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15日,中國還在慶祝著屬於自己的農曆春節,而除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還有另外一件事在鼓舞著人民的信念。
羲和工程,即將迎來最重要的時刻,人類的腳步,將會踩踏在那個比群星都要耀眼的月亮上,載人登月行動,在長久的訓練和演習之後,終於閃亮登場。
2月15日的夜晚,注定是一個讓人難以入眠的夜晚。
在這一天晚上,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徹夜難眠,民族主義興起的國家中,每一個國民都在目不轉睛地觀看同一個電視節目――由華聯宇航局實況轉播的登月行動!
與此同時,全世界十幾億擁有電視機的外國觀眾,他們也把目光聚焦在同一個畫麵上。中國人已經打算將人類送上月球,即使是政治上有所分歧的國家和民族,也不得不關注起華夏聯邦登月宇航員的一舉一動。
在這一刻,華夏聯邦代表的不再僅僅是亞洲,而是全體人類!
在美國的大多數家庭中,用的還是中國出口的黑白電視機,昏暗的電視畫麵上,出現了三個身著白色臃腫服裝的人。
對於西方人而言,這是三個人陌生的中國名字,但是現在,這三個名字將被曆史銘記:魏存陽、古明耀、林瑞。
其中兩位來自華夏聯邦軍方,一位來自民間,魏存陽是革新會的成員。古明耀則是王牌飛行員。而林瑞卻是一個生物學家。
沒人知道政府派一個生物學家上月球做什麽,當然林瑞的生物學專家身份也並不怎麽引人注目,人們更關心他的作為宇航員的這一份兼職。
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現在則成為了羲和工程的指揮中心。
這裏是華夏聯邦自1938年11月創建的遠程導彈試驗基地和衛星發射中心,由於羲和工程,華夏聯邦宇航局也得以建立,並且將基地就設在文昌,在原本一處軍方導彈基地的基礎上擴建而成。
華聯宇航局成立後,又在文昌這裏逐漸建立了火箭發射工位,用來發射各種衛星和載人飛船。
於是乎。發射場由隸屬於華聯宇航局的國家航天中心與華聯空軍共同管理和使用。
在羲和工程的第三階段,也就是研製“巨靈神”重型運載火箭的同時,華聯宇航局就把這裏定點為登月火箭的發射場,並修建了三十五號發射區。有兩個發射塔架。
這裏不但有通暢的水路,能保證將魁梧的“巨靈神”火箭從水路運送到位,主要是因為此地瀕臨太平洋,第一級火箭在完成發射任務之後將直接墜落到大海裏,不會對地麵人員造成威脅。
發射區配備了垂直總裝測試大樓、發射控製中心、專用碼頭、巨型履帶運輸車的運輸道路。主發射塔架距離垂直總裝大樓千米,副發射塔架距離垂直總裝測試大樓千米,兩個發射架相距2.5公裏。
而作為載人登月的主角,首飛就是從三十五號主發射台上開始的。
垂直總裝測試大樓是“巨靈神”火箭和月神飛船的總裝廠房。廠房長230米,寬180米,高172米。有4個總裝工位和8個測試間,可對火箭45個分係統進行測試檢查。
發射控製中心在垂直總裝測試大樓旁邊,有3個發控室,每個發控室配有470台監視、指揮、控製設備。密如蛛網的計算機係統可對火箭3000多個項目進行測試。
電視監視係統配有80個攝像頭、100個監視屏,總裝測試大樓、發射塔架、乃至火箭燃料加注庫房裏麵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無處不在的“法眼”。
毫無疑問,這一天,將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曆史性一日。
從午夜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萬觀眾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4000名記者就開始雲集位於海南文昌的華聯國家航天中心。
到了四點,所有參加登月飛行的3名航天員,魏存陽、古明耀和林瑞就起床了。他們洗了澡、刮了臉。然後享用了返回前在地球上的最後一頓早餐。
在吃完早餐之後,他們便穿起了那一套厚厚的宇航服,坐進豪華的麵包車中,開始前往三十五號主發射台。
首次載人登月飛行的宇宙飛船被命名為“羲和十二號”。其中,指揮艙和服務艙被稱作“月宮”。登月艙被稱作“蛟龍”。
9點18分,天空中風和日麗。能見度極好。
