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立書院,每當要開教學大會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下午的課時是自習課,也沒什麽人監督,就算你想偷懶不來,也是可以的。


    不過到了考核的時候,還是會原形畢露,如果沒有相當的學習天分和自信,還是不要這樣荒廢時間的好。


    現在,連飛逸學習的內容還是局限於四書和五經,因為以他目前的水平,也隻能從這幾本最為模範的古代典籍入手了。


    話說,很多人甚至沒有明白四書和五經指得是什麽,就很籠統的認為這些老古董已經和它們的作者一樣,該入土為安了。


    畢竟前任政府一直致力於打倒“封建文化”,至於什麽是“封建文化”,恐怕都沒有搞懂。或者說,有些人懂了,但為了奪取政治話語權,故意不說明白。


    其實,四和五經的合稱,也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


    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


    在之前的曆史中,古代的官方授課標準教材中,還有一本叫做《樂經》的典籍,與其餘五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因此這六本書也被稱做“六經”。


    但是非常可惜,由於唐朝末期的戰亂,使得《樂經》亡佚。後世便隻剩下其餘五經。以至於。《四書五經》從南宋以後,在華夏這片土地上,便成為了儒學的基本書目,是所有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


    儒學曆經千年,倒也沒有許多人想象的那麽不堪,醜惡和無用的東西,是經不起時代的篩選的。唯有美好的,能夠給人以希望的文化,才能在千百世的洗滌中,依然與世長存。


    中國的問題。源自許多方麵,包括了大統一皇朝體製下的激烈內部鬥爭,也包括了曆朝曆代的人地矛盾,怎麽能把責任全都推到儒家學問身上?


    就好像成績不好就怨教材爛一樣。實在是徒惹人笑話。


    漢代儒學還算是完整,留著春秋戰國時代的神韻,哪怕是經過漢武帝和董仲舒的改革。


    也就是魏晉南北朝之後,五胡亂華的格局,佛教開始大肆入侵中途,源自西域的文明不斷用野蠻的蠻族通過戰爭和殺戮,打開了一條不斷向南傳播的道路。


    但即便如此,儒學還是經過頑強的抗爭,到了隋朝始有科舉,而後有唐大興。


    但五代十國。依舊讓佛門再次大行其道,以至於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詩句來為之感慨。


    不斷遭受外族入侵的痛苦,使得大部分漢族百姓紛紛信仰虛妄的諸佛菩薩,也不管這到底是好是壞。


    宋代之後,儒學也不得不向佛法屈服,而後才有了“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


    且不說這是進步還是自甘墮落,總之從南宋之後,儒學再無進步,而且即使是在現在的曆史中。也多受人詬病。


    這些都是事實,時上的事情,大多都是如此,難以盡如人意。


    連飛逸學習著華夏的過去和曆史,就是通過不少的古代典籍。因為有著網絡的存在,知識的傳播速度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


    許多民間還珍藏著的古籍孤本或者文字手稿。都紛紛被拿出來,放到了網絡上,一傳十,十傳百,讓大多數有條件的人都能夠閱讀到其中的知識和記憶。


    文字,當是這個世上最美妙的東西,連飛逸一直都覺得,閱讀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倒也不單純是為了日後的前途。


    正是因為,沒有經過某個大規模焚燒書籍的十年,許多從建奴手指中漏下的漢文化典籍,得以重見天日,再一次放出光彩。


    連飛逸除了對古文感興趣之外,也同樣喜歡曆史和人物傳記,因為他能夠從中,看到古代眾多仁人誌士的畢生信念與追求。


    每每閱讀,總會融入其中,被其情其景,所感動。


    但連飛逸總是感到很奇怪,因為現在的中國,情況有些難以解釋。


    按照一般的曆史模式來看,占據上層的統治者,一般都會提倡對他們有利的學術,然後在教育中大肆推廣,以深刻的影響底層民眾。


    可是華夏聯邦自建立以來,這個發展過程就很說不通。


    無論是掌握國家經濟發展的產經聯,還是掌握政治民意的內閣和最高議會,都與複興中華古代文化沒有太大的關聯。


    產經聯推崇的是技術發展和經濟建設,而國家則關注的是新的政治結構以及地方民意,嚴格來說,並不需要大肆推廣中華文化。


    如果隻是喊喊口號,連飛逸還是能夠理解的,可是現在這種普及程度,哪裏是光說不練啊。


    他無法理解,國家為何願意拿出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來收集和編撰文物和書籍,甚至還在全社會培養相關領域的專門人才。


