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四曆史的巧合?


    剛才與一位讀者討論了一下這群人所采取的政策,不得不說,在網絡上果然是誰都不可能說服誰的。


    不過還是很感謝這位熱心讀者提出意見,當然,能多多的支持正版就更好了。


    老規矩,求訂閱,求月票。


    好在龐雨這時候也已經鍛煉出來,他現在可不像當初剛剛登陸時說話那麽直截了當,平白無故得罪人去。經過這幾年的鍛煉,他已經可以一邊翻閱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件資料,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跟那個過來抱怨的小姑娘閑扯:


    “……是啊,這邊耗子真多呢。建議你考慮養隻貓吧,我自己就養了一隻……還是當初剛剛攻下瓊州府,住在府城糧倉裏那會兒養的,那糧倉裏麵耗子更多,晚上睡覺都能從臉上跑過去……”


    “……誒,確實,要養到懶貓也挺討厭的,我那隻黃皮就懶得要死。你要實在嫌養貓麻煩,我可以把黃皮借給你用幾天……不,它不抓老鼠,哪怕肚子餓了也不抓,不過好歹還能叫喚兩聲,嚇唬嚇唬耗子們。”


    “……不用等下班去抱,每天中午到了飯點就在食堂外麵遊蕩賣萌的就是它了,到時候拿根骨頭yin*一下直接抱走就行……嗬嗬,也不用專門歸還,等你那邊沒好吃的了,它自己就會跑回來的。”


    在嘰裏咕嚕陪那無聊女閑聊了一個半小時之後,終於讓這位上訪群眾滿意離去,而龐雨則隨手在旁邊一張記錄紙的“正”字上頭又添了一筆――上麵的“正”字已經快要填滿三個了,想不到才短短幾天功夫就處理了十多件這類雜務,搞得龐雨白天幾乎幹不了正事。


    “看來老解這個頭兒也不好當哪……”


    龐雨現在感覺有些理解那個看起來整天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老夥計了――能把這些亂七八糟,雞毛蒜皮的雜務處理好,把這個小團體中各種關係理順,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如此過了十幾天,正當龐雨覺得一切平靜,自己也漸漸適應起來的時候,卻有一樁並非雞毛蒜皮的大事突然找上門來……


    六月中旬,一條懸掛著鄭氏家族旗幟的帆船在威海新港口靠岸,從船上下來的卻是鄭家二爺鄭芝虎本人,他一下船就急著求見拜把兄弟解席,在聽說解席不在之後,又找到了龐雨頭上。


    才剛一見麵,鄭芝虎就撲通一聲跪倒,同時大喊一聲:


    “龐軍師,為兄弟我報仇啊”


    “怎麽?”


    饒是龐雨一貫冷靜自持,也不由得被鄭芝虎那大嗓門和激動態度嚇了一跳。而鄭芝虎接下來的哭訴更是令他目瞪口呆,腦子一時間翻來覆去,隻有當年李明遠老教授曾經說起過的,卻被大多數人覺得隻是個笑話的一種說法:


    ――曆史的慣性


    真實曆史上,公元一六三三年,正在當前這六七月份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為獨占對中國的貿易權,禁止西班牙人、葡萄人介入與中國交易,調集十一艘大型戰艦,並聯合中國本地的部分海盜,發動了一係列針對鄭氏家族和明朝海軍的攻擊作戰。


    在戰爭初期,荷蘭人仗著先進的大炮武器,性能優異的快速戰艦,且采用了先發製人的攻擊手段,在中國沿海突襲了不少港口。其中最為成功的一次當屬七月十二日對鄭家老巢廈門的突襲,在那一戰中他們完全打了鄭家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摧毀鄭氏家族和明帝國留在海港中停泊和修理的全部艦船,使其損失慘重。


    不過當明廷和鄭家反應過來之後,畢竟家底子厚實。鄭芝龍大把銀子撒出去召集江湖弟兄,拉出手頭全部力量意圖報複,而福建地方官員則全力配合,從各地調兵遣將……在經過三個多月的拉鋸之後,終於在一六三三年的十月份,於金門的料羅灣堵住荷蘭艦隊,並與其展開大戰。


    此戰中明軍充分發揮和利用了小型放火船的靈活機動,一舉將荷軍十多艘主力戰艦全部摧毀或俘獲,至此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大明……或者說是鄭芝龍集團持續了多年的海上爭霸戰終於有了個眉目,鄭芝龍成為東海上獨一無二的霸主,在此航行的所有艦船,無論它來自東方還是西方,都要老老實實向鄭家上供。


    而這也正是瓊海軍最初的目標――他們當初在海南島上剛剛開始組建海軍的時候,便是以一六三三年以後的鄭芝龍勢力作為目標,當時隻想著要象鄭家那樣縱橫海上,能夠確保海南島的安全,也就滿足了。


