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年12月22日,周四,農曆冬至。
在東方華夏文明的曆法發展史中,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利用古老的方法測定出了這個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裏最早測定出的一個。
周秦之時,農曆冬月(十一月)被作為了一年的最後月份,所以冬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成為新年的開始。即便漢代之後農曆正月成為了新年的標誌,但冬至依然是華夏民俗之中的一個傳統節日,名為“冬節”或“亞歲”,象征一年結束前的最後一個重要節點。
這個農曆節日自唐宋盛行之後,漸漸與普通百姓的生活遠去,等到了明代,對底層民眾來說最多吃上一頓好吃的就是這個日子裏稍微有意義的事。也隻有士大夫讀書人,才會在皇帝“冬至郊天”禮法的影響下,延續這個已經嚴重精英化、官僚化的節日。
在這一天,達官貴人們會彼此“投刺”(遞送名帖),寫上幾段風雅詩文,以示交際友好。也有一堆文人才子,玩起“九九消寒圖”,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繁體,一天一筆,九九八十一天大功告成,春綠歸來。再或者白梅九枝,每枝九朵,一天畫一朵,也畫上個九九八十一天。
不過這些僅僅屬於華夏文化上流社會的習慣,以現代人看來,都真真是風雅得無比蛋疼,但華夏文化的精英意識就是如此。
政府辦公區。緊鄰著移民部,一間新的辦公室被裝修得倒中不洋的。西式油燈、西式門窗,中式書桌,中式書架。這是內閣新成立的、隸屬於移民部的臨時工作單位:華族移民事務管理司。
司長常昆此時一身端莊的華美漢式官袍坐在辦公桌後麵,麵前攤著宣紙,筆墨紙硯,一臉洋洋自得的微笑。
據說這是楊雯雯參考好幾個朝代的風格設計出的現代版官製漢服。如今穿在常昆身上,居然還真有點派頭。不過好玩的是,常昆並沒有戴上那遮掩一頭短發的網巾布冠。讓最初設計者的人性化好心腸落了空。
常昆已經敏銳地體會到了什麽叫“緊跟形勢”、“先人一步”的訣竅,當初第一次見到嚴曉鬆的時候就起了好效果。這些個華美國的內閣部堂高官可不是人人都短發嗎?即便為了照顧大明移民有這一身漢家衣冠,但自己若要往上爬。自然需要勇敢地“入鄉隨俗”。
麵前的辦公室裏,還站著四個麵帶獻媚笑容的男子,有老有少,都是中土移民中讀過蒙學能勉強識字的人。他們被常昆選出來擔當了華族移民事務管理司的司員,級別都是最低的五級助理,按大明的老話來說,就是刀筆小吏。
可憐這四千來號移民,所有能識字斷文的人加起來還不到二十個!常昆這個老童生,目前已經是最高文憑的存在了。
覺得自己的感覺已經醞釀地差不多了,常昆輕輕咳嗽了兩聲。房間裏的四個下屬趕緊人人屏住呼吸,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
“各位同僚,日前國朝總統陳老特定召見本官,對華族中土移民的安居置業頗為關心,殷切之情可繞梁三日不散。如此大恩厚德,實在是我等西渡之人一生之大幸!”常昆東施效顰般雙手抱拳朝北一恭,麵帶鄭重,官威做了個十足,“內閣首輔總理齊閣老、最高法官鍾閣老,各部堂官長。也多次親詢,大家應該知道我華美國朝對西渡同胞的重視!”
“司台大人國眷正隆,可喜可賀啊!國朝政法如何,我等自然一字不落教之於民,絕不懈怠!”四個半文盲趕緊齊齊拍馬屁,聽得常昆搖頭晃腦。
“我國朝源自大宋之後華夏正朔,既效仿周之共和,自然是以民為本,非賢良者不可上位。上古聖君軒轅方可為萬世至尊,此外人間種種虛君偽帝,在我華美國朝皆有違聖道,各位切記!”
常昆琢磨著自己這些天來受到的各種教育,利用自己有限的書文典故見識,算是勉強畫了個圓。即便自己都是一腦子還沒有清澈的漿糊,但至少表麵上,自己必須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賢才智臣風範。
“司台大人,下官所見,我國朝土番西夷甚多,若與西渡之民有所衝突,下官應該如何處置?”一個年輕的文員低著頭說著。
“入中國則中國之,入狄夷則狄夷之!國朝恩威四海西洋,土番西夷皆歸化為民,若有事端,朝廷有司自有法治度量,你我隻管份內之事,休得搬弄是非!”常昆臉色一沉,語氣有點冷,但其實直接打了個太極拳。
“司台大人所言甚是,下官謹記!”聽訓的四人趕緊撩起衣擺,膝蓋一彎,居然齊齊跪在了地上行禮。
“哎,國朝官法親民,那東明陋習不可沿用啊!外交部長蘇大人有句話說得好,我國朝之人皆華夏炎黃貴胄之後,身子骨金貴,跪天跪地跪父母,唯獨不跪上不跪官!別亂了國朝禮法讓人恥笑!”常昆趕緊站起來,一臉的恨鐵不成鋼。
“是是是,下官失禮了!”四個半文盲嚇得趕緊又直起身子作揖。
“嗯,今日冬節,移民部有定法,諸位須多多走動街坊,傾聽民意,民有所求必記於心,此乃大事。”說著,常昆端起了茶杯,用茶蓋輕輕撥拉著茶水表麵。
“下官這就去辦!”看來要趕人出門了,彼此看看,四個人滿臉堆笑退出了辦公室。
哎,這當華美國的官也不容易啊,看看,每天都要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操心!常昆喝下一口茶,舒坦地靠在椅子上。腦子想著自己是否還遺漏了什麽。
“常司長,請簽收一下!”
