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五真相


    “暈!想不到你們道橋組的水平這麽高……不過有必要建造這麽高等級的硬質路麵嗎?”


    龐雨訝然道,但專業人員應榮威隻是滿不在乎的搖搖頭:


    “土路基配上碎石墊層,表麵鋪一層水泥砼……無非是鄉村一級的水泥支線路麵而已,談不上高標準。”


    “開玩笑,怎麽能按現代標準來衡量,這裏又不要求通汽車!”


    解席也反應過來,難怪這兩位這麽好心,還專程跑來接他們,原來是要瓊州府大出血啊――照這個標準修建一條從臨高通到海口的全水泥公路?那估計要把貿易公司的全部利潤都投進去,而且今後幾年他們別搞基建了,建材組生產出來的水泥全部提供道橋組都未必夠。


    不過,對於老解不需要通車的說法,應榮威和付羽兩人都嘿嘿笑起來:


    “這你可落伍了不是,當初老爺子也是這麽說的……可是等到真把道路修建起來之後,嘿嘿,這車自然就有了……”


    說著,付羽指了指道路前方,果然有車――除了他們穿越眾從瓊海號上帶下來的自行車外,還有好幾輛四輪馬車在路麵上跑。


    “現在的臨高,可不是一年前了……”


    付羽意味深長說道,當解龐二人跟著他們走進臨高縣城之後,他們立即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自從一年前出征瓊州府後,龐雨和解席兩人就沒回來過。雖然兩邊距離並不太遠,交通也還算方便,但他們兩人一直瑣事纏身,如果不是這次要處理舒中的麻煩事,他們還抽不出空呢。


    然而當他們在時隔一年之後重又回到這處最早占領的小縣城時,兩人驚訝發現,這裏已經完全變了樣――就這短短一年多時間,穿越者的強大技術能力和規劃意識在臨高得到了充分體現。


    和龐雨當初記憶中那座簡陋,破敗,整座縣城裏連磚砌房子都找不到幾幢的破爛縣城相比,現在的臨高,已經建設的頗有模樣了,甚至可以說:不太象是一座明代城市。


    道路係統的改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在縣城中央,當初悍馬車飛馳過的那條主馬路如今是用水泥重新鋪築過了,兩邊還設置了排水明溝,在道路兩旁都種上了行道樹,差不多和現代城市道路已經沒有太大差別,甚至還要更漂亮一些――在路旁擺放了不少休息座椅,雖然隻是用簡單的原木,樹樁等製作出來,卻明顯經過藝術家的挑選加工,充滿了某種自然古樸的藝術氣息。


    道路兩旁,每隔一段距離,還擺放著一座石頭燈台,有類似於日本風格的,也有中國傳統形式,更有一些西洋味道十足的……既可以提供夜間照明,本身又是城市雕塑,作得相當精致漂亮。


    “怎麽樣?這條景觀路還不錯吧,雖然不象你們貿易公司的‘水晶宮’那麽牛,用來鎮鎮明朝土包子卻也足夠了。”


    看到那兩人驚訝的樣子,付羽得意洋洋笑道――門麵重要的觀點可不僅僅是商人和建築師知道。


    為了讓解席和龐雨這兩個外路財神同意支持自家的築路計劃,道橋組這回自告奮勇出麵搞接待。為此還在城裏新開的某家高檔酒樓專門開了一桌。在飯桌上,應榮威和付羽向解龐二人詳細介紹了一年來臨高發生的諸多變化……


    說起來這還和李明遠教授當初的一條命令有關。老爺子在這一點上表現的非常有遠見:自從穿越眾正式接手臨高政務之後,他就強令所有相關人員,包括他自己在內,必須在城裏辦公,晚上也要住在城市裏,就是他們當初那個倉庫大院宿舍,除非真遇到危險情況,否則不允許縮回白燕灘主基地。


    一開始有人不理解,不過一段時間之後大家都明白了老爺子的用意――這幫人中大部分是貪圖享受的現代小資,短時間內體驗體驗風土人情還行,時間長了,當然就很難忍受明代小縣城的簡陋條件啦。如果是一般遊客,也沒什麽能耐,但這幫人手中可是都掌握著權力的,於是很自然――在這些駐紮在城裏的行政人員要求下,這兩年來工程組對臨高縣城的改造就從來沒斷過。當瓊州府的兄弟們闖出一番局麵後,留守家裏的同誌們在競爭意識刺激下,對臨高的改造更加上心。


    這種改造主要是集中在藝術方麵――在這個原本大都為背包自助遊旅行團的集體裏麵,搞藝術出身的人士比例相當高。


    在這裏穿越眾能夠徹底控製的地盤也不算小了,不過其中白燕灘主基地以軍事防禦和工業製造為主,紅牌港口則要負責貨物吞吐和船隻修造,無論唐健,徐慧,還是文德嗣淩寧等人,都不會允許這些藝術家們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亂搞。


