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好吧,先說說題外話。熱心書友genge02為扇子建了一個書友群,六三三一八三五一,請記住這個號碼。歡迎各位光臨。話說扇子陪聊的功夫,有時候比碼字精彩多了。信或不信,都可以來試試!


    ~~~~~~~~~~~~~~~~~~~~~~~~~~~~~~~~~~~~~~~~~~~~~~~~~~~~~~~~~~~~~~~~~~~~~~~~~~~~~~~~~~~~~~~~~~~~~~~~~~~~~~


    “咦,和尚呢,對了,今天怎麽沒見他呀?”


    “他去渡口了。”包拯淡淡道。


    “去渡口幹什麽?莫非大力行的事還沒完?”


    “沒大力行什麽事,隻說今日天氣晴好,來了幾艘大船,都載了家姬、歌妓路過,他正好去談談詩詞,采采風,組組稿什麽的。”


    “我靠,這禿瓢,報紙的好處沒學到,那些記者假公濟私坑蒙拐騙他倒學了個十足。趕明兒要是讓他當了導演,那還得了?”梁豐忍不住破口罵道。


    “啥叫記者?啥叫導演?”


    ”章節更新最快”“呃,那個一種亦正亦邪、時好時壞的人。遠著呢,咱們大宋沒有。”


    包拯聽了點點頭,也不再問。他是讀聖賢書的人,那些烏七八糟的事物,現在不太關心。


    過了幾天,《汴水聞見》新一期已經出來,正版頭條刊登當今政事堂承旨夏竦的署名文章,題目為《仁壽慈聖皇太後功德讚》。這可是老夏絞盡腦汁才想出來的題目。他沒寫過新聞稿啊。不知道用什麽體裁。發給全國人民看的。既不能說是奏折,也不能說是剳子,最後隻好含含糊糊用了這麽個名字。


    文章從乾興元年改元之前為起頭,曆數劉娥如何之前輔佐先帝理政,現在又如何輔佐官家處分國事。知人善任、輕徭薄賦、厲兵秣馬、水旱保修、勤儉自奉、寬待臣民、四夷賓服等等,反正怎麽好聽怎麽說。其中又歸納了四點,其一為母慈子孝,說官家如何孝敬太後。反之如何愛護官家;其二為殫精竭慮,說太後如何為國事操心,官家感恩戴德。隻是年歲尚小,還須老人家扶一馬、送一程;其三為功勳德配,說太後管理國事功勞太大,於是百官議定奉冊大殿著朱服,天安殿讀冊等等。


    ””話題一轉,說到大宋治安良好,偶有強梁宵小窮凶極惡,正遇上官家謁陵。天兵所至,不到一刻時便凶頑授首。賊患全消。反正死無對證,吹唄。也沒個什麽恐怖組織宣布對那事負責,怕啥?


    明眼人一看,簡直就是一篇專門針對北遼謠言的答記者問。


    接下來各版麵登載的,便都是長寧節自官家趙禎祝壽文辭,連同以下百官的賀表,鋪滿了整期報紙。那些文章典雅醇正,辭藻華麗,簡直可以當作舉子讀書人的範文來學習。


    這一期報紙,又大賣。


    話說《汴水聞見》出到第五期,盛和坊就開始定價發行了,先是五錢一份,售罄;隻好加量加價,七錢一份,三千份,售罄。到了這一期,沒說的,五千份,十個錢,還是全部賣完。許多人都還等著看。


    劉毅開始計算,五千份,一期就是五千貫的收入。刨去材料、人工、機械磨損、房租、時間等等成本(《汴水聞見》已經基本上同盛和坊分號剝離開來,兩家轉為合作形式)開銷,那就是純進賬一百五十貫之多。今後照此生意,一年”陽光大宋336、看到副作用”三十六期,光是陳橋渡盛和坊分號便要創利潤超五千貫。


    那是啥概念?要是全國都開上分號,都印出報紙,天呐,不消幾年,咱老劉家可就富可敵國了。


    他都興奮得想哭,趕緊去找梁大人匯報。按照契約分成,一文不少地付給梁豐分紅。梁豐也非常驚異,沒想到大宋的購買力能高到這種程度。就算是後世在中國最暢銷的報紙,也才不到兩塊錢人民幣一期。而這粗糙之極的《汴水聞見》,居然買到折合近十塊,簡直是個奇跡!


    可是他馬上冷靜下來,還笑嗬嗬地給劉毅潑了冷水:“老劉,這個行情是好,隻是你須得有個心理準備才是。”


    “啥準備?大人你請說。是不是要重新分股?小人一定照辦!”


    “不是,分什麽股啊。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報紙一旦風行,盯住這塊肥肉的可不會少了。咱們這技術,估計是保不住,朝廷絕不會允許咱們一家獨大,到時候,這利潤便會降了下來。所以你要有個準備。”


    劉毅聽了,才恍然一笑道:“這”陽光大宋”個啊,小人久在此行,早已知曉的。哪會在意?隻要咱們經營得好,這古往今來第一家的字號招牌,到什麽時候都不會虧得。嗬嗬,小人省得!”


    梁豐笑了,看得開就好。


    不出所料,專刊一出,天下風傳。


    北方總結起來就三個字:消停了!本來就沒影的事嘛。


    大宋熱鬧。


    起先人人所議論都是太後的業績。以前靠口口相傳,如今白紙黑字寫出來,可信度那不是高了一分兩分的。


    瞬間劉娥在大宋的民意度支持率上升了許多。


    可惜好景不長,逐漸有人懷疑,動搖起來,開始小聲嘀咕:憑什麽啊,官家都這麽大了還不放權?朱服是正色啊,老太太也能穿?那什麽小股響馬被剿,難道真的不是有人刺殺?


    這些話,深宮之中,劉娥一時還沒聽見。還挺高興,夏竦這招管用。


    夏竦的名字頓時成了朝野議論最多的。當然,””誇他好的也不是沒有,而且還不少。因為他文章作得好,直接動搖了許多人的三觀。這就是筆杆子的可怕!


    但罵他的人更多,主要圍繞節操二字做文章。被問候祖宗八輩的頻率,直接導致他噴嚏傷風好幾天。


    夏竦注意到了這些現象,又向太後遞了一封劄子,憂慮地說起《汴水聞見》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其中說道:“臣聞今有朝堂之議者,以太後之懿範,或坐卷簾之思,更彰全德也!非此一論,更兼去歲驚駕之事,為下愚並居心叵測之人混之為一,搖動人心,其勢堪虞。久之恐有蟻堤潰穴之患,伏乞太後重之。”


    稍稍有些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歌頌聲中的劉娥看了劄子,馬上警惕起來,羅崇勳奉旨偷偷觀風,果然小範圍收集到一些負麵的言論。


    劉娥為此陷入深思。她深深感到了報紙的巨大威力,相比起來,這點小小的副作用還是能夠接受的。但她更擔心一件事,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居然沒有捏在自己手裏,有朝一日忽然倒戈相向,自己該如何自處?


    那事情必須馬上提到議事日程了。


    劉娥宣張知白覲見。


    ps:額,好吧,先說說題外話。熱心書友genge02為扇子建了一個書友群,六三三一八三五一,請記住這個號碼。歡迎各位光臨。話說扇子陪聊的功夫,有時候比碼字精彩多了。信或不信,都可以來試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陽光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昏白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昏白扇並收藏陽光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