“巨靈神三號”火箭點火升空,在滾滾的濃煙、烈焰和震天動地的轟鳴中,“巨靈神”火箭托舉著頂端的羲和十二號飛船,如離弦之箭,筆直的刺破蔚藍的天空,朝著太空前進。
當火箭拖著500多米長的烈焰尾巴離開發射架的時候,位於指揮室中的工作人員們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從地球到月球有38萬公裏之遙,在這段漫長而又充滿艱難的旅途中,航天員魏存陽、古明耀和林瑞精心操縱著飛船順利地完成了地球軌道飛行、奔月軌道飛行和環繞月球軌道飛行。
在處於加速狀態下,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要承受七個g以上的重力,引力的存在使得慣性不斷的擠壓著他們的身體,帶來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和壓抑。
但是三個人都必須咬緊牙關,忍耐著這一切。
在飛行過程中,3名航天員除了完成每天必要的工作和休息外,還進行了多次電視轉播。他們拍攝的指令艙、登月艙以及太平洋和亞洲大陸的畫麵,讓地球上的十數億觀眾都是大飽眼福。
經過了4個晝夜的緊張飛行之後。羲和十二號飛船終於飛到了預定的月球著陸點上空。3月18日。醒來後的航天員們開始登月前的準備工作。
按照預定的“月球軌道交會”計劃,指令艙駕駛員古明耀將單獨駕駛“月宮”號指令艙和服務艙在環繞月球的軌道上繼續飛行。
而指令長魏存陽和登月艙駕駛員古明耀將乘坐登月艙“蛟龍”在月球著陸。
飛船外,是永恒的星空,與之相比,就連地球也渺小得如同塵埃一般。
沒有親眼見過的人,是無法想象那種浩瀚與亙古的滄桑感,仿佛人世間的一切,在宇宙的遼闊無垠麵前,都微不足道。
就連意誌堅定的魏存陽,也有一刹那的失神。不過隨後他又記起了此行的目的,帶著寒芒的眸光,也掃過身後的古明耀和林瑞二人。
古明耀的叔父是古月軍,他本身又是華聯空軍的王牌飛行員。在二戰中身經百戰擊落的飛機比許多人一輩子見到過的還要多。
這樣的人被選上成為第一批登月宇航員,一點都不出奇。讓魏存陽在意的是林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忽然間獲得了這樣一個機會。
雖說國家搞了一個所謂的宇航員“普選”,可魏存陽知道那都是拿去糊弄老百姓的。真正的名單,是由內部操縱和決定著。
魏存陽的直覺告訴他,林瑞應該是古文會派來的人,對於這個秘密操縱國家的私人組織,魏存陽始終抱有戒心。
但是現在明顯不是各懷鬼胎的時候,登月計劃異常複雜和艱辛。需要每一個隊員的精誠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魏存陽作為指令長,是登月小隊的隊長,他現在需要在意的隻有一件事――如何帶領隊員完成這份偉業!
按照文昌指揮中心的命令,航天員將“蛟龍”和“月宮”號分離開來。
隨後,魏存陽也興奮地向地球總部發送報告:“蛟龍入海!”
正是如此,中國人自己製造了一條巨大的蛟龍,並且將之送入了星辰大海,從此之後,人類的太空時代將是一片海闊天空。
魏存陽和林瑞負責實際登月。而古明耀則必須駕駛飛船在地月軌道上接應,一旦發生意外,他要想辦法采取營救措施,亦或者是將殘餘的部分資料帶回地球。
魏存陽和林瑞離開了指令艙,他們通過通訊器向還呆在飛船上的古明耀喊道:“後會有期!”
三人歸屬於不同的陣營。可是在這四年來,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之間也產生了真摯的友誼。而且登月任務危險性極大,魏存陽和林瑞都是冒著死亡的危險踏上月球,所以在此時更要與古明耀道別。
登月艙開始緩緩脫離指揮艙,依靠著自帶的推進器,朝著預定的目的地前進。
月球近在咫尺,關鍵的時刻就在眼前,羲和工程的成敗,更是在此一舉。
這個時候,位於地麵的華聯宇航局文昌指揮控製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以及全世界收看電視的數億多觀眾和收聽廣播的十幾億聽眾,所有人都在屏神聚氣,等待著最後的結果。
哪裏知道,最怕出問題的節骨眼兒上,卻偏偏出了點小問題。
就在“蛟龍”登月艙下降到距離月麵七公裏的地方,登月艙計算機的警報燈突然亮起來,這表明計算機出現了故障,可是它卻並沒有顯示出故障的數字符號,這說明故障是預先沒有想到的。
麵對突如其來的情況,是繼續降落,還是中止降落?
