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瑟瑟, 娓娓道來。心,猶如觸及到絲絹般的, 為這琴聲獨特的質感而驚顫!
那不似平日聽到的任何一種琴音,它不同於那些或如泣如訴或悲壯刻骨的膚淺表達。它是那樣的深邃, 又是那樣的輕柔,恍如是萬般心語隨著血脈自心口趟出。化作萬千光芒,讓日月動容,歲月無荒,河山共舞。……
鴻銳驚訝得瞪大了眼睛,站在那裏無法動彈。從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竟然也會彈琴!而且彈得如此之好。點點心聲, 信手拈來之曲竟已出神入化如仙音徹骨。
琴聲縹緲, 似在回憶。悠悠地,淡淡地訴說著傷懷的往事。
滴血的蒼涼中有著格外的空曠悠遠,脈脈情深。似乎是在演繹著一段不平凡的人生際遇,又似乎是在描畫著一段生活的味道。
墨家出事, 墨無痕被判流放的時候, 慶王爺正領兵在邊關打仗。當時戰事打得正緊,每日都在行軍。等他知道消息派人回來找皇帝求情的時候,墨家的案子已經了結,死的死,判的判,無可挽回。
幾個月後,戰功赫赫領兵凱旋的慶王爺在城外拒不進城。引得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慶王爺不要金不要銀,拚著性命不要,酷暑天在城門前跪了足足兩天兩夜,才求得了皇帝的許可,允他去找回墨無痕。
然而,心急如焚的慶王爺派出去大批人馬沿途搜尋的結果不僅沒有找到人,反而帶回了更讓人震驚的消息——墨家一行,因為種種災難,還未走到流放地,就已經死傷殆盡,已經無人幸存了。
消息傳來,眾人瞠目,為世代書香的墨家歎息,更為一片癡心的慶王爺歎息。連皇帝也覺得殺戮太重,甚為不妥。於是下令,不僅大赦天下,還要天下的寺院都做法事以超度亡魂。
隻有慶王爺,不僅堅決不相信再找不到生還者的說法,而且還發了瘋似的加派人手去找。一站站地問,一點點地查,沿途撒下大把金銀懸賞知情者,發誓不找到墨無痕的屍骨絕不罷休。
就這樣,眾人才慢慢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墨家這些人出發時便大多已經在牢中染上傷病。路上又趕上惡劣的天氣。官兵急著趕路,全不顧眾人的死活,每日天不亮就出發,深夜還不肯落宿。
眾人吃不好睡不好,又沒有足夠禦寒的衣物,不久便陸續有人病倒。因為缺醫少藥,病人得不到救治,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掉。
在官兵的威逼下,眾人敢怒不敢言,隻能匆匆掩埋了死者繼續趕路。
那年收成不好,許多百姓都無法過冬。眾人一路走著。饑一頓,飽一頓,而行到窮山惡水之處,匪患便格外猖獗。他們甚至連這群流放之人都不放過。
就為了官兵手裏的那一點幹糧或者某人身上的一件厚衣物,他們毫不猶豫的殺人害命。記錄中,這些人幾乎隔天就會遇到土匪山賊衝出來攔路打劫。而被殺死者每日都不下十人。
之前,押解的官兵還能將死者逐個登記在冊,以備查閱。到了這時,押解的官兵自己都已經性命不保,惶惶不可終日,哪還有心思詳細記錄人犯的名字。於是,每日隻在本上記個大概的數字或者勾畫兩筆了事。
而偏偏禍不單行,這群人在山區裏遇到了幾十年不遇的大雪。大雪封山,寸步難行。連日受凍受餓後傷病不支死去的人數又一次急劇攀升。
存活下來的人數已經不足出發時的三分之一。
然而,災難並沒有因此停止。在路過一片荒野山坳時,老天最終扯下了所有遮掩的麵紗,露出了猙獰的麵目。這次死亡流放之路的最後一站終於在一個異常寒冷的黃昏時分降臨在眾人麵前。——長途跋涉後早已疲憊不堪的眾人在太陽下山的時候遭遇了大雪後出來捕食的狼群。
已經餓了幾天的狼群瘋狂撲來,眾人毫無抵抗之力,立刻血濺當場,成為狼嘴中的糕點,被狼群瘋狂虐殺。
雪地裏到處都是斑駁的血跡,撕裂的肢體和散落的衣服碎片。山穀裏隨處都可以看到連著頭皮的頭發,斷裂的手指和被狼牙挖出的內髒。……
