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對於南朝來說, 是極不太平的一年。
盡管皇帝刻意與北庭修好,北庭也表示不再舉兵。但騷動不安的情緒就像這年夏天格外悶熱的天氣一樣, 總是讓人覺得惴惴不安。仿佛地底下的某個地方,正在醞釀著一場巨大的災禍。
雖然朝中也還有像慶王爺這樣的文武能臣, 起早貪黑地為國事謀劃,盡心竭力地為南朝江山的穩固操勞,但終歸敵不過那些在黑暗中挖掘蠶食的腐敗力量。
就在慶王爺千辛萬苦地終於將南朝的防禦安排停當不久。東北麵的嶽冀國就扯起大旗,開始了瘋狂的掠奪。
野心勃勃的嶽冀國君糾集了足足五十萬人馬,要一個一個吃掉南北二國!一統天下!
彪悍凶殘的嶽冀軍主力,繞過屢屢碰壁的北庭軍防禦範圍,越過高山密林直撲南朝, 兵鋒直指柳楊關內南朝富庶肥沃的土地。
南朝國主袁龍宜站在柳楊關的城樓上眺望遠處。
關前不遠處, 連接的敵營密密排在平坦的河灘上,營帳前鐵甲成林,組成一道長長的牆,牆上刀光林立寒氣迫人。到今夜, 守關已經守到第二十八天了。剛剛度過的每一天, 無不驚心動魄,艱苦非常。
回想此次應敵,多少是有些倉促。
那日初聞柳楊關吃緊時,朝中眾人一片心焦如焚,自己連夜下了應敵的詔書,派南朝大將武宇澄帶兵星夜前往迎戰。
然而,麵對嶽冀軍的強攻硬弩, 南朝軍隊雖報國心切,卻還是有些勢單力薄,麵對多過自己數倍的強敵,還是有些難以抵抗。
武宇澄被圍鬆山嶺,飛書告急,才有了自己此次匆忙而來的禦駕親征。
自己帶了南朝幾乎所有能上陣的武將前來,眾人團結一心,士氣高昂。硬拚了五天,這才解了鬆山嶺之圍。
兩路人馬合二為一,雖然解決了南朝軍隊的燃眉之急,卻並沒有改變戰局的發展。退守柳楊關隻是一個萬無一失的選擇,並不是一個萬全之策。雖然柳楊關關高牆厚,易守難攻。但苦守關門,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且不說這柳楊關是南朝的最後一道屏障,萬一守不住,就再沒有可以扼守的要塞。單隻是這樣晝夜不停的迎戰攻城的敵軍,就已經讓將士們疲憊不堪。
投下城去的滾木擂石越積越多,已經漸漸逼近城頭,兩軍肉搏的距離指日可待。讓人不得不想,這樣堅守城池的日子還能持續多久呢?
正想著,關外的槍林劍雨忽然動了起來,緩緩移過灘地。
攻城的戰鬥又打響了。
打了這麽多天,雙方都已經熟悉了對方的套路,就連連城頭上的兵士也不再像最初時那麽緊張。
攻城的先鋒隊伍借箭羽掩護,早衝到了護城河邊,這邊的領兵將領長嘯而起,招呼眾人準備戰鬥。敵人進入了長箭的射程,城頭上鼓聲大作,守城兵士奮勇起身迎戰,一撥撥飛羽淩空射去,與對方的箭矢在中碰撞,如亂蝗飛舞。
嶽冀軍中不停的有士兵倒下,但卻沒有一個人後退。如行屍走肉般迎著飛箭繼續前進,直到關下。
關上石塊滾木紛紛投下。關下立刻血流遍地,然而即便如此,對麵進兵的鼓聲也沒有片刻停止。又一隊嶽冀軍踩著前人的屍體爬上的滾木擂石搭成的雲梯,向城頭進攻。
這邊,又一輪飛羽破空而出,將士們有條不紊地幹著已經熟悉了的事……
袁龍宜望著對麵的青山,沉默無語。
嶽冀軍在攻勢最盛時,每隔兩個時辰必派遣一個千人隊攻城,即便到了今日屢攻不下的局麵,每天也必試探攻城兩次,不計傷亡。
這樣的打法,無異於一場殺戮。
似乎過了很久的時間,天都要黑透了,對麵的鼓聲才停了下來。
壁壘森嚴的敵陣息了戰鼓,變得和青山一樣沉默。城頭上也暫時安靜了下來,各隊得了號令,放下手中武器,三三兩兩坐到城頭上自行修整。隻有城樓上的崗哨還在一瞬不停地觀望著敵軍的動靜。
袁龍宜雙眉緊鎖,高大的身影被黑暗包裹著,格外的凝重。
“陛下,回去用膳吧。”一個聲音從旁響起,讓袁龍宜收回了思緒。
是慶王爺唯一的親子,世子袁鴻銳。
這鴻銳二十出頭的年紀,濃眉大眼,相貌酷似其父,做事為人也和他父親一樣,非常的能幹。他這兩年入朝為官後,一直在兵部主管軍需。此次應戰,也多虧他精於計算,調度有方。才能讓大軍裝備齊整,糧草充足。
