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七新.大明瓊州衛!


    解席率領援軍出發了。


    他沒說什麽豪言壯語。大家心裏都清楚:這是海南島上所能拚湊出的最後力量,如果這批部隊過去還是解決不了問題,那穿越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又隻能窩在島上,繼續悶頭發展,暫時沒力量再向外擴張了。


    不過話說回來,加上解席率領的後援部隊,北路軍兵力即將高達一千二。兩個整編營的戰鬥力,海上又有瓊海號鋼鐵戰艦坐鎮……這樣的實力,進攻荷蘭人老巢巴達維亞都綽綽有餘,僅僅用來攻取一座尚未開發的台灣島可以說有些浪費了。


    “獅子搏兔,雖臨弱敵亦出強兵――諸位先生未免有些謹慎過頭了。況且夷洲素來窮山惡水,縱使奪占,亦無可守之地。”


    就連王璞王介山在了解到他們的作戰目標後,亦作如此評價。明朝初期,朱元璋的水軍曾經到達過台灣,但因為距離大陸太遠,環境過於惡劣,沒有人願意去移民,不久之後就主動棄守。


    所以在明朝官員眼中,那座島嶼實在沒什麽價值,他們無法理解為何短毛要那麽大張旗鼓地去攻取一座荒島。


    對此龐雨當然不會多費口舌去跟他解釋:在他們這些後世人心目中。那座島嶼擁有某種特殊的政治意義,他隻簡單說了一句:


    “聽說那島上有金礦。”


    “哦……”


    王璞以及周圍本地人士馬上都是一副恍然大悟――果然還是這樣比較容易理解。


    和臨高那邊隨便哪個單位都能摸出一堆槍支不同,瓊州府這裏當解席以及第二連出征後,倒是真正處在了比較空虛的狀態。雖然準軍事武裝的人數不算少,但擁有火槍熱兵器的,也就剩一個排三十來號人。另外就是在貿易公司的總部還有些武裝護衛,但那是解席專門留下保護他老婆安全的,就連龐雨都無權調動。


    不過龐雨既然敢這麽安排,自然也是胸有成算――他從碼頭一回來就立即召集城中的軍官頭目開會,主要是城管大隊的王辛芝,以及“大明瓊州衛”的指揮官張陵兩人。


    “龐軍師,這支火銃還給你。”


    剛一見麵,張陵就先把上次向他借的步槍還了回來。隻是臉上卻滿是不舍之色,再看看那槍托上連油漆都被刮沒了,槍管也磨損嚴重――顯然這些日子裏被*練得厲害。於是龐雨笑笑,揮揮手:


    “算了,你自個兒留著好了,玩了這麽多天,想必對這支槍的特性也摸熟了吧?隻是回頭別忘了去更換一支槍管。”


    話音剛落,張陵立馬將槍收回,看來他本就沒真心還,不過臉上笑容倒是真誠:


    “如此,那就多謝龐軍師了!”


    “沒事兒……汝恒,其實今天把你叫來,就是為了增強你手下的力量。”


    “哦?”


    張陵有些不解,龐雨則笑笑:


    “那些新俘虜都‘轉化’的差不多了吧?”


    談及到這方麵,張陵臉上馬上顯出幾分得意之色:


    “挺順利的。大部分人已經答應留在島上,為我們效力了。”


    ――先前攻打瓊州府時,有一支由“西南蠻兵”組成的明軍武裝力量被派遣配合西洋軍隊一起登陸,後來洋人被火箭炮打垮,他們的首領也同時被擊斃,但剩下的普通士兵卻大部分投降,做了俘虜。


    這些明軍俘虜在經過簡單教育後,統統被安排在了張陵手下。他們本就是招募來的少數民族土兵,隻要管吃飽飯,為誰賣命都無所謂。


    當然,“轉化”工作之所以能這麽順利完成,主要是因為張陵統帶戰俘營已經頗有經驗,他從阿德那裏學到不少――先給那些兵士提供了幾頓帶肉飯菜;然後把幾個小頭目用種種手段或是收服,或是打發掉;再用上感情攻勢搞了幾次座談會;配合他自己正兒八經的大明軍官身份,很順利就把大部分土兵留下了。


    “那麽,現在讓你建立大明瓊州衛,人手應該充足了吧?”


    龐雨這句話讓張陵吃了一驚,明王朝在瓊州島上本來倒是有一個海南衛,隨著短毛的崛起早就解體。現在忽然讓他建立什麽瓊州衛,著實有些嚇人。


    “有什麽好奇怪的,你本來不是衛鎮撫麽?統領一衛官兵應該不難吧?”


