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處於劣勢地位的巴基斯坦陸軍用於防禦敵人衝擊的步兵陣地就像是一層布,因此,代表印軍的這支利箭當然可以輕鬆的穿透過去。
可立體化的防禦陣線,就是為了疊加這塊布,讓其不再是單獨的一層,而是多層重疊,大大的加強了對衝擊的承受能力。
古語有雲: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在這樣層層的阻礙和抵消作用下,即使突擊能力再強的印軍裝甲部隊,也隻會覺得步履維艱,甚至在巴軍的抵抗下不得漸漸的放慢行進速度。
坦克就像古代的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和衝擊力,其作戰效能就大大下降了。
一旦等到裝甲部隊不得不停下來進入陣地與地方的步兵部隊展開攻防消耗戰的時候,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機動性強的優勢就無從發揮了。
雖然實際應用起來,效果很難達到如此理想的地步,但至少這個思路是對的。
印軍第4裝甲師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第一防區,看到前方巴軍防線露出的“破綻”,他們迅速的分成為三路大軍,分別從三條通道中貫穿過去。
似乎想要故技重施,像之前突破巴軍的第一道防線那樣,在突破敵軍的陣地之後再回過頭來,對防線上的巴軍步兵實施包圍和剿滅。
隻不過,印度人不知道的是,這裏的防禦體係可是由中國的軍事顧問精心設技的,專門為了對付印度人的兩個裝甲師。所以,在與坑道打交道之前,印度的坦克首先遭遇了地雷陣的“問候”。
正因為有專人指點,負責防守這裏的巴軍指揮官,也好像看準了印軍必然會用裝甲部隊來衝擊這道防線似的,提前在距離防線5公裏的一片平地上,留了一些驚喜給印度人。
那一片平地,南北縱向15公裏,東西橫向3公裏。是一塊很開闊的地域。
就在這裏,巴基斯坦的步兵布設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專門用來給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找麻煩。這些反坦克地雷可都是中國人提供的優質產品,用於對付美國產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底部相對比較薄弱的裝甲還是沒問題的。
對印度“自產”的“阿瓊”式主戰坦克的威脅則更加大了。
不過印軍的步兵隨從部隊,也在事先就有所準備,專門跟隨這機械化裝甲部隊一起行動的**工兵營。就裝備了從美國買來的火箭排雷車。
這種武器還算是比較先進的,並且現在就恰好派上了實際用場。
隻看見平坦的土地上,二十多輛火箭排雷車呈一字排開的陣型,背後的發射架在液壓起重器的伸展下緩緩太高,炮口瞄向正前方的天空。
呼嘯而出的火箭彈。後邊拖著長長的焰尾,並且還看到火箭彈拖拽著一條金屬繩,那條金屬繩上懸掛著的就是采用串列裝藥的條形**。
拖拽著這些**包,火箭彈奮力地朝前推進,一共飛出了幾百米遠,攻擊路線呈弧形,火箭彈從空中落下,一頭栽倒在不滿反坦克地雷的那片空地上。
印軍拿著美國人隨車配售的使用手冊。按部就班的將綁在火箭彈後麵的條形**布設在雷場。然後利用無線電引爆裝置點燃**,依靠強烈的爆炸來清除地雷,為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推進開辟道路。
在二戰的澳大利亞戰場,吃夠了華夏聯邦軍地雷戰的苦頭,美國人也想出了這種暴力掃雷的方法。就算是那種可以用飛機在空中撒播的蝴蝶雷,這種火箭排雷車也可以很好的應付。
利用著這樣便利的排雷工具。印度工兵部隊很快就清除了一條寬1公裏,長2百米的通道。可供裝甲部隊通行。
而照現在這個排雷速度來推算,印軍想要完全為裝甲部隊的前進開辟出一條長達4公裏安全通道。這恐怕需要花上一整晚的功夫才有可能完成。
印軍裝甲師的指揮官經過了慎重的考慮,還是決定先讓工兵部隊盡快打開一條寬1公裏的安全通道,並且迅速派遣一個坦克團過去,用於壓製敵人有可能發動的火力反撲。
