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徐庶接管了杏花塢鎮中學校長的職務,學校的麵貌煥然一新。徐庶出生於書香門第,非常聰明好學,才能是一方麵,情操是一方麵,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者,方可稱之為“賢能”,那種“有才無德”如賈雨村之流,必然會給國家和民族帶來大的危害,他所具備的“才”反而會成為他謀取私利的幫凶,比之“無才無德”的袁紹更加坑人!可以說在教育界、文化界,像賈雨村這樣的學術敗類也不在少數。
什麽叫做“國之棟梁”?做事情沒有私心,懷揣著國家和民族大義。徐庶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跟母親的家教密不可分。孟子之所以成為聖人,是因為有一個賢德的母親。
曹操有才也非常識人,但是野心很大。從袁紹那裏沒收的槍支全都存放在鎮公所他的私人倉庫裏麵。你以為光袁紹稀罕槍?在那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混亂年月,誰的人多槍多,誰就能擴充自己的勢力,沒有這些做後盾無論你是個什麽頭銜也是空的。
曹操不是個瞎子,徐庶他們母子倆是以乞丐的身份在杏花塢安家的,一個乞丐婆居然可以讓整個鎮子的人吃穿不愁、過上“小康生活”?真是怪哉!是祖上留下的一筆遺產?不大可能。看他們家的外表,根本不像是有錢人家,除非是他們擁有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為了摸清這個秘密,曹操甚至還特地把徐庶請到自己家裏,為他設了酒宴。
曹操笑容可掬地端起酒杯:
“先生治學才能果然叫曹某一睹風采!請滿飲此杯,以表曹某對先生的敬意!”
“曹大人客氣了,徐庶乃草民,值遇鎮長這般厚待無地自容!”
曹操一邊飲酒一邊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徐庶。
“先生之操守,在下已有耳聞,汝確是不為私利所動的賢者!”
徐庶搖頭道:
“哪裏哪裏,我徐庶不過是隻螢火蟲,您才是光照黑夜的中天明月,吾代全鎮的父老鄉親敬大人一杯!請!”
“請!”回頭衝那邊叫到:“小喬,上酸菜!”
不一會小喬邁著蓮步飄飄來至酒桌前,蓮藕般的小手還捧著一碗酸菜。曹操對小喬道:
“給先生倒酒!”
小喬拿過酒壺先給徐庶斟滿酒,又拿過曹操的杯子。徐庶看了小喬一眼,心裏邊好像受到了一種震動。徐庶是個有品味的人,他從小喬身上看到了一種震撼人心的美。
曹操有些驕傲又有些嫉妒地笑道:
“吾兒曹植娶了如花似玉的小喬,也算是‘江南春光占一半’了啊!”
徐庶道:
“子健與小喬可以說是郎才女貌,非常般配的一對!”
小喬看了一眼徐庶,又一個飄飄萬福,退出房間。
曹操神秘兮兮地壓低了聲音說道:
“徐先生,想不想有朝一日跟某幹一番大事?!”
徐庶笑道: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大人您不是百裏之才,遲早要有所作為的,我徐庶非幹大事的材料,做個校長已經很勉強了!”
“先生休要過謙,汝還未知吾所謂大事若何!”
“願聞其詳!”
曹操鬼目哈眼的往窗外看了看,聲音低沉而緩慢地說道:
“推翻袁世凱!”
徐庶嚇得筷子掉到了地上:
“大人,可是殺頭之罪啊!”
徐庶彎腰去拾筷子,曹操道:
“小喬!再拿一雙筷子來!”
徐庶重新坐好,曹操說道:
“袁世凱倒行逆施,稱帝之心昭然若揭,不得民心,吾這樣做亦是上合天意,下順民心罷了!那袁紹是袁世凱安插在鎮子裏的耳目,所以吾必先除之!”
“支持!如果大人‘倒袁’成功,也算得青史留名了!”
曹操搖了搖頭:
“連日來困擾我的,還是經費問題。你知道,組建一支隊伍要一筆很大的經費的,可是要到哪裏籌備這筆錢呢?先生您思路比我開闊,可不可以替我想個轍?”
徐庶平常做人很低調,為人也謹慎,但是他很聰明,雖然知道曹操說這些話的用意卻不露聲色:
“大人,倒袁之事不宜操之過急,且須緩圖之!”
曹操看了徐庶一眼。他剛才的話不過是在投石問路,也不便把話說的過於直白:
“先生說的是!”
徐庶起身告辭:
“草民失陪了,恐老母惦記!”
曹操站起身來:
“先生請自便!”
曹操跟袁紹那樣的財迷不一樣,他對錢財並不是很看重,但是他有野心,想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也並不排除對袁世凱取而代之的想法。
曹操沒有喝多。常言道要知心腹事但聽背後言!為了挖出徐庶家裏寶藏的秘密,曹操叫來了自己的心腹蔣幹。
蔣幹站在曹操麵前,一副肝腦塗地的樣子:
“大人有何吩咐?”
