想象不到對麵的敵軍居然能用如此的手段脫離戰場。
這就是工業技術為戰爭帶來的變化,許多傳統理念和戰術思想都被顛覆,甚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的勝負。
柳州重型工業區,已經開始運作,第三期工程也已經全部完成,光是這裏的工業產能,就抵得上三分之一個日本。
而產經聯也沒有就此滿足,更大規模的桂北工業區同樣在緊鑼密鼓的策劃設計之中,預計於明年開春動工興建。整個工程將會耗時五年,但如果全部完成,並且柳州重工業基地繼續充實根基,華聯的工業產能將全麵超越日本。
作為產經聯現任的主席,興華社的社長劉浩然,正立身於兩米高的梳妝鏡前,他的妻子正用溫婉的雙手幫他穿戴整齊。
今天他要去柳州出席複合裝甲技術的內部會,第二研究所的所長殷向洲親自主持會議,向與會者介紹軍用金屬開發小組最新的研究成果,數款能夠大大提高華軍裝甲車輛的複合型裝甲。
這一次可不止是興華社,產經聯內部十幾家擁有相關產業領域的公司和企業都紛紛參加,其少不了華軍的高級軍官。
對於這種很可能改變戰爭態勢的重大發明,沒有人敢有任何的輕視。華聯向來重視工業技術的夯實與發展,這點人所共知。
乘坐在的私人直升機的座艙內,劉浩然透過玻璃窗俯瞰著下方的柳州市。整座城市如今已是煥然一新,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棋盤,每一顆棋子都是一座工廠,充斥於其中,為這座有著悠久曆史的古城覆蓋上了一片金屬的外衣。
這是一座新興的超大型工業城市,除了原本生活在這裏的一百多萬居民,還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的移民在這裏定居和工作。
這其中絕大部分是與工業生產有關的技術工人,以及他們的家庭成員。因為人口增加和收入提升,柳州的經濟指數和消費水平在整個華聯都是排名前五的城市。
飛往柳州市的北郊,那裏現在還是軍事管製區,是一處聚集了十五家大型軍工企業的工廠區。內部的生產活動都與軍隊掛鉤,對保密性要求非常之嚴格。
廠區外圍有一片停機坪,塗著鮮紅色的方形格紋,非常醒目。
剛一下了直升機,劉浩然就與他的隨從人員一起,跟在前來接應的勤務人員身後,朝著廠房區域走去。途中遇上了好幾撥巡邏的衛兵,精悍肅殺的氣息映照在黝黑的皮膚上,讓人心驚肉跳。
因為是非常時期,連這裏的防衛力量也大大加強了,居然出動軍中的精銳替換了原本的廠衛和保安。
“浩然”熟悉的聲音遠遠傳來,正是一臉笑意的陳澤,他穿著輕薄涼爽的夏裝,心情很是不。
“阿澤”見是老,劉浩然也是高興,兩雙大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瞄了一眼不遠處的大廠房,劉浩然便轉回視線,問起陳澤阿澤,聽說你最近惹了麻煩?”
一說起這事,陳澤的臉上就浮現出了淡淡的苦惱,他微微搖頭可不是嘛,我在柳北的火電廠惹上了環保局,那群家夥不依不撓,非要找我麻煩。”
火電廠汙染嚴重,因為在管理上的失職,天宇集團下屬的這家火電廠企業出現了超標排放廢氣的事情。大量粉塵飄散四周,被當地居民捅到了市環保局裏麵。
結果最後還上了報紙,越鬧越大。
“哈哈,你也夠倒黴,不過這事還是快點處理比較妥當,你也不想被環保局糾纏不休吧。真要出了大問題,權限值的損失可不小哦。”劉浩然並不是幸災樂禍,語氣之中也沒有嘲笑的意思,這點陳澤也是的。
“現在做生意啊,可不像以前那麽舒服了。特別是在地方上的投資,方方麵麵的因素都要考慮妥當,今天是環保局,是消防局,還有勞動保障部、衛生局之類的牛鬼蛇神,煩都煩死了。”
陳澤的這句話倒是說出了不少商家的心中話,全世界這麽多地方,就屬華聯的投資環境最差。不是說經濟環境不好,而是條條框框的規矩太多了,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原本許多外資,現在都已經逐漸撤出。
甚至很多國內商人,都寧願選擇在**黨統治下的區域做生意和開辦工廠等實業投資。要不是日本侵華帶來了一些熱錢回流,恐怕這種經濟失血還要繼續一段日子。
“沒辦法啊,現在地方官都是民選,省級以上的中央大員權力對地方的影響也是有限。就算我們想收買,也沒幾個官肯要啊,畢竟著關係到他們的政治生涯問題。”劉浩然其實也這事的無奈,別說其他人了,就算是產經聯中的幾大實業集團,也有不少產業安排在了中國其他省份和地區。
想要保護環境,在經濟上就要付出代價,這是必然的。
古文會的影響力,劉浩然和陳澤都是明白,鍾泱雖然不爭權勢和財富,但在許多事情上都有著的堅持,或者說是固執。
很少會因為權謀的需要而屈從,不過這一切也都是因為智能工廠的關係,沒有強大的技術輸出作為後盾和磁鐵,又如何能夠牢牢地吸住這些產經聯內部的工商業巨無霸集團呢?