他相信,隻要一個坦克團的壓製,就可以讓巴基斯坦人怪怪的躲在戰壕裏不敢露頭。
關鍵是這個地方離敵人的防禦陣地太近了,很難保證說對麵沒有大口徑火炮的炮口朝向這一處。萬一敵人的火炮發起,猛烈轟擊,那麽遲滯在這裏的坦克部隊就危險了。
與此同時,印軍的指揮官還連忙命令己方的牽引式火炮部隊立即就地結陣,在坦克部隊的身後迅速展開野戰炮的戰鬥姿態,以攻擊陣型開始對當麵的巴基斯坦守軍陣地展開火力壓製。
而對於這樣火炮壓製,印軍指揮官還嫌不足,並且連夜致電,向印度陸軍總參謀部請求攻擊機的空中支援,利用己方占據優勢的空中打擊能力,一起將巴軍壓製在他們的坑道陣地裏,以保證工程兵的掃雷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可是還沒等印軍指揮官的命令傳達下去,位於巴軍陣地後方的大口徑炮火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反攻行動。
而且這些火炮可並不是從第一防區的陣地上射出來的,而是來自更加靠後的第二防區上配置的105毫米榴彈炮,以及第3,4防區陣地上的155毫米榴彈炮和203毫米加榴炮。
在中**事顧問的精確計算下,這種火炮布置方案是根據了各種口徑火炮的射程遠近差異而配置的,因此不同口徑的火炮之間,位於防區的位置也不盡相同。
巴軍在第一防區上麵的步兵陣地裏,根據中**事顧問的建議,配置了相當多的反坦克炮以及反坦克導彈。
而這兩種武器的射程比較短,因此直到這時還不到射程範圍裏,正處於埋伏階段。
說道實際問題,榴彈炮對於印軍那些擁有厚實裝甲的m60主戰坦克來說,其威脅並不是很大,除非是直接命中防禦薄弱的坦克頂蓋。
可這樣的概率實在有些低,對方的裝甲車又不是像閱兵時那樣擠在一起,相互之間也隔著十米左右的間距。被炮彈直接打中的隻有少數倒黴蛋。
不過榴彈炮的主要攻擊對象是印軍的步兵單位,對於缺少防護能力的印軍步兵來說,榴彈炮的威脅還是很大的的。
尤其是中國人設計的榴散彈。這種詭奇的武器,絕大多數都是配備有空炸引信,務求減少攻擊盲區,將一般炮彈的爆炸範圍所覆蓋不了的地方全都籠罩進去。
這種榴散彈。就是專門用來殺傷印軍那些缺少裝甲保護的隨軍工程步兵,激烈的爆炸所產生的大量破片,或許對於m60主戰坦克那厚重的裝甲來說毫無威脅,但對於在前麵尋雷和排雷的工程兵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而且,就算是被裝甲包裹著的坦克。要是被榴散彈給直接命中,那也不好受。
榴彈炮的彈道比較彎曲,因此射程果然比起普通炮彈較遠,但是其因為弧線打擊方式而導致難以瞄準,命中率很低。
而如果一輛正在行進中的坦克要是在這樣的狀況下被發射出來的榴散彈直接命中,也會遭受到重創,隻是這樣的命衰的人還真是不多見。
可從中國武器製造商那裏采購來的203毫米加榴炮就完全不同了,加榴炮這種武器。兼具了加農炮的精度以及榴彈炮的遠距離射程。
更要命的是加榴炮的命中性能和彈藥的穿甲威力都不絕對容小覷。在西巴的主戰場上,巴基斯坦如果想要對印軍強大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造成有效殺,依靠的武器也隻能是這種特別的火炮。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203毫米口徑的加榴炮,射出的炮彈就像一個大木瓜,這樣的猛烈轟擊。當然就給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印軍作為攻擊鋒麵的兩個坦克師,不得不滯留在地雷區麵前。默默承受著這樣的打擊,而無法還手。
可憐的滑膛炮。有效射程隻能保證兩公裏,更遠的話,就純粹是浪費彈藥了。
而有鑒於巴基斯坦軍這種大口徑火炮的威力太過於驚人,印軍的東路指揮官不得不向工程營發出命令,暫停他們的掃雷工作。
隨後,還手忙腳亂的把先頭部隊撤出敵人的炮火覆蓋區域,並且開始命令己方的牽引式火炮部隊開始還擊。
隻可惜,由於道路係統不好,能夠跟隨機械化裝甲部隊前進的牽引式火炮口徑都不是很足夠,就連155毫米的榴彈炮都少得可憐,至於203毫米口徑的大炮幹脆就是一門都沒有。
在牽引卡車的側麵,工程兵正在架設這些野戰火炮,可惜因為口徑和射程的問題,無法對敵人布置有大口徑火炮的陣地產生多少威脅。
