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掙紮,迪厄斯終於宣布辭去肯尼亞代理總統一職,並且打算移民澳大利亞。
青竹化工集團承諾在澳大利亞幫他和他的家族置辦一套產業,成立一家效益還不錯的化工廠,或許再也沒有生殺予奪的權柄,但子孫後代卻可以享受累世的富貴。
這到底是福還是禍,迪厄斯自己也不知道。
不過為了這個條件,迪厄斯也在他最後的任期內與伊子卓簽署了一份協議,協議的內容是將馬林迪這個商業港租給伊家一百年,並且在租期滿了之後,還可以優先續約。
不知道為啥,站在簽約現場的黃猛,忽然想到了香港。
貌似以前也是這樣,滿清政府將香港割讓給了大英帝國,就如同今日,肯尼亞將馬林迪割讓給了中國。
同樣都是以“租借”的方式,隻不過,馬林迪被交到了一個私人企業組織的手中。
在馬林迪港,剛剛簽署完協議的迪厄斯,馬上就準備稱作郵輪離開,和許多非洲的部族酋長一樣,他很不相信飛機的安全性。
飛在天上,讓他覺得臨近死亡,他很怕死。
“迪厄斯先生,很感謝您的幫助。”簽署了協議,伊子卓的語氣也是相當的和善,伊家的商業法則中,沒有過橋抽板這樣的字句,凡事公道一些,才會有人願意和你合作。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迪厄斯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木木的說著:“今日的決定,不知道是對是錯,肯尼亞雖小,但也是一個國家,或許以後在非洲的曆史上,我會成為罪人吧。”
將馬林迪港割讓給外國人,這放在中國的曆史書上,絕對就是一個漢奸,在這裏。叫肯尼亞奸。
“迪厄斯先生,非洲原本就沒有太濃厚的主權意識,別忘了肯尼亞是怎麽建立起來的。”伊子卓勸慰著迪厄斯,“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證。我不會可以欺壓任何人種,我來這裏,是為了傳播文明,將肯尼亞帶入新的時代。”
伊子卓一直在強調自身承包商的角色,淡化背後的政治背景,畢竟以後實際控製馬林迪並非華夏聯邦政府,而是伊家。
“但願如此。”事到如今,迪厄斯隻能接受這個事實,“希望你能說道做到。”
踏上郵輪的迪厄斯,最後一次深切的望著這一片生養他的土地。
背井離鄉的人啊。心中的淒苦,又有誰人知道?
送別迪厄斯一家人後,伊子卓也上了車,返回馬林迪市區,他進駐這裏已經有四天時間了,在迪厄斯的幫助下,也接納了一批很有才華的黑人內政官。
這些人可以繼續做他們擅長的管理工作,不過老板不再是迪厄斯,而是伊子卓。
坐在車內柔軟的墊子上,黃猛這個保鏢兼合夥人也出聲說這話:“老板。迪厄斯不是已經辭職了嗎?他簽署的委任狀,怎麽會被新政府承認呢?”
霍爾督巴現在是下一任肯尼亞總統的最熱門人選,他與迪厄斯的關係眾所周知,在黃猛開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承認迪厄斯與伊子卓簽署的這份割讓協議。
“嗬嗬。你以為霍爾督巴能夠當選?”伊子卓沒有回答,他反問道:“再說了。以我們公司的實力,就算新政府不承認又能如何?”
伊子卓還真不怕對方動粗,蒙巴薩基地就在一旁,數萬華夏聯邦軍駐軍可不是開玩笑的。
曆史上,英國從滿清手裏強取香港,革命政府難道收回了嗎?
這是恃強淩弱,在強國麵前,弱國的外交權力根本沒有伸展的餘地。如果你無力反抗,誰又會在意你的意見?
但是聽了這樣的話,黃猛的心情多少有些不舒服,或許是受他妻子蘇曼的影響,他對非洲這樣的弱小民族和窮國總是充滿憐憫。
一看黃猛的表情,伊子卓就知道他的想法。
“黃猛,你覺得我們是在欺負肯尼亞這樣的小國?”
“難道不是嗎?”