就像這次複合裝甲的技術會,除了青竹化工的伊忠明沒來之外,其餘兩大集團的老板都是親自出麵了。
沒有人是傻蛋,這種裝甲生產技術所代表的利潤和帶來軍政兩界影響力,都讓大家垂涎欲滴。興華社和天宇集團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其餘中小型企業也不願意過這個機會。
防具與遠程武器的對抗,最早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時代的箭與甲,火器時代開始以後,隨著彈的飛速發展,原始意義上的甲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
在火藥誕生的早期,火器對人員的殺傷隻能用恐怖來形容,而自火器時代的開始到坦克出現為止,可以說甲處於絕對劣勢的狀態。
這個時期步兵隻有鋼盔可以為頭部提供有限的防護,而裝甲汽車因為動力不足和越野性能差,無法大規模使用,導致野戰時步兵衝鋒過程中幾乎沒有絲毫防護,傷亡觸目驚心。
事情到了1916年9月15日開始出現了重大轉機,在這一天,有49輛菱形的鋼鐵怪物投入了當時陷入僵局的索姆河前線,軋軋的履帶碾碎了德軍的防線。
人類陸戰史上劃時代的兵器誕生了,英國人為了保密,給這一兵器取名“”原意為水箱,後來成為這一武器的正名“坦克”。
就是這樣,一個現代陸戰史上劃時代的兵器誕生了。
在初期,坦克的防禦都是靠鉚接的高碳鋼板,直到二戰前,焊接和鑄造等更加牢固可靠的裝甲連接方式開始在坦克上投入使用,再加上合金鋼的應用以及傾斜裝甲理論的提出,使得坦克的防護水平不斷的取得飛躍式提高。
不過,在這一時期,防護力的提高,還是主要靠增加裝甲厚度來實現的,但是單純依靠提高厚度的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受到動力係統技術水平和通過性的限製,坦克不可能造得太過沉重。
而傾斜化裝甲又嚴重限製車內空間,同時還並不節省重量。於是遠程武器的威脅使得工程人員們必須另辟蹊經,在材料上想辦法,通過改變裝甲材料的成分等來提高防護。
突破口首先在這時的海上霸主戰列艦上被找到了。
這時的戰列艦為了提升防護,普遍使用了表麵硬化鋼,於是古文會第二研究所的工程人員想到在坦克上應用表麵硬化鋼以提升坦克的防護力。
當然,這也和華聯當時的鋼材質量不佳有關,同厚度的華聯產鋼板k值往往要低於蘇聯產的不少。即使有鍾泱的技術支援,金屬工藝研究這種耗費和國力去積累的基礎知識,也不能在一夜之間猛然拔高。
這種方法雖然需要大量的但是功效不,於是在華軍的坦克上普遍使用了經過表麵處理的表麵硬化鋼。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其硬度並不是很高,比同期的蘇聯鋼板甚至還低
但是其表麵硬度要比內部大不少。
這種技術在產經聯與德**事工業人員合作的時候就已經秘密開始,其實這也是二戰正式開始之後德國所必經的裝甲技術發展之路,華聯隻是將這個過程提前了數年。
在原本的時空裏,一開始這種經過處理的裝甲效果相當的不,在對蘇作戰中,使用100mmfh鋼作為正麵裝甲的虎1式坦克頂住了很多蘇聯76.2ap的攻擊。
很多穿甲彈的彈頭被裝甲表麵直接撞碎,隻在裝甲上留下了很淺的痕跡,而45mm炮彈則被直接彈開。
但是,表麵的輝煌背後卻隱藏著危機,因為表麵硬化裝甲的基本原理為靠高硬度來給來襲彈頭造成致命毀傷來防止穿透,在彈頭硬度夠高或者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以後,表麵硬化裝甲的”武功”就被廢掉了。
在後期裝備越來越廣泛的aapbc和apcbc瓦解了表麵硬化裝甲的技術優勢,而apcr的大量應用,則徹底宣判了表麵硬化裝甲的死刑。
其中,apc因為彈頭被帽的作用,對fha的穿深甚至反超了對rha的穿深。而apcr則依靠其當時可達1200的高初速和高硬度高密度的炭化鎢重金屬彈芯,使得表麵硬化裝甲耗費大量工時形成的硬化層變得毫無用處。
這些事情都使得表麵硬化裝甲徹底喪失了其賴以生存的優勢,而其複雜而浪費的加工工藝,則使得其成本過高,效能的喪失和高昂的成本使得表麵硬化裝甲從此退出了曆史舞台。