    農業組那邊則是天天飄揚著米田共味道,藝術家們肯定不願去的。於是這幫人就把主要精力給放在了既沒人敢管他們,又擁有大量現實觀眾的臨高縣城內……反正這年頭可沒規劃局,隨便他們怎麽折騰,肯定總比原來自發形成的要好。


    “但他們幹得可真不錯,不是麽?起初時咱們可沒想到一條道路上還能做那麽多文章……而且,搞硬質路麵可不僅僅是為了好看。”


    按照小應的說法,最初他們在城裏修建水泥路其實隻是為了自家方便――他們騎著自行車在泥土路上行動實在是太辛苦,下雨天不談了,就是晴天那一身土也讓人受不了。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車輛壽命。於是就修建了幾條水泥路,把臨高縣城和白燕灘主基地,以及紅牌港碼頭和農場等幾處穿越眾活動最頻繁的地區給聯係起來。


    不過道路修成以後,受益的可不僅僅是穿越眾。而在路上跑的也不限於自行車了――四輪馬車,這種中國古代一直沒能**發展起來的交通工具,在穿越眾從安娜小姐那裏獲得一輛原型車後,很快便在機械組同誌們手中被山寨出來,並且作了許多改進,臨高的陸路交通正在快速發展。


    “你們這次的騎馬旅行並不打算作為以後的主要發展方向,未來咱們的陸地交通還是以車運為主。無論載人還是載貨,四輪馬車都是現階段最好的交通工具――隻要道路配套能跟得上。現在我們在幾處基地間,依靠馬車運輸人流物流都已經相當順暢,隻是還不能離開這一地區。如果水泥路能夠延伸到瓊州府去,瓊澄臨三地就會真正連成一片……”


    在酒桌上,付羽和小應輪番上陣,想要給解龐二人洗腦,從他們口袋中忽悠出銀子來。不過那兩位一個是“酒精考驗”的前下海公務員,自己都專門忽悠人的。另一位則算是半個業內人員,曆來對於公路係統的高報價深具戒心,道橋二人組說了半天,那邊就是不肯輕易鬆口。扯皮到最後,解龐二人隻是表示可以考慮此事,但他們明天首先要去處理舒中那樁麻煩,有什麽話,等從黎寨回來後再說。


    吃完這頓“便飯”之後,兩人又去拜訪了一下李老爺子。他對於舒中的事情似乎並不很著急,軍事組首腦唐健原來還打算做個局部動員,以應對黎寨在軍事上可能的威脅,卻被老爺子勸止住,說那完全沒必要。


    第二日,當解龐二人抵達黎寨之後,他們才明白老爺子為何那麽從容――那位年輕的黎寨頭人雖然還是滿麵怒容,但黎寨本身卻平靜依然,完全沒有要和短毛作對的樣子。


    那位頭人居然已經會說普通話,雖然還有點磕磕巴巴的,卻並不妨礙雙方交流。通過一番詳談,解龐二人終於明白過來,原來問題的症結並不在於舒中嘲笑黎族文化上――能坐在一起喝酒的也算朋友了,人家其實並不在乎他說的那些醉話。


    那位黎寨頭人真正在乎的,是他的***明顯對舒中有了情意,否則也不會跑去跟他說什麽紋麵的事情――黎族女子紋麵的另外一重含義就是為丈夫守貞。所以那位黎寨頭人當時就跟舒中說明了:你要我小妹子不紋麵?可以――娶了她就行,作為丈夫有權利決定妻子的紋麵式樣,也可以選擇不紋。他是很爽快的,但舒中當時卻支支吾吾的不肯正麵作應答,這才把對方激怒。


    把阿舒關起來,要求短毛中能做主的大人物前來,不是為了道歉,而是要他們來做媒的!――按照漢人習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不可違抗麽?黎寨裏早就打聽過舒中家裏人情況,知道他父母都不在這裏,所以就找他的上司來保媒,這樣他總不能拒絕了吧?


    鬧明白事情真相後,解席與龐雨二人麵對麵愣了半天。本來按照現代人的規矩,這種事情既然屬於舒中的個人感情問題,他們是不該插手的,不過看著那位頭人殷切的目光,以及遠遠逡巡的那個小丫頭,再回想一下那家夥以前和小丫頭在一起時的開心模樣……解席要求和舒中見麵談一談。


    他們倆很快被帶到了關押人質的地方――正是舒中最愛待的那個岩鹽山洞。老解走進去先看看那家夥瘦了沒有,結果卻發現此人正沒心沒肺在研究一堆礦石。龐雨忍不住咳嗽一聲。


    舒中回過頭,正看見解席龐雨二人的表情,顯然已經知道他在信中沒好意思說的事情,臉上禁不住紅了一下:


    “你們是來救我出去,還是來作說客的?”


    “當然是來把你弄出去的。不過,作為朋友,兄弟們也想說一句……”


    “――阿舒,你就從了吧!”


    嘎嘎,連續三天更新!要票要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一六二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雙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雙鶴並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