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軍的優勢,無非就是憑借大口徑的炮火和有利的地理環境。而想要突破這個防禦區域,印軍就必須要投入更多的軍事力量,要組織起更大規模的攻擊浪潮。
在即將發起的第三次攻擊行動中,印度的東路軍指揮官毫不猶豫的就投入了2個整編的裝甲旅和4個精銳的步兵團,將手中所有的步兵戰車和三分之一的坦克全都投入到戰鬥中,可以看出印軍主將的決心是何等強烈。
但實際上,這些被抽調出來的坦克,仍然大多是在印軍將領眼中那些可以被損失掉的老舊貨色,真正的m60坦克和“阿瓊”坦克,大多都被珍而重之的放在隊伍的中間,不肯輕易拿出來。
因為此處狹窄的地貌特征,如此大規模的兵力是不可能完全展開的,所以印軍主將也有他的想法:讓皮糙肉厚的坦克頂在前麵,作為突擊的主要力量。
一旦衝到巴軍原來的前沿陣地上,就用坦克自身的滑膛炮去轟擊巴軍的高地防禦圈,隨後派出所有的步兵戰車,將大量的印軍步兵直接闖過巴軍炮火的攔截,然後安全運送到敵人的陣地中。
有了步兵戰車這樣可靠的交通工具,完全能夠將印度陸軍4個團的兵力成功運送到坦克部隊附近,然後在進行大部隊的重新集結。
等到那時,步兵就能夠在坦克戰車的掩護之下,朝著巴軍所在的戰術高地發起衝鋒浪潮,用海一樣的人潮,去推垮巴軍的防禦。
可因為之前的戰鬥損失,印軍現在掌握的步兵戰車數量嚴重不足,沒有辦法,隻好讓步兵戰車多跑幾次來回,分批地將印軍步兵運送到敵人的陣地上。
雖然在效率上有些不盡人意,不過當麵巴軍的實力有限,就算是這樣的分批運送,也還是能夠衝上敵人的高地。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地球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近500輛坦克集中於如此狹窄的區域,這樣的壯觀景象,可是不少軍人一生都難以看到的。
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參戰雙方的麵前徐徐展開,坦克排成了密集的攻擊陣型,頭上頂著敵人的炮火,不斷朝著前方發起淩厲的突進。
一時之間。讓連反手搓的印度東路軍士兵也心潮澎湃,他們的士氣開始有著恢複的跡象。
如此激蕩人心的攻擊陣勢,卻僅僅是為了要奪取兩個不足千米的高地。那裏是巴軍駐守的防區,上麵隻有不到1個師的兵力。
印軍的裝甲坦克撲到巴軍防禦高地的山腳下之後,印度人擺開的架勢就更讓人吃驚了。
433輛步兵戰車。如狼群一樣在平地上奔馳著,它們冒著巴軍的炮火,成功抵達了山腳處。在他們的身邊,到處是爆炸和塵土,當步兵戰車越過彈坑的時候,裏麵的人都是明顯的晃成一團。
道路本來就崎嶇,現在還要頂著無處不在的炮彈,每個戰車駕駛員。都在乞求著印度的諸天神佛。希望能夠或者闖過這處死亡山穀。
除了一些實在倒黴透頂的家夥,絕大部分的印軍步兵戰車還是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將一個團的士兵運送到了巴軍火炮照顧不到的地方。
步兵戰車的後蓋放下,從裏麵湧出了螞蟻一般的印度步兵,平時的訓練看來是相當的馬虎,許多的印軍士兵都是慌慌張張的。連武器都拿不穩。
也有一些參加過上一次印巴戰爭的老兵,他們比較有經驗。在一下車後,當即迅速地開始尋找可以隱蔽的地方。將自己保護起來。
而印軍的步兵戰車在卸下了它們原本所搭載的步兵之後,便迅速關閉車門,並且調轉方向,朝著己方的陣地飛奔而去。
這些步兵戰車,需要再一次穿梭於被巴軍炮火所覆蓋的那一片死亡區域,然後去搭載下一批肩負著攻擊任務的步兵戰友。
如此來來回回,山腳下,黑色的小點越來越多,匯聚成了一大片。
印軍的步兵團,光是為了要在兩個高地下集結,就花費了一日一夜,而且這種運送兵力的行為還是在巴軍的炮火洗禮下進行的,因此印軍也不得不付出了大量的傷亡。
可無論損失有多大,印軍的戰術目標還是達成了,在巴軍的兩個防禦高地的下方,印軍得以集結了大量的兵力,隨後就是對高地上的巴軍防守部隊展開攻擊行動了。
目前,印巴雙方的大炮都停止了轟鳴。
