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南嶽大廟,仙術士將那封福康安的請柬塞到陸衍手中,吩咐道:“將這份請柬帶給劉老先生——”
說到這裏,魏野頓了一頓,組織了一下措辭又繼續道:“這位劉老先生幾十年前便棄了掌門之位飄然而去,這一次出山,也隻是因為金錢幫要並購韋陀門而起,區區天下掌門人大會的虛名,隻怕半點也難打動他。這樣吧,阿衍你代我再傳一句話給他——”
……
………
劉鶴真走在衡陽城裏,他這麽一個麵黃肌瘦的幹老頭子,一混在人群裏,便幾乎看不出來。
從幾個朝山香客身旁蹭過去,劉鶴真望著前麵自己落腳的雞毛小店,正要抬步走入,卻聽得後麵傳來一個少年人聲口:“劉老掌門,且留步,我家老師有一物要轉交給您老。”
劉鶴真停下步子,回過頭來,正看見一個樣貌俊俏、一身英氣的道裝少年,正是隨侍在道海宗源之主身後的侍者。
望了望這少年手中那一封請柬,劉鶴真搖了搖頭道:“魏道長倒是個仁心俠義的好漢,對本門如此照顧,但是這天下掌門人大會,韋陀門是決計不會參加的。本門開山祖無相禪師立下了戒律,不許韋陀門弟子趨炎附勢。更不用說到京裏結交權貴,我們是學武的粗人,鄉巴佬兒,怎配跟官老爺們交朋友哪?這請柬,還勞小哥帶回去,轉告令師說,大恩盛德,韋陀門劉鶴真算是記下了,日後若有要老頭子出力的地方,便是刀山火海,也絕不推脫半個字,然而這請柬老漢是絕不能收下的。”
陸衍根本不管劉鶴真有多少推脫,隻是一字一板地照著魏野的原話背誦道:“劉老掌門,無相禪師於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外,別傳韋陀門一脈武學,此是祖師傳法之德,後人享其遺澤,亦當盡薪盡火傳之責,若劉老掌門一味隱修避世,魏某卻有一句話當問:‘令師當年傳藝,是何等用意,足下今日避世,又是何等居心?’”
說罷這句話,陸衍雙手捧定了請柬,送到了劉鶴真麵前,這位韋陀門的新任掌門沉吟半晌,麵色變了數變,終於還是一咬牙,將請柬取了過去。
……
………
目送著自家徒兒遠去,仙術士聳了聳肩,隨後將手舉高,揉了揉馬超的腦袋。
馬超偏過頭,很不明白地望了仙術士一眼。
“孟起啊,為師要在衡山之上參修數日,一會你師兄回來了,轉告他,大家在衡陽城中等著為師歸來便是。”
說罷,仙術士一拂袖,人已轉身向著西麵直通集賢峰的山道行去。
香客朝山之路極多,但最為重要的朝山之路,卻是自南嶽大廟後的山道而上報信嶺。自報信嶺觀音殿盤山而上,沿香爐峰寶勝寺,直上吸雲庵,沿途又有丹霞、鐵佛、湘南、高台、上封諸寺,緇衣髡奴主持禪院,坐收香火之利者,幾近二百餘處。
尤其是祝融峰為中心,所環繞的十九峰間,正所謂五裏一寺,三裏一庵,海青與袈裟分二色,光頭與木魚共瑩然,香客的朝山號子更是與寺院中叩鍾聲、敲磬聲、念佛聲遙遙呼應,嘈嘈雜雜,鬧鬧嚷嚷。
雖然魏野沒有從報信嶺登山,而是轉道向著西麵集賢峰行來,沿途依然有三三兩兩的朝山香客,挎著黃布香袋,拈香叩拜而行。
這些香客卻是取道雲居寺,登上瑞應峰南台寺,轉道擲缽峰福嚴寺,再向方廣寺繞行天柱峰,自藏經殿處繞行祝融峰左近群山。
這條山道上,有名的僧院雖然不如祝融峰左近那樣多,但多是禪宗名宿募化興建的伽藍,都以殿閣宏偉、寺產豐贍著稱。
仙術士沿山路而行,沿途香客見他錦服玉帶,身背竹鞘古劍,與素日裏所見那些托缽化緣的道人渾然不同,都有些疑神疑鬼,紛紛小心讓開道路。
