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三臨高女校(下)


    當然了,無論是聖經故事還是中國的女四書,都不可能作為女校在德育方麵的主要內容――畢竟是現代人開辦的學校,就算要培養貴族闊太太,也肯定是現代風格的闊太太。那些古代或者西洋的老思想隻能作為調劑和補充存在,真正構成未來女校畢業生思想基石的,必定隻能是現代新思想。


    對於女生的德育工作,胡雯本想親自主抓的。不過她試著講了幾節課之後卻發現效果不佳――女孩子們對她講的課程內容壓根兒不感興趣,遠不如王嬌嬌的化妝和服飾課程那麽受歡迎。這讓胡雯很納悶――自己可是辛辛苦苦,博采眾長,好容易才從現代文化中提取精華,編撰了一本能夠體現出新時代女性特色的書籍作為教材呢


    疑惑之下,她請來教育專家宋阿姨,法律專家蘇蕪香兩位為她把把脈,這幾位專業人士在旁聽了她的幾節課,並且拜讀了胡雯親自操刀撰寫的那本《論女性權利》教材之後,兩人提出的看法是:你的教育目標太過於注重“女權”主義了――這也難怪,胡雯穿越前本就是做婦女權益保障工作的,總是不知不覺就會把話題扯到男女平等方麵去。


    “小胡你還是沒有弄清楚這一點:這些女學生是為何而來?她們的父母把孩子送入我們這所學校,是希望讓她們學習到哪方麵的技能?而她們的未來又在何處……”


    一向很少對別人行事作評論的宋阿姨這回難得開口了,言辭很是直接:


    “首先你要知道,這些女校學生未來的出路和男校學生可不一樣――男校的畢業生將來大都是預定要進入我們這個團體工作的,接受我們的思想,按我們的習慣行事無可厚非。而這些女孩子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回到自己的家庭,也就是仍舊回到明朝社會中去――但你現在努力灌輸給她們的那些自由平等思想,對她們的未來的家庭生活會有什麽幫助嗎?那些姑娘們在沒有**經濟收入,一應吃穿用度都要靠家裏人支持的時候,用你教導的男女平等思想去處理生活中各類問題,以及和她們的家人交流,將會產生什麽後果,這你想過沒有?”


    “這個……”


    胡雯有些愣住了,過了片刻,才低聲道:


    “我們也可以留用她們啊……女性在經濟建設中一樣可以發揮作用的。”


    “可是她們的父母會願意嗎?讓自家女兒來接受我們的教育是一回事,讓她們拋頭露麵和男人一樣出去工作卻又是另一回事。能夠把女兒送來上學的人家,在經濟上都是屬於較為富裕的一群,他們不會在意女兒工作賺的那點錢,卻對女孩子的名聲萬分在意――因為那將關係到未來能不能找到好婆家。”


    “不錯,對於這個時代的姑娘們來說,結一門好親事才是她們自己,以及她們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教育不能在這方麵對她們有所幫助,甚至還起到反效果的話,女校是辦不了多久的,說不定反而招來怨恨呢。”


    蘇蕪香提出了更尖銳的意見,這讓胡雯有些不服氣:


    “怎麽是起到反效果呢?至少可以讓她們知道**自強……”


    “沒有經濟上的**,思想上再**又能如何?隻會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平白惡化自身處境而已。況且,胡姐,說句不怕你生氣的話――我們一百三十九個人中,有三十四位是女性,可真正能出去獨擋一麵能有幾個呢?……政治上是你,經濟上是茱莉姐,科技上有馮博士――可也隻有你們三位了,而且若是沒有解席他們打開的局麵,有唐隊長他們軍隊在背後撐腰,你說的話王璞他們會聽嗎?”


    “大家都是在依靠集體的力量撐腰啊”


    胡雯不高興道,但蘇小姐可是律師出身,接下去隻一句話便讓她無言以對:


    “但那些女生回到家之後可怎麽辦呢?難道你還打算讓瓊海軍挨家挨戶去為那些女學生們撐腰嗎?更不用說她們的對手很可能是自己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


    發現自己的理想在現實前碰了壁,這讓胡雯感到很有些沮喪。無可奈何之下,她隻得同意不再親自上德育課程,而把這項工作交給了蘇蕪香負責。


    而蘇蕪香既然敢當麵指責胡雯教學方向不對,當然也早就想好了她自己主張的道路――畢竟在瓊海軍中“誰主張誰實施”的氣氛還是很濃厚,你既然說對方不行,自己總要能拿出個正確的東西。