“是,也不是。”伊子卓望著坐在身旁的這個魁梧漢子,輕聲笑著:“以我們取得馬林迪的手段來看,我們就是在明搶。但對於當地的黑人來說,我們卻相當於救世主。”
“救世主?”黃猛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對,救世主,為混亂的世界帶來秩序,給予這些苦難的人和平與幸福。首先,我們不是為了廉價的原材料而來,也不是為了壓榨這點可憐的勞動力,就算脫光他們最後一條內褲,我們又能掙得幾個錢?”
這種說法,把黃猛逗笑了,他想了想,確實也是這麽回事。
“其次,來的時候我就說了,我要在這裏投資建廠,發展農業,增加財富的產出,並且將文明輸出到這裏。當年的歐洲殖民者,要麽是被對金錢的渴望所驅使,要麽本身就是走投無路的混蛋,這樣的人,自然不會和我們抱著一樣的目的來到這一片大陸。”
伊子卓也是好好讀過世界史的人,和許多新一代的華夏年輕人一樣,他擁有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曆史知識。
他明白,非洲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正等待著一個寶石加工師的到來。
“從文明的角度上來看,我們是入侵者,但從可遇見的結果上來看,馬林迪的黑人並不會過得比以前更差。”
見黃猛還是有些不理解,伊子卓就給他據的例子,“就拿香港來做比喻,你說香港的經濟和民生,是在清廷統治時期好,還是在英國統治時期好?”
“英國統治時期好。”
這是曆史事實。不容黃猛否定。無論他的心情如何,也隻能如實回答。
“沒錯,從感情上,我們把香港看做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但從曆史上看,外來者的統治反而比原本殘暴的政府更能帶給一個地區繁榮,現在的肯尼亞和馬林迪,不也是這樣嗎?”
這樣的話,也有些道理,不過黃猛是民族主義者,還是很難接受這種事情。他反駁道:“那當地人也會這樣想,被一群不同膚色的人統治,不會感到屈辱嗎?”
“那當年,被建奴騎在頭上。香港的漢民就不感到屈辱嗎?英國人的欺壓,至少還遵從表麵上的道德和律法,建奴的血腥統治,卻是毫無底線的愚昧和殘暴。我讓你選擇的話,你願意選擇建奴還是英國人?”
“這……”黃猛被伊子卓的話語噎住了,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話。
伊子卓卻沒有打算就此罷手,他繼續用新穎的理念來衝擊黃猛固化的思維,“你是軍人世家的子弟,所受的教育也是精忠報國,要為大義犧牲。”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政府的宣傳手法,在外部豎立一個敵人,然後對內排除異己,將人心聚攏起來,放棄對自身價值的思考,而成為一種死士。”
對於這種說法,黃猛實在沒法接受,“我們是中國人,當然要有為國犧牲的覺悟,要不是這樣的決心。我們如何能夠戰勝列強,建立起**而富強的新國家?”
“然後呢,外敵被打倒了,民族就富強和自由了嗎?”伊子卓的表情很鎮定,“對於個人而言。被外國人壓迫和被本國人壓迫,有什麽區別嗎?如果要找不服的理由。地域、民族、宗教、國家的差別,哪一樣不能被當作理由呢?”
黃猛被說得暈頭轉向,以前的他,生在在一個軍人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所接觸的人生經曆,都在讓他成為一個為了保護而生存的士兵。
這種經曆,這種教育,淡化了他身為人的自由,強調的是殺敵衛國。
或許在動亂的時代背景下,這樣的思想能夠激起人的鬥誌,更好的驅逐來自外部的入侵和傷害。
可是當戰爭結束,這種思想卻成為上層統治者控製和奴役下層百姓的思想工具。奴隸社會,奴隸主用製度和武力來奴役那些什麽都沒有的奴隸。
時代在進步,除了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人類的政治也推進到了新的高度――利用一種叫做“愛國”的思想,來奴役人心。
“難道你要我不愛國家?不保衛我們的民族?”黃猛想不到更好的說辭,隻能這麽質問。
“這是個度的問題,古語有雲,過猶不及。”伊子卓依舊用平穩的語速娓娓道來:“愛國也是要講理性和適度的,什麽對國家和民族好,什麽是被人利用,導致壓迫和獨裁,你要分清楚。”
“革命黨當初就是分不清楚,所以導致了無數的悲劇。”
這件事,黃猛也知道,在北邊,曾經發生過民眾支持日本軍隊打擊革命黨部隊的事情。難道是因為這些百姓都是沒有血性的漢奸?