“子翼啊,徐庶剛才在我這塊兒與本官飲酒,煩勞你代本官去他家看望,順便打探一些消息!”
“蔣幹明白!如有消息一定如實稟報大人!”
蔣幹是曹操的“馬前卒”,他這樣的積極表現自己,無非是嫌棄自己官小。
徐庶雖然在曹操哪裏飲了酒,但是頭腦還很清醒。母親周氏心底良善但是思維非常縝密,徐庶是個孝子,在母親麵前沒有什麽隱瞞的事情。聽了徐庶的敘述,母親點了點頭:
“曹操這是在投石問路,借‘討袁’之事發展自己的實力,兒千萬不要卷進去啊!”
“孩兒明白!但是孩兒看得出來,曹操對我們家來曆不明的錢財發生了興趣!”
母親警覺地往窗外看了看,低聲說道:
“兒啊,為娘年歲大了,恐撒手西歸的日子不遠矣,關於寶藏的秘密,為娘也該告訴你了!”
母親就把在山洞遇見寶藏的事情告訴了徐庶。
徐庶驚訝道:
“為什麽母親沒有早日告訴孩兒?”
母親歎了口氣:
“為娘害怕汝知道了寶藏的秘密,不能安分守己,故此隱瞞至今。但是此寶藏雖然被吾等發現,卻並不為吾等所有,為娘隻是代管而已,至於為汝操辦婚事等花銷也隻是借用,餘者替寶藏的主人做些善事功德。”
徐庶問道:
“那麽母親可知道寶藏主人的名姓?”
“寶藏的主人姓孫,乃東吳郡主孫權的後人!”
“有何為憑?”
“有孫氏家譜為證。還有一塊傳國玉璽,切記乃無價之寶!三國年間各大諸侯處心積慮想把它搞到手,漢朝滅亡之後誰也不知道玉璽的下落,不想它就藏在鬼山裏麵。”
徐庶笑道:
“孫權的後人乃嶽父孫堅也,前世是孫權之父,如今卻穿越成了他的耷拉孫子!可是老人家業已故去了。母親,您打算怎麽處置這個黃金寶藏呢?”
母親認真地說道:
“寶藏是屬於孫氏家族,一定要歸還人家。但是玉璽屬於我們大漢民族,不可以流落到外邦,適逢動蕩年月絕不可以拿出示人,引起不必要的廝殺。等到天下太平之日歸還與國家!”
“兒記下了!”
“此事隻可以汝妻香兒知道!”
哪知道隔牆有耳!
正所謂牆內說話牆外聽,徐庶母子的這番密不示人的對話剛好被躲在窗外的蔣幹給偷聽去了。
什麽叫做“國之棟梁”?做事情沒有私心,懷揣著國家和民族大義。徐庶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跟母親的家教密不可分。孟子之所以成為聖人,是因為有一個賢德的母親。
曹操有才也非常識人,但是野心很大。從袁紹那裏沒收的槍支全都存放在鎮公所他的私人倉庫裏麵。你以為光袁紹稀罕槍?在那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混亂年月,誰的人多槍多,誰就能擴充自己的勢力,沒有這些做後盾無論你是個什麽頭銜也是空的。
曹操不是個瞎子,徐庶他們母子倆是以乞丐的身份在杏花塢安家的,一個乞丐婆居然可以讓整個鎮子的人吃穿不愁、過上“小康生活”?真是怪哉!是祖上留下的一筆遺產?不大可能。看他們家的外表,根本不像是有錢人家,除非是他們擁有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為了摸清這個秘密,曹操甚至還特地把徐庶請到自己家裏,為他設了酒宴。
曹操笑容可掬地端起酒杯:
“先生治學才能果然叫曹某一睹風采!請滿飲此杯,以表曹某對先生的敬意!”
“曹大人客氣了,徐庶乃草民,值遇鎮長這般厚待無地自容!”
曹操一邊飲酒一邊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徐庶。
“先生之操守,在下已有耳聞,汝確是不為私利所動的賢者!”
徐庶搖頭道:
“哪裏哪裏,我徐庶不過是隻螢火蟲,您才是光照黑夜的中天明月,吾代全鎮的父老鄉親敬大人一杯!請!”
“請!”回頭衝那邊叫到:“小喬,上酸菜!”
不一會小喬邁著蓮步飄飄來至酒桌前,蓮藕般的小手還捧著一碗酸菜。曹操對小喬道:
“給先生倒酒!”
小喬拿過酒壺先給徐庶斟滿酒,又拿過曹操的杯子。徐庶看了小喬一眼,心裏邊好像受到了一種震動。徐庶是個有品味的人,他從小喬身上看到了一種震撼人心的美。
曹操有些驕傲又有些嫉妒地笑道:
“吾兒曹植娶了如花似玉的小喬,也算是‘江南春光占一半’了啊!”