現在,可憐的印軍東路指揮官,隻能站在坦克車的觀察口錢,滿心期盼著己方攻擊機的到來,隻有空軍中隊,可以為印軍掃平當麵敵軍的火炮,然後打開一條可以通行的安全道路了。
攻擊機群沒有讓印軍士兵們等太久,很快,就在印軍一個戰鬥機中隊的護航下慢慢接近了登東一帶,而地麵的印度陸軍部隊,也開始通過無線電向攻擊機的觀察手報告巴軍火炮陣地的具體方位和地段。
隻有提供可靠的情報,才能更便於己方攻擊機的行動。
有了陸軍提供的射擊諸元,印軍的轟炸機才得以快速的發現敵人,確認最具威脅的大口徑火炮所在的陣地,並且用重磅雜要對其予以清除。
而巴基斯坦方麵也不是幹坐著等別人來自己的腦袋上胡鬧,所以巴軍早就嚴陣以待的戰鬥機飛行部隊也紛紛啟航,開始驅逐著印度的攻擊機群。
地麵的交手暫告一段落,而雙方的空中較量卻激戰正酣,這是印軍所沒有預料到的。
印度空軍,首次對西巴戰場共出動了30架“美洲虎”攻擊機,在在15架su30mk戰鬥機的護航下,來勢洶洶,誓要將巴軍的戰鬥機斬於馬下。
然而這些印軍飛行部隊,在距離登東地區還有130公裏的空域,就遭受到了來自巴軍20架獵鷹戰鬥機和野豬攻擊機組成的空中力量的攔截。
對於這兩種舊款中國產飛機,印度那些駕駛著德國製造的su30戰鬥機的飛行員是完全不屑一顧的。
想靠著這些第一代的噴氣式戰鬥機來跟自己名這款震天下的第二代戰鬥機中的佼佼者來對打。巴基斯坦的空軍也未免有些太過於自信了。
su39的遠程雷達在80公裏以外就已經發現了巴基斯坦的飛鷹戰鬥機,與此同時,su30的遠程空對空導彈也已經完成了鎖定敵機的工作。現在就隻等著到雙反都進入導彈射程。
一旦進入射程,su30的空對空導彈就可以發射出去,在八十公裏外輕鬆的點殺對手。飛鷹這種老舊的輕型戰鬥機,它身上的機載雷達功率太過小了。恐怕連導彈飛到自己跟前都還沒有發現敵機的存在。
印軍su30mk的飛行領隊,對於巴基斯坦派來這些的空軍飛行員感到了一陣莫名的悲哀。雙反的較量並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對方無論掌握著何等的技術,在夠不著的距離上被動挨打,隻有死路一條。
就在印軍的飛行員準備發射他們的機載“麻雀”導彈時。當麵的“飛鷹”忽然來了一個急劇的盤旋轉身,然後又飛速下滑,輕而易舉的的就脫離了印度空軍的的雷達鎖定。
巴基斯坦空軍采取二對一的戰術,既然質量上不行,那就用兩架飛鷹對上印度的一架su30。
而這種巴軍飛行員所作出的快速應變方式,讓與之交手的印空軍飛行員盡皆驚奇不已,來自不少印軍飛行員的報告都讓指戰員的表情驚疑不定。
根據其他友機飛行員的說法,貌似他們麵對的這些“飛鷹”和“野豬”全都用奇怪的戰術動作脫離了己方機載雷達的武器鎖定。
“這該死的外國貨!”飛行中隊長惡狠狠的埋怨著。從國外高價買來的武器。不知為何總是有著很多問題,並不像外國武器上所介紹的那麽好。
這其實也不全怪人家黑心,就以印軍采購買的su30mk戰鬥機來舉例,他們買來的隻是飛機本身,而沒有相應配套的機載設備和武器子係統。
這款在本時空裏由德國在六十年代開發的第二代戰鬥機,性能還是很不錯的。但電子係統就受限於德國的半導體技術,無法讓人滿意。
以至於。印度在購買配套的“軟件”設備時,都是青睞於美國的產品。除了電子設備是采購自法國以外,大部分的武器係統都是來源於美國製造商。
至於說火控軟件,則完全是交由印度人自己的公司開發,為此,印度人還自以為是的想著,他們的su30mk集中了東西方所有的先進科技,比德國原裝貨的戰鬥機還要強力。
自己卻不細心想想:飛機、機載電子設備和武器子係統還有火控軟件,這種不是一個國家生產的“萬國牌”貨色,互相之間的兼容性之差簡直就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
印度軍方這種所謂的戰鬥力評估,也都是在各個係統分離的情況下進行單獨的測試,而從未在裝配完成後進行整體性能的實戰評估。
其所謂的整體性能的測試,居然隻是將分係統的測試結果簡單相加,就敢把報告向國際軍事界發表出來。
這樣做,當然能讓接受測試的戰鬥機性能高得離譜啦,簡單的加減乘除法嘛,真要可以這樣做,幹脆把火箭推進器也裝到飛機上得了,這樣就能得到一款可以實戰的空天飛行器了、
可實際上呢?