袁龍宜看到精神抖擻的鴻銳,心情好了一些。輕輕嗯了一聲,轉身下城。
鴻銳主管軍需,為了照顧這十幾萬的人馬,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要不是這城頭上有他心心念念的愛人,他也沒時間自己跑上來請皇上用膳。
鴻銳送皇帝走到樓梯口,眼看皇帝走下了步道,鴻銳一轉身,跑回了城頭。
四處張望一下,沒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趕緊抓住一個過往的士兵詢問:“看見墨小將軍了麽?”今天在城頭輪值的是自己家的寶貝,自己這顆心一整天都懸在半空。墨玉青二十歲不到,已經做了軍中的重要將領,雖然可喜卻也讓人捏把汗。開戰以來鴻銳做什麽都不踏實,非要親眼看他無事才能放心。
疲憊的士兵用手指了指最西邊的城垛,示意他在那邊。鴻銳望望那邊,拔腿就跑。
眼下正是用膳的時候,鴻銳自己也隻有這時才能抽出點時間。此刻若不快點,若是等一下自己有事需要回去處理,就又看不到他了。
鴻銳跑到角樓下的時候,正碰上墨玉青領著人從上麵下來。一邊走著,還在一邊布置著什麽,眾人頻頻點頭,都在仔細傾聽。
鴻銳一看到那道修長的身影,心裏就安穩了,站住腳步,等眾人走近。
眾人看見鴻銳過來,都知道他是來找墨玉青的。於是也不必多說,打過招呼各自散去。留下墨玉青和鴻銳兩人立在原地,四目相對。
“你怎麽又跑來了?”墨玉青俊俏的臉在看到鴻銳的那一刻就黑成了鍋底。看看四下沒人,立刻開始抱怨,“你知道不知道,你這是擅離職守!這樣的事別人都不可以做,你慶王世子怎麽可以。你讓別人怎麽想!”墨玉青板起臉來數落鴻銳。
“青兒!”鴻銳氣苦。自家的這個寶貝怎麽能這樣不講情麵。自己辛辛苦苦地跑來看他,他不但不領情,還見麵就數落自己。也不知道他心裏到底有沒有自己。
“我是來請皇上用膳的,怕你忙著沒飯吃,特意給你送點吃的來。我等一下馬上就得回去,你就別說我了好麽?”鴻銳小聲央告。自從自己跟青兒的關係確定了之後,青兒就跟他爹越來越像了。這刀子嘴教訓起自己來跟小蔥拌豆腐似的,一清二白,比父親還厲害。
鴻銳看看墨玉青板得死緊的麵孔,沒別的辦法,隻能告饒。“好了好了,我錯了。下次不敢了。”
墨玉青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鴻銳溫言軟語的也就沒辦法再說什麽。
鴻銳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個油紙包。看看左右沒人,把墨玉青拉到牆垛下坐好,打開油紙包。
墨玉青看看包裏的東西,皺了皺眉頭。“你弄這些東西幹什麽,我又不是沒飯吃。” 油紙包是幾個煎得外焦裏嫩的魚肉蛋卷。上麵撒了佐料,又香又鮮,看著就能讓人流口水。
墨玉青喜歡吃魚,聞到這麽香的魚肉,也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鴻銳看看附近沒人注意這裏,拿起一塊遞到墨玉青麵前。“青兒快吃吧,你今天晚上不是還得守夜呢麽。”軍中的大鍋飯夥食畢竟粗糙,青兒今夜任務艱巨。自己這是特意克扣了禦膳的美食來慰勞自家的寶貝的。
反正皇帝也沒心思吃飯,還不如拿來給自己的青兒,好讓他更有力氣殺敵。鴻銳拿起一塊到墨玉青嘴邊。“好了,青兒,要打要罰等打完了仗回去由你處置還不行麽?現在時間緊,你快吃呀!”鴻銳見墨玉青猶豫,故意裝出一副著急的模樣。
墨玉青忙了半下午其實也確實餓了,想想眼下這非常時期的情勢,也沒心思再跟鴻銳計較。接過魚肉卷,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照今天的情況看,黃昏時分的這場戰鬥還隻是個序曲,惡仗恐怕就在今夜。此刻必須先吃飽飯,有了力氣再說其它。
