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三臨時工


    周末兩天出遠門了,沒空寫作。


    欠的章節隻好先拖著了,有空再補上。


    -


    之後一段時間,瓊海軍的工作重心便轉移到與歐洲人的談判上來。由李明遠老教授,龐雨,趙立德,解席――他作為茱莉的代表,以及淩寧等幾人組成的談判組開始分別同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展開洽談。


    委員會對此非常重視――在他們看來,這是瓊海軍及其所屬的貿易公司打開歐洲市場,走出亞洲,邁向全世界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其重要性與當初和大明王朝的談判不相上下,甚至尤有過之。故此委員會對此傾注了極大關注度,甚至要求談判小組每天都要做例行匯報,隨時提供最新的消息。


    不過正如淩寧先前所分析的那樣,這次談判實際上遠比當初與大明朝的交涉要簡單許多――那時候的瓊海軍,雖然努力在場麵上營造出占據上風的形勢,但實際上他們是有求於對方的。畢竟他們是要在大明的國土上搞一個**王國出來,即使有武力可以保證做到這一點,但還要對方捏著鼻子認下,這才算是談判成功呢。


    況且明帝國的官員那是什麽派頭?要說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這些特質,大明朝的官員那比歐洲人可要厲害多了,雖說連錢謙益那樣的大名人後來都對他們客客氣氣,但雙方最早接觸的時候,連區區一個安撫司儉事就敢當麵喊他們“蠻夷”――這邊還不能當場翻臉,雖然可以使用些小手段作弄下對方,但最終,他們還是要依靠那些人跟大明朝打交道的。


    相比之下,談判組跟歐洲人交涉的時候就要從容多了,關鍵是有底氣――歐洲那邊可不像中原大陸上,隻有大明王朝一家可以與之合作,除此之外就別無分號。他們選擇合作對象的餘地很多――阿德費盡心機把西班牙人弄過來,正是為了讓荷蘭人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別再作不切實際的打算。


    荷蘭人確實體會到了他的“好意提醒”――那位老戈曼團長在看見西班牙人的第二天便主動撤回了所有要求獨占貿易的條款,轉而老老實實在瓊海軍給的大框架之下開始談判。順帶著,在交談中他也再不敢自稱為“爵士”――東方這邊也許不太懂,可若是讓對於譜係血脈這類東西相當重視的西班牙人知道他在這裏自稱貴族,即使事不關己,人家也肯定不會介意給他個大難堪,順便破壞一下他們的談判,所以老戈曼不敢冒險。


    而即使他這邊小心翼翼,並主動向瓊海軍的條款靠攏了,這談判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他所麵對的並不僅是瓊海軍一家――當老戈曼率領的荷蘭使者團首次坐到談判桌上時,在他對麵坐著三撥人


    瓊海軍的短毛們算是一撥,盡管這裏人人都知道瓊海軍才是主導,但他們並沒有坐在談判桌正中,坐在談判桌正麵主位上的,乃是一名頭戴紗帽,身穿長袍,一臉傲然之色的明朝官員――沒錯,老戈曼他們要想打開東南亞的市場,需要找的正主兒乃是明帝國,就算瓊海軍,對外也是打著大明旗號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和這邊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必須在明帝國的名義之下執行。


    意識到這一點讓老戈曼等人頗感為難,畢竟他們並沒有真正做好和這個東方大國打交道的準備,如果是以前,也許還可趁著大明對歐洲局勢不了解的機會冒充下“荷蘭國王使者”之類的身份糊弄一下,但現在他們是絕對不敢的――瓊海軍那幫人對他們的了解簡直是到了骨子裏,玩招搖撞騙隻是自取其辱而已。


    好在瓊海軍方麵並沒有在這方麵太多為難他們,事實上瓊海軍這邊也不想大明介入此事太深――當前大明朝的任何一個官員,哪怕是王璞這樣與他們接觸了許久,受他們影響最深,也最為開明的正宗進士官員,對於國際事務都還是一竅不通。拉個明朝官員來做招牌可以,真要讓他們插手具體事務,那絕對是隻會添亂的。


    所以他們這次找來做招牌的乃是程葉高――新上任的瓊州知府,也是與他們合作時間最長,最“聽話”的一個。程葉高也沒在談判會場上多待,就前幾天露了個麵,然後就不再出現了。對外宣稱的理由則是荷蘭當前並非正式國家,還沒有資格與大明對等交流。區區一家貿易公司,由瓊海貿易公司出麵應對即可,朝廷官員沒必要過度介入其中。最多第幾天開個頭,最後幾天結個尾即可。