無論是在德國和中國,還是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合空軍部隊的眼中,印度搞出來的這種su30mk純粹就是一堆廢物,也就隻能夠欺負一下巴基斯坦的第一代戰鬥機,甚至還贏得不怎麽好看。
其實飛鷹a4,這種飛鷹戰鬥機的改進版,也並不像印度飛行員想的那樣,因為是第一代的噴氣式戰鬥機就顯得不堪一擊。
首先,飛鷹a4作為改進版,加強了他的飛行速度,所以在進行空中格鬥的時候,機動性能十分不錯,算的上是一款實用的廉價戰機。
尤其是對於如何擺脫敵機的雷達鎖定,飛鷹a3就很有一套,這種在飛鷹戰鬥機基礎上研製的改進型戰鬥機,正是因為物美價廉的高性價比,而受到了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歡迎。
隻可惜,原本的巴基斯坦空軍,還未掌握合適的戰術,以至於拿著這種第一代戰鬥機和印度的第二代戰鬥機硬碰硬,不輸才怪咧。
而像現在這樣的情形,華夏聯邦軍就曾經做過相關方麵的戰術研究,測試出,假如飛鷹a3的飛行員訓練有素,並且利用飛鷹a3的特性,采取合理的機動動作,是完全可以脫離敵機的雷達鎖定的。
可立體化的防禦陣線,就是為了疊加這塊布,讓其不再是單獨的一層,而是多層重疊,大大的加強了對衝擊的承受能力。
古語有雲: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在這樣層層的阻礙和抵消作用下,即使突擊能力再強的印軍裝甲部隊,也隻會覺得步履維艱,甚至在巴軍的抵抗下不得漸漸的放慢行進速度。
坦克就像古代的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和衝擊力,其作戰效能就大大下降了。
一旦等到裝甲部隊不得不停下來進入陣地與地方的步兵部隊展開攻防消耗戰的時候,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機動性強的優勢就無從發揮了。
雖然實際應用起來,效果很難達到如此理想的地步,但至少這個思路是對的。
印軍第4裝甲師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第一防區,看到前方巴軍防線露出的“破綻”,他們迅速的分成為三路大軍,分別從三條通道中貫穿過去。
似乎想要故技重施,像之前突破巴軍的第一道防線那樣,在突破敵軍的陣地之後再回過頭來,對防線上的巴軍步兵實施包圍和剿滅。
隻不過,印度人不知道的是,這裏的防禦體係可是由中國的軍事顧問精心設技的,專門為了對付印度人的兩個裝甲師。所以,在與坑道打交道之前,印度的坦克首先遭遇了地雷陣的“問候”。
正因為有專人指點,負責防守這裏的巴軍指揮官,也好像看準了印軍必然會用裝甲部隊來衝擊這道防線似的,提前在距離防線5公裏的一片平地上,留了一些驚喜給印度人。
那一片平地,南北縱向15公裏,東西橫向3公裏。是一塊很開闊的地域。
就在這裏,巴基斯坦的步兵布設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專門用來給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找麻煩。這些反坦克地雷可都是中國人提供的優質產品,用於對付美國產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底部相對比較薄弱的裝甲還是沒問題的。
對印度“自產”的“阿瓊”式主戰坦克的威脅則更加大了。
不過印軍的步兵隨從部隊,也在事先就有所準備,專門跟隨這機械化裝甲部隊一起行動的**工兵營。就裝備了從美國買來的火箭排雷車。