    蘇蕪香對於女生的培養方向確實與胡雯截然不同,她壓根兒不追求什麽男女平等的說法,反而認為男人女人之間就應該有大的差別――男生要有男人氣概,而女生麽,自然要盡量有女人味。


    她也給自己找了一本書作為講課教材使用,不過不是她自己寫的,而是出自現代日本的某位知名女子大學校長之手,名為《女性的品格》。這本書的作者從細節入手,從著裝到生存方式,大致分為:禮節與品格;高尚的言語和談話方式;有品位的著裝;有品位的日常生活;品格高尚的人際關係;高尚的行為;有品位的生存方式等七個章節……書中內容從小到服裝的選擇和搭配,大到處世原則和正確的lun理道德觀等諸多細節,可以說是一本關於如何培養出一個堅強、美麗、智慧的新時代女性魅力指南。


    當然了,現代社會的魅力女性指南和明朝時代的淑女準則肯定有很大的差別,在著裝打扮,日常行事,應對他人,以及lun理道德等各方麵都相差甚遠。不過蘇小姐也不會傻乎乎的照本宣科,律師麽,最擅長的就是抓住問題本質,她隻需要取其內涵,把書中的道理向學生們講述清楚即可。


    調整之後的效果確實很好,畢竟無論在什麽時代,女性的魅力特質其實是共通的。現在蘇老師每次講課也終於能吸引學生到座無虛席的地步了,就連張小妹那等毛手毛腳的假小子每逢這種時候也能老老實實坐上一堂課,聽得連眼睛都不眨。


    …………


    除了思想教育,女校的其它各類學科也漸漸完善起來。胡雯接受了先前的教訓,與宋阿姨,蘇律師等人共同商議著,根據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實際要求來設置課程。經過篩選和谘詢,最終是確定了以下幾門課程:


    家政和員工仆役管理;家庭財務管理;各類紅白喜事,宴會以及民間祭祀基本規程;兒童初步啟蒙教育……另外還有一門不公開的生理衛生常識,以及經期,孕期和嬰幼兒保健期的護理課程――這門課程是應醫療組強烈要求而加入的。因為當時由於不正確的衛生習慣而導致婦科病的女人非常多。生育時的高死亡率也與此極為相關。


    起初時還不覺得怎樣,真正把科目列出來以後連胡雯等人都嚇了一條――這個時代對婦女的要求還真不低,簡直就相當於一家小型綜合式企業的總經理了。


    在這個時代,一些底蘊深厚的世家大族已經有了比較規範的女性教育,家中女孩在很小時候便開始學習上述種種。等到十五六歲出嫁之後自然就能遊刃有餘――當時人家都愛求娶大戶女的原因也正在於此。


    但這種家庭教育畢竟還屬於小規模,非正規的家庭作坊式,根據每家每戶的習慣與特長不同,教出來的子女能力也各有長短。況且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這個財力,見識,以及能找到一位合適的長輩來教育女兒。這年頭大多數人家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男孩身上,對女人大都放任自流的――《紅樓夢》中那位大名鼎鼎的王熙鳳,出身於被民間稱為四大家族之一的顯宦之家,學會了管理家政卻居然不識字可見當時家庭對女子的教育還是有很大缺陷的。


    就比如這第一批敢於把自家閨女送來女校中就讀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家裏有幾個錢,也有些見識,或者是對女兒頗為寵愛,想著要讓自家女兒接受教育,卻又不知道該怎麽教她們的。這才把閨女給送到短毛這裏來――就想著短毛做什麽事情都很厲害,不知道這建學校收女學生會做得如何?


    這第一批人都算是賭著了――也就短短一兩年後,當這批女學生先後從女校中畢業回家時,她們的父母驚喜發現:自家閨女完全像變了個人似的,無論是談吐,見聞,性格脾氣,還是穿著打扮,都絕對不是他們這種小門小戶所能培養出的樣子。看那儀態風度,就是去公侯家裏做媳婦大概也能當得起了。


    結果,這第一批的女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是一片大好,幾乎每戶人家都結到了令他們滿意的親家。而女校的畢業生們嫁出去以後,在其公婆和丈夫――“客戶”那邊也都大受好評。甚至後來還有大富大貴之家,慕名專程前來學校裏求娶媳婦的……


    從第二三年開始,不但海南本島,連大陸對麵的廣州,福建,甚至遠至江浙一帶,都有人不遠千裏把女孩送來女校求讀,臨高女校的名聲一下子響亮起來。


    -


    慘啊,好容易多了幾票,卻發現和前頭越拉越遠啊……


    不貪多,求個十張月票……有木有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一六二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雙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雙鶴並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