望著狼吞虎咽的墨玉青,鴻銳的心裏高興得像喝了蜜。一邊一個接一個地把肉卷遞過去,一邊不忘解下腰中的水囊,小聲提醒。“青兒慢點,別噎著,來,喝口水再吃。……”
墨玉青風卷殘雲一樣,一口氣吞下裏所有的魚肉蛋卷。吃完了用手抹了把嘴,這才舒了口氣。看看對麵一直盯著自己的鴻銳,想了想,說:“你多留意點自己的事,別老跑來看我,被人看見了不好。”鴻銳這兩天估計也在熬夜,眼睛周圍都是黑黑的。
鴻銳心裏暖暖的。點點頭,其實他也知道。兩個人的關係在家裏怎麽樣都好,但在外麵還是應該謹慎些,尤其在軍中,不該這麽露骨。雖說軍中之人都很豪爽,不會說什麽出格的話,可是難保不會惹得別人掛念家裏。多少也是有些不妥。
不過鴻銳還是高興。反正青兒吃了東西,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看他好好的,自己也就放心了。知道時候不早,自己也該回去了。
“你今夜多加小心,我下去了。”鴻銳叮囑了墨玉青,站起身來,戀戀不舍地往樓梯口走去。墨玉青送他到口上,揮揮手,轉身回去查看崗哨的情況。
鴻銳下了城,一步一步往回走,路上遇到管火炊的兵丁,抬了一筐筐夾著鹹菜和碎肉的饃上來,沿路分發。鴻銳取了一個來吃,有一搭沒一搭地咬著。
路上碰到這裏的原守軍總領郭雷,帶著一隊軍醫正在救治傷者,清點人數。看到鴻銳過來,便放下手裏的事迎了上來。
鴻銳從前雖與他不是很熟卻有救命之恩,今次戰役,自己統領軍需,而郭雷則是本地駐軍的總領,二人一起負責起後麵的支援事宜,一來二去,到現在已經很熟絡了。
看到郭雷過來,鴻銳本以為他又是要跟自己領些救治傷患用的東西,心裏還在暗暗吃驚,怎麽傷者會有這麽多。誰知郭雷卻神神秘秘地朝自己擠擠眼。拉著自己的胳膊到一邊,小聲說:“世子快去看看吧,聽說報信的來了。我估摸著,是北庭的援軍快到了!”
哦?聽到郭雷的話,鴻銳的眼睛也放出亮光來。聽說,半月前北庭軍在伏蟒山伏擊了敵軍北路的大部人馬,令嶽冀軍受到重創。之後又不辭辛苦一路南下,趕來支援南朝。
從伏蟒山到柳楊關,路途遙遠,山高林密,預計怎麽也要走一個月的路,怎麽這麽快就到了?!
“趕緊打個大勝仗讓這些龜孫子滾蛋吧!再拖下去,可真受不了了。”郭雷的話何嚐不是眾人的心聲。
“是啊,要不是咱們夏天的時候把這城牆加固過,兵器庫裏也備足了長箭,現在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鴻銳想起來這半年的事,也覺得心有餘悸。
大家都誇自己此次應變周詳,調配有方,糧草兵器供應充足,其實自己哪有那麽能幹。還不都是因為自己老老實實按照風大將軍留書裏的指示,一條條地早做了準備。
這次兵災,說到底,也幸虧是皇上下狠心鏟平了這附近三省的一窩子貪官汙吏。才能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加固防禦,充實軍備。
一邊想著,鴻銳走到了府門前。看到裏麵已經掌了燈。聽門口的守衛說上麵發了話,此刻正在招集主事的軍官過來議事。
鴻銳點點頭,走了進去。
近來戰事吃緊,皇帝陛下經常召集眾軍官商議城防大事,怕今天又要商議個通宵了。
盞茶的功夫,眾將官紛紛走來,圍坐在長桌前。
皇帝麵沉似水,做在首位一語不發。由下手位的主將武宇澄向眾人講解戰況。
“諸位,我們剛剛接到消息,北庭援軍星夜兼程而來,預計明日天亮就可到達柳楊關。” 武宇澄的話讓眾人的目光都為之一亮。
眾人對望同伴,都在對方的臉上發現了驚喜的神情。
柳楊關之困指日可解。苦守多日的戰況就要發生改變,南朝終於等到了反擊的時刻。怎呢不讓人血液沸騰!
“諸位!” 武宇澄待大家的議論聲稍停後,繼續往下說。“北庭軍此次能不計前嫌來援助我朝,是萬般不宜之事。足見其與我朝修好之心。我在這裏特別提醒諸位,請諸位以大局為重,回去之後,務必約束手下,不要說些不利於兩軍關係的話。更不可以滋生是非。若有人抗命,一旦發現,必嚴懲不怠!”