    似乎這一切的背後,有人在故意推動似的,而且屬於虧本經營。


    除了國家有這樣的實力和義務之外,連飛逸實在想不出來,還有誰能夠做到。


    不過他也沒有想太多,現在,他就要按照李兆倫的吩咐開始他對古文的學習了。


    之前主要是背誦,現階段還隻是四書的基本內容,五經暫時隻要求能夠通讀,就是說必須識文斷字。


    按照李兆倫的說法,學習古文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須學習古代漢字。


    在這個時代,也有人提出了使用拚音代替漢字的說法。當然那個家夥現在在學術界臭名昭著。已經無法繼續留在國內,混到美利堅合眾國去了。


    也有人提出精簡文字,也就是在官方教育中,使用簡體字來代替古漢字。


    但還是遭到了學術界的駁斥,這裏麵除了文化傳承的問題,還涉及到漢字本身的意義和神韻。


    就以“龍”和“龍”這兩個代表著同一個意思卻有著不同的書寫範本的字為例,簡體字明顯和龍沒有關係了,完全是為了簡化而簡化。


    “龍”字所代表的意義,使人一見便知曉其意,那是因為有著神韻在其中。


    至於說簡體字能夠更好的促進商業發展。那更是胡說八道,即使是原本的時空裏,使用簡體字的地區經濟不見得比使用繁體字的地區要好吧。


    無論是商業還是生活,簡體字和繁體字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區別。如果隻是為了方便,不如都去學習英文好啦,反正就二十六個字母。


    不過現在,連飛逸也沒心思去理會這些,他還隻是個小人物,關注的也隻是他個人的學業問題。


    還是導師李兆倫的那句話:若想學好文言文,必先學好古文字。


    所謂的“古文字”,這個名稱所指的範圍可大可小。


    而李兆倫在他的課堂上所提到的古文字,主要指見於考古資料上的早於小篆的文字。


    他還在他的《談自學古文字》一文中,多次提到“古文字學的功夫不在古文字”。


    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如果想學好古文字。必須掌握古文字學之外的很多知識。


    按照連飛逸他自己的體會,在必須掌握的那些知識裏,最重要的是古漢語方麵的知識。


    古文字是記錄古漢語的,如果對古漢語很不熟悉,就沒有可能學好古文字。而如果想要熟悉古漢語,那麽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多多閱讀古書。


    連飛逸很輕,他現在的條件,已經跟古時代的讀書人完全不一樣了。


    古代一書難求,所以很多人甚至可以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去八一本書讀通讀透,甚至理解出更多的東西來。


    可連飛逸卻不可能像那些人一樣。花費如此之多的時間去讀某一本或者幾本書,因為隨著技術的進步,作為知識的載體,寫滿文字的書籍也大量流傳,開闊著新時代讀書人的眼界。


    大量閱讀和係統性的選擇。才更加適合如今這個時代。


    也就是說,連飛逸不用像以前的學子那樣死守著四書五經不放。但也不能隨意看過就算,至少要想法集中時問精讀一部篇幅適中的比較重要的古書。


    按照他導師李兆倫的說法,對學古文字的人來說,最適合精讀的古書也許可以說是《左傳》。《左傳》的注本有好幾種,李兆倫就主張他的學生們去讀《十三經注疏》裏的《春秋左傳注疏》。


    不僅是《左傳》的本文,就是注和疏基本上也要一個個字地讀。


    這不但是為了幫助讀懂本文,同時也是為了掌握古代注疏的體例。讀完了這部注疏,以後使用其他各種注疏就比較方便了。


    讀《左傳注疏》時可以把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當作參考書。讀《左傳》不但能熟悉先秦語言,而且還能得到很多先秦曆史、社會、典製、風俗、思想等方麵的有血有肉的知識。


    這些知識對於學習、研究古文字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除了《左傳》之外的古書,當然也是要多去閱讀的,但是由於時間和個人精力等條件上的限製,讀法恐怕就隻能以“獨觀大略”為主了。


    李兆倫就經常在他講課的時候提到:“在學古文字時讀古書,最好能以古文字材料與同時代的文獻對照閱讀。例如學西周金文,同時讀《尚》及《詩經》中西周作品,必能收左右逢源之效。”


    連飛逸當時也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他本人就對戰國文字很感興趣,所以特意從學校的圖書館裏借閱了《戰國策》、《史記》和諸子等書。


    不過現在所能看到的戰國文字資料,多數是語言帶有仿古意味的金石銘刻。以及文字特別簡單的璽印和古代貨幣。


    因此對學習、研究戰國文字的人來說。《戰國策》、《史記》等書的史料價值超過作為語言資料的價值。


    與讀古書同時,最好看一點講上古漢語的語法和詞匯的著作,使自己的古漢語知識有條理。初學者可以看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中的通論和王力《漢語史稿》中、下二冊裏的有關部分。