因為在這樣的距離之下,火炮可是不長眼的,帶走的不僅僅是敵人的生命,對於友軍也同樣有著相當大的威脅。
隻有巴軍的高地上,還配備了一些迫擊炮和反坦克炮,這些武器依舊時不時地開火,給印軍送去一些麻煩和困擾。
與此同時,集合在下方的印軍也不甘受辱,他們的坦克滑膛炮也隨之向巴軍還以顏色。可是因為滑膛炮的直線攻擊模式,不利於曲線射擊,無法對巴軍造成多少麻煩,純粹隻是一種以壯聲威的舉動。
除開這些零星的炮火交鋒以外,像之前幾天那種激烈的交火暫時停了下來,毫無征兆的,似乎攻守雙方都達成了一種詭異的默契。
在夕陽的餘暉照耀之下,在巴軍兩處防禦高地的東麵,那裏是早前的戰場上。
入目所及,是100多輛裝甲車輛的殘骸,其中有不少還在燃燒著,可以看見若隱若現的黑煙。而戰車殘骸的周圍,則是印巴雙方士兵的屍體。
從戰鬥打響以來,這一處的戰場,雙方的總傷亡已經達到了1萬人,遠遠超過了印軍在東巴的損失。
而西巴戰場的東線,自開戰以來,雙方已經在登東的群山之間廝殺了超過一周的時間。將近4萬的南亞士兵長眠在此地。
可是,在雙方的指揮官眼裏,這樣的損失對於雙方在這裏投入的總數多大三十萬的兵力而言,也有些無足輕重。
這個時刻,有著不同尋常的寧靜氣氛,在整個戰場上,印巴雙方的士兵都望著逐漸西沉的紅日。他們都意識到了,這樣的平靜是保持不了多長時間的。雙方都磨刀霍霍,等待著夜幕的降臨,以及那石破天驚的一擊。
巴軍的這兩處戰術高地。都屬於同一個山脈,山上山下不到8平方公裏的區域裏,竟然集結了巴軍的兩個步兵團和印軍的4個步兵團,雙方的總兵力達到了3萬人。
更不用說。在外圍的印軍還配屬了將近500輛坦克以及400輛步兵戰車,這些密密麻麻的裝甲單位,墨綠色的身影幾乎密布了整個山頂和山腳地區。
像這等兵力密度,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二戰結束後的第二十年,在南亞又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地麵戰爭。亞洲兩個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展開了血拚,並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比起原本的時空裏,因為鍾泱的蝴蝶效應,這個世界的曆史早已麵目全非,就連印度所發起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也比原本預計的規模要大上了許多。
可以說,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其規模就已經超過了印度高層的預計。
隻不過是半個月。雙方就有8萬多名士兵血灑疆場。到了而7月8日的晚間,印軍還要展開一次對這兩個巴軍高地的爭奪戰。
自然而言的,傷亡數字還將會被大大的刷新,連月色也被染成了血一樣的鮮紅。
到了晚間的11時12分,印軍的地麵部隊準備就緒,猛然發起了對兩個巴軍防禦高地的衝鋒。印度的人海戰術開始了。
根據原本的戰術安排,印軍在兩個高地上投入的兵力數目也是不一樣的。印軍步兵團前線指揮官的想法是,兩個高地的高度不同。較高的高地地勢要平緩的多,甚至還能夠動用較輕型的t55坦克,向山頭的巴軍陣地發起衝鋒。
而較矮的高地上,卻是奇峰怪石,山道崎嶇,根本不能用裝甲車輛向上衝鋒。
鑒於這個情況,較高的高地頓時就成了印軍的首要打擊目標。隻要控製了那裏,就得以俯視另一處高地,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巴軍防守部隊發動攻擊。
這樣一來,印軍所麵臨的不利局麵,就得以扭轉了。到時候,拿下另一處高地也不過是舉手之勞。除了必需的裝備,也就是充當火炮來對巴軍高地火力進行壓製的t55坦克之外,印軍還向目標地投入了120輛t55作為衝鋒的前驅。
不僅如此,還有兩個步兵團緊隨其後,與坦克部隊一起向巴軍的一處高地發起夜間突襲。至於另一個次要目標高地,則由1個印軍步兵團單獨發起衝鋒。