突然門又開了,一位身穿維多利亞風格禮裙的歐裔女文員,帶著不標準的漢語走了進來,手裏捧著一個大冊子。後麵還跟了位身穿宮裙漢服的歐裔少女,正推著一個小車,車裏放著許多布袋子。
“這是冬季政府公務員行政補貼。還有您兩個月欠發的工資,您簽收一下。”當頭的歐裔女文員笑嘻嘻地把大冊子放在了常昆的書桌上。
“十一月工資、十二月工資、年終雙薪、冬季保暖費、元旦過節費、子女補貼……”常昆看過那一行行半熟悉半陌生,又並非草書的端正簡形字。到了統計欄裏,一串奇怪的符號沒看懂。
“嗬嗬,一共是265美元。您清點一下。”正在常昆帶著疑惑用毛筆蠅頭小楷,在最後的空白欄裏簽下自己姓名的時候,另一個女文員也從車裏挑出了貼著常昆名字的布袋放到了桌上。
啊!二百六十五美元?!如此算來,豈不是近一百八十兩銀子了!常昆毛筆一抖,差點把墨汁滴在文冊上。
覺得自己似乎失態了,常昆趕緊推過文冊,站起來笑嘻嘻地雙手做禮:“有勞二位小娘子。”
兩位歐裔文員各自掩著笑出了門,常昆趕緊打開布袋,一枚一枚數著。摸過那精致細膩的銀幣,常昆心尖都在發顫。
這到華美才不到兩個月啊。薪俸就如此之高!想那大明一個七品知縣,每月俸祿也不過區區七兩,即便吃拿卡要也未必能一年能撈上這麽多。
如此殷實的收入,讓常昆興奮地坐立不安,腦子開始想是否再讓妻妾給自己生幾個兒子出來。
傍晚了。曼城市長島新區的南商業街上,今天的人流明顯多了起來。不光是移民人口激增帶來的效應,因為今天是東方冬節,初步安定開始生活工作的華族移民開始考慮在今天下班後購買上一批食材回家。
臨近南商業街西側,是今年下半年才開發出來一片新社區,所有的房屋都是中西合璧的統一簡練風格。水泥預製板與石磚為主的、混木結構獨棟單層多室戶公寓。外帶草坪綠化圍欄區和一個小後院雜物倉儲區,放在後世,也是占地麵積近300平的小別墅級住宅了。
壁爐裏燒著木炭柴火,客廳裏暖融融的,地麵上鋪著一層廉價的灰色地毯。四周牆壁僅僅用白灰抹平,並不帶其他裝飾,簡單的客廳家具也就那麽幾套。
房間裏溫度不低,湯恩已經換掉了棉袍,如今正靜靜地坐在客廳長椅的棉墊上,抽著旱煙,笑嗬嗬地看著在地毯玩耍的兩個孫子孫女。
湯恩,字尚伯,今年四十五歲,早年喪妻。瘦瘦的山羊胡和皺巴巴的麵部皮膚,看起來卻如五六十歲的老人一般。
湯恩是河南開封人,因為饑荒和兒子家人一路逃難到了山東,又被山東本地的難民裹挾南下,一直到海州才被一夥海商給弄到了這裏。
湯恩是個老實巴交的匠戶,說起來,他還曾參與過開封府周王宮室的修繕,能識文辨字,通讀曆代營造技法。甚至家裏傳下的說法,其祖上還是京師紫禁城營造匠頭蔡信的徒弟!
所以湯恩在移民安置那天,應選了東方建設公司的建築工崗位。他的資曆讓東方建設公司的管理層很是驚訝,於是將其定為了中級技工的級別,一個月的薪水也比其他匠戶高了不少,達到了30美元。
自己的兒子手藝也不錯,因為年輕能長期在外,被國營建築工程集團給選中,如今正遠在北方的西點鎮工地。
雖然自認為精通營造,但第一次進入工地的時候,湯恩還是被嚇壞了。他眼睜睜地看著一台碩大的高架20馬力蒸汽動力打樁機發出震人心魄的轟擊聲,連半柱香的時間都不到,就把一根處理後的原木樁打進了地裏!
然後各種形狀的水泥預製件和水泥、磚石、鐵筋、木板,迅速被其他建築工人分門別類用水泥、大釘組合起來,幾乎一天時間,一座和自家差不多的房屋就有了幾成輪廓。
此外,光是那種畫在圖紙上的建築平麵圖和工程透視圖。就讓湯恩沉思揣摩了很久,再看到碼頭上那種不需要風帆就能自行航行的內河蒸汽船,湯恩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對於這個傳聞是大宋遺民所建的華美國所具有的高超格物技學,湯恩是暗暗驚歎。
已經來到這裏快兩個月了,當初抽簽的結果,自己一家子被安排到了附近一片社區。社區裏過半都是番夷,而那些同樣抽簽安排過來的同胞移民。也全是大明各地的散戶,人生地不熟的湯恩一家除了平時去商業街買菜,基本不外出。即便必須出門采買家用,也是勉強和四周的華族鄰居打著幹澀的招呼。
“爺爺!要糖!”小孫子和小孫女打斷了湯恩的思索,紛紛膩在了他的膝蓋上。
“好。好!給小寶和二妞吃糖!”湯恩樂嗬嗬地從一邊的桌上取來一個木盒,掏出小塊冰糖塞進了兩個孫輩的嘴裏。
桌上放著他下班後從商業街買來的大堆東西,與其說是自己這輩子想通了開始大手筆消費,不如說是今天不得不如此。
今天是冬至,東家說是發5美元賞錢,結果喜滋滋地排隊下來,手裏多了一遝的紙票,上麵印著“代金券”,票麵值從1美分到10美分不等。說是冬至過節賞錢,湯恩就琢磨著這不是從前的大明寶鈔嗎?
