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意外頻發


    此時此刻,在預設好的伏擊地點那兒,龐雨和淩寧,文德嗣等人正看著一地亂七八糟的泥漿坑洞唉聲歎氣。


    ――伏擊戰,說起來簡單,具體實施起來還真不容易,尤其他們這種主要依靠**外力的伏擊模式,更是每一步都差錯不得。稍有意外,就可能導致前功盡棄的後果。


    先前在作計劃時,龐雨已經自覺盡可能的考慮到了各種不利條件,然而真正到現場實施之後,卻發現各種亂七八糟的意外情況統統蜂擁而至,比他們預想中的麻煩多了十倍還不止。


    先是隱蔽問題,然後又是**埋設地點不夠理想……這邊的事情已經夠煩神了,前兩天又接到留守人員通報:說縣城那邊有地痞無賴企圖闖入農場和鹽場搶劫,多虧那些收留下來的本地工人全力幫忙才把人趕走。


    吳南海關心他的珍貴作物,隻好先讓他帶上十多名武裝人員回去看家,還給每個人都配備了自行車,約定好開戰前再趕過來。


    好不容易,總算幹得有些眉目了,一場忽如其來的暴風雨卻讓他們幾乎前功盡棄!所有挖好的坑洞裏都積滿了水,好在還沒有埋**進去,否則真的無可挽回了。


    “這叫啥世道……”


    文德嗣滿身泥漿,蹲在地上端著一個破臉盆欲哭無淚――從昨天夜裏到現在,他們瘋狂舀了大半夜的水。唯一成果是把那些坑洞從積水塘變成了爛泥塘。


    “人家織田信長喝喝小酒唱唱小曲就能把對手搞定,為啥輪到咱們就這麽倒黴呢……”


    “這說明我們中間沒什麽人有主角天命啊,都是些路人甲乙丙丁之類……想要逆天,還得在細節上多下功夫。”


    龐雨則幹脆直接在他旁邊坐了下來,反正身上衣服早髒地不象樣,也不在乎地上潮濕了。這時候林漢龍帶著幾名助手匆匆趕回,他剛才帶人去查看各處受損以及排水狀況。


    “積水清理的差不多了。不過坑洞裏還是澇的厲害,三四天之內不可能曬幹。”


    幾個人聚集在爛泥地裏。匆匆忙忙開了個短會,現在要盡快拿出補救方案來。


    “我們沒有太多時間了,明軍主力已經過了澄邁。就算有唐隊長親自帶人去支援,北緯他們也拖延不了多久。”


    淩寧臉色嚴肅的指出――現在時間不夠,顯然沒空等自然風幹地麵了。唐健為此親自帶領二十名軍事組骨幹成員前去配合北緯打阻擊,希望能多爭取一些時間。


    但即使如此,估計也就能爭取個兩三天時間。兩天……最遲三天以後,明軍主力就是爬也能爬過來了。


    “隻有換土了――把表層泥漿都挖掉,墊上幹燥土壤,必要的話在坑裏燒火烤幹地麵。”


    在工程師麵前沒什麽是做不到的,隻有工作量大小問題。林漢龍提出的這項建議雖然要大動幹戈,卻是唯一能在兩天內解決潮濕問題地途徑。


    幾個人互相看看,既然沒人能提出更好的方法,事情便這樣決定下來。大家簡單分了下工。鏟泥漿地鏟泥漿,挖幹土的挖幹土……因為工作量太大,時間又太緊,所有壯勞力統統投入這項工作仍嫌不夠,於是就連本來隻負責後勤的女生組也出動幫忙,胡雯親自帶著幾個女孩子幫忙點火燒柴坑。弄得滿頭滿臉都是黑煙。


    龐雨負責的工作是收集木柴用來烤幹地麵,這幾天他們破壞了不少植被,這時候正好帶人去收集起來曬幹了當柴燒。一路上,在他隊伍裏的某個無辜倒黴蛋還受到了不少人的嘲笑……


    “李道長,你的預報不靈啊。”


    “我們沒讓你求雨啊,咋還搞了這一出?”


    被嘲笑地小夥子名叫李啟含,青島海大的研究生,海洋氣候學專業。來到這裏之後他自稱是建立了全球首個台風氣象觀測中心,常常主動去向海邊的漁民兄弟們提供免費的氣象預報服務。


    他的預報經常不準,為此沒少挨罵。不過當地老百姓都很純樸。偶爾一兩次他的預報準確時。漁民們也會給他送來新鮮的海魚作為感謝。


    在明朝人眼裏天氣預報和呼風喚雨似乎沒啥差別,於是本地人很快就直接稱呼這個小夥子為“道長”。後來幹脆成為他的外號。


    這倒也罷了,最讓噴飯地是:前段日子雨水偏少,竟然真有農民備了三牲六禮來找他求雨,著實讓這個性格靦腆細致的小夥兒哭笑不得。


    在出兵之前參謀組曾谘詢過李啟含的意見,當時他回答說根據觀測這段時間雨水應該偏少,沒想到才幾天功夫就給澆了個透心涼……雖然人人都知道這事兒不能怪他,海南島這地方,又是春季,不下雨反倒不正常的。但見了麵還是忍不住嘲笑幾句,可憐的老實人李啟含還努力為自己辯解:


    “沒有氣象雲圖,沒有曆年的氣候和水文資料,連最基本地觀測工具都不齊全!況且還是濱海地區,我是不可能預測到這種強雷暴雨的!”