文昌中心的指揮人員麵臨著一個十分艱難的選擇,個別控製人員已經緊張到了神經質的地步,尤其是製造這套計算機廠家的技術人員更是如坐針氈,他們忐忑不安地祈求上蒼保佑。
後來,通過電子計算機的記錄查詢,魏存陽發現是一個係統漏洞導致的計算機指令溢出,並不是什麽大的問題,虛驚一場。
可為了安全起見,魏存陽和林瑞都決定還是再檢查一次係統和設備,一麵出現疏漏而導致意外的發生。這裏可是真正的地外世界,他們可不願意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批死在月球上的烈士。
在原本的行動計劃安排表上。登月艙在著陸後隻允許停留15分鍾。
而為了完美的利用這短短的一刻鍾。魏存陽和林瑞二人對登月艙內的儀器、著陸地點等情況進行了一係列檢查。
當他們終於確認一切正常後,停留的時間已經被延長到了半個小時,接著又被繼續延長了一個小時。
按照原定的飛行計劃,登月艙在著陸後,魏存陽和林瑞打開艙門到月麵上去的時間安排在十點鍾左右。
這段時間將花費到四個地方:兩個小時的設備檢查、兩次共計半小時左右的用餐、五個小時的基本睡眠,以及兩個小時的出艙準備。
為了爭取在晚飯時的電視直播黃金時間,急於踏上月球的魏存陽和林瑞決定不吃、不睡,準備比預定時間提前5個小時開始月麵活動。
兩人的行動更改請求很快就得到了來自文昌指揮中心的首肯,可是西方世界那些對此毫無準備的電視台和媒體卻為此亂成一片。
被黑暗和虛無所填滿的空間上,月球靜謐無聲。登月艙孤零零的立在荒漠的中心。
艙內,兩位登月宇航員都已做好出艙的準備後,指令長魏存陽在林瑞的幫助下,倒著鑽出了艙口。然後小心翼翼地走下扶梯。
腳下是下布滿細細粉狀砂礪的月球,魏存陽非常小心,他先是用左腳輕輕地試探了一番,當確認不會下陷時,才把接著右腳也踏在了月麵上。
地球上笨重的宇航服,在月球上隻有六分之一的質量,魏存陽剛開始還不適應,腳下才剛一發力,身體就躍了起來。
完全不同於地球的重力環境,讓魏存陽的動作非常別扭。費盡力氣也無法控製身形。不過魏存陽還是發揮了他身為軍人的冷靜沉著,以及高超的身體協調能力。
五分鍾後,他慢慢適應了新的重力環境,而林瑞也走出登月艙,成為了踏上月球的第二個人類。
二人先後緩緩地爬出一個奇形怪狀的物體,然後幽靈般地踏上了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簡單到有些粗糙的畫麵,無法和任何一個節慶晚會的節目相比,更沒有醉人的音效。
但是在電視機裏的,卻是一個人類有史以來從未見過的情景――人類的腳步踏上了地球以外的土地!
