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起風的時候, 遊玩歸來的慶王世子鴻銳和墨玉青雙雙來到慶王府的大門前。
二人跑了一天,終於弄到了一隻不錯的鸚鵡。因為有了這隻鳥, 青兒一路都在笑。笑得鴻銳的心情也像路邊的花朵般綻開,綻開, 再綻開。
下了馬,把韁繩扔給跟班的小廝,墨玉青提了鳥籠子往裏走。鴻銳緊緊跟在他身邊。
早有管家聽見風聲,一路小跑迎了出來。湊到鴻銳肩頭說王爺在書房裏等著呢,讓他們回來後先過去。
墨玉青進慶王府從來都是先去看他爹的,聽說王爺要他們先去書房,有些不高興。
鴻銳有心問問管家府裏又出了什麽事, 可是看見管家一個勁給自己使眼色。心裏便明白了幾分, 索性裝作不知道,隻管拉著墨玉青去書房。
把鳥籠子交給下人。二人抬步來到二堂口,慶王爺的書房。
鴻銳和墨玉青站在外間屋裏通報了姓名,聽見裏麵慶王爺沉聲傳“進”, 才一前一後低頭走了進去。
行過禮, 抬頭隻見慶王爺穿一身見客的衣服,坐在太師椅上,陰沉著臉在看一本折子。
待二人行過禮,慶王爺的眼睛從折子上抬起來。目光似三九天的風刀子掃過來。讓兩個人心裏都升起不祥的預感。
慶王爺並不急於發作,隻是目光利劍一樣,在兩個人的臉上掃來掃去。
鴻銳和墨玉青遊玩了一天的好心情蕩然無存,隻剩下站在原地膽戰心驚揣揣不安。
鴻銳想去拉墨玉青的手, 卻又怕父親怪罪。手指在自己衣袖裏動來動去,最後鼓足勇氣去抓墨玉青的手。
鴻銳的手指還沒碰到墨玉青的衣袖,就聽見慶王爺一聲斷喝。“你二人幹的好事!”啪的一聲,折子被摔在桌上。
鴻銳嚇得一抖,立刻縮回了自己的手。
慶王爺盛怒之下,聲音聽上去反而格外低沉。“你們是怕天下不亂是不是?”
“王爺是說折子的事麽?青兒認罰就是!”墨玉青不怕死的揚起脖子,話說得理直氣壯。
鴻銳暗自叫苦,趕緊伸手過去抓住墨玉青的衣袖悄悄用力,示意他閉嘴。
“你認罰?”慶王爺怒極反笑,看著眼前新竹一樣挺立地墨玉青,揚起眉毛。
墨玉青甩開鴻銳的手,挺直胸膛,“不錯,青兒喜歡鴻銳就寫了折子上去請皇上恩準,給王爺添了麻煩,王爺要罰就罰青兒好了。鴻銳不知情,不關鴻銳的事。”
鴻銳看著此刻挺身而出的墨玉青,激動得心若擂鼓。
慶王爺長久地審視著麵前的兩個人。良久之後,終於把衝天的火氣化解了下去。
慶王爺看了看桌上的折子,有些泄氣似的靠上椅背,抬手按揉著疼痛的額角。
有些事,防也無用,防了又防,終是防不勝防。本來一個鴻銳就很是頭疼,現在又加上青兒和他爹,且不說自己以一對三,如何取勝。單這兩個孩子就讓自己下不去手。
走到今天這一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積澱。也許這也是定數吧,就如自己和無痕。事已至此,生氣又有何用。
看樣子,他們在一起還算和睦。與其棒打鴛鴦,不如因勢利導,亡羊補牢。他們是自己的手心和手背,都是自己的驕傲,損失哪一個,都會心痛。
慶王爺打點精神,耐心講解。“今日叫你們來,就是要告訴你們。你們都在朝中為官,理當知道,朝堂乃是是非之地。平日需恭謹克己、忠誠盡職、方能不落人口舌。今日你們雖然官職不高,無人詆毀。但日後時日長了,難保不會有人出來詬病於你二人。或拉攏,或打壓,總之你們已經授人以柄。”
慶王爺停住話頭,看看二人。
二人認真聆聽,表情嚴肅。
“南朝新政阻力重重,整頓吏治何其艱難。眼下又走了護國神將,失了護國保疆之金盔鐵甲,正是內外交困之際。皇上本就舊情難忘,子嗣艱難。你們偏偏在這個時候鬧出這許多是非,惹得他寧死不肯納妃。你們可知,你二人的私情已經影響到國之社稷。…..”慶王爺的臉上閃過一絲雷霆。