但隨後湯恩被告知。這種節日代金券不能換錢,可以在商業街各個商鋪裏買東西,和銀錢價值一模一樣,但有時間限製,到了臘月初一就過期作廢!
好家夥。這不是逼著大家夥趕緊花出去嗎?算起來,在大明這可是三兩多銀子啊!
沒辦法,又不能作廢,湯恩這才急匆匆地直奔商業街,盯著些著合適的店鋪就鑽進去。還真別說,那些個番夷店家見了這種紙票還真認!
根據中華美利堅共和國《國民法》與《企業法》規定。隻有擁有正式定居權的國民才有資格申請開辦私營個體商鋪,所以整個商業街目前能夠看到的私營商鋪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都屬於國營進出口集團下屬的商店。
以前也沒真正過過啥冬至節,頂多吃頓好的應應景,如今一大筆過期作廢的“賞錢”發下來,不花掉就太可惜了。嗯,今天就換換口味,吃頓鮮肉餃子吧,再買上些布料,好讓兒媳給孫子孫女都做上一套過冬新衣。
說起衣服,這裏的商店裏賣得可不便宜,一件最便宜的成人棉袍都要至少2美元!還不如買上布料讓自家兒媳去做。可是一進商店,布料也不便宜,幾乎比大明貴了三倍,半匹棉布也要2美元!
一家老小五個人,兒媳也在楊雯雯生活藝術公司裏做製衣女工,一對孫子孫女也才幾歲,一家的月收入加起來接近60美元,相當於以前在大明的40兩銀子!應該來說生活可以過得非常滋潤,但勤儉慣了的湯恩依然希望能買到便宜的食材。
肉鋪裏,那個番商賣的肉很新鮮,看起來跟牛肉一樣,據說是海裏的大鯨。價錢便宜得緊,一公斤下去也不過6美分。豬肉和牛肉就貴了點,但也不會超過10美分一公斤。
倒是糧店裏的穀物米麵就貴得讓人受不了,一公斤白麵居然要45美分,大米就更貴了,一公斤居然60美分!想便宜也行,可以選那種土豆或玉米,10美分能買上好幾公斤。
之前近兩個月,魚和肉倒是頓頓都有,除了換胃口吃了幾次大米和白麵,基本上湯恩一家平時都買玉米或土豆,就連新鮮蔬菜瓜果都不敢多買,據說冬季裏的蔬果要麽是暖棚裏種的,要麽就從外洋運來,價格比肉貴多了。
都這麽貴,也沒辦法,隻能放下心思繼續采購,給孫子孫女買了些蜂蜜冰糖和小糕點,花了10美分;土豆加玉米買了十幾公斤,用掉40美分;看看那種雪白的蠟燭個挺大的,一根至少要用兩天,才賣1美分一根;一種香腸看起來挺有味道的,3美分一根;火柴是個好東西啊,省著點用,一盒能頂上大半個月,3美分看起來還行;這兒精鹽是不是算錯了,怎麽一公斤才5美分……
最後,5美元的冬至賞錢終於全花出去了。買到了一大堆的東西,光食材就有全家七八天敞開吃的量。如此多的東西讓湯恩差點沒半道上閃了腰。
“哎,這華美國看似世外桃源,可什麽都貴,也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啊……”
坐在客廳裏,回想著當時討價還價時的艱難,湯恩無可奈何地說著習慣的口頭禪。
再回頭看看身邊桌上一大堆各種商品。隻是一瞬間,又覺得自己是不是搞錯了。這麽個物價嚇人的地方,怎麽感覺對自己的生活沒造成什麽太大的影響呢?
更重要的是。這些日子以來,自己家吃的也不差啊,而且這些東西裏許多都可以用上很久了。之前家裏每人一份的20美元安家費到現在還沒怎麽用呢!
“公公,我回來了。”
“娘!娘!”
房門開了,下班歸來的兒媳帶著一臉欣喜,手裏拎著雞、魚還有好多其他東西,從分量來看,不會比湯恩自己帶回來的少多少。
“小鳳,你這是……”
傻傻地看著兒媳帶回來的大堆食材和家用品,甚至中間還有他都沒舍得買的一些昂貴的蔬果和白麵,湯恩已經放到嘴邊的旱煙嘴半天沒抽上。
“啊!公公你也……今天東家發了5美元代金券,過幾天不花掉就作廢了。所以我就……”
以為自己做錯事的兒媳低下了頭,緊張地摟著一對兒女。
“沒,沒!這兒天寒地凍的,肉什麽的不怕壞,回頭用鹽抹上!”
湯恩趕緊在一邊的煙缸裏敲掉煙頭。走上去幫著收拾這一大堆東西。
正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合上的房門外,突然出現了一位身穿官製漢裝的中年男子,這不是一路上那位不斷鼓勵大家的遷民安撫使常大人嗎?