這種武器還算是比較先進的,並且現在就恰好派上了實際用場。
隻看見平坦的土地上,二十多輛火箭排雷車呈一字排開的陣型,背後的發射架在液壓起重器的伸展下緩緩太高,炮口瞄向正前方的天空。
呼嘯而出的火箭彈。後邊拖著長長的焰尾,並且還看到火箭彈拖拽著一條金屬繩,那條金屬繩上懸掛著的就是采用串列裝藥的條形**。
拖拽著這些**包,火箭彈奮力地朝前推進,一共飛出了幾百米遠,攻擊路線呈弧形,火箭彈從空中落下,一頭栽倒在不滿反坦克地雷的那片空地上。
印軍拿著美國人隨車配售的使用手冊。按部就班的將綁在火箭彈後麵的條形**布設在雷場。然後利用無線電引爆裝置點燃**,依靠強烈的爆炸來清除地雷,為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推進開辟道路。
在二戰的澳大利亞戰場,吃夠了華夏聯邦軍地雷戰的苦頭,美國人也想出了這種暴力掃雷的方法。就算是那種可以用飛機在空中撒播的蝴蝶雷,這種火箭排雷車也可以很好的應付。
利用著這樣便利的排雷工具。印度工兵部隊很快就清除了一條寬1公裏,長2百米的通道。可供裝甲部隊通行。
而照現在這個排雷速度來推算,印軍想要完全為裝甲部隊的前進開辟出一條長達4公裏安全通道。這恐怕需要花上一整晚的功夫才有可能完成。
印軍裝甲師的指揮官經過了慎重的考慮,還是決定先讓工兵部隊盡快打開一條寬1公裏的安全通道,並且迅速派遣一個坦克團過去,用於壓製敵人有可能發動的火力反撲。
他相信,隻要一個坦克團的壓製,就可以讓巴基斯坦人怪怪的躲在戰壕裏不敢露頭。
關鍵是這個地方離敵人的防禦陣地太近了,很難保證說對麵沒有大口徑火炮的炮口朝向這一處。萬一敵人的火炮發起,猛烈轟擊,那麽遲滯在這裏的坦克部隊就危險了。
與此同時,印軍的指揮官還連忙命令己方的牽引式火炮部隊立即就地結陣,在坦克部隊的身後迅速展開野戰炮的戰鬥姿態,以攻擊陣型開始對當麵的巴基斯坦守軍陣地展開火力壓製。
而對於這樣火炮壓製,印軍指揮官還嫌不足,並且連夜致電,向印度陸軍總參謀部請求攻擊機的空中支援,利用己方占據優勢的空中打擊能力,一起將巴軍壓製在他們的坑道陣地裏,以保證工程兵的掃雷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可是還沒等印軍指揮官的命令傳達下去,位於巴軍陣地後方的大口徑炮火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反攻行動。
而且這些火炮可並不是從第一防區的陣地上射出來的,而是來自更加靠後的第二防區上配置的105毫米榴彈炮,以及第3,4防區陣地上的155毫米榴彈炮和203毫米加榴炮。
在中**事顧問的精確計算下,這種火炮布置方案是根據了各種口徑火炮的射程遠近差異而配置的,因此不同口徑的火炮之間,位於防區的位置也不盡相同。
巴軍在第一防區上麵的步兵陣地裏,根據中**事顧問的建議,配置了相當多的反坦克炮以及反坦克導彈。
而這兩種武器的射程比較短,因此直到這時還不到射程範圍裏,正處於埋伏階段。
說道實際問題,榴彈炮對於印軍那些擁有厚實裝甲的m60主戰坦克來說,其威脅並不是很大,除非是直接命中防禦薄弱的坦克頂蓋。
可這樣的概率實在有些低,對方的裝甲車又不是像閱兵時那樣擠在一起,相互之間也隔著十米左右的間距。被炮彈直接打中的隻有少數倒黴蛋。
不過榴彈炮的主要攻擊對象是印軍的步兵單位,對於缺少防護能力的印軍步兵來說,榴彈炮的威脅還是很大的的。
尤其是中國人設計的榴散彈。這種詭奇的武器,絕大多數都是配備有空炸引信,務求減少攻擊盲區,將一般炮彈的爆炸範圍所覆蓋不了的地方全都籠罩進去。
這種榴散彈。就是專門用來殺傷印軍那些缺少裝甲保護的隨軍工程步兵,激烈的爆炸所產生的大量破片,或許對於m60主戰坦克那厚重的裝甲來說毫無威脅,但對於在前麵尋雷和排雷的工程兵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而且,就算是被裝甲包裹著的坦克。要是被榴散彈給直接命中,那也不好受。
