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德高望重的伊馬爾和他禮拜寺裏窩藏的火妖在疑惑,在怒罵,而一駕驢車正慢吞吞地穿過了黑水城的城門,到了大街上。
涼州諸郡,說貧窮也是真窮,這地方自古氣候寒冷,不利稼穡,除了高粱、粟米之類不挑水土的作物外,便是麥子一年也隻得一收。然而涼州諸郡說富裕也是真富,自博望侯張騫鑿空西域後,以長安為起點,過河西,越酒泉,出敦煌,度陽關,便是西域長史所治西域諸國,大宛駿馬、於闐美玉、疏勒蒲桃酒,隨著漢家馬幫、胡兒商隊穿過白龍堆,通行莫賀延磧,源源不絕地輸入涼州。
而涼州諸郡不利於農耕,卻利於畜牧,涼州牛馬甲於天下,西域戊己校尉屯墾於輪台,鎮撫西域諸國,涼州騎軍亦是震懾蔥嶺南北的關鍵所在。
也難怪王莽篡漢時候,隗囂割據涼州,對光武帝劉秀降而複叛,幾度搖擺,便是涼州之地情勢特殊下造就的必然結果。
而張掖郡,乃是涼州腹心之地,水源充沛、地氣溫和,多年前這裏是大月氏立國之地,黑水城,便是大月氏的王城故地。後來大月氏敗於匈奴冒頓單於之手,國王戰死,頭顱被冒頓單於取為酒器,大月氏中五部遠走西域,便是此時據有中亞之地、興盛一時的貴霜帝國前身。
而自西漢武帝年間,大司馬衛青征匈奴,驃騎將軍霍去病大破隴西匈奴,殺得遊牧諸部心驚膽寒,生擒渾邪王之子。而渾邪王此刻恰好與匈奴單於起了心結,不得不率部歸漢,大月氏故地遂為漢家所有,孝武帝劉徹改地名為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驢車的車轅上,仙術士坐了個散盤,左腿搭著車轅,右腿耷拉下來,顯得隨性無比。他手中持著一卷竹簡,向著身邊手持馬鞭的小啞巴說道:
“自從當年霍驃騎大破匈奴後,此地便是涼州通衢,東西交通的重鎮。也正是因為此地富庶,也一直為羌、胡垂涎,當年伏波將軍馬援馬文淵為隴西太守時,羌人幾度劫掠,兵鋒便直指張掖。好在馬伏波也是難得的名將,這幾次羌亂未至張掖就被他平定下去。”
聽著魏野給自家學生補曆史課,自告奮勇來給這位洛陽來的官人當向導的小藿一邊跟著驢車走,一邊笑著插話道:“魏先生你真有學問,這城東就有一座伏波大將軍廟,大將軍保佑我們家宅平安,如意吉祥,可靈驗了!”
仙術士聽著小藿這少年人說明,點了點頭道:“馬伏波這樣連戰連捷的儒將,世間又有幾人?自馬伏波故去,這涼州的守將就像那黃鼠狼下崽,一窩不如一窩。自建初年間至今,涼州羌叛了一回又一回,涼州長吏卻至今沒有什麽好法子。我在洛陽查閱了當年的戶籍冊子,這涼州有五成羌人,四成漢人,一成各部胡人,實在很難說是漢家之地了。”
說到這裏,魏野目光卻是落到了道路兩邊。
黑水城作為張掖郡的郡治,城中倒也是草木蔥蘢,此時已到了暑氣漸盛時候,卻還有一點洇潤之意。隻是道邊商鋪,路上行人,卻都顯出一絲絲的畫風不對來。
路旁房舍,倒還都鋪著青瓦、翹著簷角,隻是那些在風中輕搖的招牌幌子上,都是蝌蚪般的波斯文字在前,漢字在後。更多的招牌上,更是有一個波斯音標字母組成的火焰紋章,醒目地盤踞在最上方。
一家貨棧前,兩個小夥計正百無聊賴地坐在棚子下休息,小夥計的臉是漢人,衣著是漢人,可卻帶著頂白麻帽子。他們麵前放著的陶水瓶,大肚細頸,嘴似榴花,也不是漢地陶器的形製,反倒帶著一股子山寨的波斯氣味。
商鋪如此,街上的行人也是差不多,頭戴白布小帽、一身一口鍾般的罩頭長衫子的教民隨處可見。偶爾還有些女子從驢車邊上晃過去,她們用黑布罩著頭臉,隻露出一雙眼睛,長長的黑罩袍直拖到腳跟,看上去就像些在礁岩間匆匆遊過的大頭黑水母。