鴻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啟稟父親,是鴻銳沒帶好青兒,都是鴻銳的錯,請父親責罰鴻銳一人。”
墨玉青皺起眉厭惡地看了眼鴻銳,為他的大包大攬氣惱。
慶王爺看著二人的表現,心裏明鏡似的。不再多言,“啪”的一聲,把折子扔了過來。“自己看看吧。”
鴻銳忙拾起折子。
這就是那天早上被父親夾在自己的折子裏匆忙間遞上去的那份吧。父親從來都是一個嚴謹的人,偏偏那天起晚了,急著上朝,對青兒又不曾防備,才忙中出錯,沒有提前審核這份奏折的。
鴻銳細看奏折。黑色小字的空白處,一個猩紅的大字,觸目驚心。
旁邊墨玉青伸頭過來,也看見了這個猩紅的“準”字。神色也不由為之一凜。這份奏折是爹的設計,就是要挑明自己和鴻銳的關係。讓皇帝和滿朝文武日後沒有話說。
事關皇族顏麵,自己本來也沒有對此抱有希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皇帝竟然朱筆禦批了!可想而知這裏麵蘊含了皇上對自己的這份情給予了多少厚愛與幫助。
望著力透紙背的朱紅,想起皇上和風大將軍生不如死的離別。墨玉青隻覺一陣心酸。
鴻銳的心裏更是百感交集,思緒如潮。
薄薄一份奏折,裏麵蘊含著青兒的心意,墨無痕的好意,皇帝的祝福和父親的默許。一生的伴侶,一生的守護就這樣帶著滿滿的愛意,被眾人交給了自己。
感慨萬千中,鴻銳抖著手小心地把折子收好,放進懷裏。“父親的教導,鴻銳都記下了。必當謹言慎行,處處小心。絕不會讓皇上為難。”
鴻銳的話說得發自肺腑,旁邊墨玉青看看鴻銳,又扭頭看看慶王爺,雖不說話,目光中卻透出一樣的堅定。
慶王爺麵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盡管有些疲憊,卻還算欣慰。
二人跑了一天,終於弄到了一隻不錯的鸚鵡。因為有了這隻鳥, 青兒一路都在笑。笑得鴻銳的心情也像路邊的花朵般綻開,綻開, 再綻開。
下了馬,把韁繩扔給跟班的小廝,墨玉青提了鳥籠子往裏走。鴻銳緊緊跟在他身邊。
早有管家聽見風聲,一路小跑迎了出來。湊到鴻銳肩頭說王爺在書房裏等著呢,讓他們回來後先過去。
墨玉青進慶王府從來都是先去看他爹的,聽說王爺要他們先去書房,有些不高興。
鴻銳有心問問管家府裏又出了什麽事, 可是看見管家一個勁給自己使眼色。心裏便明白了幾分, 索性裝作不知道,隻管拉著墨玉青去書房。
把鳥籠子交給下人。二人抬步來到二堂口,慶王爺的書房。
鴻銳和墨玉青站在外間屋裏通報了姓名,聽見裏麵慶王爺沉聲傳“進”, 才一前一後低頭走了進去。
行過禮, 抬頭隻見慶王爺穿一身見客的衣服,坐在太師椅上,陰沉著臉在看一本折子。
待二人行過禮,慶王爺的眼睛從折子上抬起來。目光似三九天的風刀子掃過來。讓兩個人心裏都升起不祥的預感。
慶王爺並不急於發作,隻是目光利劍一樣,在兩個人的臉上掃來掃去。
鴻銳和墨玉青遊玩了一天的好心情蕩然無存,隻剩下站在原地膽戰心驚揣揣不安。
鴻銳想去拉墨玉青的手, 卻又怕父親怪罪。手指在自己衣袖裏動來動去,最後鼓足勇氣去抓墨玉青的手。
鴻銳的手指還沒碰到墨玉青的衣袖,就聽見慶王爺一聲斷喝。“你二人幹的好事!”啪的一聲,折子被摔在桌上。
鴻銳嚇得一抖,立刻縮回了自己的手。
慶王爺盛怒之下,聲音聽上去反而格外低沉。“你們是怕天下不亂是不是?”
