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票求票!!各位,扇子雖然不在,心和你們一起!
~~~~~~~~~~~~~~~~~~~~~~~~~~~~~~~~~~~~~~~~~~~~~~~~~~~~~~~~~~~~~~~~~~~~~~~~~~~~~~~~~~~~~~~~~~~~~~~~~~~~~~~~~~~~~~~~~~~
說道高興處,一老一少相對大笑。
“唉!”王曾又低沉下來。
“相公怎麽啦?”
“老夫雖然重回中樞,心情卻高興不起來。”王曾搖頭歎息,梁豐忙問端的。
“嗬嗬,你看看,才回來兩日,賓客盈門,名刺都要堆成一座山了,還不是看老夫重新起複,又想倚靠這棵大樹乘涼?這世間趨炎附勢之徒,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偏偏朝廷還得依靠這幫子人做事,你說可不可惱?”王曾說道這裏,胡子上翹,又沒奈何的樣子。
梁豐點頭同意:“相公這話透徹,可見這聖賢書讀來讀去,也有不管用的時候。若靠人人自律而不去約束他,當然是無利不起早,專尋食處飛。”
王曾搖頭笑道:“玉田,你卻書生氣了。朝廷如何沒有製度約束他們?本朝曆來用人,都是將德字為先,又有連坐之製。新科進士若無朝臣保舉,斷無實授職官之理,抑且授官後若有貪賕、怠事、民變等,保薦之員也要一同受罰。老夫可就受過牽連啊!你也算是老夫保薦的,若你將來犯贓枉法。可又要把我拉下水一回哩!”他知道梁豐不會貪贓枉法。不過是辯論之餘。輕鬆一下,免得氣氛緊張。
“相公話雖有理,是學生膚淺了!”梁豐見他不認同自己的觀點,也不願多做辯解,實話實說,現在大宋的官場總體是比較清廉。這來源於兩個原因,第一是高薪,不用說了。整個中國曆史上都是大書特書的,在北宋當官,那叫一個美啊!連草稿紙錢公家都給,想想這福利。第二是從趙匡胤以來,幾代皇帝都還算勵精圖治,整個朝代處於上升期,雖然隱患多多,但畢竟還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不管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非常輝煌。這種大氣候下,當官的注重名聲就更多一些。因此貪弊之風不顯。故而王曾頗為自負。他的感歎,隻是這些人貪戀權勢而已。
這時代的人不可能有很多超前意識。也想不到那麽遠。所以就算梁豐知道也不好說出來。
“不過,老夫所擔憂的其實還不止於此。”王曾雖然不認同他關於廉政建設的觀點,但還是有別的擔心。
梁豐也不問了,傾聽就是。
“老夫這幾年主政河南,發現大宋現在土地兼並嚴重啊。那些豪門大戶,仗著士紳的身份,享著朝廷的特權,卻不思報效朝廷,為善鄉裏。每每於災荒時低價購進土地,然後又返租回去。使得那些中小戶的農家,常常變為佃農,無依無靠,此像著實堪憂;第二,我朝銅貴,那些有錢人囤積錢幣,致使市麵錢荒難覓,雖有金銀替代,然金銀更為稀少。如此一來,物價困頓。貴物越貴,賤物越賤,長此以往,怕是農工不穩,也要惹亂子的;其三,朝廷曆年征調廂軍,前幾年你做開封府功曹時候,咱們也乘機整治過一回。但現在又有些死灰複燃,越演愈烈的跡象起來。一年歲入便那麽多,怎地還有餘力負擔這些勞力?老夫所知,這幾年也就是緊巴巴地過著日子,可萬一有個大的災禍,那什麽錢來填補窟窿啊?”
王曾身為首相,當然要著眼全國大事來考慮。其實一個國家千頭萬緒,又豈止是這三件大事?梁豐低頭思索他話裏的含義,忽然明白過來,與其說這是王曾的憂慮,不如說是老頭想借助自己幫忙。自己現在還閑居在家,無論身份、地位、才智、經驗,都不足以證明自己的能力能把事辦好。一個宰相,無端端地拋出三個難題給一個低級小官,意義不言而喻。
隻有一種可能,他不確定官家究竟會怎麽樣施政,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試探道趙禎今後的走向。還有就是這三件事看起來屬於全國性問題,但背後的勢力卻十分明確:都是權貴,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內在勾結。
梁豐明白了,老頭剛才反駁自己的那一套官腔,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什麽叫做好製度?缺陷是明擺著的,隻因為現在風氣好,薪水高,不是特別貪心的話用不著冒那個險罷了。王相公雖然不認識幾百年後的德國馬大胡子,可是有個道理他也很明白,隻要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潤,就可以使人鋌而走險。
繞來繞去,還是抑兼並、裁廂軍、增貨幣三個重要大事。抑製兼並,背後站著的是大量的地主和勳貴階級,他們在朝廷裏有許多讀書人代言,在地方又是影響巨大的鄉紳勢力,要動這個,費勁之大,可想而知。
裁撤廂軍,那就是在摸全國各大軍區將領的大咪咪了。人家的事業編製人員是你輕易能動的?好啊,把廂軍裁了,水旱兩災、天崩地裂、物流運輸這些倒黴活路誰來做?把禁軍拉上來幹?行啊,操練不夠,上陣不給力你負責;開除事業人員,砸了太祖爺送的鐵飯碗,鬧出民變來你負責;這麽多軍需、錢糧,在部隊裏過過手就是油水,你把這油水擠幹了,丘八們鬧起餉來還是你負責!