未必全都是,他們隻是被革命政府逼得活不下去了,才會寧願幫著外人來對付自己人。
當初為了抗日,革命政府讓百姓去送死,或許是戰術上的無奈,也或許是為了最終的勝利而保存實力。
但最後,革命政府卻把自己的未來都輸掉了。
國家和政府,是為了保護民眾而存在的,不是相反。
當一個國家號召百姓要為之犧牲的時候,那麽這個國家是悲哀的,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中的人民,也是悲慘的。
伊子卓看著黃猛低頭不語的樣子,就知道他一時間很難接受這種觀點,不過伊子卓並不著急。已經為黃猛打開了一扇看向外麵的窗戶,隻有有足夠的時間,黃猛自己就會慢慢開竅。
在非洲,有的是時間。
而之所以今天借著這個機會和伊忠明說這些話,也不是毫無目的。
華夏聯邦的秋季的大選很快就要開始,而看現在的形勢,其實大概已經猜出誰是下一任華聯元首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了空前勝利的中國人。並沒有為此而感到心安。比起過去,現在的國人更加渴望強有力的保護者。
在所有的候選人中,李宗仁是唯一一個上將出身的,並且他以國家安全為由,大肆宣揚北約和美國的挑釁。
利用美國的存在,來向國人散播恐懼,然後收獲狂人的信仰和忠誠。
利用民&主選舉來達成獨裁統治,這看似荒謬,但難道真的是不可能做到的嗎?
在伊子卓眼裏,這個問題並不難猜測。更關鍵的是他不願意讓這種思想影響到他的計劃。一旦終於國家和政府,那麽士兵就很難忠誠於某個家族了。
黃猛不僅是伊子卓的保鏢,更是私軍計劃的訓練者,同時還是利益上的合夥人。伊子卓不希望黃猛被革新會利用。
迪厄斯政府倒台的事情,背後就有革新會的影子,無論是在梅羅支持霍爾督巴這樣的叛軍,還是向襲擊內羅畢的遊擊隊提供武器和消息,都說明了這個源自狂熱派軍人的秘密組織將插手肯尼亞的事物。
一旦黃猛這樣的人被策反,伊子卓就很被動了,以後處處都要受人製約。
車子碾著碎石路,卷起煙塵陣陣,這裏是馬林迪的街頭。
馬林迪是肯尼亞的東部港口,在加拉納河口以南。西南距蒙巴薩104公裏,有公路相通。曾為古代馬林迪王國都城。
曆史上,這裏是東非著名的港口,有葡人達.伽馬在1498年修建的城堡遺址。周圍則是肯尼亞全國重要的產棉區,伊子卓就打算利用這個優勢,在這裏發展紡織業。
馬林迪作為一個城鎮何時出現,當地人尚且不得而知,伊子卓自然也不清楚。
不過根據口頭傳說和後來的一些零星記載,以及一些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公元695年。一個名叫阿卜杜爾.馬立克的敘利亞人及其追隨者就已經在此地落戶。
公元14世紀,東非的斯瓦希裏人在此定居下來。
15世紀末,葡萄牙人達迦瑪率船隊抵達馬林迪。在這裏他和他的船隊出乎意料受到了當地居民歡迎。
葡萄牙人與當時的馬林迪國結成聯盟,此後約一個世紀,馬林迪一直是葡萄牙人在東非沿海的中心據點。
後來。馬林迪國征服並占領了蒙巴薩,並將權力中心轉移至蒙巴薩。而馬林迪則成為當時葡萄牙人的保護地。
在18至19世紀,馬林迪這裏又成為奴隸貿易的集散地,見證了非洲黑人被當作奴隸販賣到全世界的辛酸史。
有著如此悠久的曆史,馬林迪卻沒有成為一座城市,如果硬要說,這裏隻是一個規模大一點的海濱漁村。
人口不到兩萬人,這幾年,不少中國商人湧入,帶動起了一些當地的經濟狀況。可是和中國那些動輒上百萬的大城市,馬林迪確實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漁村。
因為有著被殖民的經曆,黑人原住民對於新麵孔的中國人並不排斥,甚至還很喜歡伊子卓這些“善心人”。
伊子卓在來到馬林迪的第一天,就宣布自己對這座城市的所有權,前任市長在叛軍洗成的時候被殺,很遺憾,他無法出來反對伊子卓的決定。
就算他反對,當地百姓估計也不會聽。
因為伊子卓不僅帶來了一萬多移民,還在進入城市後的第二天,就給所有人都提供了一有真不錯收入的工作。