    程葉高所代表的大明朝廷這邊沒給荷蘭人找什麽麻煩,但談判桌上還有一股勢力,他們可就沒這麽容易高抬貴手了――鄭家的人。


    鄭芝龍這回雖然親自來到海南,但他當然不可能親自上談判桌討價還價,出麵代表鄭家的仍然是他兄弟鄭芝虎,以及鄭彩這個智囊。不過這兩位上了談判桌之後第一個動作便是咆哮――衝著荷蘭人大喊大叫,如果不是因為身上沒有攜帶武器,說不定都要直接動手了。


    事實上鄭芝虎已經握著拳頭朝荷蘭人衝了過去,然而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他衝的時候正從解席身邊經過,然後理所當然的被老解一把抱住,阻止了他的蠻動。


    鄭家代表的行為雖然不太合理,但卻很合情――先前荷蘭人偷襲廈門港,打死打傷無數鄭家水手,又給他們的船隊造成重大損失,雖然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已在淡水河口被殲滅,可眼前這批人既然也是來自東印度公司,那肯定也會被鄭家當作敵人看待。至少,這個態度要擺出來。


    既然鄭家一開始就擺出了唱黑臉的架勢,那瓊海軍這邊也隻好唱紅臉了――好說歹說,算是勸住了鄭家那兩位,不過對方也提出了要求――談判可以,先把前頭那事兒解決了再說。你東印度公司莫名其妙進攻我大明領地,破壞掠奪財物,殺傷大批軍民,這筆帳不算清楚還談什麽談,雙方隻有繼續打下去一條路


    這理由很充分,而且鄭家這個要求可不僅僅是代表私人――鄭芝龍身上有官銜的,他這次過來也受了福建巡撫的委托,要向荷蘭人這邊討個公道。荷蘭人欺軟怕硬,不敢騷擾瓊州這邊,在福建卻是幹了不少壞事,如今既是服了軟,那肯定要為他們先前的行徑付出代價。


    老戈曼這邊自是大聲叫屈,說貴方已經已經把那些襲擊者都給解決了嗎?但鄭氏方麵的態度很堅決――消滅襲擊者,那是我們的事情。那幫人是你們公司的雇員,作為幕後老板,你們對此豈能沒一個交待?


    義正辭嚴一番話,隻說得對方啞口無言。倒是讓龐雨等人有些意外――鄭芝虎給人的感覺一向是個大老粗,什麽時候也有這麽銳利的口舌了?看來有他大哥坐鎮幕後,果然表現就不一般。


    對於鄭氏的要求,瓊海軍自也是讚同的。無論從民族大義,還是從道義規則上說,東印度公司肯定要對此有所交待――雙方都兵戎相見了,若是還能這麽輕描淡寫混過去,那以後隨便什麽人都可以來我大明沿岸燒殺搶掠一番,然後搖身一變自稱貿易客商,我們難道都得捏著鼻子認下嗎?


    所以李老教授很快便將談判前期的基調定了下來――先不談什麽貿易問題,你們先和大明方麵談賠償吧,什麽時候把大明朝廷,還有鄭家的損失及賠償問題談妥了,我們再繼續談商業合作的事情。


    老戈曼等人對此很無奈,但也隻能按照這個步驟往下走――不要說這個要求完全合乎情理,就是瓊海軍提出其它更加過份的要求來,他們也隻能接受,因為眼下是他們有求於對方。


    不過荷蘭人對此顯然是有準備的,所謂交待麽,無非是兩條:懲處引發事件的襲擊者,以及賠償損失。賠償方麵還要經雙方商議之後確定,而對於那些已經落到了中國人手裏的襲擊者,荷蘭東印度公司給出了一個解釋:


    這次行動並沒有得到公司允許,完全是普特曼斯等少數人自作主張。而且,除了普特曼斯等幾人之外,其他大部分襲擊者並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正式工作人員,而隻是普特曼斯臨時雇傭來的私軍,他們的行為不能代表公司。


    公司對於發生這樣的事件,表示非常遺憾和抱歉,公司已經正式開除了普特曼斯及其部下,對於他們的懲處,也將完全交由中國政府執行,公司不再過問……


    這表態一出來,龐雨等人當場就震驚了,倒不是說荷蘭人這種說法有什麽多高明的地方――無非還是推脫責任,以及避重就輕而已。不過其口吻卻讓龐雨他們立即想起了後世……所有壞事都是臨時工幹的多好的理由啊


    隻不過荷蘭方麵顯然還沒學會此道精髓,沒能把普特曼斯那幾個人也說成是臨時工,否則沒準兒還能把東印度公司的責任完全摘幹淨呢――後世那個政府就經常這麽幹,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是相信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一六二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雙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雙鶴並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