坦克數量有限,所以這支步兵團就沒能得到坦克的掩護,隻能憑借4000印軍士兵的血肉之軀去對抗山上不斷傾瀉下的彈雨,用決死的鬥誌去牽製敵人。
北麵的794高地上,100多輛坦克和近萬人做成的強大的攻擊力量起到了很大的效果。t55集群排成三道散兵線,向山頭發起衝鋒,在這三道鋼鐵散兵線中間的是印軍的步兵手持步槍,貓著腰在坦克的掩護下跟隨坦克一起行動。
這種老掉牙的步兵和坦克協戰術,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不得不說,步兵和坦克一起朝著敵人陣地發起衝鋒的情形還是蠻讓人激動的。
隻不過,這種戰術在二戰時就被證明是雞肋。
步兵處於坦克之間,並非就是安全的,而坦克則因為步兵的拖累,機動性優勢喪失殆盡,還不如編成單獨的戰術編製使用。
巴基斯坦與印度,這是兩個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戰爭,因為各自的科技能力都不高,所以雙方的傷亡反而會更大。
對於這一點,在華夏聯邦政府的提醒下,巴基斯坦也是早就做好了充份的準備。在戰爭發之前的一段時間裏,巴基斯坦政府對於士兵的動員工作就做得非常到位。
反倒是印度不太一樣,他們事先預計的並不是一場全麵戰爭,對於他們的老對手巴基斯坦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而另一方麵,中國人早就洞悉了印度的計劃,所以暗中給予了大量的援助。印度的情報部門卻對此一無所知,整個印度政府都被蒙在鼓裏。
所以,他們對於戰爭可能造成的巨大傷亡,心理準備就顯得不足了。甚至一大批盲目的自信的將領,不理會薩姆.馬克內肖的戰略安排,私自擴大衝突規模。這也讓印度在西線遭受了慘烈的傷亡。
而印軍在受到巨大傷亡的打擊之後,將領又往往會變得情緒失控,這一樣來,就直接造成指揮官決策的重大失誤。並且給己方士兵帶來了更大程度的傷亡
在之前的兩次攻擊行動中,對於巴軍所控製的那兩處防禦高地,就是因為印度東路軍的指揮官就犯了這樣認知的錯誤,從而導致了錯誤的決策。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在憤怒和怨恨的情緒之下。是做不出好的戰術決策的,甚至對於已經投入的步兵部隊而言,其結果必然是災難性。
印軍的指揮官僅憑主官直覺,相信了他的判斷,認為自己投入了遠比巴軍要強大的兵力,不可能失敗,還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步兵團能夠順利地奪取巴軍的防禦陣地。
而對於那些在進攻戰鬥行動中所損失大量的印度士兵,印軍指揮官選擇性的無視了。他認為即使消耗掉了這些步兵。印度也依舊能夠保持優勢的兵力。
但是印軍的指揮官很明顯忘記了最為重要的一點,戰鬥並不是簡單的兵力堆積和消耗,戰爭是很現實的,絕對不是一場遊戲。
在戰爭當中,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智慧有本能。不會完全甘願接受軍官的驅使。
要知道,即使在進攻行動中投入了數倍於敵方守軍的兵力。也並不代表攻擊方能夠取得戰鬥的最終勝利。
這是因為,數倍於敵軍的兵力。不代表你在實戰之中,可以吧敵人的兵力耗光。
真正的兵力,是指能夠承受在衝鋒中的巨大傷亡而始終能夠保持士氣的兵員,隻有這些中流砥柱,才是真正的兵力。
至於“人數”,反而隻是一個浮誇的表麵數據。
一旦到達了士氣的“崩潰點”,那麽整支部隊就會如山傾倒,勢不可擋。
所以自古以來,軍隊在潰退的時候,無論派什麽樣的將領去挽救,都不可能成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西方就有軍事學家提出了“崩潰點”的這個戰術理論。而這個理論也實際表明,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夠戰鬥到最後一人。
這是現代化士兵與近代化士兵的根本差別,也是士氣的直接體現。
根據這個論點來分析,進攻的部隊在麵對巨大的傷亡時,如果能始終保持衝鋒的勢頭直到最後一人,那麽這樣的部隊無疑是十分可怕的。