但是,表麵硬化裝甲應該早使用兩種不同物理性能的材料製造的裝甲,雖然不甚成功,但是其在坦克發展史上的地位還是需要加以肯定的。
殷向洲現年已經五十多歲,斑白的頭發讓他看起來不再年輕,但是幹練英武的氣質絲毫未變。穿著白大褂,行走在寬敞的坦克生產車間裏,朝著在做的達官顯貴們介紹著的得意之作。
“諸位,這是劃時代的產品,經過早期表麵硬化鋼的實用數據,我們建立起了完善的複合裝甲發展體係。如今成品已經展現在大家眼前,請看這邊。”
滿是粗糙老繭的大手,撫摸著一塊塊經過特殊處理的複合甲板,光是看著外表,眾人也都沒有瞧出特別之處。
一戰隻後的歲月裏,世界並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相反,二戰的陰影再度籠罩了整個地球的上空,激烈的軍備競賽再度拉開序幕。作為陸戰之王的坦克,自然也隨著軸心國和同盟國兩部龐大的軍事機器的飛速發展而不斷改進著。
歐洲現在就像一個巨大的火藥桶,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正在一步步邁向和平的對岸,那裏將是無止境的戰爭和烈焰。
戰爭初期,坦克的內部構造趨於合理,使得坦克可以在重量提升不大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加厚主裝甲,各國主流中型坦克的炮塔正麵裝甲物理厚度普遍增加到了200mm左右,若計算上傾斜,則實際等效厚度基本都在300mm以上。
此時鑄造裝甲成為了主流,重型坦克則更是達到了400mm甚至更高的等效厚度,而同期的穿甲彈的平均穿深大致也就是這個水平,甲和彈在某種程度上處於微妙的平衡狀態。
平衡的存在就是為了被打破,但誰也沒想到,1921年鍾泱賣給德國人的聚能穿甲彈改變了一切。出現的這一種在當時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彈藥打破了這個平衡,甚至一度使坦克的陸戰之王地位受到了動搖。
這種彈藥就是聚能破甲彈,或者射流穿甲彈,在早期,破甲彈因為加工精度的限製,再加上破甲原理的研究在當時不夠深入。
如果沒有鍾泱的出現,聚能破甲彈在二戰中應用其實並不廣泛,隻有在二戰末
出現了裝heat彈頭的單兵火箭筒。由於單兵火箭筒的初速低,起爆工況比坦克炮發射的heat裝藥更接近理想工況,對坦克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但鍾泱提前將這種技術開發了出來,並且還將其中一套完整的技術工藝賣給了德國人,換取了一筆豐厚的啟動資金。卻不知這種技術已經流傳開來,在各大主要列強國家中廣泛流傳。
對於這種情況,鍾泱也是無奈,隻能感慨德國人的技術保密能力實在讓人擔憂。
而在這時,隨著各**工工藝的飛速提高,heat的藥罩加工精度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再加上理論研究的成熟,使得heat的威力飛速提高。
杭州會戰的早期,日本吃了一個大虧之後,將從**黨的軍火庫裏搜羅到的“火拳”i型反坦克火箭炮拿出來使用,這種帶有聚能破甲效應的針對性步兵反坦克武器,給華軍第五軍團造成了大量的損失。
這種單兵火箭係統,其威力普遍接近或者達到了500mm甚至更多,而此時的坦克利用提升物理厚度來加強防禦的空間已經基本飽和,單靠提升裝甲的厚度來對抗heat幾乎已經沒有了可能。
特別是反坦克穿甲彈的出現,使得一些人懷疑坦克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甚至開始在軍隊內部出現了坦克無用論,坦克”陸戰之王”的地位麵臨空前危機。
提前出現的先進技術為華軍帶來了一定的戰略優勢,但這種優勢很快就會被趕超,目前日本陸軍的軍工研究機構肯定已經掌握了聚能穿甲彈的技術原理。加上他們與德國的親密關係,以及日本本土的工業能力,最遲在明年五月,就能開發出相應的反坦克彈種。
