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長安廷尉府,大牢之中。
蔡邕深深地歎了口氣,將手中的筆又放回了幾案之上,輕輕搖了搖頭。
雖然被關在了大牢之中,可蔡邕對外界的情況還算了解。現在自己的朋友們在外多方奔走相救,可王允抓住自己曾被董卓封為高陽鄉侯一事,愣是將自己的名字列入到董卓一黨的名單之中,等待自己的將是死刑!
說句實話,誰不想活命,何況蔡邕的漢書尚未修完,還有許多文壇盛事等著他來完成。可是,現在如果想要活命,就得對那董卓口誅筆伐,可再怎麽說,人家董卓都對他蔡邕有知遇之恩,自己豈能忘恩負義?!
蔡邕皺緊了眉頭,苦笑一聲,自己終究不能放下這文人的風骨。不過,不就是一個死嘛,反正自己的女兒蔡琰終於有了曹昂這個好歸宿,就算死了,自己也對得起早逝的妻子了……隻是,書還沒寫完,不甘心啊!
就在這時,獄門輕輕打開,獄卒領了一個穿著黑鬥篷的人走了進來。蔡邕詫異地站起身來,可獄卒卻沒有理他,而是低聲對那人說道:“大人,最多半個時辰,小的這次也是冒了大風險……”
那個穿黑鬥篷的人輕輕點頭,從袖子裏掏出一小錠金子來,塞到了獄卒手中。獄卒大喜,連連稱謝,興奮地離開。這個穿黑鬥篷的人等到他走得遠了,這才摘下了頭上戴的椎帽,竟是曹操。
蔡邕輕輕皺了下眉頭,低聲說道:“孟德,你不該來。”
曹操上前幾步,急聲說道:“還不該來?伯喈,你要是再不上疏請罪,命都要保不住了!”
蔡邕苦笑一聲:“沒想到他竟然不肯放過我這個窮酸書生?王司徒真是變了,看來權勢真的會改變一個人!難道說滿朝諸公就沒有一個人能夠勸說得了那王允?我會是董公一黨?簡直是笑話!”
曹操歎息一聲,沒有說話,他知道蔡邕需要發泄一下。
果然,就聽蔡邕大聲說道:“當日董公移駕長安,麾下賓客都說他有匡扶社稷之功,功勳卓著比得上薑太公,都勸說董公稱尚父。當時就連王允也不敢出言反對,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於出麵反對!
我卻委婉進言,對董公說道:‘太公輔周,受命剪商,故特為其號。今明公威德,誠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為未可。宜須並東平定,車駕還反舊京,然後議之。’
董公聽了,這才打消了妄稱尚父的念頭。這樣難道還算是董公的黨羽,就不能減刑嗎?”
曹操輕輕搖頭,隻是低聲勸道:“董卓已經伏法,伯喈就不要再稱呼他為董公了。”
蔡邕大笑,笑中帶淚:“董公即便有百般不是,可他對我卻很是寬厚,對我很是賞識。別人可以非議董公,我卻不能。
前次地龍翻身(地震),董公問計於我。我對他說:‘地動者,陰盛侵陽,臣下逾製之所致也。前春郊天,公奉引車駕,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遠近以為非宜。’董公聽了,於是改成帛蓋車,不敢逾越。
孟德,我不是請功,而是在闡述這一事實。我蔡伯喈絕非逆黨,隻是覺得董公對我有些知遇之恩,這才為他歎息,難道我也要對董卓口伐筆誅?那還算是人嗎?!諾大一個朝廷,王允就容不得一點異見嗎?!”
曹操歎了口氣,低聲說道:“都是我們連累了你,這次王允是借題發揮,來敲打我和子修。誰讓我占據了刺殺董卓的大義,有不少人主張讓我出麵協同王允處理政事,可是王允豈能放心讓我插手朝政?誰讓王允急需得到各地的支持,可他現在除了得到各地的交口稱讚,一點兒實惠都沒有!他正等著子修率先服軟,代表兗州給他進貢糧草物資呢!