“王爺是說折子的事麽?青兒認罰就是!”墨玉青不怕死的揚起脖子,話說得理直氣壯。
鴻銳暗自叫苦,趕緊伸手過去抓住墨玉青的衣袖悄悄用力,示意他閉嘴。
“你認罰?”慶王爺怒極反笑,看著眼前新竹一樣挺立地墨玉青,揚起眉毛。
墨玉青甩開鴻銳的手,挺直胸膛,“不錯,青兒喜歡鴻銳就寫了折子上去請皇上恩準,給王爺添了麻煩,王爺要罰就罰青兒好了。鴻銳不知情,不關鴻銳的事。”
鴻銳看著此刻挺身而出的墨玉青,激動得心若擂鼓。
慶王爺長久地審視著麵前的兩個人。良久之後,終於把衝天的火氣化解了下去。
慶王爺看了看桌上的折子,有些泄氣似的靠上椅背,抬手按揉著疼痛的額角。
有些事,防也無用,防了又防,終是防不勝防。本來一個鴻銳就很是頭疼,現在又加上青兒和他爹,且不說自己以一對三,如何取勝。單這兩個孩子就讓自己下不去手。
走到今天這一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積澱。也許這也是定數吧,就如自己和無痕。事已至此,生氣又有何用。
看樣子,他們在一起還算和睦。與其棒打鴛鴦,不如因勢利導,亡羊補牢。他們是自己的手心和手背,都是自己的驕傲,損失哪一個,都會心痛。
慶王爺打點精神,耐心講解。“今日叫你們來,就是要告訴你們。你們都在朝中為官,理當知道,朝堂乃是是非之地。平日需恭謹克己、忠誠盡職、方能不落人口舌。今日你們雖然官職不高,無人詆毀。但日後時日長了,難保不會有人出來詬病於你二人。或拉攏,或打壓,總之你們已經授人以柄。”
慶王爺停住話頭,看看二人。
二人認真聆聽,表情嚴肅。
“南朝新政阻力重重,整頓吏治何其艱難。眼下又走了護國神將,失了護國保疆之金盔鐵甲,正是內外交困之際。皇上本就舊情難忘,子嗣艱難。你們偏偏在這個時候鬧出這許多是非,惹得他寧死不肯納妃。你們可知,你二人的私情已經影響到國之社稷。…..”慶王爺的臉上閃過一絲雷霆。
鴻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啟稟父親,是鴻銳沒帶好青兒,都是鴻銳的錯,請父親責罰鴻銳一人。”
墨玉青皺起眉厭惡地看了眼鴻銳,為他的大包大攬氣惱。
慶王爺看著二人的表現,心裏明鏡似的。不再多言,“啪”的一聲,把折子扔了過來。“自己看看吧。”
鴻銳忙拾起折子。
這就是那天早上被父親夾在自己的折子裏匆忙間遞上去的那份吧。父親從來都是一個嚴謹的人,偏偏那天起晚了,急著上朝,對青兒又不曾防備,才忙中出錯,沒有提前審核這份奏折的。
鴻銳細看奏折。黑色小字的空白處,一個猩紅的大字,觸目驚心。
旁邊墨玉青伸頭過來,也看見了這個猩紅的“準”字。神色也不由為之一凜。這份奏折是爹的設計,就是要挑明自己和鴻銳的關係。讓皇帝和滿朝文武日後沒有話說。
事關皇族顏麵,自己本來也沒有對此抱有希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皇帝竟然朱筆禦批了!可想而知這裏麵蘊含了皇上對自己的這份情給予了多少厚愛與幫助。
望著力透紙背的朱紅,想起皇上和風大將軍生不如死的離別。墨玉青隻覺一陣心酸。
鴻銳的心裏更是百感交集,思緒如潮。
薄薄一份奏折,裏麵蘊含著青兒的心意,墨無痕的好意,皇帝的祝福和父親的默許。一生的伴侶,一生的守護就這樣帶著滿滿的愛意,被眾人交給了自己。
感慨萬千中,鴻銳抖著手小心地把折子收好,放進懷裏。“父親的教導,鴻銳都記下了。必當謹言慎行,處處小心。絕不會讓皇上為難。”
鴻銳的話說得發自肺腑,旁邊墨玉青看看鴻銳,又扭頭看看慶王爺,雖不說話,目光中卻透出一樣的堅定。
慶王爺麵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盡管有些疲憊,卻還算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