考慮到經濟發展的需要,伊子卓在馬林迪修造道路,清掃街道,還安排工人修造工人居住的木屋。
每一個工人,都可以按照所完成的工作獲得合理的薪水,伊子卓以華元支付,如果你不喜歡鈔票,還可以在伊子卓帶來的商品中,按照折算的價格選取你想要的生活物資。
一個成年男子,他如果能夠完成辛勤的工作,他就可以養活三個人。這樣的待遇,在整個非洲都是極其誘人的。
並且伊子卓還未婦女和適齡的兒童安排了合適的工作,洗衣做飯,曬鹽和醃製鹹魚,以及耕種從中國運來的良種蔬菜,順便加強街道綠化。
這些工作的薪酬雖然不高,但多多少少也是一筆收入。
伊子卓不像那些貪婪而短視的西方殖民者,不會選擇竭澤而漁的生產方式,在工業化時代,剝削的手段不再是大航海時代那種依靠剪刀差貿易來壓榨殖民地最後一滴血淚。
在剝削之前,應該先投資,讓這些土著改善他們的生活,並且願意追隨於你的腳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生產模式。
伊子卓需要的不僅僅是廉價的原材料,而是可以良性運轉的生產和銷售鏈條,通過控製這裏的生產力來獲取和擴大財富。
馬林迪就是伊子卓個人事業的起&點,他要在這裏,像他的父親一樣,建立一個商業帝國。甚至比他的父親要更進一步,建造和經營一座城市,並且永遠的擁有這一切。
貧瘠的土地,稀缺的人口,落後的生產力,這一切都無法成為阻撓伊子卓野心的障礙。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並且毫不猶豫,毫不懷疑,他將成為這一片土地的救世主。
在靠近海邊的一處空地上,有一棟雪一樣白色鮮亮的別墅,這裏原本是馬林迪市長的官邸,現在卻成了伊子卓的住所。
他就在這裏,考慮著馬林迪的未來。
青竹化工集團承諾在澳大利亞幫他和他的家族置辦一套產業,成立一家效益還不錯的化工廠,或許再也沒有生殺予奪的權柄,但子孫後代卻可以享受累世的富貴。
這到底是福還是禍,迪厄斯自己也不知道。
不過為了這個條件,迪厄斯也在他最後的任期內與伊子卓簽署了一份協議,協議的內容是將馬林迪這個商業港租給伊家一百年,並且在租期滿了之後,還可以優先續約。
不知道為啥,站在簽約現場的黃猛,忽然想到了香港。
貌似以前也是這樣,滿清政府將香港割讓給了大英帝國,就如同今日,肯尼亞將馬林迪割讓給了中國。
同樣都是以“租借”的方式,隻不過,馬林迪被交到了一個私人企業組織的手中。
在馬林迪港,剛剛簽署完協議的迪厄斯,馬上就準備稱作郵輪離開,和許多非洲的部族酋長一樣,他很不相信飛機的安全性。
飛在天上,讓他覺得臨近死亡,他很怕死。
“迪厄斯先生,很感謝您的幫助。”簽署了協議,伊子卓的語氣也是相當的和善,伊家的商業法則中,沒有過橋抽板這樣的字句,凡事公道一些,才會有人願意和你合作。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迪厄斯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木木的說著:“今日的決定,不知道是對是錯,肯尼亞雖小,但也是一個國家,或許以後在非洲的曆史上,我會成為罪人吧。”
將馬林迪港割讓給外國人,這放在中國的曆史書上,絕對就是一個漢奸,在這裏。叫肯尼亞奸。
“迪厄斯先生,非洲原本就沒有太濃厚的主權意識,別忘了肯尼亞是怎麽建立起來的。”伊子卓勸慰著迪厄斯,“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證。我不會可以欺壓任何人種,我來這裏,是為了傳播文明,將肯尼亞帶入新的時代。”
伊子卓一直在強調自身承包商的角色,淡化背後的政治背景,畢竟以後實際控製馬林迪並非華夏聯邦政府,而是伊家。
“但願如此。”事到如今,迪厄斯隻能接受這個事實,“希望你能說道做到。”
踏上郵輪的迪厄斯,最後一次深切的望著這一片生養他的土地。
背井離鄉的人啊。心中的淒苦,又有誰人知道?