當晚,凡是目睹了這個情景的人。無不縱情歡呼、熱淚橫流、夜不能寐。
這一晚上所發生的事情,使宇宙從此成為人類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後的曆史,將會永遠銘記這一刻,人類遠征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踏上月麵的那一刻,林瑞感覺到身體輕飄飄的。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這是一種很陌生的感觸,林瑞還是第一次接觸到。他立即看了看雙腳,然後他便被月塵獨特的性質給吸引住了。
在月球上,塵埃在各方向上濺落都很精準,所有砂粒都會落到幾乎相同的距離上。
林瑞漫步緩於這個荒涼的星球,以測驗他當前的機動能力。這給了他一種奇怪的感覺,穿著笨拙的宇航服,就好像是在放慢鏡頭。
林瑞好奇的望著四周,毫無疑問,這裏是一個荒涼的星球,到處都是死寂一片的灰色。看不到河川與植被,更看不到一個生物。
甲犀二號,改進過的月球探測車,是飛馬動力集團聚集了旗下所有工程師研發出來的超級“坐騎”,單輛的造價是四百萬華元,這樣的價格足以買到十輛猛虎ii型主戰坦克。
探測車從登月艙內緩緩駛出,長度是普通轎車的兩倍,並且很寬,四對八隻車輪抓著月麵,車子在曠野中朝著設定好的目的地駛去。
背景是遼闊的星辰大海,由於是月球的背麵,這裏已經看不到散發著藍色光芒的地球。
車內裝有可供兩人食用半年的飲水和食物,還有太陽能電池板,兩人的任務是探索月球的背麵。而直到現在,魏存陽和林瑞這兩位登月宇航員的一舉一動,都在進行著實況轉播。
他們的不停討論著周圍的一切,包括周圍大量的環形山脈,還有隨處可見的撞擊坑。
駕著車,林瑞和魏存陽一路走走停停,有時候會下車搜集月壤標本,基本上每隔一公裏就會收集一次,以盡可能地搜集更加詳盡的樣本。
而林瑞也很快便注意到自身存在的慣性似乎大多了,與在地球上明顯不同。林瑞適應了地球的引力環境,在跑動中隻需用一步就能停下來,但在月球上卻得用三四步才能將就著停下。
每踏出一步,力道的拿捏總是讓人不太適應,這一點上,林瑞就無法和魏存陽相比。
月麵顏色從土灰色到淺褐色,完全是一種灰敗的環境,隻有一處格外顯眼,那就是登月艙的所在地。
登月艙外表上那些黑色、銀灰色和亮橙黃色的隔熱塗層,在這個沒有色彩可言的世界中中閃閃發光,總算是增添一些色彩。
在月球上,就連身上穿著的宇航服那種不自然的白色都顯得分外耀眼。
在進入月背之前,林瑞和魏存陽還可以環顧四周,並能看見地球。盡管比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大得多,但在月球上看,地球似乎很。
就像是一片誘人的綠洲,在遙遠的天際閃耀這蔚藍色的奪目光彩,與月球的灰暗世界涇渭分明。.
羲和工程,即將迎來最重要的時刻,人類的腳步,將會踩踏在那個比群星都要耀眼的月亮上,載人登月行動,在長久的訓練和演習之後,終於閃亮登場。
2月15日的夜晚,注定是一個讓人難以入眠的夜晚。
在這一天晚上,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徹夜難眠,民族主義興起的國家中,每一個國民都在目不轉睛地觀看同一個電視節目――由華聯宇航局實況轉播的登月行動!
與此同時,全世界十幾億擁有電視機的外國觀眾,他們也把目光聚焦在同一個畫麵上。中國人已經打算將人類送上月球,即使是政治上有所分歧的國家和民族,也不得不關注起華夏聯邦登月宇航員的一舉一動。
在這一刻,華夏聯邦代表的不再僅僅是亞洲,而是全體人類!