最後的大頭痛是增貨幣,我靠,全國就這麽幾斤銅,幾座礦山,開采技術又低,上哪兒變錢出來?話說你橫豎不能拿刀挨家挨戶上那些有錢人家打劫吧?銅、銀一直都是宋朝的心頭之痛。據說後來的張俊因為錢多又怕人偷走,幹脆把家裏銀子都聚齊來,鑄造了一大批一千兩銀子一個的大銀球,號稱沒奈何。可見直到後期,這貨幣流通之事依然困擾著整個中國。
想到這裏,梁豐眼睛發光道:“相公的意思是?”他心裏一下子突突猛跳:難道這老頭子比自己還要激進,想大力改革了?
王曾果然豪氣頓生:“老夫之意,無非是要革除舊弊,一掃朝廷頹唐之氣,換大宋一個強大!”
“學生願為馬前卒,替相公奔走效力!”梁豐站起來深深施禮道。
“好,玉田果然不叫老夫失望!”王曾目光深情地看著梁豐說道。“既如此,我也不同你見外,隻這三件事,件件都需官家首肯方可實施。老夫擔心,官家一向純善不忍,若無個體己之人從旁建議,怕是會退縮不前。玉田,當今天下,隻怕隻有你能和官家說起這些道理。因此,就拜托你了!”
梁豐既不能推辭,也確實不願意推辭,改革這種事,早點總比晚點好,早一點叫改良,晚一點就成了他媽的革命。那個難度係數高簡直屁股都想的出來。他雖然明知道王曾後麵估計還有更大的動作,但既然老頭不計較個人得失,願意趟這個地雷陣,自己又何必瞻前顧後呢?
王曾欣賞梁豐的眼光和才能,梁豐佩服王曾的擔當和魄力。爺倆談得非常投機,很晚才回家。
回到家裏,孩子們都睡了。梁豐在小嫦屋裏歇息,小嫦顧不得天熱冒汗,給他整理涼席,打扇子,很快活地服侍夫君。天氣太熱,夫妻們也無可避諱,小嫦紗衣裏麵隻係著一件碧綠肚兜,這廝一上床就不老實,先是隔著衣服玩來玩去,後來索性伸手繞道小嫦脖頸幫她解了帶子。
“我靠,40啊!”小嫦本來本錢就厚,現在生了孩子,奶水充足,當然尺碼又大不少,惹來梁豐讚歎。
“什麽四十?”她捋了捋額頭一縷秀發,麵色羞紅問道,風情萬種。
“額,我說的是世世,咱們夫妻能有今日,老公我太幸福了,要是能生生世世都如此便好!”色鬼也有羞澀時。
“嗯,我也是這般想的!”說完輕輕伏下身子,靠在他的胸膛,甜蜜回憶起過去種種,真是恍如夢中一般。
“誒,你說,官家會不會如同咱們一般快活?”梁豐輕輕撫弄妻子,雙眼看著屋頂笑問道。
小嫦張大眼睛看他:“嗬嗬,你不回事羨慕官家吧?人家後宮佳麗三千,難道還會沒你快活?是不是又在外麵有了甚人,想尋個借口接進家來?我是沒什麽意見,你隻問問程程就行。”她倒真不吃醋,反正一個是放,一群是趕,這年月,就這老公的各種條件,說是家裏隻有兩個女人,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嗨,你想哪兒去了?你是不知道啊,官家其實沒咱們快活。”梁豐摟著小嫦肩膀,悄悄跟她說起趙禎的煩惱,說道興頭處,居然也忍不住有些惡趣味地笑了。
小嫦卻聽得惆悵:“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都說帝王家九五之尊兆民供奉,還真不知有這許多委屈。想來聖人也是夠苦,官家心不屬她,便是天天享盡人間富貴,又有什麽趣味?”她倒是同情起郭氏來。轉而又道:“我當初身在襄州,若隻圖著一個錢字,怕是也沒有今天。女人便是這樣,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嘍!若是一個女人,沒了男人疼愛,要是我便寧願不要那些過眼的物事!”
“嗬嗬,不錯啊,咱老婆修為漸長,知道怎麽誇老公啦!”