送別迪厄斯一家人後,伊子卓也上了車,返回馬林迪市區,他進駐這裏已經有四天時間了,在迪厄斯的幫助下,也接納了一批很有才華的黑人內政官。
這些人可以繼續做他們擅長的管理工作,不過老板不再是迪厄斯,而是伊子卓。
坐在車內柔軟的墊子上,黃猛這個保鏢兼合夥人也出聲說這話:“老板。迪厄斯不是已經辭職了嗎?他簽署的委任狀,怎麽會被新政府承認呢?”
霍爾督巴現在是下一任肯尼亞總統的最熱門人選,他與迪厄斯的關係眾所周知,在黃猛開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承認迪厄斯與伊子卓簽署的這份割讓協議。
“嗬嗬。你以為霍爾督巴能夠當選?”伊子卓沒有回答,他反問道:“再說了。以我們公司的實力,就算新政府不承認又能如何?”
伊子卓還真不怕對方動粗,蒙巴薩基地就在一旁,數萬華夏聯邦軍駐軍可不是開玩笑的。
曆史上,英國從滿清手裏強取香港,革命政府難道收回了嗎?
這是恃強淩弱,在強國麵前,弱國的外交權力根本沒有伸展的餘地。如果你無力反抗,誰又會在意你的意見?
但是聽了這樣的話,黃猛的心情多少有些不舒服,或許是受他妻子蘇曼的影響,他對非洲這樣的弱小民族和窮國總是充滿憐憫。
一看黃猛的表情,伊子卓就知道他的想法。
“黃猛,你覺得我們是在欺負肯尼亞這樣的小國?”
“難道不是嗎?”
“是,也不是。”伊子卓望著坐在身旁的這個魁梧漢子,輕聲笑著:“以我們取得馬林迪的手段來看,我們就是在明搶。但對於當地的黑人來說,我們卻相當於救世主。”
“救世主?”黃猛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對,救世主,為混亂的世界帶來秩序,給予這些苦難的人和平與幸福。首先,我們不是為了廉價的原材料而來,也不是為了壓榨這點可憐的勞動力,就算脫光他們最後一條內褲,我們又能掙得幾個錢?”
這種說法,把黃猛逗笑了,他想了想,確實也是這麽回事。
“其次,來的時候我就說了,我要在這裏投資建廠,發展農業,增加財富的產出,並且將文明輸出到這裏。當年的歐洲殖民者,要麽是被對金錢的渴望所驅使,要麽本身就是走投無路的混蛋,這樣的人,自然不會和我們抱著一樣的目的來到這一片大陸。”
伊子卓也是好好讀過世界史的人,和許多新一代的華夏年輕人一樣,他擁有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曆史知識。
他明白,非洲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正等待著一個寶石加工師的到來。
“從文明的角度上來看,我們是入侵者,但從可遇見的結果上來看,馬林迪的黑人並不會過得比以前更差。”
見黃猛還是有些不理解,伊子卓就給他據的例子,“就拿香港來做比喻,你說香港的經濟和民生,是在清廷統治時期好,還是在英國統治時期好?”
“英國統治時期好。”
這是曆史事實。不容黃猛否定。無論他的心情如何,也隻能如實回答。
“沒錯,從感情上,我們把香港看做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但從曆史上看,外來者的統治反而比原本殘暴的政府更能帶給一個地區繁榮,現在的肯尼亞和馬林迪,不也是這樣嗎?”
這樣的話,也有些道理,不過黃猛是民族主義者,還是很難接受這種事情。他反駁道:“那當地人也會這樣想,被一群不同膚色的人統治,不會感到屈辱嗎?”
“那當年,被建奴騎在頭上。香港的漢民就不感到屈辱嗎?英國人的欺壓,至少還遵從表麵上的道德和律法,建奴的血腥統治,卻是毫無底線的愚昧和殘暴。我讓你選擇的話,你願意選擇建奴還是英國人?”