可惜,印度並非是一個現代化國家,他們的軍隊也並非是現代化的軍隊,遠遠達不到戰至最後一人的士氣標準。
按照“崩潰點”理論,所有的參戰部隊都有一個可以承受傷亡的心理極限,一旦達到了這個心理極限,那麽士兵將被慘烈的傷亡所壓垮,心理更是承受,隨之而來的就是全軍潰敗,還有戰局的糜爛。
“崩潰點”理論對於攻守的雙方而言都是十分適用的,印巴的廝殺中,就看誰的極限更高了,戰鬥的最終勝利者,必然屬於士氣高昂的一方。
因為兩個農業國,都在以消耗士兵的生命來進行戰鬥。
令人遺憾的是,印軍士兵與大部分的印度軍官一樣,內心中有著對自己的盲目自信。印度軍隊的基層士兵的教育,向來都是通過極度的鄙視巴基斯坦,來誇大印度。
所以在麵對巴基斯坦的士兵之時,印度士兵總是會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覺得戰鬥中倒下的應該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偉大的印度人。
在以前,這種高傲確實讓印度在欺負巴基斯坦的時候得心應手。
可一旦遭遇戰事上的挫折,印度士兵的真實心理素質就被反映出來了。由於缺乏承受壓力和失敗的心理素質,在突如其來的挫折麵前,印軍士兵很輕易的就崩潰了。
與之相反的是,巴基斯坦的日子原本就不好過,他們在麵對印度的時候總是不能擺脫一直以來的陰影。總的來說,就是輸習慣了,反正就是硬著頭皮打。
直到巴軍親眼目睹了空軍取得的巨大勝利,以及在地麵戰場上,對印度步兵造成的巨大傷亡。這突如其來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巴軍的了自信心和保衛國土的決心
巴軍士兵,一直以來就有著被動挨打的傳統,心理素質還是過硬的。在打硬仗方麵,反而比印軍更能直麵死亡的恐懼。
當然,這都是相對來說的。
這時候,也唯有這種保家衛國的強烈任感,巴軍的士氣才能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振奮起來,使得他們的“崩潰點”極限遠遠高出印軍一個層次。
在即將發起的第三次攻擊行動中,印度的東路軍指揮官毫不猶豫的就投入了2個整編的裝甲旅和4個精銳的步兵團,將手中所有的步兵戰車和三分之一的坦克全都投入到戰鬥中,可以看出印軍主將的決心是何等強烈。
但實際上,這些被抽調出來的坦克,仍然大多是在印軍將領眼中那些可以被損失掉的老舊貨色,真正的m60坦克和“阿瓊”坦克,大多都被珍而重之的放在隊伍的中間,不肯輕易拿出來。
因為此處狹窄的地貌特征,如此大規模的兵力是不可能完全展開的,所以印軍主將也有他的想法:讓皮糙肉厚的坦克頂在前麵,作為突擊的主要力量。
一旦衝到巴軍原來的前沿陣地上,就用坦克自身的滑膛炮去轟擊巴軍的高地防禦圈,隨後派出所有的步兵戰車,將大量的印軍步兵直接闖過巴軍炮火的攔截,然後安全運送到敵人的陣地中。
有了步兵戰車這樣可靠的交通工具,完全能夠將印度陸軍4個團的兵力成功運送到坦克部隊附近,然後在進行大部隊的重新集結。
等到那時,步兵就能夠在坦克戰車的掩護之下,朝著巴軍所在的戰術高地發起衝鋒浪潮,用海一樣的人潮,去推垮巴軍的防禦。
可因為之前的戰鬥損失,印軍現在掌握的步兵戰車數量嚴重不足,沒有辦法,隻好讓步兵戰車多跑幾次來回,分批地將印軍步兵運送到敵人的陣地上。
雖然在效率上有些不盡人意,不過當麵巴軍的實力有限,就算是這樣的分批運送,也還是能夠衝上敵人的高地。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地球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近500輛坦克集中於如此狹窄的區域,這樣的壯觀景象,可是不少軍人一生都難以看到的。
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參戰雙方的麵前徐徐展開,坦克排成了密集的攻擊陣型,頭上頂著敵人的炮火,不斷朝著前方發起淩厲的突進。
一時之間。讓連反手搓的印度東路軍士兵也心潮澎湃,他們的士氣開始有著恢複的跡象。