為了應對這種威脅,華軍現在繼續改進的坦克裝甲,單靠增加裝甲厚度毫無意義,複合裝甲技術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白,同時與聚能穿甲彈的技術理論不同,這種裝甲工藝的保密性更高。
就算在戰場上被敵人繳獲部分,想要仿製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對於戰爭而言,這就足夠了。
劉浩然和陳澤都在仔細聽著殷向洲的介紹,因為是工廠區,大家都是邊走邊參觀,也沒人嫌累。計算平時再如何養尊處優,他們都是玩技術起家的人,自然技術的重要性,可不敢在這裏使性子。
在聽完了殷向洲的簡單介紹,眾人都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觀看實彈射擊的現場,親自檢驗這種複合裝甲的防禦效能。如果真如介紹中所說的那樣,那麽其中的利潤空間可就非常驚人了。
這將是一種改變世界格局的技術力量,每一個人都在盤算著要拿出多少權限值,去爭取兌換到這種新型裝甲的生產技術工藝。
前線的軍事行動正在悄然進行,華北的新一輪攻勢隻是掩人耳目的假動作,安陽的自願軍已經不斷撤離。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強大的空中運輸能力,日本華北派遣軍根本想象不到對麵的敵軍居然能用如此的手段脫離戰場。
這就是工業技術為戰爭帶來的變化,許多傳統理念和戰術思想都被顛覆,甚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的勝負。
柳州重型工業區,已經開始運作,第三期工程也已經全部完成,光是這裏的工業產能,就抵得上三分之一個日本。
而產經聯也沒有就此滿足,更大規模的桂北工業區同樣在緊鑼密鼓的策劃設計之中,預計於明年開春動工興建。整個工程將會耗時五年,但如果全部完成,並且柳州重工業基地繼續充實根基,華聯的工業產能將全麵超越日本。
作為產經聯現任的主席,興華社的社長劉浩然,正立身於兩米高的梳妝鏡前,他的妻子正用溫婉的雙手幫他穿戴整齊。
今天他要去柳州出席複合裝甲技術的內部會,第二研究所的所長殷向洲親自主持會議,向與會者介紹軍用金屬開發小組最新的研究成果,數款能夠大大提高華軍裝甲車輛的複合型裝甲。
這一次可不止是興華社,產經聯內部十幾家擁有相關產業領域的公司和企業都紛紛參加,其少不了華軍的高級軍官。
對於這種很可能改變戰爭態勢的重大發明,沒有人敢有任何的輕視。華聯向來重視工業技術的夯實與發展,這點人所共知。
乘坐在的私人直升機的座艙內,劉浩然透過玻璃窗俯瞰著下方的柳州市。整座城市如今已是煥然一新,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棋盤,每一顆棋子都是一座工廠,充斥於其中,為這座有著悠久曆史的古城覆蓋上了一片金屬的外衣。
這是一座新興的超大型工業城市,除了原本生活在這裏的一百多萬居民,還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的移民在這裏定居和工作。
這其中絕大部分是與工業生產有關的技術工人,以及他們的家庭成員。因為人口增加和收入提升,柳州的經濟指數和消費水平在整個華聯都是排名前五的城市。
飛往柳州市的北郊,那裏現在還是軍事管製區,是一處聚集了十五家大型軍工企業的工廠區。內部的生產活動都與軍隊掛鉤,對保密性要求非常之嚴格。
廠區外圍有一片停機坪,塗著鮮紅色的方形格紋,非常醒目。
剛一下了直升機,劉浩然就與他的隨從人員一起,跟在前來接應的勤務人員身後,朝著廠房區域走去。途中遇上了好幾撥巡邏的衛兵,精悍肅殺的氣息映照在黝黑的皮膚上,讓人心驚肉跳。
因為是非常時期,連這裏的防衛力量也大大加強了,居然出動軍中的精銳替換了原本的廠衛和保安。
“浩然”熟悉的聲音遠遠傳來,正是一臉笑意的陳澤,他穿著輕薄涼爽的夏裝,心情很是不。
“阿澤”見是老,劉浩然也是高興,兩雙大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瞄了一眼不遠處的大廠房,劉浩然便轉回視線,問起陳澤阿澤,聽說你最近惹了麻煩?”