在美國的大多數家庭中,用的還是中國出口的黑白電視機,昏暗的電視畫麵上,出現了三個身著白色臃腫服裝的人。
對於西方人而言,這是三個人陌生的中國名字,但是現在,這三個名字將被曆史銘記:魏存陽、古明耀、林瑞。
其中兩位來自華夏聯邦軍方,一位來自民間,魏存陽是革新會的成員。古明耀則是王牌飛行員。而林瑞卻是一個生物學家。
沒人知道政府派一個生物學家上月球做什麽,當然林瑞的生物學專家身份也並不怎麽引人注目,人們更關心他的作為宇航員的這一份兼職。
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現在則成為了羲和工程的指揮中心。
這裏是華夏聯邦自1938年11月創建的遠程導彈試驗基地和衛星發射中心,由於羲和工程,華夏聯邦宇航局也得以建立,並且將基地就設在文昌,在原本一處軍方導彈基地的基礎上擴建而成。
華聯宇航局成立後,又在文昌這裏逐漸建立了火箭發射工位,用來發射各種衛星和載人飛船。
於是乎。發射場由隸屬於華聯宇航局的國家航天中心與華聯空軍共同管理和使用。
在羲和工程的第三階段,也就是研製“巨靈神”重型運載火箭的同時,華聯宇航局就把這裏定點為登月火箭的發射場,並修建了三十五號發射區。有兩個發射塔架。
這裏不但有通暢的水路,能保證將魁梧的“巨靈神”火箭從水路運送到位,主要是因為此地瀕臨太平洋,第一級火箭在完成發射任務之後將直接墜落到大海裏,不會對地麵人員造成威脅。
發射區配備了垂直總裝測試大樓、發射控製中心、專用碼頭、巨型履帶運輸車的運輸道路。主發射塔架距離垂直總裝大樓千米,副發射塔架距離垂直總裝測試大樓千米,兩個發射架相距2.5公裏。
而作為載人登月的主角,首飛就是從三十五號主發射台上開始的。
垂直總裝測試大樓是“巨靈神”火箭和月神飛船的總裝廠房。廠房長230米,寬180米,高172米。有4個總裝工位和8個測試間,可對火箭45個分係統進行測試檢查。
發射控製中心在垂直總裝測試大樓旁邊,有3個發控室,每個發控室配有470台監視、指揮、控製設備。密如蛛網的計算機係統可對火箭3000多個項目進行測試。
電視監視係統配有80個攝像頭、100個監視屏,總裝測試大樓、發射塔架、乃至火箭燃料加注庫房裏麵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無處不在的“法眼”。
毫無疑問,這一天,將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曆史性一日。
從午夜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萬觀眾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4000名記者就開始雲集位於海南文昌的華聯國家航天中心。
到了四點,所有參加登月飛行的3名航天員,魏存陽、古明耀和林瑞就起床了。他們洗了澡、刮了臉。然後享用了返回前在地球上的最後一頓早餐。
在吃完早餐之後,他們便穿起了那一套厚厚的宇航服,坐進豪華的麵包車中,開始前往三十五號主發射台。
首次載人登月飛行的宇宙飛船被命名為“羲和十二號”。其中,指揮艙和服務艙被稱作“月宮”。登月艙被稱作“蛟龍”。
9點18分,天空中風和日麗。能見度極好。
“巨靈神三號”火箭點火升空,在滾滾的濃煙、烈焰和震天動地的轟鳴中,“巨靈神”火箭托舉著頂端的羲和十二號飛船,如離弦之箭,筆直的刺破蔚藍的天空,朝著太空前進。
當火箭拖著500多米長的烈焰尾巴離開發射架的時候,位於指揮室中的工作人員們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從地球到月球有38萬公裏之遙,在這段漫長而又充滿艱難的旅途中,航天員魏存陽、古明耀和林瑞精心操縱著飛船順利地完成了地球軌道飛行、奔月軌道飛行和環繞月球軌道飛行。
在處於加速狀態下,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要承受七個g以上的重力,引力的存在使得慣性不斷的擠壓著他們的身體,帶來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和壓抑。
但是三個人都必須咬緊牙關,忍耐著這一切。
在飛行過程中,3名航天員除了完成每天必要的工作和休息外,還進行了多次電視轉播。他們拍攝的指令艙、登月艙以及太平洋和亞洲大陸的畫麵,讓地球上的十數億觀眾都是大飽眼福。
經過了4個晝夜的緊張飛行之後。羲和十二號飛船終於飛到了預定的月球著陸點上空。3月18日。醒來後的航天員們開始登月前的準備工作。
按照預定的“月球軌道交會”計劃,指令艙駕駛員古明耀將單獨駕駛“月宮”號指令艙和服務艙在環繞月球的軌道上繼續飛行。
而指令長魏存陽和登月艙駕駛員古明耀將乘坐登月艙“蛟龍”在月球著陸。
飛船外,是永恒的星空,與之相比,就連地球也渺小得如同塵埃一般。
沒有親眼見過的人,是無法想象那種浩瀚與亙古的滄桑感,仿佛人世間的一切,在宇宙的遼闊無垠麵前,都微不足道。
就連意誌堅定的魏存陽,也有一刹那的失神。不過隨後他又記起了此行的目的,帶著寒芒的眸光,也掃過身後的古明耀和林瑞二人。
古明耀的叔父是古月軍,他本身又是華聯空軍的王牌飛行員。在二戰中身經百戰擊落的飛機比許多人一輩子見到過的還要多。
這樣的人被選上成為第一批登月宇航員,一點都不出奇。讓魏存陽在意的是林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忽然間獲得了這樣一個機會。
雖說國家搞了一個所謂的宇航員“普選”,可魏存陽知道那都是拿去糊弄老百姓的。真正的名單,是由內部操縱和決定著。
魏存陽的直覺告訴他,林瑞應該是古文會派來的人,對於這個秘密操縱國家的私人組織,魏存陽始終抱有戒心。
但是現在明顯不是各懷鬼胎的時候,登月計劃異常複雜和艱辛。需要每一個隊員的精誠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魏存陽作為指令長,是登月小隊的隊長,他現在需要在意的隻有一件事――如何帶領隊員完成這份偉業!