“老伯可好啊?本官現在已任華族移民事務管理司之職,今天體察民情,不必害怕。這冬節可給家裏采買了好東西?”
常昆閑著沒事也在附近溜達。一路親民問候,結果一路遇見的華裔移民都唯唯諾諾躲之不及。想想那些什麽警察可都是臨門辦差的,自己何不也臨門親民一把?
“啊喲!草民參見大人!”湯恩一愣,趕緊打算下跪,可是左手提著麵粉袋,右手抓著一串肉,腰間一捆蔬菜,肩上還掛著布匹,急得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一邊的兒媳速度就快了,直接丟開了手裏的雞,摟著兩個孩子就跪在了地上。
“哎呀,不跪不跪!國朝法度,隻跪天地父母,你這樣可要害了本官啊!當初告示上可是千叮呤萬囑咐的,老伯要記住啦!”
常昆也趕緊扶住了湯恩一家,一邊回頭朝街道上看看,正好看到兩個警察從街對麵走過,於是趕緊提高了音量,“百姓的冬節要過好,朝廷才安心,老伯,可有什麽不順心的地方?”
“沒沒!啥都好,啥都好!”湯恩緊張地低著頭,感覺全身都不自在。
“嗯,那就放心了。看到那街口的信箱了嗎?有啥不如意的想法,大可書信與我,朝廷的心可向著大家呢!”
常昆哈哈大笑一聲,邁著方步走遠了。
“好險啊……”湯恩用胳膊抹了下額頭,才發覺自己在這個大冷天都嚇了出汗。
似乎常昆這個顯眼的官員來到社區驚動了不少下班歸家的華裔移民,居然遠遠地站了不少人在觀望,也投過來緊張的目光,讓湯恩更覺得自己今天運氣不太好。
這大宋遺民的海外之國到底和大明不一樣啊,看來以後要多多小心留意。湯恩不斷提醒自己。
收拾了一刻鍾,好歹大部分東西才歸了位,瞧瞧還有不少東西實在多了點。看這次弄的,幾乎一個月都不用上街買東西了!
“小鳳,大強還在外做工,家裏人少,你去隔壁街口那家,把蔡三娘叫來,孤兒寡母的怪可憐,平時還幫著街坊帶孩子,大家夥能外出做工,可不全靠人家了?今天就在家一起過個冬節,回頭再撿些多餘的食材和用物給送過去!”
想到不遠也住著一家搬來不過月餘的大明河南同鄉,而且還是孤身一人帶著兩個小孩子的年輕寡婦,湯恩就想到了既能增進鄉鄰感情,又能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
“好的,公公,我這就去請蔡嫂!”
想到自己每天在上班時,隻需要把孩子送到街區幼兒園,就能照顧一整天,湯家兒媳就萬般放心,而那個蔡三娘,就在街區幼兒園做工。
華燈初上,一天辛勞後歸家的人們終於在自己家裏又迎來了一個溫馨的夜晚。
近兩個月來,妻妾們把家裏布置得越來越順眼,雖然沒了瓷器字畫書稿,但常昆依然感覺很滿足。
琉璃窗上掛著精美的窗簾,地麵是深色的地毯,牆上鑲著琉璃燭台,還有一幅自己親自畫的《冬梅迎春圖》,壁爐裏燒著炭火,購自華美木業的家具中西合璧,頗有一番情調,窗外的街口居然還能聽到幾聲爆竹聲。捧著茶水常昆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老爺爺那一代的無憂生活。
“老爺啊,今天妹妹們在家門口收到那個什麽移民部的書信,您看看……”家庭經濟大為改觀後,正妻如今也是一身漂亮的貴婦裝,手裏正捏著一封信。
拆開一看,信紙下方果然蓋著中華美利堅共和國移民部的紅章。正文內容其實已經早就知道了,凡居住滿兩個月的大明西渡移民,都從臨時居住權調升為正式居住權。如今常昆一家已經成為了正式居住權國民,類似某些社會福利可以享受到。
比如臨時居住權,各地做工都是“做六休一”,而一旦成為正式居住權國民,就是“做五休二”的雙休待遇,還有資格享受工傷保險。
再比如,正式居住權的在家年幼子女,平日裏可以送入官辦幼兒園,享受免費照顧。
又比如,正式居住權國民,在國立醫院看病吃藥,可減免部分診療費……
繼續翻開信的第二頁,要求所有有子女的家庭,必須按規定讓6歲以上、16歲以下的子女進入國家指定學校就學,學製年數不等,否則就是觸犯法律!
第一頁純粹就是好處一大堆,這第二頁就讓人有點困惑。雖說大明官宦家女子也多善琴棋書畫,但也是家學私授。怎麽能讓幾個女兒不受家教,反而拋頭露麵入公學?!
想到自己七個女兒裏,最大的女兒還要再過一年才滿十六,嚴格來說,現在都屬於可以找個婆家的年紀,但從今年開始,她們中間的五個卻全要進朝廷公學。
仔細想了下,常昆微微點頭:“也好,朝廷大興公學,開民智,授才技,國之興旺無外乎如此,身為朝廷命官,常昆自然要以身作則!”
今後可要多多注意,據說國會和內閣之中,多有青年才俊在公學兼職任教,幾個女兒在公學讀書,正好加深來往啊!常家女子家教也馬馬虎虎吧,也稱得上溫婉淑德,若是將來能嫁入那些門第,以為奧援,常家何愁不興旺?