榴彈炮的彈道比較彎曲,因此射程果然比起普通炮彈較遠,但是其因為弧線打擊方式而導致難以瞄準,命中率很低。
而如果一輛正在行進中的坦克要是在這樣的狀況下被發射出來的榴散彈直接命中,也會遭受到重創,隻是這樣的命衰的人還真是不多見。
可從中國武器製造商那裏采購來的203毫米加榴炮就完全不同了,加榴炮這種武器。兼具了加農炮的精度以及榴彈炮的遠距離射程。
更要命的是加榴炮的命中性能和彈藥的穿甲威力都不絕對容小覷。在西巴的主戰場上,巴基斯坦如果想要對印軍強大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造成有效殺,依靠的武器也隻能是這種特別的火炮。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203毫米口徑的加榴炮,射出的炮彈就像一個大木瓜,這樣的猛烈轟擊。當然就給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印軍作為攻擊鋒麵的兩個坦克師,不得不滯留在地雷區麵前。默默承受著這樣的打擊,而無法還手。
可憐的滑膛炮。有效射程隻能保證兩公裏,更遠的話,就純粹是浪費彈藥了。
而有鑒於巴基斯坦軍這種大口徑火炮的威力太過於驚人,印軍的東路指揮官不得不向工程營發出命令,暫停他們的掃雷工作。
隨後,還手忙腳亂的把先頭部隊撤出敵人的炮火覆蓋區域,並且開始命令己方的牽引式火炮部隊開始還擊。
隻可惜,由於道路係統不好,能夠跟隨機械化裝甲部隊前進的牽引式火炮口徑都不是很足夠,就連155毫米的榴彈炮都少得可憐,至於203毫米口徑的大炮幹脆就是一門都沒有。
在牽引卡車的側麵,工程兵正在架設這些野戰火炮,可惜因為口徑和射程的問題,無法對敵人布置有大口徑火炮的陣地產生多少威脅。
現在,可憐的印軍東路指揮官,隻能站在坦克車的觀察口錢,滿心期盼著己方攻擊機的到來,隻有空軍中隊,可以為印軍掃平當麵敵軍的火炮,然後打開一條可以通行的安全道路了。
攻擊機群沒有讓印軍士兵們等太久,很快,就在印軍一個戰鬥機中隊的護航下慢慢接近了登東一帶,而地麵的印度陸軍部隊,也開始通過無線電向攻擊機的觀察手報告巴軍火炮陣地的具體方位和地段。
隻有提供可靠的情報,才能更便於己方攻擊機的行動。
有了陸軍提供的射擊諸元,印軍的轟炸機才得以快速的發現敵人,確認最具威脅的大口徑火炮所在的陣地,並且用重磅雜要對其予以清除。
而巴基斯坦方麵也不是幹坐著等別人來自己的腦袋上胡鬧,所以巴軍早就嚴陣以待的戰鬥機飛行部隊也紛紛啟航,開始驅逐著印度的攻擊機群。
地麵的交手暫告一段落,而雙方的空中較量卻激戰正酣,這是印軍所沒有預料到的。
印度空軍,首次對西巴戰場共出動了30架“美洲虎”攻擊機,在在15架su30mk戰鬥機的護航下,來勢洶洶,誓要將巴軍的戰鬥機斬於馬下。
然而這些印軍飛行部隊,在距離登東地區還有130公裏的空域,就遭受到了來自巴軍20架獵鷹戰鬥機和野豬攻擊機組成的空中力量的攔截。
對於這兩種舊款中國產飛機,印度那些駕駛著德國製造的su30戰鬥機的飛行員是完全不屑一顧的。
想靠著這些第一代的噴氣式戰鬥機來跟自己名這款震天下的第二代戰鬥機中的佼佼者來對打。巴基斯坦的空軍也未免有些太過於自信了。
su39的遠程雷達在80公裏以外就已經發現了巴基斯坦的飛鷹戰鬥機,與此同時,su30的遠程空對空導彈也已經完成了鎖定敵機的工作。現在就隻等著到雙反都進入導彈射程。
一旦進入射程,su30的空對空導彈就可以發射出去,在八十公裏外輕鬆的點殺對手。飛鷹這種老舊的輕型戰鬥機,它身上的機載雷達功率太過小了。恐怕連導彈飛到自己跟前都還沒有發現敵機的存在。