據事後路過過那片荒野的人回憶,其現場的慘狀讓人不忍目睹,很久後都記憶猶新。
慘劇過後,連負責押送的官兵都死在了狼嘴裏,而流放眾人最後的生死紀錄也就流失在路途中,無從查找了。
慶王爺到了那片山林,命人一寸寸地搜索那片山坳,最後在一個樹坑裏找到了一個破舊的口袋。口袋裏有一個裂為兩半的硯台和一隻沒了毛的筆。
慶王爺認得那隻硯台也識得那之筆,都不是什麽名貴的東西,卻是這輩子最難忘懷的心醉。
這兩樣東西就是慶王爺那次去南方初見墨無痕時買給他的。
兩個人有一天一起遊玩到一個小鎮,在鎮上唯一的筆墨坊裏,當時還是五王爺的慶王爺親手挑選了這兩樣東西送給墨無痕。從此,墨無痕亮晶晶的眼睛和好看的唇就刻進了慶王爺的心裏。
這兩樣東西都是墨無痕珍愛之物,一定是他隨身攜帶的。而東西在這裏找到,那想必遭遇狼群的當口,他也在這裏。
據此,眾人已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墨無痕毫無疑問已經死在了那次狼襲中,恐怕是凶多吉少,甚至屍骨無存了。墨無痕隨身物品的發現,讓眾人徹底死了心。
隻有慶王爺,捧著那個硯台癡癡地看了兩天兩夜後,卻搖著頭跟眾人說他不信,他不信墨無痕已經死了,他就是不信!
眾人撒開隊伍拉網一樣搜遍了附近幾十個山頭,想找到一個萬中求一的理由。然而,搜尋的結果再次證明,確實沒有人見到過那個相貌清俊的男子。
搜索完畢,慶王爺整個人崩潰了一般,紅著眼睛不吃不喝從早到晚呆呆的看著硯台發愣。
皇帝眼看著自己的兄弟要瘋了,也是心痛,也是追悔。下令發下海捕文書,重金懸賞查找墨無痕的下落。又當著滿潮文武的麵許下諾言,隻要慶王爺能恢複原狀,好好做他的王爺。他就再不過問墨無痕的事,是死是活,慶王爺想怎樣對待墨無痕都隨他的意。
慶王爺聽了聖旨,掉下淚來。將硯台和筆小心收進懷裏,回了京城的慶王府。
兩年之後,邊境匪患猖獗。慶王爺派兵去清剿。
惡匪似乎發生了內亂,在官兵趕到之前就已土崩瓦解。匪首逃之夭夭,讓立功心切的南朝官兵撲了個空。
正當官兵們為此行的空手而歸懊惱時,卻意外的在賊窩裏撿到了寶。
淘金用的篩沙池邊,一個神仙般與眾不同的人引起了士兵們的注意。
盡管他的衣衫襤褸,盡管他骨瘦如柴。士兵們還是記起了那張流傳廣泛鬧得沸沸揚揚的海捕文書,畫像上的人物太過俊美且賞金奇高讓人難以忘懷。而眼前這人,恰恰長得就是那個模樣。
眾人奔走相告,都跑來看稀奇。對著墨無痕的臉,一個個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些窮苦出身的士兵,根本不敢相信有這樣的美事會落在自己頭上。
就這樣,墨無痕在銷聲匿跡了兩年之後,被慶王爺的部下意外地從匪窩裏挖了出來。
為了確保能夠領到通緝令上那筆豐厚的賞賜,士兵們沒有過多的為難墨無恨,隻是把一言不發的他以及他死活要抱在懷裏的一個孩子還有一隻好死不死的肥鳥一起裝上車。馬不停蹄一路晝夜狂奔,用最短的時間,把他送進了京城的慶王府。
接下來的日子,京城的街頭巷尾到處都在傳說著這個離奇的故事。
官兵們得到了做夢都沒夢到過的豐厚賞賜;慶王爺找回了自己的心上人;而墨無痕則開始了他為期十數年的王府內院的男妻生活。
歲月如流水般在不知不覺中淌過,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
當日的皇帝已經作古,新帝登基,振興國運,廣納賢才,慶王爺掌管著兵部大印,兢兢業業為袁氏江山起五更爬半夜的努力。
而當日被墨無痕抱進府裏養育的那個孩子也在不知不覺中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功名和前程。
那段血腥往事,漸漸被人遺忘。淹沒在風塵過往的舊時光裏,再鮮有人提及。
……
“鴻銳,過來吧。”不知何時,琴聲已住。慶王爺招呼失神的鴻銳過去。
慶王世子繞過屏風,緩步走到父親麵前。簡單行禮,在慶王爺對麵坐下。
慶王爺就盤膝坐在墨無痕平時經常席地看書用的軟塌上。麵前的矮幾上放著一把琴,也是墨無痕平日喜歡用的一柄。