已經初步鎖定了幾個未來女婿人選的常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在東方華夏文明的曆法發展史中,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利用古老的方法測定出了這個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裏最早測定出的一個。
周秦之時,農曆冬月(十一月)被作為了一年的最後月份,所以冬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成為新年的開始。即便漢代之後農曆正月成為了新年的標誌,但冬至依然是華夏民俗之中的一個傳統節日,名為“冬節”或“亞歲”,象征一年結束前的最後一個重要節點。
這個農曆節日自唐宋盛行之後,漸漸與普通百姓的生活遠去,等到了明代,對底層民眾來說最多吃上一頓好吃的就是這個日子裏稍微有意義的事。也隻有士大夫讀書人,才會在皇帝“冬至郊天”禮法的影響下,延續這個已經嚴重精英化、官僚化的節日。
在這一天,達官貴人們會彼此“投刺”(遞送名帖),寫上幾段風雅詩文,以示交際友好。也有一堆文人才子,玩起“九九消寒圖”,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繁體,一天一筆,九九八十一天大功告成,春綠歸來。再或者白梅九枝,每枝九朵,一天畫一朵,也畫上個九九八十一天。
不過這些僅僅屬於華夏文化上流社會的習慣,以現代人看來,都真真是風雅得無比蛋疼,但華夏文化的精英意識就是如此。
政府辦公區。緊鄰著移民部,一間新的辦公室被裝修得倒中不洋的。西式油燈、西式門窗,中式書桌,中式書架。這是內閣新成立的、隸屬於移民部的臨時工作單位:華族移民事務管理司。
司長常昆此時一身端莊的華美漢式官袍坐在辦公桌後麵,麵前攤著宣紙,筆墨紙硯,一臉洋洋自得的微笑。
據說這是楊雯雯參考好幾個朝代的風格設計出的現代版官製漢服。如今穿在常昆身上,居然還真有點派頭。不過好玩的是,常昆並沒有戴上那遮掩一頭短發的網巾布冠。讓最初設計者的人性化好心腸落了空。
常昆已經敏銳地體會到了什麽叫“緊跟形勢”、“先人一步”的訣竅,當初第一次見到嚴曉鬆的時候就起了好效果。這些個華美國的內閣部堂高官可不是人人都短發嗎?即便為了照顧大明移民有這一身漢家衣冠,但自己若要往上爬。自然需要勇敢地“入鄉隨俗”。
麵前的辦公室裏,還站著四個麵帶獻媚笑容的男子,有老有少,都是中土移民中讀過蒙學能勉強識字的人。他們被常昆選出來擔當了華族移民事務管理司的司員,級別都是最低的五級助理,按大明的老話來說,就是刀筆小吏。
可憐這四千來號移民,所有能識字斷文的人加起來還不到二十個!常昆這個老童生,目前已經是最高文憑的存在了。
覺得自己的感覺已經醞釀地差不多了,常昆輕輕咳嗽了兩聲。房間裏的四個下屬趕緊人人屏住呼吸,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
“各位同僚,日前國朝總統陳老特定召見本官,對華族中土移民的安居置業頗為關心,殷切之情可繞梁三日不散。如此大恩厚德,實在是我等西渡之人一生之大幸!”常昆東施效顰般雙手抱拳朝北一恭,麵帶鄭重,官威做了個十足,“內閣首輔總理齊閣老、最高法官鍾閣老,各部堂官長。也多次親詢,大家應該知道我華美國朝對西渡同胞的重視!”
“司台大人國眷正隆,可喜可賀啊!國朝政法如何,我等自然一字不落教之於民,絕不懈怠!”四個半文盲趕緊齊齊拍馬屁,聽得常昆搖頭晃腦。
“我國朝源自大宋之後華夏正朔,既效仿周之共和,自然是以民為本,非賢良者不可上位。上古聖君軒轅方可為萬世至尊,此外人間種種虛君偽帝,在我華美國朝皆有違聖道,各位切記!”
常昆琢磨著自己這些天來受到的各種教育,利用自己有限的書文典故見識,算是勉強畫了個圓。即便自己都是一腦子還沒有清澈的漿糊,但至少表麵上,自己必須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賢才智臣風範。
“司台大人,下官所見,我國朝土番西夷甚多,若與西渡之民有所衝突,下官應該如何處置?”一個年輕的文員低著頭說著。
“入中國則中國之,入狄夷則狄夷之!國朝恩威四海西洋,土番西夷皆歸化為民,若有事端,朝廷有司自有法治度量,你我隻管份內之事,休得搬弄是非!”常昆臉色一沉,語氣有點冷,但其實直接打了個太極拳。
“司台大人所言甚是,下官謹記!”聽訓的四人趕緊撩起衣擺,膝蓋一彎,居然齊齊跪在了地上行禮。
“哎,國朝官法親民,那東明陋習不可沿用啊!外交部長蘇大人有句話說得好,我國朝之人皆華夏炎黃貴胄之後,身子骨金貴,跪天跪地跪父母,唯獨不跪上不跪官!別亂了國朝禮法讓人恥笑!”常昆趕緊站起來,一臉的恨鐵不成鋼。
“是是是,下官失禮了!”四個半文盲嚇得趕緊又直起身子作揖。
“嗯,今日冬節,移民部有定法,諸位須多多走動街坊,傾聽民意,民有所求必記於心,此乃大事。”說著,常昆端起了茶杯,用茶蓋輕輕撥拉著茶水表麵。
“下官這就去辦!”看來要趕人出門了,彼此看看,四個人滿臉堆笑退出了辦公室。
哎,這當華美國的官也不容易啊,看看,每天都要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操心!常昆喝下一口茶,舒坦地靠在椅子上。腦子想著自己是否還遺漏了什麽。
“常司長,請簽收一下!”