一說起這事,陳澤的臉上就浮現出了淡淡的苦惱,他微微搖頭可不是嘛,我在柳北的火電廠惹上了環保局,那群家夥不依不撓,非要找我麻煩。”
火電廠汙染嚴重,因為在管理上的失職,天宇集團下屬的這家火電廠企業出現了超標排放廢氣的事情。大量粉塵飄散四周,被當地居民捅到了市環保局裏麵。
結果最後還上了報紙,越鬧越大。
“哈哈,你也夠倒黴,不過這事還是快點處理比較妥當,你也不想被環保局糾纏不休吧。真要出了大問題,權限值的損失可不小哦。”劉浩然並不是幸災樂禍,語氣之中也沒有嘲笑的意思,這點陳澤也是的。
“現在做生意啊,可不像以前那麽舒服了。特別是在地方上的投資,方方麵麵的因素都要考慮妥當,今天是環保局,是消防局,還有勞動保障部、衛生局之類的牛鬼蛇神,煩都煩死了。”
陳澤的這句話倒是說出了不少商家的心中話,全世界這麽多地方,就屬華聯的投資環境最差。不是說經濟環境不好,而是條條框框的規矩太多了,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原本許多外資,現在都已經逐漸撤出。
甚至很多國內商人,都寧願選擇在**黨統治下的區域做生意和開辦工廠等實業投資。要不是日本侵華帶來了一些熱錢回流,恐怕這種經濟失血還要繼續一段日子。
“沒辦法啊,現在地方官都是民選,省級以上的中央大員權力對地方的影響也是有限。就算我們想收買,也沒幾個官肯要啊,畢竟著關係到他們的政治生涯問題。”劉浩然其實也這事的無奈,別說其他人了,就算是產經聯中的幾大實業集團,也有不少產業安排在了中國其他省份和地區。
想要保護環境,在經濟上就要付出代價,這是必然的。
古文會的影響力,劉浩然和陳澤都是明白,鍾泱雖然不爭權勢和財富,但在許多事情上都有著的堅持,或者說是固執。
很少會因為權謀的需要而屈從,不過這一切也都是因為智能工廠的關係,沒有強大的技術輸出作為後盾和磁鐵,又如何能夠牢牢地吸住這些產經聯內部的工商業巨無霸集團呢?