隻是,允節(鮑信之字)前幾日戰死了,子修(曹昂)現在正與青州黃巾反複拉鋸攻伐,正在僵持之中。別說給朝廷進貢物資呢,就連兗州軍的軍資供應都有些困難!不過,伯喈你放心就是,我已經命令那史渙急速趕赴河內郡,從軹縣緊急調撥一批物資來,希望能來得及……”
蔡邕歎息一聲,良久無語。
曹操低聲勸道:“伯喈,我知道你不怕死,可是,我卻不希望你毫無價值地冤死,你的漢書還沒有續寫完成。
我們這些人在朝堂上為你奔走,可你也得做出低頭的姿態來,讓那日趨剛愎的王允也能有個台階可下……
再說了,不為別的,昭姬(蔡琰)還等著你照料,日後她和子修有了孩子,還得靠你來教授詩文,你可不能硬頂啊!”
蔡邕再次長歎一聲,良久方才說道:“我聽你的,孟德。唉!”
一日後,蔡邕上疏認罪,並對王允解釋道:“我雖然被那董卓看重,卻沒有被官職和爵位所收買。畢竟我也算深明君臣大義,豈會背叛朝廷、袒護董卓?!如今不明世事,犯下過錯,還希望能夠免我一死。我情願受各種刑罰,隻求能有一個機會來完成撰寫的漢史……”
在曹操的奔走下,此書一經傳出,許多士大夫都有些惻隱不忍,上疏為蔡邕求情。
太尉馬日磾更是專程前往王允府邸,替蔡邕求情道:“伯喈是難得的曠世奇才,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特別是對本朝故事了解頗多,應當給他機會,讓他繼續寫成史書,定將是一代巨典!況且伯喈以忠孝聞名於士大夫之中,現在以莫須有之名給他判罪,恐怕會讓朝廷有失眾望,人心不服啊!”
不過現在王允也有些騎虎難下,考慮到自己的威信,他依然不肯讓步,反而對馬日磾說道:“從前,武帝就是憐惜司馬遷的才華,讓他活了下來。結果司馬遷不思感恩,卻寫出了謗書,以致流傳後世、有損朝廷威儀!
現在國勢衰微,各地諸侯並起,對朝廷並無多少敬意。而那蔡邕卻對董卓感恩戴德,立場不穩。如果讓蔡邕活了下來,那他就有可能偷偷誹謗、汙蔑咱們的幼主,對咱們這些先前委曲求全的臣子也會百般詆毀!到時候不僅無益於道德教化,反而會讓忠良們蒙受批評與指責!蔡邕,非死不可!”
馬日磾很是無奈,知道王允拿定了主意,也隻能退走。他對等候在家中的曹操說道:“王允已經打定了主意,聽不進別人的勸說了。要知道,善待人才,乃是一個朝廷得以維持和發展的命脈;整理史料、流傳經典,則是朝廷法統製定維護的保障之一。如今王允這般不重視賢才,切斷了朝廷的命脈,阻礙了經典的傳承,豈能長久?隻是可惜了伯喈這個人才!”
數日後,就在曹昂服從朝廷的奏疏抵京後的第二天,就在史渙押解物資進京的前兩天,蔡邕被王允下令處死!
蔡邕死訊傳開之後,董卓舊部大驚。蔡邕隻不過受過董卓的厚遇而已,可是就連他這樣被公認的賢才都被王允活活逼死,就連曹操、馬日磾等人接連求情都能被王允硬生生否決,我們這些王允眼中的逆黨難道還會有什麽好下場嗎?!