按照文昌指揮中心的命令,航天員將“蛟龍”和“月宮”號分離開來。
隨後,魏存陽也興奮地向地球總部發送報告:“蛟龍入海!”
正是如此,中國人自己製造了一條巨大的蛟龍,並且將之送入了星辰大海,從此之後,人類的太空時代將是一片海闊天空。
魏存陽和林瑞負責實際登月。而古明耀則必須駕駛飛船在地月軌道上接應,一旦發生意外,他要想辦法采取營救措施,亦或者是將殘餘的部分資料帶回地球。
魏存陽和林瑞離開了指令艙,他們通過通訊器向還呆在飛船上的古明耀喊道:“後會有期!”
三人歸屬於不同的陣營。可是在這四年來,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之間也產生了真摯的友誼。而且登月任務危險性極大,魏存陽和林瑞都是冒著死亡的危險踏上月球,所以在此時更要與古明耀道別。
登月艙開始緩緩脫離指揮艙,依靠著自帶的推進器,朝著預定的目的地前進。
月球近在咫尺,關鍵的時刻就在眼前,羲和工程的成敗,更是在此一舉。
這個時候,位於地麵的華聯宇航局文昌指揮控製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以及全世界收看電視的數億多觀眾和收聽廣播的十幾億聽眾,所有人都在屏神聚氣,等待著最後的結果。
哪裏知道,最怕出問題的節骨眼兒上,卻偏偏出了點小問題。
就在“蛟龍”登月艙下降到距離月麵七公裏的地方,登月艙計算機的警報燈突然亮起來,這表明計算機出現了故障,可是它卻並沒有顯示出故障的數字符號,這說明故障是預先沒有想到的。
麵對突如其來的情況,是繼續降落,還是中止降落?
文昌中心的指揮人員麵臨著一個十分艱難的選擇,個別控製人員已經緊張到了神經質的地步,尤其是製造這套計算機廠家的技術人員更是如坐針氈,他們忐忑不安地祈求上蒼保佑。
後來,通過電子計算機的記錄查詢,魏存陽發現是一個係統漏洞導致的計算機指令溢出,並不是什麽大的問題,虛驚一場。
可為了安全起見,魏存陽和林瑞都決定還是再檢查一次係統和設備,一麵出現疏漏而導致意外的發生。這裏可是真正的地外世界,他們可不願意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批死在月球上的烈士。
在原本的行動計劃安排表上。登月艙在著陸後隻允許停留15分鍾。
而為了完美的利用這短短的一刻鍾。魏存陽和林瑞二人對登月艙內的儀器、著陸地點等情況進行了一係列檢查。
當他們終於確認一切正常後,停留的時間已經被延長到了半個小時,接著又被繼續延長了一個小時。
按照原定的飛行計劃,登月艙在著陸後,魏存陽和林瑞打開艙門到月麵上去的時間安排在十點鍾左右。
這段時間將花費到四個地方:兩個小時的設備檢查、兩次共計半小時左右的用餐、五個小時的基本睡眠,以及兩個小時的出艙準備。
為了爭取在晚飯時的電視直播黃金時間,急於踏上月球的魏存陽和林瑞決定不吃、不睡,準備比預定時間提前5個小時開始月麵活動。
兩人的行動更改請求很快就得到了來自文昌指揮中心的首肯,可是西方世界那些對此毫無準備的電視台和媒體卻為此亂成一片。
被黑暗和虛無所填滿的空間上,月球靜謐無聲。登月艙孤零零的立在荒漠的中心。
艙內,兩位登月宇航員都已做好出艙的準備後,指令長魏存陽在林瑞的幫助下,倒著鑽出了艙口。然後小心翼翼地走下扶梯。
腳下是下布滿細細粉狀砂礪的月球,魏存陽非常小心,他先是用左腳輕輕地試探了一番,當確認不會下陷時,才把接著右腳也踏在了月麵上。
地球上笨重的宇航服,在月球上隻有六分之一的質量,魏存陽剛開始還不適應,腳下才剛一發力,身體就躍了起來。
完全不同於地球的重力環境,讓魏存陽的動作非常別扭。費盡力氣也無法控製身形。不過魏存陽還是發揮了他身為軍人的冷靜沉著,以及高超的身體協調能力。
五分鍾後,他慢慢適應了新的重力環境,而林瑞也走出登月艙,成為了踏上月球的第二個人類。
二人先後緩緩地爬出一個奇形怪狀的物體,然後幽靈般地踏上了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簡單到有些粗糙的畫麵,無法和任何一個節慶晚會的節目相比,更沒有醉人的音效。
但是在電視機裏的,卻是一個人類有史以來從未見過的情景――人類的腳步踏上了地球以外的土地!