就像這次複合裝甲的技術會,除了青竹化工的伊忠明沒來之外,其餘兩大集團的老板都是親自出麵了。
沒有人是傻蛋,這種裝甲生產技術所代表的利潤和帶來軍政兩界影響力,都讓大家垂涎欲滴。興華社和天宇集團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其餘中小型企業也不願意過這個機會。
防具與遠程武器的對抗,最早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時代的箭與甲,火器時代開始以後,隨著彈的飛速發展,原始意義上的甲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
在火藥誕生的早期,火器對人員的殺傷隻能用恐怖來形容,而自火器時代的開始到坦克出現為止,可以說甲處於絕對劣勢的狀態。
這個時期步兵隻有鋼盔可以為頭部提供有限的防護,而裝甲汽車因為動力不足和越野性能差,無法大規模使用,導致野戰時步兵衝鋒過程中幾乎沒有絲毫防護,傷亡觸目驚心。
事情到了1916年9月15日開始出現了重大轉機,在這一天,有49輛菱形的鋼鐵怪物投入了當時陷入僵局的索姆河前線,軋軋的履帶碾碎了德軍的防線。
人類陸戰史上劃時代的兵器誕生了,英國人為了保密,給這一兵器取名“”原意為水箱,後來成為這一武器的正名“坦克”。
就是這樣,一個現代陸戰史上劃時代的兵器誕生了。
在初期,坦克的防禦都是靠鉚接的高碳鋼板,直到二戰前,焊接和鑄造等更加牢固可靠的裝甲連接方式開始在坦克上投入使用,再加上合金鋼的應用以及傾斜裝甲理論的提出,使得坦克的防護水平不斷的取得飛躍式提高。
不過,在這一時期,防護力的提高,還是主要靠增加裝甲厚度來實現的,但是單純依靠提高厚度的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受到動力係統技術水平和通過性的限製,坦克不可能造得太過沉重。
而傾斜化裝甲又嚴重限製車內空間,同時還並不節省重量。於是遠程武器的威脅使得工程人員們必須另辟蹊經,在材料上想辦法,通過改變裝甲材料的成分等來提高防護。
突破口首先在這時的海上霸主戰列艦上被找到了。
這時的戰列艦為了提升防護,普遍使用了表麵硬化鋼,於是古文會第二研究所的工程人員想到在坦克上應用表麵硬化鋼以提升坦克的防護力。
當然,這也和華聯當時的鋼材質量不佳有關,同厚度的華聯產鋼板k值往往要低於蘇聯產的不少。即使有鍾泱的技術支援,金屬工藝研究這種耗費和國力去積累的基礎知識,也不能在一夜之間猛然拔高。
這種方法雖然需要大量的但是功效不,於是在華軍的坦克上普遍使用了經過表麵處理的表麵硬化鋼。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其硬度並不是很高,比同期的蘇聯鋼板甚至還低
但是其表麵硬度要比內部大不少。
這種技術在產經聯與德**事工業人員合作的時候就已經秘密開始,其實這也是二戰正式開始之後德國所必經的裝甲技術發展之路,華聯隻是將這個過程提前了數年。
在原本的時空裏,一開始這種經過處理的裝甲效果相當的不,在對蘇作戰中,使用100mmfh鋼作為正麵裝甲的虎1式坦克頂住了很多蘇聯76.2ap的攻擊。
很多穿甲彈的彈頭被裝甲表麵直接撞碎,隻在裝甲上留下了很淺的痕跡,而45mm炮彈則被直接彈開。
但是,表麵的輝煌背後卻隱藏著危機,因為表麵硬化裝甲的基本原理為靠高硬度來給來襲彈頭造成致命毀傷來防止穿透,在彈頭硬度夠高或者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以後,表麵硬化裝甲的”武功”就被廢掉了。
在後期裝備越來越廣泛的aapbc和apcbc瓦解了表麵硬化裝甲的技術優勢,而apcr的大量應用,則徹底宣判了表麵硬化裝甲的死刑。
其中,apc因為彈頭被帽的作用,對fha的穿深甚至反超了對rha的穿深。而apcr則依靠其當時可達1200的高初速和高硬度高密度的炭化鎢重金屬彈芯,使得表麵硬化裝甲耗費大量工時形成的硬化層變得毫無用處。
這些事情都使得表麵硬化裝甲徹底喪失了其賴以生存的優勢,而其複雜而浪費的加工工藝,則使得其成本過高,效能的喪失和高昂的成本使得表麵硬化裝甲從此退出了曆史舞台。
但是,表麵硬化裝甲應該早使用兩種不同物理性能的材料製造的裝甲,雖然不甚成功,但是其在坦克發展史上的地位還是需要加以肯定的。
殷向洲現年已經五十多歲,斑白的頭發讓他看起來不再年輕,但是幹練英武的氣質絲毫未變。穿著白大褂,行走在寬敞的坦克生產車間裏,朝著在做的達官顯貴們介紹著的得意之作。
“諸位,這是劃時代的產品,經過早期表麵硬化鋼的實用數據,我們建立起了完善的複合裝甲發展體係。如今成品已經展現在大家眼前,請看這邊。”