這裏不像是大漢的張掖郡,倒讓人想起那些曆史上最終被遺棄的教法城市,比如利雅得和德黑蘭,要是再來些滿地跑的宗教警察就更像了。
這實在很不對勁。
宗教史上寫得很清楚,這個時候,哪怕是熱衷於普渡眾生的佛門,也遠遠沒在華夏打開多少局麵。然而在涼州,這裏的風氣居然已經很像是大食,很像是花剌子模了。
而這些教民,也並不帶多少中亞人高鼻深目的特征,反倒多是些羌民和漢民。卻不知道,這些人到底害了什麽樣的失心瘋,紛紛皈依到了祆教之下。
魏野一手持著竹簡,若有所思地看著黑水城中的景象。就像一手挑起了光和宮變的自己,隨著十常侍集團的覆滅,靈帝劉宏的被軟禁,雖然前路不明,但曆史的發展方向已經開始變得不同了。
同樣的,發生在張掖,甚至整個涼州的異變,也絕對不是正常的曆史進程。祆教胡僧,以事火之法傳教,見諸史冊,那都是西晉滅亡以後事,卻沒道理這樣提前了一百多年,而且這個打著祆教幌子的教派,身上那一股子沙漠邪教特有的氣味,實在濃重得掩飾都掩飾不住。到底,這是什麽人在涼州搞風搞雨?
正當仙術士沉思間,驢車卻突然停住了,一個小吏模樣的漢子,雙手捧著一份名刺,小心翼翼地站在了路邊,向著魏野行禮道:“可是司隸校尉府兵曹從事魏公當麵?小人奉黑水城劉明庭之命,拜見魏從事,劉明庭知道魏從事路經黑水城,特命小人邀魏從事過府一敘,以盡地主之誼。”
聽著“明庭”二字,魏野便知道是這黑水城的附廓縣令了。他微微點點頭,道了聲:“劉明庭也是有心了。既然劉明庭相邀,請為本官帶路。”
涼州諸郡,說貧窮也是真窮,這地方自古氣候寒冷,不利稼穡,除了高粱、粟米之類不挑水土的作物外,便是麥子一年也隻得一收。然而涼州諸郡說富裕也是真富,自博望侯張騫鑿空西域後,以長安為起點,過河西,越酒泉,出敦煌,度陽關,便是西域長史所治西域諸國,大宛駿馬、於闐美玉、疏勒蒲桃酒,隨著漢家馬幫、胡兒商隊穿過白龍堆,通行莫賀延磧,源源不絕地輸入涼州。
而涼州諸郡不利於農耕,卻利於畜牧,涼州牛馬甲於天下,西域戊己校尉屯墾於輪台,鎮撫西域諸國,涼州騎軍亦是震懾蔥嶺南北的關鍵所在。
也難怪王莽篡漢時候,隗囂割據涼州,對光武帝劉秀降而複叛,幾度搖擺,便是涼州之地情勢特殊下造就的必然結果。
而張掖郡,乃是涼州腹心之地,水源充沛、地氣溫和,多年前這裏是大月氏立國之地,黑水城,便是大月氏的王城故地。後來大月氏敗於匈奴冒頓單於之手,國王戰死,頭顱被冒頓單於取為酒器,大月氏中五部遠走西域,便是此時據有中亞之地、興盛一時的貴霜帝國前身。
而自西漢武帝年間,大司馬衛青征匈奴,驃騎將軍霍去病大破隴西匈奴,殺得遊牧諸部心驚膽寒,生擒渾邪王之子。而渾邪王此刻恰好與匈奴單於起了心結,不得不率部歸漢,大月氏故地遂為漢家所有,孝武帝劉徹改地名為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驢車的車轅上,仙術士坐了個散盤,左腿搭著車轅,右腿耷拉下來,顯得隨性無比。他手中持著一卷竹簡,向著身邊手持馬鞭的小啞巴說道:
“自從當年霍驃騎大破匈奴後,此地便是涼州通衢,東西交通的重鎮。也正是因為此地富庶,也一直為羌、胡垂涎,當年伏波將軍馬援馬文淵為隴西太守時,羌人幾度劫掠,兵鋒便直指張掖。好在馬伏波也是難得的名將,這幾次羌亂未至張掖就被他平定下去。”
聽著魏野給自家學生補曆史課,自告奮勇來給這位洛陽來的官人當向導的小藿一邊跟著驢車走,一邊笑著插話道:“魏先生你真有學問,這城東就有一座伏波大將軍廟,大將軍保佑我們家宅平安,如意吉祥,可靈驗了!”