突然門又開了,一位身穿維多利亞風格禮裙的歐裔女文員,帶著不標準的漢語走了進來,手裏捧著一個大冊子。後麵還跟了位身穿宮裙漢服的歐裔少女,正推著一個小車,車裏放著許多布袋子。
“這是冬季政府公務員行政補貼。還有您兩個月欠發的工資,您簽收一下。”當頭的歐裔女文員笑嘻嘻地把大冊子放在了常昆的書桌上。
“十一月工資、十二月工資、年終雙薪、冬季保暖費、元旦過節費、子女補貼……”常昆看過那一行行半熟悉半陌生,又並非草書的端正簡形字。到了統計欄裏,一串奇怪的符號沒看懂。
“嗬嗬,一共是265美元。您清點一下。”正在常昆帶著疑惑用毛筆蠅頭小楷,在最後的空白欄裏簽下自己姓名的時候,另一個女文員也從車裏挑出了貼著常昆名字的布袋放到了桌上。
啊!二百六十五美元?!如此算來,豈不是近一百八十兩銀子了!常昆毛筆一抖,差點把墨汁滴在文冊上。
覺得自己似乎失態了,常昆趕緊推過文冊,站起來笑嘻嘻地雙手做禮:“有勞二位小娘子。”
兩位歐裔文員各自掩著笑出了門,常昆趕緊打開布袋,一枚一枚數著。摸過那精致細膩的銀幣,常昆心尖都在發顫。
這到華美才不到兩個月啊。薪俸就如此之高!想那大明一個七品知縣,每月俸祿也不過區區七兩,即便吃拿卡要也未必能一年能撈上這麽多。
如此殷實的收入,讓常昆興奮地坐立不安,腦子開始想是否再讓妻妾給自己生幾個兒子出來。
傍晚了。曼城市長島新區的南商業街上,今天的人流明顯多了起來。不光是移民人口激增帶來的效應,因為今天是東方冬節,初步安定開始生活工作的華族移民開始考慮在今天下班後購買上一批食材回家。
臨近南商業街西側,是今年下半年才開發出來一片新社區,所有的房屋都是中西合璧的統一簡練風格。水泥預製板與石磚為主的、混木結構獨棟單層多室戶公寓。外帶草坪綠化圍欄區和一個小後院雜物倉儲區,放在後世,也是占地麵積近300平的小別墅級住宅了。
壁爐裏燒著木炭柴火,客廳裏暖融融的,地麵上鋪著一層廉價的灰色地毯。四周牆壁僅僅用白灰抹平,並不帶其他裝飾,簡單的客廳家具也就那麽幾套。
房間裏溫度不低,湯恩已經換掉了棉袍,如今正靜靜地坐在客廳長椅的棉墊上,抽著旱煙,笑嗬嗬地看著在地毯玩耍的兩個孫子孫女。
湯恩,字尚伯,今年四十五歲,早年喪妻。瘦瘦的山羊胡和皺巴巴的麵部皮膚,看起來卻如五六十歲的老人一般。
湯恩是河南開封人,因為饑荒和兒子家人一路逃難到了山東,又被山東本地的難民裹挾南下,一直到海州才被一夥海商給弄到了這裏。
湯恩是個老實巴交的匠戶,說起來,他還曾參與過開封府周王宮室的修繕,能識文辨字,通讀曆代營造技法。甚至家裏傳下的說法,其祖上還是京師紫禁城營造匠頭蔡信的徒弟!
所以湯恩在移民安置那天,應選了東方建設公司的建築工崗位。他的資曆讓東方建設公司的管理層很是驚訝,於是將其定為了中級技工的級別,一個月的薪水也比其他匠戶高了不少,達到了30美元。
自己的兒子手藝也不錯,因為年輕能長期在外,被國營建築工程集團給選中,如今正遠在北方的西點鎮工地。
雖然自認為精通營造,但第一次進入工地的時候,湯恩還是被嚇壞了。他眼睜睜地看著一台碩大的高架20馬力蒸汽動力打樁機發出震人心魄的轟擊聲,連半柱香的時間都不到,就把一根處理後的原木樁打進了地裏!
然後各種形狀的水泥預製件和水泥、磚石、鐵筋、木板,迅速被其他建築工人分門別類用水泥、大釘組合起來,幾乎一天時間,一座和自家差不多的房屋就有了幾成輪廓。
此外,光是那種畫在圖紙上的建築平麵圖和工程透視圖。就讓湯恩沉思揣摩了很久,再看到碼頭上那種不需要風帆就能自行航行的內河蒸汽船,湯恩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對於這個傳聞是大宋遺民所建的華美國所具有的高超格物技學,湯恩是暗暗驚歎。
已經來到這裏快兩個月了,當初抽簽的結果,自己一家子被安排到了附近一片社區。社區裏過半都是番夷,而那些同樣抽簽安排過來的同胞移民。也全是大明各地的散戶,人生地不熟的湯恩一家除了平時去商業街買菜,基本不外出。即便必須出門采買家用,也是勉強和四周的華族鄰居打著幹澀的招呼。
“爺爺!要糖!”小孫子和小孫女打斷了湯恩的思索,紛紛膩在了他的膝蓋上。
“好。好!給小寶和二妞吃糖!”湯恩樂嗬嗬地從一邊的桌上取來一個木盒,掏出小塊冰糖塞進了兩個孫輩的嘴裏。
桌上放著他下班後從商業街買來的大堆東西,與其說是自己這輩子想通了開始大手筆消費,不如說是今天不得不如此。
今天是冬至,東家說是發5美元賞錢,結果喜滋滋地排隊下來,手裏多了一遝的紙票,上麵印著“代金券”,票麵值從1美分到10美分不等。說是冬至過節賞錢,湯恩就琢磨著這不是從前的大明寶鈔嗎?