武宇澄掃過眾人,眾人紛紛點頭,讚同他的決定。
“另外,剛才我與陛下商議,估計嶽冀探馬可能也已經知曉北庭援軍明日即可抵達的消息。我們分析,嶽冀軍必然不願看到我們南北二軍會合。所有,嶽冀軍很有可能會想趕在北庭援軍到來前拚死拿下柳楊關。而時間麽,就隻有今夜!” 武宇澄停下來,看看眾人。
眾人鴉雀無聲,心裏都明鏡般清晰。
“若他們今夜得手,柳楊關失守,那就算明日北庭援軍到來也會被柳楊關擋在門外,而我南朝則會更為被動。” 武宇澄拳頭落在桌子上,把最壞的可能分析給眾人。
“所以,今天夜間尤其重要。所有精銳部隊都要做好準備,輪番上城,務必守住城關。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眾人久經沙場,深知其中利害關係。待武宇澄講完後,紛紛點頭讚同。
接下來,眾人將今夜的部署細細討論,確立方案後一個個立刻起身,趕著回去各自那裏,挑選人手,布置安排用兵細節。
眾人散盡,隻剩下皇帝,武宇澄和鴻銳還留在帳中。
武宇澄對鴻銳的能力深有了解,知他能做得比自己預想的還要好,所以此刻也不再囑咐他什麽。隻扭頭看看自始至終一直沒有說話的袁龍宜。“陛下還是先去歇歇吧,我估計硬仗會在後半夜!如果有情況,我會隨時稟包陛下。”
袁龍宜神色凝重,心思似乎不在這裏,聽到武宇澄的話,輕輕搖頭。“你去吧,鴻銳陪朕坐坐。”
武宇澄行禮告退出去,屋裏就隻剩下鴻銳和袁龍宜。
袁龍宜將手肘撐在桌上,撐著額角。露出些許疲憊和落寞。“鴻銳,天行明天就要到了。”聲音很輕,而裏麵摻雜的情感卻難以描述。
鴻銳了解他們的事,知道他此刻心裏難受,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勸解他。這兩個人都是自己的堂兄,都是自己敬佩的人。如今感情走到了盡頭,舊情人再相見,任誰都會唏噓。
一向能言善辯的鴻銳,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他們的事,自己也實在是幫不上什麽忙。除了能做在這裏陪他坐坐,還能做些什麽呢?!
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中間的道理。
“鴻銳,你知道麽,我現在越來越佩服你父親了。” 袁龍宜似乎也不需要鴻銳的回答,自己說著,竟然還笑了笑。
鴻銳看看麵前的皇帝陛下,不知道說什麽好。
此次出征,他把大權交給父親。沒有半點猜疑和憂鬱。顯然他是從內心裏信任父親的。但這“佩服”又從何說起呢。
“那年你還小呢,我卻已經記事了。……你父親凱旋後不肯京城,為了墨先生不惜身敗名裂,大鬧城門。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我以太子身份去城外勸你父親進城。你父親就跪在太陽地裏一動不動。……”從沒見過那麽堅定的表情,從不知道有一種感情可以讓人如此堅定地舍棄一切。
“你父親跪地不起的樣子,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次父皇雖然大發雷霆,咆哮怒罵,幾乎沒讓皇叔死在城門口,但最後麵對心意已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皇叔,還是做出了讓步。允了他的要求,讓他去找獲罪流放生死未卜的墨無痕。
人生不如意者十常□□,生命轉瞬即逝,能夠任性地愛一個人,實在是需要至大的勇氣和運氣。
“這些事,我一直記得,隻是從前不是很理解皇叔的做法,總試圖尋找別樣的出路。後來真輪到自己時,才發現,皇叔的做法是不得已之下的唯一出路。隻有這樣放手一搏,才能逃出生天。可是,太晚了,當我終於悟到這點時,卻早已經在一次次地妥協中失去了那樣的勇氣和魄力。”
“現在,所有的路都走到了盡頭,即使自己真豁得出去向皇叔那樣大鬧一場以命相搏也為時已晚。”
鴻銳看著袁龍宜,從心底裏同情著他。明日他就要見到他的愛人了,此刻他的心情想來就如今夜的戰局一樣吧,即期待又害怕,即高興又難過。……
“鴻銳,你跟玉青,就準備一直這樣了麽?”這兩個人,二十不到的年紀,卻都有著驕人的業績。更幸運的是,二人青梅竹馬的感情,幾乎沒有什麽波折就走到了一起。真是慕煞旁人啊。隻是,現在他們年紀還小,朝中眾人都當他們在一起是玩鬧。而自己擔心的是,若哪天他們關係不好了可怎麽辦?傷了哪一個都是朝廷的損失,於社稷不利。袁龍宜即便自己心情起伏,也還是不能放下肩頭的重任。
聽皇帝提起自己和青兒,鴻銳的嘴角就不由得往上翹。臉上的幸福掩飾不住地流露出來。“嗯,青兒心思單純,全無旁念。我喜歡他,也非一朝一夕。我們在一起,對彼此來說,都是最夢寐以求之事。所以,請皇兄放心,我們今生都會廝守一處不做他想。” 鴻銳充滿自信的聲音答得堅定。
未完
盡管皇帝刻意與北庭修好,北庭也表示不再舉兵。但騷動不安的情緒就像這年夏天格外悶熱的天氣一樣, 總是讓人覺得惴惴不安。仿佛地底下的某個地方,正在醞釀著一場巨大的災禍。
雖然朝中也還有像慶王爺這樣的文武能臣, 起早貪黑地為國事謀劃,盡心竭力地為南朝江山的穩固操勞,但終歸敵不過那些在黑暗中挖掘蠶食的腐敗力量。
就在慶王爺千辛萬苦地終於將南朝的防禦安排停當不久。東北麵的嶽冀國就扯起大旗,開始了瘋狂的掠奪。
野心勃勃的嶽冀國君糾集了足足五十萬人馬,要一個一個吃掉南北二國!一統天下!