    熟悉古漢語,主要靠踏踏實實讀古書。


    如果古書讀得不夠踏實,古漢語方麵的通論性著作讀得再多也不解決問題。初學者如果讀了不好的通論性著作,反而會使思想混亂,甚至還會誤入歧途。


    在這一點上,連飛逸也是在進入了宏立書院之後才知道的,與公辦學校那種完全就是背誦、默寫和白話文翻譯的套路不一樣。


    難怪,大學更喜歡從私立學校招收學生。哪怕文化知識課程差一點也沒有關係,隻要達到良好就可以了。


    反而是公辦學校裏出來的學生,即使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培養的價值反而不大。


    這就是因為各自的學習理念、模式以及目的都不一樣。許多人甚至花費四年的大學時間都未必能夠完成其中的思路轉變,最終碌碌無為、


    有些研究古文字的人,為了勉強把古文字資料的文義講通,不惜杜撰在古書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字義或曲解古人的訓詁,還不顧古漢語中詞語搭配的通例和語法規律,對文句作穿鑿附會的解釋,使得用古文字記錄的古漢語變成了一種跟古書上的古漢語很不相同的特殊語言。


    我們如果熟悉了古漢語,就不至於上這類錯誤說法的當了。


    以後自己進行研究的時候,也可以避免犯同類的錯誤,除非是由於缺乏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明知故犯。


    在古漢語方麵有一種比較專門的知識。對學習、研究古文字的人極為重要,那就是古音學知識。就是說考究古代漢語的發音,那可絕對不是什麽勞什子的普通話。


    普通話其實和古代漢語發音差別很大,完全是“胡語”的發音模式,這也是所謂的“京音”。建奴在北京數百年的強權統治,連語言都在當地成了一種習慣。


    華夏聯邦建國之後,就舍棄了這種所謂的“國語”,而以華夏聯邦最初的起家之地“廣州”為新“國語”的標準。


    作為古漢語的一支,“粵語”確實留著許多古代漢語的發音和排列方式,這也符合一貫的政治慣例——皇帝是哪個地方出來的。那麽“官話”就是采用哪個地方的方言。


    從秦始皇開始,這個就成了慣例,漢代以後,曆代都是如此行事。


    生活在大連的連飛逸,對此就非常清楚。因為大連的“官話”也不是所謂的“普通話”。


    這裏多說膠遼官話,又被俗稱為膠東話和遼東話。


    各地有各自的叫法。如大連話、煙台話、青島話、威海話等等,各地有著細微的差別,但大多都是是屬漢族語的一種聲調語言,是膠東地區和遼東地區的當地語。


    膠東地區在商朝時期是萊國的所在地,因此膠遼官話也被稱為“萊語”。


    萊國在齊國以東,而當時萊國又被商朝稱為“萊夷”,所以成語“齊東野語”正是指萊語——膠遼官話。


    在古代文字上,連飛逸花了很多功夫,畢竟他以後打算精修這一門課程。


    整個下午,連飛逸就和趙慧欣默默的坐在同一張桌子上,相互間靠得很近,倒是有點像《同桌的你》那種兩小無猜的味道。


    偶爾間,兩人默契的相視一笑,不用說太多話,就能感知到彼此的心意。


    兩人不過才14歲,說是愛情,還早了些。


    不過這種年紀,已經算是情竇初開,對於異性,開始有著本能的傾慕和吸引。


    當然,華夏聯邦對於這方麵的教育還是很適宜的,看似寬鬆,其實嚴謹。


    不禁止男女之間的親密交流,但不允許突破底線,也就是說不能有傷風化。


    比起某個時空裏,看似嚴防死守,其實情況早已普遍糜爛完全相反。


    不過下午的快樂時光很快就結束了,雖然依依不舍,但連飛逸還是得回到公寓樓。今日晚飯,他又得一個人解決了,因為趙慧欣又和她的姐妹們約好了。


    回到房間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


    自從得到了這台筆記本電腦之後,連飛逸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他記得,當時黃光鴻說過的話,“哈哈,你以後啊,可就再也離不開這玩意兒啦。”


    連飛逸當時還剛剛接觸,不太相信自己會沉迷其中,可誰曾想到,這扁扁平平的一部機器,居然會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如此核心的地位。


    現在小日子是一天天的走過,連飛逸驚訝的發現,他如今已經逐漸習慣了打開電腦上網娛樂或者學習。


    有些無奈,又有些憐愛,連飛逸用手指輕輕的敲擊在筆記本電腦的外殼上,聽著它發出咄咄的聲音。


    他現在,總算是深刻理解了黃光鴻當初所說過的話,也很理解其中的原因。


    人類對於與其他智慧生命的交流和對話,有著天然的需求,這是潛藏在本性之中的意識。而電腦和網絡的出現,則使得這種交流得以頻繁的進行。


    資訊交流的大爆炸時代,才是讓如此多人瘋狂著迷的原因所在吧,連飛逸如此默默的想著。


    一時間,夕陽墜沉,天邊浮起一絲赤黃。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shuco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能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星的乃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星的乃粉並收藏智能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