“青兒睡了?”慶王爺的聲音聽起來象往日一樣平靜。
“之前不肯睡,剛剛才睡熟了。”想起床上那個倦極而眠的人,鴻銳的嘴角就不由得彎了起來。青兒縮在被子裏睡熟的樣子很象禧子呢。
慶王爺的目光掃過對麵的笑容,心下歎了口氣。剛才就已經注意到了,鴻銳進來時,腳步有些不穩。想也知道,該發生的事肯定是不會少。隻是沒想到,鴻銳這麽疼他。
心裏不由一軟,這個孩子啊,真難得他這份情誼十幾年都沒變過。
“父親,青兒的娘……”鴻銳想起來意,似乎有些無從下手。
此事頗為棘手,當如何處理呢?
“鴻銳,你想你娘嗎?”慶王爺並不急於回答鴻銳的問題。
鴻銳抬頭,看看麵前的父親,不知從何說起。
“我從不許你跟你外祖父家的人來往,你,可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慶王爺問得緩慢,目光卻犀利,如刀似劍,讓鴻銳不覺打個冷戰。
“外祖父家……舅父大人們太過市儈,……”鴻銳嚐試著回答。這些年自己一直是這樣認為的。難道不對麽?
沒等鴻銳答完,慶王爺已經搖頭。鴻銳停下話頭,想了想,想不出來。
“那是?”鴻銳有些好奇,抬起眼探尋父親的答案。
“是因為,我慶王府跟他們家有仇!……血仇。”慶王爺淡淡地吐出這幾個字,卻有千斤的重量。
什麽?鴻銳驚異得瞪大了眼睛。
今夜的父親,跟以往的任何時候都不相同。平日高山般令人仰止的父親,今夜卻有著大海般的深邃。那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麵下,洶湧的暗流正在大海的深處交織匯集,翻滾撕咬。雖是可能爆發。
有關死去多年的母親的話題仿佛是在茫茫的大海上突然泛起了一道銀河,波浪魚鱗般閃爍著,光隨波轉,折射出鮮為人知的舊日畫麵。
那些神秘而散碎的畫麵忽明忽滅,拚湊不出完整的形狀,卻更顯得撲朔迷離,叫人越發想要看個清楚。
這些年,皇家金粉撲壁如花草般的榮謝裏,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往事呢?
慶王爺不言,
鴻銳無語。
兩個人都靜靜聆聽著外麵的雨聲。多麽大的雨啊!仿佛沒有盡頭的一條河流,浩浩濁水,在看不見的鮮血在虛空中交融,匯織成奔騰不息的血紅的潮流,在茫茫雨夜,從遙遠的過去奔來,向身後的不可知的巨大黑暗中散去……
“鴻銳,”還是慶王爺先開了口。“你的母親,她不是暴病而亡的!……她是被你外祖父誤殺的!”慶王爺一半的身子掩在陰影之中,顯得格外的蒼涼。
幾上燈光昏暗茶香淡淡,寧靜柔和的房間裏正在講述的卻是一幕連鴻銳都不知曉的往事。
“你外祖父當初把你母親嫁給我時,本就有所圖謀。……他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雖然賺了個清明廉政的口碑但還是擔心相府會對他不利,於是他明知我不會喜歡女人,還是刻意要把女兒嫁給我。……
“我在北疆抗敵時,你的母親生下了你。先皇下旨,封你世襲爵位,享雙侯祿,你的母親也被賜了封號。……他處心積慮搜羅相府謀反的證據,最後終於被他找到突破口。一舉推翻了相府一派。”
啊?“那不是跟墨家有關?”鴻銳輕呼。
“正是!”慶王爺眯起雙眼,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呼吸沉重。“在此之前,你外祖父官聲一向不錯,所以,先皇允了他的請求,命他徹查此案。可是,就是從這個案子上,我發現他原來也隻是一個偽君子。”
鴻銳端坐,靜靜聆聽。
“我本來也不信他這樣清正廉明的人會營私舞弊。可是找到無痕時,他身上的炮烙之傷又分明是被人刻意留下的。我特意請韓仵作看過,他確認這些傷是出自京城的天牢!這就讓我不能不疑心到你外祖父的原因。……”
鴻銳蹙眉,韓真子是當年最有名的仵作,他驗過的傷肯定不會有錯。關鍵是,是誰敢如此囂張,公然違抗國家律法,對有功名在身的墨無痕破例用刑的呢?既然能做下這種事,那這案子的結論還能有多少可信度?