如此激蕩人心的攻擊陣勢,卻僅僅是為了要奪取兩個不足千米的高地。那裏是巴軍駐守的防區,上麵隻有不到1個師的兵力。
印軍的裝甲坦克撲到巴軍防禦高地的山腳下之後,印度人擺開的架勢就更讓人吃驚了。
433輛步兵戰車。如狼群一樣在平地上奔馳著,它們冒著巴軍的炮火,成功抵達了山腳處。在他們的身邊,到處是爆炸和塵土,當步兵戰車越過彈坑的時候,裏麵的人都是明顯的晃成一團。
道路本來就崎嶇,現在還要頂著無處不在的炮彈,每個戰車駕駛員。都在乞求著印度的諸天神佛。希望能夠或者闖過這處死亡山穀。
除了一些實在倒黴透頂的家夥,絕大部分的印軍步兵戰車還是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將一個團的士兵運送到了巴軍火炮照顧不到的地方。
步兵戰車的後蓋放下,從裏麵湧出了螞蟻一般的印度步兵,平時的訓練看來是相當的馬虎,許多的印軍士兵都是慌慌張張的。連武器都拿不穩。
也有一些參加過上一次印巴戰爭的老兵,他們比較有經驗。在一下車後,當即迅速地開始尋找可以隱蔽的地方。將自己保護起來。
而印軍的步兵戰車在卸下了它們原本所搭載的步兵之後,便迅速關閉車門,並且調轉方向,朝著己方的陣地飛奔而去。
這些步兵戰車,需要再一次穿梭於被巴軍炮火所覆蓋的那一片死亡區域,然後去搭載下一批肩負著攻擊任務的步兵戰友。
如此來來回回,山腳下,黑色的小點越來越多,匯聚成了一大片。
印軍的步兵團,光是為了要在兩個高地下集結,就花費了一日一夜,而且這種運送兵力的行為還是在巴軍的炮火洗禮下進行的,因此印軍也不得不付出了大量的傷亡。
可無論損失有多大,印軍的戰術目標還是達成了,在巴軍的兩個防禦高地的下方,印軍得以集結了大量的兵力,隨後就是對高地上的巴軍防守部隊展開攻擊行動了。
目前,印巴雙方的大炮都停止了轟鳴。
因為在這樣的距離之下,火炮可是不長眼的,帶走的不僅僅是敵人的生命,對於友軍也同樣有著相當大的威脅。
隻有巴軍的高地上,還配備了一些迫擊炮和反坦克炮,這些武器依舊時不時地開火,給印軍送去一些麻煩和困擾。
與此同時,集合在下方的印軍也不甘受辱,他們的坦克滑膛炮也隨之向巴軍還以顏色。可是因為滑膛炮的直線攻擊模式,不利於曲線射擊,無法對巴軍造成多少麻煩,純粹隻是一種以壯聲威的舉動。
除開這些零星的炮火交鋒以外,像之前幾天那種激烈的交火暫時停了下來,毫無征兆的,似乎攻守雙方都達成了一種詭異的默契。
在夕陽的餘暉照耀之下,在巴軍兩處防禦高地的東麵,那裏是早前的戰場上。
入目所及,是100多輛裝甲車輛的殘骸,其中有不少還在燃燒著,可以看見若隱若現的黑煙。而戰車殘骸的周圍,則是印巴雙方士兵的屍體。
從戰鬥打響以來,這一處的戰場,雙方的總傷亡已經達到了1萬人,遠遠超過了印軍在東巴的損失。
而西巴戰場的東線,自開戰以來,雙方已經在登東的群山之間廝殺了超過一周的時間。將近4萬的南亞士兵長眠在此地。
可是,在雙方的指揮官眼裏,這樣的損失對於雙方在這裏投入的總數多大三十萬的兵力而言,也有些無足輕重。
這個時刻,有著不同尋常的寧靜氣氛,在整個戰場上,印巴雙方的士兵都望著逐漸西沉的紅日。他們都意識到了,這樣的平靜是保持不了多長時間的。雙方都磨刀霍霍,等待著夜幕的降臨,以及那石破天驚的一擊。
巴軍的這兩處戰術高地。都屬於同一個山脈,山上山下不到8平方公裏的區域裏,竟然集結了巴軍的兩個步兵團和印軍的4個步兵團,雙方的總兵力達到了3萬人。
更不用說。在外圍的印軍還配屬了將近500輛坦克以及400輛步兵戰車,這些密密麻麻的裝甲單位,墨綠色的身影幾乎密布了整個山頂和山腳地區。
像這等兵力密度,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二戰結束後的第二十年,在南亞又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地麵戰爭。亞洲兩個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展開了血拚,並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比起原本的時空裏,因為鍾泱的蝴蝶效應,這個世界的曆史早已麵目全非,就連印度所發起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也比原本預計的規模要大上了許多。