就在蔡邕被處死後的第三天,長安城內軍營中發生營嘯,數十名忠於朝廷的校尉被亂軍斬殺。亂軍衝出營寨,衝進城裏燒殺搶掠,直到呂布出麵彈壓並許下重賞,士兵們才聽從命令返回營地,此時的長安城已經亂成一團、四處火起。
見此情況,士孫瑞趕忙跑到王允府上,勸說他以皇帝劉協的名義,趕緊下詔赦免董卓麾下各部將領,以安撫軍心。
可是王允反複思量,卻將這個意見否決,反而對士孫瑞說道:“部屬身不由己,聽從董卓調遣,這才犯下了過錯,依照他們本心而言,並沒有多少罪過。可是如果咱們突然給他們加上惡逆的罪名,再下令特赦他們,反而會讓他們猜疑恐懼,心裏無法承受。所以說,赦免他們無罪,並不能讓他們安心,也不是亂軍應該享受的待遇,咱們還不如讓他們接受一定的懲罰,以明軍紀、定人心!”
王允所說的也有些道理,士孫瑞歎息一聲,也就不再相勸。消息傳出後,涼州軍中將領們卻很是心涼。先前的營嘯隻是試探,沒想到竟然試出如此結局。
既然朝廷不肯公開赦免大家,那就很可能秋後算賬,追究大家當日在董卓帳下的罪行。當時大家抗拒關東盟軍、殺了不少人,從洛陽撤往長安的路上又對百姓們燒殺搶掠,如果追究起來,誰能夠在王允手中保全性命?!從此,軍中傳言王允有意誅殺所有涼州人,人人自危!
曹操很快聽說了這個消息,為防意外,他趕緊向王允進言道:“涼州軍一直害怕大人追究他們從逆的罪行,可大人卻一直不肯公開赦免他們。眼下更是有傳言說,大人要誅殺所有涼州人,城內外軍心已經不穩!現在城中皇甫嵩資格最老、威信最高,還請王公趕緊向涼州軍保證他們的安全,並派皇甫將軍前往陝縣統領軍隊、安撫軍心。”
王允有些遲疑,卻還是搖頭說道:“朝廷做事,何必向這些武人說明,白白有損朝廷的威儀。何況西涼軍盤踞陝縣的時日過久,我正有意讓他們移營,如果再讓皇甫將軍前往,說不定又要多耗些日子,現在城中錢糧不足,哪裏還能耽誤?!”
見王允固執己見,曹操隻能歎息離開,對從人說道:“如此,中興無望,朝廷危矣!”
蔡邕深深地歎了口氣,將手中的筆又放回了幾案之上,輕輕搖了搖頭。
雖然被關在了大牢之中,可蔡邕對外界的情況還算了解。現在自己的朋友們在外多方奔走相救,可王允抓住自己曾被董卓封為高陽鄉侯一事,愣是將自己的名字列入到董卓一黨的名單之中,等待自己的將是死刑!
說句實話,誰不想活命,何況蔡邕的漢書尚未修完,還有許多文壇盛事等著他來完成。可是,現在如果想要活命,就得對那董卓口誅筆伐,可再怎麽說,人家董卓都對他蔡邕有知遇之恩,自己豈能忘恩負義?!
蔡邕皺緊了眉頭,苦笑一聲,自己終究不能放下這文人的風骨。不過,不就是一個死嘛,反正自己的女兒蔡琰終於有了曹昂這個好歸宿,就算死了,自己也對得起早逝的妻子了……隻是,書還沒寫完,不甘心啊!
就在這時,獄門輕輕打開,獄卒領了一個穿著黑鬥篷的人走了進來。蔡邕詫異地站起身來,可獄卒卻沒有理他,而是低聲對那人說道:“大人,最多半個時辰,小的這次也是冒了大風險……”
那個穿黑鬥篷的人輕輕點頭,從袖子裏掏出一小錠金子來,塞到了獄卒手中。獄卒大喜,連連稱謝,興奮地離開。這個穿黑鬥篷的人等到他走得遠了,這才摘下了頭上戴的椎帽,竟是曹操。
蔡邕輕輕皺了下眉頭,低聲說道:“孟德,你不該來。”
曹操上前幾步,急聲說道:“還不該來?伯喈,你要是再不上疏請罪,命都要保不住了!”
蔡邕苦笑一聲:“沒想到他竟然不肯放過我這個窮酸書生?王司徒真是變了,看來權勢真的會改變一個人!難道說滿朝諸公就沒有一個人能夠勸說得了那王允?我會是董公一黨?簡直是笑話!”