彪悍凶殘的嶽冀軍主力,繞過屢屢碰壁的北庭軍防禦範圍,越過高山密林直撲南朝, 兵鋒直指柳楊關內南朝富庶肥沃的土地。
南朝國主袁龍宜站在柳楊關的城樓上眺望遠處。
關前不遠處, 連接的敵營密密排在平坦的河灘上,營帳前鐵甲成林,組成一道長長的牆,牆上刀光林立寒氣迫人。到今夜, 守關已經守到第二十八天了。剛剛度過的每一天, 無不驚心動魄,艱苦非常。
回想此次應敵,多少是有些倉促。
那日初聞柳楊關吃緊時,朝中眾人一片心焦如焚,自己連夜下了應敵的詔書,派南朝大將武宇澄帶兵星夜前往迎戰。
然而,麵對嶽冀軍的強攻硬弩, 南朝軍隊雖報國心切,卻還是有些勢單力薄,麵對多過自己數倍的強敵,還是有些難以抵抗。
武宇澄被圍鬆山嶺,飛書告急,才有了自己此次匆忙而來的禦駕親征。
自己帶了南朝幾乎所有能上陣的武將前來,眾人團結一心,士氣高昂。硬拚了五天,這才解了鬆山嶺之圍。
兩路人馬合二為一,雖然解決了南朝軍隊的燃眉之急,卻並沒有改變戰局的發展。退守柳楊關隻是一個萬無一失的選擇,並不是一個萬全之策。雖然柳楊關關高牆厚,易守難攻。但苦守關門,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且不說這柳楊關是南朝的最後一道屏障,萬一守不住,就再沒有可以扼守的要塞。單隻是這樣晝夜不停的迎戰攻城的敵軍,就已經讓將士們疲憊不堪。
投下城去的滾木擂石越積越多,已經漸漸逼近城頭,兩軍肉搏的距離指日可待。讓人不得不想,這樣堅守城池的日子還能持續多久呢?
正想著,關外的槍林劍雨忽然動了起來,緩緩移過灘地。
攻城的戰鬥又打響了。
打了這麽多天,雙方都已經熟悉了對方的套路,就連連城頭上的兵士也不再像最初時那麽緊張。
攻城的先鋒隊伍借箭羽掩護,早衝到了護城河邊,這邊的領兵將領長嘯而起,招呼眾人準備戰鬥。敵人進入了長箭的射程,城頭上鼓聲大作,守城兵士奮勇起身迎戰,一撥撥飛羽淩空射去,與對方的箭矢在中碰撞,如亂蝗飛舞。
嶽冀軍中不停的有士兵倒下,但卻沒有一個人後退。如行屍走肉般迎著飛箭繼續前進,直到關下。
關上石塊滾木紛紛投下。關下立刻血流遍地,然而即便如此,對麵進兵的鼓聲也沒有片刻停止。又一隊嶽冀軍踩著前人的屍體爬上的滾木擂石搭成的雲梯,向城頭進攻。
這邊,又一輪飛羽破空而出,將士們有條不紊地幹著已經熟悉了的事……
袁龍宜望著對麵的青山,沉默無語。
嶽冀軍在攻勢最盛時,每隔兩個時辰必派遣一個千人隊攻城,即便到了今日屢攻不下的局麵,每天也必試探攻城兩次,不計傷亡。
這樣的打法,無異於一場殺戮。
似乎過了很久的時間,天都要黑透了,對麵的鼓聲才停了下來。
壁壘森嚴的敵陣息了戰鼓,變得和青山一樣沉默。城頭上也暫時安靜了下來,各隊得了號令,放下手中武器,三三兩兩坐到城頭上自行修整。隻有城樓上的崗哨還在一瞬不停地觀望著敵軍的動靜。
袁龍宜雙眉緊鎖,高大的身影被黑暗包裹著,格外的凝重。
“陛下,回去用膳吧。”一個聲音從旁響起,讓袁龍宜收回了思緒。
是慶王爺唯一的親子,世子袁鴻銳。
這鴻銳二十出頭的年紀,濃眉大眼,相貌酷似其父,做事為人也和他父親一樣,非常的能幹。他這兩年入朝為官後,一直在兵部主管軍需。此次應戰,也多虧他精於計算,調度有方。才能讓大軍裝備齊整,糧草充足。
袁龍宜看到精神抖擻的鴻銳,心情好了一些。輕輕嗯了一聲,轉身下城。
鴻銳主管軍需,為了照顧這十幾萬的人馬,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要不是這城頭上有他心心念念的愛人,他也沒時間自己跑上來請皇上用膳。
鴻銳送皇帝走到樓梯口,眼看皇帝走下了步道,鴻銳一轉身,跑回了城頭。
