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一巴掌打得那隊正在半空轉了一個圈,方才倒在地上,魏野看得清楚,這一巴掌打下去,那隊正嘴裏便飛出幾顆牙去。這還虧魯智深手下留情,不然按照他當初拳打鎮關西的戰績,這一巴掌少不得也留下個腦震蕩。
然而魯智深這一動手,打了個隊正不要緊,削的可是大宋暴力機關的麵子!
雖然說大宋的暴力機關,麵子也不是多值錢,弓手與保甲民壯不必說,哪怕是有正式官身的武臣,被同級的文官喝來斥去如奴仆也常見。更不用說動輒拿武臣腦袋震懾軍心,都成了大宋高官的必備手段了。
但這也隻是對士大夫而言,魯智深這樣一個和尚,等閑還沒有打臉暴力機關的資格——
他這裏才動手,涼棚下常修已經騰地站了起來,大喝道:“哪裏來的狂僧?左右,還不與我拿下!”
常修一聲喝呼,四周早有兵丁抄起家夥湧上來,然而這個當口,卻有人慢悠悠地道了聲:“都是要過河嘛,何必這樣急眼?大家放輕鬆,放輕鬆~”
這聲音響起間,剛才喊打喊殺的兵丁隻覺得一陣寒氣籠上身來,動作轉眼間就慢了數分。
常修站得遠,那股寒氣倒沒有照顧到他身上,在他眼中,隻見那竹冠道者袖子一拂,四周兵丁動作便一頓。
久曆選海,又常年領著監渡官的差遣,常修在黎陽渡見慣了三教九流的人物,這點眼力他還不缺,當下就叫道:“那道人,可是你在弄障眼法兒?須知王法如爐,這黎陽鎮不是你等山野之人使性胡為的地方!”
嘴裏喊得大義凜然,然而常修自己也清楚,似這樣有法術在身的道人,最是桀驁不馴。若是那等一心修行,欲求上乘功果的也還罷了,最怕的就是那些學了法術又耐不住山中寂寞的人物,到這軟紅十丈中打滾一圈,生出顛倒夢想,便成了大害。
貝州王則之亂裏,除了王則這個自號彌勒下生的教主之外,也有這樣的人物在背後若隱若現。隻不過隨著貝州城破,這些高人可沒有為王則殉葬的覺悟,一個個隱跡而去,官府就是張榜通緝,也沒處拿人。
曆來儒臣都對這些精通術法的異人存著一份警惕之心,但如今官家好道的名聲在外,這等真有法術在身的道人,就成了個香餑餑。別的不說,蔡京當初被貶為洞霄宮提舉,謫居杭州時候,不就是靠了在禦前行走的道人徐知常,方才有了鹹魚翻身的機會?
因此上,常修這話裏還是帶了些轉圜餘地,隻說是“使性胡為”,絕不扣大帽子上來。
他這裏一聲喊,魏野偏了偏頭,似乎很感興趣地問了一句:“這位官人,魏某一行人哪裏有使性胡為之處了?”
見魏野搭腔,常修心裏算是放下來一點。這道人肯搭腔,那便不會是那等身懷異術便殺機自起之輩,他忙叫一聲:“那道人,你輩雖是萬緣皆空,卻也戴天履地,為我大宋子民。往小裏說,黎陽渡前全憑本官整治,才少了許多作奸犯科之輩。這些開銷,自然要著落到過往人等頭上,你們要在此乘船渡河,這錢豈有不繳之理?念在你們乃山野之人,行事懵懂,本官也不與你們計較,若肯陪個不是,本官便免了你等渡河錢,放你們過去便是!”
魏野聽罷,笑著走上前來,那些常修手下的兵士還要阻攔,可不等他們挨著仙術士,身子就已經一僵。
兩手搭著僵住的兵士肩膀,仙術士點了點頭,笑容溫文得依然欠揍:“這官人,你說得也還有三分道理。魏某這一行人,若是在這黎陽渡乘船渡河,這渡河錢合該奉上——可若是魏某這一行人,不用乘船也能渡河,是不是便不必繳渡河錢了?”