但隨後湯恩被告知。這種節日代金券不能換錢,可以在商業街各個商鋪裏買東西,和銀錢價值一模一樣,但有時間限製,到了臘月初一就過期作廢!
好家夥。這不是逼著大家夥趕緊花出去嗎?算起來,在大明這可是三兩多銀子啊!
沒辦法,又不能作廢,湯恩這才急匆匆地直奔商業街,盯著些著合適的店鋪就鑽進去。還真別說,那些個番夷店家見了這種紙票還真認!
根據中華美利堅共和國《國民法》與《企業法》規定。隻有擁有正式定居權的國民才有資格申請開辦私營個體商鋪,所以整個商業街目前能夠看到的私營商鋪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都屬於國營進出口集團下屬的商店。
以前也沒真正過過啥冬至節,頂多吃頓好的應應景,如今一大筆過期作廢的“賞錢”發下來,不花掉就太可惜了。嗯,今天就換換口味,吃頓鮮肉餃子吧,再買上些布料,好讓兒媳給孫子孫女都做上一套過冬新衣。
說起衣服,這裏的商店裏賣得可不便宜,一件最便宜的成人棉袍都要至少2美元!還不如買上布料讓自家兒媳去做。可是一進商店,布料也不便宜,幾乎比大明貴了三倍,半匹棉布也要2美元!
一家老小五個人,兒媳也在楊雯雯生活藝術公司裏做製衣女工,一對孫子孫女也才幾歲,一家的月收入加起來接近60美元,相當於以前在大明的40兩銀子!應該來說生活可以過得非常滋潤,但勤儉慣了的湯恩依然希望能買到便宜的食材。
肉鋪裏,那個番商賣的肉很新鮮,看起來跟牛肉一樣,據說是海裏的大鯨。價錢便宜得緊,一公斤下去也不過6美分。豬肉和牛肉就貴了點,但也不會超過10美分一公斤。
倒是糧店裏的穀物米麵就貴得讓人受不了,一公斤白麵居然要45美分,大米就更貴了,一公斤居然60美分!想便宜也行,可以選那種土豆或玉米,10美分能買上好幾公斤。
之前近兩個月,魚和肉倒是頓頓都有,除了換胃口吃了幾次大米和白麵,基本上湯恩一家平時都買玉米或土豆,就連新鮮蔬菜瓜果都不敢多買,據說冬季裏的蔬果要麽是暖棚裏種的,要麽就從外洋運來,價格比肉貴多了。
都這麽貴,也沒辦法,隻能放下心思繼續采購,給孫子孫女買了些蜂蜜冰糖和小糕點,花了10美分;土豆加玉米買了十幾公斤,用掉40美分;看看那種雪白的蠟燭個挺大的,一根至少要用兩天,才賣1美分一根;一種香腸看起來挺有味道的,3美分一根;火柴是個好東西啊,省著點用,一盒能頂上大半個月,3美分看起來還行;這兒精鹽是不是算錯了,怎麽一公斤才5美分……
最後,5美元的冬至賞錢終於全花出去了。買到了一大堆的東西,光食材就有全家七八天敞開吃的量。如此多的東西讓湯恩差點沒半道上閃了腰。
“哎,這華美國看似世外桃源,可什麽都貴,也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啊……”
坐在客廳裏,回想著當時討價還價時的艱難,湯恩無可奈何地說著習慣的口頭禪。
再回頭看看身邊桌上一大堆各種商品。隻是一瞬間,又覺得自己是不是搞錯了。這麽個物價嚇人的地方,怎麽感覺對自己的生活沒造成什麽太大的影響呢?
更重要的是。這些日子以來,自己家吃的也不差啊,而且這些東西裏許多都可以用上很久了。之前家裏每人一份的20美元安家費到現在還沒怎麽用呢!
“公公,我回來了。”
“娘!娘!”
房門開了,下班歸來的兒媳帶著一臉欣喜,手裏拎著雞、魚還有好多其他東西,從分量來看,不會比湯恩自己帶回來的少多少。
“小鳳,你這是……”
傻傻地看著兒媳帶回來的大堆食材和家用品,甚至中間還有他都沒舍得買的一些昂貴的蔬果和白麵,湯恩已經放到嘴邊的旱煙嘴半天沒抽上。
“啊!公公你也……今天東家發了5美元代金券,過幾天不花掉就作廢了。所以我就……”
以為自己做錯事的兒媳低下了頭,緊張地摟著一對兒女。
“沒,沒!這兒天寒地凍的,肉什麽的不怕壞,回頭用鹽抹上!”
湯恩趕緊在一邊的煙缸裏敲掉煙頭。走上去幫著收拾這一大堆東西。
正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合上的房門外,突然出現了一位身穿官製漢裝的中年男子,這不是一路上那位不斷鼓勵大家的遷民安撫使常大人嗎?