仙術士也不在意這些香客的觀感,足下每踏出一步,風虎遁訣自然運轉,山風隨之相合,蕩出虎嘯之聲,傳出數裏,震動林壑。
《靈蹻內篇》中讚譽庚辛風虎遁訣之神妙時,有幾句頌子雲:“風母水子,列子遺篇。聚散如意,往來洞天。精怪外道,無能敢犯。正陽稟氣,地祇朝現。”
此刻風虎遁訣催動間,衡山之中處處地氣靈樞精萃之地,隱隱如洪鍾叩響,與虎嘯之聲相應和,萬載以來衡嶽山形所涵養之靈機,更是隱隱隨之流露出一絲歡悅之意。
那些香客聽見山中虎嘯聲聲,卻是嚇了一跳,紛紛停住步子,跪地喃喃念起佛號來。
隻有魏野身形不動,看似一步踏出,卻是轉眼間便行了數裏之遠。
被他拋在身後的香客們見著那竹冠道者轉眼間就隱沒不見,隻道是南嶽聖帝顯靈,個個大呼“南嶽聖帝爺爺保佑”不停。
風虎遁訣漸漸催發間,仙術士身形漸漸騰起,足下隱隱浮出白虎虛形。
是風成虎,是雲成虎,是虎從雲,是虎從風。
轉眼間,白虎越過山道,縱過林海,直落在半山一座道院之前。
觀前橫額上,“黃庭觀”三字猶存宋人古意,觀中卻有一道青氣升起,青雲掩映間,隱隱能見雲鬟霧鬢、風姿綽約之影,含笑間一瞬而逝。
魏野躬身還禮,白虎似知人意,繞行黃庭觀三匝,方才將身一躬,托著仙術士向著集賢峰更高處躍去。
黃庭觀中,伺奉香火的道人,正在殿上剪除燈芯,卻覺得整個大殿之中暖氣如蒸,他隻道是那裏失了火,急急忙忙奔出來一看,卻隻見黃庭觀上空,不知何時騰起一團緋紅色的輕雲,映照得這座千年古觀燦然光明。
在此焚修多年的道人不知為何,自然而然心生喜樂之意,雙膝跪地,稽首為禮。
如此異象,不止發生在黃庭觀一處,隨著白虎騰躍間,一處處靈樞薈萃之地,紛紛應和著虎吼之聲,轉眼之間,集賢峰、瑞應峰、擲缽峰間,緋紅輕雲如靈芝,似華蓋,朵朵騰起,恍如嶽神開宴,群仙降臨。
說到這裏,魏野頓了一頓,組織了一下措辭又繼續道:“這位劉老先生幾十年前便棄了掌門之位飄然而去,這一次出山,也隻是因為金錢幫要並購韋陀門而起,區區天下掌門人大會的虛名,隻怕半點也難打動他。這樣吧,阿衍你代我再傳一句話給他——”
……
………
劉鶴真走在衡陽城裏,他這麽一個麵黃肌瘦的幹老頭子,一混在人群裏,便幾乎看不出來。
從幾個朝山香客身旁蹭過去,劉鶴真望著前麵自己落腳的雞毛小店,正要抬步走入,卻聽得後麵傳來一個少年人聲口:“劉老掌門,且留步,我家老師有一物要轉交給您老。”
劉鶴真停下步子,回過頭來,正看見一個樣貌俊俏、一身英氣的道裝少年,正是隨侍在道海宗源之主身後的侍者。
望了望這少年手中那一封請柬,劉鶴真搖了搖頭道:“魏道長倒是個仁心俠義的好漢,對本門如此照顧,但是這天下掌門人大會,韋陀門是決計不會參加的。本門開山祖無相禪師立下了戒律,不許韋陀門弟子趨炎附勢。更不用說到京裏結交權貴,我們是學武的粗人,鄉巴佬兒,怎配跟官老爺們交朋友哪?這請柬,還勞小哥帶回去,轉告令師說,大恩盛德,韋陀門劉鶴真算是記下了,日後若有要老頭子出力的地方,便是刀山火海,也絕不推脫半個字,然而這請柬老漢是絕不能收下的。”
陸衍根本不管劉鶴真有多少推脫,隻是一字一板地照著魏野的原話背誦道:“劉老掌門,無相禪師於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外,別傳韋陀門一脈武學,此是祖師傳法之德,後人享其遺澤,亦當盡薪盡火傳之責,若劉老掌門一味隱修避世,魏某卻有一句話當問:‘令師當年傳藝,是何等用意,足下今日避世,又是何等居心?’”