可以說,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其規模就已經超過了印度高層的預計。
隻不過是半個月。雙方就有8萬多名士兵血灑疆場。到了而7月8日的晚間,印軍還要展開一次對這兩個巴軍高地的爭奪戰。
自然而言的,傷亡數字還將會被大大的刷新,連月色也被染成了血一樣的鮮紅。
到了晚間的11時12分,印軍的地麵部隊準備就緒,猛然發起了對兩個巴軍防禦高地的衝鋒。印度的人海戰術開始了。
根據原本的戰術安排,印軍在兩個高地上投入的兵力數目也是不一樣的。印軍步兵團前線指揮官的想法是,兩個高地的高度不同。較高的高地地勢要平緩的多,甚至還能夠動用較輕型的t55坦克,向山頭的巴軍陣地發起衝鋒。
而較矮的高地上,卻是奇峰怪石,山道崎嶇,根本不能用裝甲車輛向上衝鋒。
鑒於這個情況,較高的高地頓時就成了印軍的首要打擊目標。隻要控製了那裏,就得以俯視另一處高地,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巴軍防守部隊發動攻擊。
這樣一來,印軍所麵臨的不利局麵,就得以扭轉了。到時候,拿下另一處高地也不過是舉手之勞。除了必需的裝備,也就是充當火炮來對巴軍高地火力進行壓製的t55坦克之外,印軍還向目標地投入了120輛t55作為衝鋒的前驅。
不僅如此,還有兩個步兵團緊隨其後,與坦克部隊一起向巴軍的一處高地發起夜間突襲。至於另一個次要目標高地,則由1個印軍步兵團單獨發起衝鋒。
坦克數量有限,所以這支步兵團就沒能得到坦克的掩護,隻能憑借4000印軍士兵的血肉之軀去對抗山上不斷傾瀉下的彈雨,用決死的鬥誌去牽製敵人。
北麵的794高地上,100多輛坦克和近萬人做成的強大的攻擊力量起到了很大的效果。t55集群排成三道散兵線,向山頭發起衝鋒,在這三道鋼鐵散兵線中間的是印軍的步兵手持步槍,貓著腰在坦克的掩護下跟隨坦克一起行動。
這種老掉牙的步兵和坦克協戰術,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不得不說,步兵和坦克一起朝著敵人陣地發起衝鋒的情形還是蠻讓人激動的。
隻不過,這種戰術在二戰時就被證明是雞肋。
步兵處於坦克之間,並非就是安全的,而坦克則因為步兵的拖累,機動性優勢喪失殆盡,還不如編成單獨的戰術編製使用。
巴基斯坦與印度,這是兩個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戰爭,因為各自的科技能力都不高,所以雙方的傷亡反而會更大。
對於這一點,在華夏聯邦政府的提醒下,巴基斯坦也是早就做好了充份的準備。在戰爭發之前的一段時間裏,巴基斯坦政府對於士兵的動員工作就做得非常到位。
反倒是印度不太一樣,他們事先預計的並不是一場全麵戰爭,對於他們的老對手巴基斯坦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而另一方麵,中國人早就洞悉了印度的計劃,所以暗中給予了大量的援助。印度的情報部門卻對此一無所知,整個印度政府都被蒙在鼓裏。
所以,他們對於戰爭可能造成的巨大傷亡,心理準備就顯得不足了。甚至一大批盲目的自信的將領,不理會薩姆.馬克內肖的戰略安排,私自擴大衝突規模。這也讓印度在西線遭受了慘烈的傷亡。
而印軍在受到巨大傷亡的打擊之後,將領又往往會變得情緒失控,這一樣來,就直接造成指揮官決策的重大失誤。並且給己方士兵帶來了更大程度的傷亡
在之前的兩次攻擊行動中,對於巴軍所控製的那兩處防禦高地,就是因為印度東路軍的指揮官就犯了這樣認知的錯誤,從而導致了錯誤的決策。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在憤怒和怨恨的情緒之下。是做不出好的戰術決策的,甚至對於已經投入的步兵部隊而言,其結果必然是災難性。