徐庶道:
“子健與小喬可以說是郎才女貌,非常般配的一對!”
小喬看了一眼徐庶,又一個飄飄萬福,退出房間。
曹操神秘兮兮地壓低了聲音說道:
“徐先生,想不想有朝一日跟某幹一番大事?!”
徐庶笑道: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大人您不是百裏之才,遲早要有所作為的,我徐庶非幹大事的材料,做個校長已經很勉強了!”
“先生休要過謙,汝還未知吾所謂大事若何!”
“願聞其詳!”
曹操鬼目哈眼的往窗外看了看,聲音低沉而緩慢地說道:
“推翻袁世凱!”
徐庶嚇得筷子掉到了地上:
“大人,可是殺頭之罪啊!”
徐庶彎腰去拾筷子,曹操道:
“小喬!再拿一雙筷子來!”
徐庶重新坐好,曹操說道:
“袁世凱倒行逆施,稱帝之心昭然若揭,不得民心,吾這樣做亦是上合天意,下順民心罷了!那袁紹是袁世凱安插在鎮子裏的耳目,所以吾必先除之!”
“支持!如果大人‘倒袁’成功,也算得青史留名了!”
曹操搖了搖頭:
“連日來困擾我的,還是經費問題。你知道,組建一支隊伍要一筆很大的經費的,可是要到哪裏籌備這筆錢呢?先生您思路比我開闊,可不可以替我想個轍?”
徐庶平常做人很低調,為人也謹慎,但是他很聰明,雖然知道曹操說這些話的用意卻不露聲色:
“大人,倒袁之事不宜操之過急,且須緩圖之!”
曹操看了徐庶一眼。他剛才的話不過是在投石問路,也不便把話說的過於直白:
“先生說的是!”
徐庶起身告辭:
“草民失陪了,恐老母惦記!”
曹操站起身來:
“先生請自便!”
曹操跟袁紹那樣的財迷不一樣,他對錢財並不是很看重,但是他有野心,想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也並不排除對袁世凱取而代之的想法。
曹操沒有喝多。常言道要知心腹事但聽背後言!為了挖出徐庶家裏寶藏的秘密,曹操叫來了自己的心腹蔣幹。
蔣幹站在曹操麵前,一副肝腦塗地的樣子:
“大人有何吩咐?”
“子翼啊,徐庶剛才在我這塊兒與本官飲酒,煩勞你代本官去他家看望,順便打探一些消息!”
“蔣幹明白!如有消息一定如實稟報大人!”
蔣幹是曹操的“馬前卒”,他這樣的積極表現自己,無非是嫌棄自己官小。
徐庶雖然在曹操哪裏飲了酒,但是頭腦還很清醒。母親周氏心底良善但是思維非常縝密,徐庶是個孝子,在母親麵前沒有什麽隱瞞的事情。聽了徐庶的敘述,母親點了點頭:
“曹操這是在投石問路,借‘討袁’之事發展自己的實力,兒千萬不要卷進去啊!”
“孩兒明白!但是孩兒看得出來,曹操對我們家來曆不明的錢財發生了興趣!”
母親警覺地往窗外看了看,低聲說道:
“兒啊,為娘年歲大了,恐撒手西歸的日子不遠矣,關於寶藏的秘密,為娘也該告訴你了!”
母親就把在山洞遇見寶藏的事情告訴了徐庶。
徐庶驚訝道:
“為什麽母親沒有早日告訴孩兒?”
母親歎了口氣:
“為娘害怕汝知道了寶藏的秘密,不能安分守己,故此隱瞞至今。但是此寶藏雖然被吾等發現,卻並不為吾等所有,為娘隻是代管而已,至於為汝操辦婚事等花銷也隻是借用,餘者替寶藏的主人做些善事功德。”
徐庶問道:
“那麽母親可知道寶藏主人的名姓?”
“寶藏的主人姓孫,乃東吳郡主孫權的後人!”
“有何為憑?”
“有孫氏家譜為證。還有一塊傳國玉璽,切記乃無價之寶!三國年間各大諸侯處心積慮想把它搞到手,漢朝滅亡之後誰也不知道玉璽的下落,不想它就藏在鬼山裏麵。”
徐庶笑道:
“孫權的後人乃嶽父孫堅也,前世是孫權之父,如今卻穿越成了他的耷拉孫子!可是老人家業已故去了。母親,您打算怎麽處置這個黃金寶藏呢?”
母親認真地說道:
“寶藏是屬於孫氏家族,一定要歸還人家。但是玉璽屬於我們大漢民族,不可以流落到外邦,適逢動蕩年月絕不可以拿出示人,引起不必要的廝殺。等到天下太平之日歸還與國家!”
“兒記下了!”
“此事隻可以汝妻香兒知道!”
哪知道隔牆有耳!
正所謂牆內說話牆外聽,徐庶母子的這番密不示人的對話剛好被躲在窗外的蔣幹給偷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