滿是粗糙老繭的大手,撫摸著一塊塊經過特殊處理的複合甲板,光是看著外表,眾人也都沒有瞧出特別之處。
一戰隻後的歲月裏,世界並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相反,二戰的陰影再度籠罩了整個地球的上空,激烈的軍備競賽再度拉開序幕。作為陸戰之王的坦克,自然也隨著軸心國和同盟國兩部龐大的軍事機器的飛速發展而不斷改進著。
歐洲現在就像一個巨大的火藥桶,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正在一步步邁向和平的對岸,那裏將是無止境的戰爭和烈焰。
戰爭初期,坦克的內部構造趨於合理,使得坦克可以在重量提升不大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加厚主裝甲,各國主流中型坦克的炮塔正麵裝甲物理厚度普遍增加到了200mm左右,若計算上傾斜,則實際等效厚度基本都在300mm以上。
此時鑄造裝甲成為了主流,重型坦克則更是達到了400mm甚至更高的等效厚度,而同期的穿甲彈的平均穿深大致也就是這個水平,甲和彈在某種程度上處於微妙的平衡狀態。
平衡的存在就是為了被打破,但誰也沒想到,1921年鍾泱賣給德國人的聚能穿甲彈改變了一切。出現的這一種在當時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彈藥打破了這個平衡,甚至一度使坦克的陸戰之王地位受到了動搖。
這種彈藥就是聚能破甲彈,或者射流穿甲彈,在早期,破甲彈因為加工精度的限製,再加上破甲原理的研究在當時不夠深入。
如果沒有鍾泱的出現,聚能破甲彈在二戰中應用其實並不廣泛,隻有在二戰末
出現了裝heat彈頭的單兵火箭筒。由於單兵火箭筒的初速低,起爆工況比坦克炮發射的heat裝藥更接近理想工況,對坦克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但鍾泱提前將這種技術開發了出來,並且還將其中一套完整的技術工藝賣給了德國人,換取了一筆豐厚的啟動資金。卻不知這種技術已經流傳開來,在各大主要列強國家中廣泛流傳。
對於這種情況,鍾泱也是無奈,隻能感慨德國人的技術保密能力實在讓人擔憂。
而在這時,隨著各**工工藝的飛速提高,heat的藥罩加工精度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再加上理論研究的成熟,使得heat的威力飛速提高。
杭州會戰的早期,日本吃了一個大虧之後,將從**黨的軍火庫裏搜羅到的“火拳”i型反坦克火箭炮拿出來使用,這種帶有聚能破甲效應的針對性步兵反坦克武器,給華軍第五軍團造成了大量的損失。
這種單兵火箭係統,其威力普遍接近或者達到了500mm甚至更多,而此時的坦克利用提升物理厚度來加強防禦的空間已經基本飽和,單靠提升裝甲的厚度來對抗heat幾乎已經沒有了可能。
特別是反坦克穿甲彈的出現,使得一些人懷疑坦克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甚至開始在軍隊內部出現了坦克無用論,坦克”陸戰之王”的地位麵臨空前危機。
提前出現的先進技術為華軍帶來了一定的戰略優勢,但這種優勢很快就會被趕超,目前日本陸軍的軍工研究機構肯定已經掌握了聚能穿甲彈的技術原理。加上他們與德國的親密關係,以及日本本土的工業能力,最遲在明年五月,就能開發出相應的反坦克彈種。
為了應對這種威脅,華軍現在繼續改進的坦克裝甲,單靠增加裝甲厚度毫無意義,複合裝甲技術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白,同時與聚能穿甲彈的技術理論不同,這種裝甲工藝的保密性更高。
就算在戰場上被敵人繳獲部分,想要仿製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對於戰爭而言,這就足夠了。
劉浩然和陳澤都在仔細聽著殷向洲的介紹,因為是工廠區,大家都是邊走邊參觀,也沒人嫌累。計算平時再如何養尊處優,他們都是玩技術起家的人,自然技術的重要性,可不敢在這裏使性子。
在聽完了殷向洲的簡單介紹,眾人都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觀看實彈射擊的現場,親自檢驗這種複合裝甲的防禦效能。如果真如介紹中所說的那樣,那麽其中的利潤空間可就非常驚人了。
這將是一種改變世界格局的技術力量,每一個人都在盤算著要拿出多少權限值,去爭取兌換到這種新型裝甲的生產技術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