“這……”黃猛被伊子卓的話語噎住了,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話。
伊子卓卻沒有打算就此罷手,他繼續用新穎的理念來衝擊黃猛固化的思維,“你是軍人世家的子弟,所受的教育也是精忠報國,要為大義犧牲。”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政府的宣傳手法,在外部豎立一個敵人,然後對內排除異己,將人心聚攏起來,放棄對自身價值的思考,而成為一種死士。”
對於這種說法,黃猛實在沒法接受,“我們是中國人,當然要有為國犧牲的覺悟,要不是這樣的決心。我們如何能夠戰勝列強,建立起**而富強的新國家?”
“然後呢,外敵被打倒了,民族就富強和自由了嗎?”伊子卓的表情很鎮定,“對於個人而言。被外國人壓迫和被本國人壓迫,有什麽區別嗎?如果要找不服的理由。地域、民族、宗教、國家的差別,哪一樣不能被當作理由呢?”
黃猛被說得暈頭轉向,以前的他,生在在一個軍人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所接觸的人生經曆,都在讓他成為一個為了保護而生存的士兵。
這種經曆,這種教育,淡化了他身為人的自由,強調的是殺敵衛國。
或許在動亂的時代背景下,這樣的思想能夠激起人的鬥誌,更好的驅逐來自外部的入侵和傷害。
可是當戰爭結束,這種思想卻成為上層統治者控製和奴役下層百姓的思想工具。奴隸社會,奴隸主用製度和武力來奴役那些什麽都沒有的奴隸。
時代在進步,除了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人類的政治也推進到了新的高度――利用一種叫做“愛國”的思想,來奴役人心。
“難道你要我不愛國家?不保衛我們的民族?”黃猛想不到更好的說辭,隻能這麽質問。
“這是個度的問題,古語有雲,過猶不及。”伊子卓依舊用平穩的語速娓娓道來:“愛國也是要講理性和適度的,什麽對國家和民族好,什麽是被人利用,導致壓迫和獨裁,你要分清楚。”
“革命黨當初就是分不清楚,所以導致了無數的悲劇。”
這件事,黃猛也知道,在北邊,曾經發生過民眾支持日本軍隊打擊革命黨部隊的事情。難道是因為這些百姓都是沒有血性的漢奸?
未必全都是,他們隻是被革命政府逼得活不下去了,才會寧願幫著外人來對付自己人。
當初為了抗日,革命政府讓百姓去送死,或許是戰術上的無奈,也或許是為了最終的勝利而保存實力。
但最後,革命政府卻把自己的未來都輸掉了。
國家和政府,是為了保護民眾而存在的,不是相反。
當一個國家號召百姓要為之犧牲的時候,那麽這個國家是悲哀的,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中的人民,也是悲慘的。
伊子卓看著黃猛低頭不語的樣子,就知道他一時間很難接受這種觀點,不過伊子卓並不著急。已經為黃猛打開了一扇看向外麵的窗戶,隻有有足夠的時間,黃猛自己就會慢慢開竅。
在非洲,有的是時間。
而之所以今天借著這個機會和伊忠明說這些話,也不是毫無目的。
華夏聯邦的秋季的大選很快就要開始,而看現在的形勢,其實大概已經猜出誰是下一任華聯元首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了空前勝利的中國人。並沒有為此而感到心安。比起過去,現在的國人更加渴望強有力的保護者。
在所有的候選人中,李宗仁是唯一一個上將出身的,並且他以國家安全為由,大肆宣揚北約和美國的挑釁。
利用美國的存在,來向國人散播恐懼,然後收獲狂人的信仰和忠誠。
利用民&主選舉來達成獨裁統治,這看似荒謬,但難道真的是不可能做到的嗎?