    龐雨不由分說。把這頂官帽子硬塞給了張陵,然後又對旁邊王辛芝道:


    “你們城管隊職能是對內,暫時沒必要擴編。不過,我打算給你們的部隊都配備上火器武裝。”


    忽然聽到這句話,張王二人互望一眼,兩人臉上都是一副又驚又喜的神色。但誰也不敢開口相問,都靜靜聽龐雨說下去:


    “一直以來,你們城管隊和瓊州衛的官兵,雖說也屬於部隊編製,但一直用的冷兵器。這一方麵是因為我們的武器供應不足,另一方麵,想必你們也能理解――是出於安全方麵的考慮。”


    龐雨並沒有諱言他們原先對這兩支武裝的忌憚,那兩人臉上也都顯出會意之色。畢竟,和短毛自己建立的部隊不同,無論城管大隊還是瓊州衛,都是原明軍一脈傳承,短毛不可能毫無保留的信任。


    “不過,經過這次瓊州府的保衛戰,辛芝,汝恒,我們大家也算是一起共過患難了,你們的忠誠值得信賴。從今往後,在部隊的武裝方麵,我們會一視同仁。”


    終於聽到這句話,那兩人都忍不住咧開了嘴巴。張陵還能控製些,王辛芝先是直接跳起來胡亂叫喚了幾嗓子,然後才忽然想起什麽似的,跑到龐雨麵前啪的一個立正:


    “龐軍師,您放心。咱們城管隊絕對跟你們幹到底!”


    之後龐雨便向他們具體闡述了自己的打算――眼下在瓊州府的武器庫中,正牌子瓊海步槍的存貨數量很少,但前些日子繳獲的西洋火繩槍卻是有大量,可以用這些武器先把部隊裝備起來,用來訓練還是沒問題的。


    “夷人的槍水平次點,不過好歹也算是火槍,先拿來練著,等將來慢慢補充。”


    對於龐雨的這個建議那兩人自是完全讚成,對於他們這些前大明軍成員來說,能裝備西洋人的火槍,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商量好之後原本馬上就要安排去領槍,但這時候張陵卻忽然又有些猶豫:


    “能用上火器當然是好事,隻是……如下官等,畢竟身後還有個大家族在,恐怕還是不能背棄大明,加入貴軍的,這一點,還望龐軍師您能諒解。”


    “沒事兒,隻要實際上在為我們效力,用什麽名義,無所謂的――說不定用不了多久,我們短毛軍也會掛上大明的旗幟呢。”


    龐雨笑著開解道,這下張陵終於能夠完全放開懷抱。真心笑出聲來。


    有了人,有了武器,新的大明瓊州衛很快建立起來,張汝恒雖然開頭時有些疑慮,但很快就頗為得意――據他自述,自己手下精壯士兵這還是頭一回真正超過一千。


    “你以前在大明朝不就是正千戶嗎?手下連一千人都沒有?”


    龐雨對此頗感奇怪,但張陵卻苦笑著告訴他――千戶官名義上可以統帶好幾千人,但實際上,當前明軍中沒有一支軍隊的戰鬥兵會達到這個實數。吃空餉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明朝軍隊中有大量後勤和輔助人員。這些人平時不訓練,基本無裝備,但都要算在士兵數裏頭,打仗時也會被驅策衝在最前頭――作為消耗品。


    “在我陝西老家那邊,一個千戶官手下能有三百敢戰之士,就已經堪稱強軍了。作戰時以這三百人為核心,足可以驅使數千雜兵衝鋒陷陣。打上幾仗後,雜兵如果運氣好沒死沒殘,見血不暈,也學會殺人的基本技巧了,自然也變成了敢戰之士。然後再以此等精銳夾雜新募之軍……就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是戰事順利的作法。”


    “倘若戰局有所不利,則拋下前方弱旅,攜核心隊伍退走。這樣精銳就可以保全,若手頭還有資財的話,回頭再招募些青壯,短時間內又能建起一支新軍――這是咱們官兵的做法。若象那些流寇所為:直接燒殺個幾座村鎮,轉眼間就能裹挾出數萬人來,連軍餉帶糧草都有了。所以流寇總是剿滅不盡。”


    張陵簡略向龐雨介紹了他所熟悉的大明軍作戰方式,順便也把陝西那邊農民軍的戰術談了談――他跟那些“農民起義軍”可沒少打過仗。


    “象你們這樣不分主次,把全軍都武裝到牙齒的,可真是有夠奢華……不過很實用啊。用兵時無需再考慮哪些人是精銳可用,哪些人隻能留守――拉出去就能用!”


    那些新兵自然還不能接觸火器,而且還要經過訓練才可放心使用。跟短毛的軍隊接觸得多了,張陵現在也開始使用短毛的練兵法,別的不說,每天早晨繞城牆跑個三四裏地已經是他們“新瓊州衛”練兵的必備項目。


    在增加了瓊州衛的編製,並且用火器把那兩支部隊都武裝起來之後,瓊州府就一點都不顯得“空虛”了。在當地老百姓眼裏,這裏的防禦力量反而大大增強――畢竟老百姓平時和短毛軍正規接觸不多,看到最多的反而是這些準軍事力量。


    同樣的感覺,也落在外部勢力的探子們眼中。如果說先前解大頭領親自率軍出征還讓周邊某些團夥有過蠢蠢欲動想法的話,新冒出來的瓊州衛,很快便打消了那些人的念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一六二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雙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雙鶴並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