    不過在發展了這幾年以後,如今的瓊海軍水陸通吃,早已比曆史上的鄭家強悍了無數倍去,而荷蘭人也早被趕出台灣島,近幾年來在東亞海麵上壓根兒看不見懸掛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旗幟的船,在穿越眾們的心目中,荷蘭人已經是個過去式,一六三三年這個原本在東亞海戰曆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的年份已經風平浪靜,不值一提了――哪怕一向最為謹慎小心的龐雨也這麽想。


    隻是沒想到,今天鄭芝虎的突然出現,卻徹底打破了他們的這份自信。


    ――荷蘭人又回來了,而且,和曆史上幾乎一模一樣的,他們偷襲了廈門。更據鄭芝虎所說:荷蘭人的軍船,不多不少,正恰是十一艘


    “我x,這怎麽可能”


    此時的龐雨滿心都是荒謬之感,東亞荷蘭人在先前的瓊州攻防戰中已經損失了絕大部分海上力量,此後又丟了台灣島,可以說是被光著屁股趕出東亞海域的。就算他們後來能弄到艦船,肯定也是從巴達維亞總部,甚至千裏迢迢從歐洲抽調過來的。這數量或多或少,怎麽可能還跟曆史上一樣還是十一艘?


    更不用說,荷蘭人居然還敢發動戰爭?曆史上這一時期的東南亞,可沒一家把他們揍的屁滾尿流的瓊海軍存在,荷蘭人那十幾條在歐洲隻屬於小噸位級別的弗汝特帆船在東亞諸國水軍力量麵前已然是強悍無比的存在,故此他們才敢仗著堅船利炮橫衝直撞。


    可這會兒……有瓊海軍存在的東南亞,就算他們把鄭家打趴下了又能如何?難道還指望打翻了鄭家以後再與瓊海軍和平共處?如果說之前雙方沒接觸過,倒還有幾分可能,可現在打都打過了,東印度公司那些人不會這麽自作多情吧?


    ……在聽取鄭芝虎哭訴他們廈門港是如何遭受到突然襲擊的同時,龐雨腦子裏一直在回蕩著這些問題,隻是臉上卻始終表現出一副很重視對方言辭的表情,時不時還安慰對方幾句――卻是他這幾天來多次應付上訪人員剛剛學會的本事。


    而在聽了一陣子,卻也當真對鄭家此次碰到的倒黴事同情起來――他們的損失比曆史上那回還要大。曆史上那次鄭家猝然遭襲時,停留在港內的主要是待修艦船,還有一部分明軍水師,最終鄭家被焚毀十艘船,而明軍被焚毀五艘,其中有好幾條是鄭家仿造西洋船形製建造的大炮船,但相對於最後料羅灣大海戰時鄭芝龍拉出來的足足四五十條炮艦,十艘船的損失還不至於讓他傷筋動骨。


    但這一回……由於瓊海軍的壓製,如今的鄭家並不像曆史上那樣可以無所忌憚隨意發展,隻能在東北亞一帶洋麵活動。而且在與瓊海軍共同分享了台灣島之後,他們又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財力放在對新領地的移民和開發上,對海上力量的投入自然就減少了。


    活動範圍減小了,廈門港作為鄭氏家族最主要的基地,裏麵集中的鄭家艦船自然大大增加。而更重要的一點,同樣是受到瓊海軍影響,鄭家現在對大帆船的概念遠非曆史上可比――那時候他們主要接觸到的西方大船便是荷蘭人那種,自然以為這類船便是最大最好。可如今,在三天兩頭便能看見瓊海軍“公主”“總督”等千噸級大艦在他們麵前耀武揚威的環境下,鄭家又豈會再去模擬仿造被瓊海軍打敗的荷蘭船型?


    ――中國人強大的山寨能力是有傳統的,鄭芝龍這幾年來嘴上不聲不響,卻一直在悄悄收集有關瓊海軍那幾條大船的資料,等資料收集得差不多了,便開始仿造,而且這一造還是兩條,造船場就設在廈門港內。


    瓊海軍對此雖然有些了解,但並沒有很在意――鄭家能仿造的隻是外形和規模,裏麵很多東西,特別是現代化改裝的部分,他們是很難放置的。不過在鄭家人眼裏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大進步。在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之後,眼看著兩條大帆船漸漸成形,鄭芝虎興奮無比――他大哥已經答應,等船造好之後就分給他一條。


    然而這一切希望,卻在十數天前的那場夜襲戰中破滅――荷蘭船衝進了港口,在焚毀擊沉停泊在港內的所有大小船舶之後,又將罪惡目光投向了船場。他們原打算把那兩條大船搶走的,隻是發現船隻還未完工,下不了水之後便改變策略,直接燒上一把大火,將兩條快要完工的大帆船化為了灰燼……


    那一夜,鄭氏家族除了這兩條半成品大艦之外,還被擊沉燒毀各類大型艦船二十餘艘,幾乎達到鄭氏家族當前擁有大海船總數的一半。


    這個損失可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一六二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雙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雙鶴並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