當晚,凡是目睹了這個情景的人。無不縱情歡呼、熱淚橫流、夜不能寐。
這一晚上所發生的事情,使宇宙從此成為人類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後的曆史,將會永遠銘記這一刻,人類遠征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踏上月麵的那一刻,林瑞感覺到身體輕飄飄的。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這是一種很陌生的感觸,林瑞還是第一次接觸到。他立即看了看雙腳,然後他便被月塵獨特的性質給吸引住了。
在月球上,塵埃在各方向上濺落都很精準,所有砂粒都會落到幾乎相同的距離上。
林瑞漫步緩於這個荒涼的星球,以測驗他當前的機動能力。這給了他一種奇怪的感覺,穿著笨拙的宇航服,就好像是在放慢鏡頭。
林瑞好奇的望著四周,毫無疑問,這裏是一個荒涼的星球,到處都是死寂一片的灰色。看不到河川與植被,更看不到一個生物。
甲犀二號,改進過的月球探測車,是飛馬動力集團聚集了旗下所有工程師研發出來的超級“坐騎”,單輛的造價是四百萬華元,這樣的價格足以買到十輛猛虎ii型主戰坦克。
探測車從登月艙內緩緩駛出,長度是普通轎車的兩倍,並且很寬,四對八隻車輪抓著月麵,車子在曠野中朝著設定好的目的地駛去。
背景是遼闊的星辰大海,由於是月球的背麵,這裏已經看不到散發著藍色光芒的地球。
車內裝有可供兩人食用半年的飲水和食物,還有太陽能電池板,兩人的任務是探索月球的背麵。而直到現在,魏存陽和林瑞這兩位登月宇航員的一舉一動,都在進行著實況轉播。
他們的不停討論著周圍的一切,包括周圍大量的環形山脈,還有隨處可見的撞擊坑。
駕著車,林瑞和魏存陽一路走走停停,有時候會下車搜集月壤標本,基本上每隔一公裏就會收集一次,以盡可能地搜集更加詳盡的樣本。
而林瑞也很快便注意到自身存在的慣性似乎大多了,與在地球上明顯不同。林瑞適應了地球的引力環境,在跑動中隻需用一步就能停下來,但在月球上卻得用三四步才能將就著停下。
每踏出一步,力道的拿捏總是讓人不太適應,這一點上,林瑞就無法和魏存陽相比。
月麵顏色從土灰色到淺褐色,完全是一種灰敗的環境,隻有一處格外顯眼,那就是登月艙的所在地。
登月艙外表上那些黑色、銀灰色和亮橙黃色的隔熱塗層,在這個沒有色彩可言的世界中中閃閃發光,總算是增添一些色彩。
在月球上,就連身上穿著的宇航服那種不自然的白色都顯得分外耀眼。
在進入月背之前,林瑞和魏存陽還可以環顧四周,並能看見地球。盡管比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大得多,但在月球上看,地球似乎很。
就像是一片誘人的綠洲,在遙遠的天際閃耀這蔚藍色的奪目光彩,與月球的灰暗世界涇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