~~~~~~~~~~~~~~~~~~~~~~~~~~~~~~~~~~~~~~~~~~~~~~~~~~~~~~~~~~~~~~~~~~~~~~~~~~~~~~~~~~~~~~~~~~~~~~~~~~~~~~~~~~~~~~~~~~~
說道高興處,一老一少相對大笑。
“唉!”王曾又低沉下來。
“相公怎麽啦?”
“老夫雖然重回中樞,心情卻高興不起來。”王曾搖頭歎息,梁豐忙問端的。
“嗬嗬,你看看,才回來兩日,賓客盈門,名刺都要堆成一座山了,還不是看老夫重新起複,又想倚靠這棵大樹乘涼?這世間趨炎附勢之徒,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偏偏朝廷還得依靠這幫子人做事,你說可不可惱?”王曾說道這裏,胡子上翹,又沒奈何的樣子。
梁豐點頭同意:“相公這話透徹,可見這聖賢書讀來讀去,也有不管用的時候。若靠人人自律而不去約束他,當然是無利不起早,專尋食處飛。”
王曾搖頭笑道:“玉田,你卻書生氣了。朝廷如何沒有製度約束他們?本朝曆來用人,都是將德字為先,又有連坐之製。新科進士若無朝臣保舉,斷無實授職官之理,抑且授官後若有貪賕、怠事、民變等,保薦之員也要一同受罰。老夫可就受過牽連啊!你也算是老夫保薦的,若你將來犯贓枉法。可又要把我拉下水一回哩!”他知道梁豐不會貪贓枉法。不過是辯論之餘。輕鬆一下,免得氣氛緊張。
“相公話雖有理,是學生膚淺了!”梁豐見他不認同自己的觀點,也不願多做辯解,實話實說,現在大宋的官場總體是比較清廉。這來源於兩個原因,第一是高薪,不用說了。整個中國曆史上都是大書特書的,在北宋當官,那叫一個美啊!連草稿紙錢公家都給,想想這福利。第二是從趙匡胤以來,幾代皇帝都還算勵精圖治,整個朝代處於上升期,雖然隱患多多,但畢竟還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不管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非常輝煌。這種大氣候下,當官的注重名聲就更多一些。因此貪弊之風不顯。故而王曾頗為自負。他的感歎,隻是這些人貪戀權勢而已。
這時代的人不可能有很多超前意識。也想不到那麽遠。所以就算梁豐知道也不好說出來。
“不過,老夫所擔憂的其實還不止於此。”王曾雖然不認同他關於廉政建設的觀點,但還是有別的擔心。
梁豐也不問了,傾聽就是。
“老夫這幾年主政河南,發現大宋現在土地兼並嚴重啊。那些豪門大戶,仗著士紳的身份,享著朝廷的特權,卻不思報效朝廷,為善鄉裏。每每於災荒時低價購進土地,然後又返租回去。使得那些中小戶的農家,常常變為佃農,無依無靠,此像著實堪憂;第二,我朝銅貴,那些有錢人囤積錢幣,致使市麵錢荒難覓,雖有金銀替代,然金銀更為稀少。如此一來,物價困頓。貴物越貴,賤物越賤,長此以往,怕是農工不穩,也要惹亂子的;其三,朝廷曆年征調廂軍,前幾年你做開封府功曹時候,咱們也乘機整治過一回。但現在又有些死灰複燃,越演愈烈的跡象起來。一年歲入便那麽多,怎地還有餘力負擔這些勞力?老夫所知,這幾年也就是緊巴巴地過著日子,可萬一有個大的災禍,那什麽錢來填補窟窿啊?”
王曾身為首相,當然要著眼全國大事來考慮。其實一個國家千頭萬緒,又豈止是這三件大事?梁豐低頭思索他話裏的含義,忽然明白過來,與其說這是王曾的憂慮,不如說是老頭想借助自己幫忙。自己現在還閑居在家,無論身份、地位、才智、經驗,都不足以證明自己的能力能把事辦好。一個宰相,無端端地拋出三個難題給一個低級小官,意義不言而喻。
隻有一種可能,他不確定官家究竟會怎麽樣施政,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試探道趙禎今後的走向。還有就是這三件事看起來屬於全國性問題,但背後的勢力卻十分明確:都是權貴,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內在勾結。
梁豐明白了,老頭剛才反駁自己的那一套官腔,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什麽叫做好製度?缺陷是明擺著的,隻因為現在風氣好,薪水高,不是特別貪心的話用不著冒那個險罷了。王相公雖然不認識幾百年後的德國馬大胡子,可是有個道理他也很明白,隻要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潤,就可以使人鋌而走險。
繞來繞去,還是抑兼並、裁廂軍、增貨幣三個重要大事。抑製兼並,背後站著的是大量的地主和勳貴階級,他們在朝廷裏有許多讀書人代言,在地方又是影響巨大的鄉紳勢力,要動這個,費勁之大,可想而知。
裁撤廂軍,那就是在摸全國各大軍區將領的大咪咪了。人家的事業編製人員是你輕易能動的?好啊,把廂軍裁了,水旱兩災、天崩地裂、物流運輸這些倒黴活路誰來做?把禁軍拉上來幹?行啊,操練不夠,上陣不給力你負責;開除事業人員,砸了太祖爺送的鐵飯碗,鬧出民變來你負責;這麽多軍需、錢糧,在部隊裏過過手就是油水,你把這油水擠幹了,丘八們鬧起餉來還是你負責!