印軍su30mk的飛行領隊,對於巴基斯坦派來這些的空軍飛行員感到了一陣莫名的悲哀。雙反的較量並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對方無論掌握著何等的技術,在夠不著的距離上被動挨打,隻有死路一條。
就在印軍的飛行員準備發射他們的機載“麻雀”導彈時。當麵的“飛鷹”忽然來了一個急劇的盤旋轉身,然後又飛速下滑,輕而易舉的的就脫離了印度空軍的的雷達鎖定。
巴基斯坦空軍采取二對一的戰術,既然質量上不行,那就用兩架飛鷹對上印度的一架su30。
而這種巴軍飛行員所作出的快速應變方式,讓與之交手的印空軍飛行員盡皆驚奇不已,來自不少印軍飛行員的報告都讓指戰員的表情驚疑不定。
根據其他友機飛行員的說法,貌似他們麵對的這些“飛鷹”和“野豬”全都用奇怪的戰術動作脫離了己方機載雷達的武器鎖定。
“這該死的外國貨!”飛行中隊長惡狠狠的埋怨著。從國外高價買來的武器。不知為何總是有著很多問題,並不像外國武器上所介紹的那麽好。
這其實也不全怪人家黑心,就以印軍采購買的su30mk戰鬥機來舉例,他們買來的隻是飛機本身,而沒有相應配套的機載設備和武器子係統。
這款在本時空裏由德國在六十年代開發的第二代戰鬥機,性能還是很不錯的。但電子係統就受限於德國的半導體技術,無法讓人滿意。
以至於。印度在購買配套的“軟件”設備時,都是青睞於美國的產品。除了電子設備是采購自法國以外,大部分的武器係統都是來源於美國製造商。
至於說火控軟件,則完全是交由印度人自己的公司開發,為此,印度人還自以為是的想著,他們的su30mk集中了東西方所有的先進科技,比德國原裝貨的戰鬥機還要強力。
自己卻不細心想想:飛機、機載電子設備和武器子係統還有火控軟件,這種不是一個國家生產的“萬國牌”貨色,互相之間的兼容性之差簡直就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
印度軍方這種所謂的戰鬥力評估,也都是在各個係統分離的情況下進行單獨的測試,而從未在裝配完成後進行整體性能的實戰評估。
其所謂的整體性能的測試,居然隻是將分係統的測試結果簡單相加,就敢把報告向國際軍事界發表出來。
這樣做,當然能讓接受測試的戰鬥機性能高得離譜啦,簡單的加減乘除法嘛,真要可以這樣做,幹脆把火箭推進器也裝到飛機上得了,這樣就能得到一款可以實戰的空天飛行器了、
可實際上呢?
無論是在德國和中國,還是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合空軍部隊的眼中,印度搞出來的這種su30mk純粹就是一堆廢物,也就隻能夠欺負一下巴基斯坦的第一代戰鬥機,甚至還贏得不怎麽好看。
其實飛鷹a4,這種飛鷹戰鬥機的改進版,也並不像印度飛行員想的那樣,因為是第一代的噴氣式戰鬥機就顯得不堪一擊。
首先,飛鷹a4作為改進版,加強了他的飛行速度,所以在進行空中格鬥的時候,機動性能十分不錯,算的上是一款實用的廉價戰機。
尤其是對於如何擺脫敵機的雷達鎖定,飛鷹a3就很有一套,這種在飛鷹戰鬥機基礎上研製的改進型戰鬥機,正是因為物美價廉的高性價比,而受到了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歡迎。
隻可惜,原本的巴基斯坦空軍,還未掌握合適的戰術,以至於拿著這種第一代戰鬥機和印度的第二代戰鬥機硬碰硬,不輸才怪咧。
而像現在這樣的情形,華夏聯邦軍就曾經做過相關方麵的戰術研究,測試出,假如飛鷹a3的飛行員訓練有素,並且利用飛鷹a3的特性,采取合理的機動動作,是完全可以脫離敵機的雷達鎖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