“父親,既然是這樣,那這墨家的謀反罪名有沒有可能是冤案呢?”這麽多年了,難道就沒想過翻案嗎?
“鐵證如山,無從翻起。”慶王爺也在玩味這幾個字。臉上露出些迷茫。
“可是這濫用私刑總還是可以追究其責任的!”鴻銳不甘。
慶王爺慘笑。墨無痕說的好:追究其責任能如何?即使翻案又能如何?死去的人能回來嗎?!既然人死不能複生,活不回來了,那與其要一個別人賞賜的清白名聲留在世間,還不如背個汙泥濁水的招牌去閻王殿前喊冤。好歹還能換個苦盡甘來,超度成仙,再不用在人世上受苦。……
“這些還隻是開始,卑鄙的還在後麵。”慶王爺繼續往下說。“你外祖父見我找回了墨無痕,又對他起了疑心,他怕我最終會找到證據翻案對他不利,於是他便起了殺心。”
鴻銳倒抽一口冷氣。
“你的母親對此一無所知。毒就下在一碗糯米羹裏,象往日一樣在用膳的時候送到我麵前。而我也沒有防備。……”
慶王爺望著幾上的茶盞,似乎又看到了當年的那一幕。
“那天也很奇怪,你好像突然很不舒服,在飯桌上又哭又鬧,下人都慌了手腳。……我抱著你。你指著桌上那碗糯米羹伸手。你母親以為你想喝,就趕緊嚐了一口糯米羹的冷熱,然後端起來準備喂你,……誰知道你一抬手就把碗打翻在地。”
“原來是我害死了母親!”鴻銳低下頭去,咬緊嘴唇。
“不是你,是你外祖父做的。”慶王爺打斷了鴻銳的話,麵色晦暗。
鴻銳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青兒小的時候,墨無痕總是戰戰兢兢,一定要親自帶孩子,不肯假手他人。他怕別人加害青兒,原來防的是自己的外祖父。
鴻銳有些驚愕,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事。記憶中隻記得那日雨中墨家父子進門後,府裏就突然多了許多人。有來見父親的,也有舅舅家派來見母親的。
父親那段時間特別的忙,幾乎都沒時間看自己一眼。而自己也很忙,每天早上一起來就急著去看小青兒。一定要在他起床前親到他的臉,然後拉著他的手一起去用膳,再帶著他滿院子玩。
後來有一天,母親突然去世了,出殯回來,父親就再不許自己見舅舅家的人。……
自此,慶王府和舅舅家反目成仇,再不往來。而王府東院,就一直閑置下來。隻有自己在那裏住著。
“鴻銳,你自小就喜歡青兒,可是,你就一點沒有厭過墨無痕麽?”按道理,他取代了你母親的位置,你應該會恨他的。
鴻銳想了想,搖頭。“沒想過這個問題,母親去世後,我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東院始終隻有我住,他從沒來過一次。我並不覺得自己被奪走了什麽。而他們父子住在西院,隻會讓我覺得多了許多樂趣。”說到這裏,自己都不由得想笑。這十幾年來,自己雖然吃住都在東院,可是心卻是放在西院裏的。
慶王爺聽著鴻銳的話,眉頭鬆開,也露出了舒心地笑容。家裏縱然有萬貫家財又能如何,這最貴重的東西恐怕還是這“和睦”二字。
“鴻銳,時候不早了,你也去休息吧。我去接他回來!”慶王爺拍了拍鴻銳的肩膀,站起身,徑自向門外走去。
那不似平日聽到的任何一種琴音,它不同於那些或如泣如訴或悲壯刻骨的膚淺表達。它是那樣的深邃, 又是那樣的輕柔,恍如是萬般心語隨著血脈自心口趟出。化作萬千光芒,讓日月動容,歲月無荒,河山共舞。……
鴻銳驚訝得瞪大了眼睛,站在那裏無法動彈。從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竟然也會彈琴!而且彈得如此之好。點點心聲, 信手拈來之曲竟已出神入化如仙音徹骨。
琴聲縹緲, 似在回憶。悠悠地,淡淡地訴說著傷懷的往事。
滴血的蒼涼中有著格外的空曠悠遠,脈脈情深。似乎是在演繹著一段不平凡的人生際遇,又似乎是在描畫著一段生活的味道。