“老伯可好啊?本官現在已任華族移民事務管理司之職,今天體察民情,不必害怕。這冬節可給家裏采買了好東西?”
常昆閑著沒事也在附近溜達。一路親民問候,結果一路遇見的華裔移民都唯唯諾諾躲之不及。想想那些什麽警察可都是臨門辦差的,自己何不也臨門親民一把?
“啊喲!草民參見大人!”湯恩一愣,趕緊打算下跪,可是左手提著麵粉袋,右手抓著一串肉,腰間一捆蔬菜,肩上還掛著布匹,急得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一邊的兒媳速度就快了,直接丟開了手裏的雞,摟著兩個孩子就跪在了地上。
“哎呀,不跪不跪!國朝法度,隻跪天地父母,你這樣可要害了本官啊!當初告示上可是千叮呤萬囑咐的,老伯要記住啦!”
常昆也趕緊扶住了湯恩一家,一邊回頭朝街道上看看,正好看到兩個警察從街對麵走過,於是趕緊提高了音量,“百姓的冬節要過好,朝廷才安心,老伯,可有什麽不順心的地方?”
“沒沒!啥都好,啥都好!”湯恩緊張地低著頭,感覺全身都不自在。
“嗯,那就放心了。看到那街口的信箱了嗎?有啥不如意的想法,大可書信與我,朝廷的心可向著大家呢!”
常昆哈哈大笑一聲,邁著方步走遠了。
“好險啊……”湯恩用胳膊抹了下額頭,才發覺自己在這個大冷天都嚇了出汗。
似乎常昆這個顯眼的官員來到社區驚動了不少下班歸家的華裔移民,居然遠遠地站了不少人在觀望,也投過來緊張的目光,讓湯恩更覺得自己今天運氣不太好。
這大宋遺民的海外之國到底和大明不一樣啊,看來以後要多多小心留意。湯恩不斷提醒自己。
收拾了一刻鍾,好歹大部分東西才歸了位,瞧瞧還有不少東西實在多了點。看這次弄的,幾乎一個月都不用上街買東西了!
“小鳳,大強還在外做工,家裏人少,你去隔壁街口那家,把蔡三娘叫來,孤兒寡母的怪可憐,平時還幫著街坊帶孩子,大家夥能外出做工,可不全靠人家了?今天就在家一起過個冬節,回頭再撿些多餘的食材和用物給送過去!”
想到不遠也住著一家搬來不過月餘的大明河南同鄉,而且還是孤身一人帶著兩個小孩子的年輕寡婦,湯恩就想到了既能增進鄉鄰感情,又能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
“好的,公公,我這就去請蔡嫂!”
想到自己每天在上班時,隻需要把孩子送到街區幼兒園,就能照顧一整天,湯家兒媳就萬般放心,而那個蔡三娘,就在街區幼兒園做工。
華燈初上,一天辛勞後歸家的人們終於在自己家裏又迎來了一個溫馨的夜晚。
近兩個月來,妻妾們把家裏布置得越來越順眼,雖然沒了瓷器字畫書稿,但常昆依然感覺很滿足。
琉璃窗上掛著精美的窗簾,地麵是深色的地毯,牆上鑲著琉璃燭台,還有一幅自己親自畫的《冬梅迎春圖》,壁爐裏燒著炭火,購自華美木業的家具中西合璧,頗有一番情調,窗外的街口居然還能聽到幾聲爆竹聲。捧著茶水常昆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老爺爺那一代的無憂生活。
“老爺啊,今天妹妹們在家門口收到那個什麽移民部的書信,您看看……”家庭經濟大為改觀後,正妻如今也是一身漂亮的貴婦裝,手裏正捏著一封信。
拆開一看,信紙下方果然蓋著中華美利堅共和國移民部的紅章。正文內容其實已經早就知道了,凡居住滿兩個月的大明西渡移民,都從臨時居住權調升為正式居住權。如今常昆一家已經成為了正式居住權國民,類似某些社會福利可以享受到。
比如臨時居住權,各地做工都是“做六休一”,而一旦成為正式居住權國民,就是“做五休二”的雙休待遇,還有資格享受工傷保險。
再比如,正式居住權的在家年幼子女,平日裏可以送入官辦幼兒園,享受免費照顧。
又比如,正式居住權國民,在國立醫院看病吃藥,可減免部分診療費……
繼續翻開信的第二頁,要求所有有子女的家庭,必須按規定讓6歲以上、16歲以下的子女進入國家指定學校就學,學製年數不等,否則就是觸犯法律!
第一頁純粹就是好處一大堆,這第二頁就讓人有點困惑。雖說大明官宦家女子也多善琴棋書畫,但也是家學私授。怎麽能讓幾個女兒不受家教,反而拋頭露麵入公學?!
想到自己七個女兒裏,最大的女兒還要再過一年才滿十六,嚴格來說,現在都屬於可以找個婆家的年紀,但從今年開始,她們中間的五個卻全要進朝廷公學。
仔細想了下,常昆微微點頭:“也好,朝廷大興公學,開民智,授才技,國之興旺無外乎如此,身為朝廷命官,常昆自然要以身作則!”
今後可要多多注意,據說國會和內閣之中,多有青年才俊在公學兼職任教,幾個女兒在公學讀書,正好加深來往啊!常家女子家教也馬馬虎虎吧,也稱得上溫婉淑德,若是將來能嫁入那些門第,以為奧援,常家何愁不興旺?
已經初步鎖定了幾個未來女婿人選的常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