說罷這句話,陸衍雙手捧定了請柬,送到了劉鶴真麵前,這位韋陀門的新任掌門沉吟半晌,麵色變了數變,終於還是一咬牙,將請柬取了過去。
……
………
目送著自家徒兒遠去,仙術士聳了聳肩,隨後將手舉高,揉了揉馬超的腦袋。
馬超偏過頭,很不明白地望了仙術士一眼。
“孟起啊,為師要在衡山之上參修數日,一會你師兄回來了,轉告他,大家在衡陽城中等著為師歸來便是。”
說罷,仙術士一拂袖,人已轉身向著西麵直通集賢峰的山道行去。
香客朝山之路極多,但最為重要的朝山之路,卻是自南嶽大廟後的山道而上報信嶺。自報信嶺觀音殿盤山而上,沿香爐峰寶勝寺,直上吸雲庵,沿途又有丹霞、鐵佛、湘南、高台、上封諸寺,緇衣髡奴主持禪院,坐收香火之利者,幾近二百餘處。
尤其是祝融峰為中心,所環繞的十九峰間,正所謂五裏一寺,三裏一庵,海青與袈裟分二色,光頭與木魚共瑩然,香客的朝山號子更是與寺院中叩鍾聲、敲磬聲、念佛聲遙遙呼應,嘈嘈雜雜,鬧鬧嚷嚷。
雖然魏野沒有從報信嶺登山,而是轉道向著西麵集賢峰行來,沿途依然有三三兩兩的朝山香客,挎著黃布香袋,拈香叩拜而行。
這些香客卻是取道雲居寺,登上瑞應峰南台寺,轉道擲缽峰福嚴寺,再向方廣寺繞行天柱峰,自藏經殿處繞行祝融峰左近群山。
這條山道上,有名的僧院雖然不如祝融峰左近那樣多,但多是禪宗名宿募化興建的伽藍,都以殿閣宏偉、寺產豐贍著稱。
仙術士沿山路而行,沿途香客見他錦服玉帶,身背竹鞘古劍,與素日裏所見那些托缽化緣的道人渾然不同,都有些疑神疑鬼,紛紛小心讓開道路。
仙術士也不在意這些香客的觀感,足下每踏出一步,風虎遁訣自然運轉,山風隨之相合,蕩出虎嘯之聲,傳出數裏,震動林壑。
《靈蹻內篇》中讚譽庚辛風虎遁訣之神妙時,有幾句頌子雲:“風母水子,列子遺篇。聚散如意,往來洞天。精怪外道,無能敢犯。正陽稟氣,地祇朝現。”
此刻風虎遁訣催動間,衡山之中處處地氣靈樞精萃之地,隱隱如洪鍾叩響,與虎嘯之聲相應和,萬載以來衡嶽山形所涵養之靈機,更是隱隱隨之流露出一絲歡悅之意。
那些香客聽見山中虎嘯聲聲,卻是嚇了一跳,紛紛停住步子,跪地喃喃念起佛號來。
隻有魏野身形不動,看似一步踏出,卻是轉眼間便行了數裏之遠。
被他拋在身後的香客們見著那竹冠道者轉眼間就隱沒不見,隻道是南嶽聖帝顯靈,個個大呼“南嶽聖帝爺爺保佑”不停。
風虎遁訣漸漸催發間,仙術士身形漸漸騰起,足下隱隱浮出白虎虛形。
是風成虎,是雲成虎,是虎從雲,是虎從風。
轉眼間,白虎越過山道,縱過林海,直落在半山一座道院之前。
觀前橫額上,“黃庭觀”三字猶存宋人古意,觀中卻有一道青氣升起,青雲掩映間,隱隱能見雲鬟霧鬢、風姿綽約之影,含笑間一瞬而逝。
魏野躬身還禮,白虎似知人意,繞行黃庭觀三匝,方才將身一躬,托著仙術士向著集賢峰更高處躍去。
黃庭觀中,伺奉香火的道人,正在殿上剪除燈芯,卻覺得整個大殿之中暖氣如蒸,他隻道是那裏失了火,急急忙忙奔出來一看,卻隻見黃庭觀上空,不知何時騰起一團緋紅色的輕雲,映照得這座千年古觀燦然光明。
在此焚修多年的道人不知為何,自然而然心生喜樂之意,雙膝跪地,稽首為禮。
如此異象,不止發生在黃庭觀一處,隨著白虎騰躍間,一處處靈樞薈萃之地,紛紛應和著虎吼之聲,轉眼之間,集賢峰、瑞應峰、擲缽峰間,緋紅輕雲如靈芝,似華蓋,朵朵騰起,恍如嶽神開宴,群仙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