    “知道,知道……隻希望今後幾天別再下雨,我們沒有運氣,但希望也不要有黴氣。”


    龐雨笑著安慰可憐的氣象預報員,李啟含的專業在今後肯定能發揮大作用,特別是在航海方麵,不過現在,他暫時還隻能作為普通勞動力使用――和自己一樣。


    又辛苦了整整兩天,總算把地麵給幹燥好,**也都埋下去了,**包全用油布包裹,各個炸點之間也都用包油布的竹管相連,導火索全藏在管子裏,應該不會受潮。


    望著亂糟糟的施工現場,龐雨禁不住苦笑。盡管林漢龍正帶人偽裝現場:把長著草皮的土塊一片片小心移栽回埋設了**的位置,但折騰了這麽長時間,確實正如林漢龍先前所擔心的那樣――無論怎麽偽裝,都肯定跟正常自然環境不太一樣。


    不過現在這周圍也沒什麽“正常”的自然環境了,幾天來為了烤地皮他們把附近地雜樹灌木差不多都砍光了,而且在他們地刻意叮囑下唐健等人在前頭打騷擾戰時也盡量搞破壞,弄些枯樹幹點著了擋道,或者幹脆在狹窄山穀之地放把野火燒荒之類的事情都沒少做。


    這麽一路鬧騰下來,想必能給明軍造成某種程度地審美疲勞,讓他們不去注意這裏周圍的異樣……


    前來進攻的明朝軍隊已經很接近了,根據唐健北緯等人這幾天的描述,對方指揮官現在的精神狀態與一頭發了瘋的野豬頗為類似――不顧一切的領著幾千人大部隊悶頭向前衝。除了輪流調派幾十個敢死隊員拖著重樹幹在前頭趟地雷外,他們甚至連前導斥侯都沒派。


    也確實沒斥侯可派了――這幾天來衝在前頭的小股騎兵隻要稍微離大部隊遠一點就會遭黑槍,就是一兩百人規模的精銳小分隊也很快被莫名其妙擊垮。後麵大軍人數雖眾,行軍速度終究不能和少數輕騎相比,有幾次明軍主力甚至都能看見短毛背影了,卻見那些短毛騎著一種古怪兩輪小車,一下子就溜沒影了。


    所以現在明軍幹脆不理會前麵那些古怪事物,反正對方不敢跟他們大軍硬碰,就集結足夠的優勢兵力向前衝。無論這些短毛如何故弄玄虛,臨高縣城總是在那兒的,又不會長腿跑掉――遊擊戰術?明的將官絕對沒這概念。


    所以現在哪怕前麵的探路者踩上了地雷,後麵大部隊也不會因此而稍作停留,隻是很熟練把傷者抬到路邊去,自有後麵傷兵營收容――這幾天來傷兵營裏已經增添了無數新成員,也不多這一兩個了。


    前麵則換上一批人繼續拖著木頭開路。按照北緯的形容――“炸啊炸得已經習慣了”。


    差不多也是該收網的時候了……龐雨這樣盤算著。明軍的魯莽對他們的伏擊計劃毫無疑問是非常有利的,隻要不再出什麽該死的意外,再有小半天功夫,對方就會一頭撞入這邊精心布置的伏擊圈。


    然而該死的墨菲定律總是起作用,意外永遠是無處不在的――差不多到中午的時候,這邊所有人的對講機中突然收到了來自信號中繼站本身的緊急通訊。


    “求救!求救!中繼站被明朝人發現了,我們正在逃跑!”


    是電子通信專家張安江老師在呼救,對講機中還傳出密集的手槍射擊聲,顯然局勢很不妙。大驚失色的前方唐健和後方龐雨同時派出了支援人員,甚至把悍馬車都給派過去了。


    好在雙方的距離足夠接近,即使沒有中繼站也能夠滿足通信要求。有準確的方向指引,悍馬車的高速度又起到大作用,總算在被大批明軍包圍以前把人給救了回來。


    然而三人通信小組最終隻救回兩個,軍事組成員魏艾文為了掩護張老師撤退而自願留下斷後,這邊逃出來時聽到來路上槍聲已經停止,魏艾文即使沒被當場殺死,也肯定成了俘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一六二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雙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雙鶴並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