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史學家的宏觀視角看去,羅教白蓮教這些地下教門也好,洪門青幫之類形形色色的會黨也罷,在反清起事這件事上,總歸有相當的合情合理之處。


    但要是從細微之處看起,其成員基本上都是起於社會最底層,又是以“世界大劫將至,彌勒下生人間”的口號,硬是聚集起來的。


    所謂白蓮教,隻能算是給明清以來,成百上千個不僧不道的地下教門強加的泛稱。但是不論哪一家的路數,都脫不開無生老母和彌勒下生的讖緯預言。


    在佛門那班禿驢嘴裏,彌勒佛不過是繼釋迦牟尼涅槃之後,曆經五十六億年的又一尊佛爺出世。所謂賢劫千佛,在彌勒佛這裏才第五位,後麵還跟著九百多尊佛爺,一長串的如來。


    但是“彌勒下生”到了白蓮教這兒,就是在人相食的世道裏,用人命、鮮血和仇恨沁出來的戾殺之氣:


    釋迦牟尼偷了彌勒佛的機緣,做了當今教主,養下滿世界人麵獸心的惡棍。如今釋迦牟尼理應退位讓賢給彌勒佛,該是改了天地,讓石頭過火人換種的時候。沒有別的說法,就是一個“殺”字,殺光了天下的惡人,完納了劫數,該燒香起壇的爺們坐天下,清清白白地恭迎彌勒佛下凡,就是半路上被官府拿住,問了淩遲,也不過是穿了大紅袍,搶先一步上天見佛麵!


    這種沉澱在底層的戾氣,在“乾隆盛世”的高壓手段下,隻是越發地渴望著血味,可不是後世那些肚裏轉輪子、在零錢上寫口號的羼頭可比。一旦爆發,破壞力席卷大半個東亞腹心之地都是常事,在沒有魏野與慕容鵡多時的曆史軌跡間,乾隆朝最後的家底就葬送在白蓮教起義上,使得清室跑步進入衰微之時,而日後那個起於耶穌他兄弟的地上天國,更是埋下了滿清滅亡的種子。


    至於那“扶清滅洋”的義和拳,曉得那段曆史的都知道,正麵作用有限,壞事的本領可真不小!


    這渾水,哪怕是慕容鵡都不敢趟,趟不了。像金錢幫這樣與地主團練、傳統商幫走得太近的政治勢力,就算對社會底層有所同情,但是同情後麵掩飾的卻是更大的恐懼和戒心。這股力量,他們不敢發動,不願發動,更掌控不了!


    照慕容鵡的話說,換了他們,也隻能鎮之以靜,緩緩圖之。


    然而魏野,就這麽把門人裏最魯直的燕伏龍調遣到了滿地香壇的湖北,調到了這個內裏早已滿是膿水淤積,表皮卻隻是微微紅腫的病灶中心。


    這是個引流放膿的手術,燕伏龍就是道海宗源之主的手術刀。


    然而再鋒利的手術刀,也要有一個下刀的地方。


    這種事,燕伏龍肯定來不得,魏野也沒有在推算天機這技能上下過半點心思,然而一個教派初立足的常規手段——諸如開粥棚,舍藥物,說不得還要玩點符水治病的老套路,對上白蓮教這些幾代人都提著腦袋經營起來的鄂省地方,也未必有多麽好使。


    更何況,在農耕社會裏,一個教派想要起家,也是靠天吃飯的行當,要麽是遇著荒年,要麽是碰著時疫,人心浮動之時,才有幾分下手處,否則就隻能去巴結達官貴人。


    不過道海宗源倒是在鄂省武林上還有一分薄麵,不為別的,就為當初苗人鳳中毒那檔子事裏,魏野與鍾氏三雄算是有了一份交情。


    到了湖北地界,不拜望拜望鍾氏三雄這地頭蛇,還能指望燕伏龍這愣頭青自己打開局麵不成?


    鍾氏三雄人在襄樊,但門下幾輩弟子開枝散葉,有人在鄂州地方也設了一個廣通鏢局,打著鍾氏三雄的旗號運營起來。


    燕伏龍打聽了那廣通鏢局的地頭,便牽著馬一路到了鏢局子門首,卻見那廣通鏢局的橫匾烏蒙蒙的,落了不少的灰,隻有個趟子手模樣的老兒,披著滿是補丁的竹布大褂,坐在鏢局的門檻上抽葉子煙。


    這老兒見著燕伏龍到了門首,這身上下裝扮不像是個化緣道人,服色裝束也不像是武當派的弟子,雖然吃不準來路,卻是一副武人氣質,這老兒倒開了口:“這位道長,到咱們廣通來,是托鏢,還是會友?若是托鏢,局子裏如今不接生意,若是會友,請報個來曆字號,小老兒替你進去通傳一聲。”


    燕伏龍搖頭道:“我不托鏢,也不會友,隻是奉掌教之命,來湖北辦差,因為掌教真人與鍾家三雄有交情,所以到這廣通鏢局來打聽些本地消息。”


    那老兒聽了,將煙鍋在門檻上磕了磕,歎道:“原來是來拜會鏢頭的江湖同道,說起來,這鏢局子的鏢頭,原本倒是鍾家兄弟的徒弟主持。隻是那人運道不好,給巡撫老爺押鏢時候失了手,自家賣盡當絕不說,還拖了一屁股的債,連夜裏逃了。道長要拜望,隻好自己去襄樊鍾家莊去了。”


    說著,老頭子又一屁股坐下,慢吞吞地抽起煙來。


    燕伏龍也不在乎這老頭子慢待自己,正要再問,卻見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婦人,頭上簪了一朵白花,向著那老頭子行來。


    這老頭子見著這婦人,倒是開口道:“王家媳婦,你男人已經沒了,你那個師大爺如今也棄了鏢局跑了。你在這裏留著,終究不是個事。你男人總歸是鍾家三雄的晚輩徒弟,憑這層關係,你倒不如帶著孩子去鍾家莊投奔,總不至於餓死在這鄂州城裏。”


    這老兒說著,又一指燕伏龍道:“這位道長也是要往鍾家莊去的,說不得還能帶掣帶掣你們娘倆。”


    這老兒是多事,燕伏龍倒是直接點了點頭道:“若是這位大嫂不嫌棄,就隨我一同上路,也算是彼此有個照應。我乃是道海宗源門人,也不至於欺負你們孤兒寡母。”


    那婦人看著也有幾分江湖氣,反倒是點頭道:“若是這般,我們母女就要多謝道長援手之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魏野仙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盜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盜泉子並收藏魏野仙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