四處張望一下,沒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趕緊抓住一個過往的士兵詢問:“看見墨小將軍了麽?”今天在城頭輪值的是自己家的寶貝,自己這顆心一整天都懸在半空。墨玉青二十歲不到,已經做了軍中的重要將領,雖然可喜卻也讓人捏把汗。開戰以來鴻銳做什麽都不踏實,非要親眼看他無事才能放心。
疲憊的士兵用手指了指最西邊的城垛,示意他在那邊。鴻銳望望那邊,拔腿就跑。
眼下正是用膳的時候,鴻銳自己也隻有這時才能抽出點時間。此刻若不快點,若是等一下自己有事需要回去處理,就又看不到他了。
鴻銳跑到角樓下的時候,正碰上墨玉青領著人從上麵下來。一邊走著,還在一邊布置著什麽,眾人頻頻點頭,都在仔細傾聽。
鴻銳一看到那道修長的身影,心裏就安穩了,站住腳步,等眾人走近。
眾人看見鴻銳過來,都知道他是來找墨玉青的。於是也不必多說,打過招呼各自散去。留下墨玉青和鴻銳兩人立在原地,四目相對。
“你怎麽又跑來了?”墨玉青俊俏的臉在看到鴻銳的那一刻就黑成了鍋底。看看四下沒人,立刻開始抱怨,“你知道不知道,你這是擅離職守!這樣的事別人都不可以做,你慶王世子怎麽可以。你讓別人怎麽想!”墨玉青板起臉來數落鴻銳。
“青兒!”鴻銳氣苦。自家的這個寶貝怎麽能這樣不講情麵。自己辛辛苦苦地跑來看他,他不但不領情,還見麵就數落自己。也不知道他心裏到底有沒有自己。
“我是來請皇上用膳的,怕你忙著沒飯吃,特意給你送點吃的來。我等一下馬上就得回去,你就別說我了好麽?”鴻銳小聲央告。自從自己跟青兒的關係確定了之後,青兒就跟他爹越來越像了。這刀子嘴教訓起自己來跟小蔥拌豆腐似的,一清二白,比父親還厲害。
鴻銳看看墨玉青板得死緊的麵孔,沒別的辦法,隻能告饒。“好了好了,我錯了。下次不敢了。”
墨玉青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鴻銳溫言軟語的也就沒辦法再說什麽。
鴻銳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個油紙包。看看左右沒人,把墨玉青拉到牆垛下坐好,打開油紙包。
墨玉青看看包裏的東西,皺了皺眉頭。“你弄這些東西幹什麽,我又不是沒飯吃。” 油紙包是幾個煎得外焦裏嫩的魚肉蛋卷。上麵撒了佐料,又香又鮮,看著就能讓人流口水。
墨玉青喜歡吃魚,聞到這麽香的魚肉,也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鴻銳看看附近沒人注意這裏,拿起一塊遞到墨玉青麵前。“青兒快吃吧,你今天晚上不是還得守夜呢麽。”軍中的大鍋飯夥食畢竟粗糙,青兒今夜任務艱巨。自己這是特意克扣了禦膳的美食來慰勞自家的寶貝的。
反正皇帝也沒心思吃飯,還不如拿來給自己的青兒,好讓他更有力氣殺敵。鴻銳拿起一塊到墨玉青嘴邊。“好了,青兒,要打要罰等打完了仗回去由你處置還不行麽?現在時間緊,你快吃呀!”鴻銳見墨玉青猶豫,故意裝出一副著急的模樣。
墨玉青忙了半下午其實也確實餓了,想想眼下這非常時期的情勢,也沒心思再跟鴻銳計較。接過魚肉卷,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照今天的情況看,黃昏時分的這場戰鬥還隻是個序曲,惡仗恐怕就在今夜。此刻必須先吃飽飯,有了力氣再說其它。
望著狼吞虎咽的墨玉青,鴻銳的心裏高興得像喝了蜜。一邊一個接一個地把肉卷遞過去,一邊不忘解下腰中的水囊,小聲提醒。“青兒慢點,別噎著,來,喝口水再吃。……”