曹操歎息一聲,沒有說話,他知道蔡邕需要發泄一下。
果然,就聽蔡邕大聲說道:“當日董公移駕長安,麾下賓客都說他有匡扶社稷之功,功勳卓著比得上薑太公,都勸說董公稱尚父。當時就連王允也不敢出言反對,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於出麵反對!
我卻委婉進言,對董公說道:‘太公輔周,受命剪商,故特為其號。今明公威德,誠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為未可。宜須並東平定,車駕還反舊京,然後議之。’
董公聽了,這才打消了妄稱尚父的念頭。這樣難道還算是董公的黨羽,就不能減刑嗎?”
曹操輕輕搖頭,隻是低聲勸道:“董卓已經伏法,伯喈就不要再稱呼他為董公了。”
蔡邕大笑,笑中帶淚:“董公即便有百般不是,可他對我卻很是寬厚,對我很是賞識。別人可以非議董公,我卻不能。
前次地龍翻身(地震),董公問計於我。我對他說:‘地動者,陰盛侵陽,臣下逾製之所致也。前春郊天,公奉引車駕,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遠近以為非宜。’董公聽了,於是改成帛蓋車,不敢逾越。
孟德,我不是請功,而是在闡述這一事實。我蔡伯喈絕非逆黨,隻是覺得董公對我有些知遇之恩,這才為他歎息,難道我也要對董卓口伐筆誅?那還算是人嗎?!諾大一個朝廷,王允就容不得一點異見嗎?!”
曹操歎了口氣,低聲說道:“都是我們連累了你,這次王允是借題發揮,來敲打我和子修。誰讓我占據了刺殺董卓的大義,有不少人主張讓我出麵協同王允處理政事,可是王允豈能放心讓我插手朝政?誰讓王允急需得到各地的支持,可他現在除了得到各地的交口稱讚,一點兒實惠都沒有!他正等著子修率先服軟,代表兗州給他進貢糧草物資呢!
隻是,允節(鮑信之字)前幾日戰死了,子修(曹昂)現在正與青州黃巾反複拉鋸攻伐,正在僵持之中。別說給朝廷進貢物資呢,就連兗州軍的軍資供應都有些困難!不過,伯喈你放心就是,我已經命令那史渙急速趕赴河內郡,從軹縣緊急調撥一批物資來,希望能來得及……”
蔡邕歎息一聲,良久無語。
曹操低聲勸道:“伯喈,我知道你不怕死,可是,我卻不希望你毫無價值地冤死,你的漢書還沒有續寫完成。
我們這些人在朝堂上為你奔走,可你也得做出低頭的姿態來,讓那日趨剛愎的王允也能有個台階可下……
再說了,不為別的,昭姬(蔡琰)還等著你照料,日後她和子修有了孩子,還得靠你來教授詩文,你可不能硬頂啊!”
蔡邕再次長歎一聲,良久方才說道:“我聽你的,孟德。唉!”
一日後,蔡邕上疏認罪,並對王允解釋道:“我雖然被那董卓看重,卻沒有被官職和爵位所收買。畢竟我也算深明君臣大義,豈會背叛朝廷、袒護董卓?!如今不明世事,犯下過錯,還希望能夠免我一死。我情願受各種刑罰,隻求能有一個機會來完成撰寫的漢史……”
在曹操的奔走下,此書一經傳出,許多士大夫都有些惻隱不忍,上疏為蔡邕求情。
太尉馬日磾更是專程前往王允府邸,替蔡邕求情道:“伯喈是難得的曠世奇才,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特別是對本朝故事了解頗多,應當給他機會,讓他繼續寫成史書,定將是一代巨典!況且伯喈以忠孝聞名於士大夫之中,現在以莫須有之名給他判罪,恐怕會讓朝廷有失眾望,人心不服啊!”
不過現在王允也有些騎虎難下,考慮到自己的威信,他依然不肯讓步,反而對馬日磾說道:“從前,武帝就是憐惜司馬遷的才華,讓他活了下來。結果司馬遷不思感恩,卻寫出了謗書,以致流傳後世、有損朝廷威儀!