墨家出事, 墨無痕被判流放的時候, 慶王爺正領兵在邊關打仗。當時戰事打得正緊,每日都在行軍。等他知道消息派人回來找皇帝求情的時候,墨家的案子已經了結,死的死,判的判,無可挽回。
幾個月後,戰功赫赫領兵凱旋的慶王爺在城外拒不進城。引得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慶王爺不要金不要銀,拚著性命不要,酷暑天在城門前跪了足足兩天兩夜,才求得了皇帝的許可,允他去找回墨無痕。
然而,心急如焚的慶王爺派出去大批人馬沿途搜尋的結果不僅沒有找到人,反而帶回了更讓人震驚的消息——墨家一行,因為種種災難,還未走到流放地,就已經死傷殆盡,已經無人幸存了。
消息傳來,眾人瞠目,為世代書香的墨家歎息,更為一片癡心的慶王爺歎息。連皇帝也覺得殺戮太重,甚為不妥。於是下令,不僅大赦天下,還要天下的寺院都做法事以超度亡魂。
隻有慶王爺,不僅堅決不相信再找不到生還者的說法,而且還發了瘋似的加派人手去找。一站站地問,一點點地查,沿途撒下大把金銀懸賞知情者,發誓不找到墨無痕的屍骨絕不罷休。
就這樣,眾人才慢慢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墨家這些人出發時便大多已經在牢中染上傷病。路上又趕上惡劣的天氣。官兵急著趕路,全不顧眾人的死活,每日天不亮就出發,深夜還不肯落宿。
眾人吃不好睡不好,又沒有足夠禦寒的衣物,不久便陸續有人病倒。因為缺醫少藥,病人得不到救治,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掉。
在官兵的威逼下,眾人敢怒不敢言,隻能匆匆掩埋了死者繼續趕路。
那年收成不好,許多百姓都無法過冬。眾人一路走著。饑一頓,飽一頓,而行到窮山惡水之處,匪患便格外猖獗。他們甚至連這群流放之人都不放過。
就為了官兵手裏的那一點幹糧或者某人身上的一件厚衣物,他們毫不猶豫的殺人害命。記錄中,這些人幾乎隔天就會遇到土匪山賊衝出來攔路打劫。而被殺死者每日都不下十人。
之前,押解的官兵還能將死者逐個登記在冊,以備查閱。到了這時,押解的官兵自己都已經性命不保,惶惶不可終日,哪還有心思詳細記錄人犯的名字。於是,每日隻在本上記個大概的數字或者勾畫兩筆了事。
而偏偏禍不單行,這群人在山區裏遇到了幾十年不遇的大雪。大雪封山,寸步難行。連日受凍受餓後傷病不支死去的人數又一次急劇攀升。
存活下來的人數已經不足出發時的三分之一。
然而,災難並沒有因此停止。在路過一片荒野山坳時,老天最終扯下了所有遮掩的麵紗,露出了猙獰的麵目。這次死亡流放之路的最後一站終於在一個異常寒冷的黃昏時分降臨在眾人麵前。——長途跋涉後早已疲憊不堪的眾人在太陽下山的時候遭遇了大雪後出來捕食的狼群。
已經餓了幾天的狼群瘋狂撲來,眾人毫無抵抗之力,立刻血濺當場,成為狼嘴中的糕點,被狼群瘋狂虐殺。
雪地裏到處都是斑駁的血跡,撕裂的肢體和散落的衣服碎片。山穀裏隨處都可以看到連著頭皮的頭發,斷裂的手指和被狼牙挖出的內髒。……
據事後路過過那片荒野的人回憶,其現場的慘狀讓人不忍目睹,很久後都記憶猶新。
慘劇過後,連負責押送的官兵都死在了狼嘴裏,而流放眾人最後的生死紀錄也就流失在路途中,無從查找了。
慶王爺到了那片山林,命人一寸寸地搜索那片山坳,最後在一個樹坑裏找到了一個破舊的口袋。口袋裏有一個裂為兩半的硯台和一隻沒了毛的筆。
慶王爺認得那隻硯台也識得那之筆,都不是什麽名貴的東西,卻是這輩子最難忘懷的心醉。
這兩樣東西就是慶王爺那次去南方初見墨無痕時買給他的。