仙術士聽著小藿這少年人說明,點了點頭道:“馬伏波這樣連戰連捷的儒將,世間又有幾人?自馬伏波故去,這涼州的守將就像那黃鼠狼下崽,一窩不如一窩。自建初年間至今,涼州羌叛了一回又一回,涼州長吏卻至今沒有什麽好法子。我在洛陽查閱了當年的戶籍冊子,這涼州有五成羌人,四成漢人,一成各部胡人,實在很難說是漢家之地了。”
說到這裏,魏野目光卻是落到了道路兩邊。
黑水城作為張掖郡的郡治,城中倒也是草木蔥蘢,此時已到了暑氣漸盛時候,卻還有一點洇潤之意。隻是道邊商鋪,路上行人,卻都顯出一絲絲的畫風不對來。
路旁房舍,倒還都鋪著青瓦、翹著簷角,隻是那些在風中輕搖的招牌幌子上,都是蝌蚪般的波斯文字在前,漢字在後。更多的招牌上,更是有一個波斯音標字母組成的火焰紋章,醒目地盤踞在最上方。
一家貨棧前,兩個小夥計正百無聊賴地坐在棚子下休息,小夥計的臉是漢人,衣著是漢人,可卻帶著頂白麻帽子。他們麵前放著的陶水瓶,大肚細頸,嘴似榴花,也不是漢地陶器的形製,反倒帶著一股子山寨的波斯氣味。
商鋪如此,街上的行人也是差不多,頭戴白布小帽、一身一口鍾般的罩頭長衫子的教民隨處可見。偶爾還有些女子從驢車邊上晃過去,她們用黑布罩著頭臉,隻露出一雙眼睛,長長的黑罩袍直拖到腳跟,看上去就像些在礁岩間匆匆遊過的大頭黑水母。
這裏不像是大漢的張掖郡,倒讓人想起那些曆史上最終被遺棄的教法城市,比如利雅得和德黑蘭,要是再來些滿地跑的宗教警察就更像了。
這實在很不對勁。
宗教史上寫得很清楚,這個時候,哪怕是熱衷於普渡眾生的佛門,也遠遠沒在華夏打開多少局麵。然而在涼州,這裏的風氣居然已經很像是大食,很像是花剌子模了。
而這些教民,也並不帶多少中亞人高鼻深目的特征,反倒多是些羌民和漢民。卻不知道,這些人到底害了什麽樣的失心瘋,紛紛皈依到了祆教之下。
魏野一手持著竹簡,若有所思地看著黑水城中的景象。就像一手挑起了光和宮變的自己,隨著十常侍集團的覆滅,靈帝劉宏的被軟禁,雖然前路不明,但曆史的發展方向已經開始變得不同了。
同樣的,發生在張掖,甚至整個涼州的異變,也絕對不是正常的曆史進程。祆教胡僧,以事火之法傳教,見諸史冊,那都是西晉滅亡以後事,卻沒道理這樣提前了一百多年,而且這個打著祆教幌子的教派,身上那一股子沙漠邪教特有的氣味,實在濃重得掩飾都掩飾不住。到底,這是什麽人在涼州搞風搞雨?
正當仙術士沉思間,驢車卻突然停住了,一個小吏模樣的漢子,雙手捧著一份名刺,小心翼翼地站在了路邊,向著魏野行禮道:“可是司隸校尉府兵曹從事魏公當麵?小人奉黑水城劉明庭之命,拜見魏從事,劉明庭知道魏從事路經黑水城,特命小人邀魏從事過府一敘,以盡地主之誼。”
聽著“明庭”二字,魏野便知道是這黑水城的附廓縣令了。他微微點點頭,道了聲:“劉明庭也是有心了。既然劉明庭相邀,請為本官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