墨玉青風卷殘雲一樣,一口氣吞下裏所有的魚肉蛋卷。吃完了用手抹了把嘴,這才舒了口氣。看看對麵一直盯著自己的鴻銳,想了想,說:“你多留意點自己的事,別老跑來看我,被人看見了不好。”鴻銳這兩天估計也在熬夜,眼睛周圍都是黑黑的。
鴻銳心裏暖暖的。點點頭,其實他也知道。兩個人的關係在家裏怎麽樣都好,但在外麵還是應該謹慎些,尤其在軍中,不該這麽露骨。雖說軍中之人都很豪爽,不會說什麽出格的話,可是難保不會惹得別人掛念家裏。多少也是有些不妥。
不過鴻銳還是高興。反正青兒吃了東西,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看他好好的,自己也就放心了。知道時候不早,自己也該回去了。
“你今夜多加小心,我下去了。”鴻銳叮囑了墨玉青,站起身來,戀戀不舍地往樓梯口走去。墨玉青送他到口上,揮揮手,轉身回去查看崗哨的情況。
鴻銳下了城,一步一步往回走,路上遇到管火炊的兵丁,抬了一筐筐夾著鹹菜和碎肉的饃上來,沿路分發。鴻銳取了一個來吃,有一搭沒一搭地咬著。
路上碰到這裏的原守軍總領郭雷,帶著一隊軍醫正在救治傷者,清點人數。看到鴻銳過來,便放下手裏的事迎了上來。
鴻銳從前雖與他不是很熟卻有救命之恩,今次戰役,自己統領軍需,而郭雷則是本地駐軍的總領,二人一起負責起後麵的支援事宜,一來二去,到現在已經很熟絡了。
看到郭雷過來,鴻銳本以為他又是要跟自己領些救治傷患用的東西,心裏還在暗暗吃驚,怎麽傷者會有這麽多。誰知郭雷卻神神秘秘地朝自己擠擠眼。拉著自己的胳膊到一邊,小聲說:“世子快去看看吧,聽說報信的來了。我估摸著,是北庭的援軍快到了!”
哦?聽到郭雷的話,鴻銳的眼睛也放出亮光來。聽說,半月前北庭軍在伏蟒山伏擊了敵軍北路的大部人馬,令嶽冀軍受到重創。之後又不辭辛苦一路南下,趕來支援南朝。
從伏蟒山到柳楊關,路途遙遠,山高林密,預計怎麽也要走一個月的路,怎麽這麽快就到了?!
“趕緊打個大勝仗讓這些龜孫子滾蛋吧!再拖下去,可真受不了了。”郭雷的話何嚐不是眾人的心聲。
“是啊,要不是咱們夏天的時候把這城牆加固過,兵器庫裏也備足了長箭,現在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鴻銳想起來這半年的事,也覺得心有餘悸。
大家都誇自己此次應變周詳,調配有方,糧草兵器供應充足,其實自己哪有那麽能幹。還不都是因為自己老老實實按照風大將軍留書裏的指示,一條條地早做了準備。
這次兵災,說到底,也幸虧是皇上下狠心鏟平了這附近三省的一窩子貪官汙吏。才能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加固防禦,充實軍備。
一邊想著,鴻銳走到了府門前。看到裏麵已經掌了燈。聽門口的守衛說上麵發了話,此刻正在招集主事的軍官過來議事。
鴻銳點點頭,走了進去。
近來戰事吃緊,皇帝陛下經常召集眾軍官商議城防大事,怕今天又要商議個通宵了。
盞茶的功夫,眾將官紛紛走來,圍坐在長桌前。
皇帝麵沉似水,做在首位一語不發。由下手位的主將武宇澄向眾人講解戰況。
“諸位,我們剛剛接到消息,北庭援軍星夜兼程而來,預計明日天亮就可到達柳楊關。” 武宇澄的話讓眾人的目光都為之一亮。
眾人對望同伴,都在對方的臉上發現了驚喜的神情。
柳楊關之困指日可解。苦守多日的戰況就要發生改變,南朝終於等到了反擊的時刻。怎呢不讓人血液沸騰!
“諸位!” 武宇澄待大家的議論聲稍停後,繼續往下說。“北庭軍此次能不計前嫌來援助我朝,是萬般不宜之事。足見其與我朝修好之心。我在這裏特別提醒諸位,請諸位以大局為重,回去之後,務必約束手下,不要說些不利於兩軍關係的話。更不可以滋生是非。若有人抗命,一旦發現,必嚴懲不怠!”