現在國勢衰微,各地諸侯並起,對朝廷並無多少敬意。而那蔡邕卻對董卓感恩戴德,立場不穩。如果讓蔡邕活了下來,那他就有可能偷偷誹謗、汙蔑咱們的幼主,對咱們這些先前委曲求全的臣子也會百般詆毀!到時候不僅無益於道德教化,反而會讓忠良們蒙受批評與指責!蔡邕,非死不可!”
馬日磾很是無奈,知道王允拿定了主意,也隻能退走。他對等候在家中的曹操說道:“王允已經打定了主意,聽不進別人的勸說了。要知道,善待人才,乃是一個朝廷得以維持和發展的命脈;整理史料、流傳經典,則是朝廷法統製定維護的保障之一。如今王允這般不重視賢才,切斷了朝廷的命脈,阻礙了經典的傳承,豈能長久?隻是可惜了伯喈這個人才!”
數日後,就在曹昂服從朝廷的奏疏抵京後的第二天,就在史渙押解物資進京的前兩天,蔡邕被王允下令處死!
蔡邕死訊傳開之後,董卓舊部大驚。蔡邕隻不過受過董卓的厚遇而已,可是就連他這樣被公認的賢才都被王允活活逼死,就連曹操、馬日磾等人接連求情都能被王允硬生生否決,我們這些王允眼中的逆黨難道還會有什麽好下場嗎?!
就在蔡邕被處死後的第三天,長安城內軍營中發生營嘯,數十名忠於朝廷的校尉被亂軍斬殺。亂軍衝出營寨,衝進城裏燒殺搶掠,直到呂布出麵彈壓並許下重賞,士兵們才聽從命令返回營地,此時的長安城已經亂成一團、四處火起。
見此情況,士孫瑞趕忙跑到王允府上,勸說他以皇帝劉協的名義,趕緊下詔赦免董卓麾下各部將領,以安撫軍心。
可是王允反複思量,卻將這個意見否決,反而對士孫瑞說道:“部屬身不由己,聽從董卓調遣,這才犯下了過錯,依照他們本心而言,並沒有多少罪過。可是如果咱們突然給他們加上惡逆的罪名,再下令特赦他們,反而會讓他們猜疑恐懼,心裏無法承受。所以說,赦免他們無罪,並不能讓他們安心,也不是亂軍應該享受的待遇,咱們還不如讓他們接受一定的懲罰,以明軍紀、定人心!”
王允所說的也有些道理,士孫瑞歎息一聲,也就不再相勸。消息傳出後,涼州軍中將領們卻很是心涼。先前的營嘯隻是試探,沒想到竟然試出如此結局。
既然朝廷不肯公開赦免大家,那就很可能秋後算賬,追究大家當日在董卓帳下的罪行。當時大家抗拒關東盟軍、殺了不少人,從洛陽撤往長安的路上又對百姓們燒殺搶掠,如果追究起來,誰能夠在王允手中保全性命?!從此,軍中傳言王允有意誅殺所有涼州人,人人自危!
曹操很快聽說了這個消息,為防意外,他趕緊向王允進言道:“涼州軍一直害怕大人追究他們從逆的罪行,可大人卻一直不肯公開赦免他們。眼下更是有傳言說,大人要誅殺所有涼州人,城內外軍心已經不穩!現在城中皇甫嵩資格最老、威信最高,還請王公趕緊向涼州軍保證他們的安全,並派皇甫將軍前往陝縣統領軍隊、安撫軍心。”
王允有些遲疑,卻還是搖頭說道:“朝廷做事,何必向這些武人說明,白白有損朝廷的威儀。何況西涼軍盤踞陝縣的時日過久,我正有意讓他們移營,如果再讓皇甫將軍前往,說不定又要多耗些日子,現在城中錢糧不足,哪裏還能耽誤?!”
見王允固執己見,曹操隻能歎息離開,對從人說道:“如此,中興無望,朝廷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