兩個人有一天一起遊玩到一個小鎮,在鎮上唯一的筆墨坊裏,當時還是五王爺的慶王爺親手挑選了這兩樣東西送給墨無痕。從此,墨無痕亮晶晶的眼睛和好看的唇就刻進了慶王爺的心裏。
這兩樣東西都是墨無痕珍愛之物,一定是他隨身攜帶的。而東西在這裏找到,那想必遭遇狼群的當口,他也在這裏。
據此,眾人已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墨無痕毫無疑問已經死在了那次狼襲中,恐怕是凶多吉少,甚至屍骨無存了。墨無痕隨身物品的發現,讓眾人徹底死了心。
隻有慶王爺,捧著那個硯台癡癡地看了兩天兩夜後,卻搖著頭跟眾人說他不信,他不信墨無痕已經死了,他就是不信!
眾人撒開隊伍拉網一樣搜遍了附近幾十個山頭,想找到一個萬中求一的理由。然而,搜尋的結果再次證明,確實沒有人見到過那個相貌清俊的男子。
搜索完畢,慶王爺整個人崩潰了一般,紅著眼睛不吃不喝從早到晚呆呆的看著硯台發愣。
皇帝眼看著自己的兄弟要瘋了,也是心痛,也是追悔。下令發下海捕文書,重金懸賞查找墨無痕的下落。又當著滿潮文武的麵許下諾言,隻要慶王爺能恢複原狀,好好做他的王爺。他就再不過問墨無痕的事,是死是活,慶王爺想怎樣對待墨無痕都隨他的意。
慶王爺聽了聖旨,掉下淚來。將硯台和筆小心收進懷裏,回了京城的慶王府。
兩年之後,邊境匪患猖獗。慶王爺派兵去清剿。
惡匪似乎發生了內亂,在官兵趕到之前就已土崩瓦解。匪首逃之夭夭,讓立功心切的南朝官兵撲了個空。
正當官兵們為此行的空手而歸懊惱時,卻意外的在賊窩裏撿到了寶。
淘金用的篩沙池邊,一個神仙般與眾不同的人引起了士兵們的注意。
盡管他的衣衫襤褸,盡管他骨瘦如柴。士兵們還是記起了那張流傳廣泛鬧得沸沸揚揚的海捕文書,畫像上的人物太過俊美且賞金奇高讓人難以忘懷。而眼前這人,恰恰長得就是那個模樣。
眾人奔走相告,都跑來看稀奇。對著墨無痕的臉,一個個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些窮苦出身的士兵,根本不敢相信有這樣的美事會落在自己頭上。
就這樣,墨無痕在銷聲匿跡了兩年之後,被慶王爺的部下意外地從匪窩裏挖了出來。
為了確保能夠領到通緝令上那筆豐厚的賞賜,士兵們沒有過多的為難墨無恨,隻是把一言不發的他以及他死活要抱在懷裏的一個孩子還有一隻好死不死的肥鳥一起裝上車。馬不停蹄一路晝夜狂奔,用最短的時間,把他送進了京城的慶王府。
接下來的日子,京城的街頭巷尾到處都在傳說著這個離奇的故事。
官兵們得到了做夢都沒夢到過的豐厚賞賜;慶王爺找回了自己的心上人;而墨無痕則開始了他為期十數年的王府內院的男妻生活。
歲月如流水般在不知不覺中淌過,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
當日的皇帝已經作古,新帝登基,振興國運,廣納賢才,慶王爺掌管著兵部大印,兢兢業業為袁氏江山起五更爬半夜的努力。
而當日被墨無痕抱進府裏養育的那個孩子也在不知不覺中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功名和前程。
那段血腥往事,漸漸被人遺忘。淹沒在風塵過往的舊時光裏,再鮮有人提及。
……
“鴻銳,過來吧。”不知何時,琴聲已住。慶王爺招呼失神的鴻銳過去。
慶王世子繞過屏風,緩步走到父親麵前。簡單行禮,在慶王爺對麵坐下。
慶王爺就盤膝坐在墨無痕平時經常席地看書用的軟塌上。麵前的矮幾上放著一把琴,也是墨無痕平日喜歡用的一柄。
“青兒睡了?”慶王爺的聲音聽起來象往日一樣平靜。
“之前不肯睡,剛剛才睡熟了。”想起床上那個倦極而眠的人,鴻銳的嘴角就不由得彎了起來。青兒縮在被子裏睡熟的樣子很象禧子呢。