這話隨著風送到早散開來的商旅們耳中,也一字不差地送進常修耳朵裏,其中那股成心說冷笑話的嘲諷勁兒,弄得這位監渡官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似這等身負異術的道人,常修也不是沒有見過,可大抵都是些擺弄幻術之徒,炫人眼目是有的,可何曾見過此輩有什麽呼風喚雨的大神通?
——隻是因為當今官家好道,不得不對這些道人稍微優容一二,卻不是說什麽野道人都能拿他消遣的!
這心思起來,常修也不客氣了,指著麵前這竹冠道者說一聲:“好狂妄的道人!你若有手段,便莫要在這黎陽渡前使這潑皮伎倆,大可以效法達摩祖師,一葦渡江!”
不料這話說出來,卻換來魏野一聲低笑,隨即向著身後一招手:“玄齡,去尋一個能渡河、能載人的物事來,有菩提達摩舊事在前,蘆葦就算了!”
魏野與常修幾句話的當口,四周已經聚起了不少看熱鬧的,聽到魏野這樣講,還真有好事的人跟著起哄:“那先生,既然蘆葦用不得,俺們船上有些做木器剩下的竹稍,雖是上好的西河竹,可作價一斤一文也無人照顧生意,舍與先生作個竹筏可好?”
魏野擺了擺手,笑著一口回絕:“這位仁兄的好意心領了,可編起竹筏來,哪裏能見得魏某道術高妙?”
正說著,他餘光一掃,正落在一個放下擔子看熱鬧的老漢身上,那老漢的擔子特別,兩頭都是箱籠,一頭是炭爐、陶鍋,一頭是各色食材,卻是個挑擔賣香藥糖水、荷葉水飯一類吃食的。
許玄齡順著魏野目光望去,正瞧著那挑子上放了幾片嫩荷葉,是準備點在水飯裏麵的,頓時會意。他走上前去,取了兩枚銅錢,挑了一片最渾圓周正的荷葉,雙手捧著,走到魏野身旁。
拈起這片荷葉,魏野點了點頭:“雖然小了些,可這翠綠渾圓的模樣,倒是正合適!”
說著,他將腕子一抖,這片荷葉就化作一點綠影,直飛出去,落在了水中。
載沉載浮之間,隻見水光閃動間,原本不過碗口大小的荷葉,轉眼間卻變得如竹席般大小。
然而魯智深這一動手,打了個隊正不要緊,削的可是大宋暴力機關的麵子!
雖然說大宋的暴力機關,麵子也不是多值錢,弓手與保甲民壯不必說,哪怕是有正式官身的武臣,被同級的文官喝來斥去如奴仆也常見。更不用說動輒拿武臣腦袋震懾軍心,都成了大宋高官的必備手段了。
但這也隻是對士大夫而言,魯智深這樣一個和尚,等閑還沒有打臉暴力機關的資格——
他這裏才動手,涼棚下常修已經騰地站了起來,大喝道:“哪裏來的狂僧?左右,還不與我拿下!”
常修一聲喝呼,四周早有兵丁抄起家夥湧上來,然而這個當口,卻有人慢悠悠地道了聲:“都是要過河嘛,何必這樣急眼?大家放輕鬆,放輕鬆~”
這聲音響起間,剛才喊打喊殺的兵丁隻覺得一陣寒氣籠上身來,動作轉眼間就慢了數分。
常修站得遠,那股寒氣倒沒有照顧到他身上,在他眼中,隻見那竹冠道者袖子一拂,四周兵丁動作便一頓。
久曆選海,又常年領著監渡官的差遣,常修在黎陽渡見慣了三教九流的人物,這點眼力他還不缺,當下就叫道:“那道人,可是你在弄障眼法兒?須知王法如爐,這黎陽鎮不是你等山野之人使性胡為的地方!”
嘴裏喊得大義凜然,然而常修自己也清楚,似這樣有法術在身的道人,最是桀驁不馴。若是那等一心修行,欲求上乘功果的也還罷了,最怕的就是那些學了法術又耐不住山中寂寞的人物,到這軟紅十丈中打滾一圈,生出顛倒夢想,便成了大害。
貝州王則之亂裏,除了王則這個自號彌勒下生的教主之外,也有這樣的人物在背後若隱若現。隻不過隨著貝州城破,這些高人可沒有為王則殉葬的覺悟,一個個隱跡而去,官府就是張榜通緝,也沒處拿人。
曆來儒臣都對這些精通術法的異人存著一份警惕之心,但如今官家好道的名聲在外,這等真有法術在身的道人,就成了個香餑餑。別的不說,蔡京當初被貶為洞霄宮提舉,謫居杭州時候,不就是靠了在禦前行走的道人徐知常,方才有了鹹魚翻身的機會?