印軍的指揮官僅憑主官直覺,相信了他的判斷,認為自己投入了遠比巴軍要強大的兵力,不可能失敗,還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步兵團能夠順利地奪取巴軍的防禦陣地。
而對於那些在進攻戰鬥行動中所損失大量的印度士兵,印軍指揮官選擇性的無視了。他認為即使消耗掉了這些步兵。印度也依舊能夠保持優勢的兵力。
但是印軍的指揮官很明顯忘記了最為重要的一點,戰鬥並不是簡單的兵力堆積和消耗,戰爭是很現實的,絕對不是一場遊戲。
在戰爭當中,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智慧有本能。不會完全甘願接受軍官的驅使。
要知道,即使在進攻行動中投入了數倍於敵方守軍的兵力。也並不代表攻擊方能夠取得戰鬥的最終勝利。
這是因為,數倍於敵軍的兵力。不代表你在實戰之中,可以吧敵人的兵力耗光。
真正的兵力,是指能夠承受在衝鋒中的巨大傷亡而始終能夠保持士氣的兵員,隻有這些中流砥柱,才是真正的兵力。
至於“人數”,反而隻是一個浮誇的表麵數據。
一旦到達了士氣的“崩潰點”,那麽整支部隊就會如山傾倒,勢不可擋。
所以自古以來,軍隊在潰退的時候,無論派什麽樣的將領去挽救,都不可能成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西方就有軍事學家提出了“崩潰點”的這個戰術理論。而這個理論也實際表明,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夠戰鬥到最後一人。
這是現代化士兵與近代化士兵的根本差別,也是士氣的直接體現。
根據這個論點來分析,進攻的部隊在麵對巨大的傷亡時,如果能始終保持衝鋒的勢頭直到最後一人,那麽這樣的部隊無疑是十分可怕的。
可惜,印度並非是一個現代化國家,他們的軍隊也並非是現代化的軍隊,遠遠達不到戰至最後一人的士氣標準。
按照“崩潰點”理論,所有的參戰部隊都有一個可以承受傷亡的心理極限,一旦達到了這個心理極限,那麽士兵將被慘烈的傷亡所壓垮,心理更是承受,隨之而來的就是全軍潰敗,還有戰局的糜爛。
“崩潰點”理論對於攻守的雙方而言都是十分適用的,印巴的廝殺中,就看誰的極限更高了,戰鬥的最終勝利者,必然屬於士氣高昂的一方。
因為兩個農業國,都在以消耗士兵的生命來進行戰鬥。
令人遺憾的是,印軍士兵與大部分的印度軍官一樣,內心中有著對自己的盲目自信。印度軍隊的基層士兵的教育,向來都是通過極度的鄙視巴基斯坦,來誇大印度。
所以在麵對巴基斯坦的士兵之時,印度士兵總是會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覺得戰鬥中倒下的應該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偉大的印度人。
在以前,這種高傲確實讓印度在欺負巴基斯坦的時候得心應手。
可一旦遭遇戰事上的挫折,印度士兵的真實心理素質就被反映出來了。由於缺乏承受壓力和失敗的心理素質,在突如其來的挫折麵前,印軍士兵很輕易的就崩潰了。
與之相反的是,巴基斯坦的日子原本就不好過,他們在麵對印度的時候總是不能擺脫一直以來的陰影。總的來說,就是輸習慣了,反正就是硬著頭皮打。
直到巴軍親眼目睹了空軍取得的巨大勝利,以及在地麵戰場上,對印度步兵造成的巨大傷亡。這突如其來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巴軍的了自信心和保衛國土的決心
巴軍士兵,一直以來就有著被動挨打的傳統,心理素質還是過硬的。在打硬仗方麵,反而比印軍更能直麵死亡的恐懼。
當然,這都是相對來說的。
這時候,也唯有這種保家衛國的強烈任感,巴軍的士氣才能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振奮起來,使得他們的“崩潰點”極限遠遠高出印軍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