在伊子卓眼裏,這個問題並不難猜測。更關鍵的是他不願意讓這種思想影響到他的計劃。一旦終於國家和政府,那麽士兵就很難忠誠於某個家族了。
黃猛不僅是伊子卓的保鏢,更是私軍計劃的訓練者,同時還是利益上的合夥人。伊子卓不希望黃猛被革新會利用。
迪厄斯政府倒台的事情,背後就有革新會的影子,無論是在梅羅支持霍爾督巴這樣的叛軍,還是向襲擊內羅畢的遊擊隊提供武器和消息,都說明了這個源自狂熱派軍人的秘密組織將插手肯尼亞的事物。
一旦黃猛這樣的人被策反,伊子卓就很被動了,以後處處都要受人製約。
車子碾著碎石路,卷起煙塵陣陣,這裏是馬林迪的街頭。
馬林迪是肯尼亞的東部港口,在加拉納河口以南。西南距蒙巴薩104公裏,有公路相通。曾為古代馬林迪王國都城。
曆史上,這裏是東非著名的港口,有葡人達.伽馬在1498年修建的城堡遺址。周圍則是肯尼亞全國重要的產棉區,伊子卓就打算利用這個優勢,在這裏發展紡織業。
馬林迪作為一個城鎮何時出現,當地人尚且不得而知,伊子卓自然也不清楚。
不過根據口頭傳說和後來的一些零星記載,以及一些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公元695年。一個名叫阿卜杜爾.馬立克的敘利亞人及其追隨者就已經在此地落戶。
公元14世紀,東非的斯瓦希裏人在此定居下來。
15世紀末,葡萄牙人達迦瑪率船隊抵達馬林迪。在這裏他和他的船隊出乎意料受到了當地居民歡迎。
葡萄牙人與當時的馬林迪國結成聯盟,此後約一個世紀,馬林迪一直是葡萄牙人在東非沿海的中心據點。
後來。馬林迪國征服並占領了蒙巴薩,並將權力中心轉移至蒙巴薩。而馬林迪則成為當時葡萄牙人的保護地。
在18至19世紀,馬林迪這裏又成為奴隸貿易的集散地,見證了非洲黑人被當作奴隸販賣到全世界的辛酸史。
有著如此悠久的曆史,馬林迪卻沒有成為一座城市,如果硬要說,這裏隻是一個規模大一點的海濱漁村。
人口不到兩萬人,這幾年,不少中國商人湧入,帶動起了一些當地的經濟狀況。可是和中國那些動輒上百萬的大城市,馬林迪確實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漁村。
因為有著被殖民的經曆,黑人原住民對於新麵孔的中國人並不排斥,甚至還很喜歡伊子卓這些“善心人”。
伊子卓在來到馬林迪的第一天,就宣布自己對這座城市的所有權,前任市長在叛軍洗成的時候被殺,很遺憾,他無法出來反對伊子卓的決定。
就算他反對,當地百姓估計也不會聽。
因為伊子卓不僅帶來了一萬多移民,還在進入城市後的第二天,就給所有人都提供了一有真不錯收入的工作。
考慮到經濟發展的需要,伊子卓在馬林迪修造道路,清掃街道,還安排工人修造工人居住的木屋。
每一個工人,都可以按照所完成的工作獲得合理的薪水,伊子卓以華元支付,如果你不喜歡鈔票,還可以在伊子卓帶來的商品中,按照折算的價格選取你想要的生活物資。
一個成年男子,他如果能夠完成辛勤的工作,他就可以養活三個人。這樣的待遇,在整個非洲都是極其誘人的。
並且伊子卓還未婦女和適齡的兒童安排了合適的工作,洗衣做飯,曬鹽和醃製鹹魚,以及耕種從中國運來的良種蔬菜,順便加強街道綠化。
這些工作的薪酬雖然不高,但多多少少也是一筆收入。
伊子卓不像那些貪婪而短視的西方殖民者,不會選擇竭澤而漁的生產方式,在工業化時代,剝削的手段不再是大航海時代那種依靠剪刀差貿易來壓榨殖民地最後一滴血淚。
在剝削之前,應該先投資,讓這些土著改善他們的生活,並且願意追隨於你的腳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生產模式。
伊子卓需要的不僅僅是廉價的原材料,而是可以良性運轉的生產和銷售鏈條,通過控製這裏的生產力來獲取和擴大財富。
馬林迪就是伊子卓個人事業的起&點,他要在這裏,像他的父親一樣,建立一個商業帝國。甚至比他的父親要更進一步,建造和經營一座城市,並且永遠的擁有這一切。
貧瘠的土地,稀缺的人口,落後的生產力,這一切都無法成為阻撓伊子卓野心的障礙。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並且毫不猶豫,毫不懷疑,他將成為這一片土地的救世主。
在靠近海邊的一處空地上,有一棟雪一樣白色鮮亮的別墅,這裏原本是馬林迪市長的官邸,現在卻成了伊子卓的住所。
他就在這裏,考慮著馬林迪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