最後的大頭痛是增貨幣,我靠,全國就這麽幾斤銅,幾座礦山,開采技術又低,上哪兒變錢出來?話說你橫豎不能拿刀挨家挨戶上那些有錢人家打劫吧?銅、銀一直都是宋朝的心頭之痛。據說後來的張俊因為錢多又怕人偷走,幹脆把家裏銀子都聚齊來,鑄造了一大批一千兩銀子一個的大銀球,號稱沒奈何。可見直到後期,這貨幣流通之事依然困擾著整個中國。
想到這裏,梁豐眼睛發光道:“相公的意思是?”他心裏一下子突突猛跳:難道這老頭子比自己還要激進,想大力改革了?
王曾果然豪氣頓生:“老夫之意,無非是要革除舊弊,一掃朝廷頹唐之氣,換大宋一個強大!”
“學生願為馬前卒,替相公奔走效力!”梁豐站起來深深施禮道。
“好,玉田果然不叫老夫失望!”王曾目光深情地看著梁豐說道。“既如此,我也不同你見外,隻這三件事,件件都需官家首肯方可實施。老夫擔心,官家一向純善不忍,若無個體己之人從旁建議,怕是會退縮不前。玉田,當今天下,隻怕隻有你能和官家說起這些道理。因此,就拜托你了!”
梁豐既不能推辭,也確實不願意推辭,改革這種事,早點總比晚點好,早一點叫改良,晚一點就成了他媽的革命。那個難度係數高簡直屁股都想的出來。他雖然明知道王曾後麵估計還有更大的動作,但既然老頭不計較個人得失,願意趟這個地雷陣,自己又何必瞻前顧後呢?
王曾欣賞梁豐的眼光和才能,梁豐佩服王曾的擔當和魄力。爺倆談得非常投機,很晚才回家。
回到家裏,孩子們都睡了。梁豐在小嫦屋裏歇息,小嫦顧不得天熱冒汗,給他整理涼席,打扇子,很快活地服侍夫君。天氣太熱,夫妻們也無可避諱,小嫦紗衣裏麵隻係著一件碧綠肚兜,這廝一上床就不老實,先是隔著衣服玩來玩去,後來索性伸手繞道小嫦脖頸幫她解了帶子。
“我靠,40啊!”小嫦本來本錢就厚,現在生了孩子,奶水充足,當然尺碼又大不少,惹來梁豐讚歎。
“什麽四十?”她捋了捋額頭一縷秀發,麵色羞紅問道,風情萬種。
“額,我說的是世世,咱們夫妻能有今日,老公我太幸福了,要是能生生世世都如此便好!”色鬼也有羞澀時。
“嗯,我也是這般想的!”說完輕輕伏下身子,靠在他的胸膛,甜蜜回憶起過去種種,真是恍如夢中一般。
“誒,你說,官家會不會如同咱們一般快活?”梁豐輕輕撫弄妻子,雙眼看著屋頂笑問道。
小嫦張大眼睛看他:“嗬嗬,你不回事羨慕官家吧?人家後宮佳麗三千,難道還會沒你快活?是不是又在外麵有了甚人,想尋個借口接進家來?我是沒什麽意見,你隻問問程程就行。”她倒真不吃醋,反正一個是放,一群是趕,這年月,就這老公的各種條件,說是家裏隻有兩個女人,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嗨,你想哪兒去了?你是不知道啊,官家其實沒咱們快活。”梁豐摟著小嫦肩膀,悄悄跟她說起趙禎的煩惱,說道興頭處,居然也忍不住有些惡趣味地笑了。
小嫦卻聽得惆悵:“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都說帝王家九五之尊兆民供奉,還真不知有這許多委屈。想來聖人也是夠苦,官家心不屬她,便是天天享盡人間富貴,又有什麽趣味?”她倒是同情起郭氏來。轉而又道:“我當初身在襄州,若隻圖著一個錢字,怕是也沒有今天。女人便是這樣,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嘍!若是一個女人,沒了男人疼愛,要是我便寧願不要那些過眼的物事!”
“嗬嗬,不錯啊,咱老婆修為漸長,知道怎麽誇老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