因此上,常修這話裏還是帶了些轉圜餘地,隻說是“使性胡為”,絕不扣大帽子上來。
他這裏一聲喊,魏野偏了偏頭,似乎很感興趣地問了一句:“這位官人,魏某一行人哪裏有使性胡為之處了?”
見魏野搭腔,常修心裏算是放下來一點。這道人肯搭腔,那便不會是那等身懷異術便殺機自起之輩,他忙叫一聲:“那道人,你輩雖是萬緣皆空,卻也戴天履地,為我大宋子民。往小裏說,黎陽渡前全憑本官整治,才少了許多作奸犯科之輩。這些開銷,自然要著落到過往人等頭上,你們要在此乘船渡河,這錢豈有不繳之理?念在你們乃山野之人,行事懵懂,本官也不與你們計較,若肯陪個不是,本官便免了你等渡河錢,放你們過去便是!”
魏野聽罷,笑著走上前來,那些常修手下的兵士還要阻攔,可不等他們挨著仙術士,身子就已經一僵。
兩手搭著僵住的兵士肩膀,仙術士點了點頭,笑容溫文得依然欠揍:“這官人,你說得也還有三分道理。魏某這一行人,若是在這黎陽渡乘船渡河,這渡河錢合該奉上——可若是魏某這一行人,不用乘船也能渡河,是不是便不必繳渡河錢了?”
這話隨著風送到早散開來的商旅們耳中,也一字不差地送進常修耳朵裏,其中那股成心說冷笑話的嘲諷勁兒,弄得這位監渡官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似這等身負異術的道人,常修也不是沒有見過,可大抵都是些擺弄幻術之徒,炫人眼目是有的,可何曾見過此輩有什麽呼風喚雨的大神通?
——隻是因為當今官家好道,不得不對這些道人稍微優容一二,卻不是說什麽野道人都能拿他消遣的!
這心思起來,常修也不客氣了,指著麵前這竹冠道者說一聲:“好狂妄的道人!你若有手段,便莫要在這黎陽渡前使這潑皮伎倆,大可以效法達摩祖師,一葦渡江!”
不料這話說出來,卻換來魏野一聲低笑,隨即向著身後一招手:“玄齡,去尋一個能渡河、能載人的物事來,有菩提達摩舊事在前,蘆葦就算了!”
魏野與常修幾句話的當口,四周已經聚起了不少看熱鬧的,聽到魏野這樣講,還真有好事的人跟著起哄:“那先生,既然蘆葦用不得,俺們船上有些做木器剩下的竹稍,雖是上好的西河竹,可作價一斤一文也無人照顧生意,舍與先生作個竹筏可好?”
魏野擺了擺手,笑著一口回絕:“這位仁兄的好意心領了,可編起竹筏來,哪裏能見得魏某道術高妙?”
正說著,他餘光一掃,正落在一個放下擔子看熱鬧的老漢身上,那老漢的擔子特別,兩頭都是箱籠,一頭是炭爐、陶鍋,一頭是各色食材,卻是個挑擔賣香藥糖水、荷葉水飯一類吃食的。
許玄齡順著魏野目光望去,正瞧著那挑子上放了幾片嫩荷葉,是準備點在水飯裏麵的,頓時會意。他走上前去,取了兩枚銅錢,挑了一片最渾圓周正的荷葉,雙手捧著,走到魏野身旁。
拈起這片荷葉,魏野點了點頭:“雖然小了些,可這翠綠渾圓的模樣,倒是正合適!”
說著,他將腕子一抖,這片荷葉就化作一點綠影,直飛出去,落在了水中。
載沉載浮之間,隻見水光閃動間,原本不過碗口大小的荷葉,轉眼間卻變得如竹席般大小。