武宇澄掃過眾人,眾人紛紛點頭,讚同他的決定。
“另外,剛才我與陛下商議,估計嶽冀探馬可能也已經知曉北庭援軍明日即可抵達的消息。我們分析,嶽冀軍必然不願看到我們南北二軍會合。所有,嶽冀軍很有可能會想趕在北庭援軍到來前拚死拿下柳楊關。而時間麽,就隻有今夜!” 武宇澄停下來,看看眾人。
眾人鴉雀無聲,心裏都明鏡般清晰。
“若他們今夜得手,柳楊關失守,那就算明日北庭援軍到來也會被柳楊關擋在門外,而我南朝則會更為被動。” 武宇澄拳頭落在桌子上,把最壞的可能分析給眾人。
“所以,今天夜間尤其重要。所有精銳部隊都要做好準備,輪番上城,務必守住城關。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眾人久經沙場,深知其中利害關係。待武宇澄講完後,紛紛點頭讚同。
接下來,眾人將今夜的部署細細討論,確立方案後一個個立刻起身,趕著回去各自那裏,挑選人手,布置安排用兵細節。
眾人散盡,隻剩下皇帝,武宇澄和鴻銳還留在帳中。
武宇澄對鴻銳的能力深有了解,知他能做得比自己預想的還要好,所以此刻也不再囑咐他什麽。隻扭頭看看自始至終一直沒有說話的袁龍宜。“陛下還是先去歇歇吧,我估計硬仗會在後半夜!如果有情況,我會隨時稟包陛下。”
袁龍宜神色凝重,心思似乎不在這裏,聽到武宇澄的話,輕輕搖頭。“你去吧,鴻銳陪朕坐坐。”
武宇澄行禮告退出去,屋裏就隻剩下鴻銳和袁龍宜。
袁龍宜將手肘撐在桌上,撐著額角。露出些許疲憊和落寞。“鴻銳,天行明天就要到了。”聲音很輕,而裏麵摻雜的情感卻難以描述。
鴻銳了解他們的事,知道他此刻心裏難受,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勸解他。這兩個人都是自己的堂兄,都是自己敬佩的人。如今感情走到了盡頭,舊情人再相見,任誰都會唏噓。
一向能言善辯的鴻銳,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他們的事,自己也實在是幫不上什麽忙。除了能做在這裏陪他坐坐,還能做些什麽呢?!
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中間的道理。
“鴻銳,你知道麽,我現在越來越佩服你父親了。” 袁龍宜似乎也不需要鴻銳的回答,自己說著,竟然還笑了笑。
鴻銳看看麵前的皇帝陛下,不知道說什麽好。
此次出征,他把大權交給父親。沒有半點猜疑和憂鬱。顯然他是從內心裏信任父親的。但這“佩服”又從何說起呢。
“那年你還小呢,我卻已經記事了。……你父親凱旋後不肯京城,為了墨先生不惜身敗名裂,大鬧城門。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我以太子身份去城外勸你父親進城。你父親就跪在太陽地裏一動不動。……”從沒見過那麽堅定的表情,從不知道有一種感情可以讓人如此堅定地舍棄一切。
“你父親跪地不起的樣子,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次父皇雖然大發雷霆,咆哮怒罵,幾乎沒讓皇叔死在城門口,但最後麵對心意已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皇叔,還是做出了讓步。允了他的要求,讓他去找獲罪流放生死未卜的墨無痕。
人生不如意者十常□□,生命轉瞬即逝,能夠任性地愛一個人,實在是需要至大的勇氣和運氣。
“這些事,我一直記得,隻是從前不是很理解皇叔的做法,總試圖尋找別樣的出路。後來真輪到自己時,才發現,皇叔的做法是不得已之下的唯一出路。隻有這樣放手一搏,才能逃出生天。可是,太晚了,當我終於悟到這點時,卻早已經在一次次地妥協中失去了那樣的勇氣和魄力。”
“現在,所有的路都走到了盡頭,即使自己真豁得出去向皇叔那樣大鬧一場以命相搏也為時已晚。”
鴻銳看著袁龍宜,從心底裏同情著他。明日他就要見到他的愛人了,此刻他的心情想來就如今夜的戰局一樣吧,即期待又害怕,即高興又難過。……
“鴻銳,你跟玉青,就準備一直這樣了麽?”這兩個人,二十不到的年紀,卻都有著驕人的業績。更幸運的是,二人青梅竹馬的感情,幾乎沒有什麽波折就走到了一起。真是慕煞旁人啊。隻是,現在他們年紀還小,朝中眾人都當他們在一起是玩鬧。而自己擔心的是,若哪天他們關係不好了可怎麽辦?傷了哪一個都是朝廷的損失,於社稷不利。袁龍宜即便自己心情起伏,也還是不能放下肩頭的重任。
聽皇帝提起自己和青兒,鴻銳的嘴角就不由得往上翹。臉上的幸福掩飾不住地流露出來。“嗯,青兒心思單純,全無旁念。我喜歡他,也非一朝一夕。我們在一起,對彼此來說,都是最夢寐以求之事。所以,請皇兄放心,我們今生都會廝守一處不做他想。” 鴻銳充滿自信的聲音答得堅定。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