慶王爺的目光掃過對麵的笑容,心下歎了口氣。剛才就已經注意到了,鴻銳進來時,腳步有些不穩。想也知道,該發生的事肯定是不會少。隻是沒想到,鴻銳這麽疼他。
心裏不由一軟,這個孩子啊,真難得他這份情誼十幾年都沒變過。
“父親,青兒的娘……”鴻銳想起來意,似乎有些無從下手。
此事頗為棘手,當如何處理呢?
“鴻銳,你想你娘嗎?”慶王爺並不急於回答鴻銳的問題。
鴻銳抬頭,看看麵前的父親,不知從何說起。
“我從不許你跟你外祖父家的人來往,你,可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慶王爺問得緩慢,目光卻犀利,如刀似劍,讓鴻銳不覺打個冷戰。
“外祖父家……舅父大人們太過市儈,……”鴻銳嚐試著回答。這些年自己一直是這樣認為的。難道不對麽?
沒等鴻銳答完,慶王爺已經搖頭。鴻銳停下話頭,想了想,想不出來。
“那是?”鴻銳有些好奇,抬起眼探尋父親的答案。
“是因為,我慶王府跟他們家有仇!……血仇。”慶王爺淡淡地吐出這幾個字,卻有千斤的重量。
什麽?鴻銳驚異得瞪大了眼睛。
今夜的父親,跟以往的任何時候都不相同。平日高山般令人仰止的父親,今夜卻有著大海般的深邃。那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麵下,洶湧的暗流正在大海的深處交織匯集,翻滾撕咬。雖是可能爆發。
有關死去多年的母親的話題仿佛是在茫茫的大海上突然泛起了一道銀河,波浪魚鱗般閃爍著,光隨波轉,折射出鮮為人知的舊日畫麵。
那些神秘而散碎的畫麵忽明忽滅,拚湊不出完整的形狀,卻更顯得撲朔迷離,叫人越發想要看個清楚。
這些年,皇家金粉撲壁如花草般的榮謝裏,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往事呢?
慶王爺不言,
鴻銳無語。
兩個人都靜靜聆聽著外麵的雨聲。多麽大的雨啊!仿佛沒有盡頭的一條河流,浩浩濁水,在看不見的鮮血在虛空中交融,匯織成奔騰不息的血紅的潮流,在茫茫雨夜,從遙遠的過去奔來,向身後的不可知的巨大黑暗中散去……
“鴻銳,”還是慶王爺先開了口。“你的母親,她不是暴病而亡的!……她是被你外祖父誤殺的!”慶王爺一半的身子掩在陰影之中,顯得格外的蒼涼。
幾上燈光昏暗茶香淡淡,寧靜柔和的房間裏正在講述的卻是一幕連鴻銳都不知曉的往事。
“你外祖父當初把你母親嫁給我時,本就有所圖謀。……他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雖然賺了個清明廉政的口碑但還是擔心相府會對他不利,於是他明知我不會喜歡女人,還是刻意要把女兒嫁給我。……
“我在北疆抗敵時,你的母親生下了你。先皇下旨,封你世襲爵位,享雙侯祿,你的母親也被賜了封號。……他處心積慮搜羅相府謀反的證據,最後終於被他找到突破口。一舉推翻了相府一派。”
啊?“那不是跟墨家有關?”鴻銳輕呼。
“正是!”慶王爺眯起雙眼,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呼吸沉重。“在此之前,你外祖父官聲一向不錯,所以,先皇允了他的請求,命他徹查此案。可是,就是從這個案子上,我發現他原來也隻是一個偽君子。”
鴻銳端坐,靜靜聆聽。
“我本來也不信他這樣清正廉明的人會營私舞弊。可是找到無痕時,他身上的炮烙之傷又分明是被人刻意留下的。我特意請韓仵作看過,他確認這些傷是出自京城的天牢!這就讓我不能不疑心到你外祖父的原因。……”
鴻銳蹙眉,韓真子是當年最有名的仵作,他驗過的傷肯定不會有錯。關鍵是,是誰敢如此囂張,公然違抗國家律法,對有功名在身的墨無痕破例用刑的呢?既然能做下這種事,那這案子的結論還能有多少可信度?
“父親,既然是這樣,那這墨家的謀反罪名有沒有可能是冤案呢?”這麽多年了,難道就沒想過翻案嗎?
“鐵證如山,無從翻起。”慶王爺也在玩味這幾個字。臉上露出些迷茫。
“可是這濫用私刑總還是可以追究其責任的!”鴻銳不甘。
慶王爺慘笑。墨無痕說的好:追究其責任能如何?即使翻案又能如何?死去的人能回來嗎?!既然人死不能複生,活不回來了,那與其要一個別人賞賜的清白名聲留在世間,還不如背個汙泥濁水的招牌去閻王殿前喊冤。好歹還能換個苦盡甘來,超度成仙,再不用在人世上受苦。……
“這些還隻是開始,卑鄙的還在後麵。”慶王爺繼續往下說。“你外祖父見我找回了墨無痕,又對他起了疑心,他怕我最終會找到證據翻案對他不利,於是他便起了殺心。”
鴻銳倒抽一口冷氣。
“你的母親對此一無所知。毒就下在一碗糯米羹裏,象往日一樣在用膳的時候送到我麵前。而我也沒有防備。……”
慶王爺望著幾上的茶盞,似乎又看到了當年的那一幕。
“那天也很奇怪,你好像突然很不舒服,在飯桌上又哭又鬧,下人都慌了手腳。……我抱著你。你指著桌上那碗糯米羹伸手。你母親以為你想喝,就趕緊嚐了一口糯米羹的冷熱,然後端起來準備喂你,……誰知道你一抬手就把碗打翻在地。”
“原來是我害死了母親!”鴻銳低下頭去,咬緊嘴唇。
“不是你,是你外祖父做的。”慶王爺打斷了鴻銳的話,麵色晦暗。
鴻銳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青兒小的時候,墨無痕總是戰戰兢兢,一定要親自帶孩子,不肯假手他人。他怕別人加害青兒,原來防的是自己的外祖父。
鴻銳有些驚愕,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事。記憶中隻記得那日雨中墨家父子進門後,府裏就突然多了許多人。有來見父親的,也有舅舅家派來見母親的。
父親那段時間特別的忙,幾乎都沒時間看自己一眼。而自己也很忙,每天早上一起來就急著去看小青兒。一定要在他起床前親到他的臉,然後拉著他的手一起去用膳,再帶著他滿院子玩。
後來有一天,母親突然去世了,出殯回來,父親就再不許自己見舅舅家的人。……
自此,慶王府和舅舅家反目成仇,再不往來。而王府東院,就一直閑置下來。隻有自己在那裏住著。
“鴻銳,你自小就喜歡青兒,可是,你就一點沒有厭過墨無痕麽?”按道理,他取代了你母親的位置,你應該會恨他的。
鴻銳想了想,搖頭。“沒想過這個問題,母親去世後,我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東院始終隻有我住,他從沒來過一次。我並不覺得自己被奪走了什麽。而他們父子住在西院,隻會讓我覺得多了許多樂趣。”說到這裏,自己都不由得想笑。這十幾年來,自己雖然吃住都在東院,可是心卻是放在西院裏的。
慶王爺聽著鴻銳的話,眉頭鬆開,也露出了舒心地笑容。家裏縱然有萬貫家財又能如何,這最貴重的東西恐怕還是這“和睦”二字。
“鴻銳,時候不早了,你也去休息吧。我去接他回來!”慶王爺拍了拍鴻銳的肩膀,站起身,徑自向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